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紙版畫花卉圖片
❶ 怎樣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美術教師
每一個邁入教師行列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願望,那就是被學生所喜愛。就「喜愛」二字現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要讓學生喜愛你,就必須讓學生對老師本身有好感,還對你上的課感興趣,所以說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很不容易。首先必須自身文化修養好,有良好師德並且業務能力強,能引領學生自主有興趣地學習。要成為這樣的老師,有一定難度。縱觀周圍一些美術教師,學習他們的長處,也總結這幾年來的經驗,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鞭策自己,希望自己離「被學生喜愛」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一、美術教師素質的自我完善。 1.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提高個人人格魅力。 美術教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教師群體,因為學了藝術總有點「傲慢」、「前衛」、「另類」,總以為自己是藝術家,與學生有距離,說不準還會染上社會上的浮誇風,想著利用自己的專業謀求另外的發展,不能成為全心全意地當美術老師,所以師德修養很重要。美術老師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而確立自己的人生目的,學習師德規范 ,做學生的良師、朋友,為學生排憂解惑,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以專業的理論來促進學生美學素養的提高。 2.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文化、藝術修養。 美術這門學科有很強的專業性及時代性,這要求老師不僅要有較強的基本功,更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了解最新動態,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及創作能力。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現在與現代視覺化時代,只有隨時關注新的文化發展動態,讓自己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靈敏的嗅覺才能在指導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引領他們感知現代的社會,現代藝術的發展,提高他們藝術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喜歡上這門學科。譬如在七年級下冊《讓畫動起來》這課,教師如果不關注學生喜歡的動漫形象,還是按照自己的思維自己那個年代對漫畫的理解來講解漫畫,就必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 3.不斷學習教材教法,讓美學理論與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雖然說美術教師不是「畫家」,「光說不練」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美術老師,但是「光畫不說」更不能叫做一個老師,所以美術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而且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一個不能將自己的專業理論傳授給學生的人是不能算稱職的老師的,不能生動地傳神地傳授知識的老師又怎麼能讓學生喜歡呢?在新課程改革中研究課堂教學過程,引領學生進入藝術大世界,培養美術的鑒賞能力和藝術整合能力,就必須不斷學習教材教法,總結別人先進的教學經驗並且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三機一幕), 研究課堂的結構、課堂的教學過程,提高講解的水平與指導教學的能力,開拓課堂的廣度,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氣氛,提高課堂的質量。在課堂之外加強橫向聯系,積極撰寫教學心得和堅持美術創作,將「學術型」和「教學型」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做好一個美術教師。 二、上好一堂學生喜歡的美術課 1.課前推敲好本課的教學目的,設計好教學計劃。 課前做好教材、學生情況的分析,推敲好本課的教學目的,設計好教學計劃,寫好教案,製作好課件——「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節好課也是同樣的道理,高樓要選好地基,上課要做好情況分析。你本節美術課主題是什麼?是欣賞能力的培養,還是創作能力的培養,等等。例如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的「秀色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學生群體是熟悉居住在此的,那你把教學目標放在園林如何美,構造如何獨特,民居色彩如何環境如何等,學生自然不耐煩,他們也許比你要更了解,那這課就應該定在自我能力的實現上。由於這種創造不可能成為驚世駭俗之作,但其表現手法上卻是多樣的,同樣能開啟思維的深度廣度,同時也適用於大多數同學,對於創新思維的普遍提高也有積極意義。本著這樣的目標,在課堂設計及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可擴充材料和工具的固定性,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手法,用不同的材料同樣的畫種(版畫)來表現同一個主題「小橋、流水、人家」。這樣課堂會隨著你設計的主題和設計的目的而發展,同時學生的自我創新和豐富的材料(如吹塑紙版畫、撕紙版畫、泥雕版畫等)、多種的技法改變了單一的技法學習,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欲,這樣的作業從材料到構思都是學生自主創造力的體現,這樣的課學生怎會不喜歡? 2.課堂合理使用直觀性強、信息量大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突破教學的難點。 有了好的教學設計,還要使學生感興趣,那麼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課前就能很快很有效地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角色游戲》一課中利用京劇唱段導出新課,能夠讓學生在古老的唱腔中立刻進入角色,這樣既引出了課題,又激發了興趣。又比如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可以用央視大型紀錄片《故宮》的錄像來激發學生興趣。當他們的注意力、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時,開始講解新課,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製作合理、有效的電子課件對於課堂難點的突破同樣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在義務教育課程七年級《重復的魔力》中針對如何使學生認識對稱的美,用對稱的形式進行藝術表現並認識美與數的關聯,我在課件中運用大量的圖片——古老的抱琴、電子環繞原子核運轉示意圖、奧運標志、彩陶、古今建築、名畫、生活中的花草、現代工業設計等各種領域中的素材,讓學生很直觀地感知到了「對稱」那就是指一條中心線劃分形態時,相對的兩邊的視覺元素相同,呈現1:1的數比關系,也就解決了課堂的重點問題。而我們課堂的難點是學生能運用「對稱」 的形式進行藝術表現,於是我選擇了圖案設計,利用課件學生知道了圖案與寫生的區別、知道了適合紋樣、知道了圖案設計的步驟。在此基礎上我利用課件的可操作性,現場給學生演示對稱圖案骨架的設計,什麼是中心對稱,什麼是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可以說清晰透徹,一目瞭然。這使學生熱情高漲,他們要自己嘗試,並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出了多種多樣的對稱骨架。我又讓他們填入花卉圖案,於是一幅幅美麗的對稱花卉圖案通過他們自己的雙手展現在大家的面前,這樣課堂難點也在課件的幫助下圓滿地解決了。 3.積極組織有趣的雙邊活動,以激發學生的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和自我實現的創造力。 美術學科所培養的創造力有兩類,一類為特殊才能創造力,表現在有一定審美價值美術作品的創造,這種創造力一般表現在有天賦的特長生身上;另一類創造力則表現在相對的自我實現的能力,雖然這種創造力形成不了驚世駭俗的作品,但由於形象語言的多樣性,也能開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形成廣義的形象思維文化教育。我想這種自我實現的創造力正是我們要培養的能力,對於大多數同學都適用,對同學的創新思維的提高也有積極意義。 如八年級上《小橋·流水·人家》一課中,我採用了撕紙版畫這種表現形式,目的是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興趣與參與欲。在恰當的指導下,學生會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從過程到結果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體驗。而廢舊材料的立體構成造型,從材料到構思則完全是學生創造力的體現。這樣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給學生留有了自由表達思想情感的空間。 4.課後與學生有反饋,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學生是教學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評價中學習,在評價中提高。學生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所以老師要和學生有反饋,在課後要有評價,這個很重要。我們可以利用直觀手段與學生分析作品,讓學生在說作品中提高自我的鑒賞能力;且在自行准備題材、素材、創作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的藝術創造力,同時也在課後在教室後牆上專門設立「我們的天地」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為自己的藝術才華得到肯定而獲得自豪感、自信心,從而獲得健康的心理鍛練。 做一個好的美術老師很難,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好的美術老師更難,應本著自我的良心,保證不虛度每節課,以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帶領學生們一起享受藝術。
❷ 母親節快要到了 我想給媽媽做一束花 誰知到怎麼做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如海,在母親節到來之際,送鮮回花表示感恩,很好。康答乃馨、滿天星都是送給母親的最佳花卉。現在選擇兩類比較典型的母親形象,說說送花的側重:
貼心型母親:
最佳鮮花:白玫瑰和康乃馨代表對媽媽說不完的愛,青青的葉子希望媽媽能青春永駐。
建議:在母親節送媽媽一個快樂平安花束,它由黃色、粉色康乃馨11支、白玫瑰19支,配滿天星、綠葉。藍色、綠色皺紋紙包裝,綠色緞帶打結。最喜歡看媽媽臉上那開懷的笑,希望媽媽每天多笑一些,年輕一些,這是孩子最真誠的祝福!快樂平安由白色玫瑰花、粉色、黃色康乃馨、9枝加綠葉、滿天星精心裝束的送給母親節的特別禮物。
事業型母親:
最佳鮮花:高貴典雅的鮮花搭配這類媽媽,可以讓媽媽變得更加年輕美麗,儀態萬千。這是個很有創意的選擇,絕對會給老媽一個驚喜。
建議:神秘優雅的的藍色妖姬,好似生活中耀眼的明珠,正是事業型媽媽的代表,9朵藍色妖姬配滿天星,藍紫色皺紋紙包裝,藍色緞帶打結。襯託事業型的媽媽氣質更勝一籌,讓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媽媽多一點優雅的女人味道。在母親節送給老媽,願母親年輕漂亮!
❸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像,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志、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郁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麼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裡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游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准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游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後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游戲。
三、嘗試想像創作 。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塗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像。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美術活動:設計郵票(大班)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准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熱愛小動物。
2、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活動准備 通心麵, 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 通過唱「小狗」這首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小狗小狗,汪汪汪,蹲在門口啃骨頭。
小狗小狗,汪汪汪,伸著舌頭搖尾巴。
小狗小狗,跑跑跑,別讓小球跑掉啦。
小狗小狗,找一找,聞聞寶寶哪去了。
[展開]
1. 談談你的小狗
- 向朋友們講講你養的小狗。
- 你還養過什麼寵物? (小狗, 小貓, 小雞仔, 金魚, 海螺, 倉鼠等等)
- 朋友們為了寵物都做了些什麼?
2. 用准備好的通心麵製作出小狗的樣子
-用什麼材料才能製作出小狗的毛呢?應該怎樣做呢?
-用通心麵來製作小狗吧。
① 准備好通心麵
②把通心麵貼在小狗的身上,要讓小狗的毛彎彎的卷卷的
③ 給小狗起一個名字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出示圖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刮蠟畫的技巧,了解刮蠟畫的特徵,初步掌握刮蠟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境的關系。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刮蠟紙每人一張、竹子筆每人一支
2、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談話: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你們害怕嗎?為什麼?
(二)欣賞視頻示範講解
1、我可不害怕黑夜,因為我有一支魔筆,它能刮破黑暗。(教師邊講邊出示掛圖現場做畫)我用摩筆刮破夜幕,看一看老師變出了什麼顏色?(幼兒回答)
2、教師邊講述邊示範畫:
3、小朋友們,你們說我的這支魔筆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麼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啊!原來就是一支竹簽筆呀!一支竹簽筆怎麼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這種畫紙就叫「刮蠟畫紙」
4、欣賞幾幅幼兒繪畫作品:甜甜的夢,引導幼兒說一說。
(三)幼兒思考大膽想像
1、天黑了,我們小朋友都睡著了,開始進入甜甜的夢鄉。(播放搖籃曲幼兒閉眼睡覺)教師用語言引導孩子進入夢鄉。
2、幼兒講述:你做了個什麼夢?(幼兒講述)
3、今天我們也把你做的夢畫下來,看看誰的夢做的最香。
活動反思:
《我的夢想》一課時,讓大家盡量敞開心扉,大膽想像,大膽著筆,畫出自己最想畫的、最喜歡畫的一切。這里的大膽想像最為重要,想像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上本課《我的夢》時,教師僅展示出一種正確的構圖范畫還不夠,必須再展示出有錯誤的幾種構圖,兩種構圖范畫相互比較,使學生通過對比,明確認識到畫面從構圖到顏色對比,有個明確的比較。這樣學習起來更方便。
面對特殊的學生,在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教師啟發學生展開聯想不夠深入,學生的運用線條的能力弱、對事物觀察得不仔細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反思、改進的地方。在教學時,不能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松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於參與美術活動。
如果安排我上這節課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過這次的國培培訓增加我們在幼兒有的應變能力的提高。
小網路: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製作陶藝飛毯。
2、激發幼兒對陶藝製作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紫砂泥、泥工板、陶藝服。
2、輔助工具: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凹凸不平花紋的小玩具、小圖釘)幾何圖形模具(硬幣、撲克牌折成的三角形、)等。
3、成品---神奇的飛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裝飾品,今天劉老師帶來的裝飾品可神奇了,不管是把它懸掛廳堂還是鋪在走廊上,都會使屋子裝扮得熱鬧又漂亮。它是什麼呢?
二、欣賞各種陶藝飛毯藝術。
1、出示各種飛毯讓幼兒觀察。
老師:「你們喜歡這些地毯嗎?這些地毯是什麼形狀的?上面是什麼樣子的花紋?花紋是一樣排列的?」
幼兒回答後教師:地毯有圓形的、方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半圓形等。上面的圖案不同,有動物的、有花卉、有水果的、有花紋。
2、師:「你們知道這些地毯是用什麼工具做出來的?
三、介紹陶藝飛毯製作方法。
先選擇一塊紫砂泥,用撮的方法將泥撮成又有粗又長的長條,然後用小雪花片或帶有凹凸不平的小玩具來裝飾四周的花邊,中間可以用小雞的印畫工具,有的小雞正展開翅膀玩前跑,有的小雞好象正在捉小蟲,有的小雞好象吃飽了,有的累了正在休息……
這樣的圖案喜歡嗎?
四、幼兒製作飛毯。
1、「那你們想做什麼樣的地毯?請幼兒說己想法。
2、交待要求,幼兒操作。
「快要過新年了,你們也來做條飛毯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喜氣洋洋呢?」鼓勵幼兒創作,引導幼兒塑造出不同圖案的飛毯。
五、結束。
完成後放於陶藝角一起展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小刺蝟運西瓜》排水畫畫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3、復習排水畫的畫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准備:
《小刺蝟運西瓜》范畫一張排刷、水彩顏料、油畫棒、畫紙
教學過程:
1、欣賞《小刺蝟運西瓜》范畫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一幅繪畫作品《小刺蝟運西瓜》,這幅畫上都畫有什麼啊?上面都用了什麼顏色?有那個小朋友能回答老師的問題那?猜一猜,誰知道老師是怎麼畫的那?那小朋友想不想學畫《小刺蝟運西瓜》啊?
2、學排水畫《小刺蝟運西瓜》
我們現在就來學一學,那小朋友還記得排水畫的畫法不了?那我們來一起復述一遍,小朋友們的記憶力真好,那先看老師是一步步繪畫《小刺蝟運西瓜》,看老師塗顏色時要注意什麼,你們要仔仔細細的觀察,一會你們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你們完成後老師要評出最會繪畫的小朋友,還有獎勵哦!
3、獨立作畫要求要運用多種顏色完成自己的作品,顏色要搭配好。保證自身和周圍的整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作品完成後,教師和小朋友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的方式貫穿 於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松地游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後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為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後爬過樹林,鑽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復習鞏固鑽,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鑽的要求去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後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鑽,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後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為刺蝟是縮起來滾的。對於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蝟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滾,最後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蝟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著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蝟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游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範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盡管內容上不難,准備中也顯很輕松,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
小網路: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卷須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兩面具短硬毛,葉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國是木刻版畫的故鄉,歷史悠久,在世界上具有深遠的影響。紙版畫則是藝苑中新出現的一種版畫形式,特別是吹塑紙畫,它取材容易、工具簡單、製作方便、效果獨特,可以拓印多幅原作,「版味」濃郁,具有強烈明快單純樸素的藝術魅力。對大班幼兒進行吹塑紙版畫教育熏陶,有利於培養幼兒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有利於提供創作的空間,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陳鶴琴先生曾指出:「兒童畫真正魅力就在於充滿了豐富的想像與童稚情趣的創造。」圍繞此思想我設計本課的意圖就在於讓幼兒初步掌握版畫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展開想像的翅膀,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將自己喜歡的事物表現在版畫中。
活動目標:
1、學會在吹塑紙上刻畫創作製作成自己喜歡的版面。
2、會運用摩擦塗色的方法運行拓印,進一步鞏固摩擦拓印的技能,增強手指肌肉的協調性,提高想像力。
3、幼兒產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版畫的興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准備:
1、幼兒作畫用具:
吹塑紙(人手一份)色卡紙(人手一份)
各色顏料、水粉筆、一次性桌布、自製海綿菇、6B鉛筆
2、教具:
收集各種紙版畫布置牆面、創設版畫展情境
示範作畫用具一套,中華民樂磁帶、錄音機
3、幼兒對摩擦拓印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參觀幼兒版畫展:
1、帶幼兒到活動室中參觀版畫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參觀幼兒版畫展,你們製作過版畫嗎?它是怎麼做的?
介紹版畫由來:版畫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它是用木板、石膏板、硬紙板、吹塑紙為材料作版畫的呢?
2、個別幼兒交流討論
二、欣賞製作版畫(講解示範)
(出示作品)
1、如何製作版畫
師:在吹塑紙上用鉛筆畫出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用力地刻畫,讓凹槽更加深刻,但不能把紙弄破。
2、如何拓印版畫:
在刻好的版面上均勻地塗上顏色,在蒙上色卡紙,左手按住不讓移動,右手拿海綿菇左右來回輕輕地摩擦拓印,再將紙輕輕拉起,一張版畫就完成了。
三、創作要求:
你們想不想將你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也來製作一幅版畫參加畫展呢?政治製作時有幾點要求:
1、刻畫版畫時運筆有力,讓凹槽更深刻,但不要劃破紙。
2、塗色要均勻。
3、摩擦、拓印時要輕輕來回拓印。
4、保持桌面及衣服的干凈。
四、幼兒創作教師指導(放中華民樂)
1、第一次創作:
師:好,接下來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動腦筋試是刻畫出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1)鼓勵幼兒大膽構思畫面內容,組合成美麗的畫面;
(2)刻畫版面時畫筆要用力均勻,不要刻破;
(3)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合理塗色、正確拓印,鞏固摩擦拓印的技能。
2、欣賞自己的作品,交流講評:
師:誰的版畫最漂亮?你為什麼喜歡他(她)的版畫?(引導幼兒從刻畫有力、塗色均勻、畫面飽滿、大膽想像上來講,肯定這部分作品)
3、第二次創作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小朋友製作的版畫,現在讓我們再來嘗試一次,這次要注意刻畫有力度、塗色要均勻,畫面才會又清晰又美麗。好,讓我們再試一次吧!
五、將作品布置成畫展,大家一起欣賞評價:
1、對有想像力與別人不同窗意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引導幼兒對拓印清楚、畫面豐富的作品進行評價,鼓勵那些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反思:
傳統的美術教學在教授此內容時,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第一步干什麼,第二步干什麼,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是被動的,它設有思維活動或較少思維活動。學生學習沒興趣,由於思維沒有打開,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學到的東西留於表面,雖然也能完成任務,但照葫蘆畫瓢的多,有創意的少,進入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改革以後,我將本課又進行了重新設計,新的設計重學生的主動參與,重思維,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已學的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抓住版畫的關鍵:製作凹凸版畫,進行發散思維,學生想出了很多種方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團結協助精神,同學圍坐一起學習,氣氛更輕松,學生製作單色版畫,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簡單、單調,課中設計了一個由學生動腦筋,教師對著實物投影儀進行添加,再對比的環節,這樣安排,學生很清楚地發現疏密變化對單色版畫的重要性,解決了美觀問題,結尾留了一個問題,如何利用單色版畫知識製作彩色版畫,教師精緻美觀的示範作品對學生視覺的強烈刺激,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實際上學生有了單色版畫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是能想到辦法的。
本課盡管將新理念的一些東西用了進來,但並不像一些公開課中所出現的問題:華而不實,只能作為公開課,不適合實際操作,而是非常朴實,很實在,只要有一台實物投影儀就行了,便於實際操作,實踐表明,學生在本課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效果非常好,到了下課時間,依然不懇罷手,通過此課教學,我以為:①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②說起新課程新理念,好像就會要想到多媒體、電腦等等高科技,實際上那隻是手段之一,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新理念的關鍵在哪裡,如何切實可行地用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新理念的應用才不會留於形式,而是能實實在在為教育教學服務。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2、注意表現畫面的背景,初步學習有層次地表現畫面。
3、發現幼兒園的美,喜愛幼兒園。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觀察、了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活動准備:
1、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
2、畫紙、蠟筆等。
3、幼兒用書:《我愛幼兒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能看出這是那裡嗎?誰願意來介紹我們的幼兒園?幼兒園里有哪些漂亮的建築?是什麼樣的?我們幼兒園最有特點的建築是什麼?
2、教師與幼兒討論繪畫的內容和方法。
教師:你想畫幼兒園的什麼地方?怎樣讓畫面表現得更豐富?先畫什麼?然後畫什麼?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1、在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進行創作。
教師:畫的時候要注意有主有次,畫面的背景和主要建築物要由前後層次。
2、交流、評價幼兒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幅畫表現的是幼兒園的什麼地方?你覺得那幅作品的內容表現得最豐富,層次最分明?是怎麼表現的?用了什麼方法?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愛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的剛開學時的一次音樂活動。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練習了音高、節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體驗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學習了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師幼共舞活動中,孩子通過稚嫩的動作表達了對老師、同伴和幼兒園的愛,使得活動達到了高潮。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我們的孩子處於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的時期,周圍的事物、環境,小小的變化即能激發他們什麼都想知道,問題也沒完沒了。所以,開展了此次活動《樹的朋友》。引導幼兒探索樹的朋友的秘密,讓幼兒可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也增進對樹的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樹有關的事物。
2、畫出樹的朋友。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准備:
范畫一張,油畫棒,活動手冊美術第9頁。
活動過程:
一、孤獨的大樹
1、出示活動手冊中的大樹,給大樹找朋友。
2、大樹有哪些朋友嗎?
3、互相交流,用簡筆畫形式在黑板上記錄。
二、樹的朋友真多。
1、為什麼說它們是樹的朋友?
2、出示圖片,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系,
3、了解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講解示範:太陽和樹、雨水和樹、有鳥窩的樹、藤條纏在樹上、松鼠蹲在樹上吃松果等。
三、幼兒操作
1、作畫要求(保持畫面清潔,繪畫的完整性)
2、分發幼兒活動手冊,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添畫小草、小花、太陽等。
5、對幼兒的作品給與肯定。
活動延伸:
給大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由於年齡特點決定,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活動交流環節有動有靜,這樣,既滿足幼兒想動的慾望,而同時也是讓幼兒由抽象的想像升華到表演,從而進一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了解連環畫的形式,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後順序,製作成連環畫,並且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後順序,並能通過繪畫表現出來,製作成連環畫。
3、與同伴協商,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
活動准備:
1、白紙裁成32k,數量7倍於幼兒人數。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3、水彩筆、連環畫、動物圖片、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麼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碰到了誰?後來又碰到了誰?最後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二、討論:怎樣製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麼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內容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並寫上頁碼。
③.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欣賞圖畫書,邊思考邊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這么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麼畫?(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時怎麼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
❹ 初二上學期生物(花),能給多少分我也就給多少了..
花的結構
關於花結構的本質,比較一致的觀點傾向於將花看作一個節間縮短的變態短枝,花的各部分從形態、結構來看,具有葉的一般性質。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是德國的詩人、劇作家與博物學家歌德(Goethe 1749-1832),他認為花是適合於繁殖作用的變態枝。這一觀點得到了化石記錄以及很多系統發育與個體發育證據的支持,並且能較好地解釋多數被子植物花的結構,因而延用至今。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花的各部分(如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及花序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適應性變異,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類型。
形態結構 花的形狀千姿百態,大約25萬種被子植物中,就有25萬種的花式樣。但是所有的花仍有共同的結構圖式,它們的組成通常為:
花托 花與莖連接的部分,由節與節間組成,節上著生花的能育與不育的附屬物。這些節往往由於節間的縮短和受抑制而緊密地擁擠在一起,導致花托顯著變形,因此,在形狀、大小和結構上都很不象莖。花托上所著生的不育部分(苞片、萼片、花瓣)可螺旋地或輪生地緊密排列在一起。輪生排列時,上下輪之間,常成交替的排列。有的植物的同一類器官,例如花瓣,可形成兩輪或多輪(重瓣花),如重瓣的碧桃花。
花萼 在花的最外面,對花的其他部分起保護作用。可分成幾個萼片,在形狀和構造上十分近似葉子或苞片。綠色的萼片中含有葉綠體,表皮層上具氣孔(器)和表皮毛,但很少象葉子那樣分化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在形態學上,把花萼視為一種變形的葉子。萼片一般成輪狀排列,但有些原始科,例如毛茛科為螺旋排列。它們也可成花瓣狀,或與退化的花瓣結合在一起。萼片極度退化時,成為細齒、鱗片、刺毛或成小突起。受精後,花萼脫落或宿存,宿存的花萼對果實的發育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花冠 在花萼之內,花冠通常可分裂成片狀,稱為花瓣。花瓣一般比萼片大,在形態學中認為花瓣也是一種葉性器官。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花瓣的表皮層上,也可有氣孔和表皮毛。花瓣的大小和形狀有很大變化。有的很大,有的則相當細小,甚至退化成鱗片、刺毛或各種腺體。花冠除了具保護作用之外,花瓣的顏色和香味,對於吸引動物傳粉起著重要作用。花冠之所以有各種鮮艷的顏色,是由於細胞中含有有色體和細胞液中的色素,並受細胞內、外各種因素變化的影響。有些風媒花的花被很不明顯,或呈綠色或近乎無色。
根據花瓣分離或聯合的情況、花冠下部並合而成花冠筒的長短,以及花冠裂片的形狀與深淺等特徵,可將花冠的類型分為:筒狀(向日葵的管狀花)、漏斗狀(甘薯)、鍾狀(桔梗)、輪狀(番茄)、唇形(芝麻)、舌狀(向日葵的舌狀花)、蝶形(花生)和十字形(油菜)。其中由於筒狀、漏斗狀、鍾狀、輪狀和十字形花冠,其花瓣的形狀與大小較一致,故這類花為輻射對稱。而唇形、舌狀與蝶形花冠,其花瓣形狀、大小不一致,則呈兩側對稱。也有些花,如美人蕉的花是不對稱的。
雄蕊群 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總稱。各類植物中,雄蕊的數目及形態特徵較為穩定,常可做為植物分類和鑒定的依據。一般較原始類群的植物,雄蕊數目很多,並排成數輪;較進化的類群,數目減少,恆定,或與花瓣同數,或幾倍於花瓣數。在一朵花中,如有4枚雄蕊,其中兩枚花絲較長,兩枚較短,稱二強雄蕊,如唇形科和玄參科植物;又如一朵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長2短的,稱四強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另外,雄蕊中花絲或花葯部分,常有並連現象,假如花葯完全分離,而花絲聯合成一束的,稱單體雄蕊,如蜀葵、棉花等;花絲並聯成為兩束的,稱二體雄蕊,如蠶豆、豌豆等;花絲合為3束的,稱三體雄蕊,如連翹;合為4束以上的稱多體雄蕊,如金絲桃和蓖麻等。相反,花絲完全分離,而花葯相互聯合,稱聚葯雄蕊,如菊科,葫蘆科植物。
每一個雄蕊,通常由花葯和著生它的一個細的花絲組成。花葯在花絲上的著生方式可分為:①全著葯,花葯全部著生於花絲上,如蓮;②基著葯,僅花葯基部著生於花絲頂端,如莎草、小檗;③背著葯,花葯的背部著生於花絲頂端,如油桐;④丁字著葯,花葯背部中央一點著生於花絲頂端,易於搖動,如小麥,水稻;⑤廣歧葯,葯室完全分離成一直線,並著生於花絲頂端,如地黃;⑥「個」字葯,葯室基部張開,上面著生於花絲頂上。
通常每個花葯由兩個葯瓣組成,每個葯瓣有兩個花粉囊,其中有花葯壁和產生小孢子的葯室(孢子囊)。花葯壁到發育後期,可由表皮層、葯室內壁、中(間)層和絨氈層等 4層細胞組成。每個孢子囊中有許多小孢子母細胞,它們各自經減數分裂後,產生四個單倍體的小孢子。此後每個小孢子(核)又分裂一次,形成一個大的營養細胞(或稱管核),和一個小的生殖細胞(核),這時具兩細胞的花粉粒(即雄配子體)基本成熟。在成熟花葯開裂以前,葯室之間的分隔可能已破裂,四個孢子囊的花葯即變成兩個花粉囊。花粉粒即從開裂的花葯中釋放出來。花葯開裂方式有:①縱裂,沿兩個花粉囊的交界處縱行開裂,如油菜、牽牛花等;②橫裂,沿花葯中部橫向裂開,如木槿、蜀葵等;③孔裂,在花葯頂部具小孔狀裂口,如茄、番茄等;④瓣裂,花葯側壁開裂成數瓣,如樟樹、小檗等。
雌蕊群 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總稱。雌蕊位於花的中心,由著生胚株的心皮所組成。一般認為心皮是組成雌蕊的基本單位,一朵花中可能有一心皮或多個心皮組成為雌蕊群。心皮是葉子的變態。心皮包卷以後、相接部分所形成的一條縫線,稱腹縫線,而在相對的一邊,即心皮的中肋處為背縫線。
由一個或多個心皮形成的雌蕊,常分化出基部能育、膨大的部分,稱為子房,以及子房上面不育的部分,即花柱和柱頭。依據子房在花上著生情況的不同,分為:上位子房——子房底部與花托相連,這種花稱為下位花。如毛茛和金絲桃;下位子房——整個子房下陷於花托之中,並與花托完全癒合,這種花稱為上位花,如南瓜;還有半下位子房——子房的下半部與花托癒合,這種花稱為周位花,如甜菜等。周位花的花托多少擴大成杯狀或壺狀,子房著生在中央,花被和雄蕊圍著子房仍是上位子房,如桃花,所以周位花可以具有上位子房或半下位子房。此外,根據組成雌蕊的心皮數目和結合方式不同,又可將雌蕊劃分為單雌蕊和復雌蕊兩大類。單雌蕊又稱離生心皮雌蕊,其中一朵花只有一個心皮構成的雌蕊,如大豆,桃等;也有一朵花中由多數彼此分離的單雌蕊,如毛茛、草莓等。復雌蕊又稱合生心皮雌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心皮聯合形成,其中子房合生,花柱與柱頭分離的,如蓖麻、石竹等;有子房與花柱合生、而柱頭分離的,如棉花、向日葵;也有子房、花柱和柱頭3者全部合生,如油菜、柑橘等。從系統發育的觀點看,單雌蕊是比較原始的類型。
柱頭位於花柱的上端,其表面粗糙而有粘液,這是接受花粉的地方。子房內著生一個或數個胚珠。胚珠著生的地方,稱為胎座。胎座常分為:①邊緣胎座,單心皮、子房一室,胚珠著生在心皮的腹縫線上,如豆類;②側膜胎座,由兩個以上心皮構成的子房,胚珠著生於心皮的邊緣如油菜、黃瓜;③中軸胎座,由多心皮構成多室子房,胚珠生於子房的中軸部分,如棉花、柑橘;④特立中央胎座,由多心皮構成一室子房,胚珠著生在與子房壁分開的中軸上,如石竹科植物;⑤基生胎座,胚珠生於子房基部,如菊科植物;⑥頂生胎座,胚珠生於子房的頂部,如瑞香科植物。胚珠由珠被和珠心組織所組成。每個胚珠中,一般有一個大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後,形成4個單倍體的大孢子,其中3個很快退化,只有1個大孢子經數次有絲分裂,產生多細胞的胚囊(即雌配子體)。
此外,花各部分的基部往往具有蜜腺,稱為花內蜜腺。
一朵花,如果具有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4部分,稱為完全花;若缺少其中一部分者,則稱為不完全花。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都有的,稱為兩性花;有些植物的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這種花稱為單性花。只有雄蕊的為雄花,只有雌蕊的為雌花,例如櫟樹和柳樹的花。如果雌花和雄花同在一株上,這種植株稱為雌雄同株,例如櫟樹;如果雌花與雄花各自著生在不同的植株,則稱為雌雄異株,例如柳樹。有的植物,在同一株中可以有兩性花和雄花與雌花,而有的種,既有兩性花的植株也有雌花植株與雄花植株,如獼猴桃。
花模式和花程式 各類植物花的形態與結構特徵,可用花的橫切面圖解來表示它的各部分的排列形式,稱為花模式。例如棉花的花模式圖(圖7)。也可用某些符號及數字列成的公式表示,稱為花程式。例如棉花的花程式為:K(5+3),C5,A(∞)G(3-5:3-5),其中K代表花萼,C代表花瓣,A代表雄蕊,G代表雌蕊。P代表花被。數字均寫在代表字母的右下角,如數目很多用「∞」表示,排列一輪以上的用「+」表示,「()」表示聯合的意思,在「G」字上面或下面或上下面加一橫線,可分別代表下位子房,上位子房和半下位子房。「G」字右下角的數字中,冒號「:」前為心皮數,後為室的數目。在花程式前面的符號有「*」,代表輻射對稱花,「↑」代表兩側對稱花,「♀」代表雌花,「♂」代表雄花,「」表示兩性花。
成花過程 植物生長發育到生殖階段,莖幹上部分或全部頂端分生組織停止發生營養葉,從無限生長變成了有限生長,花可以在主莖的頂端或在側枝的端上發生,或者兩處都發生。許多植物的成花,包含有花序的形成。
生殖階段開始時,最容易看到的現象是體軸的迅速生長。在禾本科植物和具鱗莖的植物中特別明顯。伸長的軸上產生單個花或 1個花序。如果花是著生在分枝的花序上的,當加速產生腋芽時,也就接近成花了。
成花誘導 花形成的時期(或稱為花芽的分化時期)和方式是由植物內在的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植物只有完成營養生長,並在某種外界環境下,達到一定的生殖階段時,才能成花。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後能否成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素所決定,許多植物對晝夜相對長度的變化(光周期)和溫度有一定的需要范圍,在這兩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進入生殖時期。
在頂端誘發成花的時候,原來營養莖端的分生組織細胞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時細胞質明顯的變得濃厚,原來具有的大液泡,分散成為許多小液泡。其他細胞器,特別是線粒體數目大為增加,細胞的呼吸作用增強。以後,小液泡又明顯增多變大,並伴有細胞核的增大,核仁的體積也顯著增加。在這種增大的細胞核內,分散的染色體和濃縮的染色質的比率,在誘發的分生組織要比營養莖端上的高。這時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內,RNA合成加速,隨著新的核糖體的形成,總蛋白質數量也增加。另外,早期隨著成花因素的刺激,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十分旺盛,有絲分裂指數驟然升高。
誘發期後,也激起了DNA的合成和進一步的有絲分裂活動。這樣,細胞的數量大為增多,從而發生出花原基。上述這一發生過程,也就是通常指的花形態發生時期。 成花的分生組織的發生 頂端分生組織在進入到生殖時期後,有相當明顯的形態改變。這些變化與營養階段無限生長的停止和各種方式產生側生附屬器有密切關系。在營養生長時期,頂端分生組織在新的葉間隔期開始以前,向上生長和增寬。相反,在花發育時,頂端分生組織隨著花器官的連續發生,面積逐漸減少。有些花在心皮發生以後,還存留一些數量的頂端分生組織,但是停止了活動,而有的植物,則是由頂端分生組織的頂端部分產生心皮。根據花的不同類型,花器官可成螺旋順序向頂端發生;或者某一種器官(例如花瓣),在同一水平上形成一輪或兩輪,然後另一器官如雄蕊群,緊接著發生。
花器官的發生 花的各種器官發生之初,很象營養葉的發生,首先表皮原下面稍內的細胞開始平周分裂,位置有淺有深,其深度可因同一花中不同的花部而有變化。很多單子葉植物中,表皮原本身也有細胞分裂。通常花萼和花瓣開始發生時,細胞分裂的部位較淺,很象葉原基的發生。這一特徵已作為花萼和花冠都是葉性器官的證據。這些原基細胞平周分裂後,接著有不同方向的分裂,形成突起。隨著寬度和長度的增加,逐漸顯出有背腹的葉原基狀。其中萼片的發生更近似營養葉的發生。
雄蕊發生時,有較深入的細胞分裂,並逐漸形成了一種粗短的結構,在上端分化出花葯,下面的花絲可由於居間生長不斷地增長。
雌蕊的發育比較復雜,由於雌蕊是由心皮組成,而心皮相互之間及心皮與其他花部的並合,各有不同的形式,故變化多樣。
如果是離生心皮,心皮沒有聯合,則各個心皮在花原基頂端經平周分裂並在某一點上開始發生。這一點成為心皮的中央部分,由此在近軸方向分裂增殖,從而形成了一種馬蹄狀或圓丘狀的心皮原基。心皮原基繼續向上生長,邊緣並合成為一種囊狀的結構。有的植物,心皮原基的基部發生居間伸長,並且在基部邊緣首先並合。
合生心皮的子房,心皮可由各個原基接合形成一個單位結構,其中已看不出各個心皮的分界。不同的植物中,正在發育的雌蕊群上,可顯出各種不同程度的先天性的和個體發育的並合。心皮在個體發育上可以完全並合,到成熟時幾乎看不出縫線。這種並合含有表皮細胞的增大,有時還結合有表皮細胞的分裂。在子房上生長的合生心皮雌蕊群的花柱,根據心皮並合的程度不同,或者成為單個結構,或者每個心皮上面部分可以分開,各自成為花柱。
花粉粒從花粉囊輸送到雌蕊群的柱頭上的過程,稱為傳粉,一般可通過風、昆蟲、水、鳥以及其他方式進行。
起源與演化 一般認為花的演化過程是與昆蟲的演化過程平行發生的。但由於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花的化石,所以一般不清楚它的來源。植物學家只能依靠現存植物類群的花,進行各種比較研究,推測花各部分之間、花與其他器官之間的關系,以及花的原始狀態等等。
18世紀,J.W.von 歌德提出變態學說,認為花與莖、葉在本質上是同源的。20世紀30年代,W.齊默爾曼提出頂枝學說,卻認為花是一種枝幹係統,花與各種葉子只是一種平行進化的關系。然而一些花、特別是原始花的各部分開始發生時,不論從個體發育的來源看,或基本的維管組織結構看,都很象葉子。就是那些比較特化的花,也常可看到各種葉狀的過渡結構。因此,如果從形態學上看,花是一種孢子葉球,如果從解剖學上看,那麼花好像就是一個枝條,不過節間縮短,頂芽與腋芽消失,上面著生了與營養葉相似的花被、雄蕊和心皮等。
從比較原始的花,進化成高度特化的花的過程中,花的各部分有許多變化,例如花軸由長變短;花各部分的數目,由多變少;花各部分從螺旋排列趨向輪狀排列;一輪中各部分由分離的變成連合;由輻射對稱變成兩側對稱;由完全花變成不完全花;有花被的進化到了無花被;由兩性花演變成為單性花等等。
花的類型
1. 以花中各部分具備與否來分:
(1) 完全花(complete flower):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都具備的花稱之,如油菜、棉、桃、番茄等的花。
(2) 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的任何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稱之,如桑、南瓜、柳等的花。
2. 以花的對稱性來分
(1) 輻射對稱花(actinomorphic flower):通過花的中心,可作出2個以上對稱面的,又稱整齊花(regular flower),如棉、桃、茄等的花。
(2)兩側對稱花(zygomorphic flower):通過花的中心,只能作出2個對稱面的,又稱不整齊花(irregular flower),如蠶豆、三色堇、水稻等的花。
(3) 不對稱花(non-symmetry flower):通過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對稱面的花,如美人蕉的花。
3. 花部排列的方式
被子植物的花,以各部分螺旋狀排列的(spiral arrangement)為原始,如玉蘭、毛茛的花,其花的某些部分(突出的如雄蕊群和雌蕊群)不但沒有定數,而且是螺旋狀排列的。較進化的,例如大多數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不僅有定數而且為輪狀排列(whorled arrangement)。
4. 連合狀況
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彼此離生是原始的,連合是進化的,例如離瓣花是較原始的,合瓣花是較進化的。花的各部在連合時,在同一種器官連合,如花瓣與花瓣連合的,這種連合稱為合生(connection);也有花的不同部分之間連合,如棉的雄蕊群(花絲合生)與花瓣基部連合,這種連合稱為貼生(adnation),許多植物的花萼、花冠及雄蕊群和雌蕊的子房貼生,形成下位子房。
花的葯用價值
菊花消炎解毒退腫、止咳明目。治肺癰、肺炎、百日咳、目疾。
雞冠花解表邪、祛風濕。凡屬痔瘺下血、紅斑發疹、用鮮花六錢燉服兩三次即見效。用白雞冠花和豬肺半個燉服,可治咳血、吐血,紅雞冠花可治白帶。
鳳仙花能祛風活血、消腫止痛,治風濕痛、經閉腹痛、產後瘀血、跌打損傷、鵝掌風、灰指甲。
仙人球(俗名刺球)性寒味苦、有去瘀解毒、止血療傷的功效。用五錢至一兩燉服,可治痔瘺下血、以及新舊傷痛等症,有胃病的人用仙人掌與豬肝同服有良效。
映山紅能解表、清肺止咳、治外感頭痛、咳嗽、支氣管炎。
臘梅它的葉對癬類有較好療效,一般的皮膚癬症,用臘梅葉搗汁搽至微痛為度,連續數次即愈,此法治療腳癬,也有效。
水芙蓉性平味微辛能消腫散結,排膿止痛。耳後風火腫或腮腺炎、以及各種瘀腫。
牡丹花能調經活血、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千日紅是小兒科常用草葯。性甘平、能祛風退熱。小兒受驚腹脹、小便不利,取花7—10朵加鮮燈心草5錢或3錢燉服即可。
佛桑(又名扶桑)消腫解毒葯。一般瘀癰,用佛桑葉加冬蜜搗爛敷貼可以消除。用佛桑葉和水芙蓉葉調蜜搗爛加熱外敷治腮腺炎也極有效。
❺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1
(一)初步感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有許多樹葉和花,請你們來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初步感知。
幼兒有的拿著樹葉玩耍,有的圍著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兒的是仙客來和燈籠花這兩種特殊的花卉,孩子們圍著它們討論著。
2、在幼兒玩耍過程中,教師個別提問幼兒:你手中的樹葉它像誰?
幼兒紛紛拿著手中的樹葉,有的說像小船;有的說像彎彎的月亮;有的說像花瓣;有的說像圓形、橢圓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擴散思維活動:
1、教師提問:你玩的樹葉像什麼?這里的花有的像什麼?
孩子們想像力豐富,有的說像牙簽;有的說像縫衣服用的針;有的說像刺蝟身上的小刺;有的說像大頭針;有的說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兒擴展思維,展開想像,幼兒爭搶著說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說菊花像頭發;有的說荷花像彩色的燈墜……。
2、教師發散幼兒想像還見過的樹葉或花像什麼物品?
幼兒說有的樹葉像小船、月亮、箭、胡蘿卜、圓形等等。
幼兒說出了有的花像美麗的蝴蝶;有的說像發卡;有的說像衣服上蝴蝶結、雞冠、喇叭、太陽等。
引導幼兒活躍思維,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幼兒的創新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三) 創新想像和操作活動:
1、出示雞冠花、梧桐樹葉、鬱金香、小手、酒杯、公雞頭等的圖片。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揮想像空間,找出兩種相似的物體並進行粘貼。
本環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能將兩種相似的.物品進行正確的對應粘貼。
(四)創新思維活動:
1、教師:人們很聰明,他們通過觀察物體的某個特性或本領,做了相似的發明。出示實物雨傘、小鋸、鉗子讓幼兒觀察,讓幼兒了解這些東西是根據荷葉、小樹葉兩邊的小齒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夾住東西的本領發明出來的,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師引導幼兒開拓思維,想像出還有什麼物品是根據物體的某種特性或本領發明的。
本環節要讓幼兒知道是根據物體的特性發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做小小發明家設計發明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呢?
請幼兒自己講一講要設計什麼樣的發明,是根據什麼物體的什麼特性發明的。開拓幼兒的想像空間,大膽說出自己的創新想法。
4、讓幼兒繪畫出想要發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環節只讓幼兒用幾分鍾的時間簡單設計出自己的構想。將自己的創新想法展示出來。
本環節讓幼兒進一步開創思維,展開創新思維活動。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學習傾聽感受作品,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鼓勵幼兒嘗試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想像大膽地講述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在傾聽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表
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理解「輕輕的」、「柔柔的」、很棒「、」調皮搗蛋「等詞」
活動准備:
事先讓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鈴的知識
掛圖四幅、電鈴一隻
活動流程:
談電鈴→欣賞理解故事→傾聽錄音故事→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談電鈴
出示電鈴,問:「這是什麼聲音?你在哪裡聽到過?」
談談電鈴有什麼用。
欣賞理解故事
導入:森林裡的動物家裡也按上了電鈴,這些電鈴有什麼用呢?我們來聽一個《小老虎電鈴》的故事。
教師看圖講述故事
問:電鈴是干什麼用的?小貓生病怎麼辦?小羊生病怎麼辦?小老虎為什麼從來沒有按過電鈴?他很想按點鈴,結果發生了什麼事?這一次他真的生病了,他們會走嗎?
傾聽錄音故事
導入:小老虎為什麼按電鈴作弄別人?
豐富詞:輕請的、柔柔的、很棒、調皮搗蛋等詞
討論:小老虎為什麼按電鈴作弄別人?
安全教育
問:你喜歡小老虎嗎?為什麼?
小老虎按電鈴有什麼危險?
生活中有哪些電鈴、電話不能隨便按或打的?
(119、110、120、門鈴、醫院的電鈴等)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3
活動名稱: 房子{紙版畫}
活動目標:
1、了解製作版畫的步驟,學慣用版畫的方法表現房子。
2、嘗試用各種幾何圖形表現房子的主要外形特徵。
3、體驗製作版畫的獨特手法,享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宣紙、剪刀、筆頭堅硬的筆、白紙人手一份。
2、水粉顏料、吹塑紙、底紋筆、漿糊、彩色紙、稍後一些的紙板若干。
3、范畫一張,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2、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徵,了解作畫方法。
3、引導幼兒閱讀紙版畫《房子》,感知各種造型的房子。
引導幼兒看圖,猜一猜,這些畫是用什麼方法製作的?
教師示範製作紙版畫:用剪刀將紙板剪成各種形狀,並在紙上拼貼出各種房子,接著用黑色、或彩色的顏料塗滿白紙,然後,將宣紙覆蓋在塗滿顏料的畫上,並用手壓印後,輕輕揭起,放在一旁晾乾。
4、幼兒嘗試製作紙版畫《房子》。
鼓勵幼兒選擇吹塑紙或紙板材料製作版畫,提醒幼兒在刻吹塑紙上刻畫房子要清晰一些;引導幼兒在紙上一層一層地拼貼出浮雕裝的房子;注意拓印時紙在紙板上不能移動,並有序地進行操作。
5、教師在幼兒製作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6、引導幼兒觀察作品,講述自己喜歡的房子。
7、教師表揚畫面圖像清晰的作品。
教師准備紙版畫和吹塑紙版畫範例,並示範製作步驟,講解製作方法,讓幼兒了解製作版畫的過程
在美術區域,提供各種製作紙版畫的材料,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製作有趣的紙版畫。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都非常感興趣,孩子在活動過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難,剪好後么找不到剪的東西了,而且我發現許多剪的作品比例不夠協調,有的屋頂很小,屋子又太大;有的房頂太大,屋子卻很小,有的剪的三角形像四邊形,角都沒了。在討論的時候,幼兒們都知道如何來剪各部分,但是在剪貼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錯誤,我覺得關鍵是幼兒的剪貼技能太弱,剪貼的技能還需要在平時的活動中加強練習。最後在拓印時來老師的知道下還能完成。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線條畫的手法表現美麗的鳥,並突出鳥的不同特徵。
2、通過欣賞各種鳥,教師的示範講解,嘗試運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裝飾鳥。3、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像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1、范畫,勾線筆,白紙。
2、幼兒已認識過各種各樣的鳥。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復習已經認識的鳥。提問:你認識那些鳥?為什麼?這些鳥有哪些共同的特徵?
教師小結:這些鳥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貓頭鷹的眼睛大大的,老鷹的翅膀大大的,鸚鵡的嘴巴尖尖的,還會說話哩,真有趣。
2、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出示範畫)這是一隻鳥媽媽,它的鳥寶寶不見了,我們來幫幫它,好不好?那我們來看看它和以前我們見過的、畫過的小鳥有什麼不同?
二、學習鳥的畫法。
1、引導幼兒觀察范畫,認識各種點、線、面。
教師:鳥媽媽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點(線、面)還可以怎樣畫?讓幼兒在黑板上畫出來。
2、嘗試用線條來裝飾鳥。
引導幼兒討論,你准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鳥?用什麼線條來裝飾?
3、 教師提繪畫要求。
教師:現在該輪到小朋友大顯身手了,我們一起來畫鳥寶寶。我們畫小鳥的時候啊,先畫小鳥的頭(圓圓的腦袋)再畫小鳥的嘴巴,小鳥的身體可以畫半圓型,也可以畫橢圓型。然後我們再畫小鳥的翅膀和尾巴,最後,我們用各種線條和圖案來裝飾。注意:裝飾的時候:頭、嘴巴、身體、翅膀和尾巴都要裝飾到。
4、 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鳥,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觀賞評析作品。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鳥媽媽找回了鳥寶寶,並且鳥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鳥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鳥媽媽,小朋友來當鳥寶寶,我們一起飛出去做游戲吧。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徵及桔子製品。
2、嘗試製作桔子製品,並對製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准備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台,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隻小手伸進去),裡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了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范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隻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秘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著玩、拋著玩、掛起來當綉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凈曬干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沖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並嘗一嘗其味道。
❻ 裝花卉的盆子是吹塑還是注塑的
答案:有注塑的,但現在以吹塑為主。
❼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名畫中向日葵的勃勃生機,探索向17I葵花盤的顏色和構成。
2.能運用漸變和疊加的方式描繪向日葵花盤。
3.感受秋天豐收的景象。
活動准備
1.水溶性炫彩棒,油畫棒,勾線筆,素描紙。
2.梵谷《四朵向日葵》,梵谷《向日葵》。
活動過程
1.扮演螞蟻媽媽,導人故事情節。
(1)教師扮演螞蟻媽媽講述故事:螞蟻媽媽帶著小螞蟻到秋天的田野里尋找秋天,他們爬到了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想看看秋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說說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2.欣賞作品,觀察向日葵。
(1)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向日葵的顏色漸變,疊加的變化。
(2)教師:小螞蟻爬到向日葵上,會發現哪些秘密呢?
例如:小螞蟻在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走著,發現前面有花格子,再往前一看,又發現了國際象棋棋盤……
(3)教師:其實呀,所有的東西都是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
3.創作別樣的向日葵花園。
(1)教師:我們要用神奇的格子畫向日葵,這樣就能看清楚小螞蟻藏在哪裡了。
(2)教師: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需要什麼顏色才能畫出來呢? (好朋友顏色)
(3)教師:每個格子里的顏色也不是只有一種,要一層一層地加上去……
強調漸變和疊加的效果,教師可以邊說邊示範。
4.互相欣賞作品,講講小螞蟻找秋天的故事。
【評析】
本次活動的作品可以看作一個微觀世界,以小螞蟻的角度看向日葵的花盤,從中體驗色彩漸變和疊加的運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中班美術:五彩鳥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線條畫的手法表現美麗的鳥,利用已有經驗和教師講解,會畫鳥的大致樣子。
2、嘗試運用各種豐富的顏色和圖案裝飾鳥。
活動准備:
勾線筆,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麗的季節,小朋友們在春天的時候能看見什麼小動物啊?(幼兒回答)
2、哦,我們能見到許許多多的小鳥。大家來說說看小鳥是什麼樣的?
教師小結:這些小鳥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它們還有五顏六色的花衣服。
二、 學習鳥的畫法。 欣賞感知鳥的基本結構剛才啊,我們看了這么多的不同的鳥,我們大家一起來畫畫小鳥,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1、 教師示範講解 注意:
1、畫紙的構圖
2、示範不同身形的鳥(還包括鳥的不同動態表現)
3、重難點處要重點多次強調
教師:我們畫小鳥的時候啊,可以先畫小鳥的頭(圓圓的腦袋),然後再畫小鳥的嘴巴,還有圓圓的小眼睛,小鳥的身體可以畫半圓型,也可以畫橢圓型、或者是圓形都可以。最後,我們再畫小鳥的翅膀和尾巴。
教師:現在啊,小鳥已經畫好了,接下來我們給小鳥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師邊講解邊畫)
2、 嘗試用線條和鮮艷的色彩來裝飾小鳥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該給小鳥穿上怎麼樣的衣服呢?(可以提示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的線條,顏色給小鳥穿衣服)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的建議,將可以用來裝飾的線條(波浪線,曲線,直線等)進行繪畫示範
3、 教師提繪畫要求 注意:不同顏色之間要分割清爽,不混合
教師:現在該輪到小朋友大顯身手了,那我們用各種線條和顏色來畫小鳥吧。小朋友們可以給小鳥穿上各種好看的衣服,畫一個你認為最漂亮的小鳥。老師這邊有幾只穿好衣服的小鳥,等會等小朋友們畫好的時候,我們來比比看,誰畫的小鳥最美麗。(教師出示示範的畫)
4、 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理念:
閱讀不僅僅是看書,通過閱讀《蠟筆小黑》這本書,讓幼兒能夠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打開幼兒更為廣闊的閱讀視野,是我設計這個活動所遵循的理念。在這節課中,《蠟筆小黑》這本圖畫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載體,而是把它當作一個踏板,通過閱讀圖畫書、通過刮臘畫藝術創作,通過視覺欣賞、教師和幼兒一步一步去走近黑色,重新建構認識,感受黑色獨有的藝術之美。第二個理念就是:充分的尊重幼兒,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中讓每位幼兒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依託故事情節、藉助提供的美術材料參與藝術創作中。第三個理念就是:閱讀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開啟思路,是為了賦予我們生活的靈感和智慧,是為了改變生活、創造生活,是為了發現美、創造美並會欣賞美。所以,在欣賞藝術作品環節中,選擇了經典的美術作品,開拓了幼兒的藝術視野、提升了幼兒的藝術素養。
活動目標:
1.開拓幼兒藝術視野,感受黑色獨特的藝術魅力。
2.閱讀圖畫書《蠟筆小黑》,發揮幼兒想像力,引導幼兒創作刮臘畫。
活動准備:《蠟筆小黑》電子書、每人一盒蠟筆、教師范畫、刮臘畫用紙、工具等。
活動設計:
一、導入
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什麼顏色?為什麼?(教師出示一盒蠟筆)
過渡語: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畫畫好不好?
二、展開
1.教師閱讀圖畫書,幼兒自主參與繪畫
(1)教師藉助課件生動的講述圖畫書前半部分,幼兒根據圖畫書內容用蠟筆在畫紙上繪畫。
(2)指導語:小朋友們畫的都很好,可是有些畫卻很糟糕。(教師出示範畫)
(3)提問:蠟筆小黑也想畫畫,此時此刻他可以干什麼呢?
2.教師示範刮臘畫,幼兒自由創作
(1)指導語:是啊,蠟筆小黑也有他獨特的本領啊,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教師將塗鴉作品塗滿黑色)
(2)提問:蠟筆小黑發揮了他獨特的本領,把畫全塗成黑色了,那接下來怎麼辦呢?(先請幼兒嘗試說一說,了解已有知識經驗。)
(3)教師講解示範刮臘畫
3.開拓視野,欣賞藝術作品
指導語:蠟筆小黑可以創作出刮臘畫,那其他的黑色能創作出什麼藝術作品呢?讓我們一同來感受黑色帶給我們獨特的藝術魅力。
線描畫:線描畫就是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進行繪畫,勾勒出事物的輪廓,用不同細小的花紋進行裝飾,使畫面豐富、有立體感。要求作畫細致有創意。
水墨畫:深淺不同的墨色勾勒出小橋、湖面,一片煙霧繚繞的景象;黑白灰的世界原來也如此的生動,黑色的房頂、白色的流水,船在水中盪漾,人在水中居住,一番江南美景;這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墨寶《嚇》,大師筆下的蝦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用筆細致到位。這便是水墨畫,用毛筆、墨汁在宣紙上作畫。看似簡單,但要想畫的傳神非得下上幾年的功夫。
工筆畫:這也是用毛筆畫的,但和水墨畫的風格截然不同,仔細看貓的胡須和毛,每一條都這么清晰可見;這是古代仕女圖,上上的花紋和頭發都很精細。這就是工筆畫的特點工整、細膩。
版畫:小朋友猜猜這是用什麼畫的`?這是版畫,運用各種各樣的刀具在不同材料的板上進行刻畫,通過印刷創作出多幅作品。
三、結束
提問:欣賞完了這么美妙的黑色藝術,你對黑色有什麼新的認識?感覺怎麼樣?
指導語:其實各種顏色相結合,利用奇特的創作形式也能作畫。那接下來讓我們欣賞更為叫絕的水影畫吧,自然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為愛因斯坦畫像——水墨線條寫生
連雲港市鍾聲幼兒園 殷曉梅
活動合適大班分組教學
活動指導要點: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對象,講出面部特點,從感興趣的部分開始畫,用比大膽,如有畫錯的線條,不要隨意換紙,可將錯就錯變成頭發或皺紋處理。
活動設計背景:人是孩子們天天接觸,時時相處的,是幼兒最熟悉不過的,只要孩子一拿筆就可以給你畫上一張圓的頭方的身子,圓眼睛,彎嘴巴,扎著三角形的辮子,或頭發直豎的人老人就給頭上畫點波浪線,怎樣提高幼兒對人物的表現力呢?寫生是捷徑之一,因為寫生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能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受成人的影響,愛迪生、貝多芬、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早已是幼兒心中的偶像,為他們寫生,更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同時也使幼兒明白,科學家們和我們一樣,只要我們從小多努力,長大也會和他們一樣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活動目標:
1、學習通過分析觀察,用水墨線條表現出愛因斯坦的面部特徵。
2、激發幼兒努力學習,爭做具有創造力非凡的人。
活動准備:
1、知道一些關於畢加索和愛因斯坦的故事。
2、材料准備:畢加索的2幅水墨頭像。
愛因斯坦的寫真像。
繪畫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幼兒觀察畢加索和愛因斯坦的2幅畫,討論自己的感受。
教師:你們看了這2幅畫心理有什麼感覺?
他們像什麼人?在干什麼?
兩張畫的用筆相同嗎?
小結:兩種不同用筆的畫面,讓小朋友得到不同的感覺,圖1用墨輕松隨意,線條簡潔,給人幽默、愉快、活潑的感覺;圖2濃墨線條密而凌亂,給人壓抑、緊張和神秘的感覺。
2、引導幼兒觀察愛因斯坦的寫真像,分析形象特徵。
教師:他是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愛因斯坦的頭發、五官、皮膚是什麼樣?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愛因斯坦整天想著問題,忘記了吃飯、睡覺,忘記了理發,梳頭,他的頭發又白又亂,滿臉的皺紋像波浪,眼睛很大,有很多層的雙眼皮,鬍子像厚厚的棉被,把嘴巴都蓋住了,鼻子形狀像胡蘿卜。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l 的將頭擺在畫的中間,可以從感興趣的部分畫起。
l 濃淡墨的使用沒有固定的章法,只要小朋友認為畫面需要就隨意使用。
l 用筆要大膽,如有畫錯的線條,不要隨意換紙,可畫之前想一想,你能畫一張特別的畫嗎?不要千篇一律以將錯就錯,把他變成頭發或亂線處理。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請幼兒選出最特別的畫。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自由的相互觀察,然後為對方畫一張有趣的肖像。
自我評價:這一活動通過幼兒對臉部特徵的形象化,具體化的談話,鼓勵幼兒從感興趣部分開始畫,提出了畫一張構圖特別的畫的要求,改變以往把人畫在中間,畫人先畫圓圓的頭,再畫五官的習慣,克服了以往繪畫中技能技巧的偏向,使幼兒的創造性和個性能大膽表現,使幼兒獲得到了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對稱方法或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裝飾扇子。
2、通過觀察美麗的扇子以及教師的范畫,明確自己的裝飾想法敢於用簡單的圖案裝飾畫面。
3、在繪畫過程中,注意保持自己扇面的清潔。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本,油畫棒、彩筆若干。
2、師生收集各種各樣的扇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各樣的扇面,說說:扇子上有什麼圖案,你喜歡哪個扇子,為什麼?
二、觀察扇面,回憶學過的裝飾方法。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欣賞扇面,看圖說說:扇面上有什麼?它是怎樣裝飾扇面的?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把它裝飾得比較漂亮呢?(幼兒回憶自己的已有經驗並回答教師的提問)
2、教師:這是一個白色的扇面,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裝飾扇面呢?你想怎樣裝飾呢?
三、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探討多種裝飾的方法。
1、討論多種裝飾的方法。
2、老師:如果用對稱的方法,可以怎樣裝飾自己的扇子呢?(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你們還有哪些裝飾的想法呢?(幼兒自由表述想法,可以在扇面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物品,例如:水果、動物、花卉、交通工具、建築……)
四、幼兒嘗試進行裝飾活動。
教師請幼兒使用油畫棒、水彩筆進行裝飾。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對稱裝飾或用單獨圖案裝飾,注意顏色的對稱或美觀。
五、評價活動
1、欣賞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根據扇面的漂亮程度進行相互評價。
2、如果有幼兒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教師可以請幼兒根據扇面的對稱性進行評價,如果幼兒是用單獨的圖案進行裝飾,就以圖案的本身進行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加強幼兒間的交流和學習。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xx縣是著名版畫之鄉。從1985年開始,我園由最初的個別輔導,到興趣小組的開展,再到試點班的實驗,到現在全面推廣,全園人人知版畫,人人愛版畫,人人會做版畫,形成了濃厚的版畫教學特色。夏天到了,幼兒園里花團錦簇,孩子們在花叢中玩耍非常快樂。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是在吹塑紙上畫出豐富的線條,對線條加深加粗,形成凹凸的圖案底版,用多種顏色印出來的畫,非常適合用來表現幼兒園的花朵,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畫、磙、印的操作過程中,大膽表現各種各樣形狀不同的花朵。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的特徵,能用各種線條在吹塑版上畫出各種形狀不同的花朵。
2、學習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3、體驗版畫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幼兒觀察欣賞過了幼兒園的花。
2、吹塑紙、鉛筆、磙子、油墨、拓印紙、茶杯、多媒體實物展示儀,范畫兩幅。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能用各種線條表現不同形狀的花,難點是掌握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交代課題
師:「這兩幅畫都是《花》,誰能說說它們什麼地方不同?」
生:「一幅是單色的,一幅是多種顏色的」。
師:「這幅是單色油印吹塑紙版畫,我們已學過,就是直接在畫好的底版上滾上一種顏色的油墨印出來的。這幅是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製作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怎麼製作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幼兒園的花朵》呢?」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什麼花?它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什麼花?想畫什麼花?」
二、教師運用多媒體實物展示儀,示範講解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的製作方法
1、定稿:首先要想好你要畫什麼樣的花,然後在吹塑版上用鉛筆畫出的花朵,在畫的過程中要注意構圖的合理性。
2、製版:畫完花朵外形後,用鉛筆進行刻畫加深,(老師邊講解邊示範給幼兒看),注意在刻畫的過程中,不能太輕,(太輕了輪廓線不清晰),也不能太用力,(太用力紙會壞掉),在輪廓的地方按照一條線反復描畫,對線條加深加粗,形成凹凸的圖案底版。
3、滾墨:整個花朵外形描畫過後,就可以開始印畫了。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滾油墨,用磙子在盛有油墨的盤里反復滾動,油墨不能太多,如果多了可以在旁邊的吹塑紙上滾去多餘的油墨,一般在聽到有「沙沙」的聲音時,說明油墨的量不多不少,這時用蘸有油墨的磙子在吹塑紙上從板的最上端開始滾,有順序的把整個板面滾上均勻的油墨。
4、拓印:在吹塑板全部滾上油墨後,把底板拿到墊有干凈報紙的地方,把拓印紙蓋在吹塑板上,注意不能移動,然後用手或小茶杯的底部進行磨壓,畫面的每個地方都要磨到,用力要均勻,最後將紙輕輕的揭開,一幅漂亮的版畫就做好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花畫得大些,輪廓線要按照一條線反復描畫,對線條加深加粗。
2、滾油墨要用力、要均勻。
3、印時拓印紙不能移動。(畫面會錯位)
4、要注意清潔衛生,完成後協助老師版畫操作材料。
(師:先在吹塑紙上畫己喜歡的花,線條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畫的大一些,線條要加粗加深;上色時要先用磙子把油墨磙勻,可以多選幾種顏色,要把每一個地方都磙上顏色;拓印時拓印紙不能移動,蓋上報紙,用平底杯子用力磨壓,這樣才能印的清晰漂亮。)
四、講評作業
1、和幼兒一起布置作業展。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進行相互欣賞和。
活動評析
這節版畫活動,通過比較單色和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的不同,讓幼兒在發現中主動探究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的製作方法,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教育理念。同時,多色油印吹塑紙版畫製作是幼兒通過畫、磙、印來完成的,畫畫、磙磙、印印本身就是一個玩的過程,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玩中學,學中玩,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充分體驗了版畫創作活動的樂趣。
❽ 吹塑紙版畫是用五顏六色的什麼為板材質做的
紙版畫屬於凸版轉移印刷類,也就是將需要印在紙上的線條或圖形呈凸出狀,以便滾上油墨拓印在紙上。簡單的步驟是:1,畫稿:在紙板上起稿 2,剪裁製版:將紙板上的圖形剪下,並將其拼貼在三夾板(或其他材質的平板)上製成拓印版(相當於木版畫的刻制過程,即製成能拓印的「版」)3,上墨:用油墨滾將油墨滾塗在拼貼好的「版」(拓印版)上 4,拓印:將拓印用的紙平整地覆蓋在「版」上,用「木蘑菇」或其他適宜的拓印用工具在拓印紙上輕輕摩擦,以便將圖形上油墨的轉移到拓印紙上 5,輕輕揭下拓印紙,作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