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冊手法
A. 15個花卉拍攝必學技巧
15個花卉拍攝必學技巧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是不是經常追著老師要知識點?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15個花卉拍攝必學技巧,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5個花卉拍攝必學技巧 篇1
拍花建議的器材
鏡頭選擇
拍攝花卉其實不論使用廣角、中距離還是長焦也可以,因為各種鏡頭也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但若果你擁有以下的鏡頭和配件,記得帶備啊!
長焦鏡頭:像是70-200mm, 100-400mm等等的鏡頭,用來排除雜亂的背景和便於構圖;
微距鏡頭:拍攝花卉特寫時會用到,建議焦距為100mm;
近攝環或近攝筒:若果你沒有微距鏡頭或長焦,也可以購買近攝環或近攝筒,然後套在你其他的鏡頭便可以拉近最短對焦距離,讓你把花卉放大。
若果你是在室外拍攝,閃光燈和三腳架其實不是必須的,當然你也可以利用它們來創作。有需要你也可以帶備反光板來作補光。
長焦鏡頭不但可以避開人群,還可以創迼淺景深。
相機選擇
相機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即使是手機或小DC一樣可以拍出漂亮的相片,但當然DSLR可以讓你有更佳的控制。
相機設定要訣
好好控制你的景深
拍攝時我們可能會把花朵放大,請小心留意你的景深,景深過淺會令花朵的一小部分清晰而其他會落在景深之外的范圍,導至模糊。記著大光圈是會導至淺景深的因素(另外是焦距和背景的距離,詳情看此),因此若果你發現花朵只有中間部分清楚,請收小一點光圈拍攝。
小心景深不要過淺,否則會令花的很多地方落入淺景深的竹范圍。
小心微風!
特別在戶外拍攝,除了我們自己本身要穩定外,也一定要小心微風令花朵移動,導至相片模糊的問題。留意你的快門速度不可過慢,若果可以,使用快門先決或手動模式,確保快門維持在 1/100s - 1/250s 以上,有需要時請提升ISO。若果手持長焦鏡頭時也務必要留心「安全快門」,以免出現手震的情況。
但各位也不妨試試放慢快門,讓花朵在風中微微移動,你會發現拍出來的相片會變得很夢幻呢!
小心白花和黃花影響測光導至曝光不足
若果你是使用光圈先決或快門先決等半自動模式,請留意當你拍攝白色花卉時,相機的測光有機會誤判,導至曝光不足的情況,這時你應該根據之後我們之前教過的口訣來修正EV:「遇光則光(加)、遇暗則暗(減)」,因此你要 +EV 來補償曝光不足的問題。
小心白花會令相機誤判,導至曝光不足,這時要增加曝光或是+EV。
小心紅花損失細節
拍攝紅色花朵時要留意不要過份曝光令花朵損失細節,也不要過份提升飽和度。
自設白平衡,避免影響花的顏色
當你在早上、日落等光線顏色變化大的時候拍攝,我們可以選擇是否自行選擇白平衡去修正花的顏色,若果你不自設白平衡,有可能在日落時拍的花會損失了暖暖的色彩。除此之外,透過自設白平衡也可以充份還原花朵的顏色。學習:白平衡使用技法 - 顏色取向對相片的重要影響
使用 CPL 偏光鏡去除反光
當光線充足時,花朵可能會反光,令相片對比度不足,這時可以試試加上 CPL偏光鏡 去除花朵和葉子的反光,提升對比和飽和度。
光線的選擇
善用柔光、側光和背光,避免正午拍攝
光線對拍攝花卉很重要,最好其實在當天上有雲,形成一個天然的柔光箱,或是剛日出或快將日落時拍攝,這時光線柔和,很容易便拍出漂亮的花朵相片。當中午太陽在頭頂,或是陽光很猛烈,我們應該避免於這些時間拍攝。
在日出後和日落時會影成側光,這時花朵加上陰暗可以拍出戲劇性的效果;而背光,即是相機向著陽光拍攝,可以把花朵、葉子等紋理清楚呈現出來,也是另外一種常見的拍法。
側光可以拍出具戲劇性的相片!
背光拍攝可以拍出花朵的紋理和透視感覺,在藍天下拍攝特別漂亮。
拍花構圖要訣
在花朵的水平拍攝
拍花時請降低你的高度,在花朵的水平拍攝,這樣更加可以進入花的世界;有時更會貼在地面向上拍攝,令人像置於花叢中,拍出特別的視角效果。
拍攝花卉特寫和小昆蟲
不要只拍攝整朵花!試試利用微距或長焦鏡頭,拍攝花的一小部分,例如花蕊、花瓣等;或是加進蜜蜂、蝴蝶等常見的昆蟲,也會有點綴的效果。
拍攝花卉特寫
讓花朵更突出
千萬不要貪心地拍攝一大堆花(當然,有時你也可以),最好是在花叢中找出最漂亮,最有特色的一兩朵,利用長焦和較大的光圈拍攝,這樣背景會因淺景深而變模糊,讓主角花卉更突出於相片,避免受雜亂的背景影響。
利用淺景深把其中一朵花突顯出來。
(選擇高對比的背景
雖然我們用上的淺景深可以去除雜亂的背景,但我們也可以細心留意背景的顏色,嘗試找到一個背景是跟花朵有明顯對比的(例如紅色的花在緣色背景上),這樣花朵便可以更加突出了!
使用多種構圖法拍花
除了最基本的黃金分割、填充構圖、對角線、S形構圖外,我們也可以善用「框架框圖」來拍攝。拍法很簡單,先找出要拍攝的目標花朵,然後利用前面的花莖、葉子等作一個「框架」,在縫隙中拍攝,這樣不但可以帶點神秘感,也會令讀者焦點更集中在花朵上。
不同的花可以用不同的構圖方法,例如對角線構圖。
黃金分割技巧簡單易用,效果也很好,為拍花必用的構圖方法。
利用前景的花作「框架」
拍出特別的相片 - 雙重曝光
利用相機內的「雙重曝光」功能,把同一朵花拍攝數次,可以是變換焦距、形狀,或是刻意失焦,也可以帶來有趣的相片,總之多點嘗試吧!
粉紅色和白花的「雙重曝光」。
抽象效果
利用長焦或微距鏡頭,只集中拍攝花朵的一個小部分並填充畫面,配合適量的光線(如側光、背光),常常可以拍出具抽象意味的相片,為你的花卉相片集加添更多藝術感!
拍攝一小部分的花朵可以拍出抽象的效果!
試試利用淺景深和大特寫來拍攝吧!
初級拍攝技巧
初學攝影者,一般都會開始風景、花卉、靜物等的練習。下面,談談花卉拍攝的一些常見技巧。拍攝花卉與拍攝人物和風光相比,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一個攝影題材。
既然拍的是花,自然這花要選的得當。或嬌艷欲滴,或含苞待放。總之只有鮮活的花朵才能拍出令人振奮的好照片。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藉助"殘荷"表達一份孤寂,"枯萎"表達一份心死。
除了選擇好拍攝的對象,拍攝的時機尤為重要。因為花卉只有盛放在大自然中才是最美的,所以我們在室外拍攝主要也是依靠自然光線的照射。而隨著時間的不同,自然光的形態也有所不同。利用自然光拍攝最好選擇在日出後兩小時內,此時光照度較為理想,造型效果好。
而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會選擇在中午時分拍攝花卉,主要是由於中午時的光照垂直,光線投射在花卉的頂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畫面反差大,缺乏層次,花卉色彩還原效果差,色溫較高,照片容易偏藍。
從採光的角度上來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採光角度劃分為五種。即正面光、側光、逆光、頂光和散射光。比較適合拍攝花卉的是散射光和逆光。運用散射光拍攝,是因為它運用靈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勻,影調柔和,反差適中。如果選擇雨後的散光拍攝會使花卉顯得楚清新,光彩誘人。運用逆光攝影,淘汰從後面照射物體,能夠勾劃出清晰的花卉輪廓線,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質地較薄,會使之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更細膩地表現出花的質感、層次和瓣片的紋理。
對於利用散射光拍攝,測光一般不是太大的問題。對於有點測光的機器來說,只要將測光點放在拍攝主體上基本就可得到正確的曝光。而對於一些沒有點測光,只能使用平均測光的機器,可以採取如下的辦法:
近測:就是湊近主體盡量使主體充滿取景框,這時合焦與否不重要,因為合不合焦對測光數值的影響不大,但要注意離近測光時不要擋住照射主體的光線,這樣會引起照度的`變化而使測光產生誤差。
代替法:就是在主體旁邊,或者和主體處於相同光照情況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體來代替本身體積過小而無法測光的主體。中灰的物體首推柯達18%灰板(不過價格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質就是紙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沖向鏡頭測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
如果要利用逆光拍攝特殊效果,則一定要使用帶有點測光的機器,對拍攝的主題進行測光,運用這種光源,特別要注意花卉正必須進行補光及選用較暗的背景襯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現花卉形象。對於我們的DC來說,拍攝這樣的作品就更要注意EV值的調整。這一點基本是遵循背景過亮,增加EV值,背景過暗,減低EV值。
構圖上,花卉攝影是最講究構圖的一類攝影。一般的拍攝都遵循比如黃金分割法則,把整個畫面按井字分割,將興趣點放到一個交叉點上。但由於不同的需要,甚至是每個人不同的審美,都會使每個人在構圖上有不同的偏好。多欣賞別人的優秀作品,多看電影,可以比較快的提高自己構圖的水平。
構圖上重要考慮的兩點:
成像大小:一幅花卉攝影作品,花朵在整幅畫面中所佔的位置大小在構圖中屬於透視,對比的表現手段,畫面的配置和花卉的取捨要依攝影者的創作意圖而定,拍攝整體的或特寫的在畫面占據的位置都不同,既要突出主體,又要疏密相間,防止喧賓奪主,雜亂無章。
角度:角度是指拍攝時照相機與花卉兩點之間的直線同政黨平視線或垂直線相關聯所構成的角度。俯拍,仰拍,偏左偏右拍,都會形成高低左右不同的種攝影角度。角度稍微變化,也會對構圖發生影響,所以,為選擇適合的拍攝角度,是不惜時間和精力進行精雕細磨的。一般來說,在便於觀賞的花圃或花壇里拍攝花卉,多彩俯視角度拍攝。但拍攝樹上的紅棉,水中的荷花,湖上的睡蓮,有時角度就不大容易選擇。但越是不容易拍攝的,越是想辦法去尋找最理想的角度,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一幅僅僅構圖優良的作品,還不足以成為一副優秀的作品。如何將拍攝的主題突出也是重中之重。明暗的對比,虛實的對比,色彩的對比,將這些和諧的運用可以使一張照片更加精彩。其中明暗的對比前提是先要選擇前景和背景明暗對比強烈的拍攝物,並利用點測光的功能對拍攝的主體進行准確的測光,精確判斷主體的曝光量。更要注意的是,由於這類的照片主體一般十分突出,所以一定要挑選本身形勢感很好的主體作為拍攝對象,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而虛實的對比說白了就是背景的虛化。這一點應該說是數碼相機的優勢。
花卉是以色彩和造型取勝的,花卉攝影應注意色彩的處理。一副花卉圖片,要有和諧的色調,不能雜亂無章。每種花卉都有自己的色彩特點,根據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光線條件和不同的背景確定自己要採用的色調。大紅大綠,雖然刺眼,但處理得好,也艷麗悅目;輕描淡寫,雖然平淡,可運用得當,也淡雅高稚,令人賞心。一副花卉攝影,總得有一個主色調,不論以冷調為主或以暖調為主,只要運用得當,都能「濃妝淡抹總相宜」。
其實上述的這些技法並不復雜,也不需要非常高檔的相機才可以。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再加上一些細心和耐心,相信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拍出讓人贊嘆的好作品。
花田的表現手法
如果為了表現花色無邊的美景,可以採用順光拍攝的方式。順光條件下拍攝大片的花田,可以有較好的花色表現,既不會有太強的反差,色彩又足夠明快;要表現花田的層次感時,可以採用側光、斜射光的方式拍攝,因為在這兩種光線條件下,花田的受光部位和陰影都表現出來,可以增加畫面的層次和立體感;早晚拍攝大片花田時,通常不能使用逆光手法,因為如果控制不好,將會使得任何色彩的花色都偏紅或是橙紅。
斜射光的使用使簡單的畫面顯得非常有深度,意境悠遠。 光圈:F5.6 快門:1/160s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2.3EV
主體荷花位於黃金構圖點上,能夠極大地吸引欣賞者的注意力。光圈:F6.7 快門:1/1500s 焦距:260mm 感光度:ISO200 曝光補償:-0.5EV
內容豐富的單一花朵
對於單一的花朵,無論是其形態或是花瓣質感,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通過不同的光影與構圖,可以表現出形態各異的效果,使原本非常單調的花朵,在照片畫面中表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對角線構圖、封閉型構圖、發散型構圖和黃金構圖都是常用的構圖方式。視角較大或是拍攝距離稍遠時,可以採用黃金構圖法,將花朵置於黃金構圖點上,使得花朵能夠充分吸引欣賞者的注意力,並且與環境相呼應,形成非常美妙和諧的畫面;近拍單一花朵時,可以使用對角線構圖、封閉型構圖或是發散型構圖來表現花朵的質感、色澤以及形態等。
花卉攝影用光技巧
對於光線方向的選擇,正面光能夠將花卉拍攝得較為清晰,各部分受光較為均勻,但致命的弱點是缺乏層次,影調不分明,無形中喪失花卉的美感;側光是最好的花卉攝影用光,側光以及斜射光線下的花卉,色彩清晰,層次分明,影調明朗,反差適中;與花田的拍攝方法不同,單一的花卉也可以使用逆光來表現,這樣能夠勾畫出清晰的花卉輪廓線,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質地較薄,會使之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更細膩地表現出花的質感、層次和花瓣的紋理;散射光拍攝花卉則更加靈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勻,影調柔和,如果選擇雨後的散光拍攝會使花卉顯得非常清新,色彩飽和艷麗。
逆光使得菊花瓣有透光效果,顯得晶瑩剔透;暗背景利於表現花瓣優美的形態。光圈:F2.2 快門:1/1000s 焦距:13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0.3EV
表現出花朵的質感
拍攝花卉時,你經常會得到「靠近點拍攝」的建議。近拍花卉的花瓣花蕊等位置,可以將主體上非常細攝出來。此時如果有斜射光源照射,凹凸的紋理就會拉出長長的影子,彷彿觸手可及,質感非常強烈。
側光與近拍的方法表現出荷花花瓣強烈的質感。 光圈:F6.7 快門:1/500s 焦距:235mm 感光度:ISO200
將背景變為純黑
在我們常見的花卉題材攝影作品中,有許多作品是畫面中僅有花卉的花枝或花瓣,而沒有明顯的背景景物,背景完全曝光不足形成了純黑界面。這樣可以使畫面顯得非常簡潔,作為主體的花兒非常突出;並且最為重要的是能夠表現出彩色花卉的花瓣線條形態。拍攝這種效果的花卉,其實比較簡單,通常情況下的做法是攝影者多觀察幾個拍攝角度,為花卉尋找一個較暗的背景,然後對花卉上較亮的位置進行點測光,這樣畫面中原本較暗的背景就會曝光不足。如果在拍攝的畫面中仍然有相對雜亂的背景,也沒有關系,肯定已經是比較暗淡了,在後期處理時稍微調一下畫面明暗曲線或對比度均可。
;B. 花卉拍攝技巧分享
1.花田的表現手法
如果為了表現花色無邊的美景,可以採用順光拍攝的方式。順光條件下拍攝大片的花田,可以有較好的花色表現,既不會有太強的反差,色彩又足夠明快;要表現花田的層次感時,可以採用側光、斜射光的方式拍攝,因為在這兩種光線條件下,花田的受光部位和陰影都表現出來,可以增加畫面的層次和立體感;早晚拍攝大片花田時,通常不能使用逆光手法,因為如果控制不好,將會使得任何色彩的花色都偏紅或是橙紅。
斜射光的使用使簡單的畫面顯得非常有深度,意境悠遠。
光圈:F5.6 快門:1/160s 焦距:105mm 感光度:ISO100 曝光補償:-2.3EV
主體荷花位於黃金構圖點上,能夠極大地吸引欣賞者的注意力。
光圈:F6.7 快門:1/1500s 焦距:260mm 感光度:ISO200 曝光補償:-0.5EV
2.內容豐富的單一花朵
對於單一的花朵,無論是其形態或是花瓣質感,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通過不同的光影與構圖,可以表現出形態各異的效果,使原本非常單調的花朵,在照片畫面中表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
對角線構圖、封閉型構圖、發散型構圖和黃金構圖都是常用的構圖方式。視角較大或是拍攝距離稍遠時,可以採用黃金構圖法,將花朵置於黃金構圖點上,使得花朵能夠充分吸引欣賞者的注意力,並且與環境相呼應,形成非常美妙和諧的畫面;近拍單一花朵時,可以使用對角線構圖、封閉型構圖或是發散型構圖來表現花朵的質感、色澤以及形態等。
3.花卉攝影用光技巧
對於光線方向的選擇,正面光能夠將花卉拍攝得較為清晰,各部分受光較為均勻,但致命的弱點是缺乏層次,影調不分明,無形中喪失花卉的美感;側光是最好的花卉攝影用光,側光以及斜射光線下的花卉,色彩清晰,層次分明,影調明朗,反差適中。
與花田的拍攝方法不同,單一的花卉也可以使用逆光來表現,這樣能夠勾畫出清晰的花卉輪廓線,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質地較薄,會使之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更細膩地表現出花的質感、層次和花瓣的紋理;散射光拍攝花卉則更加靈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勻,影調柔和,如果選擇雨後的散光拍攝會使花卉顯得非常清新,色彩飽和艷麗。
C. 花卉拍攝技巧
導語: 花卉攝影是一個需要注入畫意和詩意的領域,需要充分地體現畫面的審美趣味,而不僅僅是做植物分類學般的簡單記錄。下面我們來看看花卉的拍攝技巧。
描繪花卉之美的攝影手段和技巧有很多,各有所長,且各自都能帶來其獨有的影像風格。其中最常見的兩種,就是使用廣角拍攝或者微距拍攝。具體應該採用哪種拍攝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背景或者周圍環境,以及拍攝的是單獨的一朵花、還是很多花。如果面前是一片花海,那麼最佳選擇多半是使用廣角鏡頭來描繪這幅壯麗的圖景。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最好離近一些,讓前景中的花海填滿畫面的下半部分以及中間部分,來充分表現這一場景。
拍攝單朵花卉的手法之一,就是使用微距鏡頭,著重表現花朵的形狀、輪廓甚至每片花瓣的細節。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利用柔和的光源,因為這樣能避免出現生硬的陰影、亮點以及反光。所以,陰天是拍攝此類照片的好時機。柔和的光線也能很好地表現出花瓣和其他細節的纖細、精緻,以及微妙的色彩與紋理。
靠近一些:
使用微距鏡頭拍攝需要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在構圖方面——哪怕相機的位置發生了一丁點兒變化,也會對整個畫面構成產生很大影響。此外,景深的控制也需要非常謹慎。為了獲得大景深,要使用較小的光圈,才能讓盡可能多的花朵都處於焦內。而相反地,如果使用大光圈拍攝,就可以得到夢幻般的抽象畫面,讓人感受到形狀與色彩之美。
無論廣角還是微距,都在花卉攝影領域佔有其一席之地,但是,或許也願意嘗試使用短焦距甚至長焦鏡頭,來讓一朵、或者一小叢花朵從背景中脫穎而出。長焦鏡頭所帶來的淺景深能夠讓畫面聚焦於主體,而將背景(以及前景)虛化。這也是拍攝花朵的一個有力手法,造就出簡潔的構圖與迷人的色塊組合。
主要技巧:
1. 有選擇性,不必在見到的第一朵花前駐足太久。在人來人往的人行道旁,這里的花兒往往已經呈現出憔悴之色,不妨繼續搜尋狀態更好的。事先研究所在地區的常見花卉品種,搞清楚花期。
2. 早點出發,盡量在早晨拍攝,這時的風比較小,光線也較為柔和。確定打算採用的拍攝方式,帶上合適的鏡頭——根據打算拍攝的.對象不同,可以是廣角、微距或是長焦。
3. 穩固支撐,手持相機尋找最佳構圖,在確定好位置之後,安置三腳架。選擇一個恰當的光圈——想要讓景深最大就選擇f/16,想要淺景深就選擇f/4或f/5.6。設置一個較低的ISO值,使用快門線並啟用反光鏡預升功能,確保在低速快門下照片的清晰。
實戰技巧:
1.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日出時分拍攝,這時風比較小,甚至沒有風,不會讓花朵搖曳而導致畫面不實。在清晨,花朵上常常還會帶有露水,能夠豐富畫面的立體感。
2. 柔化光線,盡量避免來自頭頂的直射光線,會導致反差過大、從而讓照片容易過曝。如有必要的話,可以對過於明亮的光線進行柔化處理。比如說,可以在自己的影子里拍攝,也可以利用填充閃光或反光板來打亮陰影。
3. 最高品質,盡量使用最低的ISO設置,來保證獲得最佳的圖像品質和精度。但這就往往意味著需要降低快門速度,那麼記得使用三腳架來避免機震的影響。
4. 變換多種角度,當找到一朵適合當模特兒的花之後,要充分挖掘它的表現力。盡所能發揮創意,進行多種嘗試。花朵不會跑,所以盡可以耐心地從每個角度來觀察、拍攝,並且更換不同的鏡頭,創造出不同的效果。
創意虛化試驗不同的構圖與焦點
如何描摹拍攝對象,這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選擇的鏡頭、光圈、焦點位置、光線以及構圖,這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會對畫面的最終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
淺景深可以有效地分離並突出某一特定元素,而將其餘的事物都置於焦外。在微距攝影中,這種效果將非常戲劇化,而焦點位置的任何一點微小變化,都將極大地改變畫面效果。
D. 花卉設計特點有哪些
它技法特點很簡單,通過不同形態的植物葉子、豐富鮮艷的花朵搭配及幾何圖形面板的穿插組合使用,將重要的內容信息呈現在幾何圖形面板上,四周環繞著花卉植物,在字體使用上,多種字體混合搭配使用,傳達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1.水彩插畫模式
顧名思義,就是講植物處理成水彩畫的形式,相對於真實的植物,顯得更有筆觸感,傳遞出來的感受是清新,干凈的感受。
2.矢量繪制模式
相對水彩風格,花卉也可以處理成矢量插圖形式,矢量插圖形式畢竟現代,用在化妝品或者一些現代風格上比較實用,傳遞出來視覺感受是現代,高貴。
3.鉛筆素描模式
矢量鉛筆,是在花卉模式一種,通過對圖形的處理,呈現出黑白素描的感覺,傳遞的視覺感受是,天然,工匠的感受,常用在一些想突出天然感受的產品設計或包裝上。
4.寫實花卉模式
寫實運用,直接將植物和平面設計進行結合,通過文字的遮擋,露出的手法,形成一種3D的設計,優點是視覺沖擊力強,五彩繽紛。
一般用在時尚、青春洋溢的品牌,女性化的偏多一些,運用在banner,啟動頁,商品包裝,熱圖營銷等地方,通過這種手法和其他電商品牌形成差異化設計,增強用戶記憶點,刺激用戶感官,從而達到商業營銷目的。
相對於在電商領域的運用來比,它在婚禮請柬上更是設計大膽,除了花卉草和不規則幾何形體面板穿插組合使用,在字體中組合上更加大膽,無襯線字體和襯線字體及書法字體組合搭配使用,露出婚禮高端奢華的感受。
在線下菜單上設計更注重的是閱讀體驗,字體運用表達上並沒有像婚禮那樣大量使用襯線字和書法字體,而在排版上留白面積大,使用標准無襯線字體,花卉草搭配組合上使用顏色偏向健康的綠色居多。
一般運用在禮盒包裝,護膚品包裝,瓶子外觀,手工藝製品,文具盒用品等領域,相對於前面例子大部分是直接採用花卉植物簡單處理下後直接使用,而在包裝上運用難度稍大,對花卉進行特殊處理,通過插圖或簡筆插畫,線條方式勾勒出來。
這里簡單介紹一種水彩設計技法教程,對於那些沒有手繪基礎的同學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技巧,運用在你的設計中。
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根據項目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實現。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現實世界中的花卉植物直接搭配組合使用,也能得到不錯的設計效果。希望大家能通過這篇短文掌握一個新的風格技法
E.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1、顧愷之的《鳧雀圖》
2、史道碩的《鵝圖》
3、顧景秀的《蜂雀圖》
4、蕭繹的《鹿圖》
5、韓乾的《照夜白圖》、《牧馬圖》
6、邊鸞的《梅花山茶雪雀圖》
7、刁光胤的《寫生花卉冊》
8、趙孟堅的《墨蘭圖》、《歲寒三友圖》、《水仙圖》
9、揚補之的《四梅花圖》、《雪梅圖》
(5)花卉冊手法擴展閱讀:
一、花鳥畫的特點:
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
早在工藝、雕刻與繪畫尚無明確分工的原始社會,中國花鳥畫已萌芽,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畫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所藏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也是較早的獨幅花鳥畫。
花鳥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初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經唐、五代北宋,花鳥畫完全發展成熟。
二、趙孟堅的《墨蘭圖》
1、畫作內容
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鈐「子固寫生」一印。墨蘭是趙孟堅善畫的題材。畫面上繪墨蘭二株,呈放射狀的長葉參差錯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題詩曰:「六月湘衡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詩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脫俗的思想境界。
2、藝術鑒賞
圖中運筆柔中帶剛,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蘭葉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濃,變化含蓄,形成墨色對比。畫雖為水墨,但格調高雅,「遠勝著色」。
F. 花卉攝影有哪些技巧
在花卉攝影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看起來格外妖嬈的花朵,拍出來卻顯得極其普通,那麼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創意花卉的攝影技巧吧,歡迎大家閱讀!
1. 在特殊氣候條件下拍攝
臘梅是春天來臨之前獨有的景緻,北風凜冽,大地冰封時,臘梅先於群芳盛開,把大地點綴得清新淡雅。每年的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小巧金黃的臘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綻放,散發出濃烈的花香,靜靜地傳播春天的信息。在這樣的季節里,時常會出現降雪、冰凍的天氣,這是拍攝臘梅不可錯過的絕美時機。
拍攝於北京植物園。一場雨雪過後,臘梅被冰雪封凍。選擇側逆光,使用微距鏡頭刻畫冰封的臘梅,更能讓人感受到臘月冰封萬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現臘梅骨清香絕、剛毅凌寒的風采。
2. 反季節拍攝花朵的別樣韻味
一年之中,我們樂此不疲地追趕著花季。很多人都會選擇鮮花綻放的季節,實際上「花季」應該是春夏秋冬都涵蓋。盛夏季節,楚楚動人的荷花,永遠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紅花綠葉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們紛紛舉起相機按下快門。而深秋、寒冬季節,卻有人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荷花。殊不知,在這樣的季節拍攝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華張揚,展現出洗盡鉛華、風清骨俊的殘荷,讓人們感受一次關於生命真諦的訴說。
11月的廣州,池塘中枝零飄落的殘荷幾乎是失去了所有悅目的顏色。歷經了風霜,它依然傲骨錚錚、自在淡然。殘荷蘊藏著孤傲自信的凄美,遠比一朵盛開的蓮花更有味道。即使紅顏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旋律依然回腸盪氣。拍攝時,應精心選擇殘荷的形態,以水墨的方式呈現出來,沉穩內斂之中,新一輪的生命正在悄然勃發。
3. 追逐金色的光線
風光攝影格外注重晨昏的黃金時間段,這兩個時間段的光線擁有非凡的表現力,得到的照片往往是最美的。拍攝花卉也是如此,清晨和黃昏神奇的自然光能夠給花卉、水面鑲上一道道耀眼的金邊,魔法般地展現出獨特的質感和細節。在金色時光里,一切都那麼無與倫比地精美。
7月的潮州。水面上飄動著凋零的荷瓣,粉紅的色澤好似一盞盞漂泊的荷燈,調皮的魚群時而輕托花瓣游動。在晨輝的逆光下,盪漾著一道道金色的波紋。拍攝時要注意觀察水面的反光效果,在光線變化之中等待拍攝時機。也可以使用偏光鏡調整水面反光和荷瓣倒影的清晰程度,更好地貼合自己的拍攝意圖。
4. 用光斑營造夢幻景緻
或淺或深的光斑總是給照片渲染出奇幻的氛圍,它們看起來如此真實,卻又如此飄渺,夢幻般地浮動在空中。拍攝時,攝影師往往樂於表現這種失焦的狀態,在突出主體的同時渲染氣氛。很多攝影愛好者都知道,折反鏡頭的「甜圈圈」具有獨特的光斑效果。
5月的北京植物園,園丁正在澆花,逆光中,晶瑩的水花四處飛散。使用折返鏡頭以高速快門拍攝,在油畫般的畫面中,水滴被凝固成了夢幻的光斑。需要注意的是,折返鏡頭的焦距固定,並且只有一級光圈,需要依靠調整拍攝距離控制景深,獲得想要表現的效果。
雨後的荷葉上灑滿了晶瑩的水滴,這正是表現夢幻光斑的大好時機。這張照片使用佳能EF 100-400毫米/4.5-5.6L IS USM鏡頭配合2倍增距鏡手動對焦拍攝,在逆光下,前景荷葉上的雨滴被幻化成了層層光斑,簇擁著嬌艷的荷花,散發出夢幻的光芒。
折反鏡頭又稱反射式鏡頭,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當高光點處於景深之外時,在畫面上不像通常普通長焦鏡頭成像那樣變成普通光斑,而是呈現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小圓圈,即大家常說的「甜圈圈」,別有情趣。在花卉攝影中巧妙利用甜圈圈,不僅可以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和藝術感染力,還會產生如夢如幻的意境美。
除了折返鏡頭標志性的「甜圈圈」,200毫米以上的鏡頭也容易獲得美麗的光斑效果。如果細心,你還會發現,有的時候背景中逆光或者側逆光失焦的光斑並不是真正的圓形,而是正多邊形的——可能是五邊形、六邊形,也可能更多,這其實對應的正是鏡頭光圈葉片的數目。鏡頭的光圈葉片數越多,焦外的光斑看起來也就越圓。
5. 水滴中的奇妙世界
喜愛拍攝花卉的攝影愛好者都知道,雨後的花朵以及晨露滋潤下的鮮花更顯嬌艷,水珠在逆光、側逆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在拍攝花卉時帶上一個裝滿水的小噴壺,對著鮮花噴灑,就可以使畫面更生動。事實上,還有秘密武器能讓畫面變得比簡單的噴壺噴水更加精緻。
清晨,溫潤的氣候使花草的葉片上布滿了晶瑩的露珠,這是使用微距鏡頭配合近攝接圈拍攝花卉的大好時機。選擇形態鮮明的露珠,再尋找一朵小花放在背景上,通過取景器仔細觀察露珠中映射的花朵位置,使它們在露珠之中完美地折射出來,就能夠得到格外精緻的畫面。需要注意的是,微距鏡頭加上近攝接圈拍攝時景深極淺,最好選擇位於同一焦平面的露珠,以逆光、側逆光手動對焦拍攝,更好地展現晶瑩剔透的`質感。
初春的3月,除了尋覓清晨的露珠,隨時獲取露珠的秘密武器是使用開塞露人造露珠。開塞露比水更加粘稠,也更具有可塑性。尋找適合表現的花朵,輕輕地滴上幾滴,使用微距鏡頭或者長焦鏡頭拍攝,同樣能夠獲得精美的畫面。在自然環境中拍攝時,要盡量避免風的影響。可以適當提高ISO值,等待和抓住風停止的瞬間拍攝。必要時可以用衣服在風吹來的一側擋風。
6. 訪花的昆蟲為畫面增添靈氣
花朵利用它們鮮艷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當昆蟲停在適合拍攝的花朵上的時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質量的照片。清晰地呈現肉眼難以察覺的細節,使花卉拍攝充滿活力與生命力,將動人的細微之處顯露無遺。
清晨的溫度還很低,滿身露水的昆蟲幾乎都是靜止不動的,它們要等太陽完全升起後吸收足夠的熱量,才開始一天的活動。此時,可以非常輕松地靠近拍攝。這幅作品使用騰龍90毫米微距鏡頭配合近攝接圈拍攝,為了獲得適當的景深范圍,需要尋找適當的焦平面,使用f/10~f/14這樣的小光圈配合閃光燈拍攝。
7. 盡顯微觀世界的魅力
花蕊是花朵上最吸引人的部分,表現花蕊之美也是花卉攝影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長焦鏡頭、微距鏡頭很適合用來拍攝花蕊,充分展現花朵的細節特徵。
表現花蕊一般最好選擇花卉初綻的上午,這時的花蕊更加富有生命力。配合離機外置閃光燈展現精緻的細節的同時,能夠獲得均勻的光線和柔美的色彩。要注意控制閃光燈的輸出量,並利用柔光罩柔化光線,避免光線過於生硬。
8. 多重曝光展現非凡的意境
想要在花卉攝影中表現獨特的意境,多重曝光是重要手法。多重曝光可以在同一張照片上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現相同的被攝體,也可以把不同的景物魔術般地疊加到同一畫面中。尼康D90以上的機型,佳能EOS 5D Mark III、EOS 1DX、EOS 6D等機型都具備了多重曝光功能。
盛開的玉蘭有著純潔無瑕的碩大花瓣,彷彿是用美玉精心雕刻而成。這幅作品是兩次曝光拍攝而成,第一張採用手動對焦,故意脫焦獲得柔美的虛化效果,並在按下快門的同時快速移動相機,讓線條變得更加飄逸,彷彿讓人聞到玉蘭散發出的濃郁芬芳,感受到它高潔驚艷的氣質。第二張實焦拍攝,在逆光光線和暗色背景的襯托下,更加突顯玉蘭綻放的嬌美。
9. 在花間躍動的雨絲
除了前面介紹的露珠之外,縷縷簇簇優雅的雨絲也讓花朵更加嬌美。不過,唐戎並不簡單地滿足於拍下飄落的雨絲,使用了9次曝光才得到了心中構想的這幅作品。
拍攝於植物園,園丁正在給花卉灑水。第一張首先要抓住時機拍攝水霧噴灑中實焦的花卉,為了更好地豐富畫面效果,迅速在周圍尋找合裁相配的花朵,並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快速向下移動相機,得到背景中7張與雨絲相得益彰的色彩。最後,使用大光圈虛焦拍攝葉片上的水滴,讓它們幻化成點點光斑,讓最終的作品充滿夢幻般的意境。
10. 讓花朵融入周圍的環境
花朵固然是花卉攝影中無可非議的主體,它們的色彩、形態也的確最容易引人關注。但是,如果巧妙地選取花卉所處的環境,不但有利於襯托花朵,還可以表現它與周圍環境的有機聯系,創作出更富意境和戲劇效果的作品。
G. 花卉紋樣的變化手法有哪些
花卉分類方法 花卉的種類極多,范圍廣泛,不但包括有花的植物,還回有苔蘚和其栽培應用答方式也盆栽花卉 是以盆栽形式裝飾室內及庭園冬季它們能在室外,近年來,花卉立體裝飾在現代城市的園林綠化中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有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城市綠化的主旋律。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花卉立體裝飾的概念、特點、常用花材和發展歷史。
H. 東方式插花作品經常採用的手法有哪些
東方式插花作品經常採用的手法有:
1、直立插花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過30度。花型平和、穩重,正式隆重的場合多用直立型。
2、傾斜插花
使枝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間。花型悠閑、秀美,隨意而插的作品適用日常生活。
3、平出插花
使枝由花器口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間。花型灑脫、有強烈動感,有個性,在特別場合插做。
4、平鋪插花
使枝不同與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後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適有滿足感。
5、倒掛插花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彎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強烈的征討、冒險意味,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感。
東方式插花的要點:
一、自然之「真」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
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
三、藝術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
布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 。
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 。 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二、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
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濃淡適宜
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
C.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側布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 。空白出余韻 。
4:呼應關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
5:對比關系
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得生動活潑,不致平鋪直敘。對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虛實、色彩的對比等等。
6賓主關系
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內容。而賓則處於襯托的地位,無論從色彩、趨向,都是把主擺在顯要的地位為目的。
三、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
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寓教於花。故有所謂花意與花語。花木象徵含義的由來有 :
1.以花名的諧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長習性定意
4.按傳說、時令定意
I. 花卉拍攝技巧有哪些
春天的顏色是多彩的,在這個季節拍攝花卉,必然會想到顏色的處理。一幅漂亮的花卉圖片,在一個和諧的色調之下,不管是什麼顏色,運用的好,都能賞心悅目。花卉拍攝技巧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拍出一片漂亮的花海。
1、天晴有時 花香各異
記得有句歌詞是這樣的「靜止了所有的花開,遙遠了清晰了愛,天郁悶愛卻很喜歡」。看到了咩,連傑倫都知道拍花海要看天氣。「天郁悶」(陰天)的 時候很適合拍單色的小花,對於像油菜花這種黃色花朵尤為適宜,因為黃色在炙熱的陽光下很容易出現色彩溢出的問題。就像下圖一樣,雖然花朵的表現到位,但是很多地方已經「泛白」了,有些讓人扎眼不適的感覺。
但凡事無絕對,所謂花香各異,總有些花朵在天晴時格外好看,例如鬱金香、波斯菊這類花朵。你可以找順光的時段拍攝它們,陽光會讓這些花朵表現更佳濃艷。
不僅是天氣,時段對拍攝花海也有影響。由於它們植根土壤所以對溫度更加敏感,最佳的拍攝時間是在清晨,旁晚次之。正午不是拍攝的好之間,這個時候對於你和它們來說都不是狀態佳的時候。
2、徘徊俯仰 盡留芬芳
我們第一眼看到的花海很美,但是拍下來可能就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了。究其原因,拍攝角度是決勝的關鍵。
拍或不拍,花就在那裡。想留下它們的美麗,總是平鋪直敘可不行,試試低角度吧。視角不同,你所呈現的視界也不相同。對於有翻轉屏的朋友,不妨多多利用這天生的優勢。仰拍會讓花束呈現出一種高聳的感覺。
其實對於分瓣的花朵,還有更特別的拍法。我們找一株波斯菊,在晴天里,用較小的光圈,位置得當的話,我們可以將星芒留在花朵上。
3、萬點叢中 琪花瑤草
「萬點叢中」大家會接什麼詞呢?是不是「一點紅」。說完角度,我們來挑戰下自己的眼力吧。琪花瑤草是傳說中仙境里的花草,如果我們可以在花叢中發現他們並拍下來,那自然是極好的。對於色彩各異的花朵,這點做起來十分容易。
在眾多的紫色小花中有一枝紅色波斯菊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如果單拍這一朵表現力並不會強。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廣角鏡頭把整個場景都容納進去。光圈不必開大,只要你靠近這株小花即可。
如果你拍攝的花朵都是一個顏色也不要灰心,層次與節奏可以在這個時候幫到你。下面這張照片只是用一隻50mm的鏡頭拍攝的,雖然焦段並不長,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畫面的層次感。
把焦點放在花朵的.第二排,我們有了不錯的前景。焦點處的幾株鬱金香充滿了跳躍的節奏感,同時後面的花朵成為了焦外漂亮散景中的點綴。
4、似朦非朧 猶見闌珊
前景,還是前景。很多朋友都有怎麼拍都千篇一律的感覺。其實就算平鋪直敘,你在前面加上「一層紗」,感覺立馬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下面這張照片注意了光的方向,採用低角度拍攝,但是還有一種單薄的感覺。
可是在花之前再隔上一層效果就會不一樣了。光圈並不需要開大,就會出現特別朦朧的效果,這樣的手法在花海中其實很好用,因為它們都是成片成片開在一起的。可能你會嘲笑那些把鏡頭貼在花上拍的攝影師,覺得他們什麼都拍不下來,其實他們只是利用前景在拍後面的目標而已。
5、忽近忽遠 花錦視界
說完光線、角度、構圖,我們來看看焦段這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我們只是讓你打破一些傳統的思維定勢而已。說道拍花這件事,很多影友想都沒想就拿著長焦出門了。長焦鏡頭有很強的場景壓縮感,會幫你壓縮空間,突出主體,這點在拍攝樹上的花朵時尤為好用。
對於花海的拍攝我們大可以不這么小氣,廣角鏡頭也是有很大的用處的,而且你手裡的套裝鏡頭就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通篇瀏覽文章的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前面已經有很多張用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我就再「舉個栗子」吧。
廣角鏡頭不可避免會容納出更多的場景,所以選擇什麼進入畫面,什麼不進入畫面很重要。這張照片同樣是採用低角度拍攝的,夕陽西下的讓光留在花瓣上,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後期時候將四周壓暗,讓你的視覺留在畫面的中間部分。
6、一鏡之遙 花容霓裳
有影友有這樣的疑問:拍攝花海中的花朵,總感覺突出單株或是整片都不夠有表現力。其實這也是有辦法解決滴,我們依舊拍攝單株花朵,只是距離不一樣而已。
也許影友們疑問的就是類似這種照片了,但是再近一點可就不一樣了哦。也許你已經知道了,我說的是微距拍攝。
拍攝微距也是有門道的,首先對於器材來說,我們並不一定非要一隻昂貴的微距鏡頭。你有聽說過近攝鏡和近攝環嗎?這也是廉價的解決方案,有興趣的你不妨去找 找看,我們之後也會有詳細介紹。另外在戶外拍攝由於會有風,所以一定要准備三腳架,並且抱有足夠的耐心。至於構圖的事情,既然我們已經在拍微距了,不妨就 更大膽一點。上邊的照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