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陸河花花語

陸河花花語

發布時間: 2023-01-08 09:48:56

1. 描寫梅園梅花的段落,要整片梅花林和一棵樹上的!急!!!!馬上要用!!!

1、來南方看「雪」,在汕尾陸河縣「萬畝梅林」內,「香雪谷」的梅花正迎著寒風怒放,一朵朵梅花已悄然綻開,爭奪斗艷,那漫山遍野的梅花,不是雪卻勝似雪,身臨其境,彷彿讓您進入香雪童話之中,歡迎大家到陸河共光賞梅。
2、論外表,梅花並不出眾,構成它的只是五片樸素的粉紅花瓣,而就是這樸素的花朵,是我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感覺。論香氣,梅花有一股淡淡的氣息,聞到後會使人一天都精神飽滿,如果清晨聞到的話,那麼一天都會心曠神怡。
3、邁入園里,在凜凜寒風中,只見一大片梅花傲然怒放。枝頭上,那白色的小花在斗寒爭艷,為這個嚴冬增添了幾分生機。梅花枝條細長,形態不一,婀娜多姿。金鍾似的小花在花枝間點綴著光彩,不時吸引著遊人的目光,引來陣陣的贊嘆。
4、梅花,是最超凡脫俗的花。有的小巧玲瓏,憨態可掬;有的裊裊娜娜,羞羞答答;有的端莊大方,秀美十足……再配上梅花的奇香,真是惹人愛憐。
5、梅花,是最堅韌的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在寒冬里傲霜鬥雪,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當別的花枯萎零落,花殘葉敗時,梅花卻昂首怒放,獨樹一幟,傲然挺立在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它也能「疏影橫斜水淺清,暗香浮動月黃昏」,笑傲乾坤。
6、《梅花林》是宋代詩人王洋的詩詞之一
橫橫直直迷人路,誰知恰是藏春處。
減春一片亦何傷,切莫輕狂作飛絮。
開正盡數一至七,無雨無風保休吉。
此游不記後難尋,聊寫長言民時日。

廣東省陸河縣種植30萬畝梅樹,被評為青梅之鄉,應該國內最大的賞梅勝地,每年都吸引N多萬人前來觀看梅花。
共光梅園,無論何時都很好看,都可以逛著秀麗的梅園、盡情呼吸,那有還百年古剎——聚雲寺。
最佳賞花時節農歷12月份左右,進入了梅園如同進入仙境,如果你是陪同愛人去,那就更浪漫了;如果你是度密月的,可以去哪裡拍攝婚紗照。
觀葉觀果時間比較長農歷1-6月都是比較佳的時節,但是農歷4-5月就結滿了成熟青梅果,你可以看到滿滿的幸福,回味酸酸的幸福---JIA998答

2. 陸河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1、火山嶂: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內,海拔763米,是陸河縣縣城的主要標志。山頂建有一座高54米的微波鐵塔,波及粵東地區的惠東、海豐、陸豐、紫金、五華、揭西、普寧等幾個縣市。山上主要以灌木為主,半山多以松樹和紅葉居多,是當地人重陽節經常攀登的一座山

2、世外梅園景區:位於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水唇鎮羅洞村,全村種植青梅上萬畝,是粵東地區最大的連片梅園。每逢大寒前後,上萬畝梅花爭妍怒放,清香飄遠,煞是壯觀。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有雷打石、劍劈石、風響石 迎客松、夫妻樹、紅椎林 十里花溪、古梅園棧道 娃娃魚生態河、兔兔歡樂園、野鴨基地等。

3、神象山: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南萬鎮南天湖旁,海拔653.1米,整座大山是一個大石頭,它的造型酷似一頭把長鼻子伸向南天湖的大象,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4、南萬紅椎林生態公園:位於廣東省汕尾陸河縣,公園以森林生態旅遊為特色,以山水閑情為主題,是休閑避暑、探險、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寄情山水的好地方,是陸河縣綠色走廊景點之一。

3. 汕尾陸河的獨特的客家文化

豐富的旅遊資源
陸河是個純粹的客家縣,又地處潮汕方言區,長期演變出獨特的客家風情。在民間藝術方面,既有故事、笑話、諺語、俗語、歇後語、傳說、山歌等口頭文學,又有腰鼓舞、秧歌舞、踩高蹺、舞獅、耍龍、撐景、搬地景、木偶戲、雜技魔術、八音牌子等文化表演項目,還有國畫、油畫、木雕、泥塑、扎花燈、根書等民間文藝美術創作。客家飲食文化也獨具特色,如擂茶、打米程、做糍粑、釀黃酒、釀豆腐、腌鹹菜,還有扎頭糕等二十幾種糕點小吃品種,頗富盛名。
民風民俗具有濃厚的山區客家特色。山區節日活動較多,且與農事有關。如農歷七月「立秋」插完田,農家人為慶早造豐收和完成晚造種植任務,以宰雞鴨,做糍粑,謝神明,答謝親友互助;有的地方「冬至」搭稈棚,做糍粑,為耕牛儲過冬飼料,感謝老牛的辛勤貢獻。在慶新春鬧元宵活動中,有組織醒獅隊、曲藝班,過鄉入村賀歲拜年,增強村民團結與友誼的;有山區青年男女盪鞦韆、坐翻天車,男青年比賽「走神」,表現山區彪悍與頑強的;有鄉村農婦精心製作一米多高的「米程崗」、「景」供奉神明,以展示自己聰明與靈巧的;有表現山區人智慧的河田、螺溪、河口、黃塘的「高景」和新田的「地景」;還有南萬鎮的「唱象歌」、「跳象舞」。其中較有特色的就是每年正月二十河田出「景」。「景」者美麗奇特的景觀也,又名「高台飄色」,歷史悠久。
陸河地靈人傑,歷來人才輩出。明代曾出現葉夢熊、葉高標等朝廷一品官員。建國後,涌現出一批政界、軍界、文化界、企業界傑出人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謝非,現任某大軍區中將、副司令員誕生在這里,著名書畫大師賴少其也在這里成長,馬來西亞甲板大王彭雲鵬先生祖籍也在陸河,全縣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達30多萬人。
陸河自然景觀奇特,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其中南告峽谷風景區,不僅有上鷹嘴、下鷹嘴,如兩只蒼鷹昂天長嘯,而且下面有石榴花石、獅子石、蝙蝠石、麒麟吐火等奇特巨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三門寨」瀑布,一橫排三瀑布,高達四、五米,十分壯觀。峽谷河床中有一石洞,名為「巨石含珠」,洞中有一圓珠如排球樣大,水沖石轉,永不停息,但看得見而取不出,是一絕奇觀。
螺溪鎮書村河的「旱崆」,是一個奇特景觀。水從上游浩浩奔來,到了「旱崆」突然消失,而水從怪石嶙峋的「旱崆」底下流過,隔幾百米後才見蹤跡,趣者以石擊之,聲響如鼓。
特殊的地質地貌使陸河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全縣共八個鄉鎮,五個都有溫泉。較大的要數上護下隴溫泉和河田湯子里溫泉。上護溫泉屬碳酸鈉鈣型,溫度44℃至56℃;河田溫泉為硫磺質的,溫度較高。兩處水質都較好,常浴可治療慢性關節炎、心肌炎及各種皮膚病。
記載陸河客居悠久歷史的有民居九廳十八井、圍籠屋、商賢家廟、五星宗祠、「三世一品」祠,清代雍正年間的時雍樓、參城的古城堡;印證客家人尋求精神寄託的有尖山寺、聚雲寺、廣德寺、回龍寺、石船庵、南慈庵等佛教名剎。
陸河革命歷史遺跡不少。新田圩天主堂是1925年3月和10月周恩來兩次率革命軍東征時住過的舊址,又是大革命時期1927年5月召開海陸豐、汕頭、惠州地委及各縣黨組織、農會聯席會議,決定成立「惠、潮、梅」農工救黨軍總指揮部的地方。有1929年激石溪「紅軍醫院」舊址;有1927年10月「八一」南昌起義一部(即紅二師)駐地激石溪「三江口」舊址;有1930年成立的海陸紫縣委、縣蘇維埃所在地——激石溪高崗子舊址。
1949年2月河田解放,3月邊縱司令部、東一支司令部、江南地委、陸豐縣委先後進駐,河田成為東江革命根據地解放廣州的指揮中心。
陸河縣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客家縣。據了解,新田鎮橫隴管區有部分居民既講客家話又通曉「福佬」話。陸河先民原居黃河流域,歷史上由於災荒,而分批南遷,先後抵達古龍川、福建汀洲以至江西。他們的生活風俗習慣大多保留著中原人的色彩,但多少也受閩粵福佬人習俗之影響。而傳統節日愴們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現將陸河節日風俗分述一二。
過年是客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陸河人過年習俗歸納起來,大致有節前准備、三十下午祭祖、除夕吃團年飯、守歲、燒鞭炮(開門炮)、初一吃齋、初二開年、初三關送窮鬼、初四回娘家、初七過人日(吃七樣菜茶)、十五過月半(鬧元宵)。
農歷十二月廿五日謂之「入年價」,三下午,各家用最肥大的閹雞、豬肉、蛋品、米 米反 酒類到本宗公廳或祠堂集體祭祖。這是客家人受傳統的儒家人倫公廳或祠堂集體祭祖 。這是客家人受傳統的儒家人倫思想影響,保留著極其鄭重的敬祖禮節。從古及今,誰也不敢怠慢,一代一代地傳上來。祭祖歸來,合家圍坐一桌吃團年飯、圍爐守歲,共敘天倫之樂。正月初一早,每個家庭都要鄭重其事地選好開門時辰。最早在春歲除夕十一時三十分,最慢者在卯時上四刻,打開大門後點燃串炮,這正是炮竹一聲除舊歲之意,也預示新的一年開始。說到「燒串炮」,則追溯到「燒青竹驅邪祟」的傳說。有史載:李畋居山中,鄰人仲叟為山臊而祟,畋令旦夕於庭中用青竹投火中,竹在烈火中受熱爆破,發出「噼!噼!啪!啪!」之響聲,鬼祟乃驚遁,至晚果安然無事。後人高誤以為爆竹可以驅邪祟,遺俗相傳至今日。
初一吃齋之俗與宗教有密切關系。客家地區以肖民間信佛道首甚多,但多不出家。即使不是信徒,也受到佛道一些影響,延而習之,即形成了一種地方風俗習慣。初一早起,家中主事者則虔誠地嗽口洗面,鄭重其事地向神明、祖先頂禮膜拜,拜畢全家共吃第一餐齋。至初二日民間謂之「開年」,此時重新殺雞鴨,是日天未亮就食「開年飯」。
「初三窮鬼日」。正月初三,這天即把家中、門外堆積的爆竹紙屑或其它垃圾污物全部清掃,俗稱「送窮鬼」。是日既不外出做客,也不歡迎家人到來。此俗,如今已不盛行。
「初四回娘家」。經過自農歷十二月到正月初三一連一個余月的緊張活動,家庭主婦,至初四日方稍為有閑暇,帶著禮品回娘家(轉外家),住上幾日,最慢於初六日又要回到家中。因古有遺俗,稱之「七不出、八不回」。其意初六不回,則要待到初九日,如初九不回,須待到十一日了。因當地稱初十日為「小天穿」,不利於外出。
正月初七過人日,吃七樣菜茶。「正月初七是人日」,顧名思義,人日即人的生日。據傳天地初開,萬物滋生。一日生雞、二日生狗、三日生豬、四日生羊、五日生牛、六日生馬、七日生人、八日生谷,所以初七日是人日,這是萬物出生中最靈的一天。陸河人在這一天上午要煮「七樣菜茶」為主吃。「七樣菜」即蒜子、芥蘭菜、荷蘭豆、脈子菜、生艾、茴香菜、薄荷等。家庭較富者則外加以蝦仁、魷魚、香菇加油炒熟,然後用上好幼茶(綠茶)、芝麻、花生放入陶制瓦缽內,擂茶。七樣茶泡入茶中或加入米飯,或入炒米花,由各人所好。這種茶既香醇可口,也清熱散寒,驅邪扶正,沁人心脾,為客家人世代相傳的,中國獨一無二的民間美食。
客家擂茶,源遠流長,待另一章再作專題介紹。
正月十三迎神、做丁酒。
正月十三日農村習慣叫做「開燈日」。有何出處待考中。這一天是迎神和做丁酒。
迎神,,即把山間廟中的「王爺」、「帝爺」等用轎子抬回村裡來,安放在已預先搭好的帳篷屋裡,這種屋叫「燈棚」。燈棚門口貼著大紅對聯,內容大多是贊美吉利之詞。
迎神當天,天剛蒙蒙亮,人們便聚集在燈棚前准備迎神,每家主事者都帶香火,提著燈籠,按排列順序整好隊伍。帶頭者為迎神主事,他提著「籮格」和大燈接著是打頓子銃的人(外地稱三靶連銃),接著是十幾面以至幾十面旌旗,抬神轎、打鑼鼓的,最後是參加迎神的群眾。三聲頓銃,隊伍便浩浩盪盪地出發了。一路上炮聲隆隆,鑼鼓喧天,旌旗招展,火火閃閃熱鬧非凡。把神迎至燈棚前幾十張八仙桌上擺滿祭品,非常豐盛,拜畢,迎神即告結束。午間,燈棚前的戲台上或演木偶或演漢劇,四鄉八里村民雲集此處興致勃勃觀看演出。
下午,按慣例,去歲娶老婆生有男孩者,須在燈棚做丁酒,即為添丁進喜,此俗現在只有個別鄉鎮的村寨流行。
正月十五鬧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變叫元宵節,俗稱「正月半」。這一天,陸河農村、城鎮居民的食物以「菜包米飯」為主。一大清早,家庭婦女則要動手准備做米的菜料。一般人家均以鮮大蒜莖搗碎、豆腐丁拌勻調味為餡,米反坯則採用白米粉下鍋調適當水,加火烹熟,謂之「烹坯」。最後家庭主婦邀請鄰里嬸嬸們包將起來。做好的生米反,再下鍋蒸熟。清爽可口香氣襲人的「菜包米反」出籠了。此米反多食不膩,越食越想食。當地流傳這么一句「唔怕媳婦做一晝,不用家倌嘴一扭」。陸河這一地道風味小食遠近聞名,來陸河者都想親口嘗一嘗。更有久居海外的華僑及港、澳、台同胞回到故鄉,必要飽吃幾頓。
正月十五日,按過去習俗,農家必做三件事:一是到竹林里砍一根濃綠出尾的竹尾,插在雞棲上;二到麥地里挑四穗最大的麥穗,插在大門上方兩側。所做一切,是農民們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入夜,男女老幼,乘著月色到早已搭置的燈棚觀看花燈、鬧元宵。通常,花燈會形式多樣,五彩繽紛。其集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民族性於一體,深受群眾歡迎。諸如嫦娥奔月、雙龍戲珠、八仙過海、西遊記、謎燈、走馬燈等等。真謂是燈棚處處樂聲悠悠,人聲鼎沸通宵達旦,火樹銀花不夜天。
在陸河縣,不管是縣城還是鄉鎮山村的酒樓大排檔,人們都可以嘗到產自深山小溪的風味美食--坑螺。
坑螺,當地人們又稱石螺,是陸河山區的著名特產。它的外殼堅硬,色澤暗黑,體形略長,腹便發達。生活在陽光充足而水又潔凈的山間小溪之中,晝伏夜出,平時大多吸附在水中的石塊或卵石之上,具有兩棲本領,以石頭的微生物、小型藻類以及苔蘚類水生植物為主食。
坑螺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風味美食。它的肉質十分爽脆,味道極為鮮美,含豐富的蛋白質及糖苷等營養成分,並且既無泥味又無苦味,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山區特產,因而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食用石螺以手指般大小為佳,食用坑螺的方法多種。最上乘的食法,以鮮炒為宜,通常用清水浸養坑螺一天左右,使其排出污垢,然後鉗掉螺尾,將螺體洗凈,配以姜、蒜、辣椒等一同放入油鍋中用猛火爆炒,再加上些少白酒、薄荷略燜一下,即可食用。用坑螺煲湯還可以配以排骨和少量酸鹹菜,期味道則鮮美清爽利口,還可將坑螺蒸熟後挑出螺肉,配以佐料,用以煲湯,用以醮食。如把凈體坑螺配以溪黃草用慢火煲湯,則又另有一番風味,不但可以品嘗到風味獨特的靚湯,而且具有清肝明目,除濕祛熱之功效。
在我國博大精湛的壇壇茶藝中,「客家擂茶」可說是一枝獨秀的奇葩。它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千百年來,流傳民間,名聞中外。如果到客家作客,熱情的主人招待你的,首先便是客家擂茶。當主人笑吟吟地奉上一杯(碗)香氣的擂茶後,再慢慢同你聊天,讓你慢慢品償擂茶的滋味。擂茶入口,甘醇味美,清香爽口,再喝幾口,滲入心脾,十分暢快,主人見你喝得舒暢,便一勺勺替你加添,殷殷情意,你會感到心滿意足,不亦樂乎。
擂茶製作很獨特,但客家人都有熟練的擂茶功夫,猶其是客家婦女,人人都是擂茶的能手。每個客屬家庭,都有一套擂茶工具--擂砵和擂棍。擂砵多是陶制的,口徑約1.5尺,內壁刻有精緻的細紋,外形美觀,擂棍長約2尺,用上等砵子樹或油茶樹干做成。擂茶的時候,首先將上好的茶葉如老幼茶、蓮子心茶等配上炒過的芝麻、花生等配料放入擂砵,手握擂棍,有節奏地旋轉擂動。擂呀擂,直至將砵內茶料擂成粉末,然後加進少許(適量)食鹽,沖入開水,便成一杯(碗)香可口的擂茶了。一杯(碗)擂茶奉上你面前,你會感到一股撲鼻清香,初飲一口,你會感到口舌生津,齒內留香,再飲一口,神清氣爽,五內俱暢,慢慢品償,其樂無窮。擂茶有多種配製方法和用途,不同的配料,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在擂茶料中,加上少許胡椒粒(或胡椒粉),便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對胃寒體弱,畏寒夜尿頻密的老人,飲上幾次後便能醒胃禦寒,精神煥發,長飲可益壽延年。擂茶當中,還有炒米子茶、炒飯茶等,製法簡便,只要把青菜、暇米、花生炒熟,同茶葉擂末,加少食鹽,沖泡成茶,投飯進食,不但香甜美味,還可解渴充飢。
隨著時代的進步,客家擂茶的配料也越來越進步。現代擂茶除了選擇上好的茶葉、花生、芝麻等主要原料外,還可隨不同季節和需要,加進不同的配料。例如春夏季節,天氣濕熱,擂茶常配上一些鮮艾葉、薄荷葉、布驚葉、苦茶等清熱去濕解暑之品;秋天天氣乾燥,擂茶料中配上白菊花,金銀花等潤燥之品;冬天天氣寒冷,擂茶料中加入玉桂或桂皮,肉桂子,胡椒等暖胃禦寒之品。也可因各人身體情況,配上適合的茶料,製成多種擂茶,使人飲了擂茶,提神醒腦,預防疾病。
客家擂茶可以防病,並非虛言,相傳三國年代,劉備帶兵南下至湘中,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不少將士染上瘟疫,威脅將士生命,劉備心急如熱窩中的螞蟻,四處求醫問葯。百醫不得其解,當時有位客家婆婆,見此情勢,受惻隱之心的驅使,向劉備獻出其祖傳擂茶秘方,眾客家鄉親獻出擂砵、擂棍,為將士泡製客家擂茶,分派眾將士飲用,不幾天,患病將士痊癒,無病將士,個個健康,客家擂茶成了劉備軍中的靈丹妙葯,流傳至今。
如今,請客人喝擂茶,已經成為客家人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禮節,婚嫁壽宴、新居入伙、朋友來訪、添小孩,兒女高考中榜、請謝師宴等都以擂茶招待賓客,大碗敬,小碗添。甚至冤家和解,也以擂茶款待,握手言歡,和好如初。擂茶成為客家人社交活動的重要飲料。正如民歌所說:「道旁羊屋兩三家,見客擂茶旋點茶,漸近中原語音好,不是淮水是天涯。」

4. 陸河家鄉的景物作文牙300字

春季,鄉下人家門前有各種各樣的花:桃花、梨花、月季花等等這些美麗可愛的花兒,都爭齊斗艷。你瞧瞧:這些小小的桃花,慢慢地抬起它們那害羞的臉蛋,像一個個年輕美麗的姑娘,正在適應著這美麗陌生的世界;那和桃花差不多大小的梨花,穿上了雪白色的衣服,像是一個正在睡夢中的花美人一樣……這些花和城裡的花是不一樣的,你發現了沒有?農村種的大多都是結果實的花,它們就像農民伯伯那樣朴實,而城裡的人大多都是種的觀賞花哩!
夏季,鄉下人家門前的小池塘里,已經開滿了大大小小優雅而美麗的荷花。荷花的花瓣中白里透紅,像一個個愛美的小姑娘,在自己的臉上擦了粉似的。順著荷花綠綠的莖向下,一眼就望見了飄在水面上的大荷葉,那一個個大荷葉「懶洋洋」地「躺」在清澈見底的河流上,顯得格外的美。荷花「姑娘」和荷葉「小子」當「搭檔」簡直是天生的一對。
秋季,是個豐收的季節,當然稻穀也不例外。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下的稻田,現在已經成熟了,變成了耀眼的金黃色。這些稻田一望無際,猶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這都是農民辛苦勞動的回報。一株株金黃色的稻子,沉甸甸的,粒粒飽滿,重的彎下了金色的腰,好象是在說「主人,快來啊!把我收回家吧!我已經累的站不住了。」
冬季,大地都穿上了雪白的大衣。那純白色的雪,覆蓋在大地上、樹上、屋頂和田野上,遠遠望去,一望無際。就像這個世界頓時老了幾歲,頭發花白。那白雪上沒有被踩過的痕跡,也沒有被掃過的地方。
啊!鄉下,你是多麼的美啊!不論是什麼時候,鄉下都是迷人的地方。

5. 廣東汕尾市陸豐縣和陸河縣有一種植物,客家方言叫它為「貨老麻」。它被用來煲湯。請問它的學名是什麼

蕁麻。

貨老麻即蕁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厘米,四棱形,分枝少。葉片近膜回質,寬卵形、答橢圓形、五角形或近圓形輪廓,裂片自下向上逐漸增大,三角形或長圓形,上面綠色或深綠色,下面淺綠色,葉柄密生刺毛和微柔毛。

蕁麻分布於中國安徽、浙江、福建、廣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和雲南中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於海拔約100米或500-2000米的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蔭濕處。


(5)陸河花花語擴展閱讀:

蕁麻雌雄同株,稀異株,雄花序近穗狀,纖細,生上部葉腋,長達8厘米;雌花序近穗狀,生下部葉腋,較短,纖細,稀縮短成簇生狀,小團傘花簇稀疏地著生於序軸上。雄花無梗或具短梗,在芽時直徑約1毫米,開放後徑約2毫米。

瘦果卵形,雙凸透鏡狀,長近1毫米,頂端稍鈍,熟時變灰褐色,多少有疣點,果梗上部有關節;宿存花被片4,在基部合生,外面疏生微糙毛,內面二枚橢圓狀卵形,與果近等大,外面二枚狹卵形,或倒卵形, 伸達內面花被片的中下部。花期6-8月,果期8-9月。

6. 請問梅花的原產地在哪裡什麼時候開花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最初的野梅,主要分布在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等地區。

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

我們現在在城市裡面觀賞到的梅花,大部分都是人工培育的。

熱點內容
綠植的種發 發布:2025-09-20 14:55:35 瀏覽:69
情人節美團酒店預約 發布:2025-09-20 14:53:43 瀏覽:733
七夕拍星 發布:2025-09-20 14:46:42 瀏覽:524
舍利盆景價格 發布:2025-09-20 14:43:03 瀏覽:862
梅花開鎖器 發布:2025-09-20 14:43:02 瀏覽:575
國畫花卉圖片大全 發布:2025-09-20 14:28:40 瀏覽:100
燈籠百合 發布:2025-09-20 14:28:33 瀏覽:510
一朵又什麼又什麼的花 發布:2025-09-20 14:28:24 瀏覽:729
陝西苗木花卉 發布:2025-09-20 14:28:24 瀏覽:722
茶花過雨 發布:2025-09-20 14:23:53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