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春季花卉實驗

春季花卉實驗

發布時間: 2023-02-04 18:58:29

A. 花卉有哪些方面的實驗

內有很豐富,可自己探討,如怎樣繁殖更好。

B.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1

活動思路:

春天來了,幼兒園里的柳樹慢慢發芽,一個個粉色的桃花也漸漸的開了花。每次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圍著那株桃樹議論個不停。有的問老師:"這是什麼花?"有的問:"它怎麼這么造就開花了,別的花怎麼還沒開?""春天還有什麼花?"……因此結合季節和幼兒的好奇,我們開展了這一教學活動。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式各樣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2、能夠通過觀察圖片,了解春天常見花的特徵(顏色、花瓣形狀、氣味等),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了解花的用途。

3、在茶藝展示中,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茶藝文化。

二、活動准備:

PPT圖片托盤已經完成的關於《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花朵拼圖茶具花茶《好一朵茉莉花》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上周小朋友已經同丁丁老師一起了解關於春天的知識,並且寶貝與家長一起完成了《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現在丁丁老師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關於春天的英語律動)

2、展示ppt,分享親子調查表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親子調查表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常見花的特徵用途)

(3)教師總結3、展示PPT,幼兒觀察常見花,加深幼兒的對花特徵以及用途的了解。

教師提問:

(1)花的名稱

(2)花的形狀(花朵是由一片一片的小花瓣組成)

(3)花的用途(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總結花的特徵以及用途

4、花朵拼圖游戲教師:今天早上小花朵悄悄的告訴丁丁老師,它們的小夥伴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希望我們KB班的小朋友來幫忙。(規則:看編號找身體的一部分,拼完後要及時收整)

5、茶藝展示,幼兒同家人品茶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花能泡茶,現在李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我們傳統的茶藝文化。

(1)茶藝展示

(2)品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園位於小區中心,旁邊就有個小公園,風景宜人。特別到了春天,鮮花盛開,美不勝收。結合中班主題課程《花花朵朵》。我們利用小區的良好資源,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索活動《尋找春天裡的花》。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春天的氣息。

2.通過為花兒拍照,觀察花朵多姿多彩的形態。

3.初步嘗試記錄,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活動准備:

1.活動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幼兒操作材料:相機、彩筆、記錄表人手1份;

教師材料:喊話器1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

1.教師和幼兒邊走邊聊: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

2.教師總結:春天來了,路邊的小草從土裡鑽出來了,小樹發芽了,公園里的花兒也開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尋找春天裡的花」。你可以給花兒拍一拍照,仔細的觀察它,也可以摸一摸,聞一聞,然後把你觀察到的,還有你的感受都記錄在記錄表上。

二、尋找春天裡的花。

1.帶領幼兒一起尋找春天裡的花,鼓勵幼兒用相機拍攝下來。

2.幼兒記錄:花的形狀、顏色,開在哪裡,幾個花瓣,什麼氣味,自己喜不喜歡等等。

三、幼兒介紹自己的拍攝成果。

1.教師帶領幼兒回園。

2.將幼兒拍攝的照片輸入電腦,結合剛才的記錄表,幼兒做花兒的介紹。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著希望,充滿了生機。為了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使孩子們通過初步認識春天,逐漸過渡到了解春天,從而進一步到熱愛春天,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

本主題從三個環節入手,具體如下:

(一)認識春天

活動一:兒歌「春芽芽」

活動目標:

1、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徵。

2、初步培養幼兒觀察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活動准備:

1、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芽。

2、種子由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觀察自然角中的種子發生了什麼變化,討論:發出的小芽像什麼?是什麼顏色?

2、出示種子發芽的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並討論:種子長大會變成什麼?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生了什麼變化。

活動二:歌曲「春雨沙沙」

活動目標:

1、在認識春芽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唱准音調。

2、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聲音力度的強弱。

3、鼓勵幼兒樂於在集體面前大膽演唱和做動作。

活動准備:

1、課前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帶。

2、種子在雨中發芽長大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討論下春雨的情景並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

2、觀察圖片說出種子的.發芽過程。

3、教師根據圖片講解歌詞內容並用手勢和動作表現種子說話的聲音是弱的。

4、幼兒學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齊唱、分組唱、領唱。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4

教育目標

1、觀察春季明顯特徵,參加種植、飼養活動。

2、培養幼兒觀察力,發現動植物生長變化,學習相關科學知識。

3、能積極主動、身心愉悅地感受、參加到大自然中。

4、培養幼兒熱愛生活、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問題板塊

幼兒:

1、天氣變了,什麼動物醒來了?

2、為什麼有的樹先長葉?有的先開花?

3、為什麼說小燕子能報春?

4、鳥為什麼能飛呀?

5、誰污染了環境?

6、生活中的白色污染。

7、地球我們可愛的家。

主題壁板

主題牆:我愛春天

內容:老師和幼兒一起去踏青,在草地上放風箏等的情景。(其中,草地、小花、人物都是幼兒參與進行的。)

認識牆:小蝌蚪找媽媽。

內容:青蛙、蝌蚪等春季景色。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十萬個為什麼?》圖書及光碟,《藍貓淘氣三千問》光碟。圖書《認識春天》。

科學區:

1、各類植物種子及果實圖片。「根的生長及向地性」實驗。

2、多種動、植物圖片、動物標本、多種農作物果實、多種植物。

美工區:增添種子粘貼畫材料及搓柳條粘柳葉活動。

建築區:添加「春天的公園」輔助材料。

家園合作

1、家長和孩子一起種植。

2、家長配合,帶孩子外出遊玩,找春天。

3、遠足春遊。

4、家長幫助豐富自然角。

5、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風箏並放風箏。

6、與幼兒一起照顧飼養和種植的動植物。

資源利用

1、幼兒園種植的多種樹木、花草。

2、有栽培經驗的家長參與活動。

3、幼兒與家長一起上網找圖書查詢資料。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了解春天的自然特徵。

2、學說詩歌的語句,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春天的朋友》。

2、詩歌《春天的朋友在哪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復習鞏固春天的自然特徵。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上次我們找到的春天在哪裡?(現在是春天,操場上綠綠的小草還有開放的花朵等)

小結:春天來到我們身邊,春天在綠綠的嫩芽里,在開放的花朵里等。

二、觀察畫面,欣賞散文詩。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動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教師提問:

1、我們找到了幾位春天的朋友?它們是誰呢?(找到了四位好朋友,它們是花朵、小草、風兒和蝴蝶等)

2、它們是什麼樣的春天?用什麼好聽的詞回答?(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會飛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風兒是輕輕吹的春天等。)

3、邊觀看動畫邊欣賞詩歌,跟著教師輕輕地朗誦。

重點提問:為什麼說花朵是彩色的春天呢?(以此類推)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將詩歌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回答。

(因為春天花朵都開放了)

教師提問:有些什麼顏色花朵開放了呢?

(我看到馬路上有金黃色的迎春花開放了;我看到了紅色和白色的山茶開放了;我看到粉紅色的櫻桃開放了等。)

師:原來春天五顏六色的花都開放了,所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

重點提問:暖洋洋的春天是誰呢?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根據詩歌內容進行想像和回答。

(暖洋洋的春天就是太陽!)

小結:原來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會飛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風兒是輕輕吹的春天,太陽是暖洋洋的春天。

三、學習詩歌,並為詩歌搭配動作。

1、師:請幼兒再次跟著動畫朗誦詩歌,並為詩歌搭配上動作。

2、教師小結,結束教學活動。

附詩歌:春天的朋友在哪裡

孩子問花朵:「你是春天嗎?」花朵說:「是啊,我是彩色的春天。」

孩子問蝴蝶:「你是春天嗎?」蝴蝶說:「是啊,我是會飛的春天。」

孩子問小草:「你是春天嗎?「小草說:」是啊,我是嫩嫩的春天。」

孩子問風兒:「你是春天嗎?「風兒說:」是啊,我是輕輕吹的春天。」

孩子找到了許多春天的朋友,回到媽媽的身邊,在暖洋洋的春天裡睡著了。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並理解歌曲,加深對春天的認識。

2、嘗試用動作來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

活動准備:

1、「春天」的課件

2、「春天」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找春天,激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春天)天氣怎麼樣?(真好)春天天氣真好,我們開上小汽車去找找春天吧!

2、瞧,我們來到哪裡了,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提問講述

指: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美麗的花開了!

楊柳樹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對著我們怎麼樣?你能用好看的動作表示嗎?

誰飛來了?(蝴蝶姑娘)來干什麼?你聽,誰在嗡嗡叫?(蜜蜂)還來了誰?小白兔怎麼來的?(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3、小動物們看到這么美的春天,高興地唱起歌來,你聽!

二.欣賞歌曲《春天》

——你聽到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片,進行單句學唱)

三.幼兒學唱歌曲,在學唱中感受春天的美麗。

1.輕聲跟唱

2.通過隱藏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3.脫離圖譜進行演唱

四、師生共同探討動作並表演歌曲。

1、你能用漂亮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嗎?

——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表演,其餘幼兒演唱歌曲

2、師生共同表演《春天》

3、結束:幼兒園的春天也很美麗,我們一起開車去找找吧!(播放音樂《郊遊》)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春天的一些顯著特徵。

2、願意仔細看圖,並大膽說出自已看到的景象。

3、學習在教師的指導、提醒下帶著問題進行觀察活動。

4、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春天的來臨,掌握春天的季節特徵。

5、使幼兒掌握一些春天生活基本常識。

活動准備:

1、一些春天的卡片和白紙若干張。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練習冊

活動過程:

1、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看圖觀察。

(1) 導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幅圖,請你們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麼?

(2) 教師總結。

2、 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幼兒園的春天。

(1) 教師提出到戶外觀察的要求。

(2) 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尋找春天,幼兒在尋找的時候教師注意觀察,鼓勵他們積極地將自已的發現說出來。

(3) 集體總結尋找到的幼兒園的春天。

3、 集體製作「美麗的春天」圖畫。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愛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

2、能運用身體語言表達詩歌內容。

3、了解詩歌的句式特點,學習簡單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

活動前老師組織幼兒觀察春天的景物;學會歌曲《春天》。

2、物質准備。掛圖、音帶、錄音機、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頭飾(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個)。

3、環境准備。

創設主題牆面「春天來了」。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韻律活動《春天》,幼兒隨音樂一起有節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動 1、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剛才我們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嗎?它藏在哪裡?」

2、說春天。

引導語:「你找到了春天嗎?它藏在哪裡?」

請幼兒一一說出來,並討論幼兒運用恰當的詞彙表達。

3、 老師出示掛圖,朗誦詩歌,引導幼兒說出春天來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來了,屋檐上為什麼會流水?老師隨機出示大字卡「屋檐」,請幼兒模仿流水聲。

「屋檐上的流水發出了什麼聲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樣的?春天的小河發出怎樣的聲音?幼兒模仿小河流水的聲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誰來了?老師出示大字卡「水塘」,請幼兒模仿小鴨的叫聲。想像小鴨「嘎嘎」地叫什麼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誰來了?他們「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麼。引導幼兒想像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風箏、打滾、踢球、翻跟頭等。老師隨機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討論:他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

三、體驗活動

1、老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看書跟讀詩歌。

2、幼兒在詩歌的伴奏下,表演詩歌。討論: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

閱讀完後幼兒有序收書。

四、游戲活動

游戲:找春天。

活動場地上畫若干圓圈,圈內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兒扮演小動物,根據老師說的字詞,快速站在放有相應大字卡的圓圈內,並說出春天在哪裡。

五、創造活動

老師引導幼兒結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場景創編詩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

幼兒嘗試表演創編的詩歌。

六、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會認"羞"等9個生字,會寫"脫"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春天的特徵,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滿生機的美,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願意去觀察、發現。

4寫一篇有關春天的日記。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課題教學。

1、請學生說描寫春天的詞語。

2、是的,春來了,春來了,她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讓我們一塊去找春天吧!(板書:找。完整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春"就藏在我們的課文里,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春的氣息。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同學們感受到春的氣息了嗎?再讀一讀課文,看看這回細心的你能在春天裡找到些什麼?(用筆畫一畫)

3、你找到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匯報)

三、精讀課文。

1、作者不僅找得仔細,而且文筆也很美,用心去讀一讀,去體會作者文筆的美,體會春的美,這一次,你可以挑你最喜歡的句子讀。

2、教學4~7自然段。

(1)指名讀。

a、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嗎?

b、你能想像這幅美麗的畫面嗎?

c、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d、指導朗讀。

(2)小組合作學習其他三句。

a、我們還發現有三句話是和這句話的句式很像的,請你們四人小組自己去讀一讀,說說你們讀懂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或者還想說些什麼?

b、小組匯報。

c、看著板書指導朗讀。

d、試著背一背。

(3)仿寫。模仿這四句話寫一寫。可以寫一寫春風,柳條,筍芽等。

3、學習第8自然段。

(1)課文中還有一段話,是老師很喜歡的(范背第8自然段)。

(2)想不想自己去讀一讀?(生讀)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體會到了什麼?

(4)讀了段話,你感受到了什麼?(春是一個調皮的孩子,是一個可愛的娃娃,是一個美麗的姑娘)

4、小結,擴充課題。

春姑娘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後來盡情地歡笑、玩耍;從遠遠地走來,到把我們包圍,春真的已經來了!(改課題:找春天--春天來了!)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歡迎春天的到來!(全班齊讀)

四、課外延伸。

孩子們都脫掉棉襖,奔向田野,去找春天。前些天,我們也去了江濱公園找春天,雖然還沒有繁花似錦,枝繁葉茂,但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了自己眼裡的春天。(寫本學期第一篇日記)

五、總結。

同學們,春悄悄地,悄悄地來了,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一個春的使者,遇見一個春的精靈。春天讓我們想起一首歌、一首詩、一個故事。去收集有關春的信息。

中班科學春天的花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2、學慣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3、機房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准備:

春天背景圖,歌曲中相關景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我們大家做得好》

2、《這是小兵》

3、《我們有一雙小小手》

4、《小鳥醒來了》

5、《我的好媽媽》

二、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2、春天來了大自然是什麼樣子的?

3、根據幼兒的回答在背景圖上出示相應景物,如:花、蜜蜂、蝴蝶、

柳樹等。

4、教師小結春天的特徵:春天來了,天暖和多了,經常會下雨,各種

顏色的花都開了,樹上長出了新的葉子,農民伯伯都忙著播種。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美麗的季節。今天老師還帶來一首關於春天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春天》

三、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示範。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曲里唱了些什麼?

2、教師在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這首歌曲一共有幾段?第一段唱了些什麼?第二段唱了些什麼?蝴蝶姑娘和蜜蜂在干什麼?小白兔兒為什麼一跳一跳又一跳?(幫助幼兒理解蝴蝶和蜜蜂出來採花蜜,小白兔出來吃嫩嫩的青草。)

3、教師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唱 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在伴奏下朗誦第一段歌詞。

2、學唱歌曲第一段。

3、幼兒演唱歌曲第一段。

4、朗讀第二段歌詞。

5、教唱第二段歌曲。

6、幼兒演唱歌曲第二段。

7、完整演唱歌曲。

五、復習歌曲《火車快飛》。

兒歌:

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

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一蹦一跳又一跳。

活動反思:

歌曲《春天》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曲子,歌詞很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簡單明了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本活動主要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了解春的主要特徵:並學慣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

一、活動前自製歌曲圖譜

小班孩子靠語言和他們說他們記憶不夠,為了更好地讓幼兒熟悉歌曲內容,我結合歌曲內容自製了歌曲的圖譜,直觀形象的圖譜便於幼兒理解記憶歌詞,這樣整首歌曲的歌詞內容變成了可視圖譜,通過圖譜的視覺把歌詞內容呈現出來;演唱時,幼兒一下就理解並記住了歌詞,激發了幼兒地學習情緒,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氛圍中很願意看著圖片來學唱歌曲了,有興趣來參與。

二、活動中唱唱跳跳

活動中為了解除枯燥的唱歌方式,我抓住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在唱歌的同時讓幼兒看著歌的圖譜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幼兒唱一句歌詞,要求擺一個動作。在游戲的氛圍中,幼兒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大部分幼兒能認真傾聽歌曲內容並願意講述自己所聽到的歌曲內容,能看著圖片演唱歌曲內容。在動作創編的時候,女孩子都表現得很積極,創編的動作也較好看。男孩子則比較被動,以後要多多鼓勵,男孩子也來積極地創編動作,選擇其中較好看的動作讓幼兒來進行歌表演活動。

C. 盆栽花卉的日常管理實驗原理

一、澆水。盆栽花卉完全依靠人為澆水才能生活,澆水時首先要了解花卉的需水習性,還要根據天氣陰晴,溫濕度高低、植株大小以及盆土質地、花盆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

1、澆水量。盆花的澆水量一定要區別對待不同種類以及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季節應掌握不同的澆水量,一般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濕潤為度。忌澆攔腰水(上濕下干)、窩水(盆底積水),還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現空洞,嚴重影響盆花生長發育,春秋季乾旱季節除正常澆水外,還應經常向葉面及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防止嫩葉枯焦和花朵早凋。

D. 變色花的科學小實驗是什麼

變色花的科學小實驗是植物通過根莖喝水,莖起著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植物的莖從下到上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養料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實驗中的康乃馨雖然沒有根部,但它仍然能將水從杯中輸送到莖上,水再沿著花莖向上流動並進入花瓣。

這一過程中,溶在水中的顏色隨著水分一直流到花瓣處,花瓣變成不同顏色正是因為花莖向其輸送不同顏色的水的結果,於是你就會看到不同顏色的花瓣。實驗時可准備的材料有白色康乃馨、各種顏色的液體食用色素、透明玻璃杯、剪刀、水。


實驗流程:

1、把康乃馨的花莖剪短,使它適合放進玻璃杯。每個杯子里倒入自來水,再往每個杯子的水中加入10-15滴食用色素,攪拌均勻。然後每杯有色水中至少放進一朵康乃馨。

2、每隔幾小時檢查一下花朵,觀察是否有變化。約6小時後花朵就開始發生變化:一些花朵的花瓣上顯示出淡淡的彩色條紋。

3、第二天早上,大多數的花瓣顏色更鮮艷,變得豐富多彩。

4、接下來的幾天,花瓣顏色繼續變化著,不過顏色從未完全飽和,不知道這是否與添加的食用色素的數量有關。

注意實驗時,可以通過改變食用色素的數量觀察花瓣的顏色變化是否受影響,或同樣的有色水,放進不同的品種的花朵,觀察其顏色變化是否一樣,同時選擇白色花,且根莖的底部要斜剪或從中間縱向剪開一點,最後用食用色素來製作有色水,如果沒有食用色素,墨水也可以。

E. 關於植物花的實驗

三、試驗設計 3.1 生長發育節律觀察記錄(詳細生物學特性)(重點做這一塊) 1、將處理過的四種姜科花卉種植在蘭花中心,掛牌。 2、觀察記錄生長環境(光照、溫度、濕度、土壤、水分…) 3、分別觀察記錄各階段生物學特性(各器官性狀、顏色、長高寬度、有無紋、有無毛、粘液…),每周一次。在花芽分化及開花期間每2d觀察一次,並詳細記錄株高、葉片數以及花芽的分化情況。 3.2.1 設計影響花芽分化的因素 a:激素處理 不同生長調節劑(GA3、乙烯利、B9、矮壯素等)處理浸泡24h,種植並觀察結果。 用不同濃度的乙烯利浸泡種球24h,室溫貯存1個月後種植,觀察開花時間; 將種球用不同濃度的赤黴素浸泡24h,在10~12℃下貯存45d後種植,觀察開花時間; B9的處理法,從幼苗(或芽露出地面)開始,進行葉面噴灑不同濃度的B9。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4次,測量花芽數與開花率,測定花球高、花朵數、花期等數據。 由於應用矮壯素、多效唑和烯效唑等植物生長延緩劑,可有效控制花卉苗木的株高和株型,降低花梗高度,這一技術可以應用於株型整飾,在這暫不做研究。 生長調節劑 GA3 濃度(㎎/㎏) 10 20 30 乙烯利 3 5 8 B9 300 600 900 自然 b:溫度處理 溫度是植物成花的必要因素,主要體現在:(1)促進或抑制植物花芽分化與發育;(2)打破或延遲植物休眠;(3)低溫誘導成花;(4)超高溫抑制開花。此處我們主要研究低溫對花芽分化的促進作用。 由於對姜科花卉所需的誘導花芽分化的低溫不清楚,這里我們參考其他熱帶花卉低溫誘導的條件和四種姜科花芽分化大概時間時的自然最低溫度,適當設置低溫和誘導時間來探索適於我們引種的花卉。這里,我們設置成花所需要的適宜環境條件為①晝溫控制在25℃以下,夜溫控制在6~14℃;②保持70%~80%的相對空氣濕度;③光照適宜,保持環境通風良好,在此環境條件下,設計夜間低溫6~14℃,作用時間分別為30、40、50天。作用結束後,將處理過的根莖種植,並觀察記錄其生長發育情況。

F. 將兩朵紅色的鮮花分別插在白醋的稀溶液和石灰水中

花的細胞液中含有生物鹼,它也能做指示劑,放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花的顏色會發生改變

G. 花壇花卉的花期是怎樣調控的

自然界各種花卉的開花,都是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變,是復雜的生理過程,既取決於花卉自身的遺傳性,又受營養條件、溫度高低、日照長短等影響。例如二年生草本花卉,春天播種,當年生長繁茂就是不開花。秋天播種幼苗越冬,經過低溫處理階段,再滿足長日照,遇到適宜溫度才開花。

花卉生產是根據市場的需要(節日、展覽等),人為地改變自然開花日期,從栽培學角度屬於促成或抑制栽培。

1.調節繁殖時期

要讓一種草本花卉在指定時期開花,必須熟悉它在當地生長習性,從播種或扦插到開花需多少時間。

萬壽菊扦插後6~8周開花,確定需要開花期以後,只要提前6~8周扦插,成活後再滿足開花所需其他條件,就能及時開花。

2.利用栽培技術調整

(1)修剪控制。

對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採取摘心、剝芽、摘葉等措施,調節植物生長速度,促使營養物質再分配,控制花期。

通過摘心、摘蕾,促進側芽萌發,可延遲或延長開花時間。如一串紅、千日紅、萬壽菊等。

剝去側芽、側蕾,減輕養分消耗,營養物質集中供給頂芽花芽,開花提早,花朵大並更艷麗。

(2)肥水控制。

花芽分化需要水分供應,水分不足抑制花器官的形成,水分過多植株徒長抑制花芽分化,延遲開花期,所以控制土壤水分可調節開花期。

花芽分化除水分外還需要營養物質,對開花期長,開花量大的花卉,在開花後期增施氮肥,可延緩植株衰老,延長開花期。在花期前追施適量的磷、鉀肥,有促進開花和提高開花質量的作用。

3.溫度調節

(1)增溫處理。

提高溫度有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能促進養分積累和花芽分化。冬季氣溫低,植株生長緩慢,一般不開花,若在花芽已形成的前提條件下,提高溫度,可以打破其休眠狀態,促進植株加速生長,提前開花。增溫處理應逐步提高溫度,最後穩定在白天22~26℃,夜晚12~15℃比較適宜。在增溫促花的過程中,還要加強水分管理。

經過春化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均可通過增溫來促進開花。夏、秋季開花的草本花卉,隨著溫度下降,開花逐漸稀少,若及時移到塑料大棚或溫室中,可延長開花期。

(2)降溫處理。

提前滿足二年生草本花卉的春化過程所需低溫,以誘導花芽分化,如報春花、虞美人、紫羅蘭等很多二年生草本花卉,在0~6℃的低溫條件下,處理30~60天,然後再逐漸增溫,可提前開花。

在花蕾形成或剛現蕾時,給予低溫冷藏處理,可推遲開花。生長在溫帶地區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春季繼續給予2~5℃的低溫環境,可延長其休眠期,推遲開花期。原產於夏季涼爽地區的花卉,遇到夏季高溫炎熱的氣候條件,就會影響其繼續開花,甚至終止開花,採用降溫措施,把氣溫降到28℃以下,能繼續開花。

4.光照調節

(1)長日照處理。

晚秋、冬季和早春,在溫室生產的長日照草本花卉,如金魚草、三色堇等,採用人工補光,使每天的光照時間達到14~16小時,可提前開花。此外,在短日照季節,對短日照花卉進行長日照處理,能延長開花時間。例如,為了使菊花從秋天到第二年春天供應市場,從9月上旬到10月上旬補充光照,12月中旬可開花,補充光照時間延至11月10日,則翌年1月上旬到2月上旬開花。

(2)短日照處理。

在夏季長日照自然的環境下,利用遮光的方法,把光照時間從14~16小時縮短為8~10小時,使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如鳳仙花、牽牛花、波斯菊等短日照花卉植物提前開花。

對於中性的草本花卉,如石竹類、萬壽菊和矮牽牛等,在光照10~16小時都能開花的情況下,只要注意溫度,調節播種期就能控制花期。

5.生長調節劑處理

生長調節劑又叫植物激素,是具有高效生理活性的物質,對花卉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促進和抑制兩種相反的作用,即促進提早開花和抑制延晚開花。具體起哪種作用,取決於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和濃度(用量)。花卉生產上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有乙烯、赤黴素、萘乙酸、吲哚乙酸、秋水仙素等。其中,乙烯的作用是促進花芽分化,而赤黴素、萘乙酸、吲哚乙酸等主要用於刺激芽的生長。近年來國內外花卉生產應用生長調節劑處理,進行花期控制已經普遍。

據實驗研究,在草本花卉現蕾後,噴灑100~200毫克/升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有促進開花的效果,用10~100毫克/升的赤黴素噴灑草本花卉植物頂端的葉面,能促進矮牽牛、雛菊、紫羅蘭、金魚草等草本花卉提早10~30天開花。

H. 春天,當你漫步在公園中,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的花.下面是某同學繪制的公園中一朵花的結構示意圖,請你回

(1)圖中1花瓣、2花葯、3花葯、4花絲、5、萼片、6花柄、7雄蕊、8子房、9花柱、10柱頭、11雌蕊、12胚珠,11雌蕊與7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是花的主要部分.
(2)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後,花柱、萼片、花瓣等結構都逐漸凋落,只有8子房慢慢膨大,最終發育成果實.
(3)①用剪刀將紅紙和白紙剪成與紅花一樣的形狀,做出許多紅色、白色的紙花;
②將相同數量的兩種紙花安放在同一花叢中有昆蟲的地方;
③記錄同一段時間內昆蟲進入兩種花的個數;
④分析實驗結果.
(4)白色紙花在上述實驗方案中主要起對照作用.該實驗屬於模擬實驗,它的局限性表現在不真實,體現不出科學性和真實性,最好採用的實驗材料是真實的花.
故答案為:(1)[7]雄蕊[11]雌蕊
(2)子房果實(3)同一昆蟲
(4)對照不真實,體現不出科學性和真實性真實的花

I.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春季晝夜溫差大小與某花卉種子發芽多少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他們分別記錄了3 月1 日至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春季晝夜溫差大小與某花卉種子發芽多少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他們分別記錄了3月1日至3月5日的每天晝夜溫差與實驗室每天每100顆種子浸泡後的發芽數,得到如下資料:


J. 花卉繁殖方法的實驗

花卉繁殖方法詳解

花卉繁殖,可分有性繁殖(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而近來有不少種花卉已採用組織培養手段,這是一種新的常規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過程得到種子,用種子繁殖新個體,這種新個體兼有父母本的性狀。一部分異花授粉的花卉常常得到一些天然雜交種,從中可以選出一些新種,用種子繁殖,繁殖量大,方法簡便,所得苗株根系完整,生長健壯,壽命長。種子易於攜帶、流通、保存和交換。這些都是種子繁殖的優點。但種子繁殖由於變異性大,往往不能保存其原有的優良性狀,所以需要採用一些保持純系的方法,主要是隔離栽培,每個變種的隔離至少遠距2公里。近年來國際上對F1雜交第一代的花卉種子需求量很大,重要優質花壇花卉,基本上都出這種種子出售。
1、種子的採收、貯藏和處理
(1)留種母株選擇
留種母株必須選擇特別健壯、能體現品種特性而無病蟲害的植株,為避免品種間機械的或生物的混雜,種植時在不同變種的植物之間要作必要的隔離,並經常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淘汰劣變植株。
(2 )種子採收
花卉種子的來收,要根據果實的開裂方式、種子的著生部位以及種子的成熟度等進行,如:某些種子應在充分成熟後來收;對於莢果、角果等易於開裂的花卉種類,宜在開裂前於清晨空氣濕度較大時採收!對種子陸續成熟的花卉種類,宜分批採收;對種子不易散落的花卉種類,可以在整個植株全部成熟後,全株拔起晾乾脫粒,脫粒後經乾燥處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標准後貯藏。
(3)種子貯藏
種子採收後,連株或連殼曝曬,或上面加以覆蓋後曝曬,或在通風處陰干(不要直接曝曬種子),再去雜、去殼,清除各種附著物,然後妥善貯藏於密閉的容器中並存放在低溫條件下,這樣可以拘制其呼吸作用,降低能量消耗,保持活力。
(4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①選種:在播種前首先要檢查種子是否屬所需要繁殖的植物,名稱與實物是否一致,然後要選用粒大飽滿而具有該種花卉種子應有的色澤和光澤的當年採摘者,隔年的陳種子如儲藏不好,容易降低發芽率。
②種子處理:對硬粒種子或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處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浸種:播種前浸種有利於催芽,可在播種前用沖水或溫水浸種,一般浸2~24小時,浸種時間與水溫成反比,如兔子花、美人蕉都須進行浸種。
b·剝殼:在果殼堅硬成於枯的情況下, 必須將其剝脫後再播種,如黃花夾竹桃等。
c·挫傷:對種皮堅硬,透水性及透氣性都較差,幼胚很難沖破種皮而發芽的種子,可在近種臍處將種皮略加挫傷,以利發芽,如紫藤、鳳凰木等。
d·酸、鹼處理:用強酸強鹼如濃硫酸或苛性鈉處理種子,可使堅硬種皮變軟,處理時間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視種皮的堅硬程度及透性強弱而異,浸種後必須角清水將種子洗凈,方可播種。
e·冷藏或低溫層積處理:常為打破種子休眠的一種辦法。將種於在2~5℃的溫度下處理2一3周,或在秋季用濕沙層積法處理種子,越過冬季後播種,可以打碗休眠,促進發芽。
f·拌種:主要用於一些細小的花卉種子。
2、播種時間
大致分為春播及秋播。木本及宿根花卉都在春季斷霜後播種,也可提前在溫室播種。一、二年生草花,北方都於早春(2~3月)在溫室播種,中部地區對一年生草花春播,二年生者秋播;南方則對兩者都以秋冬播為主,一年生者亦用春播。溫室草花,根據需要開花期的前後而提早或延遲播種。
3.播種方法
(1)床播
①苗床:露地播種前,先選擇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設置苗床,土壤要疏鬆肥沃,既利於排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經翻整後耙細、去除雜物,然後再整地築畦,床寬一般為1.2米左右,床面必須整平。
②播種:根據種類及種子大小,可採取點播、條播或撒播。點播也稱穴播,用於大粒種子,以一定株行距開穴將種子播下,每穴2~4粒。條播用於一般的種類,在苗床上進行橫條括。撒播則用於大量而較粗放的種類,將種子均勻地撒於床面。條播管理方便,通風透光好,有利生長;撤播出苗量大,占面積小 ,但在除草時費勞力較多。播種量依種子的發芽率、氣候、上質及幼苗的生長速度而定。如溫暖、土質肥沃、種子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快,播種宜稀。播種深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十分細小的種子,不必覆蓋細上,只需覆草保濕。
③鎮壓和覆蓋:播種後將床面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便於種子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發芽。一般多用平板壓緊,也有用木製滾筒滾壓。苗床鎮壓後可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利於發芽,防止雨水沖刷,或澆灌時沖開覆盞細上,致使種子暴露而影響發芽,同時也可減少雜草生長。
④澆水:鎮壓覆蓋後,需立即澆水,特別是浸水處理過的種子,必須立即澆水,一般函地苗床細噴壺噴水,或自動噴霧機噴霧,使整個苗床吸透水。
(2)盆播
一般溫室花卉種子、細小種子和珍貴種子,都用淺盆播種。通常用直徑30厘米,深度為5厘米的播種盆或木箱,裝好播種用培養土,將盆土壓實,刮平上面。再將種子袋口張開,使種子徐徐均勻拉下,插好後視種子大刁、而覆一層薄薄的細上,用鎮壓板鎮土,並用細眼噴壺噴水,或用浸水法將播種盆置於水槽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滲透,直浸至整個上面濕潤為止。然後將盆面蓋以玻璃,以減少水分蒸發,將盆置於陰處或於玻璃上蓋報紙,待種子萌發。
(3)培養皿播種
花卉種於很多細小如粉未,在一般土壤中不易出苗,可用培養皿裝細粒蛙石或珍珠岩加水濕潤後播種,出苗較整齊。
4.播種後的管理
播種以後到出苗前後,土壤要保持濕潤,給水要均勻,不可使苗床忽干忽濕,或過千過濕。要經常檢查覆蓋物是否完好,以防雨水沖刷床面。室內盆播加蓋玻璃後,早晚宜將玻璃掀開數分鍾,之通風透氣,白天再蓋好,防止蒸發。早春或冬季播種的,要給予底溫。
種子發芽出上後,需立即除去覆蓋物,務使其逐步見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才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待真葉出現後,宜施淡肥一次。露地苗床幼苗過密,需即行間拔,將過密的、生長纖弱的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養料。間拔後需立即澆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動而死亡。詩幼苗長出4~5片真時時,進行移植,放大株行距。盆播幼苗出土後,需立即掀去玻璃,逐步見陽光。當長出1~2片真時時,即行移植,仍移植於淺播種盆內。

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
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通過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等方法,使其成為一個新植株,稱為無性繁殖。這種繁殖方法多用於雌雄蕊退化或固染色體倍數間題而不能結實的花卉種類,以及繁殖優良的園藝變種(不因有性繁殖而退化),還用於種子繁殖生長緩慢或到開花期時間太長的花卉種類。

1.桿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花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有枝插(莖插)、葉插、根插等。扦插成活的原理是由於植物體的一部有再生作用,如枝條剪下插入士中,在其未端能生根,上部能發出新芽,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支配植物再生作用的物質,主要有兩種:
一為創傷激素,植物營養器官被切傷部分的死細胞和傷細胞的原生質,行分解作用而產生創傷激素,可促使這一部分的細胞分裂而發生新組織;二為植物體內芽及時柄等處產生的激素,這種內源激素也能促進植物的再生力。當插條切口受到上述兩種激素的刺激後,在適宜的環境中,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發生愈傷組織,其上又能發生新根。愈傷組織主要由切口形成層部分產生。也有的植物不發生愈傷組織而直接生根。故愈傷組織之多少,與生根並沒有大多的直接關系。 (1)桿插季節
扦插的季節,依花卉種類、品種、氣候及管理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①休眠期扦插:即一些落葉花木的硬枝扦插。在秋冬季進入休眠以後,春發之前的11月或2、3月份均可進行。如月季、海仙花等。
②生長期扦插:即一些木本花卉、溫室花卉或草本花卉的嫩枝扦插,也稱軟枝扦插。全年均可扦插,長江流域在6月份以後採用成熟新枝(半硬枝)扦插,也屬此類。扦插可在蔽蔭情況下進行,或在全光照,不間歇或間歇噴霧下進行。如菊花、四季海棠等。
(2)桿插用的介質
①園土:即普通的田間壤上,經過曝曬、敲松、耙細後即可待用,如一般地菊扦插的露地插床,多用這種園上。
②扦插培養上:在園土內混以黃砂、泥炭、草木灰等,使之疏鬆,有利排水和插穗 的插入,如香石竹、象牙紅的抒插多用這種混合土。
③黃砂:即普通的河砂,中等粗細,這是一種優良的扦插介質,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如供水均勻,則易於生根。由於砂內無營養物質,生根後應立即移植。一般溫室都備有沙床,可供一般溫室植物隨時扦插用。
④腐殖質土:一般腐殖質土都為微酸性,通常用山泥做成插床,扦插喜酸植物,如山茶、杜鵑等。
⑤蛭石:或珍珠岩,常和泥炭混和作抒插介質,效果良好。
(3)扦插方法

①枝插

a.硬枝扦插
在落時後,選取成熟、節間短而粗壯,並且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中部,剪成長度在10厘米左右,約3~4節的插穗,剪口要臨節,下端平截,上端剪成40~50·斜面,以便排水水。插穗可埋藏於露地土中,干早春按一定株行距將插穗的2侶插入繁殖床,然後澆水。
b·半硬枝扦插:主要是常綠本本花卉的生長期扦插。取當年生的半成熟頂梢,長短為8厘米左右,剪下後將插穗下部的葉片摘去,僅留頂端2張葉片即可。插穗插入土中1/2至2/3,也可用短枝扦插。插穗未插前要放在陰處,用濕布覆蓋或包好,以免水分蒸發而影響成活。
c·軟枝扦插:即當年生嫩枝扦插,用於草本花卉或溫室花卉。剪取枝條頂梢長約7~8厘米,只留先端2葉,作插穗,插入深約:1/3至1/2。如菊花、香石竹、瓜子海棠等。

②芽插 

不論半硬枝扦插或軟枝扦插,如材料不夠,可以取枝條上較成熟部分的芽,帶葉片,帶一段長約2厘米的枝條,作插穗,芽的對面略削去皮層,將插穗的枝條平插入土中,芽梢隱沒於土中,葉片露出土面。

③葉插

草本花卉可用葉插的種類較多,如蝦蟆海棠、大岩桐、非洲紫羅蘭等,它們多具有肥厚的葉片和葉柄。葉插發根的部位有時脈、葉緣及時柄之別。如蝦姨海棠葉片插,將葉片上的支脈於近主脈處切斷數處,平卧在插床面上,使時片和介質密切接觸,並用何枝或銅紅固定,就能在支脈切斷處生根長芽。非洲紫羅蘭葉插,能幹葉柄切口處生根長芽。

④根插

即用根作為插穗,適用范圍,僅限於易從根部發生新梢的種類,如芍葯、紫苑、凌霄、垂盆草等。芍葯、凌霄等有粗大的根,可選其粗壯的,剪成5~10厘米左右一段作為插穗,全部埋人床內,或頂梢露出土面即可,垂盆草等細小的肉質草本植物之根,可以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用撒播的方法撒於床面後覆土。

(4)桿插後的管理 

扦插後的管理主要為澆水、遮蔭。硬枝插及根插管理較為簡單,北方要保護,預防受春寒之害。半硬枝及軟枝插宜精細管理,保持床土濕潤,以防止蒸發失水影響成活。扦插初期要注意蔽蔭,發根時晨夕可逐漸通風透光,逐步減少灌水,增多日照。並要注吞拔草、除蟲防病等工作,新芽長出後施淡肥一次。待植株壯實後方可移植。芽插、葉插多在溫室內進行,也要精細管理,進行遮蔭,以防止失水。

2、壓條繁殖

是一種枝條不切離母體的抒插法,多用於扦插難以生根的花卉,或一些根孽叢主的灌木,如桂花、蠟梅、白蘭花、結香、迎春、米蘭等,在生長期進行壓條。取條要根據壓條方法而決定,如在植株基部堆土壓條,大小部可用,就不必選條。一般要選用成熟而健壯的1~2年生枝條。曲枝壓條要選擇能彎曲、近地面的枝條。高空壓條要選壯實的枝條,高低適當的部位。取條的數量,一般不超過母株枝條的1/2。

(1)壓條方法

壓條方法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單枝壓條:取接近地面的枝條,作為壓條材料,在壓條部位的節下予以刻傷,或作環狀剝皮,然後曲枝壓入土中,枝條頂端露出地面,以竹鉤固定,覆土10~20厘米並壓緊。

②堆土壓條:堆土壓條多用於根萊多的直立性的花灌木類,在叢生枝條的基部予以刻傷後堆土。生根後,分別移栽。

③波狀壓條:用於枝條長而易彎曲的種類,將植株枝條彎曲牽引到地面,在枝條上切傷數處,每處都彎曲後埋入士中。生根後,分別切開移植即成為數個獨立的新個體。

④高空壓條:高空壓條多用於植株較直立,枝條較硬而不易彎曲,又不易發生根孽的種類。在其當年生的枝條中,選取成熟健壯、芽飽滿的枝條進行環狀剝皮,再用塑料薄膜包住環剝處,環剝的下部用繩扎緊,內填以水濕適度的苔薛拌土,然後將上口也扎緊。一個月左右生新根後剪下,將塑料薄膜解除,栽植後就成為一個獨立的植株。
(2)壓條後的管理

由於壓條不脫離母體,在生根過程中的水分及養料均由母體供給,所以管理容易,但要注意是否壓緊。切離母體的時間依其生根快慢而定。有些種類如蠟梅、桂花等需翌年切離;有些種類如月季等需當年切離。切離之後即可分株栽植,栽植時要盡量帶土,以保護新根。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多用於叢生型或容易萌發根萊的灌木或宿根類花卉。

(1)叢主型及萌渠類灌木的分株繁殖
一些叢生型的灌木花卉,在秋季或早春掘起株叢,一般可分2~3株種植,如蠟梅等。另一類是易於產生根孽的花卉,可將母株旁抽生的根孽(也稱吸芽或吸枝等),帶根割下來,另行種植,成為一個新植株,如木筆等。
(2)宿根類的分株繁殖
宿根植物地栽三、四年或盆栽二、三年後,叢株過大,需要重新種植或翻盆,都可以在春、秋兩季結合分株進行。挖取或倒盆後,在根系自然分節處劈開,一般分成2~3叢,再單獨種植或上盆,如鳶尾、春蘭等。
(3)塊根類的分株繁殖
花卉在根頸上萌發多個新芽,可將塊根帶芽分開另植,如大麗花等。
(4)根莖類的分株繁殖
用刀將根莖帶芽(3~4芽)分割另植。
(5)分球繁遁
將球莖、鱗莖類花卉上的自然分生的小球進行分栽。分球繁殖的季節,根據挖球及種植的時間而定。在球根掘取後將大小球分開,置於通風處,使其經過休眠後再種植。

4、嫁接繁殖

嫁接是用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移接於其他植物體上。用於嫁接的枝條稱接穗,所用的芽稱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稱砧木,接活後的苗稱為嫁按苗。嫁接繁殖是繁殖無性系優良品種的方法,常用於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親和力的兩株植物間在結合處的形成層,產生癒合現象,使導管、篩管互通,以形成一個新個體。

(1 )嫁接時間

①休眠期嫁接:一般在春季萌動前2~3星期,3月上、中旬,而有些萌動較早的種類在2月中、下旬。因此時砧木的根部及形成層已開始活動,而接穗的芽即將開始活動,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約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嫁接後使其先癒合,明春接穗再抽枝,故休眠期嫁接亦可分為春接和秋接。
②生長期嫁接:在生長期進行的主要為芽接。多在樹液流動旺盛之夏季進行,因此時枝條腋芽發育充實而飽滿,而砧木樹皮容易剝離。故7~8月是芽接最適期。因夏秋之際均可進行,亦稱夏接。桃花、月季等多用芽接法。另外靠接因不切離母體,故也在生長期進行。

(2)砧木和接穗的選擇

砧木要選擇與接穗親緣近、抗性強、生長壯健、適應本地環境的種類。接穗應選壯年的健康植株上的充實而飽滿的枝條,取枝條的中部作為接穗。

(3)嫁接方法

嫁接的主要原則為切口必須平直光滑,如校條較硬,手持不穩,可用一塊皮或厚帆布放在膝上,將待削的接穗平放,用快刀穩削,則削麵平直,不致形成內凹。綁扎嫁接部分的材料,現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長條,既有彈性,又可防水。嫁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切接:選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側縱向切下約2厘米左右,稍帶木質部,露出形成層;接穗枝條的一端削成長2厘米左右的斜形,在其背側未端斜削一切,插入砧木,對准形成層(對線),然後扎縛即可。
②劈接:也稱割接,開花喬木的嫁接用此法較多。先在砧木離地10~12厘米左右處,截去上部,然後在砧木橫切面*****,用嫁接刀垂直切下3厘米左右,然後剪取接穗,選取充實枝條,留2~3芽為一穗,將接穗的一端肖。成楔形,插入切好的砧木內,扎緊即可。
③靠接:將要選作接穗與砧木的兩枝植株,置於一處,選取可以靠近的兩根粗細相當的枝條,在能靠攏的部位,接穗與砧木都削去長約3~5厘米的一片,然後柏靠,對准形成層,使其削麵密切結合並扎縛緊密。
④芽接:多用T字形芽接,即將枝條中部各飽滿的側芽,剪去葉片,保存葉柄,連同枝條的皮層削成芽片,長約2厘米,並稍帶本質部(某些植物不帶木質部,如月季)。群後將砧木的皮切一T字形,並用芽接刀將另一端薄片的皮層桃開,將芽片插入,用塑料簿膜帶扎緊,將芽及葉柄露出。
組織培養
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繁殖是一項先進技術,可用極少量的繁殖材料,繁殖大量的植株,並可得到去病毒的壯苗,這在某些花卉的商品生產中已成為極有效的繁殖手段。

組織培養早在20世紀初即已開始,已有80多年的歷史。近年發展很快,並廣泛用於花卉登殖,現在由瓊脂培養轉向液體培養,即用發酵罐深層培養,形成微繁殖工業。目前又在研究人造種子,把用微繁殖技術形成的不定胚和芽條用球形膠囊包裹起來,形成人造種子。這種人造種子能在適宜條件下,生長發育成植物體。但這項技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1.培養基和培養條件

(1)培養基成分

培養基的成分主要包括無機鹽類(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機物質(即維生素等)、車長調節物質以及碳源等四大類:
①無機鹽類:植物所需的十大元素,除碳、氫、氧由水和空氣中供給外,其他氮、磷、焊、硫、鈣、鎂、鐵等七種均需加到培養基中;微量元素有硼、錳、鋅、鑰、鑽、碘、銅等。
②有機物質:主要是維生素和氨基酸,如民和民以及煙酸等。
③生長調節質:主要有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兩類。目前用得較多的細胞分裂素有:激動素、玉米素乃及異戊烯基腺嘌吟等,能促進芽的分化;生長素有吲跺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能促進生長。
④碳源:因組織培養時植物體處於他養情況下,故必須有能源供給,主要是蔗糖。

(2)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採用哪一種培養基,對於培養是否成功有很大的關系,在1950~19艦年初常採用White培養基,但後來有很多新的培養基,其中Ms是Murashige和skoog1962; ER是Erikssonl965; B5是Gambor等1968; SH是shenk和Hildebrandt l972; HE是Heller1953提出來的。

這些培養基中MS培養基應用最廣泛。ER培養基與MS培養基相似。B5培養基在愈傷組織和懸浮培養方面做了不少試驗,對有些植物很適合,SH培養基與B5相似。HE培養基為歐洲許多實驗室所用,但礦物鹽濃度稍低,應用范圍不太廣。在花卉組織培養中用MS培養基最多。 

(3)引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按培養對象的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溫度條件一般在23~26℃左右的恆溫條件下。光照條件對器官形成有作用,一般范圍是1000~3000勒克司,每日12~16小時,高於3000勒克司有強烈抑製作用。培養室要求清潔衛生,減少污染。

2.花卉組織培養的途徑

在花卉組織培養實踐中,用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培養成植株,也就是試管培養,可以通過三條途徑。

(1)通過器官發生

通過由培養的組織,產生芽及根,器官發生由於培養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培養花卉植物的莖尖產生大量芽,再將芽分離轉移培養成植株;二是培養花卉植物器官外植體產生不定芽,發育成植株。
(2)通過煎傷組織分化成株
將花卉植物體的一小片組織培養成愈傷組織,再誘導分化成芽和根,成為完整植株。
(3)通過胚狀體發主
由培養的植株產生愈傷組織,再通過懸浮培養,或直接產生大量的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植株。
3.花卉組織牆養的操作方法

花卉組織培養的操作可分為培養基配製、消毒滅菌、接種、培養等幾方面。
(1)培養墓配製
選定培養基以後,需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機物都配成母液,擴大倍數為稀釋液,貯存備用。使用時,根據所需配製的量,在稀釋液中加一些肌醇、水解酪蛋白、蔗糖等,再加鐵鹽(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Na2一EDTA)加硫酸亞鐵配製成螫合鐵)成營養液,然後吸取需用量,加入培養基中,再測其酸鹼度(一般pH值在5.5~6.5之間即可),最後加瓊脂煮沸後分裝入三角瓶或試管中,封口待用。
(2)消毒滅菌 .
消毒滅菌非常重要,關繫到組織培養的成敗。污染的途徑是器皿、用具、材料的帶菌,以及接種室的空氣、牆壁、地板等的不清潔,故必須針對所提及的幾方面,進行嚴密的消毒滅菌。
①培養基消毒:將配製分裝好培養基的三角瓶或其他容器放入高壓滅菌鍋中,在15磅/英寸2的壓力下,經20分鍾高壓滅菌即可。
②器皿與用具的消毒:接種用具及玻璃器皿、洗滌材料用的無菌水,用牛皮紙包好後和培養基一起放在高壓滅菌鍋中消毒滅菌。
③接種室消毒:接種室的地面及牆壁,在接種前後均要用1 :50的新潔爾敏濕性消毒,每次接種前還要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60分鍾,並用70%的酒精,在室內噴霧,以凈化空氣,最後是超凈台檯面消毒,可用新潔爾敏擦襪及70%酒精消毒。
④材料處理及消毒:花卉組織培養取嫩莖、花托、葉柄、葉片均可,取得材料後,需先清理,去掉多餘部分,然後沖洗、洗滌劑洗滌、漂清後放入接種室或超凈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半分鍾,進行表面消毒,再在10%的漂粉溶液中消毒10分鍾左右,取出後用無菌水沖洗4~5次,即可接種。一般材料的選擇以幼嫩部分為好。草花用嫩莖、花托為好;球根花卉用莖頂、鱗莖盤、鱗葉等為好。
(3)接種
接種用的鉗子、解剖刀、接種針等均需在火焰上消毒後用,用後再消毒。將消毒好的材料置於培養皿中,用解剖刀切去其邊緣,再切成小塊接種在培養基上,使組織塊與培養基密合,不得將材料陷於培養基中,接好後隨即將瓶口封好待培養。
(4)培養
接種完畢後即可置於培養室,在恆溫、加光條件下進行培養,培養一段時間後,根據情況將材料從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轉到分化培養基(也有隻用一種培養基就可直接誘導分化成綠苗的),最後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
(5)試管苗移栽
試管苗發根後,必須隨即轉移到栽培基質中去,這種基質可以用培養土、蛭石、珍珠岩等配成。將試管苗從瓶中耿出,洗去殘存的培養基,移植到准備好的基質中去,隨即用細噴壺噴水後加玻璃或塑料罩,3~4日內不必澆水,以後澆些清水,1周後見苗已挺直,可去罩澆培養液(過去所用培養基的大量及微量元素減半配成),以利生長,2~4周後可進行常規栽培。

熱點內容
插花的構圖原理 發布:2025-09-18 23:43:58 瀏覽:977
貝兒公主玫瑰 發布:2025-09-18 23:29:51 瀏覽:449
夢見荷花沒看 發布:2025-09-18 23:17:00 瀏覽:347
蜜汁百合小說 發布:2025-09-18 23:11:44 瀏覽:559
紙櫻花的折法圖解視頻 發布:2025-09-18 23:07:24 瀏覽:271
櫻花傷心 發布:2025-09-18 22:47:53 瀏覽:628
海百合化石價格 發布:2025-09-18 22:45:19 瀏覽:565
七夕節圖片 發布:2025-09-18 22:36:24 瀏覽:205
清香木的盆栽圖片 發布:2025-09-18 22:30:57 瀏覽:769
梅花易數三藏 發布:2025-09-18 22:12:56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