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生長論文

花卉生長論文

發布時間: 2022-12-15 15:46:50

『壹』 論文)花卉生長發育與光照的關系(一

光照的強弱和有無影響著花卉的形態和生理變化。如它會影響花木葉片的大小、厚薄、莖枝的粗細、莖枝節間的長短、花色的濃淡、葉色的深淺等。光照的強弱與開花也有著親密的關系,它決議著花朵的多寡。關於喜陽植物來說,在同一植株上,受光多的枝條上構成的花芽較背光面的枝條多。在夏季晴天多的年份,第二年開花植物的花朵會更茂盛。光照的強弱決議著某些花朵開放的時間,如半支蓮、酢漿草的花朵只在晴天的中午怒放;月見草、茉莉花、晚香玉只在黃昏分發芳香;而曇花美麗的花朵在夜間吐露芬芳;牽牛花在清晨日出時辰最為美麗。

『貳』 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

玫瑰(Rosa hybrida Hort)與菊米、香石竹合稱為世界三大切花,下面是我整理了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篇一

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摘要 介紹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繁殖、種植、主要病蟲害防治、修剪、更新復壯、採收等方面內容,以為廣大花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5.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174-01

玫瑰(Rosa hybrida Hort)與菊米、香石竹合稱為世界三大切花,玫瑰花栽培種屬於現代薔薇類,品種繁多,生產上根據花朵大小和開花習性,將玫瑰花分成雜種玫瑰、大花朵玫瑰、中花朵玫瑰、迷你玫瑰以及蔓性玫瑰五大系統,尤其是雜交玫瑰在生產上推廣示範面積大。清流縣近年來從雲南省引進卡羅拉、黑摩術、影新、誘惑、九○、香檳等品種,現將其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 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

玫瑰的生長有其特定的溫光條件和土壤理化要求,玫瑰適宜生長溫度為17~28 ℃,溫度超過35 ℃時應採取遮陽網或滴灌等措施降溫,溫度在-2 ℃時,可用2層保護膜覆蓋或其他加溫方法加以保護。選擇土壤結構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為宜,土壤pH值要求在5.5~6.8,玫瑰種植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為宜[1]。

2 繁殖

2.1 播種繁殖

果實變黃而未成熟前收集種子播種。種子由果實洗出後不能幹藏,宜立即進行層積處理。層積時,可將種子與濕的木屑、泥炭苔、水苔或珍珠岩混合,裝於PE塑膠袋中,再置於5 ℃的冷藏箱中貯藏,在層積1個月後,每15 d應檢查1次種子,通常待貯藏的種子有1/3萌發時,取出播種於干凈的培養土。

2.2 空中壓條繁殖

選擇直徑為0.5~1.2 cm、容易剝皮的成熟枝,在葉痕的位置進行環狀剝皮,每一高壓的枝條應留4片葉以上。用濕水苔及PE塑膠布包紮環狀剝皮的傷口,3~5周後即可發根。

2.3 扦插繁殖

砧木常用成熟枝扦插,栽培品種則常用半熟枝扦插,成熟枝扦插常在春、秋2季進行。取落葉或部分落葉的成熟枝,長20~30 cm,插穗基部用發根素處理後,直接扦插於田間苗床。半成熟枝扦插可周年進行。取開花枝條剪成單節插穗,每條插穗必須具備飽滿的腋芽及完整葉片,插穗基部用發根素處理後,扦插於自動噴霧床上[2]。

2.4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適用於根系發育不良的栽培品種,常用的方法有芽接法、切接法以及枝接法。經由播種或扦插繁殖的砧木,根系發育很好,莖粗0.7~1.2 cm,即可供作嫁接的砧木。接穗則采自開花枝條。芽接法常用“T”字形芽接,只要砧木可以剝皮,都可進行芽接,切接或枝接則在秋、冬、春3季進行為宜。為了縮短育苗的時間以及降低嫁接苗的生產成本,可將單節扦插和嫁接繁殖技術兩者結合,即先將帶完整葉片的接穗嫁接於一段砧木的節向上,再扦插於噴霧插床[3]。

3 種植

種植時,株距12 cm、行距20~25 cm,溝寬80 cm,畦寬70 cm、高40 cm。基肥施有機肥15~30 t/hm2、鈣鎂磷肥2 250~3 750 kg/hm2、生石灰3 t/hm2。每天以噴霧方式澆定根水3~4次,7~8 d後,每天保持澆水1~2次,20 d後每天澆水1次,並開始追肥,用尿素加復合肥150~300 kg/hm2結合澆水施入,每15 d施1次。早期玫瑰施肥常在每次切花後,以N∶P∶K=1∶1∶1的比例施用化學肥料,現代園藝生產則常配合滴灌方式,以N∶P∶K=1∶1∶1比例的液肥隨灌水施用,將N濃度控制在200 g/L以內。為了切實了解肥料的效用,每次施肥前後必須做土壤分析,並詳細記錄每次所施用的肥料。

4 主要病蟲害防治

玫瑰常見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常規葯劑進行防治。灰霉病可用53.8%可殺得1 000倍液噴霧,隔7 d噴1次,連續噴2~3次。黑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噴灑葉面。炭疽病可噴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隔7 d噴1次,連續2~3次。蟲害主要有紅蜘蛛、金色子、菜青蟲、蚜蟲、地老虎、薊馬等,可用阿維甲維鹽3 000~4 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4]。

5 修剪

5.1 植株的養成

剛種植的玫瑰整枝修剪時,除隨時剪除枯枝、病枝外,也應隨時摘蕾,直到植株基部發育出粗壯的枝條。

5.2 更新修剪

首先剪除枯枝、病枝以及生長勢力弱的老枝,每個植株留3~5條最嫩的主枝,然後再將留下的主枝截短至90~120 cm,以促進植株莖部長出新的主枝。

5.3 產期調節

產期調節可以保證節日供花,價位高,效益好。操作中要記錄不同品種、不同季節、不同節位腋芽發育成花枝所需的日數等。按照此基本資料,才能進行精密的產期調節的修剪操作。

6 更新復壯

玫瑰花的高產期一般在7~8年,10年以後的玫瑰可逐步進行更新或復壯。採用逐年更新法,即每年根據玫瑰花叢的生長情況,適當地剪除部分枯枝、纖細枝、衰老枝,促使花叢每年長出新嫩枝條,保持花叢長勢旺盛,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

7 適時採收

花蕾長成指頭大小時套袋,套袋的優點是調節光溫,減少病蟲害,花朵健壯,運輸方便。在花瓣尚未開裂即蕾飽滿期採摘,採摘的具體時間以5:00—8:00最宜。

8 參考文獻

[1] 李榮瓊,王藝,蘇雲芳,等.百葉玫瑰栽培技術[J].雲南農業,2012(8):16-17.

[2] 李華,劉衛民,鄒萬君,等.玫瑰鮮切花栽培技術[J].雲南農業,2012(8):54.

[3] 鄭秋玲,張超傑,劉萬好,等.貴妃玫瑰在煙台地區的引種表現及栽培要點[J].煙台果樹,2012(3):19.

[4] 任海.日光溫室玫瑰栽培技術要點[J].新農業,2012(5):4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

『叄』 如何養殖好花卉論文

你不懂這些花卉養殖技術還想養好花卉?快和小編一起學習花卉*壤處理、播種、移植等這些基礎花卉養殖技術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養殖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但是想養好花卉可不是那麼簡單,*壤處理、播種、移植這些基礎的花卉養殖技術都是花農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下面小編就和您講講花卉種植技術。

(一)掌握*壤處理技術

花卉健康生長的條件之一就是*地,有了厚實的*壤,又能夠通暢地排水、環境條件適宜,同時具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就能保證花卉正常生長。大部分在露地上生長的花卉要求*壤的PH值為7.0,也就是*壤呈中性,而暖棚中的花卉則需要呈酸性的*壤。

花卉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中大量元素有3 種:氮、磷、鉀;次要元素有3 種:鈣、鎂、硫;微量元素有鐵、鈹、銅、鋅、錳和氯。

(二)把握播種技術細節

播種是花卉栽培、種植的初始階段,也是花卉能否健康生長的關鍵點,必須高度重視。就播種階段來說,要做好三方面工作:耕地、整地和做畦。

耕地:分春耕和秋耕,耕地的深度應設置為20~40 cm,不能太深。

整地:通過打碎、翻地、整理雜物等手段保持*壤的通透和疏散,在此過程中還要把握*壤中的水分含量,打造出適合花卉種植的*壤墒情。

播種:影響花卉栽培的技術,也影響花卉後期的生長。所以,要注意把握花卉的播種時間和播種方式。

(三)做好間苗、移植

間苗:播種後,如果出苗太稠密就需要間苗來擴大株距,以此來保證花苗的良好生長。要注意的是間苗不可過遲,否則會引起徒長。

移植:分兩個步驟:「起苗」和栽植。

起苗:是把花苗從苗床起出。

栽植:分為定植與假植。定植:幼苗栽植後不再進行移植;假植:幼苗栽植後過一定時間的生長,還要再次進行定植。

(四)加強施肥管理

合理的施肥和適量的澆水是花卉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基肥一般在花卉種植前期施加,是花卉生長的基礎性的肥料;在花卉生長過程施加肥料稱為追肥,追肥是為了保證花卉生長所需的充足營養。

(五)勤於除草

雜草會與花卉爭奪養分,妨礙其健康生長,而且還是病菌和害蟲的繁殖基地。因此,在花卉生長過程中還要注意除草,為花卉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

(六)修剪枝幹

剪除病枝、枯枝、殘枝,也是重要的環節。這樣可以避免花卉的二次感染,一定程度的減少病菌、害蟲的數量。

(七)防病蟲害

為了避免花卉遭受蟲害的入侵,要選一些適合的葯物適時、准確、安全、合理的用葯,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加強各種病蟲害的防治。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花卉種植技術,可以看出花卉養殖並不是澆澆水那麼簡單,掌握必要的花卉養殖技術,才能將花卉養殖的越來越好。

『肆』 花卉論文

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研究 作者:魏開雲 羅雁玲 摘要: 花卉是大自然給人類最美好的恩賜,它們可以美化環境,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增進健康,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啟迪;特別是在森林般的硬質建築物里的都市人們,鮮花綠草的環境能使人們感覺干凈、輕松、愉悅和舒暢。本文針對昆明市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昆明地區 園林花卉植物 應用研究 1. 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和分類 1.1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 花卉的定義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上講,花卉僅指觀賞其花或葉子的草本植物。從廣義上講,凡是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並按照一定的技藝進行栽培管理和養護的植物,都稱之為花卉。包括觀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觀葉的(如蕨類、吊蘭等),觀芽的(如銀芽柳的銀色絨芽),觀莖的(如紫竹、斑竹、紅瑞木)等,觀果的(如佛手、觀賞西葫蘆、碧冬茄等),觀根的(如水杉的氣生根、木棉的板根等)。其中,既有高等植物,也有低等植物;既有水生植物,也有陸生植物,氣生植物;既有匍匐矮小的,也有直立高大的;既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木本中有喬木,灌木和藤本等等,種類繁多。城市園林花卉是花卉中主要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種類,其范圍也在日夜擴大。 1.2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分類 觀賞植物種類繁多,習性各異。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氣候分類法,形態分類法,實用分類法。 氣候分類法 即依據花卉原產地的氣候特徵進行分類,因為原產地的氣候條件基本上決定了花卉的生態習性,從而也影響了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等,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分類方法,通常分為4類。 1、熱帶花卉 包括熱帶雨林和季雨林花卉、熱帶高原花卉和熱帶沙漠花卉。這類花卉因原產地的氣候條件是四季高溫無寒,因而其耐寒性較弱,耐熱性強。 2、副熱帶花卉 這類花卉包括4個亞類型:(1)地中海氣候花卉,如非洲菊、唐菖蒲、香豌豆等,都要求有溫和的冬天和涼爽的夏天,在暑熱地區入夏即出生長緩慢或停止。(2)副熱帶季風氣候花卉,如翠菊、山茶、杜鵑等較能適應暑熱,但不耐嚴寒。(3)副熱帶高山花卉,如報春花、龍膽、高山杜鵑等喜涼爽的夏季,忌夏季高溫高濕。(4)高原花卉和副熱帶沙漠花卉,如蘆薈、仙人掌等多漿植物,其突出特點是耐熱耐旱,但耐寒性較差。 3、暖溫帶花卉 這類花卉分2個亞類型:(1)歐洲氣候型花卉,如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等,喜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的氣候;(2)中國氣候型花卉,如牡丹、菊花、一串紅等,比較適應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的氣候。 4、冷溫帶花卉 包括我國東北、西北高寒地區和北美氣候以及中歐、北歐、東歐等地原產的花卉,如百合、黃刺玫、丁香等,這類花卉耐寒性較強,但忌高溫高濕,尤其是百合等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開花不良,極易染病。 形態分類法 草本花卉:即從外形上看沒有主莖或者雖有主莖但是主莖沒有木質化或僅有體基部木質化的花卉,這類花卉按其生命周期的長短又分為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兩類。 木本花卉:指植株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根據其莖干形態及其生態習性分為:喬木、灌木、竹類。 實用分類法 依據用途和栽培管理方式進行分類:1、露地花卉;2、溫室花卉;3、切花及切葉栽培花卉;4、乾花栽培花卉。 2昆明地區常見園林花卉植物 2.1一、二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這類花卉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鳳仙花、雞冠花、波斯菊、萬壽菊、矮牽牛等。 二年生花卉:這類花卉需要在兩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石竹、羽衣甘蘭、雛菊、三色堇等。 2.2宿根、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它們終年常綠或以地下須根越冬或過夏。如菊花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為適應生存需要變成球形,其頂部有肥大頂芽。如仙客來、唐菖蒲。 2.3木本花卉 指植株枝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 喬木:植株有高大的主幹。如香樟、桂花、雲南山茶、海棠梅花、紫薇等。 灌木:植株沒有明顯主幹,分枝能力較強,而且株體生長較為低矮。如杜娟、含笑、山茶、梔子花等常綠灌木,和月季、牡丹、連翹等落葉灌木。 2.4水生花卉 指終年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觀賞植物。按其生態習性及與水分的關系,可分為: 挺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挺出水面。如荷花、千屈菜等。 浮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葉片浮於水面或略高於水面。如睡蓮、王蓮。 沉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全部沉於水中,僅在水淺時偶有露出水面。如蒓菜、里藻。 漂浮植物:根伸展於水中,葉浮於水面,隨水漂浮流動,在水淺處可生根於泥中。如浮萍、鳳眼蓮。 2.5野生花卉 所謂野生花卉,就是未經人工馴化和栽種的草本花卉。雲南是野生花卉的王國,開發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資源的前景非常大,野生花卉株高差異較大,既有匍匐低矮的,也有高達1.5米的。如報春、龍膽等。 3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及示例 3.1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類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綠地景觀已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綜合素質、以及園林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城市建設中,在道路、建築以及必須的構築物之外的空曠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樹木花草等觀賞植物布置起來,創造出花團錦蔟、綠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氣清新的景觀與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來達到人們對園林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環境保護和美化風景藝術等多方面的需求。 3.1.1花卉在園林布置中應用 花卉在城市園林中最常見的應用方式即是利用其豐富的色彩變化的形態等,來布置出不同的景觀。主要形式有花壇、花境、花從、花群以及花台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裝飾柱、廊、籬以及棚架等。 (一)花壇一般多設於廣場及建築物的出入口處和道路的中央,兩側及周圍等處。花壇要求經常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因此多選用植株低矮、生產整齊、花期相對集中、株從緊密而花色艷麗(或觀葉)的花卉種類來布置。一、二年生花卉是布置花壇的主要材料。花壇種類繁多,因季節的不同分為春花壇、夏花壇、秋花壇和冬花壇。因使用的花卉材料不同可分為: 灌木花壇:主要用開花或色葉灌木布置而成。 草花花壇: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配置而成。 混合花壇:用開花灌木以及草本花卉混合配置而成。 專類花壇:應用品種、類別繁多的同一種花卉配置的花壇,如牡丹專類花壇,月季專類花壇,菊花花壇等。詳見附表六。 (二)花境花境是借鑒自然風景中林緣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景觀,並加以藝術提煉而應用於園林景觀布置的一種形式。即以樹叢、樹群、綠籬、矮牆或建築物為背景的帶狀自然式花卉布置,不同種類的花卉以自然斑塊狀混交栽植,其邊緣可以是自然流暢的曲線,也可以是直線,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異。 布置花境應突出其自然和耐粗放管理的特性。因此最好的花材應是宿根和球根花卉。詳見附表七。 (三)花從及花群 花從及花群是將自然風景中野生花卉散生於草坪山坡的景觀借用於園林造景之中,通常布置於開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起聯系和過渡作用;也可用於布置自然曲線型道路的轉折點,使人產生步移景換的感覺;也可點綴於小型院落及鋪裝場地(包括小園路、台階等)之中。較常用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宿根花卉。詳見附表八。 花台和花池 花台是將花卉栽植於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花池則一般平與地面或稍稍高出地面,但其周圍多用磚石等圍起,形成一種池型的封閉空間,類似花壇但面積較小。通常設置於庭院中央或兩側角隅、建築物的牆基、窗下、門旁或入口處。 籬垣及棚架 在景觀配置中,對於籬垣、門楣、窗格、欄桿以小型棚架等也常用花卉材料加以點綴和掩蔽。 岩石園和牆園 岩石園和牆園主要是借鑒自然界中的山野崖壁、岩縫、石隙間散生的野生花卉所顯示的獨特風光而布設的一類園林景觀。 綴花草坪 在觀賞草坪以及遊憩草坪中適量混種一些植株低矮、花葉細小而適應性強、有自播繁衍能力的草本花卉來裝飾點綴,形成綴花草坪。較常用野生花卉混合種植,且以宿根花卉為主,間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水體景觀 在園林中,除了水池、湖面等需要布景點綴外,還常專設一區,創造澗、噴泉、跌水、瀑布等水景,匯於池沼湖泊,栽種多樣水生花卉,布置成水景園或沼澤園。常用布景的水生花卉(包括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蓮、浮萍、蘆葦、千屈菜等。 3.1.2花卉裝飾 花卉作為城市園林造景的主體,除用於露地景觀布置外,還常用於美化室內及建築近旁,創造優美舒適的勞動、生活、休息環境;或應用花卉專為各種集會、展覽場所等進行美化布置,以突出主題,烘托或調和氣氛。 公共場所的花卉裝飾 像車站、碼頭、廣場、影劇院、體育館、博物館、醫院、療養院、商場等這些與人民廣泛接觸的公共場所,一般都有花卉(包括觀賞植物)的適量布置,或供人欣賞、評品,或為了適當遮掩而美化環境,或烘托氛圍,或起標志、分散視線和注意力的作用。 在廣場入口及建築周圍,通常已有園林景觀布置而花卉裝飾只是在節日前後或迎送嘉賓時暫時性的應用。所以首先要保證交通、視線、採光等不受影響,布置時著重整體效果和遠觀效果。可用整齊高大的盆樹或盆花呈對稱擺設,也可用色彩艷麗的花草成排成列布置,或用花卉布置臨時花壇、花帶等。 門廳、過道等處一般都有標識說明,花卉布置應與之相協調,可用觀賞性較強的盆花或三五組團、或散散落落、或設立支架懸掛等來布置,既不影響交通,又不要佔地太多,且觀賞效果良好。 休息室等要求布設精緻的盆花、花籃、盆景等,最好具芳香,既可供人們欣賞,又可消除人們的疲勞、輕松人們的心情等。 節日街道廣場的花卉裝飾一般是用大型盆景配以高大的標語、標牌、畫像、花籃、花球等,以渲染節日喜慶氣氛,色彩上要多用紅、黃、紫等鮮艷亮麗色系。 居住環境的花卉 居住建築中的花卉裝飾主要應用於起居室、餐廳、卧室以及陽台、客廳等處。門窗及陽台護欄最好用蔓性植物花卉加以裝飾,向陽的窗戶或陽台可用金銀花、牽牛花、蔦蘿等組成花檐或綠棚。枝葉下垂的花卉最適合放在窗檯及陽台外沿或懸掛於窗檯中央。有落地窗時可陳設小型花瓶、盆花或微型盆景等。一般窗檯上可放置盆花、插花或盆景來裝飾。室內幾角處最適合用盆花或花瓶加以屏蔽或裝飾,常用常綠觀葉或觀花葉俱美的材料,如鳳梨、綠巨人、發財樹等。桌櫃檯面等適宜選用花色鮮艷或外形精美的盆花、盆景、插花及花籃、乾花、花包等布置,以供近處觀賞,最好選用體量較小的。如新幾內亞鳳仙、仙客來、紅掌等。居室內自然光線較弱,最好選擇喜陰或耐陰性較強的花卉材料。乾花觀賞持久、姿態活潑,也是居室美化的常用素材。 展覽會場的花卉裝飾 花卉展覽因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慶賀展覽、紀念展覽、科普展覽、品種評比展覽等,或兼而有之。 游覽觀賞用溫室的花卉布置 游覽觀賞溫室是在冬季陳列熱帶、亞熱帶花卉供遊人參觀游覽欣賞,使人能在寒冷季節里感到春的溫暖、夏的熱烈,彷彿到了異國他鄉。此外,在寒冷地帶還建造寬敞的溫室,分隔成各種氣候分區,布置組成不同氣候地帶的植物景觀或室內花園。 3.2園林花卉植物的配置 3.2.1花卉造景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則 在花卉配置造景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地域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在花卉配置造景時要因地制宜。選擇花木種類、品種時應以當地鄉土種類為主,引種其他地域或氣候帶的花卉種類時,應按照「氣候、立地相似的原則」進行,並加強相關的科研、實驗,待完全適應後再大規模應用於景觀配置中。要做到科學、安全可靠、節約、有效。 位置相宜的原則 每一座園林、每一片綠地、每一個景點,都會有地勢高低、土壤高燥或低濕、地面空曠而陽光充足或陰蔽而光照不足、四周郁閉而通風不暢或周邊開闊而通風良好、肥沃或貧瘠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在花卉配置時,要注意因位而宜。高燥的陽坡地就應選擇耐旱性強的花卉,低濕處則應選耐水濕的花卉;耐陰的花卉必須栽種在蔭蔽的環境下,避免強光照射,喜光的陽性花卉則必須種植在光照充足的向陽處。 我國傳統的自然式山水園林中,花木配置是非常重視因位制宜的。一般山丘地的配置,以松、柏常綠針葉類花木為主體,以杏、楓香、黃連木、槭樹與竹類等色葉樹木類為襯托,並以杜娟、梔子花、綉線菊等花灌木相間其中,以豐富山林景觀的層次和色彩。而溪谷水邊,通常配置池杉、烏桕、楓楊、垂柳、水竹等植物,以豐富水岸景觀。池塘水體,一般適當栽種觀賞性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浮萍等以點綴水景。住宅區或庭院中可用梅花、海棠、玉蘭、紫薇、桂花、臘梅、紫竹、芭蕉等,配置牡丹、芍葯、等多年生矮生花卉,並結合栽植一些草坪、地被植物,形成喬、灌、花草及地被相結合的立體生態型景觀,保證四時有花、四時有景,花紅草綠,美景宜人。大片的草坪周圍,通常散植雪松、龍爪槐、楓香、叢竹等色形具美,又能遮陰的花木。牆面、廊、架、柱、橋等則常用紫藤、葡萄、西番蓮、葉子花、爬牆虎、常春藤、牽牛花、鳥蘿、金銀花、雞血藤等藤本或蔓性花木。山坡台地,一般栽植野薔薇、迎春、木槿等加以裝飾點綴。 總之,要按照不同的方位、地勢和立地條件,順應花木的生物學特性,照顧游賞美景的需要,做到配置有方,各得其所。 色彩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置時應做到色彩相宜,即花木的色彩(葉色、花色、莖桿和枝條顏色等)應與周圍環境、地理位置、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場景氛圍(喜慶、哀傷、熱鬧、幽靜)等相協調,要能通過花木的色彩、形態等來襯托氣氛、突出主題、創造意境。 在花木配置時,常常用到對比色彩搭配配植,若應用得當,能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可以起到突出主題、烘托氣氛的作用。 此外,在花木配置時還應同時考慮不同色彩給人的視覺感受。如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比如,幽深濃密的片林或風景林往往使人產生神秘莫測的畏懼感,若在其中間植一株或一叢開花或秋色葉鮮艷的喬木或灌木,如銀杏、楓香、樺木、迎春、連翹、黃連木等,於林中空地或林緣,可以使整個片林或風景區活潑而明亮起來,同時還有擴大空間感的作用。紅色是火與血的顏色,給人感覺熱烈、喜慶和奔放,刺激性強,能很好地渲染喜氣洋溢和活潑熱情的氣氛。如街頭小游園中栽植一片石榴,花開時節似一片紅雲;或在地勢高顯的坡地上栽植一叢或一片紅碧桃或榆葉梅,開花後如霞如雲的尉為壯觀。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具有深遠、清涼、寧靜、舒緩的感覺,因此布置以夏季觀景為主的景觀時,多選用藍色色系的花木,如勿忘我、香雪球、桔梗等。紫色具有庄嚴、高貴和浪漫溫馨的感受。園林造景時常用紫藤、紫丁香、洋綉球、美女櫻等以及一些高山花卉,如勿忘我、大葉鐵線等,尤其在花壇布置時常用紫色系列的花木與鮮黃或亮黃色系的花木搭配,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和鮮明的印象。白色悠閑淡雅,是純潔樸素的象徵,給人感覺柔和、淳樸、涼爽和潔凈,通常用來柔化鮮艷的色彩,也常用於夏季景觀的布置。此外,園林造景是通常以白牆為底色,配植枝幹修條的竹類、垂柳或花色艷麗的喬木、灌木等,映襯出美麗如畫的景緻。園林雕塑也常用白色,與周圍的色彩與景觀搭配,更能突出雕塑的主題與意義。 季相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植時應考慮樹木花草的季相變化,使園林景觀因春、夏、秋、冬四季而變換,力爭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在景觀創作中應將地形與植物這兩種與人類最具親和性的造景因子結合起來,在一年四季中表現出不同的景觀題材:春景突出春意盎然—注重植物葉色與春花植物合理搭配;夏景則以夏陰濃郁為主—注重植物自身的形態、郁閉後的遮蔭效果,並用夏花植物來點綴其中;秋景應側重秋果秋實秋色—注重植物的色彩和果實形態等的變化,並點綴葉樹,以強化景觀效果;冬景則宜突出清爽與風寒的冬意—以常綠的松柏等植物與落葉植物巧妙配置而形成豐富的天際線與疏密錯落的空間內容,同時考慮自然風雪冰霜等景觀的因素。這樣既能給人美的感受或美的聯想,又能使人從花木的生長變化中感受到四季的變換、時間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興盛衰亡,增加人對自然的感知和視覺感觀上的刺激。四季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冬季景觀的配置,當然也是園林景觀構造中最難的。其實,樹木花卉在冬季自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一般多採用枝條優美的落葉樹種,配植適量的常綠觀賞樹,如松、竹等以及耐寒性開花花木,如梅花、蠟梅等,充分注意雪景、冰雪的借用等,也可營造出幽靜迷人的冬之景緻。 因景制宜的原則 花木配植造景時除考慮氣候、地理、物候等自然條件外,還應兼顧景觀的人文需要以及造景的目的、功效等人為因子。無論是純朴還是混交,是孤植、叢植還是片植、對植、行植、籬植,都要因景觀主題的需要而選擇。一般,孤植應植於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並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而某一特色花木的集中片植,或由少到多的配植,能烘托出濃郁強烈的景觀氛圍。對植通常適宜於園門、廳堂、橋頭等的兩側,一般選擇冠型優美且規整對稱的花木,如海桐、球柏、黃楊等。行植一般用於園路兩側和建築物的四周,可選用龍柏、銀杏、香樟、棕櫚、玉蘭等樹干高挺,冠型整齊、枝密陰濃的花木。園林境界、樹壇、花壇、草坪周圍、道路的邊緣等通常用黃楊、梔子花、木槿、杜鵑、女貞等密植成籬,以分割空間,並有防護功能。 因質相宜的原則 在花木配植造景時還需要考慮花卉植物的質地和質感差異,所選用的花卉材料質地與質感等都應與所處的環境、造景的目的與意圖相吻合。如垂柳依依,給人的感覺是溫柔與飄逸;櫟、槲等葉質粗糙寬大,給人的感覺是質朴與粗獷;水仙的冰清玉潔、牡丹的華麗富貴、松樹的蒼逸與遒勁、雪松的高貴與清麗,這些都因為其形、其質的不同,應用配置時要充分考慮花材的質感差異,做到「以人為本」,因需取材、因景取材。景物相宜,人物相宜。 珍惜古樹名木的原則 老態龍鍾的古樹名木,以其獨特的審美形態,能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因此,在城市景觀配置時,要珍惜並保護好古樹名木,可以因此、因形、因勢而配置獨特的花卉景觀,來襯托它和修飾它,使人觸景懷古,觀感歲月滄桑、造物的神奇和自然的偉大。 3.2.2花卉造景的意義及國內外動態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植物造景不僅走進了富裕、殷實的現代家庭,也逐漸成為賓館、商場、寫字樓等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耐陰的觀賞植物、無土栽培的應時花卉以及模擬的牆花、草坪等布置而成的室內景觀,使人們身居居室,卻彷彿置身於優美的大自然懷抱,能消除人們的疲勞、恢復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十分崇尚自然,在園林布置中大多借鑒自然界景觀特色,使人們置身其中加入大自然的懷抱,他們十分重視造景植物的多樣性與群落的穩定性。很多國家在保護、培育繁殖、育種創新的同時,還不斷地從國外收集、引種大量的觀賞植物。 植物景觀既能創造優美的環境,又紅又專能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對於這一點,國內國外都已達成共識。但是,在國內有一種重園林建築、假山、雕塑、噴泉、廣場等,而輕視植物的現象。更有偏激者認為中國古典園林是寫意自然山水園,山水便是園林的骨架,挖湖堆山是理所當然的,而植物只是毛發、是陪襯。而今人口稠密,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城市環境惡劣,生活其中的人們所嚮往和追求的自然與古人相去甚遠。因此在構造城市景觀時還應以人為本,將城市與自然相融合,以植物材料為景觀主體,同時借鑒、吸收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精華。應以自然為師,以提高率視率、改善生態環境為住,同時要滿足遊人的觀賞需求,盡量減少使用殺蟲劑、除草劑等等化學葯劑所造成的污染。 參考文獻 陳俊愉.《園林花卉》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陳淏子.《花境》第二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97 雲南省園藝博覽局.《世界園藝博覽園植物名錄》第一版.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1999 陳少風.《庭園調色板》第一版.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王香春.《城市景觀花卉》第一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吳滌新.《花卉應用與設計》第一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伍』 求關於園藝花卉方面的論文 急!

簡介: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作為新型的綠化技術,花卉立體裝飾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不受土地使用的限制,將綠化從平面引向立體,增加綠化量的同時,也給人營造耳目一新的景觀效果。本文詳細介紹了花卉立體裝飾的應用實例,分析了現狀,並提出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以後的發展前景。
關鍵字:花卉,立體裝飾,園林應用,發展前景,花卉立體裝飾
近年來,由於城市人口的增加,建築密度隨之高度集中,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少,城市環境日益惡化,為改善城市環境,增加城市綠量,植樹造林、興建綠地被提上日程,但這種二維的綠化方式對土地的佔用,使得它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區域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增加土地佔用面積的情況下,有效增加綠化量成為人們思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花卉立體裝飾應運而生。由於花卉立體裝飾能快速成景、組合成景,適應量大地小的城市綠化要求, 在現代城市的園林綠化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而且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城市綠化的主旋律。
1.花卉立體裝飾的涵義、特點及應用原則

1.1花卉立體裝飾的涵義

花卉立體裝飾是相對於一般平面花卉裝飾而言的一種園林裝飾手法,即通過適當的載體(各種形式的容器及組合架),結合園林色彩美學及裝飾綠化原理,經過合理的植物配置,將植物的裝飾功能從平面延伸到空間,形成立面或三維立體的裝飾效果,是一門集園林、工程、環境藝術等學科為一體的綠化手法【1】。花卉立體裝飾的前身主要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盆栽花卉。盆栽花卉起源於我國,在東漢年間就已經作為一種庭園和居室的美化手段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在明清時期已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一些花卉立體裝飾形式,如花缽依然保留著盆栽花卉的特點。

1.2花卉立體裝飾的主要特點:

充分利用各種空間,應用范圍廣 在同等的地平面上,立體裝飾要比平面綠化的綠化量大,不僅充分強化了綠化效果,而且還能在平面綠化難以達到良好效果或無法進行平面綠化的地方發揮作用,例如窗檯、陽台、門廳、樓梯、拐角等小空間內,也可在牆壁、街道護欄、圍牆、隔離帶等形成立面美化裝飾效果。也可對已有的平面綠化進行點綴裝飾,增強空間的色彩美感,豐富視覺效果。例如,對於居住空間狹窄,建築擁擠的居民小區而言,立體裝飾無須佔用額外的平面空間,就能極大地改善小區環境,提高小區的綠化檔次。
充分體現創造的靈活性 立體裝飾多以各種個性形式的載體構成基本骨架,然後配以各種花材而完成特定的景觀塑造,在追求個性造景的今天,備受園藝設計師的青睞。這種形式擺脫了土地的限制,以可移動性,在置景方式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能迅速成景,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求和效率 很多立體裝飾都可移動、能快速組裝成形,在節假日期間或平時各種慶典場合中,在短時間內就能形成較好的景觀效果。

有效地柔化、綠化建築物,塑造人性化的生活空間 現代城市的高速發展造成綠地減少,人們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鱗次櫛比的鋼筋水泥建築和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的生理、心理上都會產生不適的感覺,迫切地需要色彩豐富的花卉植物來進行調和。立體裝飾能充分綠化、美化高大的建築物或橋梁的立面,削弱建築物給人們帶來的壓迫感和空間上的單調感【7】【11】。

充分展示植物材料的綠化美感 立體裝飾突破了傳統的植物平面栽植概念,將植物的美感予以空間立體化,既能突出植物植物自身的自然美感,又能以群體的空間美化效果形成更具觀賞價值,更具藝術沖擊力的組合立體綠化方式。

日常維護非常便捷 大部分立體裝飾產品都配有成套的滴灌系統,大大降低了日常維護強度,使得日常維護簡化為舉手之勞【2】【12】。

1.3 花卉立體裝飾的應用原則

因地、因時、因材制宜原則 環境條件與氣候條件是植物生長的限制因素,所以在進行花卉立體裝飾時應考慮植物的適應性以及環境特點。不同的地區,不同季節有各自獨特的生態條件,適合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長。

『陸』 植物生長小論文(初一)

菊科植物的花和果

菊科是比較年青而進化程度較高的一個大科。雖然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較晚,但由於該科植物在形態結構上先進,對環境適應能力強,使這個年青的科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論在種的數量上還是分布范圍上,均躍居世界種子植物之冠。許多植物分類專家和系統演化專家都一致認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雙子葉植物)系統演化中的地位,發展到了最高階段。

菊科植物的絕大部分屬、種的營養體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僅占本科植物種數的1.5%。從進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種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莖、塊莖、球莖等)度過環境的不良時期,比木本植物適應性強,因而較木本植物進化。菊科植物除少數種類(如百日草、鬼針草)為對生葉外,多為互生單葉。

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點是頭狀花序。

頭狀花序是由許多無柄小花(或僅有一朵花)密集著生於花序軸的頂部,聚成頭狀。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實為由多花(或一朵)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許多頭狀花序組成圓錐花序、傘房花序等。漏蘆屬的頭狀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許多小的頭狀花序又組成較大的復頭狀花序。

頭狀花序的最外面,包有總苞,一般為綠色,葉狀,它的功能無疑是在頭狀花序未開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護作用。但本科中許多屬、種的總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蠟菊的總苞變成膜質,並有鮮艷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蟲;牛蒡、蒼術及蒼耳等的總苞變成鉤刺,腺梗菊、豨薟等的總苞上具粘質的腺毛,可利用動物來傳播果實、種子。

由許多小花集成頭狀花序,這就使本來不太明顯的每個小花集在一起,顯得較大而醒目,尤其當某些屬、種花序邊緣的舌狀花開放後,使花序變得更大、更醒目,以利於招引更多的昆蟲。

有些屬、種的頭狀花序中,各小花之間有了明確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邊緣的舌狀花是不能結實的無性花,中間的管狀花既能產生花粉,又能結果實,是兩性花,而金盞菊與之不同,邊緣的舌狀花是能結實的雌花,而中間的管狀花全是只能產花粉而不能結實的雄花。

2.頭狀花序上每朵花的結構,簡要概括有如下幾點:萼片變成冠毛,花瓣5枚連合,雄蕊聚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屬、種之間差異很大,簡化或特化現象很普遍。

萼片:萼片是保護器官,尤其在花蕾時期。菊科的頭狀花序外圍有總苞統一保護,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種類特化成為果實頂端刺狀、毛狀或片狀的「冠毛」,成為果實種子的傳播器官,如蒲公英、鴉蔥等具毛狀冠毛,可借風力使果實到處飄揚。又如鬼針草,冠毛變成刺狀,可使果實附著於動物身體上,藉以傳播。

花瓣:5枚,互相連合成管狀或舌狀。從進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後出性狀,要比離瓣花進化。若花瓣的基部連合成較長的管,頂端五個花瓣呈輻射對稱排列的,叫管狀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連合成較短的管,五個花瓣連合成為片狀,兩側對稱,向一側伸展的叫作舌狀花,花瓣頂端五個齒,表明該舌狀花是由五枚花瓣連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種類花瓣基部連合成較長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發育一個唇,另一個唇退化,形成假舌狀花,如金盞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圍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環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貯存在管的基部。

雄蕊:5枚,花絲互相分離而花葯邊緣互相連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葯雄蕊。每當花葯成熟時,將花粉粒撒在聚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長時,將它們「推」出筒外。有些種類花葯的基部特化成「尾」狀,其功用是保護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塵或雨水的侵蝕。在每個花葯的頂端有突出的「葯隔」,在雄蕊未成熟時,此五個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個「蓋子」,封住花葯管的口部,起防護作用。

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構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著生。花柱一條,伸於花葯管中,頂端柱頭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時,柱頭不張開。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掃粉毛」,每當花柱發育而伸長的過程中,此「掃粉毛」即可將雄蕊花葯「撒」在花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於來訪的昆蟲攜帶。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長過程中將花粉粒「推」出後,頂端的柱頭再張開來接受其它花傳來的花粉。這是避免自花傳粉的適應。但是,一旦柱頭上沒接受到其他花傳來的花粉,即異花傳粉遭到失敗,也無妨,柱頭可以下彎,將「授粉面」接觸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產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

3.菊科的果實是不開裂的乾果,果皮緻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種子,一般認為是瘦果。但它來源於二心皮,並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這與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嚴格說起來應叫「菊果」或「連萼瘦果」(Cypsela)。

菊科植物大多數花序較大而鮮艷,適於蟲媒傳粉,但另外有些屬、種的花並不鮮艷,例如蒿屬(Artemisia)、蒼耳屬(Xanthium)及豚草屬(Ambrosia)等,它們的花序很小,黃綠色,很不鮮艷。這些植物是由蟲媒特化成風媒的一個類型。蒼耳屬植物是雌雄同株,異花,雄花序較小,還保留扁平的頭狀花序,花期很短,花謝後即脫落,往往不被人們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謂的「蒼子」)的花序軸(托)木質化,外有許多鉤刺,其中包有兩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個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時整個花序脫落。

向日葵在我國各地廣為種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較大,便於觀察,下面將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簡述,供教學參考。

向日葵是原產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種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臟形葉,互生。頭狀花序單生於莖頂,一般直徑30厘米,大的可達60厘米。頭狀花序的花序軸(托)扁平,其中充滿白色海綿狀的填充物(薄壁細胞)。花序邊緣圍有3~4層綠色的總苞。最外圈的花為鮮黃色的「舌狀花」(邊花),中央為黃褐色的管狀花(盤花)。舌狀花(邊花)(見圖c)是不育性的無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蟲來訪,幫助傳粉。花瓣基部連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連合而成,另外兩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稱它為「假舌狀花」。子房三角柱狀,內無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復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質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別著生在子房三個角的頂端。子房基部無明顯的苞片。管狀花(盤花)(見圖B)的五枚花瓣基部連合成管狀,上部五個齒,輻射對稱。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纖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內貯花蜜供來訪的昆蟲採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緊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間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塵或長吻昆蟲傷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質三角形的小薄片,著生在扁平子房的兩個上角,已無明顯的作用,果實成熟時脫落。雄蕊的花葯黑褐色,連合成管,葯隔三角形,黃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時白色,壁薄而軟,待成熟後,果皮變硬而具黑色花紋。每個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質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頂端有三個裂齒,當果實成熟脫落時,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軸上。

菊科植物依據頭狀花序內花的形態及乳汁的有無可分為兩個亞科12個族。劃分標准即:

管狀花亞科(Asteroideae)植物體不含乳汁,頭狀花序皆為管狀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盤花為管狀花。包括11個族,大多數菊科植物都屬於此亞科。應當說明的是我們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雖花序中央的盤花似舌狀,那是長期人工選擇的結果,它無乳汁應歸於本亞科。蒿屬、向日葵等,也都屬於本亞科。

舌狀花亞科(Cichorioideae)植物體含乳汁,頭狀花序上皆為舌狀花。只包含一個族。蒲公英、萵苣、苣蕒菜等都屬於本亞科。

菊科植物與人類生活關系較為密切。其中有許多著名的觀賞花卉如菊花、大麗菊、萬壽菊、金盞菊、翠菊、蠟菊、大波斯菊(秋英)、瓜葉菊、雛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萵苣、茼蒿(北京稱蒿子稈),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葯用種類較多如除蟲菊、紅花、牛蒡、蛔蒿(花序中產驅蛔蟲有效成分——山道年)、蒼術、澤蘭、大薊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納香(Blumeabalsamifera),蒸餾後提取的揮發性物質即冰片,黃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膠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較寒冷地區的草本橡膠資源植物,蘇聯曾大量栽培。對人類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屬某些種,專門生長在農田中,是莊稼的大敵。豚草屬一些種的花粉對某些人易產生過敏反應。

『柒』 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

關於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

花卉植物在園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花卉可綠化、美化環境,調節室內濕度,做室內陳設,調節室內小氣候,還帶來了家庭園藝的樂趣,花卉還可應用於花壇、花境、作立體裝飾、打造岩石園與水景園等。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花卉與生活的小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達1米。塊根植物,根肥粗,倒圓錐形,黑色或黑褐色。主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無毛或疏生細柔毛,節稍膨大。種子內的胚乳白色,細膩,是天然的理想化妝品。種子千粒重109克左右。根紡錘形,肉質,表面棕黑色。

關鍵詞:花卉、欣賞、生活、醫葯

紫茉莉是我最熟悉的花卉,無論是在老家的老院還是此刻宿舍的陽台都種有它,不過因為其傍晚開花,生活中我們稱它「夜來香」。在老家的時候我曾做過一個實驗:我從種子發芽之後就只留其頂芽去其側芽,用竹竿扶正,使其高度突破了2米,但這畢竟是我有意為之。不同的生長環境其高度就不同,比如說我宿舍陽台上的那盆現在不到20厘米就有花蕾了。此還是從專業的角度介紹一下它:中文學名:紫茉莉

別名:

草茉莉、野茉莉、胭脂花、潮來花、狀元花、茉牛花、夜嬌嬌、地雷花、粉豆花、官粉花、夜來香、夜晚花、洗澡花、煮飯花、燒湯花、晚茶花、夜飯花、丁香葉、苦丁香、葉丁香、野丁香、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石竹目

科:紫茉莉科 屬:紫茉莉屬

花色:白、黃、紅、粉、紫

花果期:6~11月

花卉形態:

紫茉莉花無花冠,花萼呈漏斗狀,形如小喇叭,邊緣有波狀淺裂,但不分瓣。雄蕊5,花絲細長,常伸出花外,花葯球形,花柱單生,線形,伸出花外。花常數朵簇生枝端。萼片呈妝品可以治粉刺亦可潤膚,我有親身試驗過 的,據查閱《紅樓夢》中的平兒也用過。 花卉欣賞: 通常在我賞花的時候並不局限於其外觀,更多時候我是帶 著感情去賞花的'。就像紫茉莉一樣,它並不是最漂亮的花卉, 但它卻是我最喜歡的花卉之一。好像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我家 的院子里就種有這種花, 當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它就是紫茉莉。 小時候我很臭美,經常摘下它的花戴在自己的頭上。迎著花開 進入夢鄉,一早起來又是它給我帶來新一天的希望。我記得最 浪漫的事就是夏日的晚上,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伴著花香數星星 看月亮。時間久了,當我身處異地看到它時,總會不自覺的想 家,宿舍陽台上的那幾盆紫茉莉就是我從家裡帶來的花種種下 的,養著他大概我也不僅僅是為了觀賞吧。

花卉的觀賞形式很 多,可觀花、觀葉、觀果、觀根、觀莖。而多數花卉有不單單 是「花瓶」,它們也有各自的葯用價值,就拿紫茉莉來說其性 平、微寒,味甘苦、無毒。有利尿、瀉熱、活血散瘀的功能; 可治淋濁、白帶、紅崩、肺癆吐血、癰疽發背、疥瘡、葡萄瘡 等疾病。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化學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機酸及大量澱粉。花含多種甜菜黃 素等黃色。 葯理作用:紫茉莉性平、微寒,味甘苦、無毒。其功用主要是 利尿、瀉熱、活血散瘀;可治淋濁、白帶、紅崩、肺癆吐血、 癰疽發背、疥瘡、葡萄瘡等疾病。根也被稱為入地老鼠,對皮 膚、粘膜有刺激性。花在晚上吐出濃郁的香氣,可麻醉及驅除 蚊蟲。同屬植物多花紫茉莉之水提取物,在初步動物篩選試驗 中有抗腫瘤作用。 功用主治:利尿,瀉熱,活血散瘀。 治淋濁,帶下,肺勞吐 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去風,活血。治乳癰,白濁。利 小便,消水腫。治婦女紅崩、白帶,疔癀,損傷及接骨。解熱, 緩下,破瘀,調經。治肺勞咳血。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 淋及女子崩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鮮者 25~50g)。 外用:搗敷。 選方如下:

① 淋濁、白帶: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兩(去皮洗凈切片),茯苓 三至五錢。水煎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葯》

② 治白帶: 白胭脂花根一兩, 白木槿五錢, 白芍五錢。 燉肉吃。 《貴陽民間葯草》

③ 治紅崩:紅胭脂花根二兩,紅雞冠花根一兩,頭暈葯一兩, 兔耳風五錢燉豬腳吃。《貴陽民間葯草》

④ 治急性關節炎:鮮紫茉莉根三兩。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 寒加豬腳。《中草葯手冊》

⑤ 治癰疽背瘡: 紫茉莉鮮根一株。 去皮洗凈, 加紅糖少許搗爛, 敷患處,日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葯》

結課總結: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收獲頗多,今後我要做有心 的賞花人,賞花不僅是看看它華麗的外表,還需知道它的屬性 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地區、觀賞價值、葯用價值等。通過對 花卉的學習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它賜予了我們太多 的瑰寶,我們不能無知的浪費掉。我要更加用心的去學習和利 用。

參考文獻:《草花譜》、《植物名實圖考》、《滇南本草》、 《晚飯花集》、《紅樓夢》、《福建民間草葯》、《貴陽民間 葯草》、《貴陽民間葯草》、《中草葯手冊》、《福建民間草 葯》等。

;

『捌』 如何養護盆栽花卉論文

早春早晚溫差很大,有時夜間溫度會低於零度,有時會有晚霜或寒流,這時保持盆土乾燥,做好防凍工作仍是關鍵所在,最好不要長時間通風,更不能把植株放在空氣對流之處。因此,盆栽花卉春季出室宜稍遲些而不能過早,宜緩不宜急。一般可在出室前10天左右採取開窗通風的方法,使之逐漸適應外界氣溫;可以上午出室,下午進室;陰天出室,風天不出室。
換盆對於樹液萌動的盆栽花卉,如六月雪、石榴、月季等禦寒能力較強的花木,栽種數年,盆已過小,應在此時進行換盆換土。盆土應有一定數量的山泥,其他用腐殖質土即可。對於正在開花或者賞果的花木,應待花謝果落之後進行,如金橘、茶花、杜鵑等。對處於半休眠狀態的花木,如大葉桅子、吊蘭等,可在清明前後換盆。對畏寒花木、如米蘭、珠蘭、茉莉、曇花、令箭荷花,以及多數觀葉植物如橡皮樹、發財樹等,應繼續防寒保暖,到清明之後再進行換盆和換土。
修剪根據不同種類花卉的生長特性,進行剪枝、剪根、摘心及摘葉等工作。對一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月季、扶桑、一品紅等可進行重剪,疏去枯枝、病蟲枝以及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條。對二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杜鵑、山茶、迎春、梔子等,通常只需剪去病殘枝和過密枝即可。
水肥管理早春給花卉施肥,應掌握「薄肥少施,逐漸增加」的原則,應施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次數要由少到多。春季施肥時間宜在晴天傍晚進行。
早春澆水也要注意適量,應見干見濕,不可一下子澆得過多。晚春氣溫較高,陽光較強,蒸發量較大,澆水宜勤,水量也要增多。總之,春季給盆花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切忌盆內積水。澆水時間宜在午前進行,每次澆水後都要及時鬆土。
繁殖春季是盆栽花卉扦插、分栽、播種的最佳時期。如月季、天竺葵、迎春、石榴等,可剪取健壯枝條進行扦插;蘭花、文竹、吊蘭等,可進行分株繁殖;如含羞草、鳳仙花、牽牛花、串串紅、孔雀草、萬壽菊、五彩椒等草本花卉,可用撒播或點播進行繁殖。
病蟲害防治春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但也是病蟲害開始繁衍的時期,所以要勤檢查、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春季常見的害蟲有各種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等;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銹病、黑斑病、黃化病。瓜葉菊、大麗菊、鳳仙花、月季等易得白粉病;垂絲海棠、玫瑰、芍葯、竹等易得銹病;桃花、月季、梅花等易受蚜蟲危害;山茶、石榴、杜鵑、月季、木槿、丁香、海棠、萬年青等易受介殼蟲危害,要提早防治。

『玖』 關於植物生長的科學論文怎麼寫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如果適當的添加一些科學技術,對於植物的健康成長是有一定的幫助的。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植物生長的科學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物生長的科學論文篇二:《試談水體對水生植物生長的影響》

摘要: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植物通過體內水分平衡即根系吸收水和葉片蒸騰水之間的平衡來適應周圍的水環境。不同的水體對於水生植物的影響不盡相同,本文通過水體與水生植物的發展過程,分析了不同水體對水生植物的生長的影響。

關鍵詞:水體;水生植物;水位;波浪;生長;影響

1水體與水生植物

1.1概念

水體指的是液態和固態水體所覆蓋的地球空間。水圈中的水上界可達大氣對流層頂部,下界至深層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氣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體內的水。各種水體參加大小水循環,不斷交換水量和熱量。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態形式儲存於海洋、河流、湖泊、水庫、沼澤及土壤中;部分水以固態形式存在於極地的廣大冰原、冰川、積雪和凍土中;水汽主要存在於大氣中。三者常通過熱量交換而部分相互轉化。

水生植物一般指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水生植物主要分為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類,有時把一些水緣植物和喜濕植物也劃歸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具有保存生物多樣性、凈化水質、美化水景和固坡護岸的作用。

1.2水體和水生植被的發展階段

描述水生植被演替系列多通過植物群落的空間排列順序(生態系列)來推斷時間演替系列。水體沿岸帶有沉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和濕生植物群落,它們代表了淡水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不同階段。水生植被的演替以植被優勢種的演替為代表。水生境中的原生演替是從藻類開始,路徑是:藻類→沉水植被→浮葉植被→挺水植被→濕生植被→陸生植被,最終結局是水生植物和水體消失。逆向演替也稱為退化,表現為其演替方向與原生演替相反。演替的結果是植被結構趨於簡化,生物多樣性下降。

任何水體一經產生就開始了在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早期環境因子起主導作用,到後期生物因子又佔主導作用。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水生植物可能是水體和水生植被不同發展階段的代表性種類。例如,沉水植物苦草和竹葉眼子菜是水體發展早期的優勢種,適宜水位波動大的環境,它們呈稀疏分布,群落生物量低。當水位逐步穩定後,水生植物的優勢種可能更替為微齒眼子菜、黑藻和穗花狐尾藻等,水底密閉起來,群落生物量增加。

2水體水位對水生植物的影響

在自然生境中,水位很少保持不變,面對這種動態條件,植物通常會產生形態可塑性以及改變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方式確保生存。對於整個群落而言,水位變動產生的影響也很顯著。

2.1植物形態的改變

以無性繁殖為主的水生植物,尤其是具有較遺傳延展性的個體,能夠通過改變植物本身的形態來適應水深在時空上較大的變化。如在深水裡,蓖齒眼子菜的生活型從原來的毛刷型變為聚合型。這是有利的,能夠增強植物的功能。各種生活型植物對於水深的變動呈現不同的形態。挺水植物對水位梯度的形態改變,主要包括生長形態、繁殖和生物量分配模式的改變。形態方面,主要包括葉柄伸長、異型葉的產生,莖長、莖數、莖直徑、匍匐莖直徑和匍匐莖等級的改變。如蘆葦幼苗在淹沒狀態下其節間距會增長。這種增長有2個可能的機制,由於向周圍水體釋放的截短而導致乙烯濃度升高的或是由於溶氧減少導致乙烯產生增高的一種協調。在淹沒期間,部分淹水植物所有的被淹沒的葉子都會衰老,只有末端的葉子會偶爾倖存。繁殖的變化主要包括花期、花序長度、花瓣寬度以及繁殖器官乾重等的改變。如蘆葦在水位下降後其種子有很高的萌發率。浮葉根生植物改變的形態主要表現在葉和花。如水位上升,浮葉植物荇菜的葉柄迅速伸長,但是支撐葉片的葉柄和莖變得更脆弱。浮葉植物菱有相對發達的根系統,在一定范圍內的水位變動下,菱仍能固定在底泥中,而且幼葉能通過葉柄的伸長維持在表面。水位的升高導致花以及芽苞被水淹,無法形成種子,水位降低並不會影響花和果實的產生。沉水植物的也很顯著,如苦草在深水中具有較高的株高,葉更長更薄,因為在光強較弱的深水中合成單位干物質需要更多葉面積去獲得光資源。而在水較淺時,光強太大會抑制其生長,葉子變成紫紅色來調節對所需光資源的攝取。

2.2植物數量的增加

水位對植物產生的另一個顯著影響是改變其數量。對於不同生活型的植物而言,水深影響其生物量的機理是不一樣的。水深直接地影響挺水植物群落的數量,通過減小光照強度間接地影響沉水植物群落數量。對於同 種植 物,水位的變動能改變地下數量和地上數量的分配比例。挺水植物隨著水位的增加,莖重在整株數量中的比例上升,地下部分比例就會降低,分配到根和根狀莖的數量降低,在風浪的作用下更容易被連根拔起。

2.3植物物種的多樣性

在沿岸帶,通常水生植物生物多樣性很高,其原因之一是水位波動使得沿岸帶一直處於干擾狀態。根據中度干擾法則,適度的干擾有利於物種多樣性的提高。水位波動引起濕地種子庫的再生也是重要原因,而且這種作用與洪澇和乾旱發生的頻率以及持續時間相關。水位的短期變動和長期變動,特別是水位下降,通過建立和破壞低多樣性集群的外來物種入侵,從而影響物種多樣性。水位下降是多種植物成功萌發和存活的先決條件,為適應淺水生活的物種建立創造了機會,也能支持新的外來物種的成功入侵。水位下降會阻止優勢種控制整個群落,從而增加物種多樣性。然而,在高水位條件下,很多濕地植物種的根莖萌發受抑制,降低了物種的多樣性;如萊茵河畔在河流低泄量期間,夏季特大洪水會引起水生植物物種多樣性減少。可見高水位和低水位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是不同的,相對於高水位,低水位的作用更顯著而且有利。

3波浪形態的水體對水生植物的影響

江、河、湖岸浪蝕是這些水體順向演替的自然過程,浪蝕淤積也是影響這些水體壽命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界隨著水體的演替,岸坡趨緩並沉積土壤,為水生植物的生存繁衍創造了條件,植物的生長減緩了水岸的侵蝕,是演替的阻力,但植物體的腐爛沉積、水中有機質含量的大幅度提高,豐富了水體營養,提高了水體生物量,從這個角度說水生植物對整個水體的演替是有貢獻的。

商住區和公共綠地內部的小水系一般來說范圍小、禁航、水流緩慢,對岸線沖刷、侵蝕較小,對水生植物的種植生長影響不大。江河湖泊等水體由於風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沖刷給水生植物的種植、生存帶來很大困難。如風浪和船形波將會直接或通過堤岸反射,強烈地直接拍打或搖動植物體,從而使植物葉片破碎、莖被折斷,甚至植物體被連根拔起,影響植物的生長甚或導致其死亡。

4沼澤地對水生植物的影響

沼澤是指地表過濕或有薄層常年或季節性積水,土壤水分幾達飽和,生長有喜濕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由於沼澤地土壤水多、缺氧,故沼生植物有發達的通氣組織,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沼澤可生長的水生植物很多,如萱草、澤瀉、慈菇、海芋、花菖蒲、千屈菜、梭魚草、小婆婆納等。沼澤植被以挺水植物為主,多屬於莎草科、禾本科及蘚類和少數木本植物。

5結束語

水生植物具有觀賞、凈化以及生物多樣性高的特點。水生植物及其環境是許多鳥類、魚類和其他動物的棲息地和繁殖場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水生植物及其環境又是一種脆弱的生態系統,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水體與水生植物關系也隨著人類的活動影響,變得互動起來,水體的污染問題在水生植物的作用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植物生長的科學論文篇二:《植物生長三維動畫關鍵技術》

摘 要: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如城市規劃、影視娛樂、 廣告 宣傳等。對植物生長三維動畫的研究內容、演示方式、動畫特點進行歸納與概括。從軟體技術的角度對植物生長三維動畫的表現形式、研究現狀、關鍵技術、製作 方法 、適用對象、優缺點進行研究、分析和比較,對該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為有效推進植物數字可視化建設和提高動畫創作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三維技術; 植物; 生長; 動畫

0 引言

植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計算機三維動畫技術的發展,植物生長三維動畫被廣泛應用於 教育 、科研、遙感、游戲、數字影視等眾多領域。

1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的生長方式

經過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總結 了植物生長三維動畫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 破土而出式

植物最初是生長在暗地裡的一顆種子,慢慢破土而出,拔節而長,枝繁葉茂,開花結果。這類生長動畫便於演示植物動態的生長過程,營造出生命和希望爆發的活力。

⑵ 藤蔓伸展式

不少影視作品和建築藝術動畫中都能看到藤蔓植物慢慢伸展,絕強地依附攀援,增加場景生機和活力的景象。除了綠化的作用,這類動畫給人以在逆境中不屈服,頑強展示生命力和活力之意。

⑶ 層疊上升式

層疊上升式比較符合林木類植物的生長規律。植物按照一定的層次從地面節節往上拉升,葉子、花、果等則以粒子形態般急劇增長,就像地面賦予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和活力一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神奇的創意享受。

⑷ 迷幻障眼式

迷幻障眼式是植物生長中比較虛幻、神化的方式,好比變 魔術 ,往往藉助於強烈光效、迷幻煙霧等效果來實現,光效、煙霧之後植物出現在面前。

圖1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方式

2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關鍵技術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有許多方法。3ds max、MAYA等三維軟體都帶有植物模型,粒子系統也能實現植物生長動畫效果。但是三維軟體自帶的植物模型種類較少,粒子系統又難以實現較為真實、自然的生長動畫效果。植物插件的出現,能有效解決動畫效果和創作效率上的問題,成為三維動畫創作的熱門工具。下面就幾款主要的植物插件進行分析和比較,以助於提高應用者的動畫創作效率。

2.1 Ivy Generator和Guruware Ivy插件

Ivy Generator是德國康斯坦茨大學開發的一款藤本三維軟體,主要用於模擬以攀爬為主的藤本或草本植物的生長。通過對生長參數的調節,可隨機生成不同形態的藤本植物模型。其特點是不需要應用復雜的植物生長機理模型,側重於計算機圖形學,迅速生成逼真的植物模型,追求基於視覺效果的真實性[1]。但Ivy Generator不能直接實現植物生長動畫,只有將模型輸出成OBJ和MLT材質物體,再導入3ds max等三維軟體中製作動畫效果。該插件的系統耗用較大,不適合表現大規模的植物場景[2]。

Guruware Ivy是Ivy Generator的改進版本。Guruware Ivy使用更方便,功能亦有增強,通過為Age(藤蔓年齡)屬性設置關鍵幀可以輕松實現藤蔓生長、攀爬的動畫效果[3]。

2.2 XFrog

XFrog是德國Greenworks公司開發的三維植物軟體,可實現植物的直觀交互建模和生長模擬。XFrog所有的樹葉、枝幹、花朵等都採用實物掃描,使得模型更加真實,開放的光年系統和層級的表現方式,使其操作性更簡便,可控性更強[4]。XFrog在植物生長模擬過程中,通過關鍵幀動畫實現,有兩種方法。①起始和結束關鍵幀為同一關鍵幀。可以保證模型擁有相同的拓撲結構,生成動畫較為平滑。但應盡量減少直接修改植物參數的操作,否則會大大降低動畫的真實感。②起始和結束關鍵幀為不同關鍵幀。可以把起始關鍵幀的模型細化,缺點是XFrog插補的部分較多,不如第一種方法的動畫效果平滑自然[5]。 2.3 GrowFX

GrowFX是俄羅斯Exlevel公司基於3ds max平台開發的一款植物插件,可創建參數化的樹木、花草及其他植物模型,自由創建風力和生長動畫效果,前提是要有GrowFX調節出來的未塌陷的文件[6]。GrowFX除了可使用官方的植物庫資源,還有靈活的自由度。通過植物年齡、生長方向、風效、動畫效果等隨機參數的調節,快捷得到植物的其他形態。

2.4 Vue

Vue是一個專業的CG景觀設計工具套組,可以製作出逼真的自然環境,還可以和3ds max等三維軟體套用。Vue可以在現有植物庫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和改造,容易產生新的植物形態和物種,根據用戶實際需要自由形成植物生長、形態變化等動畫效果。Vue操作簡便、場景表現逼真。雲計算的建模方式、快速的渲染時間等特點,使得它特別適合表現自然空間大場景,主要用於中、遠景表現[7-8]。

2.5 T-Gen插件

T-Gen是第一個完全整合進SoftImage|XSI的植物生成插件,擁有強大的靈活性和無窮的可能性。可以使用幾乎所有XSI工具對其產生的植物模型、材質、層級結構做進一步修改。T-Gen各類參數幾乎都可用於設置動畫效果,強大的優化工具使其在植物生長動畫方面有著快速、高效的優勢。

2.6 SpeedTree、TreeStorm和Forest Pack Pro

SpeedTree、TreeStorm和Forest Pack Pro都是目前在建築漫遊動畫和園林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植物插件,擁有強大的植物庫,模型真實感強,繪制效率高,支持植物動力學,可模擬風吹植物動畫效果,分別適宜表現中近景和大片的遠景植物[9-10]。但它們沒有植物生長動畫功能,憑借豐富的軟體開發介面可以和3ds max等三維軟體結合使用,以實現植物生長動畫效果。

3 結束語

植物生長三維動畫將緩慢的植物生長過程動態化、形象化展現。本文所介紹的幾種植物三維生長動畫關鍵技術,因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在表現一些大型的自然場景中,往往需要把多種方式相結合。

由於植物結構復雜,表面細節豐富,使其無論在三維建模、動態模擬方面都存在較大難度,以下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①當前主要實現單株植物的三維模擬,缺乏對於大規模植物生長動畫場景的模擬研究;②植物形態受到光照、風力、溫度等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對更為復雜、逼真的植物生長交互模擬將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海,林杉,黃心淵.植物生成軟體的評價和比較[J].計算機模擬,2006.8:177-180

[2] 王媛等.An ivy Generator三維藤本植物建模技術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08):3196-3197

[3] 孫楠.藤蔓可以這么“種”出來――Groupware Ivy插件牛刀小試[J].現代電視技術,2009.2:127-129

[4] 胡遜之.面向樹木 科普知識 的三維游戲設計[D].北京林業大學,2010.6:27-28

[5] 王忠芝,胡遜之,伍艷蓮,梁敬東.基於XFrog的樹木建模及生長模擬[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31:64-68

[6] Grow FX定製樹[EB/OL].[2012-10-29

[7] 於淼,楊立新.基於Vue軟體的景觀場景表現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1.3:94

[8] 賈勇,於淼.VUE軟體在園林設計應用中的構成要素分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1.5:116-117

[9] 趙塘濱.基於3ds max的自然場景製作技術[J].美術學刊,2012.3:57-58

[10] 劉穎,羅岱,黃心淵.基於OSG的SpeedTree植物模型繪制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2.6:2406-240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植 物生 長的科 學論 文”

『拾』 誰可以幫我寫一下《關於植物的生長,外形,特點之類的論文》3000字

花卉立柱式無土栽培

隨著人們綠化意識的增強和綠化觀念的更新,傳統花卉種植方式因存在諸多弊端,已不符合人們審美情趣的要求。例如,鮮切花缺少了一個從種植到開花結果的實踐過程,且保鮮時間短;一般盆花常用土壤栽培,養護必須憑經驗,不易管理,易患病蟲害,與現代居室環境不和諧。花卉立柱式無土栽培!以下簡稱花卉立柱)是把工藝化塑料盆缽壘疊成一定高度,在其上栽植花卉,並用營養液自動循環澆灌來滿足花卉生長對水、氣、肥的需求而進行的栽培方式,集立體栽培、無土栽培、設施栽培於一身,具有技術新、工藝化、節水環保、綠化容量大、美觀和易管理等優點,能最大程度滿足人們種花養花的情趣。花卉立柱在城市公園、街道、庭院、居室、屋頂、陽台的美化綠化以及都市農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花卉立柱是插花、盆景以外的一種新型花卉生產模式和藝術形式,有望成為一種時尚的產業。

1 花卉立柱系統結構

根據應用場所和循環系統可將花卉立柱分為常規型和家庭型2類。

1.1 常規型花卉立柱系統

通常採用水培法,進行較大面積的群體栽培主要應用於都市農業,城市公園街道,庭院屋頂綠化等。

1.1.1 立柱裝置基本結構每667m2安裝立柱600根,每根立柱由底座、中心軸和柱體構成。柱體的外殼是由白色工程塑料(ABS)澆注成的盆缽,一根立柱壘疊10~12個盆缽,高160~200cm,直徑15cm,每個盆缽上設有5個栽培孔,花卉苗木即生長在栽培孔上。立柱成行狀排列,柱體套在中心軸並立於下端的底盤上,便於旋轉,也能隨中心軸自由搬動。通過旋轉使花卉苗木受光均勻。

1.1.2 營養液循環系統由貯液池、輸液管道、滴淋頭和迴流溝組成。盆缽上的花卉苗木生長所需的養分,是由潛水泵把貯液池中的營養液送上輸液管道,然後通過立柱頂端的滴淋頭注入盆缽內的,當上一個盆缽內的營養液超過一

一定水位後,即自動向下一個盆缽注入,直至營養液溢出栽培槽的出口,最後通過迴流溝流至貯液池中。營養液可定時自動澆灌,循環利用。

1.2 家庭型花卉立柱系統有水培、基質培、混合培3種栽培方式。室內花卉單體栽培主要應用於居室、辦公室、陽台綠化等。

1.2.1 立柱裝置基本結構每套裝置由底盆、中心柱、盆缽、微型泵和定時器構成。家庭型立柱一般壘疊3~6個盆缽,高50~100cm底盆採用圓柱體,體積約為6L用於貯藏和回收營養液。

1.2.2 營養液自動循環系統家庭型立柱底盆中的營養液由微型泵泵入,然後通過軟管、淋頭、盆缽,再回收到底盆,重復利用,通過24h程式控制定時器實現自動循環澆灌。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常規型花卉立柱主要考慮其觀賞性,品種選擇以草本花卉為主,適栽品種有孔雀草、長春花、洋鳳仙、萬壽菊、百日草、千日紅、雜交石竹、鳳尾雞冠花、三色荃、四季海棠、雁來紅、彩葉草、觀賞番茄、金盞菊、翠菊、矮牽牛、一串紅、矮向日葵、吊竹梅等;家庭型花卉立柱考慮室內環境條件的特殊性,品種選擇以耐蔭觀葉植物為主,適栽品種有萬年青、合果芋、綠蘿、常春藤、龜背竹、文竹、銀皇後、綠寶石、小斑馬、百合竹、袖珍椰子、富貴竹、朱蕉、鵝掌木、腎藏、白掌、虎尾蘭、吊蘭、君子蘭、一葉蘭、條紋竹芋、孔雀竹芋等。

2.2 無土育苗技術

2.2.1 草花無土育苗一般採用種子播種繁殖,也有通過扦插繁殖的,如萬壽菊、孔雀草、四季海棠、長春花等。種子繁殖以穴盤無土育苗效果最好,出苗整齊而茁壯。相對於常規露地無土育苗來說,受地下害蟲為害輕,育苗移栽時傷根少,緩苗期短。育苗基質為珍珠岩、泥炭與蘑菇廢料的復合基質(體積比1:1:1)。育苗容器採用寧夏聖寶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聖寶重型128育苗穴盤(8×16穴,穴大小3cm×3cm)。草花種子播種前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15min進行消毒,不易發芽的草花品種用溫水浸種和催芽。播種發芽後,當草花幼苗長至2葉(對)期後,每天噴澆稀營養液1次。當幼苗達到一定苗齡形態指標要及時移栽,一般移栽期為4~5葉(對)期。

2.2.2 耐蔭觀葉植物無土育苗通常採用分株或扦插繁殖,有許多觀葉植物2種方法均可繁殖。分株繁殖較簡單,當母株分化出的子株已長有根系,就可分離母株進行單獨培育。方法是將母株挖起,去除基質,清除老根和爛根,然後找出根系自然分歧處,用手冊開或用刀切開,要求分離出來的子株帶有細根、枝條(葉片)和芽。扦插繁殖基質為珍珠岩。扦插用的插條剪成8~12cm長,去除插條基部的葉片,下部剪口要平滑,呈45°斜面,用50×10-6的吲哚乙酸浸漬剪口12h,促進發根。插後做好保濕工作,防止插條失水萎蔫。當根長出2~3cm即可移栽,移栽時盡量減少傷根。

2.3 養液管理

2.3.1 營養液pH值測定與調整筆者用的營養配方肥料由杭州龍山化工廠生產提供。花卉用營養液的pH值適宜范圍為5.5~6.5,一般穩定在6.0左右為最好。在營養液配製和使用過程中,可用手持式漢拿酸鹼度測試筆定期進行pH值的測定。測試後,若發現營養液的pH偏高,用硫酸、磷酸或硝酸調整;若pH偏低,則用NaOH調整。

2.3.2 營養液EC值測定與調整花卉用營養液的適宜離子濃度(以EC值表示),因花卉不同生育期、不同栽培季節而有所差異,一般苗期略低,生育盛期略高;冬季略高,夏季略低。幼苗期適宜的EC值為0.6~1.2ms/cm,開花期或成苗期(耐蔭植物)適宜的EC值為1.2~1.8ms/cm。一般可用DDS-11A型電導率儀定期測定營養液的EC值,若發現EC值過高加水稀釋,過低則通過加配方肥料進行調整。

2.3.3 營養液含氧量的補充通過每天多次的營養液循環澆灌來補充營養液中的含氧量,從而滿足花卉根系生長對氧氣的需求。

2.3.4 供液時間與次數採取間歇定時供液的辦法,通過定時器進行控制,一般每天供液2~4次,每次15~20min。供液在白天進行,夜間不供液;晴天供液次數多些,陰雨天少些;氣溫高光線強時供液次數多些,溫度低光線弱時供液少些。

2.3.5 營養液的更換家庭型花卉立柱底盆容積小,每盆營養液使用期為1~2個月,即夏天1個月更換1次,冬天2個月更換1次。常規型花卉立柱因貯液池容積大,營養液使用期可延長至4~6個月。若發生污染,應及時更換。

2.4 病蟲害防治

據筆者觀察,家庭型花卉立柱在室內擺放期間,一般很少有病蟲害發生。花卉立柱大棚生產期間,各種病蟲害均會發生。主要病蟲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葉斑病、葉蟎、蚜蟲、青蟲、夜蛾等。應採取「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綜合防治:(1)及時摘除枯枝敗葉,清理病蟲株;(2)物理防治,用-誘蟲膠板誘殺害蟲;(3)用一熏靈、利得煙熏劑等熏煙;(4)葯劑防治禁用劇毒農葯,選用低、中殘毒農葯,並做到對症下葯;殺蟲殺蟎劑有7051殺蟲素、萬靈、一遍凈、抑太保、吡蟲啉等,殺菌劑有達科寧、多菌靈、大生、雷多米爾、殺毒礬等。

3 應用前景探討

通過不同品種、不同花色的搭配、不同高度花柱的組合,可設計出富有不同藝術情趣的花卉立柱組合模式,表達不同的文化內涵。

3.1 在園林綠化上的應用

花卉立柱組合景觀可為城市公園增輝,也可作為移動花壇應用,在綠化死角具有與盆花相似的應用效果。

3.2 在都市農業中的應用

花卉立柱組合可提升都市農業品位,增添現代園藝科技氣息。

3.3 在街道綠化上的應用

花卉立柱成行豎立於街道兩旁,能明顯增加街道的節日文化氣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4 屋頂花園

花卉立柱節水環保,不積水,避免了屋頂土壤栽培的積水易滲漏等缺點。

3.5 在室內綠化中的應用

家庭型花卉立柱,綠化容量大,美觀易管理,是家庭居室、辦公室美化綠化的理想選擇。

熱點內容
touch2016白色情人節 發布:2025-09-22 05:38:35 瀏覽:394
淘寶韭菜盆栽 發布:2025-09-22 05:37:59 瀏覽:499
油茶花詩 發布:2025-09-22 05:23:38 瀏覽:515
彩鉛花卉圓形 發布:2025-09-22 05:13:14 瀏覽:857
荷花和水畫 發布:2025-09-22 05:07:31 瀏覽:22
櫻花兔綁 發布:2025-09-22 04:55:47 瀏覽:771
怎樣栽培蘭花 發布:2025-09-22 04:54:11 瀏覽:323
一朵兒花兒 發布:2025-09-22 04:54:11 瀏覽:317
百合職位表 發布:2025-09-22 04:34:21 瀏覽:208
沈陽2015七夕情人節 發布:2025-09-22 04:34:20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