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花卉地被
⑴ 中國野生花卉資源和園林植物有哪些
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自20世紀70年代就已在歐美園林造景中開始流行,用途十分廣泛,經常被用於住宅區美化、高速公路護坡、分車帶景觀布置、草坪綴花等。
當時,主要的造景手法是根據生態綠化原則,撒播觀賞型野生花卉草本種子。主要是一些自播能力較強的種類,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能夠自我繁衍,保證多年持續開花不斷,並在景觀實際應用中無需過多養護管理。
自然式園林中的野生花卉,能夠增加園林自然野趣,豐富了園林景觀中的季相變化。這也是歐美園林有別與中國現代園林的特徵之一。
雖然在歐美園林造景中已經實踐多年但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對我國園林界的不少人來說依然是個很陌生的概念。其實,就中國園林造景而言,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中國有「世界園林之母」之稱,且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十分豐富,發展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有著極為廣闊的前景。
在實踐中,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值使用的花卉品種,大多具有野生性狀也就是具有野生花卉強健的生態適應性和抗逆性。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也必須針對實際需要,如園林景觀中的種植區域等,來選擇不同的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進行種植。
對於南方地區花境、亘牆、岩石園、草坪種植景觀觀賞區而言,要選擇花色艷麗、花期從仲夏至晚秋、比較耐熱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或是選擇頗富野趣、適應性廣、栽培管理簡單、花期從早春至晚秋者較為適合;對於高爾夫球場而言,則要選擇花色艷麗、花期從仲夏至晚秋、適應性強、耐寒性強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較為適合;對於短日照地區花境、園林區,則要選擇耐陰濕、花期從早春至晚秋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較為適合……根據不同的季節觀賞要求,早春需要選擇耐寒強的類型,仲夏需要選擇耐濕熱喜強光的類型,秋季則需要選擇相對耐熱的類型。
在歐美的實踐應用中,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有一部分起到了相當於地被的作用。通常選擇株高8厘米~20厘米或匍匐生長、花小繁密、花期長的品種進行搭配,種植後地被效果極佳。
形成不同色系進行組合種植效果更好。或花色淡雅別致給人恬靜之感;或花色富麗堂皇、歡快明亮,給人輝煌成就之感;或花色嬌艷似火、熱烈奔放,恍若置身於紅色海洋之中……只要對不同種類進行合理搭配,就能形成具有極佳觀賞效果的園林景觀。
與發達國家比,我國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無疑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然而,中國野生花卉種類資源極其豐富,在發展野生花卉的道路上,如果能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研究篩選出一批特色品種,中國的野生花卉業同樣有機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必將為繁榮國家經濟、豐富人民生活起到應有的作用。
⑵ 北方常用地被植物
地被花卉是指株叢緊密、低矮,用以覆蓋同林地面而免雜草滋生並形成一定的園林地被景觀的植物種類。這些地被植物大多生長低矮、擴展性強、控制高度在30~50cm或稍高,具有地面使用價值或具有觀賞價值。它們比草坪應用更為靈活,在不良土壤、樹蔭濃密以及黃土暴露的地方,可以代替草坪生長。
地被植物在同林綠化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是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地被花卉種類繁多,可以廣泛地選擇,它不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還有一些適應性較強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它們不僅可以增加植物層次,豐富園林景色,而且適應性和抗逆性很強,可粗放管理。並能防止土壤沖刷、減少或抑制雜草生長;同時還具有凈化空氣、降低氣溫、減少地面輻射等生態作用。
地被植物在喬木、灌木、草本多層植物的搭配中,季相豐富的植物層次變化能形成吸引人的組合體。喬木、灌木、草本結構的植物群落其生態效益比喬木、灌木兩層及喬木單層結構要好。
按一定比例栽植地被植物可組成穩定性好、優美整潔的植物群落,特別是很多地被植物有著鮮艷的花果,色彩豐富的葉片,可營造多層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質感的景觀,豐富了園林植物的景觀配置,可明顯提高綠化效果。
地被植物的選擇標准
地被植物為多年生低矮植物,適應性強,包括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具有觀葉或觀花及綠化和美化等功能,其選擇標准為如下4點:
1、植株低矮:常分為30cm、50cm、70cm左右等幾種,一般不超過100cm。
2、綠葉期較長:株叢能覆蓋地面,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3、生長勢強:繁殖容易,拓展性強。
4、適應性強:抗乾旱、抗病蟲害、抗瘠薄,便於粗放管理。
地被植物的分類
1、按配植環境分類
(1)、喜光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光照充足、場地開闊的地塊。在全光下生長良好,光照不足則莖細弱、節伸長、開花少。如金雞菊、一枝黃花、常夏石竹、黑心菊等。
(2)、耐半蔭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林緣、樹壇下、稀疏樹叢處,既能承受一定的光照強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蔭能力。如石蒜、二月蘭、連錢草、常春藤鳳仙等。
(3)、林下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郁閉度很高的喬灌木下層,在全光照下生長不良。如玉簪、虎耳草、白芨、蛇莓等。
(4)、耐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排水良好、比較乾燥的環境或坡地上。多為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喜光線充足的植物種類。如景天類、野菊花、小冠花、白三葉宿根福祿考等。
(5)、耐濕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濕潤的環境中,如溪邊、沼澤、濕地處。如溪蓀、黃菖蒲、魚腥草、射乾等。
(6)、耐鹽鹼地被植物。此類植物在貧瘠或輕度鹽鹼地能正常生長的植物。如鳶尾、多花筋骨草、金葉過路黃等。
2、按觀賞特點分類
(1)、常綠地被。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稱為常綠地被植物。這類植物無明顯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換葉。北方寒冷地區常採用常綠針葉類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較強的常綠闊葉植物,如鋪地柏、麥冬類、富貴草、常春藤等。南方大部分地區可採用的常綠地被非常豐富,如灑金珊瑚沿階草、花葉蔓常春花絡石、蔓長春花等。
(2)、觀花地被。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為主。常選擇花期長、開花繁茂、擴展力強、繁殖快、栽培簡單、管理粗放的種類。如二月蘭、黑心菊、金雞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鬱金香、硫華菊等地被植物。
(3)、觀葉地被。有特殊的葉色與葉姿,可供人欣賞,常選用葉色豐富、觀葉期較長的植物。如蜂斗菜、八角金盤、菲白竹、赤脛散、蕨類植物、玉帶草、金邊闊葉山麥冬、紫葉酢漿草、大吳風草、莢果蕨等植物。
(4)、落葉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葉,來年可發芽生長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落新婦、鳶尾等,適合建植大面積景觀。北方大部分地區常採用此類植物,其種類豐富,既有觀葉、觀花,也有觀果的植物。
⑶ 常見地被植物的種植有哪些
灌木類地被植物,如杜鵑花、梔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葉草、馬蹄金、麥冬等;矮生竹類地被植物,如鳳尾竹、鵝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銀花等;蕨類地被植物,如鳳尾蕨、水龍骨等。
一、梔子花(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梔子、黃梔子。屬雙子葉植物綱、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是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
二、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三、鳳尾竹(學名:Bambusa multiplex(Lour.) Raeusch. ex Schult.'Fernleaf'R. A. 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屬孝順竹的變種。植株較高大,桿高可達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彎,下部挺直,綠色;竿壁稍薄;節處稍隆起,無毛。
四、鵝毛竹(學名:Shibataea chinensisNakai)是禾本科、倭竹屬小型灌木狀竹類植物。地下莖(竹鞭)呈棕黃色或淡黃色;竿直立,高可達1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無毛,淡綠色或稍帶紫色。
五、鳳尾蕨(學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Thunb.) Ching et S. H. Wu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約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被植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梔子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杜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鳳尾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鵝毛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鳳尾蕨
⑷ 地被植物有哪些類型 地被植物的類型
1、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開鮮艷,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塊,能渲染出熱烈的節日氣氛。如三色堇、矮牽牛、美女櫻等。
2、 多年生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植物在地被植物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開花見效快,色彩萬紫千紅,形態優雅多姿。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荷蘭菊、金雞菊、天人菊、歐石竹、鳶尾、玉簪、萱草等。
3、芒草類觀賞草:觀賞草一般屬於多年生芒草類、禾本類植物,觀賞草大多對環境要求粗放,管護成本低,抗性強,繁殖力強,適應面廣。是工程綠化、花境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地被植物,如狼尾草、粉黛亂子草、細葉芒、班葉芒、藍羊茅等。
4、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在我國分布廣泛,特別適合在溫暖濕潤處生長。在草坪植物、喬灌木不能生長良好的陰濕環境里,蕨類植物是最好的選擇,常用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鳳尾蕨、波斯頓蕨等。
5、 蔓藤類植物:蔓藤類植物具有常綠蔓生性、攀援性及耐蔭性強的特點。如常春藤、油麻藤、爬山虎、絡石、金銀花等。
6、 亞灌木類:亞灌木地被植物植株低矮、分枝眾多且枝葉平展,枝葉的形狀與色彩富有變化,有的還具有鮮艷果實,且易於修剪造型。常見的有十大功勞、小葉女貞、金葉女貞、紅繼木、紫葉小檗、杜鵑、八角金盤等。
7、 竹類:竹類中的箬竹、匍匐性強、葉大、耐蔭;還有倭竹、枝葉細長、生長低矮,用於作地被配置,別有一番風味。
⑸ 常見的地被花卉有哪些
一、水仙 學名:Nevcissus Tazette Var·chinensis Boem. 別名:雅蒜、天蔥、水仙花。 科屬:石蒜科水仙屬。 形態: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卵圓形鱗莖,外被棕褐色皮膜。基部著生白色須根,葉基生,帶狀而扁平全緣,粉綠色,花莖直立傘房花序著花4~8朵,花被6片,白色,內有杯狀黃色副冠,花冠高腳蝶狀,花期1~2月。蒴果。 變種、變型及品種: (1)金盞銀台:單瓣,花被白色,副冠黃色。 (2)玉玲瓏:重瓣品種,副冠瓣相間,黃自相間。 習性:原產義大利,我國福建、江蘇等省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多雨的地方。喜水,耐大肥,喜陽光充足。 繁殖栽培:一般採用分球法繁殖。 用途:水仙傳統名花,深受群眾歡迎。自古以來,多用於盆栽水養,置於幾案上,供觀賞和裝飾。 二、唐菖蒲 學名:Gladioluds hybris Hort. 別名:菖蘭、十樣錦、十三太保。 科屬:鳶尾科唐菖蒲屬。 形態:多年生草本,球莖扁圓形,外部有膜質或纖維質的褐色外皮,葉劍形,花梗長而粗壯,自葉叢中抽生呈穗狀花序,著生數朵至十餘朵,花被6枚,花冠簡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紅、黃、白、紫、藍等深淺不一或復色。花期6~10月。蒴果。 習性:原產非洲和地中海沿岸。耐寒性不強,夏季喜涼爽氣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水澇和粘重土壤。 繁殖栽培:採用分球繁殖,培育新品種也用種子繁殖。 用途:是切花主要材料,也是製作花束,花籃等不可缺少花卉。 三、美人蕉 學名:Canna indica L. 別名:紅艷蕉,縣華。 科屬:美人蕉科美人蕉屬。 形態:多年生肉質根莖,株高10~150厘米,葉闊橢圓形、羽狀脈紋,總狀花序頂生,花瓣3枚,狹長而捲曲,雄蕊5枚,變形呈花瓣狀,呈黃、紅、橙、粉等色,具有各種條紋和斑點。花期6~10月,蒴果,外面有無數刺狀突起。 習性:原產美洲、亞洲熱帶。喜高溫,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土壤、耐濕、不耐霜。 繁殖栽培:春季分切根莖法繁殖。播種多用於培育新品種,3~4月將根莖挖出分切,每段有2~3個芽。 用途:布置花境、花壇、庭院等。亦可盆栽觀賞。 四、大麗花 學名:Dahia pinnata Cav. 別名:大理花,大麗菊。 科屬:菊科大麗花屬。 形態: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紡錘狀肉質塊根。葉對生,1~3片,羽狀深裂,裂片卵形,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單層或多層。形狀有筒瓣、卷瓣、平瓣等,中央管狀花,花期7~10月。花色較多,瘦果。 習性:原產墨西哥及瓜地馬拉。不耐寒又畏酷暑,喜陽光充足,乾燥涼爽的氣候。 繁殖栽培:以扦插和分根繁殖為主,培育新品種時採用播種。扦插在3~5月進行,3月將塊根種植催芽,芽長到6~7厘米時,剪下扦插,可扦插到5月為止。 用途:布置花境、花壇、庭院、草坪、矮生品種可盆栽布置室內及會場。
⑹ 在景觀設計中常用的地被植物有哪些
所謂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觀賞價值,鋪設於大面積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適於陰濕林下和林間隙地等各種環境覆蓋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叢生、枝葉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地被花卉是指株叢緊密、低矮,用以覆蓋同林地面而免雜草滋生並形成一定的園林地被景觀的植物種類。
地被植物的種類很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一般多按其生物學、生態學特性,並結合應用價值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灌木類地被植物;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等。
觀花地被。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為主。常選擇花期長、開花繁茂、擴展力強、繁殖快、栽培簡單、管理粗放的種類。如二月蘭、黑心菊、金雞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鬱金香、硫華菊等地被植物。
觀葉地被。有特殊的葉色與葉姿,可供人欣賞,常選用葉色豐富、觀葉期較長的植物。如蜂斗菜、八角金盤、菲白竹、赤脛散、蕨類植物、玉帶草、金邊闊葉山麥冬、紫葉酢漿草、大吳風草、莢果蕨等植物。
常綠地被。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稱為常綠地被植物。這類植物無明屆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換葉。北方寒冷地區常採用常綠針葉類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較強的常綠闊葉植物,如鋪地柏、麥冬類、富貴草、常春藤等。南方大部分地區可採用的常綠地被非常豐富,如灑金珊瑚沿階草、花葉蔓常春花絡石、蔓長春花等。
落葉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葉,來年可發芽生長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落新婦、鳶尾等,適合建植大面積景觀。北方大部分地區常採用此類植物,其種類豐富,既有觀葉、觀花,也有觀果的植物。
⑺ 地被花卉缺點有哪些
缺點應該沒什麼吧,倒是優點挺多:
1.多年生植物,常綠或綠色期較長,以延長觀賞和利用的時間。
2.具有美麗的花朵或果實,而且花期越長,觀賞價值越高。
3.具有獨特的株型、葉型、葉色和葉色的季節性變化,從而給人以絢麗多彩的感覺。
4.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環境造型。
5.植株相對較為低矮。在園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決於環境的需要,可以通過修剪人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進行人工造型。
6.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抗逆性,耐粗放管理,能夠適應較為惡劣的自然環境。
7.具有發達的根系,有利於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對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種變態地下器官,如球莖、地下根莖等,以利於貯藏養分,保存營養繁殖體,從而具有更強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較強或特殊凈化空氣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凈化空氣能力較強,有些則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9.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可用作葯用、食用或為香料原料,可提取芳香油等,以利於在必要或可能的情況下,將建植地被植物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
10.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利於植物學及其相關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二是與珍稀植物和特殊種質資源的人工保護相結合。
上述特性並非每一種地被植物都要全部具備,而是只要具備其中的某些特性即可。同時,在園林配置中,要善於觀察和選擇,充分利用這些特性,並結合實際需要進行有機組合,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地被植物的種類很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一般多按其生物學、生態學特性,並結合應用價值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灌木類地被植物,如杜鵑花、梔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葉草、馬蹄金、麥冬等;矮生竹類地被植物,如鳳尾竹、鵝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銀花等;蕨類地被植物,如鳳尾蕨、水龍骨等;其他一些適應特殊環境的地被植物,如適宜在水邊濕地種植的慈姑、菖蒲等,以及耐鹽鹼能力很強的蔓荊、珊瑚菜和牛蒡等。
我國具有豐富的地被植物種質資源,但到目前為止,對於地被植物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尤其是保護和凈化環境的功能以及經濟用途等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通過今後更深入的研究,將會逐步從現有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資源中選育出更多更好、能夠應用於不同地區、不同環境條件和不同需要,具有良好環境效益和一定經濟價值、科學價值的新地被植物。
⑻ 野生花卉的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
野生花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在充分保護資源的前提下進行的。包括引種和開發利用2個方而。對於分布廣泛、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的觀賞植物。可直接應用於城鄉園林綠化、香化、美化。或室內盆栽、插花等觀賞;對於暫時不能直接利用的優秀植物資源。應對其進行引種馴化和栽培改良後投放市場。 近十幾年開展的野生花卉引種馴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專類的引種上。引種篩選出一大批有前景的園林綠化植物種類、花卉育種材料。同時對引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繁殖栽培技術等方而進行了研究。如韓梅等對吉林省野生旱春草木花卉資源進行了篩選。從6個科中選出可以應用的旱春花卉27種。
但大量野生資源還有待進一步引種馴化。據統計。己被引種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眾多野生花卉還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如北方野生植物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有300多種。涉及50個科,但只有少部分被引種栽培。大部分野生花卉只能孤立原野無人識。對野生花卉資源進行專類專屬引種研究的有:北京植物園對百合屬、綉線菊屬的引種;武漢植物園對水生植物的引種;杭州、武漢、南京等地對鶯尾屬的引種;中科院和北京植物園對石蒜屬植物的引種;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對細辛屬植物的引種;上海、新疆克拉瑪依市對宿根花卉的引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對野生蕨類的引種栽培和繁殖方面的研究等。
對單種進行引種研究的比較多。諸如野生兜蘭、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金蓮花(t rolliuschznenszs)、二色馬先篙(pedzcularzs tricolor)等的引種栽培。在此不一一贅述。 (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野生植物的開發利用不論在程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有較大發展。一些野生花卉如荷葉鐵錢旅( adiantunz renif ornzevar。 sinsensis)、莢果旅( matteuccia struthiop teris) ,貫眾(cyrtonziunz 。fortunei) 腎蕨( nephrolepisaurzculaga)、鳳尾旅( pgerzs cretica var。 nervosa)等己能批量生產或建成專類花卉種質資源圃l。新疆克拉瑪依市園林科研所im}從引入的42種66個品種中篩選出17種37個品種,3年內擴繁30萬株,推廣2。 5 hm2,初具規模。沈陽園林科研所引種遼寧地區野生花卉獲得成功,並在公園應用推廣20多種。
(2)經馴化後應用於園林中的花卉種類卻相對貧乏:杭州、上海有200餘種;北京只有100多種;蘇州園林中花卉總種數也僅有200種以上;就連應用花草樹木最多的南方城市如「花城」廣州也僅有300種左右花卉。而一些國外城市如倫敦、華盛頓、巴黎、東京等地,則分別配置應用著1 500~ 3 000種或更多的觀賞植物。這種差別與我國豐富的花卉資源是極不相稱的。
(3)野生花卉具有野味般的形姿、純朴的山林情趣、濃郁的自然色彩,是美化居室、綠化庭院的理想材料。現主要作為觀賞應用在園林中,使久居城市的人們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多用作花壇、花境栽植或布置岩石園、水景園等的室外綠化以及盆栽觀賞、切花、乾花等花卉裝飾和室內綠化。
(4)除了作為觀賞資源開發利用外,野生花卉資源應用的范圍得到了拓展。日前,野生花卉的葯用、食用、纖維、蹂料、芳香汕、汕脂、蜜源、飼料、固沙、殺蟲等多種應用價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開發。如野菊等是優質蜜源植物;龍膽類(gentian)等是葯用植物;杜鵑類可提取芳香汕;芫花、結香等是重要的纖維植物;歪頭菜(zcimunzuge)、苜蓿類(medzcago)、蒲公英等是良好的飼料植物;錦雞兒類( caragana)、岩黃茂類(h edysarum)等是很好的防風固沙植物;瓦松類(orostachys)、鐵線蓮類( clematis)、翠雀花類(delp hinium)等植物可制殺蟲劑。呂進英等對冀西北地區廣泛分布的28種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了研究,依其經濟用途分為中草葯、芳香汕、野菜、觀賞、農葯資源等5種應用類別進行開發推薦。
(5)與環境結合用於旅遊產業的整體開發。森林旅遊是旅遊業新的熱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野生花卉在森林旅遊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林緣、草甸、山澗、路旁綴著色彩斑斕、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給森林景觀增添了無限魅力。因此,在森林旅遊中越來越重視野生花卉的保護和利用。如山西五台山、北京百花山等利用豐富的野生花卉,開展草甸生態旅遊。
(6)利用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培育花卉新品種。這是野生花卉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近10多年來我國利用野生資源在牡丹(p aeonia ruticos)、芍葯( p。 lactiora)、菊花(dendranthema morif lolium) ,百合( l ilium) ,金花茶(c。 chrysantha)等植物中己成功地選育出一些優良品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業大學利用野生菊花與旱菊遠緣雜交育成抗逆性強、低矮密花、五彩繽紛、耐粗放管理的地被菊新品種。為節日的綠化效果增光添色。如今己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⑼ 適合在北方庭院種植的花卉
適合在北方庭院種植的花卉有二月蘭、華北藍盆花、白車軸草、銀葉蒿、土麥冬、石榴、小葉扶芳藤、海棠花等等。
1、二月蘭
二月蘭為十字花科諸葛菜屬植物,花朵為淡藍紫色,花期為3月-5月。二月蘭是北方環境氣候條件下生命力很強的兩年生開花野生地被植物,其適應性較強,對土質、水肥的要求比較低,而且可以自播繁殖,比較適合作為林下地被植物。
2、華北藍盆花
華北藍盆花為川續斷科藍盆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30厘米-60厘米,花序頭狀,具長柄,花序直徑2.5厘米-4厘米,邊花藍紫色;花期7月-9月。華北藍盆花適應性強,廣泛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東北、甘肅、寧夏等省區,是北方地區良好的觀花地被植物。
3、白車軸草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30~60cm 高,小葉互生,葉淺綠,花白色,觀花期120天。觀葉期可達180 天以上。大地雪封時才乾枯,有早青晚黃的特點。如成片種植到開花時節在陽光照射下宛如綠色海洋上泛起層層白色波浪,很是壯觀。是花葉兼優的地被植物。適宜作封閉式地被,又是綠肥和蜜源植物。播種繁殖。也可分根。較早引種,現在北方園林綠地中甚為流行。
4、銀葉蒿
又名銀葉菊 菊科 。多年生半灌木狀草本植物。高15cm ,葉銀灰色,花黃色。枝葉密生,成草甸狀一片銀白,很美耐寒、喜旱,為優良的觀葉地被植物。分株繁殖。易成活。北京地區引種較早,現各地園林中應用。
5、土麥冬
百合科 常綠多年生草本15~20cm 高地下具肉質莖葉線狀中脈明顯花梗直立著花2~3 朵紫色或白色夏季開花秋冬果實紫色晶瑩如珍珠葡萄耐寒耐蔭為良好的花葉並美的地被植物北方地區野生較多可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本種與南方園林中常見的沿階草較類似應注意區別。
6、石榴
石榴是石榴科落葉灌木,石榴樹樹形美觀,花色鮮艷,非常適合裝點庭院,而且喜光耐寒,容易養殖。此外石榴果還含有大量維生素C。
7、小葉扶芳藤
小葉扶芳藤是扶芳藤中的一種,它的生活習性與扶芳藤比較相近,其冬季可耐-15℃低溫,在我國的西北東部、東北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等地區均可種植。
小葉扶芳藤的抗寒性極強,第一年栽植成活以後,第二年以後在自然條件下幾乎不用澆水。其對光線適應性也很強,在全光照、半陰條件下均可生長,且植株低矮,生長速度快,分枝多,覆蓋地面能力強,耐修剪,非常適合在林下栽種。
8、海棠花
海棠花適宜移植的季節在春秋兩季。喜陽光,耐寒、耐旱,怕水濕。海棠花是庭院綠化中優良的觀花樹種。可對植於庭園路旁、假山石旁和破土上,亦宜叢植、片植於草坪邊緣處,也可與其它花木混植,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