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老葉
盆栽花卉由於根系生長發育受限,若管理不當,葉子容易發黃。應針對不同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1)澆水不當 澆水過多,導致部分須根腐爛,嫩葉變成淡黃色,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造成水分供應不足,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需將花盆移至陰涼處,葉面噴水,並澆少量水,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增加澆水量。
(2)施肥不當 施肥過多,新葉肥厚,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澆水量;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枝葉瘦弱,葉薄而黃,需及時倒盆,澆透水後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復合化肥。
(3)土壤酸鹼度不適 北方栽植喜酸性土的花卉,由於北方土壤多偏鹼,種植一段時間後會因缺乏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可澆施0.2%硫酸亞鐵液;南方地區土壤偏酸,土中鎂元素易流失,葉片因缺鎂常表現出老葉葉脈間首先失綠發黃,可施用鈣鎂磷肥。
(4)光照條件不適 夏季將喜半陰和怕高溫炎熱的花卉放在強光直射處養護,易造成嫩葉芽或葉緣枯焦或整個葉片發黃,應將其移到通風良好的涼爽處培養;喜光花卉若長期放置光線不足處則生長衰弱,葉片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需將其放室外向陽處。
此外,空氣濕度過低、有病蟲害時也易引起葉子發黃。
❷ 盆栽花卉黃葉的原因 盆栽花卉葉子發黃怎麼辦
1、澆水過多
盆土長期濕澇使根部窒息而腐爛,不能正常吸收水肥,導致黃葉甚至脫落。發現有黃葉應馬上停止澆水,疏鬆盆土,放在通風乾燥處,加快水分蒸發。澆水應堅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切勿零星澆水。此外花期切忌往花上噴水。
2、缺水
如因缺水葉片下垂,應馬上往葉片上噴水,以加快植株對水分的吸收,然後再往盆里澆水,此時注意應少澆水,讓土壤濕潤即可,切勿多澆水。
3、施肥不當
在盆花生長期,長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等,會引起黃葉現象;施濃肥過多,會把根燒傷,影響水分吸收,同樣會引起黃葉,可多澆水稀釋並沖去土壤中肥分。而缺肥可導致盆土板結,葉片黃、薄、瘦,枝條細長、黃、嫩,應立即施肥。
4、鹼大
由於盆花長期澆水,盆土內積累鹽鹼,嚴重時會導致花葉發黃、脫落。應更換新土或向葉面噴施硫酸亞鐵溶液,也可灑施礬肥水與發酵淘米水,均能取得較好的結果,但切勿多施。
5、空氣乾燥
在北方栽培的一些喜空氣濕潤的花卉,如茶花、蘭花等,在空氣過分乾燥時往往會葉尖乾枯,葉緣枯焦或葉片上發生焦斑,邊緣捲曲起皺變棕褐色。特別是冬季室內用煤火、暖氣供暖地區發病較重。這時應當常用和室溫相近的水噴洗枝葉,以增加空氣濕度。
(2)花卉老葉擴展閱讀
據盆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分類:
(1)要求室內明亮而無直射光的盆花。如蘇鐵、海棠、君子蘭、一葉蘭、萬年青、棕竹、沿階草、八角金盤、棕櫚等,可擺放30天左右,在休眠期可長達30~60天。
(2)要求室內明亮並有部分直射光的盆花。如南洋杉、印度橡皮樹、廣玉蘭、山茶花、柑橘類、南天竹、散尾葵、朱蕉、玉簪類、吊蘭、廣東萬年青、蕨類植物等,可擺放20-30天,休眠期可使用60天。
(3)要求室內光照充足的盆花。如白蘭花、梅花、月季、一品紅、扶桑、杜鵑類、變葉木、茉莉花、仙客來、報春花類、瓜葉菊、秋海棠類、曇花等,可供室內短期觀賞,7-15天即應更換。
(4)要光照充足的盆花。適合露地生長,對光照要求高,若用於室內僅可供觀賞3-7天,如荷花、菊花、美人蕉等。
❸ 盆栽花卉葉子老發黃怎麼辦
你好
養護不當,就會比露地栽培的花卉更容易發生葉子發黃現象,輕者姿容減色,重者整株死亡。現將其發病原因、症狀表現及補救措施分述如下:
一、水分管理:
澆水過多,盆土積水久濕,造成土中缺乏氧氣,導致部分須根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嫩葉變成淡黃色,花葉也相繼逐漸變成暗黃色。發現後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發病嚴重的,需要將整個土地從盆中脫出,置於干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滲出,待下垂的枝葉復原後再重新栽入盆中。
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或漏澆,使葉片的水分蒸發大於吸收,造成水分供不應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旱黃是從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的,嚴重時葉柄下垂呈萎蔫狀。發現後需馬上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向葉面上噴些水,並澆少量水。以後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逐漸增加澆水量,若此時驟然澆過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細胞質壁分離,原生質受到損傷,而引起花卉死亡。
二、施肥
施肥過多,特別是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鉀肥時,容易引起葉片變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葉面大都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嚴重時葉尖乾枯,甚至整個葉片焦黃。遇到此情況應立即施肥,增加澆水量,讓肥料從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陳土,並用水洗沖土坨,換上部分新的培養土,再將植株重新栽入盆內。
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土中氮素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需及時倒盆,將植株脫出,換上一個大一號的盆,裝入新的疏鬆肥沃培養土,將其重新栽好。澆透水後放半明處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復合化肥。
三、土壤酸鹼度
土壤偏鹼:北方栽植喜酸性土的花卉,如山茶、蘭花、含笑、桅子、桂花時,由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含鹽鹼較多,上述花木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此時,可有間隔地澆施0.2%硫酸亞鐵液,同時相間澆施0.1%磷酸二氫鉀液,使%26ldquo;鹼黃%26rdquo;得到治癒,同時磷酸二氫鉀還含有磷、鉀元素,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質量。
土壤偏酸:我國南方地區為紅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鎂元素易流失,葉片因缺鎂常表現出老葉、葉脈間首先綠發黃,可施用鈣鎂磷肥萬年青等就會受害,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如果室溫低於5℃,大部分喜溫暖畏寒冷的花卉也會受害,葉、花、果發黃,乾枯,易脫落。
因此,入室後要根據或噴施0.1%至0.3%的硫酸鎂溶液。對於酸性土的改良,應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施用石灰,施入少量石灰,不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而且能夠促進有機肥料的分解。
四、日照
日照過強:夏季將喜半陰和怕高溫炎熱的花卉,如文竹、吊蘭、君子蘭、仙客來、倒掛金鍾等,放在強光直射處養護,極易造成嫩葉芽或葉緣枯焦或整個葉片發黃,發現後需立即將其移到通風良好的涼爽地方培養。
日照不足:喜光花卉若長期放室內光線不足處養護則生長衰弱,葉片變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培養這類花卉平時需將其放室外向陽處或半光處,開花後再搬入室內觀賞。
五、溫濕度
濕度:北方冬季因用暖氣或生煤取暖,導致室內空氣乾燥,一些喜空氣濕潤的花卉,如蘭花、龜背竹等,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易出現葉尖乾枯或葉緣枯焦,葉片上發生焦斑,邊緣捲曲等現象,應經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溫水噴洗枝葉,並在暖氣片上或火爐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內空氣濕度。對於一些名貴花卉,夜間最好用塑料薄膜罩罩上,並在罩葉片局部焦枯,
溫度:北方冬季天氣寒冷,若此時室溫低於8℃,一些喜高溫的花卉,如一品紅、變葉木、葉子花、孔雀竹竽、花葉各類花卉對溫度的要求調節室內溫度。
六、病蟲害
花卉遇受真菌、病毒等病原物侵染,便會引起多種葉斑病,使葉片局部組織壞死,出現失綠黃斑或黃綠相嵌的斑駁,或整葉變黃脫落。受到紅蜘蛛、介殼蟲等害蟲為害,葉綠素受到破壞,也會使葉片出現黃白色小斑點,或葉色變黃脫落。發現後需及時噴葯防治。
希望可以幫到您
❹ 梔子花老葉子發黃怎麼處理
造成梔子花(詳情介紹)黃葉的原因大多數是由於在栽培的過程中管理不當而引起的,比如水分過多或者是水分不足,陽光太強或者是陽光太弱、肥量的量太充足或是缺少養分而引起的黃葉。我們只有弄清楚造成黃葉的原因才能解決其黃葉的問題,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其黃葉是由什麼具體的原因而導致的呢?
梔子花(詳情介紹)
1、由於水分過多引起的:葉子水黃,嫩葉暗黃並且沒有光澤,然而老葉卻沒多大的變化,新發的枝芽萎縮卻不生長。
解決的方法:將花卉放在通風且陰涼的地方,等土壤中的多餘水分自動吹乾後,再將其放回原地。
2、由於水分不足引起的黃葉:旱黃,主要變相為:葉鞘發枯,老葉先是枯黃最後脫落,而嫩葉的生長受的影響並不大。
解決的方法:既然是由於缺水引起,那當然是給其補足水分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有個度。
3、太陽光太強引起的黃葉:灼黃,表現為葉鞘或葉邊緣枯萎,向陽的葉片會出現黃斑。
解決方法:將花卉轉移到陰處即可。
4、缺少陽光引起的黃葉:缺光黃,由於花卉長時間的處於隱蔽無光之處,導致其不能合成葉綠素,最後是葉子發黃而脫落。
解決的方法:將花卉轉移到向陽的地方。
5、營養過盛引起的黃葉:表現為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葉子黃而無光澤。
解決的方法:停止施肥。
6、營養不足引起的黃葉:變現為嫩葉的顏色逐漸變淡,最後為黃色。
解決的方法:給花卉施肥。
❺ 梔子花老葉發黃,新葉正常,花骨朵和花或掉或枯怎麼回事
梔子花老葉子發黃,花骨朵掉落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水黃。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水分過多就會引起根部呼吸不暢,嚴重的會告知根部死亡,這樣就影響了植物的吸水,導致花骨朵掉落。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即可。
2,旱黃。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當然了,水少了也很容易落花的。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3,灼黃。強烈陽光直射到梔子花樹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同時溫度過高也會掉花。移到陰處即可。
4,缺光黃。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隨之花骨朵也會脫落了,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肥黃。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之後花骨朵也會脫落了。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6,缺肥黃。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花骨朵得不到營養的補充,就會脫落了。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
梔子花的護理方法:梔子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強光暴曬,適宜在稍蔽蔭處生活,耐半陰,怕積水,不耐寒,在東北、華北、西北只能作溫室盆栽花卉。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粘性酸性土壤種植,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❻ 家庭養花,葉子發黃怎麼辦
家庭養花最容易碰到的問題是葉子發黃。花的葉子黃,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為水黃,就是水澆得太多導致土壤積水久濕,透氣性差甚至部分須根腐爛。表現出嫩葉暗黃無光澤,新梢萎縮。 二為肥黃,就是肥多,表現為老葉枝尖變黃脫落,新葉雖肥厚有光澤但一般凹凸不舒展。如果是貴重花卉可撒上一層小白菜或蘿卜種子,出苗幾天後再拔掉,以消耗養分。 三為旱黃,由於長期沒澆透水或脫水,新葉雖葉色正常,但下部葉片漸向上干黃脫落老化。 四為鹼黃,尤其一些南方花卉喜酸性土壤,而北方水質偏鹼則出現葉子漸退色變黃甚至脫落。最簡單的辦法是澆經過發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水黃新梢頂心萎縮,嫩葉淡黃,老葉也漸暗黃。原因是積水久濕、土壤缺氧、部分須根腐爛。應控制澆水並停止施肥。 肥黃新葉肥厚有光澤,但葉面凹凸不平,老葉漸黃而脫落。這是由於施肥過量造成的。應立即停肥,適當多澆水,向盆內撒些蘿卜或小白菜種子,出苗幾天後撥去,以消耗盆內多餘的肥料。 旱黃頂心和新葉片正常,植株下部和內膛葉片首先干黃脫落。原因是長期沒有澆水導致盆花脫水。應適量澆水,保持盆土上下濕潤。 餓黃盆小苗大,肥水不足,盆內須根密集,土壤很少,花葉變黃,應及時換大盆,剪去衰老枝,過密枝。 蔭黃由於盆花長期置於樹蔭下,光照不足,使葉片變薄,葉色變淺或葉片發黃、脫落。應逐漸增加光照。 鹼黃喜酸性土的盆花,如茶花、杜鵑、白蘭、桅子等。栽植在偏鹼的土壤中,會使葉片變黃脫落,可換草炭土或用加有1%硫磺粉的培養土栽培,用泡青草(草要腐爛)的水澆灌也非常有效。 蟲黃受紅蜘蛛、浮塵子、白粉虱等危害,葉片失綠,呈土黃色,應及時噴灑殺蟎葯物。 http://www.agrione.cn/Article/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6819 含鎂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