花藝不對稱
Ⅰ 東西方插花藝術風格的不同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一、關於東西方插花藝術特點不同的形成原因詳解如下:
綜述:
由於地域、環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從起源和發展的風格上可以分為兩大流派,即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2、東方插花藝術形成原因和歷史簡介:
東方式插花以中國和日本插花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傳統的歐洲插花為代表。 東西方插花發展簡介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大約於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頗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為代表的大約有300多個流派。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3、西方插花藝術簡介: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目的的做法。中世紀的宗教儀式中百合花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徵;文藝復興後,插花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形風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20世紀隨著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東方插花的一些特點,開始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構圖上也開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對稱的傾斜等流暢線條,出現了大堆頭-線條混合式構,更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西方藝術插花的風格。
二、補充解釋東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
東方插花特點
1、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
2、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表達意境。
3、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義,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採用自然的花材表達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輕描淡寫。也有重彩華麗的但主要用於宮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個主枝為骨架,高低俯仰構成各種形式,如直立、傾斜、下垂等等。
2)、西方插花藝術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強調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方建築藝術有相識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人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的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與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Ⅱ 影響插花花藝設計的幾個要素
一、影響插花花藝設計的幾個要素
插花花藝設計是由材料的形態、色彩,質感、空間等要素構成。
這些要素影響著插花花藝作品的造型,因此在設計時應考慮所用的材料、容器,幾架及擺放環境等。
二、插花花藝設計的原則
一、調和
包含較多的因素,如花枝的大小、色彩、插花的目的、空間環境等,都要相互調和。插花只選一種花卉,性質上是容易調和的。選用2種以上花卉時,應以一種為主,其他起陪襯點綴作用,在花枝高度和數量上也要有主次之分。圍繞插花目的而言,喜慶的插花表現熱情洋溢的氣氛,選用紅、黃、橙色的暖色花朵為主色調,適當配以白色,襯以綠色,使色差對比強烈、醒目、寧靜的插花則選用藍、紫色的冷色花朵為基調組插。
二、韻律
組插時花枝的高低、曲直、橫斜變化、花朵大小、開放程度,色彩的差異等都富含變化,即是韻律所在。當然,變化且要符合客觀規律才能有真實感,也要符合藝術構圖的要求才會有美感。用於插花的3類花枝,即主枝、副主枝、陪襯枝,其中以主枝佔主體地位,在構圖中位置最高可獨居中心;其次是副枝,起烘托主枝的作用;陪襯枝常用青枝綠葉插成婆娑狀,位置最低,空缺處由它布滿。有的插花作品只要主枝陪襯枝兩類,也可形成完整的構圖和意境。
三、均衡
對稱是最簡單的均衡,插花時花枝高度、數量、排列,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大小得當,形成對稱或不對稱但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影響均衡的是「輕」與「重」,習慣上色彩深暗或濃艷、體積大、數量大、姿態繁、質地厚實等,都給人以「重」的感覺。反之,色彩淡、形態纖細、體積小、數量少、質地柔軟則給人「輕」的感覺。主枝花朵應占據中心位置,防止出現頭重腳輕,雜亂無章,做到端莊、得體,才可表達主題。
Ⅲ 花藝DIY丨藝術裝扮的生活更美
花藝是花卉藝術的簡稱。花藝DIY指的是插花技巧,使花朵更加賞心悅目,表達一種思想,體現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形成花朵的獨特語言,讓觀眾詮釋和感知。當我們在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DIY一束美麗的鮮花~~只要我們掌握這些創意原則,我們就可以做到~~
1,和解
應該調和更多因素,例如花枝的大小,顏色,插花的目的,空間環境等。
2,節奏
插入花組時,花枝的高度,直線度,橫向傾斜度,花朵大小和開放度都有豐富的變化,即節奏。
3,均衡
對稱性是最簡單的平衡。布置插花時,枝條的高度,數量和排列高低,散亂,密集,大小合適,形成對稱或不對稱但動態平衡的狀態。另外,主枝花要佔據中心位置,防止頭重腳輕,雜亂無章,要端莊體面,要表達主題。
鮮花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很早就與花為伴。鮮花讓人感到信任和安慰,並且可以互相溝通~~~
Ⅳ 關於花藝的搭配
所謂插花就是把多種花卉、枝葉配合起來,插在一起,你可以隨意構思,任意造型。插花要求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不同的場合、體現一定的意義與內涵,與環境氛圍相融合,給人一種意境美的感覺,那就需要進行一番藝術創作活動了。 如何把花、枝、葉組合(插)成很美的形式,除了心靈手巧之外,還要求我們有文學藝術方面的知識和修養,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如插花的歷史沿革、插花需要哪些器具和花材、怎樣使用,如何陳設和養護,又如何品評和欣賞?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造型構圖的原理法則,這就是比例與尺度,多樣與統一、調和與對比、動勢與均衡、韻律與節奏。 插花的構圖形式雖然多種多樣、千變萬化,但也有規律可循,如以插花的外形輪廓區分有對稱式與不對稱式構圖。 對稱式也就是整齊的構圖,多為幾何圖形,要求花材多、花形整齊、大小適中、結構緊湊而豐富,表現出雍容華麗、端莊典雅的風格,具有熱烈奔放和喜悅歡慶的氣氛。這種形式適合擺放在主席台上、會議室、客廳以及賓館、飯店等公共活動場合。 不對稱式也就是不整齊式的構圖,隨意性就很大。適合在一般工作和生活的場合,形式輕松活潑,富有生活氣息。 不對稱式又以其花材(三大主枝)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態區分為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水平型等幾種。 花、枝、葉是插花的主要構成部分,而顏色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花卉生產的發展,插花作為一門藝術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普及和應用。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豐富生活,而且大大有助於人們道德情操的培養,有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有助於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質。 要真正插好一件花,就得達到烘托氣氛、傳遞感情,使人獲得美感和愉悅的目的,從而得到啟迪、鼓舞或遐想。因此就不是花材的簡單的組合,就要有構思、有主題、有章法、有技巧。它與其他藝術品一樣,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藝術創作和欣賞活動。要讓插花達到藝術品的效果,我們必須認識花材,了解各種花材的形態特點與習性,更要懂得各種花材的文化內涵與寓意,才能捕捉到每種花材的美姿艷態,才能表現每種花材的氣質與品格。 藝術插花的魅力在於要有自己的意圖和情感;在於形式美與思想美的統一。 真正的插花是一門多學科的、相互融合的綜合性藝術。 我們在欣賞和品評一件插花藝術品時,也必須要考慮到它的整體效果,包括構圖造型效果、主題表現、設色效果和技巧的運用。
Ⅳ 巴洛克時期浮誇的花藝風格,讓人彷彿置身於皇家宮殿!
文藝復興時期的來臨,讓花園得以復興,貿易的發展讓歐洲人有了更多可以選擇的花材。一種新的花藝風格正從義大利興起,並向北悄然席捲整個歐洲。
巴洛克風格悄然出現,以注重奢華,以 繁復的裝飾 見長。它 是一種復雜、奢侈與浮誇 的藝術,其誕生本身就帶著叛逆,所以我們看到的巴洛克風格總彌漫著一股享樂主義的感覺,但因為與文藝復興的牽連,以動態的手法重復詮釋宗教作品,所以還帶著宗教主義的氣息。
所以我們常看到的巴洛克風格在電影中是這樣的
▼▼▼
有沒有一股濃濃的宮廷風撲面而來?
而這一時期的很多關於花藝的繪畫也從單純的對靜物寫生發展為對照植物插畫或標本進行想像創作。花藝的裝飾意味更加強烈,漸漸富裕的歐洲民眾不再滿足於原產歐洲的花朵,他們渴求來自異域的色彩和芬芳。
伴隨著地理大發現,作為海洋強國的荷蘭從世界各地獲得了各種植物資源用於園藝,包括菊花、仙人掌、旱金蓮和向日葵。
而發源於中亞的鬱金香也在錢包漸漸鼓起,奢靡之風漸興的荷蘭人中掀起了一股狂潮, 鬱金香狂熱(tulipmania) 更是發生在這一時期的重大泡沫事件,引發了一場經濟危機,據說當時一株鬱金香的價錢相當於普通人一年收入的10倍之多,也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老彼得·勃魯蓋爾(1568–1625)作於1599年的作品,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Gaspar Peeter Verbruggen the Younger (1664 –1730 )的作品,現藏於比利時布魯日市立格羅寧格博物館
而關於花藝,巴洛克/弗拉芒風格的誕生,發展與成熟分為三個階段:
從作為商人炫耀財富的關鍵, 花器 (大部分情況下是花瓶)往往比花本身更重要,傾向於使用 金屬或陶瓷 等材質的花器。
而後的階段,畫家為了展現技藝,傾向於使用 玻璃花器 ,用於展現玻璃與水中掩映的花莖。最後的階段畫家協調了花與花器的比例,將兩者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一些常見的配飾也開始出現在 鮮花靜物畫 中。
▲弗拉芒式
這一時期的花藝,對後世西方花藝影響深遠,受文藝復興時期的影響,對稱插花仍非常流行,作品體量大,選用花材品種多。
▲體量巨大的巴洛克式花藝
但與此同時也有非對稱的插花,將主花布置在視覺焦點,然後 S型 向兩端延展布置其他花材,花的各個面都能被欣賞到。插花高度通常為花器高度的2-3倍。
▲S型延展的花藝布置
特點:
♡ 形式
相對自由的結構,奢華、裝飾性強。對稱或S型不對稱
花籃、花環用於垂直面裝飾,大花瓶用於裝飾甬道、門廊,小花束用於裝飾卧室、客廳
色彩熱烈豐富
瓶花、花籃、花環
♡ 花材 (重瓣、斑點、條紋、流蘇)
這一時期的兩種典型的花材是 流蘇鬱金香和鸚鵡鬱金香 。
▲朱迪絲·雷斯特創作於1643年的鬱金香插畫
常見花材有重瓣銀蓮花、康乃馨、皇冠貝母、仙客來、毛地黃、鐵筷子、萱草、蜀葵、風信子、鳶尾、翠雀、丁香、百合、羽扇豆、烏頭、水仙、旱金蓮、倪潤石蒜、重瓣芍葯、石竹、罌粟花和果莢、月季、向日葵、雪球莢蒾、各種帶花果的枝條等等。
♡ 葉材
張揚而醒目,富有異域風情。玉簪葉、蓖麻葉、美人蕉葉、彩葉草
♡ 配色
這一時期常見的配色種類很多,多以 補色和撞色 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 容器
陶瓮、玻璃瓶、金屬杯、壺型、淺碗型、籃子、盤子、青花瓷瓶
♡ 背景
幾何紋飾、卷草紋、窗簾、深色絲綢或天鵝絨、流蘇窗簾、帶有鳥蛋的鳥巢、水果、切片麵包、貝殼、珠寶、表、玩偶、地毯、酒杯、碗、昆蟲、小吃、枕頭、裸根植物
今天的巴洛克風格就介紹到這里啦
不知道你喜歡嗎?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哦
Ⅵ 歐式花藝插花藝術有哪些特點和技巧
西方的花藝抄,花枝數量襲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西洋式插花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
Ⅶ 在西式插花中三角型插花中第一主枝的長度
在西式插花中三角型插花中第一主枝的長度為花器高度加寬度的1.5-2倍,如果花瓶為10厘米,第一主枝大約為17厘米。在西方花藝中,三角型的插花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花藝的基礎造型中三角型、不對稱三角型,都是運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在此基礎上來變化線條的長短來組成不同的形態。三角型插花也是在現代的商業中應用最廣泛的,比如客廳的玄關、公司的前台,都比較適合擺放三角造型的插花。
Ⅷ 花藝的花藝造型
(一)、對稱式
要求花多,形狀整齊,結構緊湊,豐滿。可插成各種幾何圖形回,如球狀、橢答圓形、倒T形、塔形、三角形。插這種類型的花,要求大小適中,花形整齊,結構緊湊,造型豐滿,表現雍容華貴、端莊典雅風格,具有熱烈奔放和喜悅、歡慶的氣氛。
(二)、水平式
主要花枝在容器中,向兩側橫向平伸或橫向微傾插入,兩側花枝可等長對稱,也可不等長對稱。
(三)、下垂式
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猶如懸崖、峭壁或瀑布一瀉千里之勢,更具生命和動態之美,也似輕紗飄柔、柳絲搖曳,具有柔美、優雅之態,許多具有細柔枝條及蔓生、半蔓生植物都宜用這種形式,如柳條、連翹、迎春、綉線菊、長春藤等
(四)、傾斜式
主要將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表現一種動態美感,比較活潑生動,宜多選用線狀花材並具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如杜鵑、山茶、梅花等許多木本花枝都適合插成此類型。
(五)、不對稱式
該組合圖形(如L形等),用花相對少些,選用花材面廣,疏密有致,以表現植物自然生長的線條美、姿態美、顏色美,搭配艷麗、別致、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