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沐花藝
Ⅰ 少兒花藝 | 傳承藝術文化,發揚美育發展
此次少兒花藝課我們來到的是二師附小,一個富含文化底蘊的學校。幾十年的文化積淀,幾代人的辛勤耕耘,使二師附小成為楊浦區乃至上海市小學教育的一個品牌。
學校注重辦學傳統的傳承和發揚,圍繞「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智慧地成長」的辦學理念,培養健康成長、愉悅發展的學生團隊。把每個孩子都看成一顆顆有待成長的種子,開發利用各種資源,精心設置課程,讓一顆顆種子沐浴智慧的陽光,快樂成長為一棵棵智慧小樹,為未來的健康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校規「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是教師們對孩子們的要求。
注重「和」的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打造富有朝氣、樂學慧行的教師隊伍。以智慧教學為研究平台,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能力,讓每個教師享有職業的價值感和幸福感。
茶博物館,小茶人們表演茶藝,弘揚中華悠久的茶文化。 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注重開放辦學,積極搭建平台,豐富家校互動形式,發揮「理解、支持、信任、寬容」的家長團體的智慧,形成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教育大環境。
在積極創建師生和諧成長的智慧校園的過程中,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近幾年,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電化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平安校園、上海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上海市茶藝特色學校、上海市紅旗大隊、楊浦區教育系統辦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 這些孩子如此認真的聽著我們講課,讓我們來現介紹花材和花語,每位 孩子都積極主動的舉手回答問題,看來你們已經對這一群花草怦然心動,那就一起走進花藝的美好世界。。。。。。
動作的不斷精準提升孩子的自信,工具的靈活運用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少兒花藝在培養孩子對植物的熱愛中,透過動作的准確流暢,自如表達對植物的美感。蒙特梭利說「動作幫助心智的發展,而心智又更新下一個動作與活動的表達方式」。心智與動作相互提攜,充分調動感官的作用,體會不一樣的心智美。
少兒親子花藝也屬於藝術教育的一種,少兒親子花藝能協調左右腦平衡發展,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當人轉向藝術時,就進入了創造活動的實驗室,少兒親子花藝還有助於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少兒花藝不是成人沙龍的簡約版,也不是手工勞作課,旨在幫助孩子在分數,特長,考級中體會與自然相遇的怦然心動,儲留一些美的記憶。少兒花藝教育不是把成人花藝造型簡單化縮小化教給孩子,而是從孩子觀察自然的角度去重新定義花藝。
少兒親子花藝的材料大多數來於自然界,會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認知,了解花開花謝的過程,增加孩子的愛心。引導孩子對植物材料進行觀察、整理,通過植物的組合、變形創造出孩子眼中的奇妙自然。插花活動後的收拾整理工作,可以培養幼兒的責任感,磨練意志,有助形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少兒花藝,旨在培養孩子建立以植物為媒介的自然美學認知,使孩子通過插花活動關注植物的不同特點與屬性,對四季的變化更加敏銳,從而尊重生命,熱愛自然。
「這次同學們要做的是一個惟妙惟肖的小狗,還沒做已經興奮不已。。。。。」
「讓我想想該怎麼做這只可愛的小狗呢?」
「認真修剪康乃馨,因為用它需要做小狗的圓臉」
「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熱愛花草世界,因為花草帶給我們自由和怦然心動」
「是的,我很開心。。。。。。」
「我想最美好的莫過於一位女孩靜靜的感受花藝的美好」
「認真的姑娘們總是如此的美麗和青春」
「帶給我們一股活力四射的感覺」
「你看,這位男生已經率先把小狗的臉的形狀打了底,很是高興。。。」
「再看看這位,先來理理老師介紹過的花材,溫故而知新一下」
「可愛的小狗基本完成,接著需要的就是調整」
「一位位小花匠已經完成了小狗作品,繼續取花完成第二個作品:聖誕花樹」
「看看這些孩子們快樂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我常常在想為何孩子的發展如此的重要,因為他(她)們是我們的希望,值得我們呵護,希望美育能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培養。
少兒花藝的收獲在於:以植物為媒介的美學教育、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精細動作的訓 練、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情感教育、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聯系人:Joy
手機:13482383853
Wechat:lora_dancing
Ⅱ 清雅淡定的張勤 與禪意脫俗的花藝
如果生命中有幸,
你會碰到一種人,
雖然少之渺渺,
但畢竟是有存在的。
象是上帝的手,
特意圈定的幾個。
讓她的興趣和愛好,
成為了工作和職業。
這兩者的天人合一,
便讓這人成為幸福的人中龍或者鳳。
我所認識張勤君,
便是這很少之中的傑出一位。
張勤是湖北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
她的崗位是中國水務集團首席品牌運營官,湖北銀龍水務集團總經理。
她是榮譽等身的行業楷模。
先後獲得「荊州市勞動模範」、「荊州市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
近日,她又榮獲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2020年度企業文化模範人物"稱號。
張勤是一位靜若止水的女性。
不論你是她的朋友,
還是員工,
首先感到是
她那如冬天陽光一樣暖心的笑臉,
她那輕言慢語讓你如沐春風的聲音。
而我今天主要要闡述的是她禪意脫俗的插花藝術。
空靈之美的花藝神韻
近二年,幾乎每個周末,
我在微信上都要收到張勤君的插花新作。
每一次欣賞,都有一次內心禪意的洗禮。
細細品味,內心油然升起一種「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腦洞大開,豁然開朗的輕松脫俗之感。
在我以為,所謂禪意的插花,應是明快獨特的風韻,甚或是孤獨、單純的個性追求。目的在於突出塵世的浩渺、生命的厚重與空寂、意念的閑靜與恬淡。進爾體現禪家多即一、一即多的悟道真諦。
張勤的花藝作品,不論是對花、枝、葉、果等花材素雅的擷取,還是對瓶盤碗缸盆籃筒等器皿別致空靈的把控,以及對背景空間寫意留白的拿捏,無一不完美體現著禪意的「空靈與清奇」一一
象蝸牛般慢行的《負重》走出生命的沉重,揚鞭策馬的《孤風伴影》邁向新生的期待。
《燃》中的枯葉,雖死猶生、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彼岸.深藍》中的倒影,《那時花開》和《探月》中的圓月之光。更有《「疫」見光芒》中,黑色的雄鷹,低垂的頭,病痛中掙扎的樣子,在生與死的痛苦中頑強的抗爭。
這一幅幅作品,通過淡雅的線條、清新的格調和明暗相映的冷色光,表達其回味無窮的意境美。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充滿了清雅流暢、空靈明麗的神韻。
多姿多態的花藝形式
張勤的禪意插花,首先源於她對花藝素材的精心挑選。
她的花藝素材,不論來自花圃還是原野,總是以素潔為首要。
淡雅的月季、水墨樣的鳶尾、清麗的秋菊、潔雅的荷花,這些常常都是她作品的主角。
青葙、藿香薊、商陸、接骨草,這些鄉野里的精靈也時時神仙般的的走進她的作品裡。
張勤的插花花藝,不僅遵循傳統的崇尚自然,花材簡練,不以量取勝,而以姿和質取勝的東方插花的精髓,而且還拓展了傳統的插花形式。不僅講究表現花朵美,還重視枝與葉、果與實等的表現力和季節的生理感受,順循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直立式、傾斜式、下垂式,甚或不規則非對稱式等多形態多情態的插花花藝形式。
張勤對花器獨僻溪徑的覓尋,讓你步入厚重歷史的時空,浸染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古之荊楚漆器,明清手工綉品,農耕時代的農具。品之思之,心便有回歸慢時代,情便有初心不移的篤定。
古樸素雅的花器,配合花的意境,呈現體形玲瓏、色彩淡雅、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庭院深深》彌漫著生命的離愁別緒;《仲夏漁歌》透著人間煙火之氣;《把夢照亮》則是凸顯不與牡丹爭春色,默默奉獻犧牲,甘願成全他人的精神。
以自然線條構圖為主,要求通過線條、格調和色彩的配合表達其內容美,即意境美,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形式。
仁善之心的花藝主題
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
她遠離喧囂的岸,孕育著剔透的花瓣,
蘊涵著幽婉的芬芳。
佇立成一莖明澈的純真,
搖曳為一抹恬然的淡泊。
她舒展著溫良的笑靨,
彷彿一首雲淡風輕的古詩,
又如一曲藍天碧水的青蓮。
任由紅塵萬丈,我自纖塵不染,諸邪不侵。
正是因為張勤有了一顆這樣清靜篤定的心,她才在繁復的工作之中,有機的將在花藝的追求與創造中悟出的做人之道與靈魂之醒,更好的用於指導工作。學會在重重工作的之中,拎清重點,把控難點,創出亮點。而工作的出色成就又為她將花藝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人文精神塑造,凝心聚力創造企業財富與價值。
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有凝香花芬芳。
用心去發現心裡的美,把自己的心性外化,並且寄於器物之上表現出來,這是心對物的寄託,這是物對心的回饋。
張勤作品的主題雖然包羅紅塵萬象,涵蓋眾生世界,但彰顯的無一不是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我們說,禪意猶禪心,禪者,即擁有一顆清空安寧的心。擁有一份清靜寂定的心境。
一個人的心,如果澄凈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那麼,還有什麼名利能迷惑,什麼是非能污染著我們呢。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心是蓮花開,藝從品潔來。
我們祝願張勤總的事業蒸蒸日上。
我們祝福張大師的花藝賦靈賦能。
我們祈福張君的人生如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