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時的花卉
㈠ 花卉種子發芽需要什麼條件
足夠水分抄
種子吸水膨脹襲後,其內部的胚乳或子葉開始進行生化活動,使澱粉轉化成糖而被胚根和胚軸利用,生長的胚根、胚軸從而突破濕潤的種皮而破土出苗。
充足氧氣
種仁內的營養物質在酶的作用下分解轉化,需要有充足的氧氣。如果土壤通氣不良,或土壤含水量長期處於飽和狀態,大部分種子都會因缺氧窒息而腐爛死亡。
適宜溫度
一般花卉種子的發芽適溫為16~22℃。播種後土溫保持相對穩定,出苗迅速而整齊。溫度變化的幅度最好不超過5℃。
種子萌發在地上的子葉
㈡ 播種前花卉種子要怎樣處理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發芽,播種前應對一些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適當的處理,其方法有:1浸種:一般較易發芽的種子可不進行處理直接播種,對種皮較厚的種子,可在播種前進行浸種。浸種可分為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水溫4℃左右為佳)兩類。浸水時間一般以24小時為度,過長養分容易遭受損失。浸過的種子不能播種在過分乾燥的土壤中,因為乾燥土壤會奪取種子水分,阻止種子發芽。
2銼傷種皮:銼傷種皮的方法適用於種殼堅硬不透水和不透氣的種子。但要注意不能損傷種胚。挫傷種皮法常用於美人蕉、荷花、黃花夾竹桃等種子。方法是:在播種前用小刀刻傷種皮或磨去種皮的一部分,再經溫水浸泡24小時。
3草木灰攔種:凡外殼有油蠟的種子,可用草木灰加水混合成糊拌入種子,利用草木灰中的鹼分幫助脫去油蠟。
4凍裂:方法是:在入冬封地前播種並澆透水,冬季土地結凍後,種子外殼破裂,翌年春天即可發芽,如榆樹梅的種子。
5沙藏:是指秋末將種子用濕沙拌好,裝在花盆裡再放置在挖深半米左右的溝里,蓋上稻草,翌年開春後取出播種,則可迅速發芽,如桂花、薔薇類花卉中的種子。
6葯物處理:對芍葯、美人蕉一類種皮堅硬的種子,也可以進行葯物處理,以改變其堅硬種皮透性,使其迅速發芽。通常用2%~3%的鹽酸或濃鹽酸浸種,浸到種皮柔軟取出種子,用清水漂洗干凈後再播種。
㈢ 花卉種子發芽應具備哪些條件
種子發芽條件無論什麼種類的花卉種子,只有在水分、溫度、氧氣和光照等外界條件適宜時才能順利發芽生長。當然,對於休眠種子來說,還得首先打破休眠。
1.基質:基質將直接改變影響種子發芽的水、熱、氣、肥、病、蟲等條件,一般要求細而均勻,不帶石塊、植物殘體及雜物,通氣、排水、保濕性能好,肥力低,不帶病蟲害。
2.水分:花卉種子萌發首先需要吸收足夠的水分。不同花卉種子的吸水能力不同,播種期不同,種子對水分需求也不相同。基質的含水量應在播種前一天調節好,不能太高或過低。不能將種子播於乾燥基質中後再澆水,這會使水分分布不均或沖淋種子。播種前臨時將乾燥基質澆濕也不適宜,常使水分過多不便操作。
3.溫度:花卉種子萌發的適宜溫度依種類及原產地的不同而異。通常原產地的溫度越高,種子萌芽所要求的溫度也越高。一般花卉種子萌芽適溫要比生育適溫高出3~5℃。絕大多數花卉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18~21℃。
4.氧氣:沒有充足的氧氣,種子內部的生理代謝活動就不能順利進行,因此種子萌發必須有足夠的氧氣,這就要求大氣中含氧充足,播種基質透氣性良好。當然,水生花卉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量是很少的。
5.光照:大多數花卉種子的萌發對光照要求不嚴格,但是好光性種子萌芽期間必需有一定的光照,如毛地黃、矮牽牛、鳳仙花等;而嫌光性種子萌芽期間必須遮光,如雁來紅等。
㈣ 哪些花卉使用赤黴素可提早發芽
多種花卉的種子、宿根及球根等都有休眠期,要想使它們早開花,必須先打版破休眠,促權使其提早發芽。使用赤黴素處理後即可達到此目的。如牡丹用500~1000毫升/升赤黴素溶液塗抹花芽,大岩桐種子用25毫升/升赤黴素溶液浸種處理,唐菖蒲球莖用1000毫升/升赤黴素溶液噴灑等,均有打破休眠的明顯效果。
㈤ 哪些花卉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它不僅可以提高種子品質,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健壯生長,還可防治種子病蟲害。
首先要進行種子精選。精選種子的方法有風選、篩選、鹽水選,大粒種子亦可進行粒選。精選是為了除去雜質和不合格的種子。其次,為防止種子和苗木感染病蟲害,經常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葯劑和方法有: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消毒,在播種前1~2天,用濃度0.15%的福爾馬林溶液(1份濃度40%的福爾馬林原液加260份水稀釋而成),浸種15~30分鍾,取出後蓋上潔凈的干麻袋約半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數次,將種子攤開陰干後,即可播種。第三,對發芽慢或不易發芽的種子,要進行催芽。催芽可以打破種子休眠,加速種子內部生理活動變化,使種皮軟化,果膠物質轉變為滲透性物質,增強吸收作用,利於種子發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在冷水或熱水中浸泡,使其在短時期內吸收水分,軟化種皮,增加透性,加速種子的生理活動,縮短後熟過程,促進種子萌發。曬種催芽,將種子薄攤在竹席或竹匾上曬,能促進種子的後熟,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還能防治病蟲害。層積沙藏催芽,將種子和干凈的河沙分層裝於花盆或木箱內,種子和沙的比例約為1∶3~5,層積時間和溫度視不同種子和不同地區而異,如東北人參種子採收後,在 15℃左右的溫度下層積80~90天,再經冬季低溫處理,翌年春可很快出苗。層積期內必須經常檢查,以防腐爛或提早發芽以及預防鼠獸等為害。化學葯劑催芽,生產中常使用植物激素處理種子,促進發芽。如赤黴素(GA)能促進某些休眠種子發芽,加快發芽速度,刺激幼苗生長。赤黴素的使用濃度依葯材種類而異,通常用100~1000毫克/升的水溶液浸種24小時。細胞分裂素也可刺激一些葯材的種子發芽,一般用100毫克/升溶液中浸種3分鍾。
㈥ 介紹幾種難發芽的花卉種子
有的。
現在科學家來已經知道,大顱源樹
的種子有堅硬的種皮,以往很難發芽,要靠渡渡鳥把種子吃下後把種皮磨薄,才容易發芽。自從渡渡鳥滅絕以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大顱欖的小苗出現過,後來科學家人工磨薄種子外殼,使種子順利發芽,培育出了一些小苗。
國內還沒有引進這種植物。
㈦ 影響花卉種子發芽的因素有哪些
(1)水分:種子性狀不同,吸水量也不一樣,有些種子吸水量少,如文殊蘭回的種子,胚乳本身答含較多的水分;另一些花卉的種子較乾燥,種子吸水量就大。
(2)溫度:通常原產熱帶的花卉需要較高的溫度,亞熱帶及溫帶次之。一般來說,種子萌發適溫比其生育適溫高3℃~5℃。
(3)氧氣:氧氣是花卉種子萌發條件之一,供氧不足將嚴重影響花卉的種子發芽。但對於水生花卉來說,只需要少量氧氣就可以滿足種子萌發需要。
(4)光照:多數花卉種子對光照無特殊要求,但有些花卉種子,在萌發期間必須具備一定的光照才能萌發,這一類被稱為好光性種子,如報春花、毛地黃、瓶子草等。
㈧ 花卉中的鴻運當頭如果發出新芽應該怎麼處理
可以用利刀將來其從母株上切自下,另行栽植。一般老株是不會再開花的,以後可以做母株繁殖新植株用。鴻運當頭在花期中不需要施肥,花後及時剪去花,補充肥料,全水溶性肥料也可隨澆水同澆在葉杯中,但其他的如餅肥、顆粒化學肥料等不宜施在葉杯中。
鴻運當頭最顯著的特徵是中間那艷紅色的花芯,而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就有「紅」文化,紅色的東西能讓家裡頓增暖意,像跳動的精靈讓人們感受到喜慶的氣息。
(8)發芽時的花卉擴展閱讀:
鴻運當頭喜高溫、濕潤、半蔭的習慣,能常年放置在溫暖、明亮的室內。冬季可以全日照,春秋早晚應有光照,夏季不要陽光直射。光線明亮,葉面色澤鮮艷。
性喜每天至少3小時以上的充足陽光照射,但亦耐半陰,夏季喜涼爽、通風,亦能稍耐乾燥氣候。
越冬溫度以不低於10℃為宜,高於 20℃以上,不利於植株休眠,會影響來年生長和開花。見品種有美萼水塔花、紅水塔花、夜香水塔花、宮女淚等。壤土要含腐殖質豐富、噴水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壤土。
㈨ 剛剛發芽的花卉多久才能叫澆一次水
一般的花卉澆水的原則是,盆面不幹不澆水,澆水要澆透。對於耐旱植物,一般不直接澆水,多採用噴灑,讓植料微微濕潤即可(如仙人掌類,肉質植物等)。對於濕地植物和水生植物,要長期有水,失水就會枯萎。蘭花類植物,稍為耐旱,並且具有儲存水分的能力,因此不宜勤澆水,並且不能積水,喜潮濕空氣。
㈩ 花卉種子發芽需要哪些環境條件
花卉種子發芽所需的環境條件:(1)水分:花卉種子成熟後,除了一些水生花卉或文殊蘭等特殊的種類外,大多數呈乾燥狀態,因此,很耐貯藏。種子萌發時,需要有充足的水分,種皮吸水後開始軟化,種子吸脹,胚乳貯藏的有機物開始加速轉化為合成代謝的原料和能量,胚吸收這些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生長所需的物質,促使細胞分裂和生長。這些過程都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順利進行。
(2)溫度:每種花卉都有自己的最適發芽溫度。溫度過低不能發芽,過高引起腐爛。一般花卉種子萌發時,需要16~22℃的基質溫度,最好保持相對穩定,變化的幅度不要超過3~5℃。溫度的控制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條件(如覆蓋塑料膜,加暖氣等)來處理。
(3)空氣:種子遇水後,呼吸作用加強,需要充足的氧氣供應和良好的二氧化碳排放條件。這時如果基質的含水量過多,通氣不暢,大部分種子都會窒息而死亡。如何使種子的水分和通氣條件控製得更好,需要根據不同的種子特性來摸索和體會。
(4)光線:種子萌發本身一般不需要光,但在庇蔭處進行春播或晚秋播種時,溫度往往不夠,增加光照有利於提高基質的溫度。另外,有些種子屬於需光種子,只有光照射後才能萌發,如萵苣的種子。還有的種子對光周期有一定的要求,並且這種光周期的要求隨溫度而變化,如加拿大鐵杉種子在17~20℃的條件下,最有利的日照長度是8小時或12小時,在27℃時是16小時。變溫處理,低溫沙藏有時能改變種子的需光性,而有的種子在光下反而會抑制萌發。因此,在生產上應該嚴格掌握各種花卉種子的萌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