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繪畫6
⑴ 美術的分類有幾種
1、水墨畫
水墨畫(Chinese Brush Painting)是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
(1)花卉繪畫6擴展閱讀:
中國的繪畫工藝十分古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有七千餘年的。最初的中國繪畫,是畫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漸而發展到畫在牆壁、絹、和紙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筆和墨,以及天然礦物質顏料。
在無數畫家不斷探索、創新的努力之下,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並有著自己獨立的繪畫美學體系。照這么說中國工藝也十分古老,也可稱之史前繪畫。
中國繪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岩畫,原始繪畫技巧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亦能抓住主要特徵,用以表達先民的信仰、願望以及對於生活的美化裝飾。
⑵ 急需六(五)年級的美術說課教案
教學進度表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課 時
1. 《畫家介紹》 1
2. 《中國古代優秀繪畫作品》 1
3. 《線描花卉》—臨摹畫 1
4. 《盆栽植物》—線描寫生畫 2
5. 《盆栽植物》—色彩寫生畫 2
6. 《瓶花》—綜合拓印 2
7. 《紙條工藝》—製作 2
8. 《塑料瓶裝飾品》——製作 2
9. 《小掛飾》—製作 2
10. 《椅子》—寫生畫 1
11. 《靜物》—色彩寫生畫 2
12. 《靜物寫生》—黑白畫 2
13. 《風景》—色彩寫生畫
14. 《標志》—設計 2
15. 《招貼畫》—設計 2
16. 《書籍封面》—設計 2
17. 《布袋木偶》—製作 2
《畫家介紹》美術欣賞
第一課時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畫家介紹》—美術欣賞
二、教學目的:
通過作品欣賞和畫家生平簡略介紹,使學生從作品欣賞中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審美情趣和表現方法,學習畫家為藝術事業刻苦學習、熱愛祖國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審美情趣和中國畫的表現方法。
四、教學難點:
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審美情趣和中國畫的表現方法。
五、課的類型:
欣賞課
六、教學方法和教具:
講解法、引導法、范畫、幻燈片。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利用幻燈、掛圖指導學生欣賞:
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畫,教師講解。
《祖國萬歲》—齊白石
這幅畫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為國慶十周年而作。畫面上盛開著紅花的「萬年青」傲然挺立,象徵逢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祖國繁榮昌盛。畫上的題款「祖國萬歲」與「萬年青」花組成獨特的構圖,像三支利箭,勁沖霄漢,用筆簡練,含義深遠,主題材突出。這幅畫運用了中國畫傳統的「借物抒情」的獨特表現手法。
《奔馬》—徐悲鴻
《奔馬》畫面上兩匹賓士著的駿馬雄健有力,寄寓祖國建設一日千里的情思。豪放的筆調,飽滿多彩的墨色,精確在刻畫出賓士中的駿馬,是對力量的贊美、歌頌。是徐悲鴻的得意之作,深為人民群眾喜愛。
《秋色有香》—齊白石
《秋色有香》是畫家齊白石的作品,荷花吐艷,幽香四溢,數支蓮蓬,象徵累累碩果,在茂密的荷葉襯托下,一派生意盎然的荷塘景色,躍然紙上。運筆簡練,筆墨沉實,色彩潤澤。用枝節放灑脫的大寫意筆調畫荷花,點上精工細描的蜻蜓,是一強烈對比。
《雙鴨》是畫家李鐵夫暮年所畫的作品,從畫面可看出他善於發現捕捉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把「動與靜」的一對矛盾,組成一個直轄市的畫面,構思別開生面,充滿生活情趣。雖是西洋畫法,卻明顯流露出傳統繪畫的韻味。正是畫家愛國心、民族魂的體現。
讓學生自已欣賞《南瓜》、《田橫五百士》等繪畫作品。
2、向學生畫家介紹:
齊白石—名璜,小名阿芝,字萍生,號白石、白石翁、志白,又號寄萍、志萍生、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家本貧農,為生活計,12歲學木工,善雕花。少年時從芥子園畫譜開始習畫,至27歲才學畫,進而學詩、篆刻、兼畫肖像等。40歲後多次游歷南北各地,近60歲定居北京,因受陳師曾影響,由工筆和小寫意轉為大寫意,近師吳昌碩等,自創一體。其花卉魚蟲、山水、人物,俱生動傳神。治印善用直刀,挺勁奇肆,自成一派。詩質朴清新,感情真摯,堪稱一家。
介紹畫家徐悲鴻、高劍父、李鐵夫等畫家。
3、教師介紹中國花鳥畫的特點及表現手法:
中國花鳥畫多以少勝多、借物抒情、虛實藏露、筆墨技法。
教師闡明如何欣賞中國畫,啟發學生表述自己對每幅畫的欣賞體會及評價。
學生自己欣賞課本上的圖片,閱讀並理解課文上的圖片說明。
教師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八、板書:
九、後記:學生對著名畫家的生平的了解興趣很高,較好的培養學生美術審美能力。
《中國建築介紹》美術欣賞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中國建築介紹》——美術欣賞
二、教學目的:
通過對祖國建築藝術的欣賞,了解我國勞動人民的建築設計才能和智慧,從而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建築藝術的造型特點。
四、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勞動人民的建築設計才能和智慧。
五、教學教具:
建築圖例、幻燈片、幻燈機。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於建築的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中國古代建築體系是以磚木結構為特色的獨立的建築藝術,在城市規劃、群體建築單體建築以及材料、結構等方面的藝術處理均取得輝煌的成就。
2、板書課題:
《中國建築介紹》——美術欣賞
二、根據課文圖例內容,教師邊放映幻燈片,邊操作邊按教材分析內容,逐一講解。
《天安門》—是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的象徵。
《北京北海公園》—北海位於故宮和景山之西,是一座有800年歷史的皇家園林,自金、元、明、清,均為禁苑。金世宗大定十九年,在瓊華島建離宮,將北京汴梁民岳之太湖石移置島上,並在島之最高處建廣寒殿。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住廣寒殿,改名萬歲山、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合稱「三海」。順治八年拆除廣寒殿白色喇嘛塔一座,並在山南坡建永安寺,改名為白塔山。乾隆年間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此時所建。
《萬里長城》——公元前215年秦滅六國以後,秦始皇為收復失地,派大將軍蒙恬率30萬大軍討伐匈奴,將他們趕到了黃河以北,為了在北部設置郡縣,從秦始皇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
《中山紀念堂》——始建於1929-1931年,平面呈八角形,重檐寶藍色琉璃瓦頂,高10餘米,外觀靜穆庄嚴雄偉,內部宏闊,有可容5000餘人的座席,卻無一根友柱阻礙視線。堪稱我國近代紀念性建築的一項傑作。
2、引導學生自己欣賞其它建築。
三、教師小結。
七、板書: 中國建築介紹
歷史:
特點:
八、後記:課堂氣氛活潑輕松,較好的把握了教學目的,但由於圖片較少,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
《白描花卉》臨摹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白描花卉》——臨摹畫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通過白描花卉畫的練習,提高描線的技巧,學慣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象的質感、量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藝術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運筆行線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頓挫、提按中畫出流暢或凝重的線條,表現出所描繪的對象的質感和量感。
四、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白描花卉的寫線的方法、技巧
五、教學教具:
掛圖、幻燈片、放大的花卉圖。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欣賞了國畫,可知道齊白石的《祖國萬歲》是什麼畫?學習國畫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麼?
板書課題:
《白描花卉》——臨摹畫
二、教師宣布本節課是學習「白描花卉」。
講解「白描」的含義:
就是用墨線勾描形象,不設顏色,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之一種。
同時指出這節課主要是「臨摹」,並講解其含義:
「臨」——是照著原作描畫。
「摹」——用薄紙蒙在原作上面描畫。
3、教師小結臨摹的意義:繪畫的臨摹主要是指對某一美術作品進行描繪。臨摹是學習繪畫技巧的一種方法,主要是學習前人的技法和經驗。我國傳統繪畫的學習方法,就是從臨摹入手,再逐步過渡到寫生,即所謂「師古人」和「師造化」。在臨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畫家創作的意圖和表現技巧。
4、教師掛出花卉照片掛圖,指出這是實物攝影。再掛出教師按花卉照片畫成的白描花卉范畫讓學生對照欣賞,同時啟發學生細心觀看線條的變化。
三、教師先示範運筆的方法:
通過方向、快慢、頓挫、提按的不同運筆,畫出不同的線條。接著將熟宣覆蓋在「白描花卉」范畫上面,從頭畫起,邊畫邊講白描線條的用墨運筆的特點和方法,起筆、收筆、頓筆的各種變化,讓學生學習勾勒全過程。
四、學生作業:
教師給學生每人發一張放大的范畫進行臨摹。
註:在臨摹前,一定要仔細分析研究每一根線條的起止及運筆過程中的各種變化,才能畫出原作的效果。
五、教師輔導,告訴學生臨摹時不要看一筆臨一筆,應理解線描是根據花卉結構、透視變化用筆的。要認真讀畫,下筆前對每部分的用筆要心中有數,落筆大膽,行筆勾勒時,才能使線條活而不板滯。
六、教師講評:
1、展出學生的臨摹作品,學生自己評講後,老師鼓勵線條畫得好的學生作品。
七、板書:
《白描花卉》——臨摹畫
「臨」——是照著原作描畫。
「摹」——用薄紙蒙在原作上面描畫。
白描——是用墨線勾勒形象而不設色。
八、後記:課前准備充分,通過教師示範,學生能初步掌握白描花繪的基本技法,特別是用線的把握上有長足的進步。
《盆栽植物》線描寫生畫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盆栽植物》——線描寫生畫
二、教學目的:
通過盆栽線描寫生,斷續練習寫線的技法,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盆栽的形象特徵,用線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
三、教學重點:
繼續掌握白描花卉的寫線技巧,用線造型的能力。
四、教學難點:
繼續掌握白描花卉的寫線技巧,用線造型的能力。
五、教學教具:
盆栽攝影作品和以此圖為寫生對象的線描范畫一幅,運筆的示範圖。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什麼是白描?
運筆的方法講究些什麼?
(用墨線勾描形象,不設色,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之一種。)
(運筆講究方向、快慢、頓挫、提按等方法畫出不同的線條)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可用15分鍾時間說明線描寫生的作用,線描是中國畫的技法之一,線描是學習中國畫的基本功,前課是臨摹,而這課是寫生,同是學習線描的技巧,只是方法不同。臨摹是照本抄寫,寫生則帶有創作成分。寫生時首先對寫生物象作觀察、分析、,理解物象的形體結構特徵,根據其特徵用不同的線條描繪,就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質感、量感。
關鍵:教學生掌握描線的技巧,用線造型的能力。所謂「應物象形」,就是此理。
2、講解線描的技法:
教師出示畫好的各種線條,讓學生欣賞,理解。
教師邊示範邊小結:(讓學生看清楚運筆的全過程)
不同的質感、量感的寫生對象,運用不同的筆法去表現。
花朵外形多曲線,花瓣細嫩多汁,用線應流暢圓潤。
(用筆稍快,運筆有上、下、左、右、順、逆的變化)
畫花枝用筆多頓挫、逆鋒,表現其粗糙挺勁。
三、學生畫線練習。(教師指導)
要求學生作各種線條的練習,如方向、快慢、頓挫、提按等。
四、學生作業:
大家看看這些盆花,形態多姿多彩。要畫哪一盆呢?確定後選好角度進詳細觀察、分析,在紙上進行合理的構圖,可以作適當的取捨,使花朵、花葉有疏、密、高、低的變化,表現枝幹線條要有力,花瓣線條要柔軟流暢,勾線要一氣呵成。
五、教師輔導:特別注意如何運筆勾勒線條,引導學生在什麼地方先勾?什麼地方慢勾?不同的質感如何表現?
六、講評著重於從學生作品的效果去檢查其筆法的正確與錯誤,使學生學有方向。
七、板書:
《盆栽植物》——線描寫生畫
八、後記:有了上一節課《白描花卉》的技法基礎,學生對線描盆栽植物有一定的繪畫興趣,較好的完成本節課教學目的。
《葉印》實物拓印
第5、6課時
一、教學內容:
《葉印》——實物拓印
二、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實物拓印,活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2、學會實物拓印的製作方法並能利用葉子紋理制出一幅拓印版畫作品來。
三、教學重點:
學會實物拓印版畫的製作方法並能利用葉子紋理制出一幅版畫。
四、教學難點:
學會實物拓印版畫的製作方法並能利用葉子紋理制出一幅版畫。
五、教學教具:
拓印范作兩幅、葉子、顏料、底版紙等用具。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的准備情況。
二、啟發提問:
「我們前兩節課繪畫的對象是什麼?」(花卉)
「用什麼方法表現?」(白描、線描)
「各種花葉的形狀是否相同?」(不相同)
「你發現花葉表面有什麼?」(葉脈的紋理)
表現的方法是選用紋理清楚的葉子拓印成畫。
三、板書課題:
《葉印》——實物拓印
1、講述新知:葉印是利用植物葉子的脈紋,在葉子上塗上顏色,印在設計好的畫面上,——實物拓印版畫。
2、葉印是學習利用葉子形狀、脈紋,經過巧妙的構思組合,拓印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設計方法:
1、選定一個主題進行構圖,如靜物、風景或圖案
2、畫出簡單的畫稿,包括色彩調子。
3、再先葉子,在葉子上塗色,在畫稿上印出來。
3、教師演示實物拓印的製作方法:
教師掛出兩幅實物拓印版畫,讓學生觀看,並說明製作方法。
接著教師演示製作全過程,然後讓學生在葉子上塗色拓印的基本方法練習,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4、指導學生欣賞作品,開拓創作思路,第7頁上圖畫面表現的是「瓶花」以紅色為底色,桌子是黑色,花瓶用黑色、黃色。插在瓶上的葉子用白色,葉子拓印極為細致,排列有疏密,前後色彩有濃淡變化,近似透明,在紅色背景襯托下葉子鮮明突出,並盧黑色桌子組成紅、黑、白三色的強烈對比,藝術效果很好。
左圖是一幅生動的風景畫,廣闊的大地上,遠處有梯田、小溪、,中景有一片樹林,大陽初升,金黃色的朝霞灑滿大地,色彩協調統一,畫面表現出生機勃勃的田園景色。這幅作品主次分明,構圖完整,簡潔而有變化。
四、學生作業:
本課要求認真構思,並畫好畫稿,設想色調,下一節課塗色拓印。
五、教師輔導學生畫設計稿。
六、布置學生在下一節課應帶備葉子、顏色等拓印用品。
七、板書:
《葉印》——實物拓印
設計方法:
1、選定一個主題進行構圖,如靜物、風景或圖案
2、畫出簡單的畫稿,包括色彩調子。
3、再先葉子,在葉子上塗色,在畫稿上印出來。
八、後記:課堂學習氣氛濃郁,學生能認真的完成課堂作業,教學內容能較好的實施。
第二節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教學目的:
通過製作「實物製作」版畫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良好有序的工作習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出示拓印范作及有關的掛圖,檢查學生准備的用具,檢查畫稿完成程度,並作評講,尚未完成畫稿的繼續起稿。
二、復習:
根據前一節課設計的圖稿,指名復述拓印的方法,講述自己構思的構圖、色調。
三、學生繼續作業,教師輔導:
重點在葉子的塗色及拓印的製作方法。
四、作業展評,先學生自己評述自己作業的構思,再由大家評述其好壞。教師最後作小結。
板書: 《葉印》——實物拓印
設計方法:
1、選定一個主題進行構圖,如靜物、風景或圖案
2、畫出簡單的畫稿,包括色彩調子。
3、再先葉子,在葉子上塗色,在畫稿上印出來。
後記:
在老師的示範教學中,學生能夠迅速的掌握實物三印的基本技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部分學生在拓印過程中沒有注意好教室的衛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嚴格要求學生注意。
《瓶花》綜合拓印
第七、八課時
一、教學內容:
《瓶花》——綜合拓印
二、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把已學過的繪畫、拓印及一切美術知識技法作綜合運用,製作《瓶花》(綜合拓印版畫)。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從形象、色彩、材料的肌理、製版、拓印等一系列的表現方法設計畫面。
四、教學難點:
綜合利用各種所學過的繪畫技法去表現物體形象。
五、教學教具:
瓶花、拓印版畫、各種花卉資料、示範用品等。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課前准備的學慣用品。
二、師生共同簡要回顧五年內已學過的美術知識技能:
中國花鳥畫、花卉白描、色彩知識、(色彩個性、色的配合運用)、實物(切面)拓印、紙版畫、設計製作等的知識與技法要領,師生共同作簡要復述。
板書課題:《瓶花》(綜合拓印)
三、講授新課:
本課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技能,以瓶花為題材,創作一幅綜合拓印版畫。
1、什麼叫綜合拓印呢?
(就是用各種不同性質的材料,按構圖需要組合在一起製成底版,用色彩拓印出來,再用不同方法的壓印補畫面之不足,使之取得更佳效果。這一課《瓶花》(綜合拓印)就是用這種方法創制的。)
2、出示《瓶花》及另一題材的綜合拓印版畫,指導學生欣賞。
3、講解綜合拓印的製作方法:利用步驟圖講授。
(1)構思畫稿:
瓶花是規定的題材,通過「花」表現什麼主題?
(以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的象徵手法作啟發,如梅花象徵不畏強暴的堅強性格,荷花有出污泥而不染、潔身自好的品質,牡丹象徵寶貴等;又可通過畫面的構成形式表達主題,如教材中的左上圖,大紅的鮮花組成圓形的主題,表現出團結一心、幸福美滿的意念。)
通過欣賞使學生創作思路得到啟發啟發,理解構思畫面必須立意巧妙,主題鮮明。瓶與花,花是主體。必須通過主體的造型,表達主題。
(2)形式美的創造:
第一步:按稿製版,著意選擇不同肌理材料,如葉子、鈕扣、瓶蓋、水果切片、各種線繩、編織物、紙版各類紋理清楚的布料等,製成綜合拓印底版。
第二步:拓印。著意處理色調,用色彩語言表達主題,用色要有目的,不能亂用。
一般版畫的底色多是深、重的,在拓印前,可將畫紙塗上所需要的底色,再進行拓印。
教師示範全過程。
小結:讓學生齊讀課文,指名讀「拓印方法」,對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發問,由教師解答。
四、布置作業,教師輔導:
本課以瓶花為題材,確定主題,創作畫稿,同時考慮材料的選用,色調的設計。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五、評講:
重在鼓勵創新,宣布下一節課任務為製版、拓印,要求學生按畫稿考慮需要用什麼材料、工具,課後作好准備,在上第二節課時帶齊。
第二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繼續前課,完成底版製作,拓印出作品,從中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習慣。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是否帶齊學習工具,檢查畫稿完成的情況。
二、學生繼續作業:
教師指導學生按畫稿製版,在進行拓印前要使全體學生集中注意聽教師重述拓印的順序,才允許拓印,學生作業時出現的困難,教師必須給予具體指導,多加鼓勵。
三、展覽學生作業。
指名學生自己評述。
教師小結本課作業情況,鼓勵作業有創新意識的學生。
七、板書:
瓶花——綜合拓印
一、步驟圖
二、基本方法:
三、注意事項:
八、後記:
學生動手製作的興趣濃厚,並且在前一節課的基礎上,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較易掌握,並且注意了教室的衛生。
《花瓶》設計
第9、10課時
一、教學內容:
《花瓶》——設計
二、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知道我國精湛的陶瓷藝術享譽世界,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2、學習簡單的花瓶造型設計及紋樣裝飾,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習簡單的花瓶造型設計及紋樣裝飾,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教學難點:
花瓶設計方法新穎,有創意及紋樣裝飾的設計方法。
五、教學教具:
各式花瓶、步驟圖、范畫。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組織教學:表揚「綜合拓印」版畫作業創作有新意的同學。
板書課題:《花瓶》——設計
二、講授新課:
教師擺出幾個花瓶,然後教師提問:
這些花瓶美不美?美在哪裡?
指導學生看課文,問:「課本里的花瓶美不美?你認為哪個最美?
教師小結。
三、講授設計方法。
1、分析花瓶的結構。
指導學生裝觀察花瓶的圖片,理解花瓶由瓶口、瓶頸、瓶身幾部分組成。
分析花瓶的基本形:圓柱、圓錐、圓球體幾種幾何形的大、小及位置不同。
教師作構成演示給學生觀察。
2、分析花瓶裝飾的規律:
指導學生觀察:花瓶用什麼紋樣裝飾?裝飾多在什麼部位?色彩怎樣配置?
教師小結:裝飾紋樣為連續紋樣,也有單獨紋樣的。
內容有用幾何圖形、動植物、人物做紋樣。
色彩配置:以用最少顏色取得最佳的效果為准則,即是一個底色,紋樣也用一個色(也有用三個色)。
3、設計步驟:
按課本的三個步驟,邊講邊演示,並出示設計步驟圖,重點啟發學生的設計思維。(如造型設計從結構入手,只要對基本形作大、小、長、短的變化,便可設計出新產品來。還要做到裝飾紋樣適合,色彩配置美觀鮮艷。
四、學生作業。
本課要求完成設計花瓶外形及裝飾紋樣。為了對稱,可用厚紙對折設計一半,剪出來展開,就成兩邊對稱的花瓶,然後把它按在畫紙上,用鉛筆緣邊線圈下花瓶的輪廓線就完成了。接著在花瓶外形之內設計裝飾紋樣。
五、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創新。
六、小結並布置第二節課要帶顏。
七、板書:
八、後記:
第二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教學目的:指導學生精心細致地用色彩畫花瓶裝飾紋樣。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應帶的工具是否齊備。
二、學生繼續作業:
指導學生按設計意圖在花瓶裝飾紋樣上填色。填色的基本方法是先塗底色,再塗紋樣,注意色彩要飽滿,要鮮艷明快。填色時要細心、謹慎。邊緣要整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師巡視,及時給學生指出毛病,糾正錯誤。
四、評講:
肯定有新意的優秀作業,多加表揚,藉以鼓勵全班同學。
《紙條工藝》製作
第11課時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紙條工藝》——製作
二、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紙條工藝製作,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及創造能力。同時使學生學會紙條工藝的製作方法
三、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及設計能力、動手製作的能力等。
四、教學難點:
學習紙條工藝的製作特點。
五、教學教具:
范畫、製作用的工具等。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的工具。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範作和民間草編工藝品讓學生欣賞,然後板書課題。
教師提問:
「紙」有什麼用處?(可以印書,可以畫畫,可以作包裝等等)
「除此之外還可做什麼?」(可作日用品、工藝品等)
教師指出紙的用途很廣,這些工藝品是用紙條製成的是作裝飾用的本課教大家做一件「紙條工藝」(也叫紙立體造型)
教師講解紙條工藝製作的知識技巧及製作方法,每環都要示範。
1、設計紙條工藝的造型。紙條工藝用作裝飾室內環境較多。
指導學生分析圖例的造型設計,提問:「課本里四件作品各選用什麼內容?在造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四件作品所選用的內容分別為兩類:一是動物,二是圖案紋樣。以動物為內容的用誇張的手法強化它的特點。純裝飾的圖案紋樣,講究的是對稱的法則。
2、紙條的加工。先將白紙切成紙條,學習紙條的「曲」的加工方法:
(1)捲曲:將紙條繞在圓棒上,一手握住紙卷,另一手按同方向轉動圓棒,三五轉之後,抽出圓棒,紙條更呈優美的捲曲狀了。
(2)折曲:有直線折和曲線折兩種。
這兩種紙條加工法是紙條工藝最基本的加工法。
3、紙條的連接法:
粘貼:用膠水把紙條相應的兩處貼合。
插接:在兩紙條相應的部位切一切口,插入接好。
4、製作步驟:按課本的步驟講授。
先有設計構思,畫出草稿,再講製作的步驟:
將物體分成幾大部分,用紙條圍好。
加上各大部分的結構。
裝飾細部。
、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業。
用紙條製作一件工藝品。
要求:製作時要抓大體,重外形特徵,裝飾細部要注意統一中有變化,紙條連接要貼牢,形體完整。底紙的顏色要深,才能襯托出淺色的主體。
四、教師著重設計與製作的過程的輔導。
五、評講:
對有創意性的優秀作業給予表揚。
《塑料瓶裝飾品》製作
第12、13課時
一、教學內容:
《塑料瓶裝飾品》——製作
二、教學目的:
通過製作塑料瓶裝飾品啟迪學生的設計意識,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並增強學生利用廢舊物品創造美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及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設計的新穎性。
五、教學教具:
范品、演示用品、製作材料。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展示教師製作的范品給學生欣賞,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
板書課題:《塑料瓶裝飾品》製作,觀賞課本。
二、講授新課:
根據教材作分析,讓學生齊讀課文。板書:
「想—塑料瓶——美觀的裝飾品」,講解設計製作要點:
1、廢舊塑料瓶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色彩,柔軟、易剪、可彎曲,可以利用這些特點製作成別致、美觀、有趣的裝飾品,給學生觀賞教師范品及學生作品,增加感性認識。
2、根據塑料瓶的材質,結合自己的想像,確定裝飾物的造型以及加添什麼內容,要避免仿製,力求創新。
3、製作的基本方法:講、演結合。
材料選擇。
按裝飾品的材料切成若干基本形。
局部加工製作。
加添有關的裝飾品,安裝整理完成。
⑶ 畫的好不第一次畫花卉。 懂繪畫的,過來提點意見。 好在哪裡,不足在哪裡!
一般。很缺乏層次感,色彩的運用也不好,總之就是看起來很不真實。不過,如果是初學者的話,還不錯。加強基礎繪畫技巧的練習吧
⑷ 找關於古典主義的花卉繪畫作品
http://www.367art.com/裡面有古今中外各種畫派的作品,應專該能幫到你。屬
⑸ 什麼畫是描繪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器物,水果和花卉的繪畫
1.風景畫
2.靜物
3.靜物
4物、山水、花鳥工筆寫意
5.銅板、木板、石板
⑹ 有關花草樹木繪畫的書
不知道是難度高的還是低的 巜卡通畫技法>>這本書不錯,有不同程度的,比如入門的版,啟權蒙的,中級的還有高級的,裡面的范畫個人認為比較好看,一步步教你,還有各種種類如人物,植物,動物,食物等
如果畫花草的話這本書不錯 自然圖鑒(全5冊)——科學繪本大師代表作、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這個是繪本的
還有
野生花卉:365種野生花卉的彩色圖鑒—自然珍藏圖鑒叢書
要採納哦,呵呵
⑺ 09年牡丹花卉繪畫攝影展
本網訊(見習記者 陳兵 通訊員 吉戰宜)17日,記者從市郵展辦獲悉,即將開幕的中國世界郵展和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異彩紛呈,亮點不斷。4月的洛城將呈現「郵花」和牡丹交相輝映的盛況。
世界郵展和花會開幕式聲勢浩大,美輪美奐;中國2009世界郵展7個主題日活動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汝陽杜鵑花節、洛寧綠竹風情旅遊節等各縣區舉辦的活動令人神往;在各個廣場舉辦的多項牡丹花會群眾文藝活動將使人目不暇接;著名的洛陽牡丹燈會首次在西苑公園舉行,萬盞高科技彩燈,讓人期待;體育部門將舉辦牡丹杯全國門球邀請賽、九九星杯全國太極拳柔力球邀請賽、樂力杯健美操邀請賽等,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些活動規模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而且還到處都有,4月的洛陽,大街小巷將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之中。
>>>>>(一)大型活動有7項:
1.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暨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開幕式
時間:4月9日晚8時
地點:洛陽市體育中心
2.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賞花啟動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9:00
地點:國花園西大門廣場
3.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焰火晚會
時間:4月中旬
地點:新區體育中心廣場
4.中國2009世界郵展河南省情說明暨招商項目推介會
時間:2009年4月9日
地點:洛陽鉬都利豪國際大酒店學術報告廳
5.中國2009世界郵展河南旅遊推介會
時間:2009年4月13日
地點:洛陽華陽大酒店多功能廳
6. 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投資貿易洽談會
時間:4月9日10時
地點: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
7. 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時間:4月16日11時
地點: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
>>>>>(二)專項活動有13項
其中,中國2009世界郵展志願者招募活動已經結束,志願者們正在接受培訓。中國2009世界郵展有獎徵文活動正在進行,「郵情天下·華誕六十」 ——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60城市巡郵活動接近尾聲。
花會期間開展的專項活動有:
1.中國2009世界郵展郵票發行系列活動
2.中國2009世界郵展會員國紀念郵票發行
3.「迎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第二屆隸書展
時間:4月9日上午
地點:新區體育館
4. 全民健身活動月
時間:4月
地點:新區體育中心廣場
5.洛陽「巾幗集郵之星」集郵展覽
時間:4月1日~16日
地點:洛陽郵票博物館
6.「郵情天下·華誕六十」 ——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60城市巡郵洛陽活動暨千姿牡丹郵票發行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
地點:國花園西大門廣場
7.河南省——韓國慶尚北道第五屆中韓藝術交流展
時間:4月9日~12日
地點:王城公園
8.洛陽郵票博物館開館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
地點:洛陽博物館(老館)
9.中國2009世界郵展暨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群眾文藝活動
時間:4月
10.7項中國2009世界郵展主題日活動。
⑻ 有關臨摹油畫花卉的具體步驟
1、准備好油畫的工具: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版刷,細筆刷。權
⑼ 畢伯濤是八大友人之一,他繪畫的主要特點是什麽他的瓷畫作品主要善長畫花卉鳥類動動嗎
畢伯濤早年曾師從波陽畫家張雲山學習紙畫,旅居景德鎮後專攻陶瓷粉彩,擅版長翎毛花卉,瓷權畫以用筆工細、設色淡雅著稱。後研習新羅山人一派畫風,作品極富生活氣息且標新立異,神形兼備。畫花鳥善於表現禽鳥瞬間動態與明媚鮮艷的花樹,風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羅山人畫風之精髓, 融會貫通,使瓷畫別具一格,對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制瓷藝術的昌盛繁榮,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⑽ 你看過哪些描繪花卉的圖畫呢
描繪花卉的圖畫一般是在國畫上面才會有,所以如果你喜歡花卉圖畫呢,就可以去欣賞一些國畫,了解國畫。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人類早期對花鳥的關注,是孕育花鳥畫的溫床。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獨立的花鳥畫作品,其中有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的《鵝圖》、陸探微的《半鵝圖》、顧景秀的《蟬雀圖》、袁倩的《蒼梧圖》、丁光的《蟬雀圖》、蕭繹的《鹿圖》,如此等等可以說明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雖然如今看不到這些原作,但是通過其他人物畫的背景可以了解到當時的花鳥畫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飛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