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花卉市場
這個不能完全看農村不農村,市場好,有發展,而且容易形成抱團發展的地方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好,要是在花木產區,農村做一樣可以
② 農村花卉市場前景如何請專業人士解答
隨著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美好的人生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嚮往。現在,人們物質生活富裕美滿,還要追求高尚的文化精神文明的生活。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元素。
所以,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庭養花種花形成新的風氣時尚。盆景是家庭花卉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城市和農村盆景需求量與日俱增,缺口非常大,種花盆景製作成為一個新的行業,新的職業。城市和農村盆景花卉市場十分火熱。
農村盆景花卉市場,主要需求高、中、低檔花卉盆景,如蘭花盆景、菊花盆景、月季花、萬壽花、牡丹花、玫瑰花、百合花、富貴竹、幸福樹等等花卉盆景,需求量大,銷售量大,價格雖然比較便宜,可利潤非常高。
種植花卉時,加強管理和使用采法特系列的水溶肥,能夠保證花卉長勢旺盛,花朵艷麗,美觀,賣價可觀。
總之,農村與城市盆景花卉消費市場非常火熱,銷售品種有非常大的差異,但消費群體不同,消費品種不一樣,反正市場都十分火爆,有非常理想的商業發展空間。
③ 去城市附近的農村養花賣,能賺到錢嗎有何建議呢
現在農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賺錢,可是農村做什麼生意最好賺錢?這是攔在很多農村人面前的難題。其實,農村賺錢的創業致富項目有很多,去城市附近的農村養花賣,能賺到錢嗎?有何建議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未來幾年的暴利項目——養花。大家可能有疑問,不過確實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雙手,在農村養花賣花,賺到錢了,那麼我們來一起看下如何才能賺到錢吧。
另外還可以開發一系列圍繞養花的產品,比如花苗、盆土、花盆、老樁等等。
不過話說回來,花卉栽培養殖還是需要一定的投資的,想要干這行的可以先從技術學起,等到資金到位,可以加大投資,只要方法合理,市場洞察力敏銳,肯定能賺大錢
④ 農村野外有那麼多的植物,都有哪些可以挖回來當作花卉綠植種植呢
農村野外有那麼多的植物,都有哪些可以挖回來當作花卉綠植種植呢?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花,無論是花草、葉草還是果樹,其實很多都來自農村。在中國的農村地區,山坡、田野、深山和森林,只要是在野外,就可以看到無數的植物和雜草。在很多人眼裡,因為雜草太多,所以常常視而不見。
這種植物非常獨特。葉片革質,披針形,尖端銳尖或漸尖,邊緣略帶鋸齒。與其他雜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它結紅色的小果實。紅傘在土壤中,植株相對較小,所以紅色果實不多。但紅色的雨傘變成了一株植物,在野外行走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紅色的果實掛滿了枝頭,非常快樂和美麗。紅梧桐是一種野生雜草,在農村仍然很常見。只是很少有人把它挖出來。事實上,它一直是大城市花卉市場的盆栽植物之一。但在這座城市,它的名字不是紅傘,而是「福貴籽」和「金萬良」。
說實話,這兩個綽號,不管它們的裝飾價值如何,都足以讓喜歡種花的人愛上它們。好名字,加上豐富的含義,所以當然會保留一兩罐。從花卉市場來看,紅傘的價格並不便宜。如果由盆景大師製作成豐富的盆景,價格會更高。普通的紅傘盆栽,一盆的價格也在幾十元左右。所以,如果你在鄉下看到這種植物,一定要把它挖回家。畢竟,這要花很多錢。更重要的是,這種工廠,管理不難保護。它生長在農村的山坡上,生長習性非常廣泛,新手可以喂養。
⑤ 可食用花卉種植前景
食用花卉前景如何?--在雲南,剛從地里採下來的一大捧菊花通常賣不到10元錢,而在一些高檔超市,一公斤食用菊花的售價高達200元。對花卉,人們更多關注它的觀賞價值,而其食用功能卻被忽略,事實上,很多花卉具有高於普通蔬菜的營養保健功能。著名的花文化研究專家、東南大學周武忠教授就曾指出,中國的食用花卉必定會成為最有活力的產業之一。在觀賞花卉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另闢蹊徑,開發食用花卉市場。
以花為食,品味香甜和浪漫
以花為食在我國歷史上曾盛極一時。
在先秦時代,屈原的《離騷》就曾指出:「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食花與潔身養性聯系在一起。《神農本草經》中也提到食用菊花會「服之輕身耐老」。
唐宋時期是古代食花文化最為興盛的時期。唐代有重陽節食用菊花的習俗。到了宋代,食花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一時期用於食用的花卉種類繁多,烹飪方法也更加豐富。宋代還出了一本專門的花卉食譜《山家清供》,收錄了梅粥、雪露羹等10多種食花方法。
明清時期流行採集鮮花用蒸餾法製作香露,以調味料的形式添加到酒和湯中,這是食花歷程中的一大進步。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箋芳》中記錄了多種可食用花卉。戴羲的《養余月令》載有食用花卉18種。據史料記載,清朝的慈禧太後對花卉食品情有獨鍾,宮廷御廚為了迎合她的喜好,開發出許多花饌食品,而且流行至今。
目前,在一些傳統菜系中還保留了鮮花入饌的習慣,如魯菜中的桂花丸子、京菜中的芙蓉雞片、滬菜中的荷花栗子、粵菜中的白菊花五蛇羹等。
近年來,國外也悄然興起食花熱。南美洲人喜歡吃新鮮的旱金蓮花;東歐國家喜歡用玫瑰花瓣煮果醬;土耳其人用茉莉花和紫羅蘭製作甜食;日本和歐美各國則將大波斯菊、雛菊、秋海棠、三色紫羅蘭、金盞花、接骨木花、葫蘆花、南瓜花、玫瑰花推上餐桌,其中以花卉為主料的色拉、點心等備受歡迎;而在東南亞各國,用羅勒等香草植物製作的風味菜餚成為特色菜品。
以花入饌,吃出營養和健康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黃叢林研究員告訴記者,他們已培育出18個食用菊花專用品種,都具有黃酮、維生素C、鈣含量高的特性,一些蔬菜種植商引種後,普遍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江蘇句容特菜開發中心巫庭春就是引種者之一,他的食用菊花上市後供不應求,每畝地收益1萬元以上。
黃叢林指出,鮮花入饌,不僅因其美麗的外形,關鍵在於大部分花卉的花瓣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所以,我們要多選育、開發那些具有營養和保健功能的花卉。
中國菜最講究色、香、味,鮮花入饌恰好滿足了這些需求。鮮花花瓣色彩艷麗,而且口感不錯,配入菜中會讓人食慾大開。鮮花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氨基酸以及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B、C、E和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鋅、鉀等,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目前,我國可供食用的花卉有梅花、菊花、玫瑰、百合、茉莉、荷花、丁香、桂花、木槿、梔子花、金銀花、海棠花等100多種。在我國,花卉食用有著深厚的中醫葯學背景。比如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食用仙人掌具有利尿作用,治療腎炎、糖尿病等有很好的輔助療效。這些特點使得花卉成為理想的保健食品。遺憾的是,目前花卉的食用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食用花卉還沒有形成產業。
食用花卉,有前景更有挑戰
近年來,我們花卉產業發展迅猛,花卉品種十分豐富,這為開發食用花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食用花卉開發還存在著很多盲點,亟待解決。
一是食用花卉的種植規模較小。食用花卉奇貨可居,尚屬高檔食品,在市場上售價奇高,大多銷往高檔酒店,價格很難被普通消費者接受。在種植領域,食用花卉目前尚屬冷門,種植者擔心:如果銷不出去,做的是賠本生意。另外,食用花卉的產業化開發,需要有營養價值、產量高的優質種苗做保障。目前缺少食用花卉專用品種,食用花卉種苗的擴繁程度不高,這些都阻礙了花卉的規模化生產。
二是缺少對食用花卉營養價值的量化分析。很多人都吃過蒲公英、黃花菜等,經驗往往來自從飢荒年代走過的媽媽、奶奶一代人,但到底哪些花卉可食?花卉的哪個部位可食?具體到每一個可食花卉中含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保健功能?很多人說不清楚了。有人更是認為,吃花是一種冒險行為,萬一吃中毒了怎麼辦?缺少對食用花卉營養價值的量化分析是影響食用花卉推廣的一個障礙,很少有營養師、保健專家對食用花卉做科學分析,甚至去推薦一些有營養保健功能的花卉。
三是食用花卉的保鮮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食用花卉和蔬菜水果一樣,新鮮是衡量其品質的重要標准之一。大部分食用花卉產於農村,而食用花卉的最大消費市場是在城市,花卉不能實現全部就地採摘、就地消費。有專家指出,花卉越是新鮮,其營養成分就保留得越多,如果花卉經過烘乾、晾曬,其營養價值容易流失。如果食用新鮮的花卉,其有效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保健效果會更好。由於食用花卉尚未形成產業,鮮花保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相信,食用花卉這座產業富礦一定會得到很好的開發,食花之風將再次盛行
⑥ 農村的花卉市場消路廣嗎我想在家裡種植花買,不知種什麼好
以前種過花嗎?有沒有經驗?
花總比種菜種莊稼收入要高點,你可以試試,沒事的時候可以去花卉市場轉轉
⑦ 在農村,建立花卉養植基地有市場嗎
如今,市場上許多微觀植物和花卉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和前景。因此,對於許多想在農村創業的人來說,選擇建立花卉繁育基地供人們參觀和觀賞,並在觀賞的同時購買各種盆栽是一個很好的商機。創業者也可以利用盆栽進行栽培訓練,讓許多顧客和朋友在觀看和玩耍的時候可以學到一些基本的栽培方法,這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贊譽。
此外,圍繞花卉栽培還可以開發一系列產品,如花苗、盆土、花盆、老樁等。但是話說回來,花卉種植仍然需要一定的投資。那些想做這一行的人可以從技術研究開始,當資金到位時,他們可以增加投資。只要方法合理,市場洞察力敏銳,一定會賺錢的。
⑧ 現在開花店的前景和利潤怎麼樣
開花店的前景還是不錯的,就看你的地勢和客戶源多不多了,畢竟現在的生意這么難做。
⑨ 西晁花卉市場在哪裡,我該怎麼去,我是第一次來西安,請高人帶路。
在西晁村向南800米處。周二和周六有市場。
公交有902路、908路,西晁村下。或坐公交在西辛庄下(比較多),在西辛庄坐902路、908路,西晁村下。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⑩ 花卉批發市場有哪些
斗南花卉市場介紹(中國最大的鮮花批發市場)
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於1998年8月18日破土動工,佔地74畝,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額近億元,已建成了功能齊全的綜合鮮切花交易大廳、玫瑰交易廳、車花交易廳、精品花交易區等。市場的建成和健康運行,為廣大花農、花商和從事花卉產業的企業提供了一個較好的交易平台。
斗南花卉市場每天有10000餘人次進場交易,日上市鮮切花66個大類,300多個品種,約400-600萬枝,日成交額350-550萬元,每天有280餘噸鮮切花通過航空、鐵路、公路運往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周邊國家或地區。2004年市場銷售花卉種苗、種球8000餘萬株,鮮切花21億枝,交易額突破14億元,佔全省交易量的80%,全國的47%,冬季花卉交易更佔到75%。市場99年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定點花卉市場」;2000年被國家林業部和中國花卉協會列為「全國重點花卉市場」; 2001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評為「全國最大鮮花交易市場」。2004年斗南花卉市場主體單位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被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八部委授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市場先後接待了100餘位中央領導和邦交國家領導人的考察、參觀、指導。它的繁榮帶動了花卉相關產業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每年到斗南花卉市場參觀、旅遊的外國遊客約3萬人,國內遊客4萬餘人,散客10萬餘人,六年共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
斗南花卉市場的建成使用,成為了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典範,五年來帶動我省花卉苗木種植戶達10萬余戶,面積20.8萬畝,市場吸納下崗職工1500餘人,農村富餘勞力3000餘人,擴大了再就業渠道,市場的繁榮帶動了花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小城鎮建設。
幾年來,市場充分發揮了引導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對雲南乃至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壯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