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水仙花卉紋樣

水仙花卉紋樣

發布時間: 2023-01-21 00:46:46

㈠ 佛山秋色的秋色黏貼

1、利用物品原有形態砌成花卉圖案
冬瓜籽、紅瓜籽、葵花籽、甜瓜子的單獨形態是一個蛋形,同野菊花的花瓣十分相似,利用本身原有形狀組成的花卉圖案是十分美觀的。同時葵花籽的外殼表面還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圖案,利用它黏貼成的花紋圖案更具有自然色彩的特點。而利用芝麻、白米、甜瓜籽等組成滿地花紋圖案或方形、金錢形、菱形案卻又是維妙維肖。通草的橫切面是一個很好圓環,可組織各種花卉圖案紋樣,把它砌成條片、剪成花卉葉、瓣形狀,黏砌成蘭花、水仙花、菊花等各種花草,卻又另具一番特色。
2、利用材料本身特點設計組砌各種圖案紋樣
如木刨花,薄木片富有彈性,適宜組成各種圖案和紋樣,也可組成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紋樣。方法是先選厚薄均勻整齊的刨花片切成大小適合的條狀片,然後根據圖案設計要求,都貼成圖案紋樣。③利用材料的條狀和容易伸展的特點,組砌成唐草紋或花卉圖進行黏貼。因為燈芯草細長,靈活性很大,容易組織延伸自如的草蔓圖案或花卉圖案。
3、切角黏貼
這主要是採用稻稈作材料時採用方法。由於稻稈呈圓條狀,黏貼時必須進行切角黏貼,否則不牢固,砌接不協調統一。
4、根據已經成型的分解砌件拼成藝術整體
如吊鍾花,先做花瓣模,再把溶化了的蠟注進模內成形,冷卻後取出蠟花瓣,最後將一片片硬化了的吊鍾花瓣砌一朵完整的,像生花一樣的假吊鍾花。又如用蠶繭製成的桃花、水仙花、蘭花等也是這樣。有些花卉還要著色、加蠟,然後進行黏貼。這樣,一種種不同品種、體態萬千的花朵就創制出來。
5、堆砌
和貼藝術還有一個品種就是石山盆景,它利用樹頭根的各種自然形態堆砌成假山假石,加以古樹老松,就成為一件很成功的盆景作品了。黏秋色藝術品,由於藝人注意充分利用材料本質的美(如刨花的木質、燈芯草的柔軟、纖細,通草的潔白輕巧,瓜籽的色調,芝麻的細膩,稻稈的粗礦等等),故作品的鄉土味特別濃,外型美觀、大方,色彩素雅自然和諧。

㈡ 五塊錢上面的水印是什麼花

五元人民幣水印為水仙花——

面額:5元
水印:水仙花
背景圖案:泰山
發行時間:2002.11.18
背面主色:紫色
05防偽版:2005.08.31
正面圖案:毛澤東頭像
規 格:116×56
正面主色:紫色。

㈢ 2005版5元人民紙幣圖案是什麼花

你說的是水印里的花吧?

水仙花。

如圖:

㈣ 第五套人民幣正面花卉圖案

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主色調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1999.10.1
10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人民大會堂 紅色 2005.8.3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1.9.1
5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布達拉宮 綠色 2005.8.31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0.10.16
2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5.8.3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1.9.1
10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長江三峽 藍黑色 2005.8.31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2.11.18
5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泰山 紫色 2005.8.31
1元紙幣 毛澤東頭像 西湖 橄欖綠 2004.7.30
第五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券別 圖 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菊花 鋼芯鍍鎳 25毫米 2000.10.16
5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荷花 鋼芯鍍銅合金 20.5毫米 2002.11.18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鋁合金 19毫米 2000.10.16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不銹鋼 19毫米 2005.8.3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年全國貨幣凈投放1026億元,市場貨幣流通量11204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對人民幣的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都提出了新要求。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製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囿於當時的條件,第四套人民幣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於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於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我們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我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原材料工藝方面做了改進,提高了紙張的綜合質量和防偽性。固定水印立體感強、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線、彩色纖維、無色熒光纖維等在紙張中有機運用,並且採用了電腦輔助設計手工雕刻、電子雕刻和曬版腐蝕相結合的綜合製版技術。特別是在二線和三線防偽方面採用了國際通用的防偽措施,為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鑒別真偽,提供了條件。與第四套人民幣相比,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能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主景人像、水印、面額數字均較以前放大,便於群眾識別。第五套人民幣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第五套人民幣各面額正面均採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
參考資料:http://hi..com/zaizhangda/blog/item/1b90e424566e8e014d088dfc.html

㈤ 第五套人民幣各票面中部偏左處的花卉圖案是什麼花

第五套人民幣各票面中部偏左處的花卉圖案分別是:
一元的是蘭花;
五元的是水仙;
十元的是月季;
二十元是荷花;
五十元是菊花;
一百元是茶花

㈥ 白水仙楊素素(古畫、盆景、服飾中的水仙)

作為一年一度的「歲朝清供」中斷不可少的水仙,以其蹈水凌仙之姿成為各朝文人、畫師表現的對象,發展至明清時期,水仙已成為各類器物、服飾中重要的紋飾之一,如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趙孟堅《水仙卷》、明代陳洪綬的《水仙靈石圖》、仇英的《水仙臘梅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玉海棠式水仙盆景」等等。

史籍中關於「水仙」之名的記載常取其三個方面的意涵,起初是指傳說中的水中神仙。司馬承禎《天隱子》解釋:「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越絕書》記載伍子胥為水仙,因為伍子胥自殺後,吳王以其屍沉之江中;《拾遺記》中稱自沉汨羅江的屈原為水仙。

文獻中第一次以「水仙」指稱水仙花,出自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戶錄》,其卷三「睡蓮」條下註:「孫光憲續注曰,從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嘗遺水仙花數本如橘,置之水器中,經年不萎。」故而水仙花是在晚唐由國外傳入,到了宋代開始大量栽培,詩人們也多有吟誦,如劉兼《郡齋寓興》:「秋庭碧蘚鋪雲錦,晚閣紅蕖簇水仙。」辛棄疾《賀新郎·賦水仙》:「雲卧衣裳冷。看蕭然、風前月下,水邊幽影。羅襪塵生凌波去,湯沐煙江萬頃。愛一點、嬌黃成暈。」也是從宋代開始,貫穿到明清,水仙成為詩詞和繪畫中的重要題材。

宋元時期的水仙畫:雅緻秀麗

宋代流傳至今的名家所繪的水仙不多。五代西蜀宮廷畫師黃筌的兒子黃居寀在其《花卉寫生圖冊》中繪有水仙,黃居寀秉承家學,擅繪花竹禽鳥,精於勾勒,用筆勁挺工穩,填彩濃厚華麗。與父黃筌早期同仕後蜀,進入北宋時期仍任翰林待詔,尤得宋太宗趙光義看重,授光祿丞,負責搜藏名畫及鑒定品目。北宋《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有《春山圖》《春岸飛花圖》《桃花山鷓圖》等332件。

《花卉寫生圖冊》該圖冊繪及各種花卉幾十種,勾勒精細,設色濃麗。他筆下叢生的水仙勾勒細致,形態逼真,「金盞銀台」色彩對比鮮明。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人寫生水仙圖頁中的《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繪制一株水仙上,葉片修長疏朗,水仙花朵形態各異,清明雅緻。是宋代院體畫的代表。

《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

南宋院體風格到後期已經愈發僵化,宋末元初的錢選所繪的《八花圖卷》就是錢選從南宋院體風格向文人審美意趣過渡的見證。錢選這卷畫的後面,有趙孟頫的題跋,「右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爾來此公日酣於酒,手指顫抖難復作此。而鄉里後生多仿效之,有東家捧心之弊,則此卷誠可珍也。至元廿六年九月四日同郡趙孟頫。」

《八花圖卷》中的水仙

宋代畫水仙最出名的則是趙孟頫的哥哥趙孟堅,趙孟堅一生都在南宋,是宋太祖十一世孫,精於白描水仙,他的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

趙孟堅的一幅由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水仙卷》,是文人畫中水仙形象的典型代表。此卷長丈余,共繪水仙四十株,花苞花朵一百八十餘,水仙由卷首單株的疏朗到卷尾密集,花葉高下相互穿插,俯仰照應,水仙氣韻靈動。細節方面,水仙葉用粗筆雙鉤法畫成,墨色淡雅,花朵花蕊用工筆描摹。

趙孟堅《水仙卷》

趙孟堅《水仙卷》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趙孟堅的《水仙圖卷》,此類畫水仙長卷存世有數本,學界尚存歧見,然多可見其運筆細致、構圖繁復之共通特色,在葉片周圍皆以細線勾勒輪廓,再於葉脈兩側烘染墨色。水仙花的畫法也能見到延續墨梅技法,藉暈染表現花朵的多樣姿態。此類水墨花卉技法,可視為南宋墨戲的新成就。以視覺效果而言,趙孟堅更強調畫面上水墨的運用表現,展現豐富的變化型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堅的《水仙圖卷》局部

明代水仙畫:淋漓灑脫的寫意

明代是中國花鳥畫的變革期,筆墨開始趨向於簡潔清潤,墨色也開始淋漓灑脫,更加寫意,帶有一種即興寫生創作的韻味。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的陳淳被譽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的創始人,在花鳥畫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年時的陳淳畫風由之前的工整秀麗逐漸轉變為疏簡奔放。《水仙圖》就是這種轉變的代表,陳淳筆下淡墨雙勾的水仙有著清雅之態,花蕊以重墨點染,葉片直直地上揚,一改之前水仙的柔媚,很有氣勢。並有五言詩「環佩飄然至,群推洛浦仙,微塵真不染,幽韻自生憐」。此外,《水仙圖》也綜合運用了詩書畫的結合和水墨寫意的技法。

陳淳《水仙圖》

陳淳《梅花水仙圖》

明代陳洪綬雖少時師承藍瑛,在水仙這一題材風格上則推崇趙孟堅,但在其三十歲左右所繪的《水仙靈石圖》中,已有鮮明的陳氏風格。圖中一立石崛起,其後有水仙一株,石邊野草數叢。水仙與立石高度相近,挺立高大,不似別家水仙低矮叢生的姿態。水仙造型忠實於自然,花朵盛開者飽滿,未開者渾圓,枯葉部分色彩過渡自然。此幅《水仙靈石圖》題詩曰:「此華韻清冷,開與梅花俱。卻如孤性客,喜與高人居」,上款「十八叔」,署名「洪綬」。

陳洪綬《水仙靈石圖》

陳洪綬差不多同時期創作的《水仙湖石圖》,水仙和山石的變形更為抽象,用筆轉折流暢,水仙清剛婀娜,寓嫵媚於古拙。

陳洪綬《水仙湖石圖》

水仙也是「明四家」的繪畫題材之一。以工細著稱的仇英著名的《水仙臘梅圖》中,頂端一枝臘梅折斜而下,十數朵花,姿態各異,水仙葉子以勾勒填色法繪制,墨色潤澤。該畫右下角有題識:明嘉靖丁未仲冬仇英實父為墨林制。這里提到的墨林為項子京,即項墨林,他是明代唯一收藏家,且擅繪事,與仇英關系密切。

仇英《水仙臘梅圖》

唐寅現存扇面作品較多,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要創作題材。此水仙圖扇面將三叢水仙置於畫面中央,長葉用線頓錯有節,氣貫始終,水仙花姿態多樣,形象逼真。畫面兼工帶寫,設色淡雅。

唐寅水仙扇面

清代水仙畫:天然玉質逞風流

有清一代,水仙的種植更加普遍,甚至作為出口花卉遠銷海外,因而在畫家們筆下,水仙的出鏡率更高。

在明清易代之際的八大山人筆下的水仙,與其他寫意花鳥一樣受到沈周、陳淳、徐渭的影響,用筆較方硬,題材、布局也未脫離前人窠臼,但八大山人最突出的特點「廉」——即用最簡練的筆觸勾勒出畫中風物的精神意趣的手法也貫穿於他繪畫的始終。水仙也和一尾魚、一隻雞、一棵樹一樣,都可以成為一幅完整的畫,並處處凸顯畫家的兀傲之氣。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石濤也多次以水仙為題材進行創作,關於水墨雙鉤水仙畫法石濤也在一首題畫詩中進行了論述,他寫:「冰姿雪色奈雙鉤,淡淡豐神隔水羞。一嘯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質逞風流……」石濤的水仙也從早年的工細拘謹到中年的格法兼備,再到晚年揮灑如意地寫意。

石濤的水仙圖

學石濤、而又自成一派的「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筆下的花鳥畫既有明代浙派花鳥畫的傳統,又受到清代宮廷工筆花鳥和民間豪放花鳥畫風的影響。李鱓作品既講求造形構圖,又講求色墨的有機融合,這種繪畫風格被後來的海派畫家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等人繼承,李鱓是中國繪畫史上起著承先啟後作用的畫家。

李鱓的水仙圖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布衣終身。好游歷,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金農花卉冊》中金農繪有水仙,以淡墨勾染,不著顏色,清雅可人。題畫詩寫作:「水仙是世外人,須以奇石作供,薄冰殘雪之中乃見精神。口脂眉黛,畫時不敢著半點塵土也。」

金農的水仙圖

「歲朝清供」題材中的水仙:熱鬧的點綴

明清時期,水仙作為「歲朝清供」中的重要組成,在文物遺存中有諸多表現。

汪曾祺在曾談及,「『歲朝清供』是中國畫家愛畫的畫題。明清以後畫這個題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畫過不少幅。畫里畫的、實際生活里供的,無非是這幾樣:天竹果、臘梅花、水仙。有時為了填補空白,畫里加兩個香櫞。櫞諧音圓,取其吉利。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明代張宏的《歲朝圖》為張宏六十八歲在友人家除舊迎新之際所作。他以對角線式的構圖,繪制了水仙、柏枝、天竹以及友人所藏的哥窯瓷器、青銅花觚等器皿。尤以與「福」諧音的佛手和燃燒的炭盆最引人注目。運筆工緻,色彩豐富。鑒藏印有清內府「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古希天子」「嘉慶御覽之寶」等。

張宏《歲朝圖》

歲朝清供是吳昌碩比較喜歡表現的一種題材,下面這幅作品中,繪梅花、牡丹、蘭草、荔枝、靈芝,所蘊含的美好含義,如缶翁所題:神仙貴壽,多子團員。全畫洋溢著歲朝時節的喜慶氣氛。吳昌碩在繪畫的用色時喜歡用濃淡對比明顯的顏色,尤其擅長用洋紅色。它常常把紅、黃、綠等顏色調入到赭石色中,在沖突中取得協調。它在傳統的用色基礎上,汲取了民間繪畫用色上的特點,成為歷代寫意畫家中比較擅長用色的一位。

吳昌碩《歲朝清供》

吳昌碩《歲朝清供》

任伯年 《歲朝圖》

清代,無款,《乾隆緙絲歲朝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在繪畫中,水仙也有多種形態的表現,如清代製作的盆景中,水仙就是重要的題材。史書記載,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盆栽花卉。唐代章懷太子墓的墓道壁畫中可以看到侍女捧著一盆結綴果實的小樹,表明唐代已有盆景。宋元時期,稱盆景為「些子景」,即小景緻之意。而盆景這一名稱始見於明代。自清初起,盆景栽植盛極一時,許多詩人曾題詠盆景,還有一些著作中述及盆景藝術。而在清代宮廷生活中衍生出一種新的像生盆景,系用各種珍貴材料仿自然景觀以人工製作而成。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這盆「玉海棠式水仙盆景」,金葉玉卉,青玉盆,作海棠花形,四如意雲形足,盆內種水仙二叢。以藍色琺琅為地,鑲嵌赭、白、藍等各色圈紋。水仙金葉,三枝花莖自葉叢中抽出,每枝開三或四朵白水仙。整體像生、潔凈清雅,為清早中期內務府造辦處作品的特色。

玉海棠式水仙盆景

故宮博物院藏「染牙水仙湖石盆景」,以竹根雕刻拼接成矮足長方體盆,盆壁四面陰刻幾何形夔龍紋飾並染色,以深色線條勾勒紋飾邊緣。盆內為水仙湖石小景,黃楊木雕水仙球根,綠色染牙制葉片,花朵、花心、花蕾均為象牙雕刻,花托以黃楊木製,湖石為紫檀木雕刻,整株盆景形態雅緻。

染牙水仙湖石盆景

清代中期的這盆「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並錯金線為脈絡。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並植五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後壽誕之時, 地方官多有呈進。據《宮中進單》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康安來京呈進碧玉水仙盆景成對。」 此件很可能即為其一。此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緻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間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

清乾隆 碧玉雕佛蓮紋嵌瑪瑙水仙盆景一對

後妃服飾中的水仙紋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時期的綉品中,常以水仙圖案為飾,還常配以其它紋樣,組成各種「吉祥紋樣」,吉祥紋樣通過象徵、借喻、雙關、諧音、比擬等曲折的手法,表現一定的吉祥寓意。我國吉祥紋樣之始上溯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清代,包括服飾在內的宮廷器物裝飾的吉祥紋樣題材十分廣泛,花草樹石、蜂鳥蟲魚、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神話傳說、佛教法器、吉祥文字等,類別復雜,形象生動,涵義廣博, 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清代宮廷後妃日常閑居時穿用的服裝,包括便袍、氅衣、襯衣、馬褂、坎肩、襖、斗篷、裙、褲、套褲等。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多件後妃的氅衣中都以水仙作為裝飾紋樣。氅衣是清宮後妃們的重要便服之一,與中原氅衣相比,傳統的對襟變成了具有滿族特色的樣式——捻襟右祍,圓領,左右開裾至腋下,並在腋下飾如意雲頭;直身,身長至足面,穿著時露出旗鞋的高底;袖端闊平,穿用時呈折疊狀,袖長及肘,可做挽袖和舒袖兩用。清代後妃的氅衣是不能貼身穿用的,必須著於襯衣、便袍的外面以顯雍容端莊,並且若非冬日外出,氅衣的外面不再穿用其他服飾。

氅衣的四季穿用可以以棉、夾、緞、紗等為質地,水仙,在清代後妃氅衣紋飾中,常與壽字紋、靈芝等一起共同表達「靈仙祝壽」的主題。水仙紋樣以簇水仙花為主,花型端莊,暈色自然,枝葉繁茂。因為水仙是冬季及早春的花種,所以常用做夾棉及皮質為內里的冬季服飾。

黃色緙絲水墨水仙紋上羊皮下灰鼠皮氅衣

品月色緞平金銀綉水仙團壽字紋單氅衣

後妃的襯衣形制也沿襲了滿族傳統服飾的一些基本要素,為圓領,大襟右衽,直身式袍服。與氅衣的主要區別是:襯衣左右無開裾,腋下無對稱的如意雲頭。因襯衣兩側不開裾,身長掩足,行走時可遮擋

腿部,所以既可單獨穿用,也可在其外套穿氅衣、馬褂、坎肩、褂襕等短款或開裾較大的便服。氅衣和襯衣穿用場合比較多,是清宮後妃日常穿用最頻繁的便服。

雪青色緞綉水仙花蝶紋棉襯衣

醬色緙絲金銀水仙花紋夾襯衣

藍色緙絲水仙花紋上羊皮下灰鼠皮襯衣

㈦ 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將發行 花卉圖案

背面圖案
1元背面:三潭印月
1元人民幣上的圖案並非完全寫實,攝影師所在角度只能拍到兩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5元背面:泰山
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五經通義》雲:「宗,長也,言為群岳之長」。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岳」。

10元背面:夔門
夔門,在瞿塘峽入口處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又名「瞿塘關」,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從白帝城向東,便進入長江三峽中最西面的瞿塘峽,全長約8公里,在三峽中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杜甫詩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20元背面: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國家的紙幣上怎麼能少了這「天下第一」的風景?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灕江水清澈秀麗,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絕」。

50元背面:布達拉宮
為了製作第五套人民幣50元券的布達拉宮,上海印鈔造幣廠的兩位高級美工來到拉薩考察。他們尋找很久,最終在一個水廠的廠房頂上找到「最佳角度」。他們先在這里拍照片、畫素描圖,經過反復修改和雕琢,最終設計出人民幣上的圖案。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

100元背面: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為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築。它由1958年10月動工,第二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創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它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西長安街南側。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開會地點;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會的辦公場所;是黨、國家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局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國家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局、外交、文化活動的場所。整體建築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

㈧ 第五套人民幣各票面中部偏左處的花卉圖案是什麼花

你好!
第五套人民幣,小面額的紙幣水印中的花卉和正面花團的花是同一種。
一元——蘭花
五元——水仙
十元——月季
二十元——荷花
五十元,正面花團是菊花
一百元,正面花團看起來比較象紫荊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㈨ 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上的膠印對印圖案有什麼圖案

央視網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於8月30日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新版人民幣包含: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1元、5角、1角硬幣。據中國人民銀行介紹,新版紙幣提高了票面色彩鮮亮度,優化了票面結構層次與效果,整體防偽性能也提高了新版50元紙幣正面中部面額數字,調整為光彩光變面額數字「50」。調整了裝飾團花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左側增加了裝飾紋樣,調整古錢幣對印圖案為面額對印圖案。
調整左下方異型雙色橫號碼為標准字型雙色橫號碼,取消了左下角光變油墨面額數字,右側增加了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和豎號碼。
調整了毛澤東頭像亮度與層次,位置左移並適當縮小了尺寸,取消了人像兩側凹印線紋。調整右上角面額數字的設計樣式,由橫式改為豎式,取消了凹印手感線和凹印隱形面額數字。

新版50元紙幣背面調整了主景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調整了面額數字、膠印對印圖案的樣式,取消了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取消了右下角局部圖案並適當留白,年號改為「2019年」。
面額數字顏色在綠藍之間變化
在防偽特徵方面:
光彩光變面額數字位於票面正面中部,改變鈔票觀察角度,面額數字「50」的顏色在綠色和藍色之間變化,並可見一條亮光帶上下滾動。

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位於票面正面右側,改變鈔票觀察角度,安全線顏色在紅色和綠色之間變化,亮光帶上下滾動,透光觀察可見「¥50」字樣。
票面正面毛澤東頭像、國徽、「中國人民銀行」行名、裝飾團花、右上角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及背面主景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觸摸有凹凸感。
人像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透光觀察可見毛澤東頭像水印,白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下方,透光觀察可見面額數字「50」。
膠印對印圖案,票面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面額數字「50」的局部圖案,透光觀察,正背面圖案組成一個完整的面額數字「50」。
新版20元紙幣
新版20元紙幣與新版50元紙幣在票面特徵的改變大致一樣,在防偽設計上,改變鈔票觀察角度,可以發現正面面額數字「20」的顏色在金色和綠色之間變化,並且可以看見一條亮光帶上下滾動。

新版20元紙幣正面中部面額數字,調整為光彩光變面額數字「20」,取消了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調整了裝飾團花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左側增加了裝飾紋樣。
調整了毛澤東頭像亮度與層次,位置左移並適當縮小了尺寸;取消了人像兩側凹印線紋,調整右上角面額數字的設計樣式,由橫式改為豎式;取消了凹印手感線和凹印隱形面額數字。
背面調整了主景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調整了面額數字、膠印對印圖案的樣式;取消了右下角局部圖案並適當留白,年號改為「2019年」。

在防偽特徵方面,光彩光變面額數字位於票面正面中部,改變鈔票觀察角度,面額數字「20」的顏色在金色和綠色之間變化,並可見一條亮光帶上下滾動。
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位於票面正面右側,改變鈔票觀察角度,安全線顏色在紅色和綠色之間變化,透光觀察可見「¥20」字樣。
票面正面毛澤東頭像、國徽、「中國人民銀行」行名、裝飾團花、右上角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及背面主景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觸摸有凹凸感。
花卉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透光觀察可見花卉圖案水印,白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下方,透光觀察可見面額數字「20」。
票面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面額數字「20」的局部圖案,透光觀察,正背面圖案組成一個完整的面額數字「20」
新版10元紙幣
那麼,新版的10元紙幣又有什麼樣的票面特徵和防偽設計呢?繼續來了解一下。
新版10元紙幣正面中部面額數字,調整為光彩光變面額數字「10」,取消了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

調整了裝飾團花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左側增加了裝飾紋樣;調整古錢幣對印圖案為面額數字對印圖案;調整左下方雙色橫號碼為標准字型雙色橫號碼,右側增加了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和豎號碼。
調整了毛澤東頭像亮度與層次,位置左移並適當縮小了尺寸,取消了人像兩側凹印線紋,調整右上角面額數字的設計樣式,由橫式改為豎式,取消了凹印手感線和凹印隱形面額數字。
10元紙幣背面調整了主景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調整了面額數字,膠印對印圖案的樣式,取消了右下角局部圖案並適當留白,年號改為「2019年」。

在防偽特徵方面,光彩光變面額數字位於票面正面中部,改變鈔票觀察角度,面額數字「10」的顏色在綠色和藍色之間變化,並可見一條亮光帶上下滾動。
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位於票面正面右側,改變鈔票觀察角度,安全線顏色在紅色和綠色之間變化,透光觀察可見「¥10」字樣。
票面正面毛澤東頭像、國徽、「中國人民銀行」行名、裝飾團花、右上角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及背面主景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觸摸有凹凸感。
花卉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透光觀察可見花卉圖案水印,白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下方,透光觀察可見面額數字「10」。
票面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面額數字「10」的局部圖案,透光觀察,正背面圖案組成一個完整的面額數字「10」。
新版1元紙幣
新版人民幣1元,既有紙幣,又有硬幣。那麼,新版1元紙幣有哪些票面特徵和防偽特徵呢?

新版1元紙幣正面調整了裝飾團花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左側增加了裝飾紋樣、面額數字白水印,調整左下方雙色橫號碼為標准字型雙色橫號碼,取消了左下角裝飾紋樣,右側調整了毛澤東頭像亮度與層次,位置左移並適當縮小了尺寸;取消了人像兩側凹印線紋,調整了右上角面額數字的設計樣式,取消了凹印手感線和凹印隱形面額數字。
新版1元紙幣背面調整了主景圖案造型與層次效果,調整了面額數字樣式,取消了右下角局部圖案並適當留白,年號改為「2019年」。

在防偽特徵方面,票面正面毛澤東頭像、國徽、「中國人民銀行」行名、裝飾團花、右上角面額數字、盲文面額標記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觸摸有凹凸感。
花卉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透光觀察可見花卉圖案水印,白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下方,透光觀察可見面額數字「1

熱點內容
花插花瓶就蔫了 發布:2025-09-19 20:02:20 瀏覽:803
美麗一朵小花 發布:2025-09-19 20:02:19 瀏覽:578
大紅綉球打一花卉 發布:2025-09-19 20:00:30 瀏覽:167
翻荔枝盆栽 發布:2025-09-19 19:43:00 瀏覽:125
廬劇林丁香 發布:2025-09-19 19:31:47 瀏覽:859
寫意花卉畫范 發布:2025-09-19 19:27:41 瀏覽:812
情人節社會調查玫瑰花 發布:2025-09-19 19:07:06 瀏覽:584
張庭七夕 發布:2025-09-19 19:04:56 瀏覽:973
百合女同電影視頻 發布:2025-09-19 19:04:21 瀏覽:3
用便利貼折玫瑰花 發布:2025-09-19 18:39:42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