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灌盆
A. 給盆花澆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盆栽與地栽條件不同,盆土體積有限,水的多少完全靠人工供給。准確的澆水量應是每次版澆水正好把全盆的土權濕透,不多也不少。澆水量的掌握,要查看盆土的干濕程度,一般掌握「見干見濕」原則。
(1)直接澆水。用噴壺給盆花澆水,使用方便,澆水量容易掌握。噴頭是活動的,用時套上,不用時取下。澆一般的盆花時不需帶噴頭。澆小苗和葉面時要有噴頭,以免使小苗被沖跑。
(2)浸水。把花盆放入水槽或淺水盆內,水深低於盆土上面,讓水自盆底部的排水孔滲入盆土中。主要用於小粒種子播種後和小苗分苗後的花盆灌水。可避免將小粒種子或幼苗沖跑,也可減少土面板結。
(3)浸泡。將整個植物或植物的根全部浸在水中,使植物的根系和盆栽基質全部浸透水。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的附生花卉,如熱帶附生蘭科植物、藻類、部分鳳梨等,栽植在木框、多孔花盆或木段上,栽培材料多為疏鬆的藤根、樹皮塊等,因澆水不易濕透,故除澆水外,應定期用浸泡方法灌水。
(4)噴水。向植物葉面噴水可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沖洗掉花卉葉片上塵土,有利於光合作用。
冬季和植物休眠期,要少噴或不噴水;夏季天氣炎熱、乾燥時應適當噴水,尤其是對那些原產熱帶及亞熱帶林中的喜濕、耐陰植物。
澆水
B. 盆栽花卉澆水應注意哪些問題
(1)水質
通常把灌溉用水分為硬水和軟水兩類。硬水是指含有較多鈣、鎂、鈉、鉀的水,軟水指上列元素含量較少的水。在北方,許多地區地下水含有大量的鈣、鎂等鹽類,用於澆灌原產於南方酸性土壤的植物是不合適的。有些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過高,超過0.1%,對多數花卉的生長有不利影響,不可用作盆花的灌溉用水。
澆花用水最好是微酸或中性的。原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植物,最理想的用水是雨水。可供飲用的地下水、湖水、河水可作澆花用水。經電滲析和樹脂交換處理過的水,排除了大部分無機鹽,完全可以用作盆花灌溉。
城市自來水中氯含量較多,水溫也偏低,不宜用來直接澆花。應先在水池中貯存數日,使氯揮發,水溫和氣溫接近時再澆花。水溫和氣溫的差距不要超過5℃。
(2)澆水量
澆水的多少、盆土干濕程度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花卉生長的好壞。盆栽盆土量有限,水的多少完全靠栽培者供給。合適的澆水量應是每次澆水正好把全盆土濕透,不多也不少。
澆水量的掌握,查看盆土的干濕,要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可用手試、眼看,盆土表面干、下面微潮即應澆水;若表土潮濕可暫不澆水。也可用手敲盆,聲音清脆,表示土已干,應澆水;聲音重濁,土尚潮濕,不需澆水。
盆栽用土不同,保水能力相差甚遠。沙土保水力差,幹得快;泥炭土保水力強,幹得較慢。
大盆植株,澆一次透水,可1~2日或更長時間不澆;小盆要每日澆透。
總之,要看盆土澆水,因植株而異,不可過多,也不能不足。
(3)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新栽盆或新換盆,第一次一定要澆透。一般要澆兩遍,頭一遍滲下後,應再澆一遍。乾的細腐葉土或泥炭土不易澆透,最好先將土拌濕,放1~2天再用來盆栽。
第二,許多盆栽花卉葉面不能積水,否則葉片容易腐爛。大岩桐、蟆葉秋海棠、非洲紫羅蘭、荷包花等葉面有茸毛,葉面不宜噴水,尤其不應傍晚葉面噴水。有些花卉的花芽和嫩葉不耐水濕,如仙客來的花芽、非洲菊的葉芽水濕太久易腐爛。墨蘭、建蘭葉片常發生炭疽病,感染後葉片損害嚴重,發現病害時,應停止葉面噴水。其他花卉也有類似情況。
第三,附生蘭分株或移栽後,直至新根生出之前,都不能澆水或浸水,每天僅可向葉面和周圍環境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C. 盆栽花卉澆水的方法是什麼
(1)用澆壺澆水
澆壺是盆花澆水的專用工具,使用方便,澆水量容易掌握。噴頭是活動的,用時套上,不用時取下。澆一般的盆不帶噴頭,澆小苗和葉面噴水要用噴頭。
在花卉栽培中,一般不把膠管套在自來水龍頭上澆盆花。一方面,水溫低,水中有氯氣,這都對植物生長不利;另一方面,水壓大,對盆土和幼嫩植物沖擊力太大,盆土容易流失,植物枝葉容易破損。此外,澆水量也不好控制。
(2)浸水
把花盆放入水槽或淺水缸內,水深低於盆高,讓水自盆底排水孔滲入盆土內。浸水法主要用於小粒種子播種後和小苗分苗後的花盆灌水。
(3)浸泡
將整個植物或植物的根部浸在水中,使植物的根系和盆栽基質全部浸透水。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產的附生花卉,如熱帶附生蘭科植物、蕨類、部分鳳梨科花卉等,栽植在木框、多孔花盆或木段上,栽培材料多為疏鬆的蕨根、苔蘚、樹皮塊等,澆水不易濕透,故應定期浸泡灌水。
(4)噴水
向植物葉面噴水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沖洗掉花卉葉片上的塵土。一般養花的人大都喜歡每天給花噴水。認為噴水後植物顯得很精神,看著也高興。但對噴水應有全面的看法。冬季植物休眠期,要少噴或不噴。夏季天氣炎熱、乾燥,在下午5時以後噴水是有好處的,尤其對那些原產熱帶及亞熱帶林下喜空氣濕度高的耐陰植物更是如此。然而,一些怕水淋的花卉,就不能向葉面噴水,否則易引起腐爛。
D. 看盆澆水盆栽花卉澆水要注意哪些
盆栽花卉澆水要注來意四要點:水質自、水溫、水量和澆水方法。
(1)水質 盆花最好用軟水澆灌,雨水、河水、湖水、塘水等均稱為軟水,適合澆花。目前養花常用的是自來水和深井水,這兩種水多為硬水,應將自來水倒入缸內存放5~7天再用。不同植物對水的酸鹼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山茶、茉莉、梔子、米蘭、杜鵑等,對土和水的酸鹼度反應很敏感,可應用黑礬改變水的酸鹼度,每5千克水加黑礬20~50克,每15天澆礬水1次。
(2)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夏季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因自來水的溫度常低於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於花卉生長。
(3)水量 一般盆栽花卉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不同季節澆水原則是「春澆中午,夏澆早晚,秋澆隔天,冬季勤看」。
(4)澆水方法 多數花卉宜噴澆,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
E.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在很多人都有養植物和動物的習慣,這樣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盆花是常見的觀葉植物,有不少的人喜歡在家中種植盆花,下面一起來看看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1
一、從上往下澆水
從上往下澆水是盆花澆水常用的一種辦法,這種辦法簡略、便利,特別是當施了顆粒肥料和無機肥料後,用此法澆水,可使肥料的`營養均勻地散布在盆中,有利於根系吸收。可是,若長期選用此法澆水,會使土壤營養丟失,形成土壤板結,一起,因不能使盆土悉數濕潤,通常會上濕下干,影響植株成長。
二、浸盆吸水
浸盆吸水是將花盆悉數浸在水中,這種辦法時間長,只能偶然選用,長期選用此種辦法,會使土壤缺氧,導致植株爛根。
三、墊盆澆水
墊盆澆水是將花盆放進盛有淺水的盆中,使水通過盆底孔進入盆中,濕潤土壤。用這種辦法能使土壤吸水全部,根系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很合適深根性花卉。別的,小苗移栽、細微種子的耕種,用此辦法作用也極好。用此種澆水辦法,能夠防止土壤板結,但簡單使土壤中的鹽分上升,積累在盆土外表,損害植株根莖,使表土鹽鹼化,所以,不能常常運用。
四、滴灌澆水法
滴灌澆水法是用一根細塑料管,掛在花盆上,在對准每盆花的方位上刺2~3個小孔,塑料管一端封口,一端接在水源上,水會緩慢不斷地由小孔滴人土壤中。這種辦法能堅持土壤濕潤,合適需水量大的植物,並且節約用水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2
1、注意水質
水質以無鹽、鹼的清潔淡水為好。一般盆花澆水以雨水為好;用自來水則要貯存一定時間,待水中氯氣揮發後再使用;
井水含各種雜質一般不宜使用,淘米水、金魚缸中換下的廢水也可用澆灌盆花,含有肥皂或肥皂粉成分的洗衣水和有油污的洗碗水,不能使用。對茶花、杜鵑、蘭花、君子蘭等要求酸性土質的花卉,更需要注意水質,否則會使盆土變成鹼性,導致植株生長不良。
2、注意水溫
土溫與水溫(或室溫與水溫)相差大時不能澆水、可選擇早晚適當時間進行,或對水溫加以調節(一般都預先存放在缸口烈日高溫下澆了冷水,植株馬上產生「生理乾旱」,葉片很快焦萎。
3、注意澆水量
人們在盆栽實踐中總結出了「九多九少」的澆水經驗。
草本多澆,木本少澆;
喜潮花卉多澆,喜旱花卉少澆;
葉大質軟的多澆,葉小有蠟的少澆;
生長旺盛期多澆,休眠期少澆;
茁大盆小的多澆,苗小盆大的少澆:
陽台上的多澆,庭院中的少澆;
天熱多澆,天冷少澆;
旱天多澆,陰天少澆;
孕蕾多澆,開花少澆。
所謂多少,是在同一條件下比較而言,若遇乾旱脫水,枝葉萎蔫,要先移到陰處,盆內少加些水,葉面噴少量水,等莖葉挺起,再澆透水。若直接大量澆水,會傷根脫葉。若遇陰雨連綿天氣,最好將盆搬至廊下避雨處;若盆中已長時間積水,發生了盆澇,須把植株帶士移出,放陰涼通風處,迅速透氣,散發水分,過3-5天待復原後再上盆。
若久雨後天突然放晴,木本花卉須先在陰涼通風處放1-2天再見日光。若貿然曝曬,因這段時間根須吸收水分能力變差,盡管此時盆土很濕,仍會發生枝葉失水干癟現象(稱「發水澇」),甚至死亡。若已發生此現象:應馬上將盆搬至陰涼通風處、剪去部分干癟枝梢,停止澆水,使其慢慢恢復。
4、注意澆水的時間
澆水時間應放在植物生長活動時進行,但要避開烈日曝曬。所以,一般冬季澆水要在上午9-10時以後;夏季應在清晨8時前和下午5時以後。對在陽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澆水量要大,否則持續不到下午就萎蔫了。
5、掌握澆水原則
盆花存在的問題大都由澆水不得法而來。無論哪種盆栽花術在任何季節澆水都必須掌握一條原則即:「見干便澆,不幹不澆,干透澆透。」在不使花卉受到缺水損害的條件下,土壤通常保持較少的水分比水分過多要安全可靠,即「寧干勿潮」。
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只澆濕表面的「腰截水」,盆土上濕下干,時間一長,植物根系因缺水發生萎蔫,盆花生長不良。
盆花澆水的三種方法3
1、澆水以軟水為好,天然的雨水是植物的最愛。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
2、自來水要晾一天才能用,因為自來水中含有較多的化學成分,比如氯氣,植物也是挑食的哦!
3、不能用刷碗水和洗衣服用的水澆花哦,不然花的'長勢很難看。可以用淘米水澆花(不過我用淘米水我家的花生蟲子了,所以用淘米水還需謹慎)。
4、注意水溫,不要驟冷驟熱,不然啊花也會生病的呀。最好是常溫下的水,我的溫度和你的溫度一樣,這樣才好。
5、水量:春多,適合中午澆水。夏天足量,適合晚澆。秋天要少澆。冬天更少。
6、有的植物要早上澆水,比如蘋果樹,豆科植物,秋海棠,黑莓 ,櫻桃樹,黃瓜,大麗花,天竺葵,葡萄樹,瓜,桃樹,梨樹,牡丹,李樹,懸鉤子,玫瑰,草莓,西紅柿。
7、有的植物喜濕,就要放在濕潤的地方,多澆水,比如落新婦屬,植紅花半邊網茅屬植物, 蕨類植物,泡沫花,馬尾,玉簪屬植物,鳳仙花,路易斯安那,西伯利亞和日本鳶尾,驢蹄草,薄荷,黃精,沼澤芙蓉, 白菖傘,莎草。
8、一般肉質厚的植物應少澆水,一次澆足比如仙人掌系列的。葉片薄的植物多澆水,但是葉片小有蠟的植物應該少澆水。
9、生長旺盛的植物該多澆水,而休眠的植物少澆水,有的植物在冬天要休眠,所以應該少澆水。
10、澆水的方法有盆面澆水法,坐盆法,毛巾吸濕法和滴灌法等。短期不能照看的植物應採用毛巾吸濕法或者將小花盆放入裝有濕沙的大箱子里。可以延長不用澆水的時間。
11、盆花存在的問題大都因為澆水不當,無論哪種盆栽在任何季節澆水都必須掌握兩條原則即:「優質、適時、適量」和「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即每次澆到水從盆下盤子滲出為止。
F. 草本花卉如何上盆(有土機質)
第一步、花盆處理:應根據苗木大小和生長快慢,選擇適當的花盆,注意不要小苗上大盆。使用新盆要先用水洇透,最好是浸泡二天才能使用;舊盆往往有水漬雜物,要刷洗干凈。
第二步、花木修剪:苗木上盆前,應對植株進行修剪,過長的須根、病枯枝、過密枝、葉均應剪去。對於過分衰弱的植株和在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可從距莖基處10厘米處剪去,促使萌發健壯枝條的生長發育。
第三步、墊盆:把至少3片碎盆片覆蓋在排水孔上,使凹面向下,要求既擋住排水孔,又使泥土不致堵塞排水孔,盆內水分能緩緩排出。在使用吸水邊或類似的盆底吸水灌溉法時,盆底部不用墊泥,而只要在盆底先放一層既能吸水,又能防止土溢出的材料,如水苔等,以便於排水透氣。
對怕澇的花卉,應根據花盆的大小,在盆底墊上1~4厘米厚,從培養土中篩出的殘渣或粗一些的沙石作排水層;陶、瓷類花盆需用碎瓦片做排水層,並比瓦盆厚一些。排水層上鋪墊一層底土,其厚度根據盆子深淺和植株大小而定,一般上盆時填土到植株原栽植深度。
第四步、栽植:裸根苗上盆的應把底土在盆心堆成小丘,一隻手把苗木放正扶直,根須均勻舒開,另一隻手填土,隨填隨把苗木輕輕上提,使根須呈45℃角下伸。根須較長的花卉,在上盆時,可旋轉苗木使長根在盆中均勻盤曲。種植的深度應適合幼苗的大小。然後振動花盆,並用手指壓緊介質,使介質面低於盆邊1~2公分。任何花卉上盆後,一定要把土墩實,不要使盆土下空上實或有空洞。採用手按的方法壓實,容易傷根。上盆用土要求濕潤,即一攥成坨、一揉即散。
第五步、澆水和施肥:上盆結束後,要立即澆水,一次澆透,達到水能從底孔排出的程度,侍水被吸干後,再澆水一次,天氣乾燥可隨時噴水保苗,一般應在4~48小時後。初上盆的苗要遮蔭,當時不要施肥,最好等苗木已發根,開始灰復生長15天後,再補充肥力,使用拉姆拉特種肥,使其更好生長。
G. 盆花如何澆水
陽台盆花不及時澆水或少澆,都會使葉片萎蔫,影響生長。澆水過多過勤專則盆土漬水,根系會屬窒息而爛根死亡。盆花澆水要掌握三點:①雨水最好,自來水最好要放置幾天後才用。②水溫與盆土溫度不能相差太大,夏季不能澆涼水,冬季要注意水溫不可太低或太高。③澆水時要根據氣溫高低、植株習性、盆土干濕、花木生長狀況等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喜濕花卉多澆,喜旱花卉少澆;葉大質軟的多澆,葉小有蠟質的少澆;生長旺盛期多澆,休眠期和生長緩慢時少澆;苗大盆小的多澆,苗小盆大的少澆;草本多澆,木本少澆;乾旱天多澆,陰沉天少澆;孕蕾時多澆,盛花期少澆;泥盆、瓦盆多澆,瓷盆、釉盆少澆。
H. 花卉植物上盆有哪些條件
花卉上盆是指第1次把花苗栽入盆內的工作,上盆是盆栽花卉的重要操作過程。
1.花盆的選擇根據秧苗或苗木的大小選擇尺寸合適的花盆,花盆太大太小都不好。花盆太大盆土中的水分過多,因植株葉片面積小,水分蒸發量不大,盆土不容易干,影響根系呼吸,甚至導致爛根,同時也不美觀,擺放花盆還佔地方,另外根系多集中在花盆的底部及周圍,而內部較少,這樣對養分的利用率低。花盆太小則頭重腳輕不對稱,不僅影響觀賞,也因土壤少,水肥不能滿足花卉生長的需要,根系難以舒展。用什麼材料的花盆,根據栽培的花卉種類和您的經濟條件、愛好確定。栽培國蘭、大花蕙蘭等要用蘭盆。水仙要選擇與造型協調的盆,例如,水仙雕刻造型為「喜慶花籃」,花盆就應用圓形或如花籃形狀的盆,長方形或橢圓形的花盆就不太合適;「雙鳳朝陽」造型則相反,應採用方形或橢圓形盆。觀賞根系為主的則要用透明的或倚在假山石上。
2.陶盆浸水陶盆也叫泥盆,新的陶盆使用前必須放在水裡浸泡幾個小時,讓花盆吸足水分後才能使用,否則盆會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影響花卉的生長,另外浸泡有利於除去盆上的有害物質。其他材質的花盆不用浸水,舊的花盆在上盆前應清洗干凈,放在陽光下暴曬殺菌,清除可能存在的蟲卵,必要時還應噴灑葯劑。
3.盆底鋪墊除了水培或栽培水生花卉要用無孔的花盆外,盆底一定要有足夠大的孔以利排水。先把盆底的排水孔蓋好,用一片陶盆碎片或瓦片蓋在排水孔上面,做到堵而不塞,以利於排水。花盆如擺放在大地上,要防止土壤里的害蟲、尤其蚯蚓進入盆里,可在排水孔處鋪上尼龍紗網、銅紗或棕皮等。然後在盆底鋪放一層河卵石、大的沙粒、爐渣、碎磚、陶粒等,以利滲水和預防盆底的排水孔被堵,具體用什麼可就地取材。鋪放厚度占花盆高度的1/6~1/3,這取決於栽培的花卉種類,如蘭花要厚一些,一年生草本花卉要淺些。
4.上盆時間根據各種花卉最適宜的移栽時間和您的需要而定,並無確定的時間要求。落葉花木的苗木在落葉而未萌發前上盆,常綠花木的苗木上盆時間在冬春生長緩慢時更為有利。
5.裝營養土和栽苗根據栽培的花卉不同選用不同的營養土或無土基質。先放入適量培養土,然後手提花苗放入盆中,栽1株的放在盆的正中央。注意要在四周均勻填入培養土,將要填滿時,把花苗往上略提一提,並搖動花盆,使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土面應低於花盆頂沿2~5厘米,具體隨著花盆的增大而增大,花缸留的還要多一些,從土面到盆沿的高度一般占盆高的1/10左右,以避免澆水和施肥時溢出盆外(圖6-1)。
圖6-1上盆
6.澆水上盆後應馬上澆水。慢慢向盆內澆水。第1次澆水一定要澆足,直到盆底有水滲出。如果1次不易澆透,分幾次澆灌。也可將花盆放在裝水的容器內,使水從盆底的排水孔慢慢地滲透進去,當盆面土濕潤了要及時取出,注意盛水器內的水不能高於花盆的邊沿。1.排水孔2.花盆碎片或瓦片3.粗沙、碎磚、陶粒4.營養土5.秧苗(苗木)6.上土工具。
如您栽培的是沒有用容器護根的苗,上盆後應放在半陰處養護,緩苗後再移到陽光處。用容器護根的秧苗上盆後直接放在陽光處,除非本身怕強光直射的。
I. 能用烯效唑嗎
中威原葯:烯效唑性質:三唑類,難溶於水(8.41mg/L),原葯(含量85%)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作用:廣譜性、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兼有殺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黴素合成抑制劑。具有控制營養生長,抑制細胞伸長、縮短節間、矮化植株,促進側芽生長和花芽形成,增進抗逆性的作用。其活性較多效唑高6-10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殘留量僅為多效唑的1/10,因此對後茬作物影響小,可通過種子、根、芽、葉吸收,並在器官間相互運轉,但葉吸收向外運轉較少。向頂性明顯。應用:水稻浸種,小麥拌種,大豆馬鈴薯花期噴灑,花卉灌盆烯效唑的應用技術還正在研究開發之中,使用時最好先試驗後推廣。土壤澆灌比葉面噴施效果好用等量有效成分處理後 120 天土壤殘留量烯效唑約為多效唑的 1/3,殘留對後茬作物生長影響程度約為多效唑的 1/5,對後茬作物安全。490元/kg 96%原葯
J. 如何給家庭盆栽花卉綠植澆水
多數花卉喜歡噴澆,噴水能降低周圍氣溫,增加環境濕度,減少植物蒸發,沖洗葉麵灰塵,提高光合作用。經常噴澆的花卉,枝葉潔凈,能提高觀賞價值,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家庭綠化可視條件而異,沒有噴壺的也可直接澆灌,但應定期用手灑水沖洗葉面,以利於植物健康生長。
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至25℃,如採用20℃至25℃的溫水澆灌,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的吸收,增強根部的輸送能力,供給枝、葉充足的養分,促進花卉早發芽、早孕蕾、早開花。水的溫度與當時的氣溫相差不要太大,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 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如果突然澆灌與土壤溫差較大的水,根系及土壤的溫度突然下降或升高,會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減弱水分吸收,發生生理乾旱,因此,夏季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冬季自來水的溫度常低於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於花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