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低調攝影花卉

低調攝影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9-25 02:55:01

⑴ 如何P出花的黑背景

在攝影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低調風格的靜物攝影,它的典型特徵是運用黑色背景凸顯主體,整體畫面顯得簡潔而富有質感,今天我們就學習如何利用後期打造出這種攝影風格。

我們首先打開一張圖片:

剔除不需要保留的色彩信息,例如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只想保留花朵的色彩。我們首先將綠色和黃色的飽和度將至最低,消除花托的色彩:

然後我們將背景色的顏色變為黑白,背景色主要由青色和藍色構成,因此我們將青色和藍色的飽和度將至最低

經過這樣的一個簡單調整之後,這張照片就變成一種局部色彩的效果了。如果想要將背景完全變成黑色,我們就再新建一個彩色范圍,將中心點放在花朵左邊的背景上面:

然後我們降低曝光至-100:

可以看到這時候背景明顯變得更加深沉了,但是花朵並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彩色范圍只會影響與中心點所在位置色彩相似,並在圓圈之內的區域。

同理,我們可以再新建一個彩色范圍,將中心點放在花朵右邊的背景上:

然後我們降低曝光至-100:

可以看到,這時候的背景更加深沉了。同理,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多個彩色范圍實現完全黑色的背景:

是不是很簡單實用的後期技巧呢!

⑵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

從人像畫到人像攝影,它們的創作,一直在藝術家們的不斷探索過程中,被推動著向前發展。而人像攝影(繪畫)的構圖,從根本上與風景、動植物、建築等攝影題材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拍攝中,攝影師可以對拍攝題材——人物——進行擺布與調整,從而讓畫面呈現出最完美的狀態。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選擇盡量簡潔的背景,以突出人物

拍攝一張出色的人像照片,首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尋找一個適合拍攝的環境。選擇環境的原則要符合攝影的減法原則,即環境特點應當盡量簡潔單純,只有簡化的背景元素,才能突出主體人物。一定要記住人像攝影不是拍攝紀念照,那些看著鮮艷、五彩繽紛、形狀奇異的景物,並不是人像攝影的合適背景。

影棚中控制背景相對容易一些,簡潔的單色背景是常用的選擇。但此時應避免過於單調,對於高調人像,可以增加背景燈,控制明暗和光影變化;而低調攝影,經過渲染的背景布,也是不錯的選擇。

反倒是簡潔的大海,空曠的草地或色調統一的樹林,會起到更好的襯托作用。在尋找到合適的環境後,其次就要考慮虛化背景以突出清晰的人物,即利用光圈值大小控制景深。對於簡潔的天空、大海等背景,光圈可以為稍小的f/8 或f/11,將它們表現得清晰一些;而對於稍雜亂的樹林等,可以用f/4或f/2.8,讓它們虛化些。這些都是簡潔畫面的經典技巧。

TIPS:

在構圖中,還要多注意遠處的地平線,盡量不要經過人物的脖頸部位,否則很容易造成割喉的感覺。如果要虛化地平線上的建築,最佳的辦法是距離它遠一些,這樣既可以縮小它所佔的畫面比例,也更容易虛化掉它。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人物與環境背景的協調

拍攝環境人像,在創意和構圖方面,比之單純的人像攝影,更需要攝影師有更多的考慮。此時,不僅要考慮人物的造型與用光,還需要考慮環境特點和光線效果,並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融洽,相互襯托。

如果家居中環境有些雜亂,可以採用使用長焦距鏡頭、大光圈淺景深的效果,盡量虛化掉前後的景物,尤其是針對餐桌前小擺設很多的場景。利用窗口的逆光拍攝,增加曝光可以形成高調背景效果,避免家居中陰暗景物對畫面的影響。

這是攝影師拍攝的一組家居人像照片。作者選擇客廳作為拍攝場地,這里通常是家中面積最大最為寬闊的房間,可以供攝影師自由取景發揮。作者在取景時可謂費了苦心,人物斜坐在沙發的一角,中景是瓷瓶台燈的局部,而背景虛化的樓梯形成紋理,增加畫面的變化感。家居人像攝影,由於受空間的影響,多以半身像為主,因此更考驗攝影師的造型能力,面部的神情、朝向,身體的姿態,手的動作,都應當精緻到位,否則很容易出現敗筆。

對於室內人像,需要攝影師安排人物在光線合適,而背景協調又不雜亂的地方。客廳窗前的餐桌、沙發,起居室的床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這里通常可以更多地接近自然光線,而不是那麼雜亂。當然在拍攝前,最好收拾一下雜亂的小擺設,讓環境整體干凈整潔。家居類的攝影師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鑒:在拍攝前,幫助房主人收拾下房屋,可以大為改觀畫面效果。

TIPS:

室內人像拍攝,應當盡量利用自然光,造成柔和光線效果,如要提亮房間內某些陰暗角落,也盡量使用柔光箱。

讓人物臉部迎著窗口的光線,可以利用窗口的寬光源,在人物眼中形成柔和明亮的眼神光,效果極佳。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增加虛化的前景

稍有基礎的攝影人,通常都知道使用長焦距鏡頭(150mm以上)拍攝人像,更有利於虛化背景,從而突出人物的表現。而更有創意的做法是使用中長焦距(85mm~135mm)鏡頭拍攝,並且故意在鏡頭前,增加前景的做法。

藉助虛化前景拍攝時,可以先退得離人物遠一些,觀察一下有什麼色彩、形狀搭配的景物,可以作為前景。前景選擇時,著眼點最好在自然景物,如草叢、花卉、枝葉等,它們比較輕巧,並有一定的透光性。而人造物的線條僵硬、色彩呆板,即使虛化,效果也太過規范。作者在拍攝時,實際上是將虛化的前景作為了一個畫框來運用,利用它的虛掩作用,突出了畫面所佔比例並不大的人物。這種創意方法可謂一舉兩得,即委婉地強調主體,又增加了畫面的.縱深感。

虛化前景的技法,有利於改善環境人像構圖過於呆板的效果。作者在拍攝這幅日常家庭環境作品時,以人物日常的生活環境為背景,而利用一面掛有主人相片的牆壁作為前景,利用大光圈淺景深的效果,使得前景有一定的虛化。形成了創意的拍攝手法:彩色暖調的環境,是日常生活的平常狀態,而前景中的牆壁與照片則是黑白的畫面,彩色與黑白,清晰與虛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果人物的動作神態特徵更鮮明一些,作品會更為成功。

這種方法,不但融合了虛化的背景手法,同時還以虛化的前景的手法,增加畫面的整體縱深感,以雙重手段突出清晰的人物。在實踐拍攝中,可以選擇一些樹葉或花卉作為前景,把它安排在畫面的邊緣或一側,並盡量靠近它保持20~30cm 左右的距離。這樣,利用前景深小的效果,形成色彩亮麗的霧化效果,其虛化效果要遠強於對背景的虛化。這種拍攝技法被廣泛地運用於寫真、肖像和紀實人像的創作中。

TIPS:

拍攝時對焦點的選擇非常重要,最好使用覆蓋人物的邊緣對焦點,完成對焦操作。否則相機的全自動對焦會優先選擇距離最近的花草或樹葉。

不要擔心前景中的樹葉或花卉邊緣遮擋住人物,在大光圈的虛化作用下,銳利的邊緣會形成暈染效果,更具藝術魅力。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讓人物的眼睛直視鏡頭

肖像攝影中的眼神,是一個創作中格外需要留心的創作重點。一幅眼睛直視畫面之外的人像攝影作品,會令觀眾停留下來,在眼光的交流中,觀眾可以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感受。這體現了畫中人眼神的重要性。

人物身體正面直對鏡頭,眼神也直視鏡頭,是一個具有強烈沖擊力的效果,尤其是人物表情嚴肅時,它給人以拒絕、抗拒的感受。表現出人物的大膽而酷的做派。傳統的中國女性有柔弱的性格特點,因此這樣風格的照片並不常見。

在拍攝中,專業模特可以輕松地直視鏡頭,並通過眼神流露出不同的感情特徵。但普通人在拍攝肖像作品時,很難對這照相機這冰冷的機器流露什麼感情,甚至她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

不如學習一下傳統照相館的技巧: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利用無線遙控器按快門,而攝影師直面拍攝者,通過語言和手勢引導人物眼睛望向鏡頭,通常這樣的溫馨交流,會令被攝人物放鬆,眼神以及身體姿態都會自然很多。

TIPS:

拍攝回眸一笑的鏡頭前,一定要提醒模特,轉頭時一定不要轉動身體,讓臉盡量貼向前側的肩膀,才是最美的造型。當然模特轉頭時仔細觀察,達到最佳角度時,一定要喊停,讓模特的動作保持短暫的幾秒鍾,快速完成拍攝。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為目光的延伸留出足夠空間

如果拍攝你並不熟悉的人,即使是專業的模特,在一開始直視鏡頭時,都會有些緊張和拘束,這些神情都會流露在作品中,形成缺陷。因此,不如在開始的時候,先讓讓模特眼睛望向鏡頭之外的地方,緩解她的緊張情緒。讓模特的眼神望向鏡頭之外,可以有意放慢拍攝節奏,讓她放鬆一會兒沉浸在其自身的思緒之中,此時可以抓取她羞澀含蓄之美。

拍攝目光向下,含蓄低頭的女性,很容易形成低眉垂眼的效果,所以拍攝時要著重提醒人物要有抬眼的動作,讓眼睛睜大。在人物腰部附近使用反光板,可以在瞳孔中形成眼神光,增強目光效果。

望向鏡頭之外的目光方向,可以分為平視、向上與向下三種,向上的目光方向,隱喻著希望嚮往之情,平視帶來凝神思考的狀態,而向下則帶有靦腆羞怯之意。無論採用哪種方向,攝影師在構圖時,都需要讓目光在畫面上有更多的延伸空間。

TIPS:

窗口前的逆光拍攝高調作品,不但要適當增加曝光量,同時還需要從人物正面進行補光,否則人物迎光的輪廓線會模糊消失。桌前人物雙臂的姿態有講究:雙肘盡量靠近,形成V 字型,可以讓人物上身線條更美。

人像攝影構圖5大技巧:仰拍視角顯現高挑身材

拍攝人像時,不同的拍攝高度,會影響到人物在畫面中的視覺感受。通常情況下,拍攝者都是採取直立姿勢拍攝,即拍攝者與被拍者的眼睛在相同的高度上,這是符合我們平時的欣賞習慣,因此人物在畫面中符合正常的形體特徵。

通常人的頭身比例為1 ∶ 6 到1 ∶ 7,而專業的服裝模特的頭身比例可以達到1 ∶ 8 ,頭身比例越大,人物身材會顯得更加高挑精緻。因此,作者讓模特站在一個小的高台上,採取與其小腿平齊的拍攝高度,並有意使用仰拍角度來拍攝。在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形作用下,人物的頭部由於遠離相機,比例變小,身材顯得格外修長。這也是拍攝T 台模特的角度,所以我們看到時尚雜志中的模特照片,腿部格外顯長就是這個原因。

但針對不同的拍攝對象和拍攝創意,我們在拍攝時不妨試試不同的拍攝高度與俯仰視角。例如在拍攝兒童時,需要蹲下來,採用與孩子眼睛平視的高度來拍攝,兒童的身材比例才會正常,不會出現常見的「大頭娃娃」效果;而從較低的高度,去仰拍模特,會誇張模特腿部的長度,而縮小頭部比例,造成身材修長,頭身比例加大的美觀視覺效果。

⑶ 如何在逆光的情況下,拍出理想的照片

如何逆光拍攝風景?

在逆光的情況下如何拍攝風景?逆光拍攝即有一定難度又有其特出效果。好的逆光作品會有其獨有魅力,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拍攝逆光風景

在逆光的情況下如何拍攝風景?逆光拍攝即有一定難度又有其特出效果。好的逆光作品會有其獨有魅力,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拍攝逆光風景。

逆光是從景物背後照射來的,我們拍攝的對象主體往往是沒有直接光線照射的陰暗部分,因而也就不容易表現出景物的明暗層次和線條,而且反差大、變化多,如果沒有較為豐富的拍攝技巧和經驗,就會造成攝影主體曝光不準確,顯示不出逆光攝影作品的獨特魅力。因此拍攝者在拍攝逆光攝影作品時要能熟練運用、掌握以下技巧。

1. 曝光時要以拍攝主體的曝光量為依據,其餘在所不計。如拍攝日出或晚霞時就應以天空或太陽的曝光值為主要依據。

2. 逆光拍攝花卉、植物、人物、動物等輪廓清晰、質感透明的景物時,應選擇較暗的背景予以反襯,曝光時以高光部位為測光依據,以造成較強的光比反差,強化逆光光效,達到輪廓清晰,突現主體的藝術效果。

3. 拍攝剪影效果時,應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為曝光依據。

4. 由於逆光拍攝時,相機對著強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影響。盡量使用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紙板等在鏡頭前遮擋,或者調整拍攝角度以防止眩光產生。最常用的逆光拍攝效果有兩種:一是剪影效果,二是「輪廓光」效果。以下就是在同一時間、地點、題材採用不同拍攝手法而產生截然不同效果的逆光照片。

剪影效果

剪影效果的拍攝較為簡單,拍攝時以亮部的曝光為准即可,主要是為了體現環境特有的色調和氣氛時採用的一種拍攝方式,如上圖。

簡潔背景有辦法

風光攝影不但講求主體的選擇及安排,同時不能忽視背景的處理。背景,是指在主體的後面用來襯托主體的景物,以強調主體處在什麼環境之中,背景對突出主體形象以及豐富主體的內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背景的處理是攝影畫面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在拍攝中細心選擇,才能使畫面內容精煉准確,使視覺形象得到完美表現。理想的背景應該力求簡潔、純凈,視覺元素精煉,影調和諧統一。有經驗的攝影師都善於調動各種手法,以達到背景的簡潔,凡背景中可有可無、妨礙主體突出的元素均應減去。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改善背景的辦法:

一是虛化法。

即採用較大的鏡頭光圈(如F2或F2.8),盡可能地縮小景深范圍,將焦點落在主體上,使清晰主體之後的背景呈虛化狀,從而收到以虛襯實的良好效果。

二是遮擋法。

即利用升騰的雲煙、飄渺的白霧、樹木枝葉,或山峰、牆體等物體的背陽面等,將背景掩藏起來,從而突出主體。

三是避讓法。

即調整拍攝高度,或仰向避開地平線上雜亂的景物,將主體對象乾乾凈凈地襯托在天空背景上;或俯向以馬路、水面、草地為背景,使主體輪廓清晰,獲得簡潔的背景。有時用長焦距鏡頭縮小背景,雜亂的景物被排除在畫面之外。

高調拍風光

高調,也稱為亮調。通常把影調清淡的照片,稱之為高調照片。高調照片中影調絕大部分為淺色,是由從淺灰到白的少數等級構成整個畫面的色調。它一般比較簡潔明朗,適宜表現以白色為基調的題材。高調照片雖以等級偏高的淡色調為主,但仍要求有豐富的層次,也不排斥小塊深色暗調存在。由於大面積淡色調的襯托,小部分的深色暗調顯得更突出,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拍攝高調效果風景照片時,要注意5點:第一,選取淺色調的景物,主體與陪體的色調盡量接近;第二,選用淺淡背景,利用白色或淺灰色調的背景能將深暗的主體襯托出來,這些淺淡的背景可以是雨霧、雲煙,也可以是綿延的山、浩瀚的水;第三,採用正面光或漫射光照,這樣能獲得影像柔和、反差平淡的效果。晴天利用平射、直白的正面順光,能獲得無影的圖像;陰雨天利用勻稱、平和的漫射光或反射光,可以獲得反差柔和的圖像;第四,增加曝光量,應在正常測光值的基礎上視具體情況增加0.5~1.5擋曝光,能將背景提亮;第五,要控制光比,光比控制在1∶2以內為宜,光比過大的結果要麼使高光部分層次損失殆盡,要麼使灰調部分變得深暗,從而失去高調照片應有的特性。
在自然風光攝影中,經常採用高調手法展現清秀空靈、遼闊浩遠的秀麗美景。可以被利用的天然背景有很多,比如,在江南拍攝山水風景時,往往基於空白的理念,以簡潔的構圖,以偏概全的方法,突出主景,其餘部分漸變為朦朧的遠樹淡水、霧雨煙嵐。還有拍攝雪景,幾近純白的雪地就是謀求高調畫面的絕好背景。在建築風光攝影中,經常採用選取一角半邊之景,或景物集中於一側的方法,把觀者的注意力引向虛曠的空間,給人以幽思遐想的餘地。還有,以天空為背景,採用仰角拍攝,曝光時以主體測光值為標准,天空因過曝而呈現一片純白,整個畫面的高調效果能得到良好表現。

低調拍風光

低調,也稱為暗調。通常把影調濃重的照片,稱之為低調照片。低調照片中的影調絕大部分為黑色和深灰色,是由從深灰到黑的少數等級構成,整個畫面的色調比較濃重深沉。一般適宜表現以深黑色為基調的題材,營造庄嚴、凝重、靜穆的氛圍,反映滄桑、沉穩的特性。低調照片雖大部分是深暗影調,也不排斥小面積的白色亮調。由於大面積暗調的襯托,小塊的白色格外明顯,形成視覺中心,使整個畫面具有生氣。

在拍攝低調效果風景照片時,要注意6點:第一,選擇深色調的景物,陪體的色調也要比較深,並且與主體的低調相協調;第二,選用深暗背景,純黑或者深暗背景能將淺淡的主體襯托出來;第三,採用側光或側逆光照,這些光位從鏡頭方向看,主體受光面積較小,且為輪廓光,很容易獲得深暗影像;第四,減少曝光量,應在正常測光值的基礎上視具體情況適當減少0.5~1.5擋曝光,能將背景壓暗下去;第五,光比要大,光比可大於1∶4甚至1∶8;第六,利用陽光背陰之面作襯托,就是利用太陽光照射不到的大山、牆體等陰影作為背景,將雜亂的線條隱藏在陰影中。

在自然風光拍攝中,獲得低調效果的照片多在特殊天氣或時段,比如,陰雲密布、烏雲翻滾下的景物,呈現的就是悲壯、大氣、沉重的低調意境。在早晨或傍晚,來自低矮角度的陽光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光的投影長,陰影面積大,能把各個景物投影平面分開,突出畫面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從而呈現立體的、影調深沉的景物照片,這些時段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拍攝低調照片。還有,藉助夜晚燈光拍攝。與白晝不同,夜晚除了微弱的月光和燈光、焰火等外,大面積地面呈現黑暗。藉助腳架和快門線採用長時間曝光,能拍攝到低調效果的夜景照片。

虛實並用拍溪瀑

瀑布和溪流是自然山水中最富有詩意的景觀——大山深處,飛流直下,雪濤橫披,殊瀑平瀉,豐采瑰麗。

選擇合適的季節,尋找有特色的溪瀑,是拍攝一幅好照片的前提。在畫幅的選擇上,為表現溪瀑寬廣湍急奔騰的氣勢,多採用橫畫幅;為表現高深、落差大的溪瀑,顯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多採用豎畫幅;而展現平緩舒展,則採用中規中距的方畫幅。溪瀑多在山谷之中,拍攝時往往沒有迴旋餘地,求得全景應使用中廣角鏡頭;取其局部及特寫,則又離不開長焦鏡頭。關於拍攝高度,平拍接近通常的視線,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受;俯視時,溪瀑的畫面在透視上變化大,利於表現層次、數量;仰拍時,溪瀑在畫面透視上的高度比實際感覺要雄偉、高大。拍攝方向多採用稍側的方位,不宜過正,以免畫面顯得呆板。

除了上述幾點,拍攝溪瀑更為主要的是畫面的虛實處理。如夢如幻、詩意盎然意境的獲得,依賴於虛實並舉、虛實相生。實和虛的運用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如果畫面上全是實景,會給人以憋悶之感;反之,畫面上全是一片虛乎,一點實的地方都沒有,又會令人感到空虛。因此,只有恰到好處地把握住虛與實的互相補充、互相陪襯、互相生發,才能做到畫面的妙趣無窮。這主要體現在相機快門速度的選擇上。要是拍攝水花飛濺的畫面,為了顯示水珠,可以採用高速快門。但多數情況下不能這樣做,為了顯示溪瀑的動勢,看起來輕柔飄逸,必須想方設法將快門速度降下來,以較慢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而且快門速度越慢,溪瀑越有流動感,越足以誇張和表現。常用的快門速度為1/2秒至1秒甚至長達幾秒。實現慢速快門的方式通常有4種:一是收縮光圈,相對延長曝光時間;二是選擇光線暗淡的陰雨天或早晚時間拍攝;三是通過設置選用較低的感光度;四是加用中性灰鏡(一塊不夠則兩塊疊加)。為了避免採用慢門速度時容易出現的抖動,務必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用快門線開啟快門。若無快門線,則可以啟用自拍功能。

尋找黃金點

首先要選定一個准備拍攝的全景畫面,然後開始搜索有價值的主題:你要在腦海里把風景想像成帶有多個四邊形的網格,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關注到風景中的每一個元素。

專業攝影師會在取景器中使用一個帶有水平和垂直線條的毛玻璃。一些數碼相機已經把這些輔助線條用電子方法投影到液晶屏幕上了。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這個功能,你也可以用一個可擦掉的軟筆幫忙,用這支筆把線條標記在液晶顯示屏上。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地把拍攝題材分成若干份,還有助於尋找「黃金點」。

為了找到拍攝主題,也可以「在手指中觀察」。用兩只手的食指和拇指組成一個長方形,雖然樣子可能有些滑稽,但是這樣可以快速找到主題。當然,也可以使用折成一定角度的紙板或者空的幻燈片邊框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⑷ 如何區分影調

影調是指

拍攝對象表面不同亮度光影的階調層次,

畫面有了影調便不僅僅是平面的,

而是出現了立體感、質感與肌理。

光線是形成影調的決定性因素,

強弱程度不同的光線會形成不同的畫面影調。

依據影調的類型幾乎所有照片

都可以被分為以下3類。

這幅作品只有地平線附近有些許的光線,明暗對比分明,但整體偏暗,利用這種大面積的低調畫面將夕陽神秘的氛圍表現得更有韻味【焦距:24mm 光圈:f/4快門速度:1/50s 感光度:100】

⑸ 怎樣在攝影中獲得准確曝光

在攝影學習的過程中,構圖、色彩等攝影技法,都可以通過觀摩優秀作品,仔細揣摩而學習到,而唯獨准確曝光這個技法,很難從作品表面理解到。

曝光的准確性是捕光捉影的攝影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需要初學者不但觀摩優秀作品,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和嘗試。開始的曝光失誤都是正常現象,只有在不斷的失誤中積累經驗,才能慢慢領悟到。

當然,那些傾囊而出的攝影家會詳細講解,他針對何種景物,怎樣測光、怎樣控制曝光,才讓作品具有迷人的明暗影調變化的,千萬不要錯過這些講解,這可是他們幾十年的攝影經驗的精華所在。

一、攝影創作中,沒有正確只有準確的曝光


E888LP作品
佳能EOS 5D Mark II相機
鏡頭焦距200mm 光圈f/2 速度1/640s ISO500

T 台上小面積的亮光源,照亮了作為主角的女模特,其他場景都在陰暗之中。相機的自動曝光,為照應到暗部的體現,會增加曝光量,讓暗部明亮起來。但這可不是作者的創意需要,因此需要主動出擊,壓暗暗部層次,凸顯主體。作者很好地運用了明暗和虛實的對比,形成了作品具有縱深感的效果。

當然沒有,相機沒有壞,只是它被設定為把所有的景物都還原成18% 的灰,無論是明亮的白雪還是黑暗的舞台,它都會把它變成灰色,灰色舞台或灰煤。此時就需要我們主動出擊,再次指揮相機:「現在拍攝的是白雪,要增加曝光量,進行正向的曝光補償。」曝光補償,是在攝影創作中,遇到特殊的拍攝題材時,我們必須人為增加或減少曝光量的控制行為。這些特殊的題材,包括拍攝過亮或過暗的景物,逆光或光比很大的光線情況,或者為作品賦予低調或高調影像效果時。

⑹ 如何拍攝

不知道LZ要拍攝什麼

一.怎樣拍雨景雨天時拍的照片,因為雨水的反光,遠處景物明亮而影像朦朧,畫面的景物,色調濃淡有致,別有一番風味.拍攝雨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雨天光線變化很大,有時雨景亮度很高,而烏雲密布的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兩者之間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攝時,最好使用測光表測光.2. 雨天拍攝,常常會出現曝光偏多的現象,而曝光過度對表現雨景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過度會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來是灰濛蒙一片.所以,一般多採用減少曝光,延長顯影的辦法,來改善反差的情況.可按正常曝光量減少一擋到一擋半,每減少一擋時,可增加20%-30%的顯影時間,這樣有助於提高畫面反差.3. 拍雨景時,不要以天空為背景,而應選擇深色背景,這樣才能把明亮的雨絲襯托出來.如果畫面中有水,不論是河湖水面,或是街道上的積水,雨點落在水面上濺起的一層層漣漪,也有助於雨景的表現.4. 雨水不會是垂直落到地面,一般以選擇雨絲成45?方向時為合宜.使用的快門速度不可太高,因為高速度會把雨水凝住,形成一個個小點,而沒有雨水的感覺.如果使用的快門速度太慢時,雨水會拉成長條,效果也不好.一般以使用1/30秒到1/60秒速度為好,這時快門速度不高,可以強調雨水降落時的動感.5. 拍攝雨景時,要注意在鏡頭和雨點之間要拉開距離.雨滴離鏡頭過近時,一滴很小的雨點也會遮住遠處的景物.當然,有時也會有意需要這種特殊效果.要注意相機不能淋雨,也不要使鏡頭濺上雨點.一般可用雨傘遮住或把相機裝在塑料袋裡,把鏡頭和取景部位露出.6. 在室內,如想透過窗子表現室外雨景時,可在室外玻璃窗上塗上薄薄的一層油.這樣,水珠容易掛在玻璃上,渲染雨天的氣氛.7. 用彩色片拍雨景時,由於陰雨天的光線色溫高,使用日光片時,照片會出現明顯的偏蘭色調.這種偏色可不用校正,因為蘭調可渲染雨天寒冷的感覺.8. 拍雨天的夜景時,因為燈光的反射以及地上水面的倒影,都會使畫面顯得很生動.尤其是,使用彩色片拍攝時,雨天夜景的色彩效果要比一般夜景更為豐富.二.怎樣拍霧景霧是由許多細小的水點形成的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距離愈遠,散射光越多,色調越明亮,遠處景物越看不清.所以在薄霧籠罩下的景物,能明顯地從色調上區分出前景 中景 遠景,加強了空間的縱深感.薄霧能掩蓋雜亂無章的背景,簡練地勾劃出畫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了表現力.拍攝時應注意:1. 霧景的光亮度很高,應正確控制曝光量,以免感光過度.2. 霧景反差小,拍攝時最好遠用慢速與中速膠片.為使底片獲得較大的反差,也可採用減少曝光,增加顯影時間的辦法來加以改善.3. 安排畫面構圖時,應盡量選擇有遠景 中景 近景的景物,以表現景物的縱深感.前景中景應晝選取暗色調的景物.4. 濃霧時一般不宜於拍攝,因為它的能見度太低,除較近前景外,中景和遠景都看不到.這時,如果加用黃濾光鏡或橙濾光鏡,可減弱濃霧效果.因為黃 橙濾光鏡能吸收蘭 紫短波光,增強光線的透過能力.如想增強霧的效果時,可加用蘭濾光鏡或霧鏡.霧鏡分一號 二號,可獲得不同濃度的霧化效果.如果想加強霧化時,也可把一號 二號霧鏡加在一起使用.三.怎樣拍雪景雪景的特點是,白雪反光極強,亮度極高,它與暗處的景物相比,明暗反差對比強烈.這一反差級數是遠遠超過感光片的寬容度的.拍攝時,如果不充份估計到這一特點,畫面的影紋和層次就要受到損失.拍出的照片或是白雪曝光過度,一片死白;或是暗處景物曝光不足,沒有影紋.所以拍雪景時,既要反映出雪的特點,又要照顧到雪與其它景物的反差問題.拍攝時要注意:1. 拍雪景不宜採用陰天的散漫光或順光,因為這種光線不利於表現雪的質感.一般多採用側光、逆光或側逆光. 使用側光或逆光時,陰暗部分最好加用補助光,可用閃光燈、反光板,或利用周圍環境中的白色反射物.2. 拍攝時,可加用濾光鏡.除蘭色濾光鏡外,其它顏色的濾光鏡都可以吸收蘭、紫短波光,從而減弱雪地的亮度.一般多加用U、V或黃濾光鏡,橙、紅色濾光鏡會使天空的色調過暗.拍彩色片時,多加用偏振鏡.因為它可以吸收雪地反射的偏振光,降低雪的亮度,調節了影調,而偏振鏡又不影響原景物的顏色.加用偏振鏡可以使蘭天里的白雲突出,還可提高色彩的飽和度.3. 曝光時,應以主體作為曝光的依據.如果畫面中以人物為主,應以人物的亮度作為曝光的標准,適當照顧雪景.如果以雪景為主,應按雪景亮度曝光.如需要人與雪景兼顧時,可考慮折衷數字.為了降低雪與暗處景物的反差,可採用增加曝光,減少顯影的辦法.增加了曝光量,可照顧了暗處的影紋密度;而減少顯影時間,又可抑制了亮處影紋密度的顯現.這種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雪景的反差.一般曝光量可增加一擋到兩擋,顯影時間最短不可短於正常顯影時間的1/3.4. 拍攝漫天飛雪的景緻時,快門速度不要太高,一般要在1/60秒以下這樣可使飛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線條,有雪花飄落的動感.要選用深暗的景物為背景,這樣才可以把白色雪片襯托出來.5. 利用帶雪或掛滿冰凌的樹枝、樹桿、建築物等為前景,可以提高雪景的表現力.因為這些前景不僅能使畫面產生變化,增加空間深度,而且能增強人們對雪景的感受.6. 如果拍攝的畫面只是單一的雪原、雪山時,雪的本身的反差又很小,這時要有意識地選擇好襯景.要使雪景與周圍灰白色調的景物區分出來.四.怎樣拍月景月亮本身不發光,而只是反射太陽光,所以它的亮度很低.如果以中午時的日光與滿月的明朗月光相比,日光要比月光亮六萬倍.月光亮度極低,拍攝月景時必需要長時間曝光.但是因為地球在不停地轉動,長時間的曝光,會使月亮在畫面中移動,而形成一條光帶.所以一般拍攝月景,多使用兩次曝光法.拍攝時要注意:1. 一般相機都設有多次曝光裝置.兩次曝光法就是在一張膠片上進行兩次曝光.第一次先根據地面景物亮度曝光,拍攝了在月光照射下的景物,在畫面上方留下月亮的位置.然後在這張底片上再進行第二次曝光,在原先留出的位置上再拍攝月亮.第二次拍攝月亮時,如果想使月亮的影像拍得大一些,可在此時換用長焦距鏡頭.另外,因為月亮比月光下的景物亮度高,所以拍月亮時要重新調節曝光時間.如拍月景用光圈2、30秒時,單獨拍攝月亮可用光圈2、2-3秒.2. 如果月亮的輪廓拍得過份清晰時,效果並不好.所以有時故意把月亮拍得有些模糊,有月暈效果.3. 也可使用兩張膠片,分別拍攝月亮與月光照射下的景物,然後把兩張底片迭合在一起放大.月亮與月光下景物的位置要安排好.4. 也可使用一張膠片,一次長時間曝光.如果天空有雲,可等月亮被遮住時,先對景物進行曝光,待月亮出雲後,月亮也可被拍入畫面.也可以在根據地面景物的亮度進行長時間曝光時,用手把月亮遮住,待曝光到最後兩秒鍾時,再把手拿開,讓月亮在底片上曝光.5. 拍攝月景需要使用三腳架.另外,長時間曝光時,也要考慮到感光片倒易律失效的問題應當適當增加曝光量加以補償.如使用彩色片時,應選用長時間曝光型的彩色片.曝光時,因為倒易律失效的問題,除了要增加曝光量加以補償外,還需要加用濾光鏡進行色彩補償.6.用彩色片拍攝時,可選用燈光型彩色片,拍出的色調偏蘭,可渲染月夜氣氛.五.怎樣拍夜景夜景主要是指在夜晚戶外燈光或夜晚自然光下的景物,拍攝時以燈光、火光、月光等作為主要光源.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保持夜晚氣氛.夜晚光值比較低,而景物的反差又比較大,要適當控制曝光量.如果把天空拍得過亮,或燈光的亮度曝光過度時,都會把夜晚拍成白晝,而減弱了夜晚氣氛.所以夜景的天空色調應是淺黑色,要有意識地使曝光略不足,一般按正常曝光時間減少1/3或1/2.2. 保持燈光的真實效果.夜間攝影的光源主要來自燈光,所以用光時,要表現出燈光光線的照射效果.比如燈光近明遠暗,它的光線的亮度隨光源距離加長而遞減,使用閃光燈輔助照明時,要保留這一特點.可用光圈控制閃光燈的亮度,用慢速度感受原燈光.閃光燈發光的方向要與燈光原照射方向一致.3. 拍攝夜晚街景時,為了渲染車輛繁忙的景象,可以用長時間曝光的方法,讓來往車輛的燈光在底片上多次感光.因車身較暗而又在行動,所以在膠片上不會感光,而汽車的車燈,就會在畫面上劃出光亮的線條.畫面上白線條的數量和方向,可以根據構圖的要求加以控制.一般拍攝時,多利用鏡頭蓋,如車的行動方向符合要求時,可打開鏡頭蓋曝光;如車的行動方向不符合要求時,可蓋上鏡頭蓋不感光.拍攝時,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蓋上鏡頭蓋,然後打開T門或B門(B門需要鎖住)取下鏡頭蓋進行曝光,用鏡頭蓋的開關來控制曝光.4. 夜間攝影可使用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等方法.一次曝光法就是用三腳架把相機固定,使用長時間曝光,用快門線控制快門的開閉.多次曝光法是在一張底片上,進行兩次以上的曝光,拍攝室外燈光夜景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在天空還沒有全黑時,進行第一次曝光,曝光量比正常曝光少.燈光點燃後,再進行第二次曝光.如果需要來往車燈時還可進行多次曝光.在進行多次曝光時要注意不要移動三腳架,以免影像重疊.5. 畫面有燈時,可加用十字濾光鏡或星光鏡,獲得燈光閃爍、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用彩色片拍攝時,也可加用虹鏡或星女座鏡,獲得五彩繽紛的色彩效果.6. 雨天的柏油馬路或光滑的地面,可以表現出建築和燈光的倒影.如果在畫面里拍攝了海邊、河流、湖泊旁的建築,由於水的反光倒影,可以使岸上或周圍的燈光增加亮度,襯出景物輪廓,用彩色片拍攝效果更好.7. 夜晚使用彩色片拍攝時,一般應選用燈光片.但是如果使用日光片時,拍出的片子色調偏紅橙,也能更好地表現了燈光輝煌的氣氛.8. 現在國外新出產了一種夜間攝影鏡頭,內部裝有一個"影像增強管",它是一個能把微弱的光放大到幾萬倍的元件.因此,用這種鏡頭在夜間拍攝,可使用高的快門速度.如使用A、S、 A400度片,在明亮月光下,可使用1/500;在淡淡月光下,可使用1/60秒;即使在星光下,也可以用1/4秒以上的快門速度.六.怎樣拍焰火拍攝焰火照片時,事先要作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了解燃放焰火的地點,周圍環境的特點,便於選擇拍攝的位置.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最好在第一次燃放焰火時,即開始拍攝.因為焰火燃放後,天空的煙霧不容易散開,這樣會影響表現焰火.2. 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B門可以拍攝焰火的全部過程.但是,拍攝時還要考慮到焰火的造型效果,如果曝光時間太長,焰火散得太開,拍出來的影像反而不美.所以,要控制曝光時間,一般多在開花時打開快門,拍攝焰火形象最美的一剎那.3. 可使用兩次或多次曝光的方法.第一次曝光時,先拍攝地面景物和人物,盡量把它們安排在畫面的下部,畫面上部空出,根據地面燈光亮度曝光.第二次曝光時,可在焰火開放時進行,曝光時間可短些.如覺得焰火燃放得不夠時,還可以進行三次或更多次曝光.但注意不要在一張底片的同一位置上將許多焰火重疊在一起.4. 當空中焰火和地面的景物,不能很好地結合在一張畫面時,也可使用兩張膠片,分別拍攝.用一張膠片上半部拍焰火,用另一張膠片下半部拍地面景物或人物,兩張膠片的曝光時間各不相同,然後把兩張底片疊在一起放大.七.怎樣拍閃電拍攝閃電前,一定要通過觀察,摸清閃電的活動規律,以便作好准備工作.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閃電的光亮並不一樣,有時很亮,有時又不夠亮,而且是間隙性的.曝光時,要根據它的不同亮度控制曝光.在有風的天氣里,閃電是流動的,所以要摸清它的流動方向.根據事先觀察到的閃電在天空中的位置,確定相機的拍攝位置與角度.相機要固定在三腳架上.2. 拍閃電可使用一次曝光法.因閃電時間很短,按地面景物亮度進行長時間曝光時,即可把閃電拍攝在內.拍閃電也可使用兩次曝光法.先拍攝地面景物,然後當閃電時,再進行第二次曝光.如果認為一次閃電不夠時,還可多次曝光.多次拍閃電時,要注意避免閃電重疊.也可以在拍攝時使用兩張膠片,分別拍攝地面景物與閃電,然後把兩張底片相疊放大.3. 為了防止閃電時相機顫動,應使用結實的三腳架,用快門線**縱.使用單鏡頭反光相機時,應把反光鏡鎖上,以減少振動.4. 野外拍攝時,要注意不要把相機淋雨受潮,以免導電而發生危險.八.怎樣拍剪影剪影照片表現的只是物體的輪廓,而不要求描繪它的影紋層次.剪影照片分全剪影和半剪影兩種.半剪影照片是在物體輪廓上加用光線勾劃,但從總的來看,它與剪影照片的要求是一樣的.拍攝時注意以下幾點:1. 剪影照片可在室內拍也可在室外拍.室內拍剪影,可用自然光也可用燈光.用自然光時,相機要面向門窗.為了避免在背景上出現窗棱或室外的景物,應把門窗打開,並用白床單把門窗擋起來.被攝對象要側向站在門窗與照相機之間,以白背景的亮度為准進行曝光.用燈光拍攝時,可把白床單掛在屋子中間,燈從床單背後射進來,人站在床單與相機之間,或者直接把背景燈打到白牆上.拍彩色片時,還可在燈光前加濾光片,使背景出現顏色。為了增強剪影的效果,被攝者最好著深色服裝,以增強反差,達到主體突出、輪廓清晰的目的.2. 在室外拍剪影照片時,最好在清晨和傍晚,這時太陽角度低,光線不太強烈.被攝景物可擋住太陽形成剪影.3. 拍剪影照片,被攝物的輪廓線要清楚,拍人像時一般多選取側面.4. 畫面背景要簡潔,一般多以天空和水面作背景.背景如果有其它景物時, 要注意不要與主體剪影重疊.5. 曝光時要以背景的亮度為准,主體嚴重曝光不足,這時才會出現黑影.拍攝時,雖然主體上沒有影紋層次,但鏡頭仍要聚焦在主體上,以保證輪廓的清晰九.怎樣拍花卉拍攝花卉時,要求把各種不同花朵的千姿百態和艷麗多彩的豐姿,通過照片表現出來.拍攝時要求:1. 因為花朵一般都比較小,所以拍攝時多在相機前加用近攝附件,以便獲得較大的影像.相機近攝時,可以利用下面的幾種辦法:① 使用加長皮腔.② 加用近攝鏡.不同屈光度的鏡片,數值越大,放大倍率越大.鏡片可單獨使用,也可兩片合用.③ 使用近攝接圈.接圈裝在鏡頭與機身之間,可以拍到花朵原大或比花朵還大的影像.④ 有的相機加上倒接圈後,可以把鏡頭倒轉使用,在固定的拍攝距離上,能起到微距鏡頭的作用.⑤ 也有的相機鏡頭帶有微距裝置.如使用微距變焦鏡頭,可在近距離內聚焦.加用近攝附件時,因景深短,需要很准確的對焦.2. 為了使花朵突出,可選用簡潔背景.利用自然光或燈光照射在花朵上,把背景處於陰暗處,可拍成黑背景.也可用黑色絲絨或無反光的黑布或黑紙作成黑色背景.如需白色或淺色背景時,也可以選用白牆、天空或白色背景布等.也可使用大光圈,使背景模糊,突出主體.用彩色片拍攝時,可加用偏振鏡壓低天空的色調,以蘭天作背景.如用黑白片拍攝以天空為背景時,如需灰色背景,需加黃濾光鏡;如需深灰背景時,可加橙色或紅色濾光鏡.3. 為了表現出花朵的質感與纖細的花瓣影紋層次,拍攝時要注意用光與光比問題.一般可利用自然光或燈光造成側光、側逆或逆光效果.同時必須加用輔助燈光或反光板輔助暗處的亮度,縮小光比反差.如陰天時拍攝出的花朵反差小,也可用閃光燈增加反差.4. 利用沖洗條件控制或調整底片反差.可以使用微粒顯影液,也可以使用強力顯影液.可以使用感光超過,顯影不足的方法來降低反差;也可用感光不足,顯影超過的辦法來提高反差.十.怎樣拍空中照片拍攝空中照片是指人在一定的空間高度, 拍攝空中景物或從高空俯攝大地.人在高空拍攝時,可以乘坐飛機,也可利用跳傘.但因後者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所以這里談的主要是指怎樣從飛機上拍攝照片.空中拍攝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 從高空拍攝地面,由於空氣中介質散射的原因,景物的實際亮度比曝光表測得的數值要高.所以拍攝時應按測得數值,縮小半級到一級光圈.拍攝高原白雪與海上目標時,因雪與海水反光很強,也要適當減少曝光量.2. 在空中可隔著機艙玻璃拍攝,但是如果乘坐直升飛機或是打開機門拍攝時,最好繫上安全腰帶.拍攝時要握緊相機.3. 從空中俯攝大地,距離越近,快門速度越高,距離越遠,快門速度可低些.飛機航速越大,快門速度越高.4. 拍攝機艙內的活動和地面上的室內攝影差不多.在空中拍攝其它飛機時,如果航速不同,快門速度要提高.5. 從飛機上俯攝大地,山峰江河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景物缺乏變化.拍攝時,可有意識地選取一些動體,使畫面增添活力.6. 空中拍攝應避免使用順光,因為這種光線平淡,景物表現得像是疊在一起.一般多用側光或側逆光,這種光線能使景物增加立體感和深度感.因為空中蘭紫光很強,地面景物容易呈現一片蘭色調,所以拍攝時,多加用深黃或桔紅濾光鏡,可提高照片層次.十一.怎樣拍水下照片拍攝水下照片是指人在水中拍攝水下景物的照片.相機與附件都需加有特殊裝置,以便適應水下活動.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在水下拍攝時,相機必需帶有配套的潛水攝影附件,或者有一個簡易的水密罩,把相機裝進去,然後才能入水拍照.2. 水下的光線絕大部分是來自直射的太陽光,其餘小部分是天空和大氣反射的散射光.所以在太陽當空時,水中光線最強,而當清晨或傍晚,太陽位置很低時,水中光線很弱.陰天或雲遮日時,此時太陽直射光少,天空反射光多,水中光線亮度很低.3. 由於空氣和水的密度不同,它們對光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等現象也不一樣.因而人在水中所看到的景物與在空氣中所看到的有所不同.拍攝時要注意到這一情況.① 在水中看水下物體的距離,要比它的實際距離近.例如一個物體在水下實際距離是4尺遠,而眼睛看起來卻只有三尺.拍攝時,要以眼睛所看到的距離聚焦.② 水中看到的物體的體積比實際物體要大1/3倍.③ 相機鏡頭在水中的視角要比在空氣中減小些.④ 在水中,鏡頭的像差加大了.4. 光線在水中被折射時,會產生色散現象,從而會影響膠片的曝光與照片的顏色.水深色光被吸收多,水淺色光被吸收少.另外,水對光譜諸色的吸收情況也不相同,它吸收紅光的比例最大,蘭光最小,其它色光隨光譜而遞減.在更深的水中,光線全被吸收,所以看起來是一片黑暗.隨著水深的增加,人眼睛在水下看到的色彩與物體的實際色彩不同.當人距離被攝體越遠時,鮮艷的顏色成灰蘭色,蘭色調顯得很深.拍攝時要盡量*近被攝物.拍彩色片時還需加用彩色補償濾光鏡.5. 水下拍攝時,要緊握相機,將它盡量*近面罩.在水下活動動作要輕,按快門時最好屏住氣,按快門時動作要慢.拍攝時,最好把手臂支在身體或別的牢固物體上,以保持穩定.6. 水下拍攝時,一般不要從上而下拍攝,因為海底雜亂,很容易與被攝物混為一體.所以拍攝時,通常要游到被攝物的下面,從較低角度拍攝.7. 水中光線不足時,可使用電子閃光燈或特殊水下散光燈.以閃光燈指數計算曝光時,要把光圈開大一級.十二.怎樣拍高調照片高調照片畫面上的基調絕大部分是以白和淺灰影調為主,黑灰色影調極少,整個畫面的色調比較簡潔明朗.高調照片分為軟高調和硬高調兩種:軟高調畫面上的影調差距很小,可以細致地表現被攝對象的層次結構;硬高調的畫面影調很少,幾乎只是用線條勾劃出輪廓.拍攝時要求:1. 光線要柔和、勻稱,一般多使用順光,這樣可獲得反差平淡的效果.拍攝人像時除頭發外,臉上光比不要超過1:2.2. 拍攝人像時,被攝者要穿白色或淺色衣服.拍攝自然景物時也要選取淺色調的景物.主體和陪體的色調應盡量接近.3. 背景要選取白色調或淺灰色調.4. 曝光時,要比正確曝光略增加一點.5. 顯影不宜過深,應選擇緩慢性顯影液.十三.怎樣拍低調照片調照片畫面的基調,絕大部分是以深灰、淺黑、黑色影調為主,淺色調占的位置很小.整個畫面的色調比較濃重深沉.低調分軟低調和硬低調兩種:軟低調是以差距較小的暗影調,表現出被攝對象的豐富的層次和質感.硬低調則是以較大的光比,突出表現對象的輪廓.拍攝時應注意:1. 軟低調的畫面影調低,但影調之間對比不大,它是以接近的影調和細致的影紋來表現被攝對象的層次和質感.軟低調的光比多控制在1:4之間.硬低調的明暗對比強烈,光比多控制在1:8之間.2. 拍攝低調照片多使用測光或半逆光,要選擇暗背景.3. 拍攝低調人像時,人物服裝的色調要比較深.拍攝低調的自然景物時, 也需要選擇深色調的景物.陪體的色調也要比較深,並且與主體的低調相協調.4. 感光要充足,以保證陰影部分有足夠的層次.顯影時應採用慢性顯影液,可把D76顯影液加二、三倍水沖淡,再把顯影時間適當延長一些.5. 低調照片的整個畫面影調濃重深沉,但其中最好要有白影調.這個白調即使面積很小,但能使整個畫面具有生氣.十四.怎樣拍電視影象拍攝電視影像就是從電視機的屏幕上,直接把正在放映的畫面影像拍攝下來.因為國外的電視新聞的影像是通過衛星轉播的,它的傳播速度快,所以在報紙上很多國外的重大新聞照片是從電視上拍攝下來的.從電視上拍攝照片要注意以下幾點:1. 因為電視屏幕上的影像是由電子束掃描來完成的.為了產生一幅完整的圖象,這束電子要在1/25秒內將此圖象掃描兩次,這就說明了為了紀錄一個全部圖象,不出現快門條紋,相機拍攝時的快門速度要慢於1/25秒.如果快門速度過慢時,畫面會發生變化.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焦點平面快門多使用1/8秒速度,鏡中快門多使用1/15秒速度.2. 拍攝時,要將電視上的影像調整到最大的光亮度和合適的反差.室內要保持黑暗,以免熒光屏表面產生反光.3. 根據熒光屏的明亮度來決定正確的曝光量.4. 彩色電視的色溫大約是9300K.在使用日光型彩色片拍攝時,因電視色溫高,拍攝時要加用琥珀色濾光片,以雷登85或85B比較適宜.如沒有濾光片時,也可轉動電視的調色旋鈕,使畫面偏紅,以達到降低色溫的效果.十五.怎樣拍玻璃器皿玻璃器皿不但透明,而且本身還會反射出明亮的耀光.拍攝時要表現出玻璃器皿的這一特點.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由於玻璃器皿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性質,以及表面光滑容易反光的特點,因此用光時,一般不採用直接照明,而是採用間接照明的方法.可將燈光照射到一些明亮的反光面上,然後再由反光面反向到被攝物體上.也可以把玻璃器皿放在一平面的背景前面,燈光照射背景,以背景柔和的反射光作為照亮玻璃器皿的唯一光源.在這種光線條件下,玻璃沒有反光,玻璃器皿的深暗的輪廓線條和它的透明質感可以表現出來.2. 可任意選用明亮或深色背景.比如用平滑無光澤的黑紙或硬紙板作為深色背景.或者用白色或淺色的無光澤紙作為明亮的背景.3. 拍攝時,不要使相機的影子反映在玻璃器皿上.可以用一塊50厘米見方的黑紙,中間開出像鏡頭大小的一個洞孔,放在相機前,就可以消除影子.4. 拍彩色片時,可用大張顏色紙作背景.紙的上端釘在牆上,紙的下端要在檯子前垂下一尺左右,玻璃器皿放在紙上.光源可放在背景的後面,打出逆光效果.5. 拍攝櫥窗里的玻璃器皿時,應從室內向窗外拍,利用從室外射入的逆光表現出玻璃器皿透明的質感.十六.怎樣使用追隨法拍攝動體時,可以用追隨攝影法.追隨攝影的特點是,拍攝者要隨著動體的運動方向轉動相機,在行進中按動快門.拍攝的結果是,動體清晰,而背景移動模糊,給人以快速運動之感.採用追隨法要注意以下幾點:1. 要把相機緊*臉部,相機與頭部作為一個整體來轉動.拍攝時,先從取景框里看好被攝對象的位置,然後,按動體行進的方向,相應轉動相機,待到適當時機時,及時按動快門.2. 按快門時,相機不能停止,必須在轉動中按快門.3. 不要使用太高的快門速度,一般多用1/60秒,有時也可用1/125秒或1/30秒.如使用快門速度過高時,動感不強,追隨效果不明顯;如使用快門速度太慢時,技術上不易掌握,主體容易模糊.4. 使用追隨法拍攝時,一般以選用測光或逆光為好.應選擇深暗色的背景,而且背景最好是有樹、山、房屋或人群等景物.這樣在轉動相機時,背景才能出現模糊的線條.如果背景沒有景物,或是暗黑一片,拍攝時即使轉動相機,也不會出現模糊效果.5. 追隨攝影主要用於表現動體的"動態"和"速度"有下面幾種追隨法:① 平行追隨.相機與動體的行進方向成90°.拍攝時,相機平行追隨動體.② 縱向追隨.當動體縱向運動時,相機隨之縱向追隨.如小孩向上盪鞦韆,相機向上轉動.③ 弧形追隨.當動體弧形運動時,相機隨動體運動,弧形追隨.④ 圓形追隨.當動體圓形轉動時,相機圓形追隨.⑤ 斜向追隨.當動體由高處下降時,相機可斜向追隨.⑥ 變焦追隨.拍攝者在面對迎面而來的動體時,利用變焦鏡頭,在變焦中追隨拍攝.這時動體的四周會出現放射線條,有迸出的效果,動感很強.拍攝的要領是:當把動體對焦清楚後,隨動體向前移動的方向,從遠向近拉鏡頭,即從短焦距往長焦距拉動.如動體向後移動時,也可從近向遠拉鏡頭,也即從長焦往短焦拉.變焦追隨時,用左手拉動焦距,右手按動快門,在拉動焦距中按快門.背景要選擇有景物的地方,這樣才能在變焦時,出現迸發式的線條.拍攝時,因動體迎面而來,所以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拍攝前要選擇安全拍攝點,以免被動體撞傷.拍攝遠距離快速動體時,需要用望遠變焦鏡頭,可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用慢速度在長時間曝光過程中進行變焦拍攝.

⑺ 如何拍好清晨的牡丹

1、正確選擇攝影器材

不管是數碼時代還是傳統攝影,都離不開拍攝之後的再創作。而且後期處理是創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環。拍牡丹一般屬藝術類攝影,影友不過是自娛自樂、陶冶情趣,不像紀實、新聞攝影那樣原始數據不允許改動,所以可以盡情地按照自己的創意進行再創作。有些相機上沒有的功能,如多次曝光等,經後期處理可輕易實現。還可以多方位實施作者的創意,如仿國畫畫意、抽象攝影等。

⑻ 拍出好照片之決定性因素

一張好照片的決定因素,通常都是由攝影師的經驗和美學素養來打底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拍出好照片之決定性因素,希望能幫到您!

拍出好照片之決定性因素

1、教自己正確認識光

光是攝影的靈魂,也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迴避的一個基礎,說得直白一點,攝影其實就是用光來作圖,正確認識光,正確利用光,是一張照片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不管你手上有沒有相機,你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在看到一處特別的光影的時候,想像一下,如果手上有相機,你會利用這處光影拍出什麼樣的畫面。

你的相機只是一個可以吸收光線的暗盒,只不過有些做的很花哨,有些做的很簡單。

光是以什麼樣的角度照射下來的?光有顏色么?光在物體表面是否反射出有趣的形狀?有沒有創造出獨特的陰影?

如果你能理解光,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好的攝影師。

2、主動構圖

在構圖習慣上分為兩種人,一種人習慣先拍照後構圖,一種人習慣先構圖後拍照。然而不管是哪種,構圖都是雷打不動的鐵律。

這里倒不是說構圖一定要遵循一個什麼樣的原則,構圖本來其實毫無原則可言,只要照片讓人看著舒服,那就是一個成功的構圖。但是怎麼樣才能拍出讓人看著舒服的照片呢?其實還是有章可循,一些基礎的構圖規則還是要熟悉,對於初學者而言,從基礎規則練起總沒有錯,只有這些基礎規則得心應手了,才能打破規則,創造規則。

最簡單的基礎規則就是三分法則和引導線原則了,在拍照的時候,主動在腦海中構想如果使用三分法則,這張照片哪裡是焦點,而這張照片的引導線又在哪裡。

想要在一個二維的空間去表現三維的世界,透視不可缺少,對於任何一位學習過建築或者繪畫的人來說,他們都會很明白在二維平面表現三維世界的過程中,透視的重要性。

習慣在拍攝前思考,並且逐步縮短這個思考的過程。

3、內容最重要

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就是抓不住內容,拍出來的照片往往空洞無物毫無重點。在按下快門之前,你知道自己拍攝的主題么?你捕捉下來的眼前的畫面的主體是什麼?恐怕很多人只是單純簡單的按快門罷了。

尋找自己拍下的畫面的主體,其他的一切規則都是為了這個主體服務的,這一點是好照片的基礎。

只有主體明確了,圍繞著這個主體的故事才能夠說的明明白白。

4、不要忽略背景

很多人喜歡用超大光圈去拍人,結果拍出來就是一個清楚的人,背景全部都被虛化。

其實,很多時候背景是可以為故事服務的,一個好的背景可以更好的解說這張照片,一個好看的人像照可能只是人好看,除去人,毫無意義。想要拍出一張好的人像照,合理的背景必不可少。

5、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我們習慣於將相機放在眼前,在自己的視角的水平線去拍照,去看待這個世界,但是如果想要超越自己的主題,就必須要有突破。

從某種角度來說,換一個視角拍攝,你更容易看到不同的世界,讓你拍出一個全新的主題。

你可以靠近,可以離遠,可以放低相機,也可以俯視這個世界。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重新詮釋這個世界。

6、抓住細節

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場景都是絕佳的鏡頭只是我們身處其中毫無知覺。作為一名攝影師,就是要留意我們身邊的小細節,記錄下我們身邊的,但是不被人注意的生活之美。

不一定要將相機隨時帶在身邊隨時舉起相機拍照,現在手機這么強大,用手機隨手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養成用鏡頭看世界的習慣,你會發現更多的美。

7、尋找線條

線條無處不在,不管是天地盡頭的水平線還是路邊的電線桿,建築物的邊緣,馬路的延伸線。

利用這無處不在的線條來構圖,將它們作為引導線或者分割線來拍出有意思的畫面。

你可以利用這些線來創造你的主題,也可以用這些線來圍繞你的主體,更加可以利用這些線來製造一個框架。

好的構圖,一定要學會利用好線條。

8、學會等待

All Photo by Pexels

所謂決定性的瞬間並不是碰來的,而是等來的。當你發現一個地方很好,很適合拍照,你可以在那裡等待,等待光線的角度到合適的位置,等待有趣的人經過。好照片只屬於那些有耐心的人。

拍照取景技巧

一、遠景

遠景,主要用來表現景物的全貌,體現畫面的完整性和整體性。遠景在風光攝影中經常採用,特別適合拍攝山川、海濱、湖泊、城市、森林等大場景的畫面。另外,在表現人數眾多的活動時也可以利用遠景來營造畫面的氛圍。

拍攝遠景時最簡單的方法:先將鏡頭的焦距調到無限遠,將相機拍攝功能設到自動檔,接著半按快門,相機就會自動匹配光圈和速度,然後全部按下快門,拍出來的片子一般不會有多大問題。但如果採用光圈優先,通常應將 f 值調到11~22的小光圈,這樣拍出的片子可以保持適當的景深。

二、中景

中景主要用來表現景物的`中觀特色,可表現海濱景觀、公園景色、建築全貌、人物群體等。中景的拍攝方法大致與遠景差不多,只是通過調整鏡頭焦距,將拍攝的景物再拉近些,使畫面中的主體比遠景更突出些。

三、近景

近景可以突出景物的特色、人物的神情或物體的質感。用配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拍攝近景,只需一邊用眼睛注視相機的取景框或顯示屏,一邊用手將焦距環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同時調整畫面構圖,接著半按快門聚焦和測光,最後完全按下快門完成拍攝。如果是定焦鏡頭的相機,就需要人向前移動到適當位置,縮短與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然後完成取景、構圖、聚焦等拍攝動作。

四、特寫

特寫主要用來表現景物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對被攝體的某一個局部進行集中的表現。特寫可以用來突出人的面部,或花卉、昆蟲、鳥禽、魚類、寵物等細部。

拍攝特寫技巧:一是注意畫面構圖。要選擇最具鮮活的特徵,講究韻律美感,不然拍出來的畫面缺乏生機和活力。特寫構圖畫面應力求飽滿。二是選擇中焦距鏡頭。中焦距鏡頭是指焦距范圍在85~135mm的鏡頭,用中焦鏡頭最適合拍攝人物特寫,變形較小,透視也正常。三是注意拍攝角度。根據拍攝主體的特徵選取最佳角度。四是注意用光。採用側光或逆光,可以使主體特徵更鮮明。五是適當控制景深,採用2.8~4.5的大光圈,將背景或前景虛化,突出主體形象。六是將焦點對准最能表現主體神韻的部位,如人和動物的眼睛、花蕊、水珠等,可採取點測光,獲得准確的曝光(見示範圖片)。

五、微距

微距攝影可稱之為「特寫中的特寫」,一般指拍攝圖像大小與實物大小的比例超過1∶1。微距能夠放大微觀世界,捕捉人們日常視覺看不到的細微東西,因而形成獨特的美感。目前數碼相機一般都具有微距拍攝功能,即便是入門級攝影愛好者也能操作,但要想真正拍好微距照片,絕不是一按快門就能拍出驚艷之作的。

微距拍攝時應注意:

⒈保持相機拍攝時的穩定。微距攝影即使是微小的抖動,比如呼吸引起的身體抖動、按動快門造成的抖動,都會影響畫面的成像效果。如果使用三腳架或獨腳架是最好的,快門可以設置延時自拍來降低相機抖動。

⒉保持焦點精準。一般應對准拍攝物體最具特徵的部位,比如花卉的花蕊,葉子上的水珠,鳥或魚的眼睛瞳孔,這樣才能拍出影像扎實、銳利度高的作品。

⒊選擇適當的光圈。微距攝影一般景深很淺,如果使用最大光圈很可能合焦面過窄,拍攝時應該根據情況,適當縮小光圈來拍攝。

⒋採用速度高的快門。由於風吹會造成花朵的晃動,昆蟲或動物自身也會游動,所以微距拍攝時即便使用三腳架,也還是要採用1/500以上快門速度才比較保險。

⒌善於利用小工具。比如,黑布或黑卡紙,當做背景可以突出主體;白布或白卡紙,既可以用來補光,又可以擋風;拍花草時用小噴壺或礦泉水瓶噴灑點水珠,會使照片顯得鮮亮水靈。

六、平視角

平視角是鏡頭與被攝主體基本上在一個平面角度,能夠清楚地展現出被攝主體正面的形象特徵。平視角拍攝所形成的畫面,比較接近於人們的視覺習慣,透視感比較正常,給人以平穩和舒適的感覺,能表現景物的對稱美,是一般旅遊攝影者常用的拍攝角度。但平視角拍攝如果駕馭不好,容易使畫面顯得呆板、缺乏生氣。

七、斜視角

斜視角是鏡頭與被攝主體成斜角,有助於表現出被攝主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增加景物的層次,使畫面富有生氣,是攝影取景運用比較多的角度。特別是在人像和花卉攝影時,最好是採用斜視角,這樣可以更好地表現主體的輪廓特徵,拍出的照片,線條清晰、層次分明、立體感強。大多數物體是只有從斜視角才能把握它的特徵。例如人走動時的身影,各種車輛的外形以及建築造型等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斜視角拍攝比平視角有更大的靈活性,能更好地表現拍攝主體的特色。

八、仰視角

仰視角是鏡頭朝上與被攝物體成仰角,形成的畫面能夠改變景物前後的自然比例,使前景高大,主體突出。仰視角不是人們日常觀察事物的常用方式,由於透視關系,使畫面中水平線降低,前景和後景中的物體在高度上的對比發生變化,使處於前景的物體被突出、被誇大,所以採用仰視角拍攝出的片子,能形成特殊的視覺透視效果。仰視角適合拍攝高聳的建築,高大的樹木。有時用仰視角拍攝花卉,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能突出其質感,同時使畫面更加簡約。用仰視角拍攝高大物體時,一般採取站姿,而拍攝相對低矮的物體時,則採取蹲姿、單膝跪姿甚至卧姿。

九、俯視角

俯視角是鏡頭朝下與被攝對象成俯角,以俯視的角度來拍攝,最大特點是能使前、後景物在畫面上得到充分展現,增加畫面的空間感。俯視角是站在高處往下拍,拍出的片子具有空間廣度和縱深感,往往能產生令人驚嘆的畫面效果。俯視角是風光攝影常用的拍攝角度,視野開闊,用來表現寬闊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採取垂直角度俯拍,可以使畫面形成富有特殊表現力的情趣和美感。

拍照攝影技巧

1.放射狀構圖

放射線構圖用來光線來展示有著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也讓人不自覺地將視線轉移到放射中心。用其它物體實現放射線構圖,如雲彩,樹木等會產生一種開闊舒適擴散的感覺。

放射線構圖是不容易掌握的, 有一個前提是放射中心必須具有壓倒性的視覺吸引力,否則會讓整個畫面變得沉重。此外,找到放射狀散開的物體要有一定功力,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和練習:蛛網,煙火,人流,樹葉,建築,牆上的紋理等等都可以成為放射線。尋找放射狀光線,可以在清晨時分的樹林里尋找通過樹葉射下的陽光,或者在夕陽下等待陽光從雲層中通過,但要提前做好計劃,因為這兩種光線持續的時間都不會很長。

2.添加人的元素

人最好奇最關心的是人類自身,而拍人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人類的世界時如此的紛繁復雜,快樂與痛苦,貧窮和富有,幸福與殘酷,總之充滿了各種矛盾。以人為拍攝主題的好作品能夠對人的心靈產生巨大震撼和共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中表達人物豐富而又不可捉摸的內心情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絕大多數攝影大師拍攝的都是各類人物。同時,在風光攝影中添加人的元素,如果使用得當的話,會為整個作品增色不少,甚至實現質的提升,變為點睛之筆。

這張照片本身構圖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人的存在,就成了一張普通的風光照,這樣的作品多如牛毛,但是釣魚者的存在讓作品立刻生動了起來:人的姿勢優美,平衡了整個畫面,最重要的是人的存在讓觀看者內心產生了情感活動,彷彿自己進入了畫面,變成了垂釣者,讓人浮想兩篇。

本就美麗的風景,因為人的存在,產生了與環境的呼應,也就是意境,同時拍攝主體的轉換和明確,也讓作品在數以千計的同類照片中脫穎而出,賺足眼球。

但要注意的是,人物必須與環境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搭調。要是上面這張作品上釣魚的人換成了一身裝備的登山者,就不會有這種意境。

再說一說這張照片所使用的鏡頭,在佳能的標准變焦鏡頭中,EF 24~105-105mm f4L IS USM是和佳能目前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進行搭配出售,以其涵蓋的豐富焦段和優秀的成像質量來說,性價比很高,並且這顆鏡頭帶有IS光學防抖機構,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焦段,有很好的實用性,畫質是L級鏡頭的高品質,廣角區域的邊緣畫質和遠攝區域的銳度均較好,非常適合在拍攝風光時使用。

3. 大塊色彩空間

大面積有色彩空間的合理布局會極強地增加作品的沖擊力與感染力,幫助提高自己作品的辨識度。

人的加入讓作品增色不少,一身長裙的女孩走向大海,與環境完美融合。大場景,更是賺足了眼球,同時通過顏色的對比(紅與青是互補色),讓人眼前一亮。

大面積色塊簡化了照片內容,使內容變得簡潔明了,減少干擾元素,有利於凸出主體,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抽象現實。當然這類場景本身就是比較稀缺的,因此遇到這類場景千萬不要錯過。這時為了造成一定的視覺誇張,增大有色區域大小通常會使用廣角甚至超廣角鏡頭,而這類鏡頭本身就會讓畫面變得開闊宏大,二者疊加更好地加強了作品的形式感,讓作品脫穎而出。但是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不容易控制,因為牽扯的視覺元素太多太雜,這就需要有很強的功力,還要有很詳細的拍攝計劃和耐心。只用你敢想敢做,技術嫻熟,魚眼鏡頭也無妨。

提到廣角鏡頭或超廣角鏡頭,就不得不提全畫幅數碼相機和非全畫幅數碼相機的差別。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搞清楚兩者之間的優劣有點困難。全畫幅對非全畫幅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成像區域,全畫幅成像區域更大,這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決定的。兩者之間有一個換算關系:對於佳能來說換算比例是1.6,尼康是1.5,舉個例子,用Canon 60D搭配50mm鏡頭拍攝,得到的成像區域相當於全畫幅相機Canon 5D Mark Ⅲ搭配80mm鏡頭拍攝的,也就是說得到的照片視覺范圍小。如所以全畫幅相機能夠完全發揮鏡頭,尤其是廣角鏡頭的能力,想要得到視覺沖擊力強的大場景照片,全畫幅相機不可少。

4. 體現矛盾對比

對比分為很多種,靜與動,慢與快,明與亮,大與小,以及顏色上的對比(如海天一色所示)都會增強作品的吸引力。

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裡,正因為如此,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變化無窮。而矛盾沖突也正是藝術表達方式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例如電影,戲劇與書籍的高潮往往就是矛盾沖突最強烈的時候。具體到攝影本身,矛盾對比也是讓作品與眾不同的不二法門,缺少了對比的作品會顯得平淡無奇,所以要讓自己的作品好看並且耐看,製造對比是必不可少的,應該留意生活中發生的矛盾沖突,鍛煉自己的觀察力,除此之外,還可以人為製造。

黑、白、灰是黑白攝影的基本影調,不同比例的黑白灰影調變化構成高色調、中間調、低色調等不同基調,因此正確掌握黑、白、灰是黑白攝影的關鍵,一張正確的黑白照片要兼顧三種影調層次的分布和變化(高、中、低調),才能更好地表現影紋與細節,同時不同深淺的灰調對豐富影調層次至關重要。

5.數碼暗房

有些人總是對數碼後期嗤之以鼻,這點讓人非常不理解,即便是馬格南的照片,都會經過暗房師的後期製作,其精細程度讓人嗔目結舌。

攝影從來都不是真實地反映現實世界,同時也不具備這種能力,你的取景,鏡頭光圈,焦距,快門速度的靈活使用都是一種對現實的再加工,所以當拍攝的圖像存儲在了數碼存儲介質上時,已經成為了主觀意象,而不是客觀還原,那還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後期?因為你拍照的時候,乾的就已經是後期的工作了。

其實,拍出好的作品,需要很深入的思考,而思考,不僅來源於平時知識的積累,也要多實踐。多拍多想多看。經常觀賞優秀的作品,從中找出自己的差距,相信大家一定能拍出優秀的作品。最後提一點:為照片起一個好名字,好的名字不僅能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對照片的信息補充與呼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⑼ 當代攝影有哪些知名女攝影師

說到欣賞的女攝影師,我還蠻多的,比如陳曼,但是我最欣賞的女攝影師是何泓姍。何泓姍其實是一位娛樂圈演員,參演過匆匆那年,如懿傳等,她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女演員。她的演技很自然,長相清新,很有靈氣又很清純。但是,不想當攝影的的演員不是好歌手。何泓姍除了演戲,歌手,還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其實娛樂圈玩攝影的演員也不少,但是何泓姍算是業余里比較專業的,而且攝影作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一位女攝影師了。她的微博配圖通常都是她的攝影作品,無論是用手機隨手拍的,但是用相機、單反拍的,都透露著她的個人氣質和品位。

⑽ 數碼相機攝影技巧口訣

數碼攝影技巧有哪些呢?初學者需要掌握哪些數碼攝影技巧?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攝影技法口訣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碼攝影口訣技巧大全

廣角重主題,長焦壓縮景

利用廣角鏡頭拍攝是風光攝影中最常見的選擇之一,特別是一些大場景,能顯得畫面大氣、寬廣,而不拘謹。有些場景單純用廣角鏡頭拍攝還不夠,往往利用接片的形式後期合成。長焦鏡頭的特性由於對場景起到了一定的壓縮作用,同廣角鏡頭正好相反,特別適合拍攝遠距離、局部特寫等。如某一特定的場景表現。

小光圈景深,全開糊背景:

小光圈景深大,焦點范圍就大,能起到大場景清晰度和細節表現的作用。大光圈景深淺,焦點范圍也就小,能起到突出主題,虛化背景的作用。但還要跟據鏡頭的焦距、攝距等來定奪景深的實際應用。焦距越長、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同時攝距的長短對景深的控制也有很大關系。

拍花側逆光,慢門顯動感:

拍攝各種花卉利用側逆光是常用的手法,其優點是由於光線的原因,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立體感,同時也能使花卉顯得透明、質感也能充分表現出來,也能形成明暗的鮮明對比,突出主題。有些特殊的花卉可以利用慢門操作,形成動靜結合的意想不到的意境和效果。

溪流宜長曝,綿綿又密密:

一般情況下,見到有瀑布、溪流等場景時,大部分可以利用慢門、長時間曝光,可以使畫面呈現出綿綿細雨的感覺,別有一番情調。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利用高速快門拍攝,來凝固住水珠等場景,將又會是一種景象。總之,要根據你的個人愛好來決定了。

見山尋側光,見水拍倒影:

見山尋測光的目的就是利用陽光的.低照度,會使場景富有層次和立體感,而不至於使畫面平平,缺乏沖擊力。見水拍倒影也是攝影人常用的手法之一,特別是在風和日麗、無風五雨的情況下,水面就像一面鏡子,利用可以利用的場景拍出倒影的作品更具有詩情畫意。

對焦對主題,水平要抓平:

對焦對主題,這是攝影人最基本的操作規程之一,焦點在哪裡,主題就在哪裡,這是法則。拍攝風光攝影作品的首要問題就是地平線的平衡,不可東倒西歪,畫面失調,失去平衡等現象,尤其對風光攝影就更為重要了。

長曝避車燈,岩石要濕潤:

在夜景拍攝時,最忌諱的就是強光的照射,比如強光刺眼的汽車前大燈、探照燈以及路燈等,由於夜景拍攝一般都屬於長時間曝光,如果不避諱以上強光的照射而選在畫面里,毫無疑問,最終的結果就是嚴重過曝。拍攝岩石時,最好選擇雨後或者是濕潤的岩石,因乾燥的岩石拍出的效果會顯得蒼白、乾渴、缺乏質感和層次。濕潤的岩石最能顯示出色彩、質感和紋理的表現。

有雲天要多,無雲地為主:

有雲天要多,無雲地為主是風光攝影中最為常用的順空溜之一了,大部分攝影人都能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藍藍的天空,漂著厚厚漂亮的白雲,是攝影人最為幸福、最為振奮的時刻,再具有震撼的魅力場景加以襯托,大片就出自你的手中了。無雲的天空往往是缺乏層次、灰暗一片,所以,還是少取些天空,以地面為主題為好。

人物增趣味,畫龍要點睛:

對於人文、人像、紀實等拍攝,大部分畫面中是以人物為重點,一個合格的攝影人首先要熟悉掌握理解對人類的認識和了解,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能代表每個人不同的舉動和想法。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干凈不幹凈,首先要看窗戶玻璃和地面,要看人有沒有精神,首先要看的就是表情和眼神。拍攝攝影作品也是如此,人的眼神能代表人的一切舉動和意念,這就是“畫龍要點精”的真正含義。

前景位關鍵,三分九宮格:

前景位是關鍵,這句話講的非常好,有了合適的前景位配合,能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有深度、有感染力。失去了前景位,往往會使畫面顯得空虛、失衡之感覺。三分九宮格是攝影構圖最為基本、最為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在畫面中共分了四個黃金點,分別有:左上點、右上點、左下點、右下點,利用這四個點拍出的攝影作品具有靈性,而不至於呆板。另外還有其它的很多構圖法,比如對比法、對稱法、S構圖法、斜線構圖法、三角構圖法等等,總之,要根據實際場景的需要靈活運用。

偏光去反光,漸變平反差:

如何正確使用偏光鏡或漸變鏡是攝影人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偏光鏡的特性也就是能更好的除去場景的一些雜亂、刺眼的反光現象,漸變鏡能夠平衡光線的反差。特別是漸變鏡在攝影當中最為常用,除了能夠平衡光線的反差外,在與陽光成45度左右拍攝的情況下,還能壓暗天空,使天空更藍、白雲更白的效果。

觀景去雜物,拍前揀垃圾:

“觀景去雜物,拍前揀垃圾”這句話對攝影人來說尤為重要,雖然說得誇張了一些,但說明了在拍攝攝影作品時,盡量能使畫面越簡潔、越干凈越好。避免使畫面出現雜亂無章、主題不分,喧賓奪主的現象發生。

街頭攝影口訣

街拍宜低調,別帶大包包 輕裝相機小,逢人面帶笑

高感黑白片,旁軸大光圈 預先測好光,善用景深表

預想下一步,位置先佔好 環境多交代,善用大廣角

相機對張三,李四別想跑 腳架路邊架,慢門等人過

轉頭望旁邊,手握快門線 大衣蓋相機,抬頭裝悠閑

一見好瞬間,連拍莫等閑 腰平觀景器,妙用也不小

相機掛胸前,低頭向下望 行人匆匆過,從容慢慢拍

若要機會多,都會是塊寶 火車或捷運,題材真不少

平日多打聽,全年活動表 看到人擠人,趕快湊熱鬧

背心識別證,唬唬鄉巴佬 察言又觀色,確認心情好

預思彼立場,願不願曝光 異義隱私照,千萬別發表

若遇不開心,道歉不可少 鞠躬又哈腰,裝作日本佬

人像攝影口訣

調美姿、人分開,前後左右變化拍。

一人靜、一人動,旋轉一下就能用。

距離近、顯溫馨,幸福甜蜜感情深。

距離遠、顯自然,美姿變化不死板。

引視線、少看前,耐人尋味有內含。

你看我、我看你,臉轉一側不相理。

摟脖子、抱著腰,兩人親熱用這著。

前後走、奔跑跳,活潑動作把臀翹。

具體控制:

先尋光照後選景,臉部美化最為重

陽光陰影交匯處,邊界光中見佳境

反射區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鮮明

光照不能只顧臉,頭發背景輪廓清

雜亂光線不可用,臉部光照要干凈

採光地點雖重要,用光機會需掌控

所處最佳光線中,原地轉圈選美景

錯誤出現你未覺,光線方向沒選正

用手機照相口訣

變焦基本靠走,對焦基本靠扭,

遮光基本靠手,虛化基本靠抖,

測光基本靠瞅,防抖基本靠肘,

除塵基本靠口,鏡頭基本僅有。

拍小孩全靠手急,拍女孩全靠磨皮。

陰雨天氣拍照口訣

1、找個有欄桿的二樓架腳架用『慢快門』俯拍樓下人群移動的各色花傘

2、騎樓下拍雨中倉惶奔逃的人們和騎士

3、拍雨中情侶,『一支小雨傘』的卿卿我我患難與共

4、陰雨可以拍到非常飽和的綠色植物,去森林碰碰運氣吧!

5、用『慢快門』去拍溪流瀑布的綿綿密密

6、到處找找『在葉下躲雨的青蛙』吧!

7、去菏花池用長鏡頭拍『雨打荷葉』

8、到海邊岩岸去拍『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9、去港邊拍魚船和烏雲滿天的畫面

10、到山上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

11、找一灘積水,來拍建築物的倒影

12、雨天最適合拍夜景,地是濕的,反映霓虹燈、街燈、車燈,非常美!

13、拍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歡樂時光吧!

14、找只大狗用『快快門』拍它抖身甩水

15、喝杯熱茶,窩在溫暖的家裡找小東西拍微距。

攝影POSE口訣

一、表情

拍照放鬆最關鍵,表情須有交流感,神韻氣質抓特點。

二、身姿

正面風度側曲線,松胯挑肩是關鍵,貫穿各式姿勢間。

上身前傾顯親近,半背回頭透隨便,腰髖活絡玲瓏現。

微笑深思或欲說,泠峻奔放皆耐看,全憑意念交流然。

三、手姿

手是人的半張臉,手身相配千萬般,合理擺放才怡然。

兩手下垂肩略挑,頭也同時向這靠,細眼斜把相機掃。

雙手胸前自然握,或插衣兜提裙擺,側臉沉思嫻淑來。

雙手盤頭單手捋,抱肩托肘微噙指,嫵媚羞澀鄰家女。

雙臂向後撐住臀,探胸前傾欲說文,曲線動人臉清純。

四、靠姿

面壁前靠或側靠,單手輕撫單肩靠,挑肩插腿對鏡笑。

五、坐姿

坐姿腿臂是重點,曲腿抱腿直角見,後背腰臀講曲線。

六、趴姿

翹臀挺胸肘支桌,側拍曲線最為多,俯拍胸臀都表現,近拍人臉眼更圓。

七、躺姿

卧佛在世千百年,側躺最宜拍曲線,支肘倚腮冷眼看。上身翹起側正躺,盤身翹腿或照臉,寫真攝影最常見。

熱點內容
盆栽花拍攝 發布:2025-09-22 19:18:53 瀏覽:265
兩片葉子的蘭花 發布:2025-09-22 19:12:01 瀏覽:164
荷花竹孕婦 發布:2025-09-22 19:12:01 瀏覽:744
是個花藝師 發布:2025-09-22 19:11:58 瀏覽:421
街上賣盆栽 發布:2025-09-22 19:04:12 瀏覽:362
蘭花日人 發布:2025-09-22 19:04:00 瀏覽:874
陶塑盆景 發布:2025-09-22 18:56:54 瀏覽:525
國寶盆景 發布:2025-09-22 18:48:20 瀏覽:769
美圖紅牡丹 發布:2025-09-22 18:48:20 瀏覽:180
槍炮玫瑰紋身圖片 發布:2025-09-22 18:35:23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