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長素
Ⅰ 花卉生長需要哪些營養元素
一、氮
氮主要以銨態或硝態的形式為植物所吸收,有些可溶性有機氮化物如尿素等亦能為植物所利用。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份,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可促進花卉營養生長,促進葉綠素的形成,使花朵增大,種子充實,但如果超過花卉生長需要,就會推遲開花,使莖徒長,降低對病害的抵抗力。
一年生花卉在幼苗期對氮肥需要量較少,隨著植株生長,需要量逐漸增多。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在春季生長初期要求較多氮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以滿足其生長要求。
觀花花卉與觀葉花卉對氮肥的需要量不同,觀葉花卉在整個生長期都需要較多氮肥,以使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葉色美觀;對於觀花類花卉,在營養生長期要求較多氮肥,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應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否則將延遲開花。
植物缺氮生長受抑制,生長量大幅度降低。缺氮的另一症狀是葉子缺綠,起初葉色變淺,然後發黃並脫落,但一般不出現壞死現象,幼葉常常直立而不大鋪開,並由於側芽的繼續休眠,分支與分櫱均受抑制。另外植物缺氮時花青素大量積累,莖與葉脈、葉柄變成紫紅色。
二、磷
磷主要以HPO42-和H2PO4-形式被植物所吸收,被稱為生命元素。是細胞質和細胞核的主要成份。磷素能促進種子發芽,提早開花結實期,使莖發育堅韌,不易倒伏,增強根系發育,並能部分抵消氮肥施用過多造成的影響,增強植株對不良環境和病蟲害的抵禦能力。因此,花卉在幼苗生長階段需要施入適量磷肥,進入開花期以後,磷肥需要量更多。
缺磷症狀首先表現在老葉上,葉片呈暗綠色,莖和葉脈變成紫紅色,嚴重時植物各部分還會出現壞死區。缺磷也會抑制植物生長,但對地上部分的抑制不如缺氮嚴重,但對根部的抑制甚於缺氮。
三、鉀
鉀在植物體內不形成任何形式的結構物質,可能起著某些酶的活化劑的作用。鉀肥能使花卉生長強健,增進莖的堅韌性,不易倒伏,促進葉綠素的形成與光合作用的進行。在冬季溫室中當光線不足時應適當多施鉀肥。鉀素還能促進根系擴大,對球根花卉如大麗花的發育極有好處。另外鉀肥還能使花色鮮艷,提高花卉抗寒、抗旱及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過量鉀肥能使植株低矮,節間縮短,葉子變黃,繼而呈褐色並皺縮,使植株在短時間內枯萎。
鉀在植物體內有高度移動性,缺鉀症狀通常首先從老葉開始並最為嚴重。缺鉀時葉片出現斑駁的缺綠區,然後沿著葉緣和葉尖產生壞死區,葉片捲曲,最後發黑枯焦。植物缺鉀還會導致莖生長減小,莖干變弱和抗病性降低。
四、鈣
鈣有助於細胞壁、原生質及蛋白質的形成,能促進根系發育。鈣可以降低土壤酸度,在我國南方酸性土地區是重要的肥料之一。可改進土壤物理性質,粘重土壤施用石灰後可使其變得疏鬆。土壤中的鈣可被植株根系直接吸收,使植株組織堅固。鈣在植物體內完全不能移動,所以缺鈣症狀首先出現於新葉。缺鈣的典型症狀是幼葉的葉尖和葉緣壞死,然後芽壞死。嚴重時根尖也停止生長、變色、死亡。
五、硫
硫為蛋白質成份之一,能促進根系生長,並與葉綠素形成有關。土壤中的硫能促進微生物(如根瘤菌)的增殖,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植物缺硫時葉片均勻缺綠、變黃,花青素的形成和植株生長受抑制。植物缺硫症狀通常從幼葉開始,並且程度較輕。
六、鐵
鐵在葉綠素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植物缺鐵時,葉綠素不能形成,從而妨礙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通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缺鐵現象,但在石灰質土或鹼土中,由於鐵與氫氧根離子形成沉澱,無法為植物根系吸收,故雖然土壤中有大量鐵元素,仍能發生缺鐵現象。植物缺鐵幼嫩葉片失綠,整個葉片呈黃白色。鐵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固缺鐵時老葉仍保持綠色。
七、鎂
鎂是葉綠素分子的中心元素,植物體缺鎂時,無法正常合成葉綠素。鎂能夠使構成核糖體的亞基連接在一起,以維持核糖體結構的穩定。鎂還是許多重要酶類的活化劑,同時鎂對磷素的可利用性有很大影響。因此雖然植物對鎂的需要量較少,但卻是必不可少的。缺鎂的典型症狀是脈間缺綠,有時出現紅、橙、黃、紫等鮮明顏色,嚴重時,出現小面積壞死。由於鎂在植物體內易於移動,缺鎂症狀首先在老葉出現。
八、硼
土壤中的硼以BO32- 的狀態被植物吸收。硼能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植物柱頭和花柱中含有較多的硼,因此硼與植物的生殖過程有密切關系,有促進開花結實的作用。另外,硼能改善氧氣的供應,促進根系的發育和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硼的作用機理,迄今尚無定論,目前在植物體內尚未發現特殊含硼化合物,有人認為硼能與游離狀態的糖形成絡合物,使糖容易輸導,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充分的實驗依據。植物缺硼時根系不發達,頂端停止生長並逐漸死亡,葉色暗綠,葉片肥厚、皺縮,植株矮化,莖及葉柄易開裂。
九、錳
錳是許多酶的活化劑,主要以M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錳也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在水的光解與氧的釋放中起作用。錳供應充足,對種子發芽、幼苗生長及開花結實均有良好作用。植株缺錳時,症狀從新葉開始,葉片脈間失綠,但葉脈仍為綠色,葉片上出現褐色和灰色斑點,並逐漸連成條狀,嚴重時葉片壞死。
十、鋅
鋅直接參與生長素的合成,缺鋅時植物體內吲哚乙酸含量降低,從而出現一系列病症。鋅也是許多重要酶類的活化劑,這些酶類包括乳酸脫氨酶、谷氨酸脫氫酶、乙醇脫氫酶和嘧啶核苷酸脫氫酶。鋅還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植物缺鋅時,葉小簇生、中下部葉片失綠,主脈兩側有不規則的棕色斑點,植株矮化,生長緩慢。
十一、鉬
鉬通常以MoO42-的形式為植物吸收,其生理作用集中在氮素代謝方面。鉬又是硝酸還原酶的金屬組分,在由NADH或ADPH轉運電子給NO2的過程中,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植物缺鉬的共同症狀是植株矮小,生長受抑制,葉片失綠、枯萎以致壞死。豆科植物缺鉬根瘤發育不良,固氮能力弱和不能固氮。
Ⅱ 常用的植物生長素有哪些比較容易買到的我自己在家種花來的
生長素類的:2,4-D,IBA(吲哚乙酸)作用:促進插枝生根,阻止器官脫落,促進結實。
GA赤黴素類:促進莖的延長,促進蛋白質合成,打破休眠。
細胞分裂素類:玉米素,激動素: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分化,延緩葉片衰老。
乙烯:乙烯利:促進成熟,促進開花。
這些都可以買到,不過跟你家植物的生長應該沒有很大影響。你家的植物可能是施肥不足和生長的環境不適宜,所以長得慢~
Ⅲ 生長素可以促進開花么
能,促進植物開花的葯物有以下三類:
(1)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這類葯劑低濃度可以促進生長,高濃度則抑制生長。在花卉中廣泛應用於促進無性繁殖的插枝生根。常用的葯劑有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溶液,把IBA先溶解在極少量酒精中,再加水稀釋,配成5000ppm,使用時再稀釋至所需要的濃度。另一種是乾粉,把IBA按0.1%~1%的比例與滑石粉混勻,將插穗的基部在這種混合葯劑中蘸一下可扦插。
(2)赤黴素類生長調節劑。這類約劑具有促進各種花卉發芽、生長、防止花果脫落等作用。赤黴素易溶於水,應隨用隨配,否則易失效。使用30ppm~100ppm濃度的赤黴素能使許多種一二年生草花(如金魚草、金盞菊等)和宿根花卉(如菊花、芍葯等)的莖葉伸長。實驗證明,赤黴素可以有效地打破種子、宿根及球根花卉的休眠規律,促進發芽。觀賞花木上噴施赤黴素,同樣具有抽芽快、枝葉生長旺盛、提早開花等效果。
(3)生長抑制劑類。這類葯劑可控制花卉植物體內激素的合成或代謝,改變同化產物的分配,調節花卉生長發育,其效應能使花卉莖干粗短、葉子深綠、葉片加厚。由於莖生長受到抑制,減少了莖對花芽萌發時營養物質的爭奪,因而可使花卉提早開花。常使用的抑制劑有矮壯素和B9。使用濃度范圍因花卉種類而異。使用矮壯素或B9不僅可以明顯地降低花卉高度,還可以延長鮮切花或盆花的壽命。例如,香石竹切花花枝基部用50ppm(夏季)或10ppm~25ppm(冬季)的矮壯素,或500ppmB9浸泡一夜,可延長觀花時間2~3天。
使用調節劑葯物後,須加強光照、水肥管理,否則不易達到預期目的。
Ⅳ 什麼是植物生長素
也許你早已觀察到這種現象:花卉、果樹等植物的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受專到陽光屬照射後,會向陽光的方向彎曲,好像給太陽「鞠躬」似的,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許多科學家作了大量的實驗。有的科學家曾經把幼苗的頂端切掉,或者用紙盒把幼苗的頂端遮住,幼苗就不再向太陽「鞠躬」了。但是,把這切下來的頂端再放回原來的位置,幼苗又可以開始生長,「鞠躬」了。這個實驗證明,在幼苗的頂端顯然是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在光的作用下這種物質跑到幼苗背光的一側,就引起它彎麴生長。
化學家們從幼苗的頂端提取出了好幾種物質,這些物質對植物的生長具有刺激作用,能夠使幼苗背太陽一面的細胞分裂生長加速,使幼苗朝太陽的一面「鞠躬」。這些奇妙的物質,被稱為「植物生長素」。據分析植物生長素大都是一些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吲哚乙酸、吲哚乙腈和四氯吲哚乙酸等。
植物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在於它使細胞壁疏鬆、增加可塑性、促進細胞的縱向伸長,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和胚芽中都有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較為集中。
Ⅳ 生長素對荷花的花期延長有用嗎
生長素(auxin)是一類含有一個不飽和芳香族環和一個乙酸側鏈的內源激素,英文簡稱IAA,國際通用,是吲哚乙酸(IAA)。
生長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應,這與其濃度有關。低濃度時可以促進生長,高濃度時則會抑制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這種抑製作用與其能否誘導乙烯的形成有關。生長素的生理效應表現在兩個層次上。
在細胞水平上,生長素可刺激形成層細胞分裂;刺激枝的細胞伸長、抑制根細胞生長;促進木質部、韌皮部細胞分化,促進插條發根、調節愈傷組織的形態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長素從幼苗到果實成熟都起作用。生長素控制幼苗中胚軸伸長的可逆性紅光抑制;當吲哚乙酸轉移至枝條下側即產生枝條的向地性;當吲哚乙酸轉移至枝條的背光側即產生枝條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頂端優勢;延緩葉片衰老;施於葉片的生長素抑制脫落,而施於離層近軸端的生長素促進脫落;生長素促進開花,誘導單性果實的發育,延遲果實成熟。
Ⅵ 哪些花卉宜用植物生長劑促進生根
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生長素,配成適當的濃度,應用在一些不易發根版的花木上,有較明顯的促進權生根作用。如入夏後剪取山茶半木質化枝條,一芽一葉,長3~5厘米,將插條基部放入1000毫升/升萘乙酸溶液中浸3~5秒,取出立即扦插。處理後50天,發根率比對照高出1倍。又如將桂花嫩枝的插條浸入濃度為500毫升/升的吲哚丁酸溶液中,5分鍾取出,晾乾後扦插,可提前發根。再如玉蘭,再生能力差,扦插生根困難,剪取嫩枝放入200毫升/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一晝夜後再扦插,可促進生根成活。實踐證明,茉莉、米蘭、茶梅、含笑、葉子花、橡皮樹、龍吐珠、五色梅、羅漢松、天竺葵、四季秋海棠、香石竹等多種花木,應用生長素處理後,對促進生根均有良好效果。
Ⅶ 花卉的生長調節劑有哪幾種
目前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1)生長素:主要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D等。生長素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促進生根等作用。2,4-D使用低濃度,具有促進花木生長、不落花、促進果實早熟等作用。萘乙酸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調節劑,能促進苗木生長和開花,促進插條發根,並可防止落花落果,且能使果實無子、少子、早熟。由於萘乙酸的效果穩定,價格又較便宜,因此是目前花木生產上應用最多的一種生長素。
(2)赤黴素(GA):是一種廣譜性生長調節劑,具有多種生理作用,而且用途廣泛。
(3)生長延緩劑:主要有比久(B9)、多效唑(PP333)和矮壯素(CCC)等。具有延緩或抑制植株或枝條加長生長等作用。比久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延緩劑,可作矮化劑、坐果劑、生根劑和保鮮劑使用。應用在花卉上,具有使花卉矮化粗壯的作用,同時具有防止落花,促進坐果,誘發不定根形成,提高抗寒力等作用。矮壯素具有抑制植物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的作用。噴施矮壯素,可使花卉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莖稈變粗、葉片增厚、葉色加深,並有增強植物抗旱、抗寒等作用,因此常用於菊花、大麗花、杜鵑等花卉的矮化處理。
(4)ABT生根粉:是一種高效、廣譜、復合性的生根促進劑,常用於難生根的花木。
(5)三十烷醇: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調節劑,不僅具有提高種子發芽率和促進插條生根以及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多結果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葉綠素含量,使葉色加深並使葉片增大,適合於觀葉植物。
Ⅷ 花卉的生長素要怎樣製作
自行製作植物來生長素。可自用柳條浸出液處理月季、石榴、夾竹桃、瓜子黃楊、桂花、夜來香等花木,與經萘乙酸生長素處理的比較,發根早,成活率可提高10%以上;與未經處理的比較,成活率提高30%以上。這是由於柳條內含有較多的生根素的緣故。用柳條浸出液促進扦插生根,取材容易,方法簡單,成本低,效果明顯。
製作柳條液時,要選當年生柳條,截成10厘米長的小段捆成捆,放在水中浸泡,夏天浸泡10天左右,其他季節浸泡時間需長些,待枝條皮層與木質部分離後取出,留液備用。使用時將扦插用的枝條剪好捆成小捆,並將其基部浸在柳條浸出液中,浸泡1~2天,以浸到插條削麵形成癒合組織,取出後立即進行扦插。
嫁接杜鵑、茶花、白蘭、桂花等花木時,將柳條皮套在嫁接處可大大提高成活率,與用其他包紮法比較,成活率可提高20%左右。在地面壓條時,在壓條部位,用柳條浸出液澆灌,也可提早生根,提高成活率。
Ⅸ 如何促進盆栽木本花卉長根
除使用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長素類物質處理外,還可用其他經濟、簡便的方法促使花木生根。
(1)溫水處理
用30至50℃的溫水浸泡插條基部1/3至1/2,處理4至12小時,可使插穗內抑制生根物質減少,提高生根率。
(2)營養處理
用糖類與生長素並用,可取得較好的生根效果,通常為2%至10%的蔗糖和5至10毫克/升的生長素混合溶液,將插穗下部1至2厘米處浸入溶液12至24小時即可。草本花卉用2至5%的蔗糖溶液和5至7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木本花卉用5至10%的蔗糖溶液和7至10毫克/升的生長素溶液。還可用維生素B12溶液浸泡可加速生根,用醫用維生素B12針劑加涼開水一倍稀釋,將插條基部浸泡5分鍾,稍晾後扦插。
(3)加溫處理
應用電熱溫床催根,溫度保持在23至27℃,最高不可超過28℃。如果用盆插,冬季可將花盆放置在暖氣片或火坑上,效果較好。
(4)環剝處理
對於一些不易生根的貴重花木,在生長期將枝條基部作環狀剝皮或用鐵絲扎縛,在休眠期沿環剝處剪下扦插,則有利於生根。
此外,對於瑞香、紫杉、日本岩柏、無花果、桂花等花木,還可帶踵扦插,即在採集插條時,其基部帶少許上年生枝條,利於生根。
Ⅹ 月季花用什麼生長素
月季花養植方法
一、常用的化肥、有機肥、使用方法、殺蟲劑等集錦常用的化肥及使用方法
(1)氮肥:常見的肥料有尿素、硫酸銨和硝酸銨等,它們是供給速效氮的主要肥源,是植物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之一。使用時可配製成濃度低於0.1%的溶液,過多則會造成植物脫水死亡。
(2)磷肥:過磷酸鈣及磷礦粉是磷的來源之一,有助於花芽分化、能強化植物的根系,並能增加植物的抗寒性。它們的肥效較緩慢,在盆栽培花卉里較少使用,花卉栽培中磷的獲得往往是施用復合磷肥。過磷酸鈣做追肥時先加水50-100倍,浸泡一晝夜後取上面澄清液澆灌。
(3)鉀肥:鉀是構成植物的灰分的主要元素,鉀可增強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常用的鉀肥有氯化鉀和硫酸鉀,使用時可配製成濃度低於0.1%的溶液追施。
(4)復合肥:復合肥的種類較多,是指成分中含有氮、磷、鉀三要素或其中的二種元素的化學肥料。常見的磷酸二氫鉀、俄羅斯復合肥、二銨等,在追施時可配成濃度為0.1|—0.2%的水溶液。最近各肥料廠家還推出了一些花卉專用肥,如觀葉花卉專用肥、木本花卉專用肥、草本花卉專用肥、酸性土花卉專用肥、仙人掌類專用肥及盆景專用肥等,在花卉市場有售,按說明使用即可。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植物發育過程中需用量較少,一般情況下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足夠花卉植物的生長的需要,但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表現失綠、斑葉等現象。如花卉缺鐵表現為失綠;缺硼表現為頂芽停止生長,植株矮化,葉形變小;缺鋅表現為失綠及小葉病等。施用濃度:硼肥葉面噴施濃度為0.1%—0.25%,鋅肥噴施濃度為0.05—0.2%,鉬肥噴施0.02%—0.05%,鐵肥噴施濃度為0.2%—0.5%,錳肥噴施濃度為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