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花藝
『壹』 裝修時哪些屬於硬裝,哪些屬於軟裝
一、硬裝指的是:除了必須滿足的基礎設施以外,為了滿足房屋的結構、布局、功能、美觀需要,添加在建築物表面或者內部的一切裝飾物也包括色彩,就如同電腦的硬體,故這些裝飾物原則上是不可移動的。
硬裝包括幾個工程
地面工程:包括鑿平鋪磚及防水等
牆面工程:包括拆牆、砌牆、刮膩子、打磨、刷乳膠漆、及電視牆基層等
頂面工程:主要是吊頂工程,包括木龍骨或輕鋼龍骨、集成吊頂等木作工程:主要包括門套基層、鞋櫃及衣櫃製作等
油漆工程:主要是現場木製作的油漆處理等以上所用輔材,如膩子、水泥、河沙、木工板、石膏板、乳膠漆、電線、ppr管等,均包括在內另外水路和電路改造、垃圾清運等也屬於基礎裝修。
二、軟裝指的是:人類為了滿足功能、美觀需要、附加在建築物表面或者室內的裝飾物及設置與設備,也就如同電腦的軟體,故原則上是可以移動與變化的。
軟裝包括:
可以隨意移動的裝飾品,這些裝飾品包括布藝、掛畫、植載等等。但如何放置也有些講究,否則會適得其反。例如植物的擺放,蘆薈、月季、萬年青、仙人掌等由於對室內空氣有凈化作用,可營造健康、愉快的生活環境,較適宜放在室內,但鬱金香、百合花、報春葉片等由於易使人皮膚過敏、影響食慾等原因不適合在室內種植。仙人掌對居住在寺廟、醫院附近的人來說是較好的選擇。所以軟裝飾雖隨意性較大,但如果能適當參考設計師的建議效果會更好。
『貳』 軟裝包括哪些東西
軟裝包括:
1、傢具,包括支撐類傢具、儲藏類傢具、裝飾類傢具。如沙發、茶幾、床、餐桌、餐椅、書櫃、衣櫃、電視櫃等。
2、飾品,一般為擺件和掛件,包括工藝品擺件、陶瓷擺件、銅制擺件,鐵藝擺件,掛畫、插畫、照片牆、相框、漆畫、壁畫、裝飾畫、油畫等。
『叄』 裝修分硬裝和軟裝,它倆分別指的是哪些方面
稍微解過裝修的的業主肯定聽說過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輕裝修重裝飾!
也就是裝修中的硬裝和軟裝。
不過業主朋友可不要理解錯誤了,這里的「輕重」指的是裝飾,可不是重視程度。
今天就和大家講解下硬裝和軟裝到底是什麼!
按照業內的情況來說,硬裝就是裝修時必須完成的項目,一但裝修完成很難去修改。
基本上搬家是能搬走的那部分東西就指的是軟裝。
硬裝和軟裝的區分並不是太嚴格,個別的物品分類也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
能否移動還是基礎的判斷依據。還有個很形象的比喻,把家裡的房子倒放過來,能掉下來的就是軟裝,掉不下來的就是硬裝,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肆』 藝術品有哪些
著名經典的復雕塑藝術品介紹如下制:
1、《擲鐵餅者》
《擲鐵餅者》作者米隆,約創作於公元前450年,高約152cm,青銅材質。原作已佚,現為復製品,羅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等均有收藏。
2、《大衛》
《大衛》作者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雲石雕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3、《維納斯像》
《維納斯像》作者亞力山德羅斯,創作於約公元前150年左右,高達204cm,大理石雕像,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盧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
4、《雅典娜神像》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亞斯,約創作於公元前438年,全身高達13米,用銀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鑲嵌著象牙與黃金,巴特農神廟大殿的主像,原作已在拜占庭帝國時代被毀壞。
5、《思想者》
《思想者》作者羅丹,創作於1880~1900年,青銅材質,198*129.5*134cm,原為《地獄之門》(取材於但丁的《神曲》)組塑的一部分,後翻鑄成銅像。
『伍』 花藝的簡介
花卉藝術是人們表現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內心世界對自然、人生、藝術和社會生活體悟的媒介,是人們藉助於自然界的花草作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種方式。 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一,是有待繼續查證和探討的問題。
在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支言片語的記載。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里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作一簡介,以供參考。目前,關於插花藝術起源的論述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來說,另一方面是從插花藝術的起源地來說。 這方面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源自供花,另一種則源自民間風俗。
(一)、源自佛教供花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1、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庭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2、從史書和佛經中引證。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媛嘗病危,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人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胡文證。
3、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修行本起經》講述了一段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佛時與花有關的故事。《魏書·釋老志》中有:「佛既謝世,香木焚屍,靈骨分碎……稱為『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華、致敬意。」東晉僧人法顯著《佛國記》也提及,所到之處,都有以花供養者。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二)、源於民間風俗
這是從廣義的范疇來定義插花,認為插原始形式是從不使從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身(頭)上的花。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
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是可以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如在中國,遠在佛教傳入之前,民間就有用祭祀和贈花的風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稱:東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壘捉鬼的故事。黃帝立大桃人於門戶,畫二人象與虎、葦索以御鬼,後人皆仿之。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詩經》是記載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詩集。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溱河洧水去祭祀、嬉戲的記載,臨別時還互贈芍葯。這種大型的宗教活動形式集春遊、男女擇偶為一體,都是以花為媒介.類似的情形,《詩經·陳風·》也有記載,如「視爾如,貽我握椒」。
意即我看你像錦葵花般美麗,你就送我一把香花椒。這些都可視為插花(廣義)的一種原始形式。稍後,屈原的《楚辭·九歌》有:「瑤席兮玉,盍將把兮瓊芳」。盍是合之意,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這不已接近插花的形式嗎?《楚辭·山鬼》是以披花帶綠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思:「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思美人》中雖是屈原借題發揮,但也說明當時的人早已有折枝花卉進行玩賞的風氣。「(孽)大薄之芳兮,搴長洲之宿莽,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又如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佛教傳入中國較晚,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始聞有浮屠之教(即佛屠),至東漢,天竺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應漢使者的邀請(公元)67年來到洛陽,明帝為他們建築了白馬寺,請他們翻譯經典,才開始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而當時,儒家學說仍占統治地位,佛教的影響並不大。三國時期魏開創了清談學的風氣,學又佔了統治地位。西晉佛教依附學,還不能獨立發展。東晉,佛教的社會地位影響超過了玄學。到了南北朝,佛教才大為流行。後來又消沉了一段,到隋朝時才正式盛行全國。所以,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不能說是源自佛教供花,佛教供花只是插花中一種形式而已。 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
文插花書刊中有這種提法,其根據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是無可否認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蓮瓶壁畫,並在墓中發現有鮮花隨葬,這可謂是世界最早製作的「乾燥花」了。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看做愛西斯神,並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鮮花祭祀的儀式。 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繼創立的幾何學,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都極有影響,而西方傳統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種幾何圖形為主的大堆頭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樣的對稱、均衡和重量感,可見藝術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據的,起碼可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源自中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贈花枝(束)的風俗,而且玩賞花木的風氣甚濃。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有一方幾上盛有六枝紅花的圓盆,過去人們對插花意識淡薄,曾認為是盆景,但現在看來,甚似插花。這和北周時庚信的一首杏花詩極其相似。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前,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盪江湖,寄情花草,與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有探花、採花的逍遙游。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上說:「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於焉消遙、聊以娛情」。東晉的陶淵明有詩:「秋菊有佳色,損露掇其英,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採花、折枝的興致歷久不衰,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等,正因中國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國的插花藝術既具自然寫真的風格又具濃郁的文人氣息,融詩、書、畫、花於一體,不拘一格,謙灑自如。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因此也滲透著不少這種特色。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延長切花花材壽命的方法,對花枝插置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學。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還有羅虯的《花九錫》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說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說,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陸』 裝修中的軟裝包括哪些
軟裝,簡單的說呢,就是把家裡的房子倒過來,能掉下來的東西都是屬於軟裝。
更為廣義的理解,軟裝是對室內整體環境、空間布局、陳設藝術、生活功能、材質風格、氛圍營造、個性偏好等因素的整體把握,將多種復雜的元素及不同的文化進行創造與融合,形成空間統一與變化的輝映。
· 軟裝就是整個空間的外衣,主要體現空間美感 ·
以下是室內軟裝需要的內容
1、可移動的傢具電器
包括支撐類傢具、儲藏類傢具、裝飾類傢具。如沙發、茶幾、床、餐桌、餐椅、書櫃、衣櫃、電視櫃等。
2、燈飾
更換起來比較方便,所以大部分燈具會歸類到軟裝產品范疇,但是一些不能移動的隱藏燈帶會劃到硬裝里。
3、布藝織物
包括窗簾、床上用品、地毯、桌布、桌旗、靠墊等。好的布藝設計不僅能提高室內的檔次,使室內更趨於溫暖,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品味。
4、裝飾
一般為擺件和掛件,包括工藝品擺件、陶瓷擺件、銅制擺件,鐵藝擺件,掛畫、插畫、照片牆、相框、漆畫、壁畫、裝飾畫、油畫等。
5、花藝及綠化造景
包括裝飾花藝、鮮花、乾花、花盆、藝術插花、綠化植物、盆景園藝、水景等。
『柒』 裝修中的軟裝包括哪些
1、傢具
傢具是軟裝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最大的軟裝裝飾品,比如床、沙發、茶幾、書櫃衣櫃、餐桌、電視桌等,每種傢具的大小、風格、作用都不同,大家要合理選擇。
2、燈飾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如今燈具不僅僅是一種照明工具,更多時候成為了裝飾品,比如吊燈、台燈、壁燈等,精美的燈飾可以讓室內空間變得更加明亮、溫馨。
3、布藝
布藝軟裝是必不可少的物件,比如窗簾、床上用品、地毯、餐桌布等。布藝裝飾品不僅日常作用非常大,而且從美學來講,也能起到柔化和美化空間的作用。
4、裝飾擺件
裝飾品涵蓋范圍很廣,比如陶瓷工藝品、銅制擺件、玻璃擺件、玉石擺件、古董、掛畫等等,它們的造型、色彩、文化等特質都能給整個空間帶來視覺享受和文化氣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牆紙背景
現在的牆紙設計的都非常好看,讓背景不顯得單調乏味,而且便於操作,所以很多人在裝修的時候,都會有牆紙的需求。
6、花卉綠植
花卉盆栽是比較常見的軟裝物件,這些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空間,增加空間活力,同時還能凈化空氣,讓家裡變得更加環保。但也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放在家裡的,大家在挑選的時候要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