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花卉應用
❶ 什麼是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不僅限於抄植物體全部或大部分在水中生活的植物,也包括沼澤或潮濕環境生長的一切可觀賞的植物。水生花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營養器官擁有高度發達的通氣組織,能源源不斷地輸送氧氣。
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在園林水景工程上,對水生植物的應用越來越多。比如,荷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來就作為重要的水生觀賞植物,從南到北一些著名公園湖泊,隨處可見。近年來興起的觀賞水草熱,在透明的水族箱中,種上各種翠綠光亮的水草,色彩斑斕的觀賞魚類漫遊其中,把室內環境點綴得更加清新幽雅,又不失富麗堂皇。王蓮、睡蓮、千屈菜、萍蓬草等都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正以它所特有的形態、觀賞效果和耐水濕的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
❷ 水生花卉有哪些分類
1.挺水花卉
挺水花卉的根生長於泥土中,莖葉挺出水面之上,花開時離開水面,甚為美麗。此類花卉包括濕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它們植株高大,絕大多數有明顯的莖葉之分,莖直立挺拔,生長於靠近岸邊的淺水處,如荷花、千屈菜、水生鳶尾、香蒲、菖蒲、再力花等。
2.浮葉花卉
浮葉花卉的根生於泥中,葉片漂浮水面或略高出水面,花開時近水面。此類花卉莖細弱不能直立,有的無明顯的地上莖,根狀莖發達,花大美麗。它們的體內通常儲藏大量的氣體,使葉片或植株能平穩地漂浮於水面,如王蓮、睡蓮、芡實、萍蓬草等,位於水體較深的地方。
3.漂浮花卉
漂浮花卉的根系生長於水中,植物體漂浮於水面上,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此類花卉種類較少,植株漂浮於水面上,隨著水流、風浪四處漂泊,以觀葉為多,如浮萍、鳳眼蓮等。
4.沉水花卉
此類花卉的根扎於泥中,莖葉沉於水中,花較小,花期短,以觀葉為主,生長於水體較中心地帶,整株植物沉沒於水中,葉多為狹長或絲狀。沉水花卉種類較多,如玻璃藻、蒓菜等。
園林中,較多見的主要是挺水花卉和浮水花卉。漂浮花卉和沉水花卉則較少使用,一般用於凈化水質。近幾年興起在水族箱中養殖熱帶魚和水生花卉,沉水花卉使用較多。
水生花卉為了適應水體環境,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地演變成許多次生性的水生結構,以便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新陳代謝,因此,與陸生花卉相比,它們在植物形態學和組織解剖方面,形成了許多自身的特點。
❸ 水生花卉的園林用途有哪些
水生花卉是布置水景園的重要材料。一湖一塘可採用多種,也可僅取一種,與亭、內榭、堂、館等園林建容築物構成具有獨特情趣的景區、景點。大湖可種苦菜等沉水種類;湖邊、沼澤地可栽沼生植物;
中、小型池塘宜栽中、小體形品種的蓮或睡蓮、水葫蘆等。
凡堆山疊石的池塘,宜在塘角池畔配植香蒲、菖蒲;
而假山、瀑布的岩縫或溪邊石隙間,則宜栽種水生鳶尾、燈心草等。
但布置水景用的水生花卉數量不宜過多,要求疏密有致,水秀花繁,勿使植物全部覆蓋水面。
❹ 水生花卉有哪些
水生花卉是指耐水濕,在水池、水盆或水邊等處栽培的花卉,它們能美化內水面,裝飾家庭,有的可容作綠肥和凈化水質。
根據其在水中生長的狀況,水生花卉可分為沉水性、漂浮性和出水性三類:
沉水性花卉的整個植物體都長在水面之下,如金魚藻、茨藻、水韭菜都是。它們沒有美麗的花朵,但其葉片往往有美觀的姿態,可在透明的魚缸里展現風采。
漂浮性花卉的葉片大都漂浮在水面,根部在水下或土中,如睡蓮、王蓮等,它們的花朵往往露出水面,而結果時又沉到水下。
出水性的花卉種類最多,它們的植株僅有一部分在水下,如荷花、雨久花、鳳眼蓮、水蔥等,是裝飾水景不可缺少的種類。
❺ 水生花卉的特性是什麼
廣泛用於庭院中的池栽、缸栽和組成迷你型水景小品。
池栽時,若用睡蓮、萍蓬草、水回罌粟等布置於池答邊周圍,與草坪、山石、駁岸等接壤,構成寧靜別致的自然水體景觀。若與其他挺水草本植物,如:千屈菜、梭魚草、黃菖蒲等,穿插點綴,形成彎彎曲曲、高低錯落的水景,使水面的空間色彩更加豐富迷人。目前,在現代庭院中,設計營造迷你型水景也十分流行。採用木板、磚塊、混凝土等材料,築成一個小水池,放上塘泥或培養土,種上香蒲、三白草、埃及藍睡蓮、萍蓬草、水蔥、黃菖蒲等,形成一個和諧而充滿活力的趣味水景。另外,在庭院中應用各種造型的花器(包括陶質、石制、金屬、水槽、木桶、瓷缸等),裝點水生花卉,擺放庭院中視覺效果較好的位置,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覺。但水景在庭院中占據綠地面積不宜過大,水質必須保持清潔,注意防止污染發臭和孳生蚊蟲。同時,水體不宜過深;花器在庭院中僅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擺放不宜多。
水生花卉水景
❻ 水生花卉有分類有哪些
1.荷花(蓮花、水芙蓉)
1.形態特徵為睡蓮科落葉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根狀莖橫生於水下泥土中,叫做藕,藕肥胖呈圓柱狀,節部較細,中間有7~9個孔洞,用來通氣;須根自節部生出。葉柄長,外被短剛刺,中間有隧洞,挺出水面。葉片巨大,盾狀,表面被有蠟質,不濕水;葉片中央與葉柄相連處叫做「荷鼻」,用來吸收氧氣供給水下器官進行呼吸。
花梗自地下莖的節部和葉柄一起伴生而出,單花著生在花梗頂端。花型大,直徑可達15厘米;花瓣倒卵形至闊紡錘形,粉紅色略帶紫色,有白、乳白、紅、紫、灑金等許多花色品種,花瓣數目因品種不同有多有少。花托膨大後長成蓮蓬,內有蜂窩狀孔洞,小堅果含在裡面,叫做蓮子。夏季開花。
2.種類和品種按照荷花的實用價值可分藕用型、籽用型和觀賞型三大類。觀賞型主要有以下10個品種:
(1)佛座花重瓣,粉紅色,盛開後好似佛像的底座,俗稱「蓮座」。
(2)紅干葉花蕾桃形,花瓣多達150片以上,深紅色。
(3)碧降雪花重瓣,白色上帶紫暈。
(4)大灑錦花白色,花瓣邊緣具玫瑰紅的寬邊,內瓣邊緣具玫瑰紅色斑。
(5)大碧蓮花重瓣,白色並帶有綠色暈。
(6)重台蓮花蕾桃形,初開時粉紅色,盛開後粉白色;雌雄蕊退化不能結實。
(7)並蒂蓮花重瓣,粉紅色,雙花背靠背開放。
(8)四喜蓮花重瓣,深紅色,四朵花同時向4個方向開放。
(9)娃娃蓮花單瓣,白色,植株矮小。
(10)碗蓮葉片直徑僅5.6厘米,藕細小,花也小,白色或粉色。
3.習性荷花要求充足的陽光,在蔽蔭和疏蔭下均生長不良,更不能開花。它們只能在平靜的水面上生長,如果池水過深或水流過急而將荷葉沖倒,葉片就會腐爛,但不怕濁水。喜富含腐殖質的肥沃泥土,能耐輕鹼和弱酸。怕霜凍。
荷花的生長發育和溫度有密切關系。春季氣溫升到8~10℃時種藕開始萌芽,同時抽生幼小的錢葉;氣溫升到14℃時種藕開始萌生出指頭般粗細的地下莖,我們把它叫做藕鞭。由藕鞭節部初期抽生出來的小葉不能挺出水面而浮在水面上,叫做浮葉。氣溫升到23~30℃時藕鞭加速生長,每長一節就由節部抽生出一片大型立葉,也就是荷葉。立葉抽生後,藕鞭上的不定芽很快萌發而長出地下分枝,這些分枝伸長後也能抽生立葉,使株叢不斷擴大。當氣溫長到30℃時抽生花梗並陸續開花。
1.錢葉;2.種藕;3.浮葉;4.不定根;5.蓮蓬;6.子藕;7.荷花;8.立葉;9.後把葉;10.終止葉;11.孫藕入秋以後,當最高氣溫降到25℃以下時,在每根藕鞭的最後一節抽生出一枚狀似錢葉的小葉,叫做後把葉;後把葉出現後就不再抽生立葉也不再抽葶開花了。這時,藕鞭的先端頂芽向下鑽入較深的泥層中轉入結藕階段。當氣溫降到10℃時立葉枯黃,蓮藕也停止生長,開始休眠。
4.栽培和養護(1)盆養荷花清明前3天將冬存的荷花缸搬到室外,防止因室溫回升使種藕提前萌芽。在清明節過後的3~4天內將種藕從盆中脫出;脫盆時將荷花缸翻扣在土地上,把缸提掉後用水把泥坨沖散,取出種藕,剪掉藕鞭,再把種藕從分枝處剪開,每段應有3~4節,先端應帶有完好的頂芽,隨著將它們泡入水中,上面壓上木棒,以防漂浮上來而乾枯。
荷花缸的口面直徑至少應在60厘米以上。為便於觀賞,栽藕前先把缸放在60厘米高的磚台上,然後在缸內鋪上3厘米厚的一層粘土或塘泥,上面撒上一層馬蹄片或豬羊蹄角、毛發等遲效性肥料,也可用雞鴨糞來代替,在肥料上面鋪一層肥沃的田土或塘泥,鋪至盆深的一半。
栽藕時沿著缸邊擺放3~4根種藕,讓它們頭尾相接。栽時必須讓種藕的先端頂芽向斜下方埋入土中,讓尾部和土面相齊,叫做「藏頭露尾」,以防抽生出來的藕鞭拱出土面。上面再覆蓋3~5厘米厚的一層泥土。上水時用噴壺自盆的中央澆灌,以防將種藕沖出土面。初期水位不要太深,以3~5厘米為宜,這樣可使水下泥土多吸收一些太陽能來提高土溫,可促使種藕的頂芽盡早萌發。
盆養荷花不需特殊管理,但必須保持滿水。浮葉抽生後應將它們塞入泥土,否則會布滿水面,影響通氣和光照。花謝後千萬不要停止澆水,當水深不足10厘米時立葉就會枯黃,會嚴重影響新藕的發育;霜降後再把枯葉剪掉。上凍前連缸移入不結凍的冷室或樓道貯存,室溫不要超過8℃,缸內始終都應有水。
(2)池栽荷花在我國南方,鄉鎮居民的房前屋後多有一些天然或人工池塘,可用來栽種荷花。栽藕前先把池水抽干,然後撒施有機肥料,翻耕後少灌些水讓鬆土下沉,再按照種藕的長短挖出10~15厘米深的栽植穴,株行距1米×1.5米,將藕頭朝下埋入穴內。
栽後先保持15~20厘米的水深,以後逐漸加深水位,最深不要超過60厘米,以防下雨時淹沒荷葉而窒息死亡。
在我國南方如不挖藕,入冬後可加大水深,只要水下泥土不結凍,種藕就不會受凍。等它們生長幾年後,當荷葉布滿水面時再挖藕重栽。北方冬季嚴寒,如果不能把水加到1.5~2米以上,應在入冬前挖回種藕,用干凈的濕沙將它們屯放在不結凍的冷室中,或用濕麻袋分層蒙蓋,或浸入水缸,來年再種。
(3)碗蓮的栽培方法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大居民不斷向高樓大夏中搬遷,胡同、里弄內的院落越來越少,要想養育荷花只能在陽台上栽種碗蓮來陳設觀賞。
栽前先選擇品種。應選株高不到35厘米,立葉直徑不超過10厘米的微型品種,可將它們栽入小瓷盆或大海碗中。常見的老品種有娃娃蓮、碗兒紅、錦邊蓮、廈門碗蓮等。近年來園藝工作者為家庭養花又培育出白雪公主、童羞面、霞光染脂、案頭春、嬰兒紅等許多微型品種。
栽種碗蓮應當用口徑25~30厘米、高20厘米,上下口徑差不多的瓷盆。栽前最好到郊外的魚塘池畔挖些塘泥,先把它們曬干然後打成碎面,再將馬蹄片、豬羊蹄角等用修枝剪剪成碎塊,與打碎的塘泥相混合。每盆只栽一段種藕,每段種藕至少應有3節。栽種方法和盆栽荷花基本相同。
碗蓮不能在室內培育,應放在陽台前口充分見光;每天早晨澆水一次,午後補一次水。抽葶前應當追肥,可將手指肚大小麻醬渣或豆餅塊自瓷盆中央慢慢塞入泥土,以防傷害新生藕鞭。入冬後將碗蓮移入冷室或樓道,注意添水和防寒,來年清明前後重新栽種。
2.睡蓮(子午蓮、水浮蓮)
1.形態特徵為睡蓮科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種類不同,有的地下具橫生的根莖,有的具塊狀莖。塊莖呈不規整的菠蘿狀。葉柄肉質,長而柔軟,不能挺出水面,僅葉片浮在水面上。葉圓形或心形,幼葉紫紅色,出水後濃綠色,葉背暗紫色。花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梗似葉柄,僅花朵浮在水面上。花瓣8~15片,三角狀寬披針形,有白、黃、粉紅、紅、淺藍等花色品種。花謝後花萼卷縮,整個花托沿入水中結實。漿果球形,成熟後裂開將種子彈入水中;早熟的種子當年即可在水中萌芽,入冬前能形成幼小的塊莖。花期很長,夏、秋兩季開花不斷。
2.種類和品種(1)不耐寒類原產於非洲熱帶及東南亞熱帶地區,為常綠草本植物,地下為根狀莖,花大而美麗。在我國除華南地區外,其它地區無法栽培。主要有埃及藍睡蓮、埃及白睡蓮及印尼紅花睡蓮等。
(2)耐寒類原產於溫帶及亞寒帶地區。為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常見的有我國東北原產的厚葉睡蓮、墨西哥原產的黃睡蓮、北美原產的香睡蓮、美國原產的塊莖睡蓮等等。
我國北方水池中盆栽的多為塊莖睡蓮,主要品種有大瓣粉、大瓣白、大瓣黃、娃娃粉等。
3.習性為強陽性植物,在蔽蔭處只見長葉不能開花。喜通風良好、溫暖和平靜的水面,水質應當清潔,否則葉片容易腐爛。水深以50~80厘米為好。要求富含腐殖質的粘土,地下莖不能在結凍的泥土中越冬。
4.繁殖方法可播種來繁殖花苗,每年秋季落葉後將池水抽干,把種子拾回,泡在水中貯藏越冬,不能幹放;來年清明前後播入花盆,覆土要淺,然後把花盆浸入淺水缸中,萌芽後形成塊莖,培育3年才能開花。如果繁殖量不大,應採用分割地下莖的方法來繁殖盆株。
5.栽培和養護在我國北方,常用睡蓮來美化噴水池,這就需將塊莖栽入花盆,連盆沉入池水中,入冬前連盆撈出,放在不結凍的冷室貯存,來年重新上盆栽種。
每年清明後10~15天,將去年冬存的塊莖從原盆中脫出來,用砍刀自每個塊莖的基部將它們切開,上面必須帶有幼芽和新生小葉;砍開後的傷口雖然很大,但因塊莖本身木質化,不會因浸水而腐爛。然後用加肥培養土栽入40厘米口徑的桶狀深盆中,把土填滿,讓頂芽和幼葉露出土面,用噴壺把水澆透,讓盆土落實,立即將花盆沉入池水中,以防將幼葉曬枯。
池內擺放時盆距不得小於2米,也不要均勻擺放,葉片長成後覆蓋的水面不得超過池水面積的1/3,葉片如果將池水遮滿反而不美。初期池水不要太深,隨著葉柄的加長生長再逐漸加大水深。如果池水深,可在栽種睡蓮的花盆下面墊上倒置的花盆,把盆體抬高。池水一旦混濁,應在夜間換水,同時剪掉殘敗的花梗和枯葉。
3.千屈萊(水柳、水枝柳)
1.形態特徵為干屈萊科落葉宿根亞灌木類花卉。株高1.5~2米,地下具粗壯的木質化假根莖,地上莖直立生長,中空,多分枝,淺褐色,上被柔毛。葉三角狀寬披針形,全緣無齒,基部抱莖,對生或輪生。花著生在莖稈的上半部分,多數小花組成長穗狀花序,紫紅色,花筒長管狀,花被6片,花徑僅1厘米。夏秋開花。
2.種類和品種主要有紫花干屈萊、大花千屈萊、桃紅千屈萊和毛葉千屈萊4種。
3.習性原產於歐亞兩洲溫帶地區。是半水生植物,可在沼澤地、水溝旁和濕潤的草叢中生長。喜陽光及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條件。野生植株較矮,多不超過1米,開花也少;人工栽在淺水中則生長茂盛,花穗大,花期也長。耐寒能力強,地下宿根可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
4.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和扦插,以分株繁殖為主。分株應在早春進行,脫盆後用砍刀自上而下將一墩宿根劈成數份分別栽種,當年均可開花。也可在6~7月間剪嫩枝扦插,插條長15~20厘米,剪掉葉片,插入積水的盆土中,放在疏蔭下養護,30天左右生根,第二年開花。播種應在4月進行,下種要淺,盆土應始終處於飽和狀態,在15~20℃的氣溫下10天左右即可出苗。
5.栽培和養護可成片栽在陽光充足的淺水、湖畔和濕地上。家庭養花均進行盆栽,用加肥培養土栽入無排水底孔的大花盆中,填土至盆深的2/3,栽後把水加滿,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任其自然生長,每天補水一次。10月下旬葉落莖枯後將它們剪掉,然後移入冷室或樓道貯存,溫度不要超過6℃,盆土應始終保持濕潤。
4.鳳眼蓮(水葫蘆、水玉蘭)
1.形態特徵為雨久花科常綠挺水草本植物。肉質根上生有短而細的根毛,能淺淺地扎在水下泥土中,也能漂浮在水中生長。具橫生的匍匐莖,可擴大蔓延並萌生新的株叢。葉直立而挺出水面,株高30~40厘米;葉片下部膨大成氣囊,在深水中可使須根脫離泥土而直立漂浮;葉片呈菱狀寬卵圓形,直徑約12厘米,葉脈明顯下凹,有光澤。花葶單生,高約30厘米,每葶著花6~12朵;花冠堇藍色,上部有較大的裂片,中央有藍斑,斑中有黃點,非常美麗。蒴果卵圓形,種子無發芽力。花期7~9月。
2.習性原產於南美洲,在我國江南湖泊中能大量繁衍,常常阻塞河道。耐寒能力差,遇霜後葉片枯萎,根系和匍匐莖也怕凍,需保護越冬。喜陽光,也較耐陰,最適水溫為18~23℃。自然繁衍力很強,在江南的水池中一棵鳳眼蓮一年可蔓延十幾平方米的水面。
3.繁殖方法將匍匐莖自節間切開,帶上葉叢栽在淺水泥土中或投入深水中就能生長蔓延。
4.栽培和養護風眼蓮適合在淺水和靜水中生長,家庭培育可栽入深桶裝的水盆中。每年早春將冬存的母株取出來,帶根切取母株基部滋生出來的小茅,將它們投入水盆就能自然生根並抽生新葉。栽前應在盆底墊一層粘土,讓根毛扎入泥土中,這樣有利於生長和開花。當株叢布滿全盆後應適當巰剔。入冬前移回室內貯存,盆內不得缺水。
5.香蒲(水燭、尊黃、鬼蠟燭)
1.形態特徵為香蒲科落葉縮根挺水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橫生根莖;地上莖直立,細棒狀,高1.5~2.5米。葉著生在莖稈基部,長條帶形,細長如劍,光潔淡雅,長0.8~1.5米,寬7~12厘米,基部抱莖。雌雄同株異花,穗狀花序蠟燭狀,淺褐色,雄花著生在花葶上部,雌花在下部,中間間隔一小段空擋,花序曬干後可做插花使用。以觀葉為主,花期5~7月。
2.種類和品種(1)寬葉香蒲株高1米,葉寬1~1.5厘米;雌雄花序在花葶上無間隔。
(2)小香蒲植株低矮,莖細弱,葉線形,不明顯,具細長的大型葉鞘。
3.習性原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適應性強,耐寒不耐陰。喜充足的陽光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適宜在淺水和沼澤地中生長。
4.繁殖方法均採用分株繁殖。春季取出地下根莖,將它切成10厘米長的小段另行栽種。
5.栽培和養護應當用25厘米口徑的無底孔瓷盆栽種,上面留出5厘米的沿口以便汪水。每盆可栽1~2段根莖,栽後根莖上的芽在土中水平延伸,伸長30~60厘米時頂芽才向上伸展並抽生莖葉。地下根莖則不斷延伸,不斷抽生莖葉,使植叢擴大。2~3年後根系和地下莖布滿全盆,長勢衰退,應淘汰老株進行更新。養護時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盆內不能缺水,不必追肥。
❼ 水生花卉在園林應用中有哪些特點
水生花卉是布置水景園的重要材料。一湖一塘可採用多種,也可僅取一專種,與亭、榭、堂屬、館等園林建築物構成具有獨特情趣的景區、景點。大湖可種苦菜等沉水種類;湖邊、沼澤地可栽沼生植物;
中、小型池塘宜栽中、小體形品種的蓮或睡蓮、水葫蘆等。
凡堆山疊石的池塘,宜在塘角池畔配植香蒲、菖蒲;
而假山、瀑布的岩縫或溪邊石隙間,則宜栽種水生鳶尾、燈心草等。
但布置水景用的水生花卉數量不宜過多,要求疏密有致,水秀花繁,勿使植物全部覆蓋水面。
❽ 水生花卉有哪些
水生花卉的涵義和來范圍: 水生自花卉,種類繁多,是園林、庭院水景園林觀賞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水生觀賞植物的生活方式與形態特徵分為四大類: 1、挺水型水生花卉(包括濕生於沼生) 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如:荷花、黃花鳶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梭魚草、再力花(水竹芋)等。 2、浮葉型水生花卉 根狀莖發達,花大,色艷,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而它們的體內通常儲藏有大量的氣體,使葉片或植株漂浮於水面。 如:睡蓮、王蓮、萍蓬草、芡實、荇菜等。 3、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生於泥中,植株漂浮於水面之上,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 如:大薸、鳳眼蓮、槐葉萍、水鱉、水罌粟等。 4、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體之中,通氣組織發達。 如:黑藻、金魚藻、狐尾藻、苦草、菹草之類。
❾ 水生花卉有哪幾種
水生花卉是指耐水濕,在水池、水盆或水邊等處栽培的花卉,它們能美化水回面,裝飾家庭,有的可作綠答肥和凈化水質。
根據其在水中生長的狀況,水生花卉可分為沉水性、漂浮性和出水性三類:
沉水性花卉的整個植物體都長在水面之下,如金魚藻、茨藻、水韭菜都是。它們沒有美麗的花朵,但其葉片往往有美觀的姿態,可在透明的魚缸里展現風采。
漂浮性花卉的葉片大都漂浮在水面,根部在水下或土中,如睡蓮、王蓮等,它們的花朵往往露出水面,而結果時又沉到水下。
出水性的花卉種類最多,它們的植株僅有一部分在水下,如荷花、雨久花、鳳眼蓮、水蔥等,是裝飾水景不可缺少的種類。
❿ 水生花卉有什麼特點
1.排水系統發達
水生花卉賴水而生,不可缺水,但體內水分過多,則會有害。在多雨季節,氣壓很低,植株的蒸騰作用微弱,水生花卉就得依靠由管胞、空腔和水孔組成的分泌系統,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同時,又讓水分和無機鹽類等營養物質得以繼續進入體內,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2.通氣組織發達
一般水體和泥中的空氣比地面上要稀薄得多,含氧量不足空氣中的1/20。為了適應水中空氣稀薄的環境,水生花卉依靠本身發達的通氣系統(由氣腔和氣道所組成),使進入葉片氣孔的空氣送進體內,一直到達正在生長的器官。如荷花從葉脈、葉柄到地下莖,直到膨大的藕身中,均有條條氣道相通,可讓進入的空氣滿足水下各部分呼吸和生理代謝的需要。還有,空氣進入觀賞花卉體內後,可產生浮力,使觀賞花卉的葉片漂浮或直立於水中,這樣,水生花卉具有了適應水體環境的機械應力的功能。
水生花卉的莖和葉柄組織中,常存在有隔膜,它除了具有通氣、防水和支持等作用外,還可能是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短期儲藏場所。
3.將葉片及時送出水面
水生花卉大部分屬維管束植物,其葉片必須在水面上才能進行光合作用。為了適應水生環境,挺水花卉中的荷花、香蒲、慈姑等,都具有很長的葉柄或葉鞘,能及時將葉片送出水面;而浮葉花卉中的睡蓮、王蓮、荇菜等,則具有細胞的葉柄或莖蔓,同時,在葉柄或葉片中生有氣囊或氣腔,內藏空氣,增加浮力,保證葉片浮於水面。
4.機械組織弱化
有些水生花卉(如浮水、浮葉及觀賞水草)的莖及葉柄沉入水中,不需要強硬的機械組織來支撐植株的整體。所以,機械組織弱化,植株體也較軟弱。
5.根系發育不良
由於水生花卉的根系在水中或在充分濕潤的泥沼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較省力,因此,在長期的系統發育中,根系並不發達,根毛也已退化。對觀賞水草來說,它們只能起到固定植物整體的作用。
6.花粉傳授變異
因水體環境的特殊性,使某些觀賞水草為了滿足傳授花粉的需要,產生了特有的適應性變異。大部分觀賞水草如黑藻、苦草、金魚藻等都具有特殊的有性生殖器官,使之能適應水作為傳粉媒介。
7.營養繁殖普遍
水生花卉的營養繁殖能力非常強,特別是有些觀賞水草,如茨藻、黑藻、鳳眼蓮等,它們的分枝斷掉後,每個斷掉的小枝又可長出新的個體。再如苦草、沮草等入冬之前沉在水底,越冬時就形成了冬芽,翌年春天,冬芽又萌發成新的植株。紅樹林植物的種子在果實還沒有離開母體時,就開始萌發,並長成綠色棒狀的胚軸,懸掛在母樹上,不久落入泥中,數小時後就可長成新株。還有那些珍稀的水生花卉品種,則可進行組織培養。因而,它們這種具有繁殖快且多的特點,對保持質的特性,防止品種退化,以及雜種分離,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