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旗花卉
㈠ 赤峰市周邊好玩的地方
赤峰市植物園
赤峰植物園以植物園為主,樹木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因為它的前身是赤峰紅山區城郊林場樹木園。樹木園主要功能是引種訓化北方半乾旱及周邊地區樹木,以改變赤峰地區荒山造林品種單一的狀況。自樹木園建園來,先後從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新疆等地引進優良樹種四是四科九十二屬二百四十五種。
㈡ 克旗四月份樹綠了嗎
沒綠。
因為四月份的天氣的比較冷,每年農歷五月末開始內蒙大草原才會變翠綠翠綠,端午節也是出遊的高峰季節,各種鮮花也開遍草原,端午的草原是最美的,初春的草是嫩綠的。
㈢ 克旗蕨菜有幾種
6種。克旗蕨菜分為長羽蕨、食蕨、歐洲蕨、鐮羽蕨、毛軸蕨、雲南蕨,因此是六種。蕨菜是蕨科植物蕨的嫩葉,在我國的食用和葯用歷史悠久,其特點是嫩葉在未展開時拳頭狀,嫩莖表面有細毛。
㈣ 內蒙古赤峰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高考畢業後,我和幾個好友相約去到了內蒙古赤峰,在這里暢游三天之後,我們都深深的愛上了這片土地。赤峰位於內蒙古中部,因市區東北有一座紅色的山峰而得名。歷史上,赤峰曾是遼國的發祥地,現在這里還可以見到遼上京、遼中京、遼祖陵等遺址。 除了豐富的歷史古跡之外,赤峰市的自然風光也堪稱一絕,草原、沙漠、內陸湖一應俱全。
草原旁邊的達里湖,是內蒙古著名的內陸湖泊;勃隆克沙漠景區集草原、湖泊、沙漠景觀為一體,是體驗民俗風情的最好場所。
1:達里湖
景點介紹:
分布著被風化的玄武岩或花崗岩,是低濃度鹽水湖。面積238.00平方公里,深度最大深度 13.00米,容積16.0億立方立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淡水湖,產鯉魚、華子魚(瓦氏雅羅魚),肉質鮮嫩細膩,營養豐富。
推薦理由:
達里湖是鳥類的天堂,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棲息著16目42科235種鳥類。其中有珍稀的丹頂鶴等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26種,是國家珍稀鳥類保護區,被稱為「百鳥樂園」,享有我國第三大天鵝湖的美譽。
開放時間:全年 8:00-18:00
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西南部
門票價格:79元
主要景點:
北岸景區 門票:90元
包含景點:包含水上樂園、自然博物館、觀鳥長廊。
南岸景區 門票:120元
包含景點:碧海銀灘、曼陀山莊
交通:
自駕線路:北京-張北-太僕寺-桑根達來-灰騰河-達里湖(全程540公里)。
公共交通:赤峰汽車站、克什克騰旗的經棚汽車站都有開往達里湖的班車。乘火車到赤峰後,乘36路公共汽車到赤峰汽車站,可直接購買到達里湖的車票,到達站是達里漁場。如果買不到直接到達里湖的票,也可再轉乘開往克什克騰旗經棚鎮的長途汽車,在經棚汽車站購買去達里湖的車票或包車前往景區。
2:勃隆克沙漠
景點介紹:
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溫都蘇木(鄉),距赤峰市120公里,是距京津冀遼等省區最近的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湖泊、原始次生林於一體的旅遊景區。赤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的接壤處。「赤峰」是因城區的東北角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峰而得名。翁牛特旗位於赤峰市腹部,旗政府駐地烏丹距赤峰89公里。以烏丹鎮為中心,四周輻射三、四個景點,最為出名的就是勃隆克和玉龍。
推薦理由:
勃隆克沙漠是觀賞自然奇景和體驗蒙古族風情的好去處。這里有金色的沙山、碧綠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異的怪石。種種看似奇異的組合就這樣完美地融在一處,讓人如在夢中一般。旅遊區內還特別設有觀賞區、娛樂區、生態建設示範區等,主要項目包括賽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劃艇、游泳、垂釣、水上游戲、沙漠駝隊探險等,游樂之餘,你還可以到民族餐廳品嘗內蒙古風味菜餚。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溫都蘇木布日敦嘎查境內
門票:80元
開放時間:08:00-18:00
交通指南:建議自駕或包車前往。
旅行tips:
赤峰的最佳旅遊時間為夏秋,尤以夏秋之交最為理想。但此時日照強烈,需要准備防曬用品。赤峰景觀以沙漠、草原等為主,夏秋之際氣候相對溫和,草原翠綠,沙漠金黃,林葉盡染,可以觀賞到最佳景色。
㈤ 烏蘭木通是什麼地方
即烏蘭布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蘭圍場區,烏蘭布統為蒙語,漢語的意思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大、小紅山,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 。
景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6°43′—117°16′,北緯42°23′—42°29′,距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經棚鎮120公里,距北京、承德、赤峰的距離分別為450、260、300公里。東與紅山子鄉毗鄰;南與河北省圍場接壤;西、北與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克旗浩來呼熱鄉交界,交通便利。
烏蘭布統是清朝康熙皇帝大戰漠西蒙古准格爾部落首領噶爾丹的著名古戰場,現今仍然保存著烏蘭布統古戰場、將軍墓和十二座連營等歷史遺跡。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烏蘭布統蘇木於2012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下轄小紅山子嘎查、元寶山嘎查、孤山嘎查、黃芩塔拉嘎查、浩斯敖包嘎查、葫蘆諾日嘎查等6個嘎查。
(5)克旗花卉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景區以將軍泡子古戰場最為有名,還有十二座聯營、佟國綱墓、五彩山、象群山、喇嘛山、公主湖、盤龍峽谷、蘑菇泡子、有影視外景地(《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還珠格格》等60餘部影片的外景拍攝地),灤河源頭金蓮花灘、紅松湖、皮溝。
1、烏蘭布統古戰場
位於克旗境內西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與河北圍場縣的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屬著名皇家獵場一部分。康熙以20萬大軍與噶爾丹大戰於此,古戰場的烏蘭布統峰東北有白樺、紅柳;峰西南烏蘭公河繞山而過;峰前有將軍泡子,廣約千畝 。
2、五彩山
山腳環繞紅松湖和大峽谷,山上生長著幾十種灌木喬木。每到秋天,在溫度和陽光的作用下,各種樹葉的顏色逐日變化,色彩對比十分明顯。
㈥ 克什克騰旗五大「海日罕」神山
在世界 歷史 上,有人形象比喻中國是東方巨人,擁有五千年以上 歷史 脈絡清晰的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偉大的中華文明燦若星漢、瑰麗輝煌,其形象威儀具象,儀態萬方;其山如骨骼,其水如血脈,背依亞歐大陸,面向遼闊太平洋,來龍深遠,去脈奔騰。三山五嶽,成就了中華錦綉;昆侖秦嶺,劃分了南方北方。而塞外草原的高山大嶺,蘊含著北方民族的榮辱興衰,寄託著各族兒女亘古以來的喜怒哀樂,寄託著炎黃裔胄的共同精神追求,更體現中國人的心性休養、價值與精神砥礪。我們介紹的不是耳熟能詳的名山奇峰,而是克什克騰旗草原各族人民心中共同的聖山——五大「海日罕」神山。
克什克騰旗五大「海日罕」神山
克什克騰旗五大「海日罕」(敖包)神山,均為元朝時皇家命名官敖包,為克什克騰旗部及周邊其它蒙古部落共同的祭祀聖地。這五大「海日罕」神山(敖包)是:塞罕海日罕(今塞罕壩),在克什克騰旗南;陶高海日罕(今坨河錐子山),在克旗東;嘎啦德斯汰海日罕(今大青山),處於克旗中心位置;土子海日罕(今同興鎮北大山),處於克旗北部;巴彥海日罕(今達里鎮東北白音敖包),位於克旗西部。名非天造,必從其實。此五大神山,構成了克旗山川大地的架構,相望於原野,傲立於天地之間,而且於高拔俊極中彰顯各自的特色,神奇、神秘、神聖,是各族百姓心中的聖山。
攝影:楊賀明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亦作「鄂博」、「腦包」等,漢語的意思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祭祀的石堆或土堆。據 歷史 記載,祭神山或敖包與成吉思汗有關系。《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殺時,藏在不兒罕山裡,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兒沒有抓住成吉思汗,無奈撤圍。成吉思汗大難不死,感慨地說:「不兒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生命,我將每天祭祀每天祈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拴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以手推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成吉思汗曾向西域大國派出一個龐大的商隊,欲求與哈喇子模國通商,但蠻橫的哈喇子模國君臣野蠻殺害了商隊全體人員並奪走了全部貨物。消息傳來,成吉思汗在聖山上祈禱三日三夜後,下山做出了西征決策,開啟了蒙古三次大規模西征的序幕。元代,忽必烈曾制典,皇帝及蒙古王公貴族軍民人等,每年必須至祭名山大川。由於有的地方沒有山或離山較遠,民眾便「壘石像山,視之為神。」這種山用石塊或土堆積起來,蒙古語稱「敖包」。
敖包大致有四種用途:用以劃定邊界;道路標志;祭拜鬼神,祈求豐收;安葬活佛、英雄、旗長或名人。於是原來的界標、路標就變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護神等神靈的場所。蒙古各地根據需要選址建造敖包,各盟、旗、蘇木、嘎查、獨貴龍和寺廟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還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還有各自的名稱。過去,蒙地祭祀敖包與祭神山是兩個概念,經過 歷史 演進,祭山與祭敖包或契合為同一個內容,只是個別地方稍有不同。克旗五大神山即五大敖包,均建於境內高山之巔,都是用石塊堆積而成,呈圓包狀,上插若干幡桿或松、柳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建敖包時或在石堆內放置五穀、弓箭、佛像或名人用過的兵器衣冠。敖包若為大小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的要大許多。其中塞罕敖包和白音敖包為皇家敖包。
攝影:楊賀明
每年農歷五月至七月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為法定祭敖包吉日,是草原上生活的人民最神聖和最隆重的節日,屆時,不分皇親國戚、財主貧民,皆為這一盛大節日而奔忙,遠方的人們趕著牛羊,騎著駿馬奔向敖包,並在周圍紮下蒙古包,參加盛大的祭敖包儀式。在祭日,周邊群眾扶老攜幼,攜帶著哈達、經幡、活羊、奶食品、糕點和酒,在太陽初升之前即開啟祭祀儀式,先獻上哈達和貢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按順時針方向繞敖包三圈兒,再行跪拜禮,祈禱降福,保佑人畜兩旺。可謂拳拳服膺,衷心景仰。行完禮後,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投布魯等傳統 體育 活動,以及物資交流、買賣和串親訪友活動。選擇合適地方支鍋煮羊肉,舉行野餐。一連活動三至五日方才散去。
蒙古民族祭祀敖包的習俗傳習之久,這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族的生活環境有關系,自漢代以降,草原各民族信奉薩滿教,信仰和崇拜藍天(即長生天)。在他們的觀念中,天和地是渾然一體的,天賦予人以生命,地賦予人以形體,一切都由神靈掌管著,我國各民族祖先祭拜與神祗信仰,也就是敬祖與祭神的傳統,是並肩存在、相輔相成卻又迥然各異的。神靈以敖包作為與人類溝通的媒介,祭敖包即為敬神。這種原始的、樸素的感恩敬畏心理,反映了古代人們自然宗教意識和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
塞罕敖包
塞罕敖包位於克什克騰旗南境,與河北省圍場縣、赤峰市松山區、翁牛特旗毗連的塞北屏障塞罕壩中段隘口上。
塞罕壩古稱「蹛林」,為匈奴的祭祀之地,唐代時為千里松漠核心地帶,遼代為契丹皇帝拜日場所,清代名為大興安嶺。又古名道圖喀拉漠多,清康熙帝賜名達爾漢漠多林。塞罕壩最高峰大光頂子海拔2067米,為赤峰市最高峰。清代康熙帝出巡塞外,在烏喇岱(即塞罕壩)大宴蒙古王公,席間喀喇沁、翁牛特、克什克騰等部王公向康熙獻地,四年後康熙將獻地辟為木蘭圍場,塞罕壩中、西段亦在圍場范圍,因此原處於塞罕壩下三姓庄的克什克騰旗扎薩克府幕帳北遷潢河之源,康熙帝終其一生十數次到木蘭圍場,其中有四次逾塞罕壩駐蹕百岔川。乾隆帝、嘉慶帝亦數度登臨塞罕壩。
清代《東華錄》記載:嘉慶十五年(1810)年秋,嘉慶帝登塞罕壩賦詩「興安在望未能陟,西北巍峨接太空。虎豹九關森玉闕,雲霞萬疊漾金風。尊同五嶽神功浩,境達諸天御氣通。福祐寒垣沐膏澤,峰巒群拱勢隆崇。」並下詔:「晴雨應時,聿昭順祐,命禮臣酌議祀典,以隆望秧。奚時四鎮之儀,春秋致祭」。其後於此,再堆壘塞罕敖包,建敦仁鎮遠山神廟,塑塞罕佛,春秋奠祭之。
民間傳說,清康熙帝在壩上行圍打獵,當大隊行至壩上塞罕泡子邊,突然烏雲翻卷,濁浪排空,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大臣勸駕避雨緩行,康熙生氣地說:「就是下紅雨,朕也要趕路!」忽然從泡子里跳出來一隻金蟾,擋住鵉駕討封,康熙帝即封之為「塞北靈驗佛」,以保佑塞外百姓平安吉祥。自此,塞罕敖包即供奉塞北靈驗佛。每年陰歷6月13為祭日。至清代民國年間香火日盛,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度荒廢,1980年代以來恢復祭祀活動。尤其是1990年代至今,祭塞罕敖包為內蒙古、河北兩省區各族百姓共同節日,京津沈及國內各大城市 旅遊 者也慕名而至。
從六月十一開始,人們就上塞罕壩做祭祀敖包的准備工作。六月十二午夜,遠近周邊各族百姓,便開始攜帶祭品和食品餐具、帳篷旱傘,從四面八方向塞罕敖包匯聚,在六月十三黎明起,便展開祭敖包活動,人們在塞罕敖包前默禱祈福消災,求子嗣、求吉祥,祛病消災,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把祈福內容寫在長幅紅布上,牽著綿羊,全家人順時針環繞敖包轉三圈,逆時針轉三圈,再把紅布掛在架子上(叫掛彩)。祭敖包三年為一周期,淳樸虔誠的鄉親們每年都把祭敖包視為大事認真做好。祭塞罕敖包為血祭,人們在敖包前宰殺綿羊,把羊血、羊頭供奉於神位上,在敖包周邊森林中支鍋壘灶,煮手把肉,盡情吃喝玩樂。近幾年來,由於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建立,已成為中外著名的生態 旅遊 景區,尤為京津及中國北方各民族民眾青睞,祭塞罕敖包已成為馳名 旅遊 品牌。
白音珠日和敖包
克什克騰旗官家敖包原為塞罕敖包,但清末民初時隨著漢民入蒙地墾殖,蒙古人逐漸北遷,祭祀聖火亦北遷至巴彥海日罕,即今白音珠日和敖包,因此,白音敖包成為扎薩克敖包,也是公祭敖包。
1987年春,十世班禪卻吉堅贊大師贈鎦金佛一尊於此敖包安放。以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三為祭祀日,屆時,旗扎薩克、旗長盛裝蒞臨,率群僚行跪拜大禮,向敖包獻祭奶食品、糕點、阿木蘇、白酒、牛奶,桌上擺放9隻整羊,公爺親自焚香敬酒,默禱「山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畜興旺,無災無病,大吉大利。」佛事完畢,擺全羊宴,人們大快朵頤,舉行「好漢三賽」等游藝活動,在臨時構建的街市購物交易,一般狂歡三日方才散去。
白音敖包山在貢格爾草原上突兀而立,渾圓柔潤,給人們以祥和溫柔的感覺。俗名牛心山,山上有薈祥寺古建築。周圍則分布著數萬畝沙地雲杉,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杉樹特有品種,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屬 歷史 上千里松漠孑遺,被百姓視為神樹。碧綠的雲杉林簇擁著白音敖包,使之更顯蔥郁靈秀,不愧為蒙古族民眾頂禮膜拜的聖山。
坨河敖包
坨河敖包,蒙古語稱陶高海日罕,又名岳碧爾山。主峰海拔1960.1米,處於克旗東部,百岔川、陶高川夾峙,群山萬壑,簇擁高峰拔地而起,百里開外便見到其偉岸英姿。
坨河敖包壯觀,其山勢如一頭猛虎,虎頭高昂向西南,虎尾高揚於西北,在海拔1500餘米時,碩大的山體峭拔而起,以70多度的陡坡刺向天宇。南片有一片冰川漂礫碎石帶,其自然形成一頭下山虎模樣,昂頭擺尾,動感十足。登臨頂峰,徜徉於寬50餘米長400餘米的山巔草甸上,頭頂白雲飄飄,一伸手便能扯下一把來。大好河山一山映襯一山,一嶺掩遮一嶺,西北方向的達里諾爾像一條明鏡閃著白光,南面的塞罕壩清晰可見,大光頂子如同一柄利劍刺破青天。
而更會令人拍手稱奇的是在孤峰腳下,竟有一口被松樺樹干圍攏的水井。在孤峰高山之巔,竟存在一眼水井,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我絕不相信。我探身井中,水冰涼、滑膩,微泛綠色,掬一捧飲之,微甘清爽,據說山上望火樓的看守人和牛羊倌用此井水。常言道:山多高,水多深。今見此井,信焉!
坨河敖包自元代皇家冊封為神山敖包,象為克旗東部蒙漢各族民眾祭祀之所。主敖包很高大,呈雁翅狀分立於主敖包的各6個小敖包是用石塊堆砌而成的。主敖包東南方有神龕、祭台,並立有兩尊石碑,均刻有「塞北佛爺之神位」字樣,落款大碑為乾隆年間,距今已三百餘年,另一塊為光緒年間刻立,顯現其滄桑的歷久經年,這神山聖水敖包,守望華夏故土,給我輩天涯過客以勇毅擔當的豪邁,壯懷激越的胸懷。
嘎拉德斯汰海日罕(大青山)
說起來,嘎拉德斯汰山(俗稱王八蓋子山)的名氣沒有與之相連的小弟大青山大,大青山因為冰臼和奇石而名揚天下。實際上,嘎啦德斯汰山主峰海拔1967米,大青山海拔1538米。嘎啦德斯汰山敖包處於克旗中部,是中心敖包,過去該區域是蒙古人駐牧地,南臨西拉沐淪河,北依大興安嶺,熱水塘溫泉是各族百姓尤其是蒙古人心儀的療養祛病聖地。
嘎拉斯汰敖包居於中心而威儀四方,居高臨下,龍盤虎踞,山勢俊俏巍峨,峰奇林秀,大青山有「塞上小桂林」之美稱。山坡天然林面積很大,松杉、白樺、山楊、山槐等種類繁多,溝谷中核桃、山梨、山丁子、山裡紅等野果成片簇擁,豹貓、野豬、馬鹿、狐狸等野獸棲息於林草中,野山參等名貴中葯材史有采纈,神山主峰渾圓開闊,草卉繁茂,猶如神龜匍匐於地,山下林草青青,泉溪淙淙,怪石嶙峋,移步換景,擬人狀物,惟妙惟肖,巧奪天工。
攝影:薛新玉
嘎啦斯汰敖包冊立於元代,石堆敖包高大壯觀,每年農歷五月十三,各族百姓競相登山祭敖包,同時觀賞壯美山川,採花卉,撿山蘑,采野果,盡情體會大自然的靈犀內涵。
該山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便建有「八〇二」電視轉播台,承擔內蒙古的信息傳輸轉播的任務。大青山被列為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九大景區之一。
土子海日罕(北大山)
北大山綿亘於克旗東北邊陲,故名北大山,主峰海拔1879.2米,長11公里,寬4公里,山頂平坦如桌面,遠看山頂平整,形象平正。如果從南部、西部觀之,北大山只是一列高嶺。但從林西縣統部鎮觀之,其山如同一頭雄獅,威猛蹲伏於天際,黑黝黝氣度不凡。北大山敖包位於克什克騰旗東北方向,屬大興安嶺南麓,其東為壩筒子溝,為林西連通錫林郭勒大草原的交通要道。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蘇軍外貝加爾方面軍第十七集團軍從錫盟大草原直驅壩筒子溝,一舉攻佔林西。北大山控扼草原,虎視西拉沐淪河流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北大山北面是巴彥高勒大草原,西北部與其相連接的山脊是阿斯哈圖石林,為克什克騰旗地質公園阿斯哈圖石林景區,石林拔地而起,惟妙惟肖,不可言狀,實為世界地質公園九大景區翹楚。北大山南麓與北麓截然不同,山北為白樺林,山南陡峻,懸崖陡坎突兀而立,稍緩一點的坡上遍布林木,崖下為較平緩的黃土坡,現農田、人工林鬱郁蔥蔥、草坡上繁花如海。一台地上為遼代古墓葬,今地表尚存有石人、石虎、石羊、石桌。據專家分析,古墓主人為遼四品或五品官員,非平民墓葬。再向南川道上,有明顯遺跡的金代邊堡從東西向沿天河源奔向巴彥查乾草原。
北大山敖包向為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和錫林郭勒盟東西烏珠穆沁旗各族民眾祭拜的神山,每年農歷五月十三為祭日,方圓幾百里的百姓競相登上北大山,向敖包獻上虔誠而深情的祝福,觀賞北大山的雄偉英姿。
勸人向善祈禱幸福的民俗風情。
帶有濃郁的自然崇拜風情,是草原上古老宗教薩滿教的遺韻。薩滿教是多種自然神靈和祖先神靈的集合:崇拜火、北斗七星,崇拜山嶽、翁袞(祖先),崇拜英雄。居於所有神靈之上的則是永恆的「長生天」,蒙古語叫做「騰格里」。蒙古族最常說的宗教語言就是「托著長生天的氣力」,認為「天」是宇宙的統治者,也是正義的支持者和一切生命的源泉,因而每喝酒,必祭天。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千年已逝, 歷史 記憶中前塵往事,通過某些儀式傳承下來。祭敖包儀式亘古以降,已發展演變為一種藝術,一種儀式,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社交 娛樂 等傳統文化,成為克什克騰旗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如今的祭敖包,古代的宗教色彩逐漸淡化,卻強化了祝福生活美好願望,變成了各民族民眾共同享受的民俗節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克什克騰旗五大神山雖未列入到中國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然其名聲既有其獨特魅力的自然屬性,更具有別具風格的人文意義,而且二者共同作用於一山,「詩從山麗,山以詩傳,」人們感恩於這個時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厚,精神世界向善向美。縱觀幾千年 歷史 ,像今天這樣的日子是極珍貴的,值得分享與珍惜。人文映像,秩文積淀,一座敖包便成為一個地方的 歷史 博物館。賦於想像力和懷著美好願望的人們,為一個個地方演繹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口耳相傳,歷久彌新,寄託了人們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願望,積累成為生生不息、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顯示出中華民族超強的凝聚力、向心力。
作者:呂振山
㈦ 我想問問赤峰自駕游去哪裡好玩
赤峰自駕游去哪裡好玩,2018赤峰自駕游攻略
赤峰看草原,不僅僅是克旗。周邊也不錯的。我自駕去過。我給你的行程,順路把沿路最好的景點都玩了,不繞遠,風景又是精華。
到桑根達來後轉入內蒙省際大通道,這也是高速,沿途是沙地,是稀樹草原景觀。進入浩來忽熱就到克旗地方了。這里有路標——響水電站旅遊區。轉進去,走10分鍾就到了。是沙地水庫,到這兒就快天黑了,在這里賓館住宿。這里風光無限。第2天,沿河(西拉木倫)邊柏油路走,到達克旗。沿途有龍口漂流,可漂2小時,很長。到克旗了。然後走林西方向,到熱水鎮轉入黃崗梁,它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森林草原景觀。然後往西半小時到達沙地雲杉林,是草原上的一景。然後你們可以選擇往西去達里湖,玩到周日上午,然後開始原路返回。也可選擇往北到同興然後往東到阿斯哈圖石林。石林玩2小時就夠瞭然後接著往東到統部,然後往北,到西烏旗。
1、烏梁蘇景區。
在去年建成游步道、木棧道、旅遊公路和集裝箱酒店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全長1500米的內蒙古最長的高空觀光索道、遊客餐飲娛樂區、停車場、觀景台和旅遊標識等項目。
2、皇家漫甸景區。
在建成遊客中心、篝火廣場、蒙古大營和原生態草原度假蒙古包等設施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投資730萬元建設蒙古包、動物觀賞園和兒童娛樂設施、康熙大帳等項目。
3、楚東現代農業園區。
今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善玻璃鋼構藝術農業觀光溫室3棟,建設休閑垂釣園和園林景觀等項目。
4、興隆田園綜合體項目。
位於當鋪地滿族鄉新井村。該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主題農庄、原始農工博覽園、開心農場、農業觀光展示棚、花卉藝術館和房車露營地等項目。
更多關於赤峰自駕游去哪裡好玩,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e0e89161573219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㈧ 內蒙赤峰克什克騰旗的歷史由來
由來:蒙古語,是成吉思汗時所創設的近衛軍的稱號,簡稱克旗。克什克騰旗位於赤峰市。
克什克騰旗順治九年(1652年)建制,總面積20673平方公里,總人口25.6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民族,漢族居多數、蒙、漢、回、滿等10個民族聚居的地區。
經棚鎮為廟會佛事活動場所,廟會時僧侶商賈雲集,搭置棚帳誦經,故稱這里為「經棚」。經棚鎮北靠氣勢雄偉的大興安嶺,南臨奔流不息的西拉沐淪河。
坐落在必如河兩岸平坦的山間低地上,海拔為1005-1040米。經棚鎮蒙語稱為「必如浩特」,由於蒙語「必如」漢語譯為「二歲半」,故經棚鎮也有「半城」之稱。
(8)克旗花卉擴展閱讀
克什克騰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西北部,地處燕山山脈、大興安嶺山脈和渾善達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結合部,總面積20673平方公里。
克旗集山川、河流、林木、湖泊、深深地草原、文物古跡、古地質遺跡於一體,素有塞外「金三角」、「內蒙古縮影」及「內蒙古百寶箱」之稱。轄區擁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上以行政區劃命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之一,克旗近幾年先後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水利風景名勝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國家級攝影創作基地」。
克旗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白蘑、蕨菜、金針等山野菜,甘草、黃芪、麻黃等中葯材在國外享有盛譽,主要野生動物有馬鹿、狍子、黃羊、青羊、野豬等,達里湖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中有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鳥類1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