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東方式插花風格為

東方式插花風格為

發布時間: 2022-09-20 04:42:02

⑴ 東方風格插花有哪些特點有誰知道呀

東方風格插花特點:抄 中國和日本等國的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其特點為:
1.使用的鮮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幾枝便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造型較多的使用青枝綠葉來勾線、襯托。常用的枝葉有銀柳、十大功勞、火棘、八國金盤、棕櫚和松樹等。
2.形式是追求線條、構圖的完美和變化,崇尚自然,簡潔清新。造型構圖講究麗姿佳態,達到雖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或似幽靜絕妙的風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圖。排列處置就像繪竹那樣:「只需三兩桿,清風自然足」,要求刪繁就簡,並確立了三大主枝構成不等邊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橫斜遵循一定規則,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樸素大方,清雅絕俗,一般只用兩至三種花色,簡潔明。對色彩的處理,較多運用對比色,特別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調來反襯,同時也採用協調色。這兩種處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葉襯托。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咨詢多彩國際花藝學院。

⑵ 傳統東方式插花特點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東方人性情穩重內向、委婉含蓄,藝術境界寓意隱含,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故在插花的創創作理念與法則上,其特點與風格可以用真、善、美、聖這四個字來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傳統的東方民族酷愛自然、崇尚自然,對自然之美最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長的花木為表現的物象,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這是中國國畫和插花藝術的理論基礎。即所表現的景觀需符合萬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不能含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正如袁宏道在書中所論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於物者,自得之」,「使觀者疑叢花生於碗底方妙」的境界。這樣,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觀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思考其美之所在與其美之精華,並融入個人的情感與審美,在此基礎上加以提煉和表現,使作品展現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靈的感染力,這是傳統東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傳統的東方插花又被稱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國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而儒家美學思想是以「善」為宗旨,所以中國人的審美觀也以「善」為核心,在這種文化思想的指導下,對花卉也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義,義必吉祥,如生活中人們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以此象徵傲雪凌霜、不畏嚴寒的品格,取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脫俗。用玉蘭、海棠牡丹、桂花來襯托「玉堂富貴」,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營造一種含蓄和諧的氛圍,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三、藝術之「美」

插花創作中的藝術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如梅花因其橫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態美,雅而不艷、幽香遠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嚴寒的內涵美而成為傳統藝術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講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勢、虛實結合、剛柔相濟、氣脈相連。如「畫苑布置為妙」,「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的色彩效果,力求艷而不俗、雅而不淡,據環境與創作的需要,色彩或絢麗、或素雅,使人的視覺感受明快而亮麗,清新而自然。

傳統的藝術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規則化,在情勢上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外形輪廓不拘泥於一定的形式,為主題服務是造型創作的源泉。

對花明志、借花舒懷,創作具有詩情畫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藝術插花創作的宗旨。將花的形體美與人的構思美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作品神形兼備,具有內涵美、神韻美,這是東方插花藝術所獨具的藝術美。

整體藝術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創作環節之間、各創作要素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的有機配合所產生的綜合藝術效果。即通過插花創作,同時創作一個高雅、浪漫、和諧的環境空間,產生一種環境藝術美。這是藝術插花的最終目的。

四、「聖」潔之尊

藝術是神聖的,藝術創作亦是神聖的,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綜上所述,東方人採用寫實、寫意或二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花卉的姿態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種自然美與人文美相結合的藝術美。她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享受過程。

⑶ 插花藝術的風格流派與特點

插花藝術的風格流派與特點

插花按藝術風格可以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而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插花藝術的風格流派與特點,歡迎閱讀。

中國式插花

中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 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多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日本式插花

日式插花強調以下幾點。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

⑷ 傳統東方式插花特點是什麼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東方人性情穩重內向、委婉含蓄,藝術境界寓意隱含,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故在插花的創創作理念與法則上,其特點與風格可以用真、善、美、聖這四個字來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傳統的東方民族酷愛自然、崇尚自然,對自然之美最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長的花木為表現的物象,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這是中國國畫和插花藝術的理論基礎。即所表現的景觀需符合萬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不能含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正如袁宏道在書中所論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於物者,自得之」,「使觀者疑叢花生於碗底方妙」的境界。這樣,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觀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思考其美之所在與其美之精華,並融入個人的情感與審美,在此基礎上加以提煉和表現,使作品展現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靈的感染力,這是傳統東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傳統的東方插花又被稱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國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而儒家美學思想是以「善」為宗旨,所以中國人的審美觀也以「善」為核心,在這種文化思想的指導下,對花卉也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義,義必吉祥,如生活中人們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以此象徵傲雪凌霜、不畏嚴寒的品格,取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脫俗。用玉蘭、海棠、牡丹、桂花來襯托「玉堂富貴」,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營造一種含蓄和諧的氛圍,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三、藝術之「美」

插花創作中的藝術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如梅花因其橫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態美,雅而不艷、幽香遠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嚴寒的內涵美而成為傳統藝術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講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勢、虛實結合、剛柔相濟、氣脈相連。如「畫苑布置為妙」,「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的色彩效果,力求艷而不俗、雅而不淡,據環境與創作的需要,色彩或絢麗、或素雅,使人的視覺感受明快而亮麗,清新而自然。

傳統的藝術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規則化,在情勢上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外形輪廓不拘泥於一定的形式,為主題服務是造型創作的源泉。

對花明志、借花舒懷,創作具有詩情畫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藝術插花創作的宗旨。將花的形體美與人的構思美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作品神形兼備,具有內涵美、神韻美,這是東方插花藝術所獨具的藝術美。

整體藝術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創作環節之間、各創作要素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的有機配合所產生的綜合藝術效果。即通過插花創作,同時創作一個高雅、浪漫、和諧的環境空間,產生一種環境藝術美。這是藝術插花的最終目的。

四、「聖」潔之尊

藝術是神聖的,藝術創作亦是神聖的,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綜上所述,東方人採用寫實、寫意或二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花卉的姿態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種自然美與人文美相結合的藝術美。她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享受過程。

⑸ 東方式插花的風格特點

東方式插花的風格特點一:自然之「真」

傳統的東方民族通常以自然中生長的花草樹木作為表現的對象,講究的是「物隨原境」,就是要把所要表現的景觀與生長規律相符合,沒有太過於明顯的人工痕跡。這樣就對插花者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需要他們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並且把個人的情感和審美融進去,使插花既有生命力又有美感。

⑹ 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和操作要訣

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和操作要訣

東方插花藝術選用的花材簡練,不以量取勝,而以姿和質取勝。不僅著力表現花朵的美,並且十分重視枝、葉和果實的簡潔優美的圖形。作品形體小巧玲瓏,色彩樸素淡雅,主題思想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想,這一特點更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特長。造型無風格化,不拘泥於一定的格式,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獨有的特色,它深深地影響著東方插花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尤其對日本古典插花藝術風格的影響更大。日本民族在學習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原理、手法的同時,結合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培育和發展了具有本國特點的插花藝術——日本花道。構圖嚴謹,形式風格化成為它獨有的特點,也是不同於中國傳統插花藝術風格的最主要的一點。概括起來講,東方式插花藝術,特別是傳統的東方式插花藝術,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著稱於世。

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①流行於亞洲等國度,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國家。

②用花種類多,每種素材的用花數量少,花枝疏朗。所取素材廣泛豐富,無論花朵花序、枝條葉片、果實果序,都可以作為素材使用,但是作品中每種素材的用花量相對比較少。在素材的'插制中,以掩映疏落有致見長(圖1-2)。

③作品輪廓自然清新,不求固定形式。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作品素材豐富,借素材和獨特的造型設計,來表達一種外在與內涵的統一美。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 ,表達意境(圖1-3)。

④色彩淡雅脫俗,清麗絕倫。由於作品稟賦東方傳統藝術的精華,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用色的輕描淡寫。避免重彩華麗的插花色彩處理(圖1-4)。

⑤作品表達一種含蓄的意境美,創意一種思想與精神內涵;作品意境含蓄婉轉,清麗高雅。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圖1-4)。

⑥作品的風格以清雅絕倫、超凡脫俗見長。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表現詩情畫意,這是傳統插花藝術的精華所在(圖1-5)。

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製作要訣

①花枝和花器尺寸比例要適當。在製作篇有具體說明和規定。

②花葉宜斜不宜直。花與葉的姿態,總宜傾斜,而不能直立。至於斜度怎樣才算理想,則要看具體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③章法宜疏不宜密。插花,多少都該表現畫意,章法決不可太密。密則有窒息不通風的感覺,疏則花葉容易表現美態。

④花枝主次應分明。在剪花枝時,要選一枝具最佳觀賞效果的花枝作為主枝,其餘的作副枝和陪襯枝,以補充主枝的不足,使其更見充實,使構圖取得平衡效果。

⑤花朵分配要均勻。無論主花或賓花應考慮互相呼應,花朵分布勻稱。主枝、副枝和陪襯枝的搭配要適當,並構成一個整體。

;

⑺ 試比較東西方插花藝術的風格與特點

由於地域、環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從起源和發展的風格上可以分為兩大流派,即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東方式插花以中國和日本插花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傳統的歐洲插花為代表。 東西方插花發展簡介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大約於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頗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為代表的大約有300多個流派。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目的的做法。中世紀的宗教儀式中百合花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徵;文藝復興後,插花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形風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20世紀隨著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東方插花的一些特點,開始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構圖上也開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對稱的傾斜等流暢線條,出現了大堆頭-線條混合式構,更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西方藝術插花的風格。 東方插花特點 1、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 2、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表達意境。 3、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義,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採用自然的花材表達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輕描淡寫。也有重彩華麗的但主要用於宮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個主枝為骨架,高低俯仰構成各種形式,如直立、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強調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方建築藝術有相識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人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的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與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由於地域、環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從起源和發展的風格上可以分為兩大流派,即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東方式插花以中國和日本插花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傳統的歐洲插花為代表。 東西方插花發展簡介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大約於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頗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為代表的大約有300多個流派。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目的的做法。中世紀的宗教儀式中百合花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徵;文藝復興後,插花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形風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20世紀隨著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東方插花的一些特點,開始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構圖上也開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對稱的傾斜等流暢線條,出現了大堆頭-線條混合式構,更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西方藝術插花的風格。 東方插花特點 1、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 2、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表達意境。 3、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義,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採用自然的花材表達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輕描淡寫。也有重彩華麗的但主要用於宮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個主枝為骨架,高低俯仰構成各種形式,如直立、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強調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方建築藝術有相識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人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的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與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⑻ 東方式插花的主要特點

東方式插花又可以分為東方式傳統插花東方式現代插花兩類,它們在選用花材上表現手法和情趣上與傳統插花多有差異。

東方式插花藝術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尤以中國和日本的傳統插花為典型,表現有以下共同的特點與風格:

  1. 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插花以自然為主體,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態,展現自然之神韻和規律。

  2. 珍惜花木之生命,賦予花木深刻的內涵和象徵性,不僅表現其自然形態美和自然的生機,而且強調其內在的神韻之美,充滿濃郁的人文氣息。

  3. 強調線條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條,多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的構圖為主,造型自然活潑而多變。

  4. 注重作品與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整體性及其與環境的協調性,使作品、配件和環境形成和諧有機的整體。

插花藝術對中國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視為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為主要素材,在瓶、盤、碗、缸、筒、籃、盆等七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其表現方式頗為雅緻。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

⑼ 插花分為哪幾種類型分別有什麼特點

插花分為三大類,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現代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內,以中國和日本為代容表,其插花藝術富含東方的文化藝術,崇尚自然地力量,主要特點是以花達「意」,通過插花作品傳達思想情感,富含藝術感,比較適合裝飾家庭環境。
西方式插花於埃及,以美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為代表,西方式插花的特徵富含著西方的個性觀念,崇尚「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其做出來的插花作品都是比較個性化,按照西方的理念去創作的,所以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
現代式插花結合了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的特點,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靈活多變,插花用的材質不再限制於植物,還有紙質和泡沫等其他類型的材質,形狀小的不足100mm,大的打到建築物般大小的綠色雕塑。
現代式插花因為可以用其他材質代替,鮮花的持久性強,相對於植物花比較耐用,深受現代人們的喜歡,如果朋友你打算學插花的話最好是找一家既可以學到植物花的插花技巧,又可以學到模擬花的製作技巧和插花技巧的學校,廣州的那個愛丁堡它的課程比較全面,都包含了這些課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⑽ 闡述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及現代自由插花的風格特點並對比三者的異同點

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專插花中國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

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屬花之分

中國花藝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東方插花更重視線條與造型的靈動美感,插花的花型由三個主枝構成,在中華花藝中我們把最長的那枝稱作「使枝」。以「使枝」的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2)西洋式插花

形式插花(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

花多而色彩艷麗,多以幾何圖形構圖插制,有半球型、三角型、水平型、花扇型、瀑布型、圓錐型、橢圓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還有以字母形狀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

(3)自由插花

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熱點內容
櫻花庄3 發布:2025-09-23 03:33:37 瀏覽:860
荷花高中 發布:2025-09-23 03:32:09 瀏覽:218
馬克花藝好嗎 發布:2025-09-23 03:31:22 瀏覽:527
百合根腐病 發布:2025-09-23 03:31:22 瀏覽:389
二胡獨奏夢中的蘭花花 發布:2025-09-23 03:24:12 瀏覽:60
櫻花期多長 發布:2025-09-23 03:24:11 瀏覽:869
荷花華子 發布:2025-09-23 03:22:43 瀏覽:147
葯草蘭花價格 發布:2025-09-23 03:16:44 瀏覽:891
丁香5月啪啪免費 發布:2025-09-23 03:12:23 瀏覽:492
地蠶和百合 發布:2025-09-23 03:07:27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