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狄忒花藝

狄忒花藝

發布時間: 2023-02-15 18:03:48

『壹』 現代洛可可藝術畫家都有誰他們的生平簡介怎樣

華鐸(A.Watteau, 1684~1721),路易十五時代的宮廷畫家,他的畫看來如夢一般的生活情景,令人嚮往,產生愉快之感,紳士淑女們在森林中嬉戲、野餐,人物表情顯得優雅。其風俗畫畫風即所謂的「野宴」,被譽為「繪畫中的莫扎特」。代表作《到西西瑞島朝聖》(1717,巴黎羅浮宮)、《小丑》(約1718,巴黎羅浮宮)。
布雪( Boucher, 1703~1770),專長在「牧歌」和「神話」為題材的繪畫,十足的貴族趣味,是隨侍國王的首席畫家,龐芭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婦)的繪畫老師。代表作如《黛安娜入浴》(1742,巴黎羅浮宮)、《棕發女奴》(約1743,巴黎羅浮宮)、《龐芭杜夫人》(1756,慕尼黑老繪畫館)。
弗拉哥納爾(J.H.Fragonard,1732~1806),以華麗的沙龍生活為樂,以當代風俗為主作畫,用輕快的筆觸表現抒情、風雅的誘人畫面,代表作如《閱讀的少女》(1776,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盪鞦韆》(1766,倫敦華萊士藏)。
夏丹( J.B.S.Chardin, 1699~1779),從靜物開始登上畫壇,而擴及人物肖像畫,非宮廷貴族的場景,僅是傳達一般平民單純而有節制的快樂,善於以沈著、樸素的色彩描繪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
霍加斯(W.Hogarth, 1697~1764),平民畫家,吸取洛可可藝術瀟灑地運用色彩的一面,善於使用近乎諷刺畫的技巧,深刻沈痛地鉤劃出時代的弊病,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後》(1743~45,倫敦國家畫廊),諷刺破落的貴族強迫他們的繼承人同富商女成婚,卻因無感情基礎而產生的悲劇;《捕蝦女》(1745,倫敦國家畫廊),描繪一個性情開朗、富有生氣的瘦弱的貧家姑娘,打破傳統肖像畫以表現庄嚴、高貴氣質為主的樣式。其理論著作《美的分析》,闡述曲線是最美的線條,多方面舉例說明變化與統一法則在藝術中的運用。
雷諾茲(Sir J.Reynolds,1723~92),模仿義大利古典大師的精華,關心高尚的題材,如「史畫」,人物尊貴動人,但不重質感。除為人製作肖像畫外,對神話景象、古代歷史插曲有興趣。他於1768年創立皇家美術學院,要求藝術家如希臘羅馬一樣,也能創造出理想的人體,表達崇高的原則和純潔的美。代表作《高尚的奧古斯都》(1753~54)、《尼麗·厄布來恩》(模特兒畫像,1760 ~62,倫敦華萊士藏)、《海爾閣下》(1788-89,巴黎羅浮宮)。
康斯博羅(T.Gainsborough, 1727~88),受范.戴克影響,繪畫表現不落俗套,膚色、質感技巧成熟,此點勝過雷諾茲。除畫肖像畫外,對風景畫特別有興趣。代表作《安德魯斯夫婦》(1750,倫敦國家畫廊)、《何奧公爵夫人瑪莉》(1760,Iveagh Bequest Kenwood)。
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十八世紀威尼斯派最突出的代表畫家,他的風格以繼承提香和喬爾喬尼明亮的色彩與柔和的效果為特徵,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是人物形象英資勃勃、色彩明快富有感染力。也是最傑出的壁畫家、版畫家和漫畫家,曾應邀到當時歐洲各國為王室作壁畫,最著名的作品是德國費斯堡的天頂壁畫(天花板),此畫充分反映洛可可藝術的漂亮、風雅和輕松的特點,《聖母與握金翅雀的聖嬰》(1760,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也有相同的格調。

『貳』 現代洛可可藝術畫家都有誰他們的生平簡介怎樣

華鐸(A.Watteau, 1684~1721),路易十五時代的宮廷畫家,他的畫看來如夢一般的生活情景,令人嚮往,產生愉快之感,紳士淑女們在森林中嬉戲、野餐,人物表情顯得優雅。其風俗畫畫風即所謂的「野宴」,被譽為「繪畫中的莫扎特」。代表作《到西西瑞島朝聖》(1717,巴黎羅浮宮)、《小丑》(約1718,巴黎羅浮宮)。
布雪( Boucher, 1703~1770),專長在「牧歌」和「神話」為題材的繪畫,十足的貴族趣味,是隨侍國王的首席畫家,龐芭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婦)的繪畫老師。代表作如《黛安娜入浴》(1742,巴黎羅浮宮)、《棕發女奴》(約1743,巴黎羅浮宮)、《龐芭杜夫人》(1756,慕尼黑老繪畫館)。
弗拉哥納爾(J.H.Fragonard,1732~1806),以華麗的沙龍生活為樂,以當代風俗為主作畫,用輕快的筆觸表現抒情、風雅的誘人畫面,代表作如《閱讀的少女》(1776,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盪鞦韆》(1766,倫敦華萊士藏)。
夏丹( J.B.S.Chardin, 1699~1779),從靜物開始登上畫壇,而擴及人物肖像畫,非宮廷貴族的場景,僅是傳達一般平民單純而有節制的快樂,善於以沈著、樸素的色彩描繪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
霍加斯(W.Hogarth, 1697~1764),平民畫家,吸取洛可可藝術瀟灑地運用色彩的一面,善於使用近乎諷刺畫的技巧,深刻沈痛地鉤劃出時代的弊病,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後》(1743~45,倫敦國家畫廊),諷刺破落的貴族強迫他們的繼承人同富商女成婚,卻因無感情基礎而產生的悲劇;《捕蝦女》(1745,倫敦國家畫廊),描繪一個性情開朗、富有生氣的瘦弱的貧家姑娘,打破傳統肖像畫以表現庄嚴、高貴氣質為主的樣式。其理論著作《美的分析》,闡述曲線是最美的線條,多方面舉例說明變化與統一法則在藝術中的運用。
雷諾茲(Sir J.Reynolds,1723~92),模仿義大利古典大師的精華,關心高尚的題材,如「史畫」,人物尊貴動人,但不重質感。除為人製作肖像畫外,對神話景象、古代歷史插曲有興趣。他於1768年創立皇家美術學院,要求藝術家如希臘羅馬一樣,也能創造出理想的人體,表達崇高的原則和純潔的美。代表作《高尚的奧古斯都》(1753~54)、《尼麗·厄布來恩》(模特兒畫像,1760 ~62,倫敦華萊士藏)、《海爾閣下》(1788-89,巴黎羅浮宮)。
康斯博羅(T.Gainsborough, 1727~88),受范.戴克影響,繪畫表現不落俗套,膚色、質感技巧成熟,此點勝過雷諾茲。除畫肖像畫外,對風景畫特別有興趣。代表作《安德魯斯夫婦》(1750,倫敦國家畫廊)、《何奧公爵夫人瑪莉》(1760,Iveagh Bequest Kenwood)。
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十八世紀威尼斯派最突出的代表畫家,他的風格以繼承提香和喬爾喬尼明亮的色彩與柔和的效果為特徵,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是人物形象英資勃勃、色彩明快富有感染力。也是最傑出的壁畫家、版畫家和漫畫家,曾應邀到當時歐洲各國為王室作壁畫,最著名的作品是德國費斯堡的天頂壁畫(天花板),此畫充分反映洛可可藝術的漂亮、風雅和輕松的特點,《聖母與握金翅雀的聖嬰》(1760,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也有相同的格調。

『叄』 玫瑰情人節(為什麼情人節要送玫瑰花)

愛情無價,但代表愛情的玫瑰,一定會在情人節、七夕節漲價。收了這么 多玫瑰 的你,知道為什麼情人節要送玫瑰花嗎?網上搜索玫瑰花語:紅玫瑰代表熱戀;白玫瑰代表純潔,尊敬;粉玫瑰代表初戀;藍玫瑰代表獨一無二;黃玫瑰代表道歉……可這些花語,又是誰創造的呢?

從植物分類學上來講,玫瑰是薔薇目薔薇科薔薇屬灌木。這個屬的親戚還有我們熟悉的月季、薔薇。其中,玫瑰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最久,野生玫瑰原產於山東、吉林、遼寧沿海,東亞的朝鮮、日本,以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有野生玫瑰的分布。

在歐洲希臘神話中,愛神阿芙洛狄忒用鮮血染紅的玫瑰,其實是原產歐洲的犬薔薇。當中國的玫瑰、月季傳入歐洲後,歐洲人並沒有在語言上做細致的區分。

那麼,玫瑰花的愛情信仰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還得從大航海說起。全球貿易的興起,讓各地的鮮花運入歐洲,點綴起了歐洲人的花園。17世紀,花藝逐漸成為家居裝飾和藝術形式。英國家庭養成了夏季在閑置的壁爐上,放一束花的習慣。經過精心布置的花束,也成為了18世紀初靜物畫的主角。

產自東亞的月季花,於1796年傳入英國,其芳香美麗的花朵,抗病性和抗旱性,受到歐洲育種家的好評。而我們現在通常說的玫瑰,其實是用多種月季花,經人工選育後所誕生的商品。

到了19世紀,花卉植物不僅將餐桌布置成了森林,還在出版物中有了成套的寓意。

植物和花卉語言書籍很快就風靡歐美,1827年到1923年間,美國至少發行了上百種關於花語的書籍和詞典。從這時開始,深紅色玫瑰成為了浪漫愛情的象徵。

而情人節之所以能夠送玫瑰,還要歸功於鮮花溫控技術。19世紀的鮮花種植者,開始把種植蔬菜的溫室大棚改造為特殊的玻璃房子,用來種植玫瑰,花房通過開閉窗戶和升起炭火爐,來控制溫度。

20世紀50年代,荷蘭人設計出精密的自動溫度控制,可以在恰當的時候誘導植物開花。到了80年代中期,一位叫約翰·歐文的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通過改變晝夜溫差誘導植物開花,實現了玫瑰花「想開就開」。

早期的花商只能就近銷售鮮花。二戰後,航空運輸改變了一切。1944年,美國發行的花藝雜志《花商評論》報道,歐洲的花農頭天下午採摘鮮花,第二天早上就能運抵紐約。而今天,厄瓜多玫瑰在種植園完成採摘,經過2攝氏度冷藏,最快在24小時之內就能進入中國的花店銷售。雲南的花農還會用橡皮圈或網帽,套住花苞,延長它閉合的時間。

除了顏色和形狀,氣味和壽命也是研發者需要權衡的特性。科學家創造了一種薰衣草玫瑰,它以香味濃郁聞名,但是散發香味,需要消耗鮮花大量的能量,這樣就會縮短鮮花的壽命。所以,這種薰衣草玫瑰主要被用在婚禮上,只要婚禮當天表現搶眼就行。市場上大部分鮮花其實是沒有香味的,因為消費者更關心鮮花的存活時間,是否適合運輸,外形是否完美。

這可能就是花商們的小技巧了,比如使用香薰噴霧。插花水中的防腐劑,也會釋放出一些香味。

情人節你只要送玫瑰給一個人,但母親節就不一樣了。母親,婆婆,外婆,奶奶,是不是得人手一束?你也許不知道,母親節其實是花商們創造的節日。母親節,始於1908年,一位叫安娜的女子,給社會各界寫信,提議設立母親節,並把日期定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就是她母親的忌日,

她催促花商們行動起來,讓兒女們在紐扣眼上,別上一朵白色的康乃馨,向母親表達敬意,這個季節鮮花便宜,而且充足,於是花商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紛紛響應。這便是母親節要送上康乃馨的來歷。

將鮮花稱為商品,也許不夠浪漫,但卻是扎扎實實的大生意。現在的全球切花市場,每年的交易額高達4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電影市場的4倍!

除了零售,還有一種很著名的方式,荷蘭式銷售——拍賣。荷蘭的鮮花拍賣,全部鮮花都被運往一個叫阿斯米爾的小鎮,這個小鎮位於阿姆斯特丹附近,別看是個小鎮,它可是全球最大的花卉貿易中心。大部分在歐洲市場出現的鮮花,包括銷往俄羅斯,中國和日本的鮮花,都在這里進行交易,這里的鮮花交易量,佔到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因為人工培育,鮮花本身被改變了,我們擁有了藍色玫瑰,不掉花粉的百合,能在花瓶中存活20天的非洲菊,這些鮮花承載了我們希望表達的各種情感。當然,看了我們的節目,下次你送花的時候,就不只知道花語,還能溫柔地告訴她,這些鮮花是多麼特別了。

熱點內容
櫻花粉的美甲 發布:2025-09-18 11:04:30 瀏覽:771
數學一朵 發布:2025-09-18 10:20:16 瀏覽:854
盆栽吸水器 發布:2025-09-18 10:19:16 瀏覽:579
南京玫瑰花牆 發布:2025-09-18 10:10:49 瀏覽:529
七夕節願望 發布:2025-09-18 10:10:45 瀏覽:921
菏澤盆栽牡丹花價格 發布:2025-09-18 10:10:43 瀏覽:342
紫色風信子插花圖片 發布:2025-09-18 10:09:19 瀏覽:659
范縣陳庄荷花節時間 發布:2025-09-18 10:00:22 瀏覽:712
花卉類素材 發布:2025-09-18 09:59:30 瀏覽:507
假山盆景雕刻 發布:2025-09-18 09:55:17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