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中下溫花卉

中下溫花卉

發布時間: 2023-02-15 05:49:49

『壹』 溫度對花卉的影響

溫度影響著花卉生長發育,花卉生長發育的最高,最低和最適溫度,我們稱它為花卉市場生長發育的溫度三基點。在最適溫度底下,花卉生長發育最好,當逐漸偏離最適溫度以後,花卉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嚴重時花卉不能開花,當超過最高和最低溫度,許多花卉停止生長,當超過生存的極限溫度以後,花卉就會死亡,這個極限溫度的也可以叫做冷死點和熱死點。了解了花卉的溫度三基點的要求,下面我們來討論溫度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

花卉在不同發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相同。 它的幼苗期間要求溫度較低,隨著幼苗漸長,直至到了開花結實的階段,對溫度的要求的逐漸增高。我們大家知道一年生花卉是春播,夏秋開花、結實,然後死亡,那麼自然的溫度,正好能夠滿足他生長發育的要求。二年生花卉的種子它需要在較低的溫度,幼苗期間,要求溫度更低,否則,就不能順利通過春化的階段。而當開花結實時需要的溫度要高。我們前面學過二年生花卉的是秋播花卉,秋季溫度比較低,幼苗期間正好是在溫度更低的冬季,開花結實又正值春夏溫度逐漸升高,自然條件的溫度正好能夠滿足她的花芽分化。不同花卉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不同原產地的花卉,它的花芽分化有不同的溫度要求,第一類是在高溫下進行花芽分化。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中夏秋開花的種類,球根花卉的大部分種類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花芽分化。例如球根花卉如唐菖蒲,美人蕉,在夏季生長期進行話要分春化,秋植球根花卉如鬱金香,風信子,在夏季休眠期進行花芽分化。第二類是在低溫下進行花芽分化。一些原產溫帶中北部的高山花卉,要求在20度以下進行花芽分化,一些二年生花卉和春季開花的宿根花卉,也需要在春季溫度較低時進行花芽分化。

防護 :

前面都是正常的自然氣溫,在實際中,驟然的高溫和低溫,這種非規律性的溫變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更大,尤其是驟然的低溫會經常發生,為了減少驟然低溫對花卉的傷害,我們除了要做好防寒措施之外,還需要採取措施提高花卉的耐寒能力。如在溫室或溫床中培育盆花和花苗時,在移植陸地之前,必須加強通風,逐漸降溫比增加它的耐寒能力。在冬季來臨之前,可以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這樣,也可以增強花卉的抗寒能力。

內容來自慕課南京林業大學——林如男教授《花卉學》

『貳』 室內養花對溫度有哪些要求

花卉對溫度有什麼要求?

溫度是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響著花卉體內一切生理的變化,每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對溫度都有一定的的要求。不同種類的花卉都有其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最高溫度,這三種溫度成為溫度的三基點,這三基點分別指花卉開始生長的溫度、生長最快和停止生長的溫度。如果超過其最低或最高溫度界限,花卉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死亡。由於花卉原產地的氣候條件不同,不同種類花卉溫度的三基點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原產溫帶的花卉一般在10℃左右開始生長;原產熱帶的花卉開始生長的溫度一般在18攝氏度左右。一般花卉生長的室溫在25℃左右。最高溫度在36℃-40℃左右。
根據花卉原產地的溫度情況,通常依據耐寒力程度的不同,將花卉分成以下三大類;
一、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大多數原產於亞寒帶或溫帶地區,主要包括一二年生草花、部分宿根和球根花卉以及落葉、常綠木本觀賞花卉。一般能忍耐-10℃一下低溫,有些能忍耐-20℃左右的低溫,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可以露地越冬例如;金魚草 丁香 、桃花、榆葉梅 蜀葵等。
二、半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大多數原產於溫帶南緣或亞熱帶北緣地區,一般能忍耐-5℃左右低溫,大多數在長江流域能在露地越冬。常見的有梅花 桂花 南天竹等。
三、不耐寒花卉;此類花卉原產與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性不耐寒,在華南及西南南部地區可在露地越冬,其它地區均需人溫室越冬,此時有溫室花卉之稱。按照其對越冬溫度的要求,溫室花卉又分為以下3類;

『叄』 根據花卉對水分的要求,花卉可分為哪幾類各類常見的代表有哪些各類的澆水原則是什麼

花卉的分類方法很多,除了跟其他植物一樣,可進行系統分類之外,根據生產栽培、觀賞應用等方面的需要,又有若干其他的分類方法。

一、按生物學特性分類

生物學特性是指花卉的固有特性。以花卉的生物學特性為分類依據,不受地區和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

(一)草本花卉

1.一年生草花 春季播種,夏、秋開花,入冬枯死的草本花卉。如鳳仙花、百日草、千日紅、半支蓮、雁來紅、地膚、蔦蘿、牽牛等。

2.二年生草花 秋季播種,春夏開花,夏季種子成熟後死亡,在兩年內完成生活史的草本花卉,如三色堇、金盞菊、金魚草、虞美人、紫羅蘭、高雪輪、福祿考、古代稀、藍亞麻等。

3.宿根花卉 為多年生花卉,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春季萌發,夏、秋開花。如菊花、芍葯、萱草、一枝黃花、美薄荷、石鹼花。假龍頭、釣鍾柳、蜀葵、金雞菊、黑心菊、金光菊、松果菊、蓍草等。

4.球根花卉 地下部分發生變態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1)根據形態特徵分類

①球莖類:地下莖縮短呈球形或扁球形,有頂芽,也有節和節上的側芽,如唐菖蒲、仙客來、小蒼蘭等。

②鱗莖類:地下莖縮短成扁平的鱗莖盤,肉質肥厚的鱗葉著生於盤上並抱合成球形,稱為鱗莖,如鬱金香、水仙、風信子、石蒜、百合等。又分為兩種:有皮鱗莖,鱗莖外層有膜質鱗片包被,如鬱金香、水仙等;無皮鱗莖,鱗莖外層無膜質鱗葉包被,如百合。

③塊莖類:地下莖呈不規則的塊狀,頂端有發芽點(幾個),如馬蹄蓮、海芋、白頭翁、花葉芋、大岩桐、白及等。

④根莖類:地下莖肥大,變態為根狀,在土中橫向生長,有明顯的節,形成分枝,每個分枝的頂端為生長點,須根自節部簇生,如美人蕉、鳶尾、睡蓮、玉簪等。

⑤塊根類:地下主根膨大為紡錘形塊狀,新芽著生在根頸部,根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花毛茛等。

(2)根據生物學特性分類

①落葉球根類:如唐菖蒲、水仙、美人蕉、大麗花、鬱金香。

②常綠球根類:如仙客來、馬蹄蓮、海芋。

(3)根據生態習性分類

①春植球根類:如唐菖蒲、美人蕉、大麗花。

②秋植球根類:如鬱金香、水仙、風信子、石蒜。

5.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 無明顯休眠期,地下為須根,如文竹、吊蘭、萬年青、君子蘭。

6.水生花卉 要求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上,多數為多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鳳眼蓮、萍蓬草、石菖蒲、王蓮等。

7.蕨類植物 為多年生草本,多為常綠,不開花,不結種子,依靠孢子繁殖,主要觀葉,如蜈蚣草、鐵錢蕨等。
8.仙人掌與多肉植物 這類花卉多原產於熱帶沙漠地區,莖變為掌狀、片狀、球狀或多棱形柱狀,葉則變態為針刺狀,莖肉多汁並能貯存大量水分,以適應乾旱的環境。分為兩類:

(1)仙人掌類:全為仙人掌科。

(2)多肉植物:分屬於十幾個科,如番杏科、龍舌蘭科、鳳梨科、景天科、菊科、大戟科、蘿藦科。

(二)木本花卉

1.落葉木本花卉

(1)落葉灌木類:如月季、牡丹、迎春、貼梗海棠玫瑰等。

(2)落葉喬木類:如梅花、碧桃、海棠、櫻花、石榴等。

(3)落葉藤本類:如紫藤、凌霄、爬牆虎(地錦)等。

2.常綠木本花卉

(1)常綠灌木:如杜鵑、米蘭、含笑、葉子花等。

(2)常綠喬木:如桂花、山荼、廣玉蘭、橡皮樹、棕櫚等。

(3)常綠藤本:如常春藤、絡石等。

二、其他分類方法

(一)按園林用途分類

1.花壇花卉 主要用於布置花壇,以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如鳳仙花、千日紅、孔雀草、三色堇、金盞菊。

2.盆栽花卉 主要用於盆栽觀賞,如仙客來、瓜葉菊、蒲包花、文竹、德國報春、菊花等。

3.庭院花卉 用於庭院成片栽植觀賞,大多為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如芍葯、牡丹、萱草、金雞菊等。

4.切花花卉主要用於生產鮮切花,如唐菖蒲、香石竹、玫瑰切花菊、鬱金香、扶郎花等。

5,岩(石)生花卉 原產於山野石隙間的花卉,較耐乾旱瘠薄,主要用於布置岩石園,如白頭翁、石竹、鳶尾、鐵錢鏈等。

(二)按觀賞部位分類

1.觀花類 如月季、大麗花、牡丹、杜鵑、菊花、扶桑、山茶。

2.觀葉類 如蘇鐵、橡皮樹、朱蕉、紅背桂、龜背竹、花葉芋、雁來紅、春芋、文竹、蕨類植物、巴西木、鵝掌柴。

3.觀果類 如南天竹、冬珊瑚、火棘、觀賞椒、金銀茄、金橘、石榴。

4.觀莖類 如仙人掌、光棍樹、佛肚竹。

5.芳香類 如米蘭、茉莉、桂花、白蘭花、含笑、蠟梅。

(三)按栽培方式分類

1.露地花卉在某地區的自然氣候條件下,全年可以露地栽培。

2.溫室花卉在某地區,冬季必須在溫室中保護栽培,才能安全越冬的花卉。

(1)高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15℃以上,白天25~35℃,如熱帶蘭、變葉木、一品紅。

(2)中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8~l0℃以上,白天15~20℃,如白蘭花、龜背竹、大岩桐、倒掛金鍾、二色茉莉。

(3)低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最低溫5℃以上,白天l0~15℃,如瓜葉菊、蒲包花、櫻草類。

(4)冷室花卉:要求室內溫度保持在0~5℃,如梅花、碧桃、盆栽蠟梅、盆栽月季等。

3.室內觀葉植物比較耐陰,適合在室內陳列觀賞。如:龜背竹、春芋、綠蘿、吊蘭、文竹、萬年青、廣東萬年青。

(四)按開花季節分類

l.春花類 如金盞菊、三色堇、牡丹、碧桃、迎春、連翹。

2.夏花類 如茉莉、梔子、蜀葵、萱草、金光菊、金雞菊、一枝黃花。

3.秋花類 如菊花、桂花、孔雀草、翠菊、雞冠、干日紅、百日草。

4.冬花類 如蠟梅、一品紅、水仙等。

(五)按經濟用途分類

1.葯用花卉 如芍葯、麥冬、菊花、連翹。

2.食用花卉 如食用菊、金針菜、木槿、百合。

3.香料花卉 如玫瑰、茉莉、桂花、晚香玉、白蘭花。

『肆』 中國花卉種類有多少種

中國也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30000多種植物,僅次於世界植物最豐富的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蘚植物106科,佔世界科數的70%;蕨類植物52科,2600種,分別佔世界科數的80%和種數的26%;木本植物8000種,其中喬木約2000種。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屬750種,中國就有11科34屬240多種。針葉樹的總種數佔世界同類植物的37.8%。被子植物佔世界總科、屬的54%和24%。

北半球寒、溫、熱各帶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國幾乎都可以看到。水杉、水松、銀杉、杉木、金錢松、台灣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樹等為中國所特有。水杉是一種高大喬木,被列為世界古稀名貴植物。金錢松產於長江流域山地,葉子簇生在短枝上,狀如銅錢,春夏蒼綠,秋天變黃,是世界五大庭園珍貴樹種之一。中國食用植物有2000餘種;葯用植物3000多種,長白山的人參、西藏的紅花、寧夏的枸杞、雲南和貴州的三七等,均屬名貴葯材。花卉植物種類極多,「花中之王」——牡丹,為中國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艷麗,被推崇為中國的「國花」之一。

中國的森林按氣候帶分布從北向南有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林和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熱帶季雨林、雨林。其中亞熱帶森林在物種多樣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帶其它地區無與倫比的。
參考資料:http://www.chinesewiki.org/wiki/user1/132/archives/2005/6199.html

『伍』 花卉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受害。通常按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可分成三類。

喜高溫花卉: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

喜低溫越冬花卉: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梔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

中溫花卉:介於前二類之間,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米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

多數溫室花卉的花期溫度要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開花需把室溫提高到28℃以上。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即可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休眠期的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溫度均不宜過高,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並可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陸』 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很高,都有哪些具體的要求

根據花卉對溫度的要求,適應周圍氣候條件而形成的遺傳性狀,分成三種類型。

1.喜熱型:這類花卉最適於30度左右高熱,在40度以上仍能生長旺盛,但在15度以下則不能生長。其中如米蘭、茉莉、美人蕉、一品紅和春播夏秋開的一類草花,及冬季休眠的球根花卉如唐菖浦、晚香玉、大麗菊等,其中大多數原產於熱帶地區。

花卉

不過即使同一種花卉,它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於溫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播種後這個時期,溫度高一些,對於種子吸收水分有幫助,對種子的萌發和出土比較有利。但幼苗出土後,溫度最好不要太高,以避免植株徒長,在植株進入營養生長期後,則需要有較高的溫度,溫度高可促進花卉的生長和發育,在開花階段,花卉又不需要高溫了,相反,這時溫度低些反而有利於它的生殖和生長。各種花卉到夏季伏天時就停止開花,就是因為溫度過高,扼制了花卉的開花。

『柒』 你知道花卉的種類該如何區分嗎

花卉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如何對花卉進行有效分類呢?

三、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分類

1.按對水分的要求分類

(1)水生花卉。全部或根部必須生活在水中的花卉,如荷花、王蓮、睡蓮、芡實、金魚藻等。

(2)濕生花卉。根部生於潮濕或集有淺水的土中,地上部均生長在空氣中,在深水中不能生長,如馬蹄蓮、風車草等

(3)中生花卉。大多數花卉都屬於此類,既不耐乾旱也不耐水淹

(4)旱生花卉。有很強的抗旱能力,能較長期的忍耐乾旱,只有很少的水分便能維持生命或進行生長,如仙人掌類、多漿類

2.按對溫度的要求分類

(1)耐寒花卉。大多原產於高緯度及高山地區,性耐寒而不耐熱,冬季能忍受-10℃的低溫,如牡丹、芍葯、丁香、榆葉梅、龍膽等

(2)喜涼花卉。在冷涼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不耐嚴寒、不耐高溫,如菊花、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等

(3)中溫花卉。一般耐輕微的短暫霜凍,長江以南在露地能安全越冬,如蘇鐵、山茶、杜鵑、金魚草和報春花等

(4)喜溫花卉。性喜溫暖而不耐霜凍,一般5℃以上能安全越冬,如葉子花(三角梅)、茉莉、瓜葉菊、蒲包花等

(5)耐熱花卉。大多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喜溫暖,能耐40℃的高溫,但極不耐寒,如變葉木米蘭、鳳梨、竹芋等

3.按對光照的要求分類

(1)按對光照強度的要求分類

① 喜光花卉。只有在全光照下才能生長發育良好,並能正常開花結實,如月季、茉莉及仙人掌類

② 耐陰花卉。在充足的直射光下生長良好,但能忍受不同程度的蔭蔽,如山茶、米蘭、桂花、杜鵑、菊花、天竺葵等

③ 喜陰花卉。只有在一定的隱蔽條件下生長良好,適於在散射光下生長,如蕨類、玉簪、蜘蛛抱蛋屬、秋海棠屬等

(2)按對光照長度的要求分類

① 短日照花卉。一般每天的光照短於12小時,花芽才能正常分化與發育,如一品紅、蟹爪蘭、菊花

② 長日照花卉。每天光照時數在12小時以上,花芽才能正常分化與發育,如八仙花、唐菖蒲、大麗花等

③ 中日照花卉。花芽的分化與發育不受日照長短的影響,只要條件適宜,生長到一定時間便能開花,有些花卉甚至周年開花,如月季、四季海棠、仙客來、香石竹、矮牽牛、扶桑等

以上就是對花卉的常見分類,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捌』 耐低溫的綠植花卉 耐低溫的綠植花卉有哪些

1、茶花:茶花是一種很耐寒的花卉,能耐冬季低溫,低溫下也能正常生長,開花。露薇花:露薇花非常耐寒,可以抵禦住零下幾十度的低溫。

2、宿根福祿考:宿根福祿考較耐寒冷,在偏北方的地區也能露地越冬。

3、杜鵑花:杜鵑花非常耐寒,能耐-5℃的低溫,能在低溫環境中露養。

4、其他:還有菊花、礬根、玉簪、蟹爪蘭、大花蕙蘭等。

『玖』 溫度對花卉的影響有哪些

一切生命活動都要有一定的溫度作保障,花卉也不例外。溫度的高低,直接間接地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支配著花卉資源的分布、引種和栽培。

花卉對溫度的要求

各種花卉因產地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喜高溫的花卉,如果溫度低於原產地就會出現冷害或凍死現象;喜低溫的花卉,如果冬季溫度過高,不能充分休眠而一味消耗養分,就會影響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據習見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分成三類。

一類是喜高溫花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例如,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

第二類是喜低溫越冬花卉,要求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一般長江流域可以露地越冬,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桅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

最後一類是介於前二類之間的中溫花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最低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木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

除此之外,任何一種花卉在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種子發芽時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但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培育健壯的幼苗,通常在播種後需保持較高的溫度。若播種後長期處於低溫、泥土過濕的環境中,不但阻止種子發芽速度,而且容易使種子霉爛。

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花卉播種和扦插育苗均需在25℃以上,溫度過低,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原產高原及地中海地區的花卉,如大麗花、倒掛金鍾、各類報春花,在生長期間喜涼爽,不適應高溫、濕熱的條件。到了夏季,倒掛金鍾、報春花、仙客來便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

大多數溫室花卉在花期要求溫度較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則需要室內溫度在28℃以上才可開花。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便可能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一般情況下,花卉在休眠期不宜溫度過高,如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這樣可以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土壤溫度

土壤的主要熱量來源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所以土壤溫度也就有日變化和年變化。

對於土壤的表層,在一天中,清晨日出前溫度最低,日出後溫度升高,到午後1時左右,達到一天中的最高溫度,然後溫度逐漸下降,到第二天清晨日出前又達最低溫度。一年中,就月平均溫度來說,土壤表層的最高溫度在7~8月,最低溫度在1~2月。花卉生產主要根據年溫度變化來合理安排,採取有利的升溫降溫措施。

一年中,早春的土壤溫度低,此時,播種繁殖要掌握土溫的變化,如過低,種子便膨脹不發芽。塊根類的花卉催芽繁殖要通過提高土溫,使塊根萌發的芽快且量多。最適合根生長的溫度是比地上氣溫低3~5℃,所以在早春植物根活動早,樹液也流動早,對植物的嫁接、扦插、壓條提高成活率非常有利。根在適宜溫度中,能較好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若土溫過低,植物就會因吸收不足而出現生長不良現象。

夏季氣溫較高,土壤溫度自然也就隨之升高。此時一些不耐高溫花卉,如仙客來、倒掛金鍾等就要通過調整疏鬆的培養土或泥瓦盆的通透作用降底土溫,使根系呼吸及一切生理作用都近乎正常,才能安全度夏。

溫度的高低對花卉肥料的分解及養分的吸收都有一定的影響。通常,溫度低,肥料分解慢,花卉吸收養分少;隨著溫度上升,肥料分解加速,容易被花卉吸收。

花卉是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的,養分吸收多少與呼吸作用關系密切。通常情況下,溫度增加,花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也增加,同時施肥數量和次數也應該隨之增加。

低溫會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當基質溫度低於10℃時,桅子花的幼葉便會產生失綠的缺鐵症狀,如果把基質溫度提高到28~32℃,失綠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可見,低溫會阻止鐵的吸收,從而使幼葉失綠黃化。高溫時,雖然呼吸作用旺盛,但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較多,非但影響對養分吸收,還將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對喜愛夏季涼爽、濕潤的仙客來、倒掛金鍾、大岩相等花卉,在酷熱、乾燥的夏季應採取竹簾遮蔭、花盆附近地面多淋水、中午前後用水噴霧等措施進行降溫。

對於多數花卉來說,吸收尿素和鉸態氮肥中的氮之前,必須轉化為硝態氮,這種轉化依賴於基質中的微生物。通常,這種轉化是相當快的。但在仲冬季節(指陽歷12月份),金龜魚幼苗施用鉸態氮肥可能產生氨毒。因為在溫度為9~10℃時,由魚態氮轉化到硝態氮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在仲冬季節,氮肥應選用硝態氮為宜。溫度對有機化肥的分解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溫度低時,釋放的有效氮低;反之,在溫度高時,有效氮的釋放量則明顯增加。因此,有機肥料作為惟一氮源時,在冬季或基質溫度低於10℃時,香石竹常出現缺氮症狀,所以在低溫月份應選用硝態氮為--宜。

不要認為只有生長在高溫環境中的花卉需要施肥,而低溫下生長的花卉就不需要施肥。其實在低溫條件下催花的三色堇、金盞菊等花卉冬季也需施用肥水。一般情況下,冬季里的花卉生長迅速者如吊蘭、文竹、秋海棠、天竺葵、香石竹、仙客來等應多施肥,每周需澆1次肥水;生長緩慢的花卉如杜鵑、扶桑、含笑、菊花、茉莉、蘇鐵、山茶等應少施肥,可隔半月施1次肥水;生長停滯的花卉如枸杞、桂花、荷花、五針松、石榴、睡蓮等,則整個冬季都不用施肥。

溫度周期變化與花卉的適應

溫度的周期變化分為年周期和日周期變化。原產溫帶地區花卉,一般表現為春發芽,夏生長旺盛,秋季生長緩慢,冬季進入休眠。但也有些花卉在高溫季節進入半休眠狀態,如仙客來、香雪蘭、鬱金香、水仙等。這種休眠方式是植物生理功能在不利環境條件下的代謝平衡。經休眠後的花卉,在下一階段生長發育得更好。

春化現象也是花卉對溫度周期的適應,二年生花卉需在0~5℃的低溫環境中生長一段時間後才能有花芽分化;牡丹、芍葯的種子進行春播,必須解除上胚軸的休眠;碧桃、丁香若不經過冬季的低溫,春季的花芽便不能正常開放;為使百合、鬱金香、唐菖蒲、水仙在春節開花,必須首先進行冷處理。

日溫變化是非常普遍的。白天高溫,有利於光合作用及生理作用。夜間低溫有利於積累有機物。晝夜溫差越大,球根花卉生長發育得就越好。

熱點內容
上海情人節美食餐廳 發布:2025-09-18 12:12:06 瀏覽:545
花卉基地名字 發布:2025-09-18 12:08:06 瀏覽:57
廣州櫻花洛 發布:2025-09-18 12:04:55 瀏覽:301
學養蘭花 發布:2025-09-18 12:04:03 瀏覽:33
紅籽籽盆景 發布:2025-09-18 11:21:01 瀏覽:329
蘭花草歌 發布:2025-09-18 11:10:51 瀏覽:586
櫻花粉的美甲 發布:2025-09-18 11:04:30 瀏覽:771
數學一朵 發布:2025-09-18 10:20:16 瀏覽:854
盆栽吸水器 發布:2025-09-18 10:19:16 瀏覽:579
南京玫瑰花牆 發布:2025-09-18 10:10:49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