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瑤池歡宴猜花卉

瑤池歡宴猜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02:20

1. 關於花的燈謎

01、灼灼芳葩紅半片——芍葯02、花花前兩度見君顏——芙蓉03、瑤池歡宴——仙客來04、人面桃花——對紅05、峰巒夕照——映山紅06、月上柳梢花自芳——夜來香07、鶯歌燕舞——迎春花08、玉龍半載舞不止——六月雪09、玉兔沉時花氣浮——月下香10、一年之計在於春——四季青11、出水芙蓉——旱蓮12、櫻桃枝間蝶飛舞——變葉木13、願用家財萬貫,買個太陽不下山——日照花14、紮根金華搞改革——銀樺15、只因上下走動,小人也能成名——矮一串紅16、大雪壓青松——忍冬17、第一季度耗用表——報春花18、牽藤藤,上籬笆,藤藤開花像喇叭,紅喇叭,白喇叭,太陽出來美如畫——牽牛19、四季它常綠,總是不開花,攤開一隻手,滿手刺來扎——仙人掌20、謎事內聞——虎耳(燈謎又稱燈虎、文虎等,所以謎=虎,內聞=聞字的內部=耳)21、頭戴黃草帽,身穿綠色袍,見風點點頭,朝著太陽笑——向日葵22、高高個兒一身青,圓臉金黃喜盈盈,天天向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不清——向日葵23、四月有人把它栽,八月金花自然開,早向東來晚向西,對著太陽笑開懷——向日葵24、種的丸葯,出的桃樹,開的牡丹,結的橄欖——鳳仙花25、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荷花26、池裡一隻盤,大水盛不滿,小雨紛紛落上頭,好似珍珠一串串——荷花27、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飛到路邊四野里,安家落戶生根基——蒲公英28、不是菊,不是梅,開藍花,結棒槌,葉子長得像韭菜,輕風吹過顫微微——馬蓮花29、遠看似火紅艷艷,近看是花六個瓣,拔起根子看一看,結著一顆山葯蛋——山丹丹30、一團幽香美難言,色如丹桂味如蓮,真身已歸西天去,十指尖尖在人間——佛手

2. 仙客來的謎語有那些

瓊閣初見仙客來(猜一商品名)答案:天府花生
瑤池歡宴 答案:仙客來
帝子乘風下翠微 (打一花卉樹木) 答案:仙客來
七姐下凡 (打一花卉樹木) 答案:仙客來
門前冷落車馬稀 謎底:仙客來 門可羅雀 答案仙客來

3. 關於中國的情人花

芍葯 學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 別名:沒骨花、婪尾春、將離、殿春花 科名:芍葯科 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歷史。 《詩經.鄭風》(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葯」的記栽。 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葯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唐代詩人柳宗元及宋代詩人陳師道均譜寫過生動的、讓人回味的詠芍葯詩篇。 作為觀賞植物栽培,最早見於晉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種。隋代已有園藝栽培,經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種增多,宋代以揚州栽培最盛,元明時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陳子的《花鏡》記載了88個品種。1949年後,山東、安徽及北京地區栽培漸多,品種達180餘。歐洲的芍葯栽培,是從中國引進栽培品種後開始的。 由於芍葯適應性強,管理粗放,各地園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專類的園中園,或用於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適於作切花。室溫18攝氏度-28攝氏度條件下,水養可維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時切取,置5攝氏度條件下,可保持30天,成為當今普遍應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葯。 http://www.shyu.net/ReadNews.asp?NewsID=314 《開元天寶遺事》中有個故事,後來經人渲染擴張,說的是芍葯因姿色超群而險遭橫禍,無論是功是過,她都難逃薄命的結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歡宴群臣,與楊氏姐妹縱情游樂的地方。不僅亭榭軒昂,而且終年花草樹木非凡。聖上也常常詔命各地園丁到御花園種植,有成者賞,無功者罰。各地養花能手無不終日惴惴。 有個老者名叫宋單父,專養芍葯,能將揚州芍葯移植北方,色澤更鮮,花朵更大。宋單父也被召入宮中,在沉香亭畔種植芍葯,有命須使牡丹開過芍葯繼之。白天有帝王嬪妃達官貴人遊玩,老翁必須迴避,只在三更之後才能耘植養護。宋單父准備夜辛勞,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證。可是偏這一年陰陽不和,暖氣不動,到了開花季節偏不見蓓蕾萌發,聖上就要加罪了。 芍葯仙子們心田是極善良的,況且又夜夜得到宋單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報答的,陽氣不動而要呈芳艷必須要打破常規,於是眾花仙議定,大家合力在天內各開放一株一莖,眾力合一定能勝天。於是,在次日清晨芍葯忽然天放,每一枝頭開放兩朵,姿態各異,在朝露煦風中皆呈深紅色,宮內喧然,明皇、貴妃,文武官員,皆來觀賞。正在贊嘆不已時,天已正午,芍葯突然變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眾人大奇,觀者愈多。待到暮色降臨,一片片芍葯花瓣皆呈深黃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兒又變成粉白色。隨著色澤的變化,香氣也各異。時而幽香,時而濃郁,眾人如醉如痴。眾芍葯仙子在一日之內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裝點得勝過瑤池。眾嬪妃在芍葯仙子映襯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聖上見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來,說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將芍葯刈除並降罪宋單父。 眾芍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葯仙子也顧不得理論功過是非了。 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卧華清宮。芍葯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葯。唐明皇本是風流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葯送到貴妃面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艷。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葯的花香色艷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葯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葯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 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葯便淪到了劫難之中。 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 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馬嵬坡上的芍葯、百花、百草,只是冷眼看著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了。

4. 芍葯的花語介紹及傳說

芍葯花朵碩大,富麗堂皇,可與牡丹花媲美。芍葯可謂是“一花之下,萬花之上”。那麼芍葯的花語是什麼?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芍葯的花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芍葯的花語
芍葯的花語是“美麗動人”、“依依不捨,難舍難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葯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現在,芍葯已經成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是中國的愛情之花。

西方的玫瑰是帶刺的,中國的情花芍葯不僅美麗,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閃著中華民族如玉如芍葯一樣的品德和性格,勤勞、務實,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紅色的芍葯如天邊的彩霞,亦如相戀中羞澀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葯映紅著春天的面龐。上巳節的習俗和“贈之以勺葯”的情歌,從詩經的吟唱一直沿襲到漢唐明清。古老的中國,芍葯一直是愛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芍葯花的傳說
芍葯花的傳說一

東漢神醫華佗為研究中草葯方便,在其宅開辟了葯園,種葯草、建葯房,向人們傳授種植與醫療技藝。有一天,一位外地人送給他一棵芍葯,他就把它種在屋前。他仔細研究了芍葯的葉、莖、花之後,覺得沒有什麼葯用可言。

某天,華佗在燈下看書至深夜,忽然屋外傳來女子的啼哭聲,他抬頭向窗外望去,只見朦朧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掩面啼哭。華佗頗感納悶,推門而出,卻不見其人,只見那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葯。華佗心中一驚,難道它就是剛才的那個女子?他看了看芍葯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你自己全身上下無奇特之處,怎能讓你入葯?”轉身回屋讀書去了。

誰知剛剛坐下,啼哭聲又飄然而至,再去看時,還是那棵芍葯。反復幾次,皆是如此。華佗覺得蹊蹺,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將剛發生的事說於她。妻子說:“葯園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裡都成了良葯,被你用來救活了無數病人,獨有這株芍葯被冷落一旁。想來你是沒有弄清它的用處,它感到委屈了吧。”華佗聽罷說道:“我嘗盡了百草,葯性無不辨得清楚,該用什麼就用什麼,沒有錯過分毫,對這芍葯,我也多次品嘗過,確實不能入葯,怎麼說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幾日,華夫人血崩腹痛,用什麼葯也不見好轉,她便瞞著丈夫,挖起芍葯根煎水喝了。不過半日,腹痛漸止,又服了二日,其病全無。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華佗才意識到自己忘記了研究它的根,著實委屈了芍葯。後來華佗對芍葯的肉質塊根(白芍)做了細致的試驗,發現它生品長於平肝,麩制長於養血、斂陰,酒制長於活血,碳制長於止血。

芍葯花的傳說二

《開元天寶遺事》中有個故事,後來經人渲染擴張,說的是芍葯因姿色超群而險遭橫禍,無論是功是過,她都難逃薄命的結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歡宴群臣,與楊氏姐妹縱情游樂的地方。不僅亭榭軒昂,而且終年花草樹木非凡。聖上也常常詔命各地園丁到御花園種植,有成者賞,無功者罰。各地養花能手無不終日惴惴。

有個老者名叫宋單父,專養芍葯,能將揚州芍葯移植北方,色澤更鮮,花朵更大。宋單父也被召入宮中,在沉香亭畔種植芍葯,唐明皇荒.唐地有命令芍葯須使牡丹開過後繼之。白天有帝王嬪妃達官貴人遊玩,老翁必須迴避,只在三更之後才能耘植養護。宋單父夜以繼日地辛勞著,只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證。可是偏偏這一年陰陽不和,暖氣不動,到了開花季節偏不見蓓蕾萌發,如果到了規定的時候未開花,違了聖意,宋單父就要扣於欺君只罪,那是要殺頭的。

芍葯仙子們心田是極端善良的,況且又夜夜得到宋單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報答的,陽氣不動也要呈現芳艷,必須打破常規,於是眾花仙議定,大家合力在一天內各開放一株一莖,眾力合一定能勝天。於是,在次日清晨芍葯忽然開放,每一枝頭開放兩朵,姿態各異,在朝露煦風中皆呈深紅色,宮內喧然,明皇、貴妃,文武官員,皆來觀賞。正在贊嘆不已時,天已正午,芍葯突然變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眾人大奇,觀者愈多。待到暮色降臨,一片片芍葯花瓣皆呈深黃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兒又變成粉白色。隨著色澤的變化,香氣也各有千秋。時而幽香,時而濃郁,眾人如醉如痴。眾芍葯仙子在一日之內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裝點得勝過瑤池。眾嬪妃在芍葯仙子映襯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聖上見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來,說定是花妖作怪,意欲將芍葯刈除並降罪宋單父。眾芍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葯仙子也顧不得去理論功過是非了。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卧華清宮。芍葯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葯。唐明皇本是風流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葯送到貴妃面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艷。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葯的花香色艷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葯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葯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

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葯便淪入到了另一場劫難之中。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

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君不見馬嵬坡上的芍葯、百花、百草,冷眼旁觀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

芍葯花的傳說三

傳說在很久以前,民間發生瘟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花神不忍見人民受難,於是盜取王母娘娘的仙丹下凡救人。王母知道有人膽敢偷丹,便命四大天王下界調查。花神怕被王母搜走仙丹,偷偷地將仙丹變作牡丹和芍葯為人們解除苦難,因此至今芍葯都還帶著一個葯字。

在實際的生活中芍葯以及牡丹的根莖都可做葯,而芍葯更是有滋陰補血的作用,因此後來芍葯也被稱為“女科之花”。

芍葯花的傳說四

芍葯在西方的神話故事中也依舊存在,說是在上古神話中有個希臘名醫叫做阿斯克列皮耶,他有個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徒弟,甚至醫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傷,阿斯克列皮耶十分妒忌,咒罵徒弟膽大包天,敢於為冥王治傷。在妒忌的驅使下他動手殺了自己的徒弟。後因冥王顧念恩情將他變為了一種能夠治病的花。因此在西方人眼裡芍葯也同樣是具有什麼魔力的花,能夠對抗曼陀羅花之奇毒。
芍葯的花名由來
據《本草》記載:“芍葯猶綽約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芍葯的別名甚多。在中國花卉絢麗的百花園中,古人將芍葯推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葯為草本,故又稱為草芍葯。它花大色艷,嫵媚多姿,故名為“嬌容”、“余容”。古時人們於別離時,贈送芍葯花,以示惜別之情,所以又名“將離”、“離草”。唐宋文人稱芍葯為“婪尾春”,婪尾是最後之杯,芍葯花開於春末,意為春天最後的一杯美酒。芍葯是草本花卉,沒有堅硬的木質莖桿,猶如弱柳扶風、柔弱無骨般的少女,故有“沒骨花”之稱。因它的花有香氣,有“攣夷(又名“黑牽夷”)、“留夷”和“辛夷”之名。此外,古名還有“解倉”、“白術”、“犁食”、“鋌”等。

在國外,芍葯也倍受青睞,有“花中皇後”的美稱。代表含義芍葯自古就是中國的愛情之花,現在也被譽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

猜你喜歡:

1. 送花的禮儀常識

2. 描寫芍葯花的優美句子

3. 芍葯的花語與名字由來

4. 各種名花的花語

5. 關於送花的禮儀大全

6. 芍葯花花語是什麼

7. 山茱萸的花語是什麼

5. 芍葯花語是什麼 芍葯花有什麼傳說

開元天寶遺事》中有個故事,後來經人渲染擴張,說的是芍葯因姿色超群而險遭橫禍,無論是功是過,她都難逃薄命的結局。沉香亭,是唐明皇歡宴群臣,與楊氏姐妹縱情游樂的地方。不僅亭榭軒昂,而且終年花草樹木非凡。聖上也常常詔命各地園丁到御花園種植,有成者賞,無功者罰。各地養花能手無不終日惴惴。有個老者名叫宋單父,專養芍葯,能將揚州芍葯移植北方,色澤更鮮,花朵更大。宋單父也被召入宮中,在沉香亭畔種植芍葯,有命須使牡丹開過芍葯繼之。白天有帝王嬪妃達官貴人遊玩,老翁必須迴避,只在三更之後才能耘植養護。宋單父准備夜辛勞,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證。可是偏這一年陰陽不和,暖氣不動,到了開花季節偏不見蓓蕾萌發,聖上就要加罪了。芍葯仙子們心地是極善良的,況且又夜夜得到宋單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報答的,陽氣不動而要呈芳艷必須要打破常規,於是眾花仙議定,大家合力在天內各開放一株一莖,眾力合一定能勝天。於是,在次日清晨芍葯忽然開放,每一枝頭開放兩朵,姿態各異,在朝露煦風中皆呈深紅色,宮內喧然,明皇、貴妃,文武官員,皆來觀賞。正在贊嘆不已時,天已正午,芍葯突然變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眾人大奇,觀者愈多。待到暮色降臨,一片片芍葯花瓣皆呈深黃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兒又變成粉白色。隨著色澤的變化,香氣也各異。時而幽香,時而濃郁,眾人如醉如痴。眾芍葯仙子在一日之內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裝點得勝過瑤池。眾嬪妃在芍葯仙子映襯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聖上見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來,說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將芍葯刈除並降罪宋單父。眾芍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葯仙子也顧不得理論功過是非了。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卧華清宮。芍葯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葯。唐明皇本是風流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葯送到貴妃面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艷。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葯的花香色艷更能醒酒。」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葯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葯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葯便淪到了劫難之中。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馬嵬坡上的芍葯、百花、百草,只是冷眼看著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了。四相簪花北宋時,揚州依靠水運依然是商業都會和經濟重鎮。因此,被任命在揚州做太守的官員也多為學識淵博之人,如歐陽修、蘇軾等等,他們在揚州歷史上形成了奇特的文章太守現象,並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比如「四相簪花」的故事。相傳北宋年間韓琦在揚州任職期間,官署後園有株芍葯一枝分四岔,每岔各開一朵花,上下紅,中間夾一圈黃蕊,俗稱為「金纏腰」,又叫「金帶圍」。據說這種花開,城內就要出宰相了。韓琦想邀請三位客人一起觀賞,以應四花之瑞。在揚州作客的王珪和王安石都接受了邀請,另一位官員因病不能前來,臨時換了路過的朝官陳升之。四人聚會,各簪「金帶圍」芍葯花一朵。此後三十年中,果然四人都先後當上了宰相。附:北宋沈括《補夢溪筆談》異事篇中相關記載:韓魏公慶歷中以資政殿學士帥淮南,一日,後園中有芍葯一榦,分四岐,岐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間之。當時揚州芍葯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公異之,開一會,欲招四客以賞之,以應四花之瑞。時王岐公為大理寺評事通,王荊公為大理評事僉判,皆召之。尚少一客,以判鈐轄諸司使忘其名官最長,遂取以充數。明日早衙,鈐轄者申狀暴泄不至。尚少一客,命取過客歷求一朝官足之,過客中無朝官,唯有陳秀公時為大理寺丞,遂合同會。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為盛集,後三十年間,四人皆為宰

6. 紅梅花的花心顏色

詠紅梅花得「紅」字[注釋]
1.芳菲--花草香美。
2.「沖寒」句--意即「先喜〔紅梅〕沖寒迎東風而笑。」
3.「魂飛」句--意謂紅梅若移向庾嶺,其景色就與春天很難區別了。大庾嶺盛植梅,參見《牙牌令》之二注。借「庾嶺」點出梅花,借「春」點出色紅。
4.「霞隔」句--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見《龍城錄》。用「霞」喻花紅。用「隔」、「未通」,因趙師雄所夢見的羅浮山梅花是淡色的,與所詠的紅梅不同。
5.「綠萼」二句--意謂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綠萼,梅花綠色的稱綠萼梅,這里借梅擬人,說「萼綠」,即仙女萼綠華,故曰「添妝」,與下句取喻相類。《增補事類統編·花部·梅》「萼綠仙人」注引《石湖梅譜》:「梅花純綠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雲。」妝,指紅妝,紅衣、胭脂等皆屬。寶炬,指紅燭。宋代范成大《梅》詩:「午枕乍醒鉛粉退,曉妝初罷蠟脂融。」縞仙,本喻梅花。見《詠白海棠》之一、之四注。扶醉,醉須人扶。以「醉」顏點出花紅。殘虹,虹以赤色最顯,形殘時猶可見。南朝江淹《赤·虹賦》:「寂火滅而山紅,余形可覽,殘色未去。」也藉以喻花紅。
6.「看來」句--包含二義:一、花色美麗,不同尋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豈是」來排除,是為了說紅梅。
詠紅梅花得「梅」字[注釋]
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
2.「逞艷」句--意即春未到,紅梅逞艷,先迎著我醉眼開放。
3.凍臉--因花開於冰雪中,顏色又紅,故喻之。借意於蘇軾《定風波·詠紅梅》詞:「自憐冰臉不宜時。」痕,淚痕。以血淚說紅。
4.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故言酸。待到時過,雖無怨恨,花亦烏有,所以說「成灰」。借意於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誤吞」句--說梅花本是白的,因誤吞神奇的丹葯而換了骨格,變成紅花。「丹葯」的「丹」雙關義就是紅。范成大《梅譜》:「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6.「偷下」句--說紅梅本是瑤池的碧桃,因偷下紅塵而脫去舊形,幻為梅花。傳說瑤池種植仙桃,《西遊記》中孫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7.「江北」二句--意謂請告訴蜂蝶,不要把紅梅錯認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燦爛的季節。春燦爛,因紅梅色似春花才這樣說的,非實指。當時還是冰雪天氣。蜂蝶,多喻輕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詠紅梅花得「花」字[注釋]
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
2.「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落霞,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度,認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3.「幽夢」句--意謂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參見前聯句「何處梅花笛」注。以「紅袖」的「紅」點花的顏色。
4.「遊仙」句--意謂梅花的香氣使人如遊仙境。乘槎遊仙的傳說,見《博物志》:銀河與海相空,居海島者,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果碰到了牛郎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拾遺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乘槎本當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花紅。槎,木筏。
5.瑤台--仙境。詠梅詩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掩斂下瑤台」。瑤台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6.「無復」句--不要因為紅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台所種。

7. 「紅樓夢」「 詠紅梅花」幾首詩的意思

  • 《詠紅梅花》的意思:

    隨著封建制度日趨衰落,當時的豪門,特別是貴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虛,做詩竟成了一種消磨時光和精力的娛樂。他們既然除了「風花雪月」之外別無可寫,也就只得從限題、限韻等文字技巧方面去鬥智逞能。小說中已換過幾次花樣,這里每人分得某字為韻,也是由來已久的一種唱和形式。描寫這種詩風結習,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這一階層人物的無聊的精神狀態。

  • 詠紅梅花得「紅」字

  • (1)芳菲:花草香美。

    (2)「沖寒」句:意即「先喜(紅梅)沖寒迎東風而笑」。

    (3)「魂飛」句:意思是紅梅若移向大庾嶺,其景色就與春天很難區別了。大庾嶺即梅嶺,盛植梅花。借「庾嶺」點出梅花,借「春」點出色紅。

    (4)「霞隔」句: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見《龍城錄》。用「霞」喻花紅。用「隔」、「未通」,因趙師雄所夢見的羅浮山梅花是淡色的,與所詠的紅梅不同。

    (5)「綠萼」二句:意思是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綠萼,梅花綠色的稱綠萼梅,這里借梅擬人,說「萼綠」,即仙女萼綠華,所以說「添妝」,與下句取喻相類。《增補事類統編·花部·梅》「萼綠仙人」注引《石湖梅譜》:「梅花純綠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雲。」妝,指紅妝,紅衣、胭脂等皆屬。寶炬,指紅燭。宋代范成大《梅》詩:「午枕乍醒鉛粉退,曉妝初罷蠟脂融。」縞仙,原本比喻梅花。扶醉,醉須人扶。以「醉」顏點出花紅。殘虹,虹以赤色最顯,形殘時猶可見。南朝江淹《赤虹賦》:「寂火滅而山紅,余形可覽,殘色未去。」也藉以喻花紅。

    (6)「看來」句:包含二義:一、花色美麗,不同尋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豈是」來排除,是為了說紅梅

  • 詠紅梅花得「梅」字

  • (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

    (2)「逞艷」句:意即春未到,紅梅逞艷,先迎著醉眼開放。

    (3)凍臉:因花開於冰雪中,顏色又紅,所以這樣比喻。借意於蘇軾《定風波·詠紅梅》詞:「自憐冰臉不宜時。」痕,淚痕。以血淚說紅。

    (4)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說「酸」。待到時節過後,雖無怨恨,花亦化為烏有,所以說「成灰」。借意於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誤吞」句:說梅花原本是白的,因誤吞神奇的丹葯而換了骨骼,變成紅花。「丹葯」的「丹」雙關義就是紅。范成大《梅譜》:「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6)「偷下」句:說紅梅原本是瑤池的碧桃,因偷下紅塵而脫去舊形,幻為梅花。傳說瑤池種植仙桃,《西遊記》中孫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7)「江北」二句:意思是請告訴蜂蝶,不要把紅梅錯認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燦爛的季節。春燦爛,因紅梅色似春花才這樣說的,非實指。當時還是冰雪天氣。蜂蝶,多喻輕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 詠紅梅花得「花」字

  • (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

    (2)「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落霞,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度,認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3)「幽夢」句:意思是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以「紅袖」的「紅」點出花的顏色。

    (4)「遊仙」句:意思是梅花的香氣使人如遊仙境。乘槎遊仙的傳說,見《博物志》記載:銀河與海隔空相望,居住在海島的人,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果碰到了牛郎和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拾遺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乘槎本當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出花的紅色。槎,木筏。

    (5)瑤台:仙境。詠梅詩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掩斂下瑤台。」瑤台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6)「無復」句:不要因為紅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台所種。

8. 詩經關於雪和梅的詩句

1.有關梅花與雪的詩句

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其一》[ 宋 ] 盧梅坡

譯文: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 宋 ] 王安石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3、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 宋 ] 杜耒

譯文: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卜運算元·詠梅》[ 宋 ] 陸游

譯文: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

5、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雪梅·其二》[ 宋 ] 盧梅坡

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6、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香菱詠月·其二》[ 清 ] 曹雪芹

譯文: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銀色里絲絲的柳枝又似帶露初干。

7、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早梅》[ 唐 ] 齊己

譯文:皚皚的白雪籠罩著山村鄉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綻開。

8、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雪裡梅花詩》[ 南北朝 ] 陰鏗

譯文:春天臨近,天氣雖然轉暖,梅花開放,雪花卻還飄著。

9、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生查子·重葉梅》[ 宋 ] 辛棄疾

譯文:梅花啊,你在百花開放之前綻開,在寒冷中出現。

10、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 ] 呂本中

譯文:這雪像梅花一樣潔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瑩。無論是像,還是不像,都是一樣的絕美。

2.關於梅花和雪的古詩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梅花 其一 作者:王冕 梅花 其一 林下見清真,草衣如野人. 開花冰雪裡,豈是不知春?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紅樓夢》詠紅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紅樓夢》詠紅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旁傍溪橋.不知進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舊游舊游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綵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綉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臨江仙 辛棄疾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3.比較有名的關於贊美雪和梅的詩句

雪: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繳《四氣詩》 1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

4.描寫有關雪和梅的詩詞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安石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5.關於雪和梅的古詩帶賞析的(各一首)

詠梅詩賞析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註解】 ①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②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開花。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

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

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寓巧於朴,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和前兩詩鼎足而三的傑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寫的是軍幕中的和平生活。一開始寫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樹萬樹梨花作比喻,就給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的感覺。

以下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餞別宴會上的急管繁弦,處處都在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也顯示出客中送別的復雜心情。最後寫歸騎在雪滿天山的路上漸行漸遠地留下蹄印,更交織著詩人惜別和思鄉的心情。

把依依送別的詩寫得這樣奇麗豪放,正是岑參浪漫樂觀的本色。

6.詩經中關於雪的詩

先秦佚名《詩經》中關於雪的詩:

1、《小雅·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2、《邶風·北風》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譯文:北風呼呼透骨涼,大雪飄飄白茫茫。你和我是好朋友,攜起手來歸他邦。哪能舒緩再猶豫?事情緊急快逃亡!

3、《國風·曹風·蜉蝣》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譯文:蜉蝣多麼光澤啊,像穿著禮服潔白如雪。心裡的憂傷啊,不知哪裡是我的歸結?

4、《小雅·信南山》

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穀。

譯文:冬日的陰雲密布天上,那雪花墜落紛紛揚揚。再加上細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豐沛足量,滋潤大地並沾溉四方,讓我們莊稼蓬勃生長。

5、《小雅·出車》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譯文:先前我去之時,麥苗青青夏初。今日凱旋歸來,大雪落滿路途。國家多災多難,閑居那有功夫。難道我不想家?恐有緊急軍書。

6、《小雅·頍弁》

有頍者弁,實維在首。爾酒既旨,爾餚既阜。豈伊異人?兄弟甥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死喪無日,無幾相見。樂酒今夕,君子維宴。

譯文:鹿皮禮帽真漂亮,端端正正戴頭頂。你的酒漿都甘醇,你的餚饌真豐盛。來的哪裡有外人?都是兄弟和舅甥。如同雪花飄眼前,冰珠陣陣墜滿天。死亡日子難逆料,時間無多難相見。今夜開懷應暢飲,君子行樂惟歡宴。

7、《小雅·角弓》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莫肯下遺,式居婁驕。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譯文:雪花落下滿天飄,一見陽光全融銷。小人不肯示謙恭,反而屢屢要驕傲。雪花落下飄悠悠,一見陽光化水流。小人無禮貌粗野,我心因此多煩憂。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詩經

7.關於梅花和雪的古詩詞

描寫梅花的詩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王冕)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盧仝)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王安石)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崔道融)

更多形容梅花的詩句:/zt/13515/

關於雪的:

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張元)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

天山雪雲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岑參)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李益)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楊萬里)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玉簪的特性是怎麼樣的

Hosta plantaginea

玉簪又名玉春棒,碧葉妖瑩、清秀挺拔,花形獨特,白色如玉,葉密如雲,嬌瑩碧翠,幽香四溢,萬斛濃香,是我國的傳統觀花觀葉花卉(彩圖38)。相傳是王母娘娘瑤池歡宴後,將玉簪丟落人間作成花,有詩為證「宴罷瑤池阿母家,嫩瓊飛上紫雲車,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東風第一花。」王安石的〈玉簪〉詩雲「萬斛濃香山麝馥,隨吹落葉到君家」,「鵝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勝借清香發(張雨詞)。」花性涼味甘,可治咽喉腫痛,小便不通。

10. 紅樓夢 詠紅梅花幾首詩的意思

  • 《詠紅梅花》的意思:

    隨著封建制度日趨衰落,當時的豪門,特別是貴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虛,做詩竟成了一種消磨時光和精力的娛樂。他們既然除了「風花雪月」之外別無可寫,也就只得從限題、限韻等文字技巧方面去鬥智逞能。小說中已換過幾次花樣,這里每人分得某字為韻,也是由來已久的一種唱和形式。描寫這種詩風結習,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這一階層人物的無聊的精神狀態。

  • 詠紅梅花得「紅」字

  • (1)芳菲:花草香美。

    (2)「沖寒」句:意即「先喜(紅梅)沖寒迎東風而笑」。

    (3)「魂飛」句:意思是紅梅若移向大庾嶺,其景色就與春天很難區別了。大庾嶺即梅嶺,盛植梅花。借「庾嶺」點出梅花,借「春」點出色紅。

    (4)「霞隔」句: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見《龍城錄》。用「霞」喻花紅。用「隔」、「未通」,因趙師雄所夢見的羅浮山梅花是淡色的,與所詠的紅梅不同。

    (5)「綠萼」二句:意思是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綠萼,梅花綠色的稱綠萼梅,這里借梅擬人,說「萼綠」,即仙女萼綠華,所以說「添妝」,與下句取喻相類。《增補事類統編·花部·梅》「萼綠仙人」注引《石湖梅譜》:「梅花純綠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雲。」妝,指紅妝,紅衣、胭脂等皆屬。寶炬,指紅燭。宋代范成大《梅》詩:「午枕乍醒鉛粉退,曉妝初罷蠟脂融。」縞仙,原本比喻梅花。扶醉,醉須人扶。以「醉」顏點出花紅。殘虹,虹以赤色最顯,形殘時猶可見。南朝江淹《赤虹賦》:「寂火滅而山紅,余形可覽,殘色未去。」也藉以喻花紅。

    (6)「看來」句:包含二義:一、花色美麗,不同尋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豈是」來排除,是為了說紅梅

  • 詠紅梅花得「梅」字

  • (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

    (2)「逞艷」句:意即春未到,紅梅逞艷,先迎著醉眼開放。

    (3)凍臉:因花開於冰雪中,顏色又紅,所以這樣比喻。借意於蘇軾《定風波·詠紅梅》詞:「自憐冰臉不宜時。」痕,淚痕。以血淚說紅。

    (4)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說「酸」。待到時節過後,雖無怨恨,花亦化為烏有,所以說「成灰」。借意於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誤吞」句:說梅花原本是白的,因誤吞神奇的丹葯而換了骨骼,變成紅花。「丹葯」的「丹」雙關義就是紅。范成大《梅譜》:「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6)「偷下」句:說紅梅原本是瑤池的碧桃,因偷下紅塵而脫去舊形,幻為梅花。傳說瑤池種植仙桃,《西遊記》中孫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7)「江北」二句:意思是請告訴蜂蝶,不要把紅梅錯認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燦爛的季節。春燦爛,因紅梅色似春花才這樣說的,非實指。當時還是冰雪天氣。蜂蝶,多喻輕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 詠紅梅花得「花」字

  • (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

    (2)「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落霞,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度,認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3)「幽夢」句:意思是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以「紅袖」的「紅」點出花的顏色。

    (4)「遊仙」句:意思是梅花的香氣使人如遊仙境。乘槎遊仙的傳說,見《博物志》記載:銀河與海隔空相望,居住在海島的人,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果碰到了牛郎和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拾遺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乘槎本當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出花的紅色。槎,木筏。

    (5)瑤台:仙境。詠梅詩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掩斂下瑤台。」瑤台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6)「無復」句:不要因為紅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台所種。

熱點內容
米蒂花藝 發布:2025-09-24 03:08:55 瀏覽:21
長瀨百合 發布:2025-09-24 02:56:43 瀏覽:267
畫蘭花技巧 發布:2025-09-24 02:31:16 瀏覽:743
茶花是死人 發布:2025-09-24 02:18:22 瀏覽:938
百合紫色 發布:2025-09-24 02:13:53 瀏覽:68
荷花的蓬 發布:2025-09-24 02:13:05 瀏覽:908
如何盆栽杏樹 發布:2025-09-24 01:53:40 瀏覽:994
櫻花小枝 發布:2025-09-24 01:53:40 瀏覽:920
插花很殘酷 發布:2025-09-24 01:51:06 瀏覽:403
櫻花與和服 發布:2025-09-24 01:37:48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