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花卉紋
A. 花卉的圖案紋樣有哪些
魚紋、鹿紋、狗紋、人面紋、花卉紋、網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歷象日月星紋
1、戰國、秦漢時代,鐵器興起,金銀錯和漆器等新展起來,營造業大興,磚石雕刻也興旺起來。裝飾圖案的題材更為廣泛,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裝飾紋樣有:怪獸紋、蟠螭紋、虺紋、龍鳳紋、各種動物(鹿、馬、牛、羊、虎、雁、魚……)紋及四神紋等。「四神紋」也秒「四靈紋」,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四種動物形象作標志。青龍為我國傳說中的東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它們標志了四個方向。又標志了四種顏色:青龍—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紋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漢畫象石、畫象磚、瓦當,題材直接反映了人類生活、生產、戰爭的場面。筆簡意繁,以少勝多,為以後各代的裝飾開辟了新途徑。
B. 清代瓷器上的花卉有哪些畫法
明清時期,文人畫占據繪畫主流,文人繪畫時強調畫家的主觀創造,個體意識較濃,喜歡以物喻人,以物詠志,因此對瓷器繪畫有巨大影響。作為一種圖案,瓷器繪畫中既有純粹裝飾意味的植物紋樣,也有借鑒文人畫以物喻人、以物明志的植物紋樣,如松竹梅、梅蘭竹菊等等。
歲寒三友
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備受文人推崇,是文人畫鍾愛的題材。
① 清乾青花松竹紋盤口瓶
② 清羅天池松樹竹石圖軸
松,為常綠喬木,百木之長,經冬而不凋,多比喻堅貞高潔的節操。
① 清乾隆 青花竹石紋碗
② 清趙焞夫 竹石圖軸
竹,多年生常綠植物,清高而有節,性堅韌,寧折不屈,開懷大度。
梅,為落葉喬木,花朵早春先葉開放,耐寒開花。
這三種植物組成的歲寒三友圖常被用於文人畫中象徵君子的高鳳亮節。明代瓷繪上松竹梅常與洞石欄桿構成庭園景緻,清代瓷繪松竹梅紋比較喜歡刻意追求寫實效果。
四君子
梅蘭竹菊並稱「花中四君子」,也是文人極喜愛的植物,明清兩代瓷器當中也大量繪制該主題。竹和梅的寓意,上面已經提到。
蘭花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居幽處而香氣素淡,象徵著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盪胸襟,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
菊花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為世外隱士。菊花作為士人人格的象徵,成為君子自得自樂、儒道雙修的精神象徵。
植物紋的流行跟社會主流風氣關系很大。明代是我國發展的集大成時期,植物的題材非常豐富。清代瓷器中的植物紋樣也非常廣泛,自然界中有的植物幾乎在瓷器上都有所反映,加上繪畫技巧進一步成熟,以及瓷器胎釉更加潔白細膩,使得瓷器上的紋飾襯托的更加精緻與生動,達到了明代無法企及的高峰,極大地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形成了富麗堂皇的藝術效果。可以說,清代是我國瓷器植物紋表現裝飾的黃金時代。
結語
明清瓷器是我國瓷器裝飾藝術的兩大高峰,我們在欣賞古代陶瓷藝術作品的時候,既要注意整個瓷器裝飾藝術的發展脈絡,也要結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化風尚,才能深入理解瓷器藝術的深刻內涵。
C. 我國明代瓷器為何稱得上是「繁花似錦
從明代起,各種彩釉瓷和彩繪瓷逐漸流行,徹底改變了明以前以單色瓷為主的局面;在器型方面也豐富多彩,達到無物不備的程度。明代景德鎮的民窯也興旺發達,形成了官民競市的景象。
明代官窯瓷的藝術成就突出。例如,永樂官窯以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宣德官窯則以青花和銅紅釉最好,成為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兩顆相映成輝的燦爛明珠。
總之,整個明代堪稱中國瓷器製造的鼎盛時期。
洪武瓷器
肯定洪武瓷器的存在,是近幾十年的事。過去很多國內的大型博物館,都一罐把這一時期的一些陳列品斷代為「元末明初」。隨著近年考古出土物的多次明證,洪武瓷器才逐漸被人們認識。從目前所見洪武器物看,應該說其既具有元代瓷器遺風,又有明初特徵。
洪武瓷器的胎質堅硬、街阿比,胎色有淡紅、淡黃、灰白色等,露胎處多有泛氧化鐵的紅色。器物造型與元代、明永樂瓷器相似,如碗底足中間有乳狀凸起,疊燒碗內中心一圈無釉;也有元代淺碗的形狀,撇口,腹部豐滿,圈足微收斂,平削底。洪武時期民窯器型多不規整,圈足內跳刀痕跡明顯,器物露胎處可見旋削痕。
洪武瓷器的裝飾方法主要有繪畫和刻劃兩種。主要紋飾有雲龍、動物、花卉、松竹梅、折枝梅、纏枝花等,其中以圖案花卉紋多見;也有在碗心書寫「福」「壽」字的;器物口沿常見幾何紋裝飾。民間用瓷紋飾簡單,線條粗放,宮廷用瓷則紋飾精緻得多。
↑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青花花卉紋執壺
永樂瓷器
永樂瓷器的胎色白,胎質細膩,一般較薄而輕(脫胎器胎更薄),露胎處常泛氧化鐵的紅色。釉質潤厚瑩亮,似白玉,釉面上橘皮坑較少,釉泡小,施釉不勻處內有閃牙黃色和青色的。永樂瓷瓶、罐多小型,碗沒有大過23厘米的,特點是底足削得極為平整,碗口多外敞,邊鋒利,口以下收斂,至底部愈小,碗下有雞心狀凸起物;又有碗口微敞,碗身直至底而折者。多數盤、碗為圈足,紅釉者圈足高,白釉者圈足底。
永樂瓷器的裝飾方法有繪畫、刻花、劃花、印花等。青花器構圖層次比元代少,比明中後期多。圖案單純,不繁復,但構圖極緊湊,多做錐拱雙龍、五龍、番蓮、八寶等紋飾。瓷器上所作暗花,似隱似現,似突出卻用手摸不出;清康雍時仿者則作粉狀白線條浮於釉上,且紋飾較為清晰。折枝纏枝花與元代不同,花大而葉小,劃花用鐵線描,細而遒勁有力;清康熙仿永樂瓷部分用偏刀劃,如宋代耀州器用刀狀。
↑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還有很多明代品種瓷器,如宣德瓷器、成化瓷器、弘治瓷器、正德瓷器、嘉靖瓷器、萬曆瓷器、天啟瓷器、崇禎瓷器;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D. 古代花紋的紋樣及名稱是什麼
主要紋樣有:魚紋、鹿紋、狗紋、人面紋、花卉紋、網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及歷象日月星紋等。
艾虎用艾做成的虎。舊風俗端午節佩戴艾虎,認為可以辟邪除穢。《山堂肆考·宮集》卷十一:「端午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虎,粘艾葉以戴之。」陳文靘《歲時廣記》卷二十一:「王沂公端五帖子雲:『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
寓意紋樣:
E端傳說中的一種神異之獸,日行一萬八千里,懂得四方之話,知道遠方之事。形如狻猊,有角,印章「E1端」鈕,以角的不同,分單E2端,雙E3端與斜E4端三種。
卐紋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家中都有出現。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均使用。卐字在梵文中稱為Srivatsa(室利靺蹉)意為「吉祥之所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寓意紋樣
E. 明式傢具製作技藝的主要特點
這些硬木色澤柔和、紋理清晰堅硬而又富有彈性,對傢具造型結構、藝術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木質堅硬面有彈性,且硬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所以明式傢具的橫斷面製作很小。為此,造型也就顯得線型簡練、挺拔和輕巧。由於木材本身的色澤紋理美觀,所以明式傢具很少施用髹漆,僅僅擦上透明蠟就可以充分顯示木材本身的質感和自然美。
紫檀木從深黑到紫紅,有金屬般的色澤和綢緞般的質感,材質堅硬、紋理縝密,適於雕刻。它是古典傢具最細膩的雕制木材,雕工精美者可達到穿枝過梗的程度。可以說,明式傢具中以紫檀雕制而成的優秀作品足以代表中國古典傢具的最高製作水平。
黃花梨木呈棕黃色或棕紅色,華貴而富有耐性,具有不易開裂、不易變形、便於造型、利於雕刻等諸多優點,是與紫檀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製作傢具的最優良木材。 有螭龍紋、螭虎紋、鳳紋、麒麟紋、鹿紋、鶴紋、喜鵲紋等,大都選取人們崇拜喜愛之物,其中龍鳳之形尤為突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它剛強勁健,富於變化,性猛而威,能興雲作雨,封建時代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徵。龍紋多刻飾於宮廷及皇族使用的傢具上。鳳,古人稱之為神鳥,百鳥之王,出於東方君子之國。每當天下大寧,其聲若簫,清高雍容。
明式傢具雕刻中常見的飛禽走獸紋明顯帶有先秦及魏晉南北朝造像的遺風??雄渾而博大。使人們不由地想起霍去病石雕和許多漢代宮闕那樣的深厚拙樸,以及如武威銅奔馬及六朝陵墓石獸那般奔放勁健的風姿。 吉祥花卉紋有卷草紋、牡丹紋、纏枝紋、靈芝紋、梅花紋、荷花紋、雲紋等。中國吉祥花卉圖案的發展,源遠流長。自先秦發展至唐代,圖案紋樣的風格深受當時繪畫的影響,極具富麗堂皇、絢麗多彩之美。明式傢具中的花卉人物吉祥圖案,
正是繼承並弘揚了唐代的遺風,充分體現出一種強烈的雍容華貴、飽滿豪放的審美追求。山水人物則展現帶有情節性和故事性的畫面。 清康熙年間,宮廷中大量使用西洋藝術匠師。這些西洋藝師的影響所及,主要在建築與繪畫方面,建築上,朝廷興建了中西合璧的圓明園;繪畫上,郎世寧把西洋繪畫藝術及裝飾風格介紹到中國,並用中國畫表現,傳統傢具受其藝術滲透而出現了這一時期特有的西方裝飾紋樣的明式傢具。西番蓮紋是西洋紋飾的代表,在西方它猶如中國的牡丹一樣備受人們的喜愛,並在雕刻上有著比牡丹更大的變形隨意性。
F. 五代定窯白瓷瓷器花紋有什麼特點
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
定窯印花題材以花卉紋最為常見,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紋布局多採用纏枝、折枝等方法,講求對稱。有的碗、盤口沿作花瓣式,碗內印一盛開的花朵,同時在外壁刻上花蒂與花瓣輪廓線。這種把印、刻手法並用於一件器物,里外裝飾統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紋裝飾渾如一體,十分精美。其次,定窯還有大量的動物紋飾,主要有牛、鹿、鴛鴦、麒麟、龍鳳、獅子和飛龍等。定窯飛龍紋一般裝飾在盤、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雲圍繞,獨龍為多,尚未見有對稱的雙龍紋飾。飛龍身形矯健,昂首騰飛於祥雲之間,龍尾與後腿纏繞,龍嘴露齒,欲吞火球,背有鰭,身刻魚鱗紋,龍須飄動,龍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窯立件上只裝飾有變形龍紋,其裝飾水平與盤、碟上的龍紋相去甚遠。禽鳥紋飾中主要有鳳凰、孔雀、鷺鷥、鴛鴦、雁、鴨等,做工精美的飛鳳比較少見。
G. 大明宣德年制浮雕花卉紋銅香爐什麼樣的,值錢嗎怎麼辨別真假
不要去分辨了!這類東西基本上是造假者專門用來蒙騙外行人的假貨無疑……
H. 探討中國古代陶器紋樣的象徵性
在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傳統圖案紋樣豐富多彩,璀璨奪目。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五、六千年以前,我們祖先創造彩陶文化,其後的各個時代都曾產生過許多的工藝品,如:青銅器、陶瓷、絲綢、漆器、金銀錯、玉雕、牙雕、磚石雕刻、刺綉、編織、蠟染等等。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各類裝飾圖案紋樣里,我們可以看出各個時代的工藝技術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這些是我們研究民族發展史、民族美學、民族心理學、民風民俗學等極有價值的依據,同時,也構成了發展現代工藝美術的重要先導。許多傳統圖案經久不衰,至今仍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為此,我們在進行學習時,不可忽視從中國古代傳統圖案中汲取寶貴的營養。
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圖案,在選題、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上都有它不同的特點,是與其功能、材料質地、藝匠加工方式分不開的。下面我們分期作以下簡要介紹。
1、新石器時期,勞動者創造了彩陶藝術,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紋樣獨特,實用美觀,藝術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紋樣有:魚紋、鹿紋、狗紋、人面紋、花卉紋、網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及歷象日月星紋等。先民們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視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組織運用到各種器皿器物上,形成了莊重大方、自然諧調的裝飾花紋,開創了一代風格。
2、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藝術為其魁首。無論是造型多樣的食器、酒器、樂器等,還是各種紀念性陳設器皿,都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圖案。有的還直接借用動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裝飾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夔鳳紋、蟬紋、玉帶紋、重環紋、鱗紋、乳丁紋、竅曲紋、雲雷紋、渦紋、冏紋、四瓣花紋及象形文字紋。圖案適應鑄銅工藝製作要求,多為非常工整的陽紋或陰紋圖案。紋樣精細,組織嚴緊,具有神奇感。考古學者稱之謂「燦爛的青銅藝術」。
3、戰國、秦漢時代,鐵器興起,金銀錯和漆器等新展起來,營造業大興,磚石雕刻也興旺起來。裝飾圖案的題材更為廣泛,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裝飾紋樣有:怪獸紋、蟠螭紋、虺紋、龍鳳紋、各種動物(鹿、馬、牛、羊、虎、雁、魚……)紋及四神紋等。「四神紋」也秒「四靈紋」,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四種動物形象作標志。青龍為我國傳說中的東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它們標志了四個方向。又標志了四種顏色:青龍—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紋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漢畫象石、畫象磚、瓦當,題材直接反映了人類生活、生產、戰爭的場面。筆簡意繁,以少勝多,為以後各代的裝飾開辟了新途徑。
4、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盪不安,佛教藝術興旺起來。圖案同樣也受到了宗教的影響,這時期的題材、內容許多都與佛經故事有關。常用的紋樣有:忍冬草(即金銀花,也稱:寶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蓮花紋(別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莖—花之節」之意,是美德的象徵)、玉鳥紋(玉鳥也稱迦陵頻迦,吉祥鳥,傳說人是玉鳥脫生出來的,故而圖案中常有人面獸身之圖像)、鹿紋(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徵)。人物圖案中出現了「飛天」仙人形象,表達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處於封建社會中期,對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藝美術的門類也空前發展。絕妙的唐三彩、宋瓷、絲綢、金銀製品等等上的裝飾圖案也出現了繁花似錦的局面。唐代紋樣豐盛飽滿,富麗豪華。宋代紋樣秀麗,靈巧。常用的紋樣有:卷草紋、寶相花(以蓮花和牡丹相結合的圖案,採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構成方法)、海石榴、花鳥紋、華蓋紋、聯珠紋、綬帶紋、人物紋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還有茱萸(中葯)紋、柿蒂紋、幾何紋等。裝飾手法有寫實的、誇張變形的,並採用了花中套花,葉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構成巧妙、氣韻生動,敷彩絢麗,唐、宋是我國傳統圖案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6、元、明、清封建社會末期圖案,保留了民族特點,吸取了外國工藝之長,花色品種,裝飾風格產生了變革。景泰藍就是當時的新工藝,瓷器、織錦、磚雕、木雕等也較前有了很大進步,裝飾題材增加了很多。動物圖案常見的有獅子、孔雀、蝙蝠、鹿、鷺鷥、羊、鶴、鷹、錦雞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實題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蘭花、牽牛花、竹子、松樹、靈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結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為廣泛多變。如禽鳥與花卉組合,昆蟲與花卉組合等,強化了裝飾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構成的圖案也甚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鍾、鼎、杯、盤、壺、碗、瓶、書畫等,具有典雅之風,稱為「博古紋」。還有用八種佛教用供器組成的「八吉祥」(也稱佛八寶),用道教持物組成的「道八寶」等等。這個時期的圖案多為吉祥圖案,應用范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程度。日用品、服飾、建築、商品上處處可見。
我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來源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來自民間工藝:陶瓷、刺綉、窗花、藍印花布,蠟染、剪紙、雕刻、編織等,這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發揮創造的,一般比較朴實、粗獷、鄉土氣息濃郁。其二來自宗教藝術,如宗教傳說和神話傳說,廟宇、石窟中的壁畫、藻井、龕楣、塑像服飾、基座、建築、雕刻以及各種供器裝飾。最典型的敦煌圖案,是佛教傳統圖案的精華部分。它是我國的能工巧匠吸收外來文化所發揮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理想。其三是來源於封建帝王、王公貴族、富豪商賈等所佔用的陳設品、日用品、服飾、首飾、建築……這些工藝品圖案是為了滿足奢侈者的物質生活和空虛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作坊由專人監督製作的,所以圖案非常精細,色彩富麗豪華。除了如前所說的那些傳統圖案外,相當一部分是福、壽、祿及文人字畫、詩歌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多數採用了「米」字格和「九宮」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紋樣,組成了我國傳統圖案的主流。
中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經過世世代代藝人的努力創造,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的完整的藝術體系。盡管服務對象有所不同,題材內容也各有差異,但不可否認是出自勞動者之手。在最典型的那些喻意和諧音吉祥圖案里,往往寄託著最美好的理想,即使在那些直接服務於宗教或封建統治階級的圖案里,其間仍然程度不同的閃爍著民族精神的光輝,顯示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驚人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7、深入生活與學習遺產
我們似乎是生活在到處都能見到木雕藝術和木活細作的環境之中,從木作門窗、硬木傢具、架子床、十景櫥櫃到鑲嵌掛屏、杌凳、幾案、托架……都離不開精美的造型、雕花設計與款式布局的處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結構製作施工。特別是在明式傢具中所深蘊著的典雅的審美精神。正如我國已故著名的明式傢具研究專家楊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國明式傢具造型簡炬輕巧,而不笨重沉悶。線條流暢活潑,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當有趣,而不是繁瑣無目的的。我們從明式傢具上見到簡美的雕刻圖案中,發現它引用了銅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築上多種花紋。這些花紋一旦被採用到傢具上,都具有較精煉的發揮,足以表明我國木雕技術到了明代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
圖案源於生活,生活是圖案創作的源泉,這是圖案創作的客觀規律,這是一個根本點,忽視這一點,圖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創新,不可能產生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圖案設計,而失去生命力。
「要認真向遺產學習,這是學習圖案入門的第一把鑰匙。」(雷圭元《基礎圖案》),圖案藝術是我們祖國傳統藝術中最古老的藝術之一。原始社會的彩陶,奴隸社會的青銅器,封建社會的金銀器、漆器、絲織、雕刻等等,是近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祖國文化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研究、借鑒優秀的圖案遺產,對於掌握圖案的創作規律、熟悉圖案的形式美的法則、密切圖案與生活、生產的聯系,無不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參考價值。同時,學習優秀的圖案遺產,增強我們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藝術修養,促進圖案題材、形式、風格的多樣化,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精神指導下,創作具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的圖案,促進我國圖案藝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I. 我有一個大明成化年制掐絲琺琅花卉紋小碗,卵白釉胎透光,口徑9.4厘米請問現在能值多少錢
我看也是真品,私下交易500元左右,上國內拍賣估價10萬,但很難拍得出去。
J. 明初,安南窯折枝花卉紋多棱型玉壺春瓶值多少價
您的問題,這樣的瓷器品種,明初,安南窯折枝花卉紋多棱型玉壺春瓶,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品相保存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