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和漁業

花卉和漁業

發布時間: 2023-01-29 14:51:29

1. 花卉屬於農業種子還是林業苗木種子

從行業上認定,花卉產業是在農業范疇。我國大農業包括:農業、林業、水利、牧業、漁業。花卉種子可依然定為農業范疇。林業的林木種子,是指喬木、及灌木的種子。

2. 關於花卉苗木類農業公司的經營范圍有哪些

農業服務性公司的經營范圍限於與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項目。 包括農、林、牧、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 可以兼營與農業產業化相關的農產品加工、銷售,農機具銷售和維修、農業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廣告經營等業務, 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從事農業觀光旅遊、果蔬採摘等適宜發展當地農村經濟的其他經營活動。
經營范圍是指國家允許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商品類別、品種及服務項目,反映企業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業務活動范圍的法律界限,體現企業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核心內容。

3. 生鮮行業的疫後重塑,雙循環下「魚和鮮花」如何兼得

文 | 王小胖

「雙循環」火了。

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持續擴大內需,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才能持續拓寬經濟發展的空間。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作為受季節、物流影響巨大的生鮮行業,諸如水產、鮮花,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農產品、海產品無法及時運輸出去,而鮮花、水產也不像蔬菜水果那樣是剛需,疫情之下面臨市場需求萎縮......

這是很多傳統行業的縮影,也是「雙循環」經濟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直以來,生鮮行業互聯網化是個很大的難題。

互聯網電商發展的成熟階段,才開始了針對生鮮產品的進一步嘗試。究其原因,是早期供應鏈和冷鏈物流技術不成熟,而中國幅員遼闊,如何以可控的損耗完成配送,是一大難題。

這個硬骨頭,12 年前就有小型互聯網電商公司易果網以及專做有機食品的康樂及沱沱公社等試圖正面求解。然而由於貨品難保鮮,以及當時不完備的物流,最終未能成功。

但是,生鮮產業一直被巨頭們惦記著。

目前,國內生鮮市場的總體規模近 5 萬億,而生鮮電商的規模近 1000 億,線上的滲透率並不高,只有 2% 左右,是所有行業里滲透率最低的,且相對於 3C、服裝等成熟行業,增速也很緩慢。從這方面看,其可供行業參與者發揮的空間巨大。

入局者眾,各大互聯網巨頭均有布局,但似乎仍然沒有擺脫低速增長的桎梏,以盒馬鮮生為例,2018 年也只開出了 20 家門店。

傳統生鮮行業有自己的供應鏈。以鮮花為例,傳統的鮮花供應鏈,要通過至少四級以上渠道:花農生產出來,運到交易市場或是采購商到田間地頭收花,之後經過一級、二級甚至三級批發商,才到達城市和花店

這也帶來諸多問題: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交易時間長,導致鮮花損耗嚴重;鮮花價格高,品質卻難以保證。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每層批發商要加價 15%-20%,而花店零售環節至少加價 60%。而一旦鏈條中某一環出了問題,整個供應鏈就受阻無法運轉。

這個供應鏈,在疫情下被打破了。農戶們種出的鮮花由於運輸問題,無法送到批發商的手中。更有甚者,即便是送到批發商手中,傳統線下花店的需求也因為人們居家隔離而萎縮。

大量農產品被困在產地,消費者獲取商品的難度和成本也在提升,這時候亟需一個破局者,把消費者依舊存在的需求,和農戶之間對接起來,重新點燃內需引擎。

科技 真正的力量,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互聯網直播開辟鮮花銷售新局面

對於雲南的花農來說,情人節本是個增長點。但是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讓一切都有了不確定性。2 月 13 日,情人節前一天,京東收到雲南昆明、楚雄、玉溪多個鮮花種植基地的緊急求助,涉及 3000 畝花田、45 個品種的 3000 萬支玫瑰滯銷。

花期不等人,京東第一時間開展「救花」助農行動,推動鮮花產業從線下走到線上突圍。一方面,京東物流迅速部署供應鏈和冷鏈配置,解決鮮花從地里走出來、運出去的難題;另一方面,京東開辟綠色通道,讓鮮花基地極速入駐京喜開店,兩天後,2 月 15 日滯銷鮮花便已在京喜上架。同時,針對鮮花生命周期短的問題,京喜發起了「鮮花助農」專場營銷和 600 多場直播,尤其是京喜直播成為本次「救花行動」中重要的實時播報窗口,通過視頻講解、現場連麥,直觀為消費者呈現真實的鮮花滯銷景象,直播帶貨快速打開鮮花銷路。

疫情期間,助農直播為滯銷鮮花打開了新局面,而開辟日常鮮花消費的增量市場,才是京東為農戶提供的「長久之計」。

鮮花市場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以節假日和慶典贈送為主的禮品鮮花,另一部分是以日常消費為主的生活鮮花。在中國市場上,前者占據主流,鮮花在非節假日備受「冷落」,從業者也面臨旱澇不均的局面。根據荷蘭花卉協會的統計數據,在日本、美國等對鮮花沒有特別偏好的發達國家,日常消費佔到鮮花市場的 30%—40%;而作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中心,我國的日常鮮花消費佔比僅為 5%。

在買花這件事上,存在一片巨大的日常生活鮮花消費藍海。京東正「喚醒」不同細分市場的消費者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建立消費意識。

對於下沉新興市場,人均鮮花消費顯著低於一二線城市,京東通過有針對性的貨與場的重構,釋放新興市場的鮮花消費力。在京喜、京東秒殺,通過產業帶直播的方式省去中間環節,給予鮮花品類重磅資源和流量扶持,撬動供給端降低成本、提高備貨效率。9 月 8 日,在京東 9.9 超級秒殺節的雲南鮮花產業帶直播中,消費者身臨其境「走入」花田,加之低於日常價 50% 的京東秒殺價,大大激發了鮮花消費潛能。這一天並不是特別的節假日送花高峰期,但消費者當天買走了 20 萬枝花,其中 70% 來自下沉新興市場。

對於那些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京東在挖掘原有的節假日消費需求外,開辟了一塊全新的日常鮮花消費增量市場。8 月底,京東 PLUS 會員上線了鮮花特權,向超過 1500 萬會員提供每月一次的立減 30 元優惠,可享受 9.9 元、19.9 元的包郵月度定製鮮花。用半杯咖啡的價格,培養這群已接觸過鮮花的品質型消費者,形成鮮花日常消費習慣。

「數字化賣魚」拉動產業消費新趨勢

其實不止是鮮花這樣的非必需消費,包括像水產這樣對冷鏈要求更高,消費需求也更剛性的類別,也在數字化手段的推動下,發生著「人貨場」的重塑升級。

水產行業今年過的也不好。即便是有助農直播,漁民的苦衷仍舊顯現的淋漓盡致:近日,一位漁民走進京東直播賣貨,與其它品類在直播間的訂單成交火爆相比,一些消費者並不願意為魚買單,評論區里充斥著拆台聲:「無良商家,這個時候賣魚安全嗎?」……委屈的漁民抹起了眼淚,解釋說「賣給大家之前都是經過安全檢測的。」然而,還是有消費者不買賬,情急之下,這位漁民在鏡頭前竟生吃魚「以證清白」。

「漁民的無奈我們感同身受!」京東生鮮海鮮水產業務負責人李曉飛對此嘆道。京東注意到這場直播,立刻聯系這名漁民,包下了他今年所有捕撈上來的魚。

「考慮到像他一樣困難的漁民還有很多,京東生鮮當晚決定面向水產品全行業,推出包銷國內 20 萬噸水產品的計劃,聚合京東全平台資源、全渠道能力幫助漁民擺脫困境,同時又讓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水產品。」李曉飛表示。

20 萬噸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測,2020 年中國人均海鮮消耗量預計在 36 公斤,京東包銷的數量,相當於 550 萬國人的年消費水產量。

京東生鮮之所以能提出這樣的目標,是因為今年以來,京東生鮮已經通過產品創新開發、電商運營指導、營銷資源傾斜等多維舉措,成功幫助海南、福建、廣東等水產主產區走出滯銷困境,打造了諸多成功案例。

以海南水產龍頭企業翔泰漁業為例,京東生鮮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用戶需求,聯合翔泰將羅非魚大宗凍品開發成酸菜魚、水煮魚等新型方便菜產品,即便在疫情期間,翔泰的羅非魚系列產品銷售額也增長超 100%。

京東怎麼讓生鮮電商跑起來?

對於生鮮行業來說,京東的優勢毋庸置疑。

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數年來積累的智能供應鏈服務能力,尤其是不斷完善冷鏈物流,為生鮮電商的發展帶來新契機。依託京東搭建的電商物流一體化體系,生鮮可以通過京東物流自建的干線、支線運輸網路及 社會 化冷鏈協同網路,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

早在 2018 年 12 月,京東物流就推出了冷鏈卡班,以集散分撥的方式提供點到點的固定班次冷鏈運輸服務,來滿足商家多批次、小批量不足整車的冷鏈運輸需求,這種模式非常適合鮮花、水產等生鮮商家。並且,京東自主研發的智能溫度監控平台,可實現全流程的可視化溯源,以及溫控冷鏈車全程「0 斷鏈」、「0 腐損」,讓鮮花、水產「鮮活」送達,解決生鮮電商歷來存在的痛點難題。

在銷售和品牌建設方面,京東更是經驗豐富的好手。有許多生鮮企業或種植戶、養殖戶還未「觸網」,不懂怎麼玩轉電商,京東為他們提供電商運營指導和電商直播培訓。依託全渠道的銷售方式,京東讓鮮花、水產等生鮮產品在線上電商平台、線下生鮮超市都能買得到;針對生鮮產品缺少大品牌背書的問題,京東則利用線上線下全矩陣營銷資源,推動各地區生鮮產品品牌建設升級。

在當前雙循環的經濟戰略方針下,以京東為代表的零售平台,正在發揮既有互聯網、又有供應鏈的長處,通過智能供應鏈升級傳統生鮮行業,減少農戶和消費者之間的流通環節,提升消費增量市場。

行業震盪之下,把一二線市場的消費需求和產地對接,讓花農和漁民都能提高銷量、創收增收,也讓一二線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源頭產品的實惠產地價。

依託京東強大的冷鏈網路和供應鏈一體化,疫情之下,京東平台上的線上花卉、水產商家受到的負面影響遠低於傳統的線下從業者。而這場疫情,也讓包括花卉、水產在內的生鮮行業對供應鏈效率的需求和產業數字化達成了廣泛深刻的共識。

互聯網 + 的意義就是能在線上暢通數字渠道,讓數據、網路為人服務,以人為本,把疫情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讓技術落地,賦能產業的過程中,又總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現實難題,包括調動資源、在供需兩端的新通路切換、用戶教育的成本等等。但是這些成本的付出,有利於把疫情造成的高額損失減小,這也是為什麼,疫情顯著加速了智能供應鏈的推廣。

而在這樣一個雙循環時代,京東的實踐還多了一層意義。通過建立起新的通路,在供需之間產生新的鏈接,本質上來說,就是在製造出一片增量市場、拉動內需——原本因為麻煩不常買花的人們,發現日常的鮮花消費也能愉快簡單,原本水產消費頻率較低的消費者,飯桌上也多了幾道魚鮮。

內循環,從不意味著在固定存量里零和搏殺,它可以在 科技 力量的推動下,做精做深,擴大邊緣,打開一片廣闊的新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東等 科技 企業,在最艱難的時刻,「啃下最硬的骨頭」,也是一種 社會 責任和商業效益的雙贏。

4. 花卉種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嗎

一、正面回答
花卉種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征企業所得稅。購入的農、林、牧、漁產品,在自有或租用的場地進行育肥、育秧等再種植、養殖,經過一定的生長周期,使其生物形態發生變化,且並非由於本環節對農產品進行加工而明顯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價值的,可視為農產品的種植、養殖項目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
二、分析詳情
企業從事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的免稅所得,是指企業對農作物進行品種和育種材料選育形成的成果,以及由這些成果形成的種子等繁殖材料的生產、初加工、銷售一體化取得的所得。為園林事業做了巨大貢獻,也提升了生活水平。
三、企業所得稅的征稅范圍有哪些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如下:
1、應稅所得范圍及類別。企業應稅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2、應稅所得來源地標準的確定。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轉讓財產所得,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其他所得,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5. 什麼是農林牧漁服務業

農林牧副漁是人們的習慣性稱法,在農村,人們一直沿用「農林牧副漁「,即所謂「五業」的提法。因襲相傳,習以為常。

其實它是農業的統稱,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生產的部門是種植業, 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採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製作的是副業。

林業是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 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

指養殖和野生動物,人為的處理他們的自身的價值, 和非自然環境的生物鏈。

副業一般是主業以外的生產事業,是主業以外的生產或服務活動, 或是農業生產單位及其成員所從事的為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服務的附屬生產。比如:運輸、採集、捕撈、狩獵、農副產品加工、手工業以及其他不屬於農業的附屬生產。

人類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質轉化功能,通過捕撈、養殖和加工, 以取得水產品的社會產業。

(5)花卉和漁業擴展閱讀:

國家稅法對農林牧漁等農業項目的稅法相關規定如下:

(一)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1、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

2、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3、中葯材的種植;

4、林木的培育和種植;

5、牲畜、家禽的飼養;

6、林產品的採集;

7、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

8、遠洋捕撈。

(二)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1、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林牧漁

6. 種植花卉企業有哪些稅收優惠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八十:版

(一)企業從事下列權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林木的培育和種植;

(二)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三)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三十五條 本法規定的稅收優惠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6)花卉和漁業擴展閱讀:

減按15%的稅率征稅,其范圍包括:

①設在經濟特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經濟特區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

②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

③設在沿海經濟開放區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老市區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項目,或者外商投資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回收投資時間長的項目,或者屬於能源、交通、港口建設項目。

④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外商投資企業。

⑤在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地區設立的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外國投資者投入資本或分行由總行撥入營運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

7. 漁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什麼

漁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什麼要根據法律根據。
漁業公司經營范圍海產品及海產食品加工、收購、銷售,淡水產品養殖加工、銷售,包裝材料、設備配件、原輔料、飼料銷售,進出口業務,果蔬產品開發、冷藏、銷售。
漁業公司經營范圍依法為成員搞好編隊生產,海上安全生產服務及管理工作,為成員供水,供油及漁機配件、網具等水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漁船修造及與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證書、證書辦理、船員中介、培訓等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漁業公司經營范圍魚養殖、銷售;糧食、油菜、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種植、銷售;農業觀光服務;農業生產資料的統一采購和供應;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交流和信息咨詢服務。
漁業公司經營范圍水產苗種繁育、水產品養殖、銷售,水產技術培訓。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十二條 【經營范圍】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經營范圍,但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8. 花卉和魚那個利潤大

花卉相對魚而言,投入的成本要小些,管理容易,風險相對也要小些。
水產養殖是高風險行業,受天氣、洪水影響較大,水污染會使魚兒得病,這是致命的風險。魚兒要生長還得投很多飼料。
花卉主要是要搭棚,要租地,要施肥、修剪等管理。只要按季節噴打農葯,一般不易得病蟲害。

綜合看:花卉養植利潤高些。風險小些。

9. 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分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哪些物品

種植業可以為我國提供糧食,畜牧業可以提供牛羊肉等畜產品,林業可以為我們提供木材等,漁業可以為我們提供魚、魚蝦貝藻等水產品。

種植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機能,通過人工培育以取得糧食、副食品、飼料和工業原料的社會生產部門。

包括各種農作物、林木、果樹、葯用和觀賞等植物的栽培。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作物、綠肥作物、飼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園藝作物。

在中國通常指糧、棉、油、糖、煙、茶、果、葯、雜等作物的生產。亦指狹義的農業,亦稱農作物栽培業。通常指栽培農作物以取得植物性產品的農業生產部門。在中國,種植業同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合在一起,為廣義的農業。在國外,種植業一般同畜牧業合在一起,統稱為農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種植業

10. 農林牧漁業稅收優惠政策

農林牧魚企業所得稅優惠屬於稅額式減免,不屬於稅基式優惠。以企業所得稅為例,有三種方式: 1、稅額式減免:農林牧漁免稅,如當年應納稅額10萬,免稅10萬。海水養殖減半,如當年應納稅額10萬,免稅5萬,征5萬。 2、稅率式減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稅,應稅所得100萬,納稅100x15%=15萬。 3、稅基式減免:研發費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按50%加計扣除,殘疾職工工資100%加計扣除,創投企業投資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按投資額70%抵扣滿兩年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等。
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1)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中葯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林產品的採集;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遠洋捕撈。(2)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七條 :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第八十六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
(一)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1.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
2.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3.中葯材的種植;
4.林木的培育和種植;
5.牲畜、家禽的飼養;
6.林產品的採集;
7.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8.遠洋捕撈。
(二)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1.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熱點內容
玫瑰香包 發布:2025-09-19 07:35:55 瀏覽:824
蘭花魚尾葉 發布:2025-09-19 07:13:11 瀏覽:222
七夕幼教 發布:2025-09-19 07:07:25 瀏覽:766
柒月櫻花 發布:2025-09-19 07:07:17 瀏覽:917
白茶花裙 發布:2025-09-19 07:02:25 瀏覽:538
櫻花205 發布:2025-09-19 06:37:34 瀏覽:467
中國石榴盆景 發布:2025-09-19 06:36:47 瀏覽:2
櫻花庭書 發布:2025-09-19 06:16:42 瀏覽:734
無錫惠山區玫瑰庄園 發布:2025-09-19 06:09:38 瀏覽:293
如皋盆景市場 發布:2025-09-19 05:55:32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