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調節
A. 調節花期有哪些方法
調節花期的方法:(1)乾旱處理:人為地製造乾旱環境,促使一些花木提早休眠,提早進行花芽分化,達到控制花期的目的。如欲使白玉蘭在國慶節第二次開花,可於春節第一次開花後給予充足的水、肥管理,使新葉、新枝、新芽提前生長,到了夏末即停止澆水,進行乾旱處理,同時進行摘葉,5~7天後移至疏蔭涼爽處,並向植株上噴水,使其恢復生機,促使花芽分化。這時要多施些磷肥和噴布硼酸,以加速花芽分化,即可在國慶節前後開放。早春開花的丁香、紫荊等花木,也可用類似的處理方法促使其提早開花。
(2)修枝摘心:通過修枝和摘心,可以使一些花卉連續開花。月季花謝之後及時將花枝剪短,並加強水、肥管理,以後抽生的新枝又可不斷開花。茉莉花開花以後進行摘心,並給予合理的水、肥管理,則一年中可開花3~4次。夾竹桃每次開花以後及時進行摘心,可促使其陸續開花。金魚草春季開花後立即剪除殘花,7月上、中旬重剪,10月上旬則可第二次開花。摘心不僅有促進開花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推遲開花期,如一串紅、翠菊、矮牽牛、石竹、荷蘭菊、香石竹等,通過摘心、促發側枝,不僅能增加開花數量,而且還能推遲和延長開花時間。
(3)分期播種:許多草花,如一串紅、半枝蓮、彩葉草、孔雀草、百日草、翠菊、藿香薊、鳳仙花等,在一年中採取分期播種方法,即可在較長的季節里陸續開花。如百日草春季播種,夏季可開花;初夏播種,則可推遲到秋季開花。又如瓜葉菊4~10月分期播種,4月初播種的,11月下旬至翌年2月開花;6月播種的,翌年2~4月開花;10月播種的,可在第二年「五一」節前後開花。再如唐菖蒲採用分期播種法,輔以適當的溫度和光照,可以基本上做到四季有花可賞。此外,通過分期扦插,大麗花的花期也能人為地得到控制。
B. 常用的花卉生長調節劑有哪幾種
()生長素。主要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D等。生長素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促進生根等作用。2,4-D使用低濃度,具有促進花木生長、不落花、促進果實早熟等作用。萘乙酸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調節劑,能促進苗木生長和開花,促進插條發根,並可防止落花落果,且能使果實無子、少子、早熟。由於萘乙酸的效果穩定,價格又較便宜,因此是目前花木生產上應用最多的一種生長素。
(2)赤黴素(GA)。是一種廣譜性生長調節劑,具有多種生理作用,而且用途廣泛。
(3)生長延緩劑。主要有比久(B9)、多效唑(PP333)和矮壯素(CCC)等。具有延緩或抑制植株或枝條加長生長等作用。比久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延緩劑,可作矮化劑、坐果劑、生根劑和保鮮劑使用。應用在花卉上,具有使花卉矮化粗壯的作用,同時具有防止落花,促進坐果,誘發不定根形成,提高抗寒力等作用。矮壯素具有抑制植物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的作用。噴施矮壯素,可使花卉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莖稈變粗、葉片增厚、葉色加深,並有增強植物抗旱、抗寒等作用,因此常用於菊花、大麗花、杜鵑等花卉的矮化處理。
(4)ABT生根粉。是一種高效、廣譜、復合性的生根促進劑,常用於難生根的花木。
(5)三十烷醇。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長調節劑,不僅具有提高種子發芽率和促進插條生根以及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多結果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葉綠素含量,使葉色加深並使葉片增大,適合於觀葉植物。
C. 開花調節的途徑和園藝措施
不同花卉花期有長有短,開花時間也不統一,不過只要掌握各類花卉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就可以延長花期或者提前開花。
調節花期:
1、日照處理法
(1)短日照處理:通過對花卉遮光處理,可以使短日照花卉提前開花,常見短日照花卉有:菊花、一品紅、葉子花、蟹爪蘭等。這類花卉在健壯生長之後,採用遮光處理(黑布、黑塑料袋等),每天8~10h光照,一般2個月後可提前開花。
1、控制播種時間:可以通過控制播種時間來調控花期。如一串紅冬季在室內播種,保證一定的溫度,可在春季開花。但對於一些開花受長短日照控制的植物來說,提早或推遲播種時間往往會受日照長度的影響,植株未生長成熟即已開花。如—品紅等,即使植株很小,只要給予短日照就會開花。
2、修剪:花卉生長期利用摘心、疏蕾等措施可以控制花芽的形成,推遲花期。如對萬壽菊不停地摘心,抑制花蕾的形成,推遲花期。同時開花的萬壽菊的殘花剪去,加強水肥管理,會萌生新枝開花,可延長花期。
D. 怎麼調節花卉需要的溫度
不同的花卉生長所需要的溫度不同,如荷花、大岩桐、仙人掌科植物等需較高的溫度,瓜葉菊、報春花、蒲包花、冬紫羅蘭、三色堇等需較低的溫度。同一種花卉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如水仙花芽的分化需30℃左右,當花梗長2~3厘米時9℃左右最為適宜。每種花卉生長都有適宜的溫度范圍,也有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生長發育良好,超過最高溫度或低於最低溫度則停止生長發育。在居室內養花對大多數花卉來說,多數時間不會超過最高溫度和低於最低溫度,但不一定在最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居室的溫差小,對喜歡大溫差的花卉,尤其在花芽分化階段需溫差大,或需低溫、高溫的花卉都不適宜,需人工調節。
E. 人工調控花卉的花期有哪些方法
如今的市場,在年節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讓花卉開放,能獲得較好的利潤。通過花期調控技術可以打破自然花期,讓花卉在所希望的時間開放。
人工調控花期的手段主要有調控溫度、改變光照周期等辦法。
(1)調控溫度:溫度對植物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某一特定溫度下,植物打破休眠或春化作用,開始生長或進行花芽分化。二是溫度作用於植物生長速度,通過溫度控制促進或抑制植物的生長,而使其開花時間發生變化。
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一二年生草花,其生育周期就是一生。而對於多年生植物而言,一般認為一年為一個生育周期。正常生育所必需的溫度或生育適溫以年為周期發生變化。植物所具備的此種性質被稱為感溫周期性。正是利用這種周期性,可以借溫度控制進行開花時間調節。也就是說,通過人為對植物生長環境溫度進行調節,賦予最適合於植物的感溫周期性的條件,使其提早生長、開花,或者不賦予該條件而抑制其開花。
(2)改變光照:明期與暗期進行周期性的交替,被稱為是光周期。明期長為長日,明期短為短日。植物的生長或開花受到日照長度的影響,這種性質被稱為光周期性。在花期調控方面,通常會利用到植物的光周期性。
一般來說,在長日季節開花的植物就是長日照植物。在短日季節開花的植物為短日照植物。以菊花為例,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如果希望它在春、夏季長日照季節開花,就需要進行遮光處理,縮短光照周期;若是想讓其在冬季開花,則需要增加光照,抑制其花芽分化,使其進行營養生長。如果是長日照植物處理方法則相反。
F. 花卉花期調控常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1、修剪法,用摘心,修剪,摘蕾,剝芽,摘葉,環剝等措施,調節植物生長速度。依植物種類及摘取量的多少和季節有所不同。
2、葯控法,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控制花卉生長的一種有效方法。目前常用葯劑有赤黴素,乙烯利,矮壯素,多效唑,縮節胺和細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除了能誘導花卉開花外,還能使植物矮化,促進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催熟果實及田間除草等。
3、溫控法是在如溫室,冷庫等進行花期調控。人為的創造出滿足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和花蕾發育對溫度需求,達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6)花卉調節擴展閱讀:
部分花卉的花期控制:
1、荷花
荷花大多在6-8月開花,為使在國慶節開花,可利用栽培到開花只要50天左右的早花品種。於7月中旬第二次翻缸栽植,這樣就可在國慶節開花。晚花品種的新藕要在9月初形成,再將其栽在22℃以上室溫的溫室中,則荷花可在冬季開花。
2、茶花
可以用調節溫度的方法來促進或延遲開花。為延遲開花,應選晚花品種,入庫前整個植株要加苫包紮防寒,放到2℃-3℃的冷庫中,每天應見約6小時的弱光,處理時間約1個月左右,可達到延遲開花的目的。春季開花品種,滿足低溫要求後。只要加溫就可捉早開花。
3、牡丹
要提前到春節開花,應選玉粉、玉樓春、桃花紅等開花早而勤的品種。5-6年生、植株長勢強的,落葉後,將牡丹上盆,盡量不傷根系,放在溫度不高的地方,施肥一次,以後移入室溫25℃左右的溫室。
每天在植株上噴水5-6次,出葉後只噴枝幹。當花蕾現色時,轉入低溫溫室,這樣花期可保持20天左右。若要將牡丹的正常花期推遲,則可採用冷藏的方法延長其休眠期。溫度保持0℃以上,室內要有弱光,每天照射3-4小時。
G. 向花卉工作者請教,花卉的花期調節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花卉能開花,最主要的是花芽分化了,達到一定的溫度和光照時間,就能開花了,花卉花期調節主要從溫度,光照,時間上入手,就像鬱金香,放在9℃的條件下一定時間,就會春節開花,而普通鬱金香策在5月份開花。另外,就是植物激素和營養素了。多看些花卉花期控制的書,時間長了,經驗就有了。
H. 花卉的溫度是怎樣調節花期的
許多中日照花卉,如米蘭、扶桑、大麗花、仙客來、矮牽牛、石竹、萬壽菊、紫茉莉等孕蕾花,對日照時間的長短反應並不敏感,只要能滿足它們開花時的溫度,不論日照長短,都能提前開花。但不同種類的花卉,開花時所需要的溫度不同。如能人為地滿足花芽分化及花蕾發育對溫度的要求,設法創造適合其開花條件,即可提前開花。反之,採用人工降溫的方法,即能抑制花蕾形成,推遲開花時間。
(1)增加溫度:栽培實踐證明,增溫可使大多數喜溫花卉的開花期提前。如冬季加溫,可使瓜葉菊、大岩桐等提前開花;若想讓梅花、臘梅、碧桃、迎春等花木在元旦、春節期間開放,可在預定開花前20~25天將秋末移入冷室內越冬的植株,移至18~24攝氏度的室內,給予適當的水肥,約10天花蕾即能逐漸膨大,出現透色後再移至8~15攝氏度環境下,即可屆時開放,並能延長花期。許多花卉,如月季、茉莉、大麗花、美人蕉、文殊蘭、百子蓮等,在秋末氣溫降低時,在其生長停止之前,及時採取加溫、施肥、修剪等措施,則可繼續生長,不斷開花。
(2)降低溫度:降溫使處於休眠狀態的花木繼續休眠,即能達到推遲花期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適用於耐寒、耐陰花卉。一般做法是:在早春氣溫上升前,趁休眠花卉還處在休眠狀態時,將它們移入冷室內,室溫一般保持在1~3攝氏度為宜(不耐寒的花卉溫度可略高些)。室內設有微弱的燈光,每天照射3~4小時,同時注意適當噴霧和澆少量水,保持盆土稍濕,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植株可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存放到預定開花期前20天左右移出冷室,即可屆時開花。杜鵑等花木的花期控制常用此法。此外,較低的溫度能使花卉新陳代謝活動變得緩慢,從而延遲開花。如1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能使月季、杜鵑、天竺葵、唐菖蒲等已形成的花蕾推遲開花。對於一些原產熱帶在炎夏休眠的花卉,如仙客來、倒掛金鍾、四季海棠、石蒜等,如能在6~9月降低溫度,放在涼爽的蔭棚下養護,就能打破休眠,使其繼續開花。此外,如想將秋播草花改為春季播種,可將已開始萌動的種子置於0~5攝氏度低溫條件下進行處理,使其通過春化階段之後,改在春季播種,當年也可正常開花。
I. 園藝植物花期調控的方法
調控球根花卉的花期常採用以下方法:
(1)選擇品種、分期播種、控制適溫、補充光照。用於調控唐菖蒲花期,可基本上做到常年開花。美人蕉選擇矮型早花種,在11月中、下旬栽於溫床內加溫催芽,翌春定植於露地,可提前至5月初開花;若選擇晚花種,可在3月上、中旬於冷床內催芽,晚霜結束後定植於露地,花期可延遲到10月底。大麗花選擇適宜品種也可分期開花。
(2)孕蕾期控制溫度。通過溫度控制,可使已經孕蕾的球根花卉提前或推遲開花,也可使正在開花的植株延長花期。水仙、鬱金香、百合等鱗莖類球根花卉均可用此法調解花期。
(3)打破球根休眠期。球根花卉具有休眠期,春植球根花卉冬季休眠;秋植球根花卉夏季休眠,因此種球的萌發,需要經過一個休眠期結束或打破的階段。打破休眠,通常是採用低溫或高溫處理,也可採用激素處理。
(4)延長球根休眠期。一般利用低溫、乾燥和應用激素等方法,使貯藏器官休眠期延長,便可使其開花推遲。
J. 控制花卉生長,用什麼葯物好
控制花卉生長的葯物有很多。一般用的比較多的就是矮壯素和多效唑之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們知道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調節花卉植物生長、防止枝條徒長、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控制分化、防止落花落果、增強植株抗性等作用。但這兩種葯劑只能作為一種輔助葯劑,要想植物長得壯實、葉綠花多,還得從修剪、施肥以及控水這幾個方面多多下工夫。當然外部條件也要多多注意,比方說光照、通風透氣、土壤的透水這幾塊,要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小結:花卉盆栽要想達到較好的控制花卉生長效果,最好是通過及時修剪和嚴格控水完成,葯劑抑制生長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能不用,盡量不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建議和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更好的觀點或者其他養護管理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