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漢代花卉

漢代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9-15 15:05:31

Ⅰ 漢代代表愛情的花是什麼花

斷腸草

Ⅱ 秦漢朝的國花是什麼

漢朝推崇櫻花和菊花。
唐朝推崇櫻花和牡丹
宋朝推崇菊花和蓮花。

明朝推崇梅花
滿清的慈禧指定牡丹為國花。
國民政府定梅花為國花。
共和國默認牡丹為國花,錢幣和護照都有牡丹標志。

Ⅲ 旗袍上的海棠花怎麼解釋

當海棠花遇見旗袍,竟是一種風雅的相惜美韻。清風古典,悠悠歲月。搖曳生姿,飄逸如雲。風尚錦衣,花容月貌。詩不及詠,詞不達歌。花無百日紅,衣難四季新。所謂雲想衣裳花想容,最美不過自然風。

垂絲海棠花,在百花百氏之中最為特別。特別之處是:海棠花無香。無香,是花之為花最讓人心生怨憾的惆悵。無香,但不失妖嬈,妖嬈不失高潔,高潔不失雅俗。這正是海棠花備受愛花惜花之人鍾情偏愛於她的品格之美,缺憾之美。

Ⅳ 漢朝人喜歡什麼花

漢朝好像沒有特別的花文化,可能喜歡桃花。

Ⅳ 每個月的代表花分別是什麼

1-12月代表花分別是水仙花、杏花、桃花、杜鵑花、牡丹花、梔子花荷花、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梅花。

1、一月水仙花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國民間的清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作為年花。

水仙花對生活的要求簡單樸素,適宜的陽光和溫度,一盆清貧的水,就滋養了它的一生。

2、二月杏花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數百年問世的《管子》中就有記載,因此,至少在中國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盛開時的杏花,艷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占盡春風。杏花的花期為2月份到5月份,花期較長,杏花來了,春天也就來了。

3、三月桃花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園子里的樹上結滿了鮮桃,那些甜美的果實可吃個飽)」的句子。桃花在中國文化中有豐富的含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朵朵盛開的桃花暗示了古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

4、四月杜鵑滿

杜鵑花在中國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

5、五月牡丹

牡丹花雍容華貴,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喜愛。牡丹有不畏權勢的含義,傳說在一個隆冬大雪飄舞的日子,武則天在長安游後苑時,曾命百花同時開放,以助她的酒興。紫羅蘭在春天盛開,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爭艷在深秋,梅花斗俏在嚴冬。

薔薇、芍葯開在早上,夜來香、曇花開在夜間,要使百花服從人的意志,在同一時刻一齊開放,是難以辦到的。但是百花懾於武後的權勢,都違時開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葉,傲然挺立。武後大怒,便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了洛陽,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艷,錦綉成堆。

6、六月梔子

梔子,為茜草科常綠灌木。梔子除了觀賞價值高,還是很著名的染料和葯材。

7、七月荷花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

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中國人熱愛荷花高潔的品格,其精神可謂世代傳頌。

8、八月桂花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

9、九月菊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

10、十月芙蓉

芙蓉原產於我國,四川、雲南、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帶栽培最多,歷史悠久, 蜀後主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亦種植木芙蓉,繁花似錦,光輝燦爛。從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國」之雅稱。

11、十一月山茶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

山茶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兩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也造成轟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12、十二月梅花

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中國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重多。自古以來,它和松、竹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歷來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梅花品行高潔,不畏嚴寒。

(5)漢代花卉擴展閱讀

古人聞花"香"將花卉分成九品

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謂的「國色天香」,缺一不可。

古人看重花香,與「香氣養性」的觀念有關。古人對香頗有講究,分出「養口」、「養鼻」、「養目」等不同類別,花香屬於「養鼻」類。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極品,則稱為「天香」,與生俱來,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稱作「天香」。

但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是蘭花之香。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品花》中,將花卉分成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種,蘭花為一品之首,後面依次為牡丹、梅、細葉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陽。

Ⅵ 請問漢朝的時候有牡丹沒。怪我孤陋寡聞不清楚

漢代有牡丹
不僅如此,而且漢代時的牡丹都有很美的傳說呢!

Ⅶ 漢朝時有瓊花嗎那時候把瓊花叫做瓊花還是叫做什麼花

根據記載,漢代揚州城東曾有一株瓊花,當時有人特為之建"瓊花觀"。宋朝歐陽修做揚州太守時,又在花旁建"無雙亭",以示天下無雙。據宋朝周密撰的《齊東野語》記載,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一1048年),曾從瓊花觀中將瓊花移栽到開封,但後因逐漸枯萎而發回揚州。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誰知逾年而枯。不久,載還揚州,卻又枯木復甦,人們皆稱瓊花是有情之物。可惜,這一代名花終於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據杜游在《瓊花記》中載:宋高宗紹興年同(1131一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揚州瓊花也成了他們的擄掠目標,大棵的連根拔去,挖不盡的齊土鏟平。可是過了一年,被鏟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寧的精心培養,終於慢慢恢復了原狀。令人驚嘆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國的那一年,揚州瓊花突然死去。是否這花也有情,而為大宋王朝的滅亡悲傷呢?關於這一點,那就不是筆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來"天下無雙"的揚州瓊花,一旦香銷玉殞,便成了"絕世之珍"了。 20年後,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個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補種在瓊花觀,後人稱瓊花者,實是"聚八仙"。至於"聚八仙"與瓊花的關系,下面我們再作介紹。不過我們由此可知,將聚八仙認作瓊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以後歷經兵災戰亂,聚八仙也絕種了。從那以後,瓊花觀花亡觀廢,有名無實。不過,即便如此,瓊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佔有一席之地。據載,有人在瓊花香銷玉殞之後,仍登上瓊花觀,尋覓古瓊花的芳蹤,感懷思舊:"何年創此瓊花台,不見瓊花此觀開。千載名花應有盡,尋花還上舊花台。" 然而,世人的心願直到建國以後才得以真正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揚州瘦西湖園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鄉野,尋寶覓珍,終於在蜀崗重新發現"聚八仙",並移栽湖園,精心培植,中國最獨特的"仙花",終於重新開放了。八十年代以後,揚州市人大常委會為進一步滿足人們的心願,已決定將瓊花定為揚州市花。從此,歷盡劫難的千古名花--瓊花,終於在揚州古城重放異彩,並成為揚州城內頗具特色的重要旅遊資源,是維揚古城的象徵之一。

Ⅷ 黃鶯菊的詳細資料

菊花屬菊科,原產於我國,中國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較多的野生菊花。中國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古籍《禮記》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花」的記載。漢代以將菊花作為葯用植物栽培,晉魏時期已大量栽培,以後逐步發展為觀賞花卉。宋代是菊花發展的鼎盛時期,宋代劉蒙泉所著的《菊譜》收有菊花品種163個,這是我國最早的菊花專著。明代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收錄菊花品種270多個。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菊花都是由中國傳去的。在公元386年中國菊花由朝鮮傳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日本栽培的菊花已成為四季常開,品種繁多的花卉。17世紀末葉,荷蘭人來我國經商,將菊花帶回歐洲。十八世紀中葉,法國商人又從我國搜集許多優良品種,引種到了法國。十九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均,將我國和日本優良菊種進行雜交,在英國廣泛傳播。後來又從英國傳入美洲。現在菊花以遍布全球,成為了全世界人民所喜愛的名花,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觀。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們通過人工栽培、雜交育種和自然變異,菊花從原始的黃色小菊演進為今天這樣五彩繽紛的著名花卉。明末時菊花譜記載品種有14種,清朝時增至24個品種,民國時根據花瓣形狀把菊花分為10大類。目前植物分類學記載全世界有菊科植物920屬,19000種,我國約有164屬,1950種。有中國目前擁有3000多個菊花品種,在園藝上從其花色上分有黃、白、紫、綠等色,並有雙色種;從花形上分有單瓣、復瓣、扁球、球形、外翻、龍爪、毛刺、松針等形;從栽培方式上分有立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花壇菊、嫁接菊;從花期上分有春、夏、秋、冬、四季菊等。據《本草綱目》記載:「菊之品凡百種,宿根自生,莖葉花色,品品不同。……其莖有株蔓紫赤青綠之殊,其葉有大小厚薄尖凸之異,其花有千葉單葉、有心無心、有子無子、黃白紅紫、間色深淺、大小有別,其味有甘甜之別,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

菊花品種繁多,那麼栽培菊花如何選擇菊花品種呢?曾有人總結出選擇菊花的四字訣: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為花要嘩然鮮艷自開至落色不變色,「生」意為枝莖挺秀始終不垂,「奇」 意為花瓣色澤風采矯然出眾,「品」意為標新立異的風格自有一種天然的神韻。

菊花千姿百態的花朵,傲霜鬥雪、獨立寒秋、不畏嚴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愛。歷代都有賞菊活動,南宋時期每年在宮廷中舉行菊花賽會,晚上點燃菊花燈。宋代民間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會上,展覽名菊、飲酒賞菊、寫詩頌菊。

Ⅸ 我國古代花卉園藝起源於什麼時候

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觀賞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葉、莖、根等。通常以花朵為主要觀賞對象。從一般意義上講,花卉也是代表一切草木之花。

我國古代花卉園藝起源很早,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具有觀賞價值的人工園林。我國的花卉資源豐富,經過長時間的引種和國內外交流,積累了很多花卉園藝經驗。

我國的獨立的花卉園藝是從混合的園囿中分化出來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園」、「圃」、「囿」等字。商周時期的園圃是栽培果蔬的場所,所栽果木如梅、桃等也兼有很好的觀賞價值。當時的囿和苑都是人工圈定的園林,有垣稱囿,無垣為苑。

漢代,漢武帝利用舊時秦的上林苑,加以增廣,「周袤數百里」,南北各方競獻名果異樹,移植其中,多達2000餘種,有名稱記載的約100種,建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植物園,在我國花卉栽培史上有較大影響。

漢代已經有了盆栽花技術。考古工作者從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發現墓室內壁有盆栽花的壁畫,表明盆栽花至遲在東漢時已流行。

從花卉本身的演變看,許多花卉原先本是食用、葯用的植物,人們喜愛其花朵,遂逐漸轉變成專供觀賞的花卉。或者食用、葯用兼顧,如白菊花、芍葯、荷花等。但是,更多的是發展成為專門的觀賞花卉,如我國獨特的牡丹、蘭花、菊、臘梅、月季、茶花等,它們是花卉的主流。

Ⅹ 古代夏季長安開什麼花,作為漢朝的京師,宮廷內都種什麼花

種植花卉始於周、秦,漢、唐時達到盛期。漢武帝時,擴建上林苑於長安京師,並建離宮,種植花草,群臣來自遠方,各獻名果異卉3000餘種。《關中記》載:上林苑中的扶荔宮多種植亞熱帶奇花異草,有菖蒲、桂花、指甲花、木香等。《西京雜記》中說,上林苑有植物3000種,其中積草池中的珊瑚樹,為越南王趙陀所獻,號為烽火樹,並有4種海棠花,7個梅花品種,即侯梅、朱梅、紫花梅、同心梅、胭脂梅等,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植物園。

熱點內容
百合台酒官網 發布:2025-09-23 20:05:23 瀏覽:91
櫻花直播大 發布:2025-09-23 19:58:51 瀏覽:476
蘭花開屏 發布:2025-09-23 19:56:24 瀏覽:930
蘭花樓靠譜嗎 發布:2025-09-23 19:54:03 瀏覽:487
荷花當帽子 發布:2025-09-23 19:43:55 瀏覽:945
竹葉松盆景 發布:2025-09-23 19:36:36 瀏覽:828
盆栽油甘 發布:2025-09-23 18:56:54 瀏覽:738
開紅色茶花 發布:2025-09-23 18:45:40 瀏覽:751
張飯郎休丁香 發布:2025-09-23 18:41:14 瀏覽:982
給人玫瑰手有餘香 發布:2025-09-23 18:39:49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