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烏飯樹花語

烏飯樹花語

發布時間: 2023-02-19 17:20:02

A. 有哪些花什麼時間開放

一月開花的植物:

中國水仙——石蒜科——(1-3月),
炮仗花———紫葳科——(1-6月),
白千層———桃金娘科——(1-2月),

二月開花的植物:

木棉————木棉科——(2-3月),
深山含笑——木蘭科——(2-3月),
老鴉瓣———百合科——(2-3月),
梅—————薔薇科——(2-3月),
迎春————木犀科——(2-4月),

三月開花的植物:

白玉蘭/紫玉蘭/二喬玉蘭——木蘭科——(3-4月),
火力楠———木蘭科———(3-4月)(醉香含笑),
苦丁茶———冬青科———(春)(大葉冬青),
泡桐————玄參科———(3-4月)(白花泡桐),
元寶楓———槭樹科———(春),
月桂————樟科————(春),
油桐————大戟科———(春),
蚊母————金縷梅科——(3-4月),
紫荊————豆科紫荊屬(蘇木科)——(3-4月)(滿條紅),
肖黃櫨———大戟科———(春、夏、秋),
金脈爵床——爵床科———(春、夏、秋),
袖珍椰子——棕櫚科———(3-4月),
瑞香————瑞香科———(3-4月),
結香————瑞香科———(3-4月),
郁李————薔薇科———(春),
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3-4月),
日本海棠——薔薇科木瓜屬(3-5月),
桃—————薔薇科———(3-4月),
紫葉李———薔薇科梅屬(櫻屬)——(3-4月),
杏—————薔薇科梅屬(櫻屬)——(3-4月),
笑靨花———薔薇科———(春)(李葉綉線菊),
火棘————薔薇科———(春),
金鍾花———木犀科———(3-4月),
刻葉紫堇——罌粟科———(3-4月),
百枝蓮———石蒜科———(春),
雪滴花———石蒜科———(3-4月),
喇叭水仙——石蒜科———(3-4月),
鬱金香———百合科———(3-4月),

四月開花的植物:

鵝掌楸———木蘭科———(4-6月)(馬褂木),
厚朴————木蘭科———(4-5月),
含笑————木蘭科———(4-5月),
蘭花———木蘭科含笑屬——(4-9月),
珙桐————珙桐科珙桐屬——(4-5月)(鴿子樹),
法桐————懸鈴木科——(4-5月)(三球懸鈴木/凈土樹),
紫花泡桐——玄參科———(4-5月),
台灣相思——豆科金合歡屬(含羞草科)——(4-6月),
染料木———豆科——(4-6月),
藍桉————桃金娘科桉屬——(4-5月及10-11月),
枸橘————芸香科(枳),
亮葉忍冬——忍冬科,
石斑木———薔薇科,
麥李————薔薇科,
梨—————薔薇科,
櫻桃————薔薇科,
日本晚櫻——薔薇科,
垂絲海棠——薔薇科———(4-5月),
西府海棠——薔薇科———(4-5月),
蘋果————薔薇科———(4-5月),
黃刺玫———薔薇科———(4-5月),
綉球綉線菊—薔薇科———(4-6月),
棣棠————薔薇科———(4-5月),
雲南黃馨——木犀科,
連翹————木犀科———(4-5月),
金鍾花———木犀科———(4-5月),
小蠟————木犀科———(4-6月),
紅花檵木——金縷梅科——(4-5月),
溲疏————虎耳草科——(4-7月),
茶藨子———茶藨子科——(4-5月),
紫葉小檗——小檗科———(4-5月),
金銀木———忍冬科———(4-5月),
錦帶花———忍冬科———(4-6月),
牡丹————芍葯科———(4-5月),
金絲梅———藤黃科———(4-8月),
懸鉤子———薔薇科———(4-5月),
紫金牛———紫金牛科——(4-5月),
富貴草———黃楊科———(4-5月),
白三葉———豆科————(4-11月)(白車軸草),
紅花酢漿草—酢漿草科——(4-11月),
四季海棠——秋海棠科——(4-12月),
馬蹄金———旋花科———(4-5月),
美女櫻———馬鞭草科——(4-10月),
三色堇———堇菜科———(4-6月),
雛菊————菊科————(4-6月),
蒲公英———菊科————(6-9月),
紫羅蘭———十字花科——(4-5月),
金葉苔草——莎草科———(4-5月),
毛萼紫露草—鴨跖草科——(4-10月),
白穗花———百合科———(4-5月),
鳶尾————鳶尾科———(4-5月),
白及————蘭科————(4-5月)(白芨),
絡石————夾竹桃科——(4-6月),
活血丹———唇形科———(4-5月),
忍冬————忍冬科———(4-6月),
薜荔————桑科————(4-6月)(木蓮),
蔓長春花(花葉)—夾竹桃科(4-7月)(長春蔓),
木香————薔薇科薔薇屬——(4-6月)(木香藤)
木通————木通科,
紫藤————豆科紫藤屬(蝶形花科),

五月開花的植物:

苦楝————楝科,
流蘇樹———木犀科,
雪柳————木犀科———(5-6月),
暴馬丁香——木犀科———(5-6月),
四季桂———木犀科———(5-9月),
茉莉————木犀科———(5-11月),
楸樹————紫葳科,
梓樹————紫葳科———(5-6月),
海桐————海桐科,
光葉木藍——豆科————(4-5月),
刺槐————豆科刺槐屬(蝶形花亞科),
紫穗槐———豆科紫穗槐屬(蝶形花亞科)——(5-6月),
鳳凰木———豆科鳳凰木屬(蘇木科)——(5-8月),
木蓮————木蘭科,
白蘭花———木蘭科———(5-9月),
石榴————石榴科———(5-6月),
香桃木———桃金娘科,
輪葉蒲桃——桃金娘科——(5-6月),
七葉樹———七葉樹科——(5-6月),
金焰綉線菊—薔薇科———(5-10月),
多花旬子——薔薇科———(5-6月),
山楂————薔薇科———(5-6月),
月季————薔薇科———(5-10月),
玫瑰————薔薇科———(5-6月),
檉柳————檉柳科———(5-8月),
芍葯————芍葯科,
蝟實————忍冬科,
木本綉球——忍冬科———(5-6月),
天目瓊花——忍冬科———(5-6月),
海仙花———忍冬科———(5-6月),
莢蒾————忍冬科———(5-6月),
雞蛋花———夾竹桃科——(5-10月),
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科——(5-12月),
假連翹———馬鞭草科馬纓丹屬——(5-10月),
南天竹———小檗科———(5-7月),
夏鵑————杜鵑花科——(5-6月),
紅瑞木———山茱萸科——(5-7月),
四照花———山茱萸科——(5-6月),
龍船花———茜草科———(夏、秋),
水梔子———茜草科———(5-7月)(雀舌梔子),
六月雪———茜草科———(5-6月),
枸杞————茄科————(5-10月),
黃菖蒲———鳶尾科———(5-6月),
金葉景天——景天科———(5-6月),
垂盆草———景天科———(5-6月),
半支蓮———唇形科———(5-10月),
扶芳藤———衛矛科———(5-6月),
常夏石竹——石竹科———(5-11月),
金葉過路黃—報春花科——(5-7月),
富貴草———黃楊科———(5-8月)(轉筋草),
金邊金錢蒲—天南星科——(5-7月),
菖蒲————天南星科——(5-7月),
紫錦草———鴨跖草科——(5-11月),
蜘蛛抱蛋——百合科———(5-6月),
萱草————百合科———(5-8月),
玉竹————百合科———(5-6月),
韭蘭————石蒜科———(5-9月),
山姜————姜科————(5-6月),
飛燕草———毛莨科———(5-6月),
虞美人———罌粟科———(5-6月),
福祿考———花蔥科———(5-6月),
腺萼南蛇藤—衛矛科———(5-6月),
華東葡萄——葡萄科———(5-6月),
蔓錦葵———錦葵科———(5-6月),
王瓜————葫蘆科———(5-8月),
雞血藤———蝶形花科——(5-8月),
金銀花———忍冬科———(5-7月),
絡石————夾竹桃科,

六月開花的植物:

欒樹————無患子科——(6-9月),
木荷————山茶科木荷屬——(夏初),
銀樺————山龍眼科——(夏初),
蒙椴————椴樹科———(6-7月),
女貞————木犀科———(6-7月),
火焰花———蘇木科———(夏)(中國無憂花),
合歡————豆科————(6-7月),
南洋楹———豆科————(春末夏初),
廣玉蘭———木蘭科———(6-7月),
夜合花———木蘭科———(夏、秋),
南五味子——木蘭科———(6-9月),
珊瑚樹———忍冬科(法國冬青),
花櫚木———蝶形花科——(6-7月),
金葉女貞——木犀科———(夏),
金桔————芸香科,
九里香———芸香科———(夏、秋),
蒲桃————桃金娘科——(夏),
夾竹桃———夾竹桃科——(夏),
小花黃蟬——夾竹桃科——(夏、秋),
烏飯草———杜鵑花科南燭屬(南燭),
烏飯樹———杜鵑花科越桔屬(6-7月),
米仔蘭———楝科————(夏、秋),
蜀葵————錦葵科———(6-8月),
木槿————錦葵科———(6-9月),
扶桑————錦葵科———(夏、秋),
黃槿————錦葵科———(夏、秋),
八角金盤——五加科———(夏、秋),
粉花綉線菊—薔薇科———(6-7月),
金露梅———薔薇科———(6-7月),
五色梅———馬鞭草科——(夏)(馬纓丹),
臭牡丹———馬鞭草科——(6-7月),
八仙花———虎耳草科——(6-7月),
絲蘭————龍舌蘭科——(6-7月)
紫薇————千屈菜科——(6-9月),
金絲桃———藤黃科———(6-8月),
千屈菜———千屈菜科——(6-10月),
大花六道木—忍冬科———(6-11月),
地菍————野牡丹科——(6-8月),
香蒲————香蒲科———(6-7月),
佛甲草———景天科,
再力花———竹芋科———(夏、秋),
德國景天——景天科———(6-7月),
彩葉芋———天南星科——(夏),
矮牽牛———茄科————(6-9月),
宿根福祿考—花荵科———(6-8月),
百里香———唇形科———(6-9月),
銀葉菊———菊科————(6-9月),
千葉蓍———菊科————(6-10月),
萬壽菊———菊科————(6-10月),
孔雀草———菊科————(6-10月),
百日草———菊科————(6-10月)(五色梅、秋羅),
花葉燕麥草—禾本科———(6-7月),
藍羊茅———禾本科———(5-6月),
淡竹葉———禾本科———(6-10月),
玉帶草———禾本科———(夏),
杜若————鴨跖草科——(6-7月),
萬年青———百合科———(6-8月),
玉簪————百合科———(6-7月),
萬年青———百合科———(6-7月),
沿階草———百合科———(6-7月)(麥冬、書帶草),
射干————鳶尾科———(6-8月),
馬兜鈴———馬兜鈴科——(6-7月),
香雪球———十字花科——(6-10月),
何首烏———蓼科————(6-9月),
醉魚草———馬錢科———(6-8月),
鐵線蓮———毛莨科———(夏),
香花崖豆藤—豆科————(6-7月),
烏蘞莓———葡萄科———(6-7月),
爬山虎———葡萄科———(6-7月),
雞矢藤———茜草科———(6-7月),
月見草———柳葉菜科——(6-9月),
蔦蘿————旋花科———(夏、秋),
唐菖蒲———鳶尾科———(夏、秋),
美人蕉———美人蕉科——(夏、秋),
睡蓮————睡蓮科———(6-8月),
荷花————睡蓮科———(6-9月),

七月開花的植物:

杜英————杜英科,
蘇鐵————蘇鐵科———(7-8月),
紫穗槐———豆科/蝶形花亞科(7-8月),
國槐————豆科槐屬——(7-8月),
矮紫薇———千屈菜科——(7-9月),
海州常山——馬鞭草科——(7-8月),
糯米條———忍冬科———(7-9月),
十大功勞——小檗科———(7-10月),
水蠟————木犀科,
小葉女貞——木犀科———(7-8月),
木香————菊科————(7-8月),
宿根天人菊—菊科————(7-8月),
大吳風草——菊科————(7-11月),
求米草———禾本科———(7-11月),
闊葉山麥冬—百合科———(7-8月),
火星花———鳶尾科,
水鬼蕉———石蒜科———(7-8月),
石蒜————石蒜科———(7-9月),
夜來香———石蒜科———(7-11月)(晚香玉),
單葉蔓荊——馬鞭草科——(7-11月),
絞股藍———葫蘆科———(7-9月),
凌霄————紫葳科———(7-9月),
雞冠花———莧科————(7-10月),
一串紅———唇形科———(7-10月),
鳳眼蓮———雨久花科——(7-9月),

八月開花的植物:

蔥蘭————石蒜科———(8-11月),
姜花————姜科————(8-11月),
葡萄————葡萄科———(8-9月),
中華常春藤—五加科———(8-9月),

九月開花的植物:

桂花————木犀科,
虎刺梅———大戟科———(秋、冬)(鐵海棠),
木芙蓉———錦葵科———(9-10月),
鐵刀木———蘇木科———(9-12月),
海南紅豆——蝶形花科——(秋),
灑金珊瑚——山茱萸科——(秋),
野菊————菊科————(9-11月),
血草————禾本科———(夏末),
菅芒花———禾本科———(秋)(五節芒),
吉祥草———百合科———(9-11月),
鳳尾蘭———百合科———(9-11月),
鵝掌柴———五加科———(秋、冬),
常春藤———五加科———(9-12月),

十月開花的植物:

羊蹄甲———蘇木科,
胡頹子———胡頹子科——(10-11月),
八角金盤——五加科———(10-11月),
亞菊————菊科————(10-11月),
油茶————山茶科———(10-12月),

十一月開花的植物:

茶梅————山茶科———(11-次年4月),

十二月開花的植物:

山茶————山茶科———(冬-次年春),
滇山茶———山茶科———(12-次年4月),
珊瑚朴———榆科————(冬-早春),
鵝掌柴———五加科———(冬),
葉子花———紫茉莉科——(冬-春)(九重葛、三角花),
蠟梅————蠟梅科———(12-3月),

B. 萬物生長_大理蒼山植物觀察

第9篇攝影手機,其實,植物比攝影本身更有趣。這些植物,屬於蒼山。

第二次自然觀察活動,地點蒼山清碧溪。

觀察從聆聽開始,閉上眼睛,用耳朵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能感受到輕輕的微風,聽到森林裡不知何處冒出來的鳥兒的歌聲,那些聲音或綿長或清脆或空靈。這樣有趣的體驗讓我想起香蕉姑娘每天入園後的第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活動—拉晨圈,孩子們在王老師充滿力量的手鼓節拍中開始新的一天,那是多麼美妙的體驗。

蒼山上的春天才開始不久,很多植物只是剛剛吐了新芽,相比田野的百花齊放,這里才是早春的感覺,山林很安靜,蟲鳴的聲音也相對少些,倒是林鳥時近時遠的歌聲特別悅耳。

山上的植被與田野村莊有很大區別,田野里的灌木在山上基本看不到,唯有紫莖澤蘭無處不在。土地被厚厚的松針枯葉覆蓋著,冷不防就冒出一種新長出來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我們遇見的第一朵花,矮矮地生長在厚厚的松針土裡,印象中,春天最早盛開的野花要麼是紫色的,要麼就是黃色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金鉤如意草,這種草在蒼山比較多,生長在森林下面的草叢和灌木叢里,後來我去一個農場的小溪旁邊,也看到很多金鉤如意草。花序為總狀花序,花瓣整體呈現淺紫色,上唇下唇的顏色為深紫色,通往子房的位置上下都是白色,葉子的形狀很好看,背面是粉白的,有一點像香菜。

剛剛長出來不久的草本植物,沒有仔細觀察葉片背面,也沒有留意主莖下面是否有花,在形色查,像小赤麻,又像紫麻。

頭花蓼(了)原來蓼科有那麼多的品種。頭花蓼,故名思義,它的形態長得太像古代女士的發簪了。多年生草本,它就生長在山石旁邊濕潤的地方,莖匍匐在石壁上,葉片的顏色和水蓼一樣,但它的樣子更圓,橢圓形,葉片上的深紫色紋露各明顯。花的顏色是粉色,接近淺玫紅,頭狀花序,雄蕊呈黃色,雌蕊為白色。

藍花參。好小好小的花,應該是我見過的最小的草本花,第一次注意到它,是在大理大學的草地,因為它長得太像迷你版的中國桔梗了!果然,藍花參屬於桔梗科,據說還是製作雲南白葯的葯材。花冠形態為筒狀,顏色為藍色,花莖很細長,相比整個植株的體型,顯得阿娜多姿。

香青。秋天的時候去桃溪谷,見過很多白色的小小的一簇簇的花,發現它們的時候,葉子幾乎都是枯萎的,莖上有一層細細的白色的細毛。我嘗試過將它們帶回家,製作成乾花,半年多了,還保持了原來的樣子。曾經請教過山上的老伯,他告訴這是火艾,以前的人拿來取火。我還發現,香青似乎喜歡長在墳頭,在桃溪谷,清碧溪,幾乎有墳的地方都能找到它們。這個季節的香青剛剛從土地長出來,葉片厚實,布滿了毛絨絨的白毛,惹人憐愛。它還有一個大氣的名字,叫天青地白。

最早發現這種呆萌小花的是薔薇,我還以為是綠色的小果果,後來越往山裡走,發現蒼山上有很多。仔細看下來,原來這是南燭,花朵太好看了!像藍莓的花,可是質感卻是厚實的,晶瑩的,在陽光下像一串串小風鈴。形色還提到了南燭又名烏飯樹,南燭的樹葉泡米可以煮成烏飯,江南等地就有吃烏飯的習慣,據說能強筋益顏。南燭的果子也特別好看,像極了藍莓,期待秋天看到它的樣子。南燭的葉子和碎米杜娟一樣,是革質的,我想,到了落葉季節,它應該會變成紅色吧?這是一種讓人憧憬的植物啊,當花謝時,我還會認得么?

七星蓮,其實真的不確定它的名字。葉片上有毛刺,葉片卵形,花淡紫色,花冠唇形,這些都很像七星蓮。但無論怎樣,它一定是堇菜科。

各種被子類植,岩蕨,里白,拐棍蕨  。

旱冬瓜,學名泥泊爾榿木,花了很多時間才敢確認,因為大理人叫它水冬瓜。其實水冬瓜是另外一個樹種,它們的葉子很像,都是橢圓形,但是果實不一樣,雖然都是木質,水冬瓜的果實更大,是單生的,而旱冬瓜的果實比較小,由多個果實長在一起。

山楊樹,很高大的喬木,因為它的新葉色彩實在漂亮,離我很遠但仍然能發現它。在雲南,要有一定海拔的山上才能看到它的蹤影。山楊的花語竟然是 讀不懂的愛  。

野蕎麥。才長出來的野蕎麥,有點像魚腥草,知更鳥說貓貓果兒門口就有一棵,網路圖片看到了它粉色的花,期待它開花的樣子。

各種薔薇科的莓子類植物都長齊了葉子,過一段時間應該就開花了,那時候,應該會有很多很多的莓子啊!茅莓,山莓,覆盆子(刺莓),看葉片的形狀,這幾種莓子都可以吃,還有長在地上的蛇莓,它也可以吃,但是不好吃。認識莓子完全因為陪萱萱看繪本,你知道嗎?全世界有很多很多莓子呢!

纈草(xie),多年生草本植物,總狀花序花朵,花的顏色白色偏粉紅,仔細看來特別美。我看它似乎喜歡和香青做鄰居,有香青的地方就能看到纈草。

球花報春,蒼山的八大名花之一,海拔高的地方,可以看到品類不同的報春。

碎米杜娟最好看的時候,白色的,粉色的,玫紅色的,單朵的,開成球型的,每一處,每一朵都讓我感到快樂。就好像孩子看到糖果,既驚喜,又甜蜜。 我知道,蒼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杜娟,它們正在醞釀著,等待更合適的溫度,更舒服的濕度,然後綻放。

火草。這種曾經在雲南松很普遍的野草,卻因為環境惡化變得稀有,曾經,它還是重要的織布原材料。我們的無知和貪婪,讓無數大自然的物種受到傷害,這讓我感到難過。越認識大自然,就越發懷有敬畏之心,在我有限的知識儲備里,更多的是需要學習和積累。

雲南松也開花了。原來松樹的花也有雌花和雄花,只是,它們長在同一棵樹上。雲南松和華北松的區別你知道嗎?華北松是一葉五針,果實很大,松子很香。而雲南松是一葉三針的,果實小,所以我們在有些客棧看到的那種整個枝條都長滿松球的松一定就是雲南鬆了。公籽大多不能吃,松果瘦小,不太可愛。  

白背楓,村子裡也有不少這種植物,有清香,可以作插花的葉材。

途經寂照庵,雖說不喜歡那裡的人,但植物卻是很美的。它們被照顧得很周到。

最後一組,映山紅。只有看過它在山野得樣子,你才知道有多美。親愛的,它們被種在花盆裡,或是你的花瓶里,遠不及它在山上絢麗!

謝謝你,蒼山。

C. 什麼花是6月份開花

舉例:常見的有蘋婆、罌粟、勿忘我、桔梗、百合。

蘋婆

蘋婆(學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無花冠,花萼粉紅色,圓錐花序;果實分為四五個分果,外面暗紅色,內面漆黑色。

種子可供食用,種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原產於中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在中國廣東以南常植栽為庭院樹,木材輕韌,可制器具。廣東習俗中蘋婆果實是七姐誕的祭品,若沒有便會用假蘋婆果實代替。由於蘋婆年產量少,加上祭祀習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種植的果園,只有零星種植。

拓展資料

蘋婆

喬木,樹皮褐黑色,小枝幼時略有星狀毛。葉薄革質,矩圓形或橢圓形,長8-25厘米,寬5-15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渾圓或鈍,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3.5厘米,托葉早落。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長達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遠比花長;萼初時乳白色,後轉為淡紅色,鍾狀,外面有短柔毛,長約10毫米,5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且向內曲,在頂端互相粘合,與鍾狀萼筒等長;雄花較多,雌雄蕊柄彎曲,無毛,花葯黃色;雌花較少,略大,子房圓球形,有5條溝紋,密被毛,花柱彎曲,柱頭5淺裂。

蓇葖果鮮紅色,厚革質,矩圓狀卵形,長約5厘米,寬約2-3厘米,頂端有喙,每果內有種子1-4個;種子橢圓形或矩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厘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

罌粟

代表物種鴉片罌粟是一年生草本,無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總花梗上被極少的剛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達1.5米。主根近圓錐狀,垂直。

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7-25厘米,先端漸尖至鈍,基部心形,邊緣為不規則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具白粉,葉脈明顯,略突起;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抱莖。

花單生;花梗長達25厘米,無毛或稀散生剛毛。花蕾卵圓狀長圓形或寬卵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無毛;萼片2,寬卵形,綠色,邊緣膜質;花瓣4,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厘米,寬3-11厘米,邊緣淺波狀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紫色或雜色;

雄蕊多數,花絲線形,長1-1.5厘米,白色,花葯長圓形,長3-6毫米,淡黃色;子房球形,直徑1-2厘米,綠色,無毛,柱頭(5-)8-12(-18),輻射狀,連合成扁平的盤狀體,盤邊緣深裂,裂片具細圓齒。

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厘米,直徑4-5厘米,無毛,成熟時褐色。種子多數,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窩狀。花果期3-11月。

勿忘我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或數條簇生,高20-45厘米,通常具分枝,疏生開展的糙毛,有時被捲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柄,狹倒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達8厘米,寬5-12毫米,先端圓或稍尖,基部漸狹,下延成翅,兩面被糙伏毛,毛基部具小形的基盤;

莖中部以上葉無柄,較短而狹。花序在花期短,花後伸長,長達15厘米,無苞片;花梗較粗,在果期直立,長4-6毫米,與萼等長或稍長,密生短伏毛;花萼長1.5-2.5毫米,果期增大,長4-5毫米,深裂為花萼長度的2/3至3/4,裂片披針形,頂端漸尖,密被伸展或具鉤的毛;

花冠藍色,直徑6-8毫米,筒部長約2.5毫米,裂片5,近圓形,長約3.5毫米,喉部附屬物5,高約0.5毫米;花葯橢圓形,先端具圓形的附屬物。小堅果卵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暗褐色,平滑,有光澤,周圍具狹邊但頂端較明顯,基部無附屬物。

桔梗

莖高20~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

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7厘米,寬0.5~3.5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鈍,急尖,上面無毛而綠色,下面常無毛而有白粉,有時脈上有短毛或瘤突狀毛,邊頂端緣具細鋸齒。

花單朵頂生,或數朵集成假總狀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圓錐花序;花萼鍾狀五裂片,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狹三角形,有時齒狀;花冠大,長1.5~4.0厘米,藍色、紫色或白色。

蒴果球狀,或球狀倒圓錐形,或倒卵狀,長1~2.5厘米,直徑約1厘米。花期7~9月。

百合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

根分為肉質根和纖維狀根兩類。

肉質根稱為「下盤根」,多達幾十條,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層中,吸收水分能力強,隔年不枯死。纖維狀根稱「上盤根」,「不定根」,發生較遲,在地上莖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時開始發生。

形狀纖細,數目多達180條,分布在土壤表層,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莖的作用,亦有吸收養分的作用。每年與莖干同時枯死。有鱗莖和地上莖之分。

莖直立,圓柱形,常有紫色斑點,無毛,綠色。有的品種(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莖的腋葉間能產生「珠芽」;有的在莖入土部分,莖節上可長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來繁殖。葉片總數可多於100張,互生,無柄,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葉脈弧形。有些品種的葉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數還會形成小鱗莖,並發育成新個體。

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單生於莖頂。蒴果長卵圓形,具鈍棱。

種子多數,卵形,扁平。6月上旬現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終花,果期7~10月。

D. 古文中如何介紹南燭,南燭的花語是什麼

南燭(拉丁學名:Thunb.)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9米;分枝多,老枝紫褐色,無毛。

葉薄革質,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有花多數,苞片葉狀,披針形,花梗短,花冠白色,花絲細長,花盤密生短柔毛。

漿果熟時紫黑色,花果期6~10月。 分布東南亞,南至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群島,北經越南、緬甸、達琉球群島及小笠原群島,西至印度(南部)。

中國主要分布於華東、華南,僅少數分布至西南。 枝葉有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子亦有強筋益氣,固精駐顏。《本草綱目》對南燭子的介紹是基於其葯用價值的:

1、《本草圖經》:南燭,今惟江東州郡有之。株高三、五尺,葉類苦楝而小,陵冬不雕,冬生紅子作穗。

人家多種植庭除間,俗謂之南天燭,不拘時采其枝葉用。亦謂之南燭草木。其子似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葉不相對,似茗而圓厚,味小酢,冬夏常青,枝莖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摧折也。

2、《綱目》:南燭,吳、楚山中甚多。葉似山礬,光滑而味酸澀,七月開小白花,結實如朴樹子成簇,

來源:為杜鵑花科村物烏飯樹的果實。8~10月間果實成熟後採摘,曬干。

成份:乾燥果實含糖分約20%,游離酸7.02%,以蘋果酸(malic acid)為主,枸櫞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少量。

葯理作用:提取物在體外能使艾氏腹水癌細胞變性。

性味:酸;甘;性平

歸經:肝;腎;肝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固精氣;止瀉痢。主肝腎不足;須發早白;筋骨無力;久泄夢遺;帶下不止;久瀉外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劑。

3、《本草經疏》:南燭,《本經》言其味苦氣平,性無毒,然嘗其味亦多帶微澀,其氣平者,平即涼也。《十劑》雲,澀可去脫,非其味帶澀,則不能止泄,非其氣本涼,則不能變白。發者,血之餘也,顏色者,血之華也,血熱則鬢發早白而顏枯槁;

脾弱則睏倦嗜卧而氣力不長;腎虛則筋骨軟弱而行步不前。入心涼血,入脾益氣,入腎添精,其雲卻老,非虛語矣;

凡變白之葯,多是氣味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燭氣味和平,兼能益脾。南燭同旱蓮草、沒食子、地黃、桑根、枸杞、山茱萸、何首烏)白蒺藜,為烏須發之聖葯,氣味和平,性復無毒。除變白外,無他用。

(4)烏飯樹花語擴展閱讀

花語(英語稱language of flowers)是指人們用花來表達人的語言,表達人的某種感情與願望,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約定形成的,為一定范圍人群所公認的信息交流形式。

作為客觀世界中的鮮花並不存在花語,花語的產生是人為的。

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對鮮花有著全方位的接觸,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著眼點,於是也就產生小同的感受,也就會對鮮花有所寄情。

花語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在那個時候不止是花有特定的含義,葉子、果樹也不例外。希臘神話里這樣傳誦:愛神出生時創造了玫瑰,因此玫瑰從那個時代起就成為了愛情的代名詞。

而在19世紀初,法國開始興起花語,隨即流行到英國與美國,主要是由一些作家所創造出來用於出版禮物書籍,特別是給當時上流社會女士們閑暇時分翻閱之用。

不同的花都有著不同的花語,例如:

1、玫瑰

紅玫瑰:熱戀,我愛你

粉玫瑰:初戀,燦爛的笑容

白玫瑰:我足以與你相配

黃玫瑰:表達歉意,祝福、嫉妒

紫玫瑰:珍貴獨特

2、鬱金香

紅鬱金香: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黃鬱金香:高貴、珍重、財富

紫鬱金香:無盡的愛、最愛、永恆的愛。

白鬱金香:純情、純潔。

3、康乃馨

一提到康乃馨,總會聯想到母親節,據傳有位叫安娜的女子為了紀念母親,總會在母親忌日的時候贈送別人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鮮花,後來演變成用康乃馨表達對母親的愛。

紅色:母愛

粉色:熱愛、高麗

白色:真情、純潔

4、紫羅蘭

相傳,一個國家的公主為了和敵國的王子相見,在城樓上墜地而亡,神靈可憐她,把她的靈魂變為紫羅蘭。

花語:愛的羈絆,不變的美。

5、三葉草

三葉草(一葉):代表祈求

三葉草(二葉):代表希望

三葉草(三葉):代表愛情

三葉草(四葉):代表幸福、真誠的愛

熱點內容
磁懸浮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8:25 瀏覽:387
花草盆景圖 發布:2025-09-18 07:07:32 瀏覽:796
櫻花乾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6:12 瀏覽:454
中葯綠植 發布:2025-09-18 06:53:55 瀏覽:86
櫻花雨圖 發布:2025-09-18 06:53:54 瀏覽:598
海棠非雙 發布:2025-09-18 06:53:22 瀏覽:708
插花比賽海報 發布:2025-09-18 06:38:24 瀏覽:132
德國種荷花 發布:2025-09-18 06:37:38 瀏覽:630
正宗荷花煙 發布:2025-09-18 06:32:48 瀏覽:224
荷葉玫瑰茉莉 發布:2025-09-18 06:24:06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