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圖形教案
A.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將自己的大膽想像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產生嚮往太空,嚮往月球的願望。
【活動准備】
1、深色星空背景圖,准備粘貼用的大月亮一個。
2、油畫棒、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月亮像什麼。
二、教師將大月亮粘貼到背景圖上,引出故事。晚上,月亮爬過樹梢,出現在天空上,小動物們看到了月亮,大家議論起來。
講述小貓、小狗、小豬等動物對月亮的想像,講述時盡量放慢速度,給予幼兒充分想像的時間。
說完小羊的想法後,教師停止講述,請幼兒來想像:你希望月亮是什麼做的呢?
在幼兒各抒己見後,教師告訴幼兒小兔的想法:小兔的想法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小兔希望月亮還是月亮,他要坐飛船到月亮上拜訪他的兔子兄弟!
二、畫畫奇特的月亮 。
如果我們坐著飛船到月亮上去,你希望月亮上有什麼?
請先在白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月亮,月亮里會有些什麼呢?大膽地把它畫出來吧!
幼兒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並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展示:請把自己畫的講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
【附故事】
月亮
小貓希望月亮是玻
璃做的。她要照照月亮鏡子,看嘴唇塗得紅不紅。小狗希望月亮是麵粉做的。圓圓的月亮烙餅,吃起來一定很香很香。小豬希望月亮是金子做的。這么大一塊月亮金幣,可以買好多東西!小鴨希望月亮是清水做的。清清的月亮池塘,在裡面游泳是多麼快樂自由呀!小熊希望月亮是白紙做的。漂亮的月亮風箏,沒有誰能比它飛得高。小猴希望月亮是銅片做的。敲響月亮銅鑼,夥伴們跳起歡快的舞蹈。小鹿希望月亮是橡皮做的。牽著月亮氣球,在月光下的草地上跳來跳去。小羊希望月亮是木頭做的。他最心愛的手推車,正好缺了一個輪子。只有小兔希望月亮還是月亮。他要坐飛船到月亮上拜訪他的兔子兄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粉筆的性能,學慣用粉筆畫稍長的線。
2、幫助幼兒體驗相互合作帶來的快樂,培養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小兔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兔媽媽頭飾、大灰狼頭飾各一個,水果籃一隻、玩具蘑菇(多於幼兒人數)。
2、「袋鼠」、「大灰狼」的出場音樂,笛子音樂,錄音機,粉筆人手一份,場地布置圖。
3、幼兒已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對故事情節較熟悉。
活動過程: 一、呈現小兔、兔媽媽、大灰狼頭飾。以游戲活動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為幼兒帶好小兔頭飾,並帶幼兒聽音樂跳出場。
「小兔乖乖,外面的太陽真好,我們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吧。」
(開頭設計的目的,首先是讓幼兒放鬆,戴頭飾不僅可以讓幼兒覺得新鮮有趣,也有助於老師把幼兒導入游戲的情境,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
2、播放大灰狼的音樂,幼兒傾聽,感受緊張、害怕的氣氛。
3、鼓勵幼兒積極思索、想像不被大灰狼捉走的方法。
「哎呀呀,剛才是什麼聲音?我好害怕呀!」
「怎麼,是大灰狼要來了?兔寶寶們,快快想個辦法,可別讓大灰狼把我們捉走了。」(引導幼兒說出造籬笆的方法,如果說不出,教師可直接說出來。)
二、引導幼兒了解籬笆的外形,並探索籬笆的築法,自主想像。
1、「小兔乖乖們,媽媽來教你們造籬笆,造一條又大又寬的籬笆,不讓大灰狼進來,好嗎?」教師運用語言「造籬笆要從上到下,深深地插進去,造得長長的、密密的」來幫助幼兒掌握造籬笆的技能。
2、觀察籬笆,同時「媽媽」在地上示範:
用粉筆在線上畫直線,要從上往下,長長的,密密的。
3、請個別幼兒來「造」,了解幼兒掌握技能的情況。
「媽媽一個人造籬笆實在太慢了,誰願意來幫助媽媽?」(可以請2~3名幼兒來畫直線。)
三、滲透造籬笆的技能,鼓
勵幼兒充分表現。
1、「兔媽媽」發給每隻「小兔」一支粉筆,要求「小兔」在大圓圈上造籬笆。又要求「小兔」想辦法:怎樣造籬笆才能不讓大灰狼鑽進來。
2、小兔造籬笆(開始時,孩子們出於好奇,造得籬笆寬寬的、鬆鬆的)
觀察孩子的操作情況,「兔媽媽」故意走到一位籬笆造得又細又密的「小兔」前,做鑽進的動作,並說:哎呀,這只「小兔」的籬笆造的真好,大灰狼肯定鑽不進來。對造得疏得可以請其他「小兔』來幫助,體現合作。
四、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1、兔媽媽:「兔寶寶們,你們真是太能幹了!累了吧?快,到草地上去休息一會兒,媽媽現在去采些蘑菇回來。記得大灰狼要把門關關好。寶寶們再見!」(教師退場換上大灰狼頭飾戴上出場。)
2、教師以大灰狼口吻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大灰狼:「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作出嗅的樣子)嗯,好香的味道,那邊肯定有一窩小兔子,讓我去捉只小兔嘗嘗。
大灰狼來到籬笆前,做出跳、鑽、推的動作,邊做動作邊說:「這籬笆造得可真高,讓我找個洞鑽進去吧。咦,找不到洞,氣死我了,我就不信推不倒你。這籬笆誰造的這么高,這么密,這么牢,讓我沒辦法去捉小兔。」
「沒辦法,我就假裝兔媽媽,唱支《小兔乖乖》的歌,騙他們開門。」(此時,幼兒已完全融入情境與角色中,當大灰狼唱完後,幼兒馬上接下去唱,氣氛相當好,完全感覺不出這是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五、拓展延伸,引發再創。
大灰狼灰溜溜地下場,教師換上兔媽媽頭飾,邊唱《小兔乖乖》邊上場。
「孩子們,媽媽回來了,快開門。」
「孩子們,你們都在,太好了。大灰狼今天沒來嗎?」
「你們真是一群聰明、勇敢的孩子。來,肚子餓了,快吃媽媽剛採回來的新鮮的蘑菇,吃飽了幫助媽媽再在草地上種些花草、菜,願意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風雨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故事《彩色的雲》中,有一個孩子提出這么一個問題:「雲可以變成雨嗎?」有關雲跟雨的話題便展開了;又有一個孩子說:「彩色的雲會下什麼樣的雨呢?」……從故事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但是孩子們仍意猶未盡,這些彩色的雨滴在孩子們的眼中成了精靈,可愛又好玩,彩色的雨滴究竟是什麼樣的?又可以怎麼表現呢?用什麼材料表現?……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本活動。
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觀察、游戲中了解雨滴的特性;在游戲中拓展對雨滴的想像,並能用多種形式加以表現;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體驗雨寶寶和小寶寶及老師之間的關愛友情,讓幼兒關注大自然,萌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游戲中,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認識「彩色的雨滴」。
2、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彩色的雨滴,學會「點」和「提」(跳)的動作。
3、初步體驗合作作畫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創設牆飾「美麗的公園」,師先畫好彩色的雲、綠色的草地、小動物等;
2、錄音磁帶(風、雨、雷聲)
3、幼兒操作材料——粘貼類:彩色的藝術紙剪的「雨滴」若干、膠水;手指點畫:紅、黃、藍、綠四種顏料裝在盒子里備用、抹布若干;棉簽畫:棉簽、四色顏料;雨滴胸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大自然的聲音》,激發幼兒興趣。
(1)幼兒聽音樂猜大自然的聲音。
(2)帶雨滴胸飾做游戲「大雨和小雨」,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
(3)互動游戲「找朋友」。
要求:找相同顏色的朋友;找一樣大小的朋友
2、認識雨滴寶寶
提問:「你們這些雨滴是從哪裡來的?」「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呢?」「雨滴像什麼?」
3、帶領幼兒參觀牆飾「美麗的公園」,激發幼兒表現的慾望
(1)設疑:美麗的公園里這么多小花、小草都口渴了,怎麼辦呢?
(2)教師示範「點」、「提」的動作,
幼兒徒手練習。
蘸顏料→點一下,提上來→抹布擦手,換一種顏色再畫。
4、幼兒自選材料分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合作作畫
手指點畫、貼雨滴、棉簽畫
5、結束活動、評價活動
「你畫了那麼多的雨滴,小花、小草都會說些什麼呀?」引發幼兒想像、講述。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圖形
活動目的:
1.通過畫○、△、□象ΧΧ的活動,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2.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像大膽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幼兒語言的完整性。
活動准備:
1.活動前收集象○、△、□的東西,豐富知識;
2.蘋果、眼睛、花、梨子、小鳥、兔子等卡片;
3.圓形、方形、三角形的圖形若干;油畫棒;固體膠;白紙。
活動過程:
1.游戲:接龍游戲逐一出示蘋果、眼睛、花、梨子、太陽、小鳥、兔子等卡片,幼兒描述這些事物的特徵玩接龍游戲。
2.想像活動
①教師在操作台上畫一個○,提問:老師畫的圓形象什麼?
②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將圓形添畫上小腳、小手、眼睛、嘴巴等變成蘋果娃娃,一邊畫一邊提問:神奇的圓形變成了什麼?
③教師以游戲的口吻提問:蘋果娃娃走著走著碰到了誰?在操作台上畫一個□,提問:方形象什麼?
④教師將方形變成餅干娃娃,一邊畫一邊提問:老師將方形變成了什麼?
⑤教師以游戲的口吻提問:蘋果娃娃和餅干娃娃走著走著碰到了誰?在操作台上畫一個△,提問:三角象什麼?
⑥將三角形添畫成西瓜娃娃。
3.組合圖形
①教師以游戲的口吻交代活動規則:老師變魔術,將兩個圓形拼在一起變成了什麼?(示範,並根據幼兒的想像添畫)
②幼兒活動:自己選擇方式組合拼圖。(拼、畫、粘貼)
③幼兒將自己組合好的圖形講給小朋友、老師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螃蟹的基礎上,學慣用折、編的方法製作螃蟹。
2、激發幼兒對做做玩玩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准備: 紙條、彩紙、膠水、紙盒、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謎語引出主題 鉗子一雙,尖刀八把, 身披盔甲,橫行天下。
二、 利用課件、觀察螃蟹的外行特徵。
1、 螃蟹是什麼樣子的?
2、 螃蟹有幾條腿?
3、 螃蟹頭上兩個大大的象剪刀一樣的是什麼?(螯)
三、 學習製作螃蟹 小朋友,你們想來做螃蟹嗎?老師做了一個螃蟹,你們看。
(一)出示範例,提問: 老師做的這個螃蟹用了哪些材料? 你們猜猜我是怎麼做的?
(二)教師示範講解
1、我用折紙的方式做了螃蟹的身體,用長條紙通過折然後用膠水貼做了螃蟹腳
2、螯是用紙剪成的。你們想學嗎? 重點講解編紙的方法。
3、提示注意衛生。
(三)幼兒操作
1、 介紹材料
2、 在製作的時候想好先做腳還是先做螯。
3、 使用雙面膠,撕下的紙放入指定地方。
4、 注意地面的整潔,及時把廢紙撿起來。
5、 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現交流
1、給同伴介紹自己製作的螃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2、你的螃蟹會爬到哪裡去。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用各種顏色,採用平塗或圈塗的方法,一次畫小圓圈在線上,表現項鏈的比本特徵。
2、 發展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3、 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4、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 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准備:
1、 珠子項鏈一條。
2、 油畫棒、畫紙(上繪線條呈圓形)
活動過程:
一、 媽媽的節日
1、 小朋友你們知道明天是什麼日子嗎?媽媽的節日就要到了,你們想怎
么給媽媽慶祝節日呢?
2、 幼兒自由發表觀點。
3、 教師小結幼兒觀點,老師也想了一個好點子,(出示項鏈)我們送媽
媽一條好看的珍珠項鏈怎麼樣?
4、我們小朋友都還小,不會賺錢,怎麼送媽媽項鏈呢?好,今天我們就來動手為媽媽們畫一條漂亮的珍珠項鏈。
二、講解示範作畫方法
1、小朋友你們看看珍珠項鏈是什麼樣子的?(用一根繩子把一顆一顆珍珠串起來,要串在珠子中間。)這些珍珠是什麼形狀的?我們學過哪些方法畫圓圈?(復習畫圓圈的兩種方法:圈塗和畫好圓形在裡面圖顏色。)
2、老師為大家准備好了串珍珠的繩子,我們按照順序把一顆一顆彩色的珍珠串上去,就像這樣。(教師示範作畫)
3、強調作畫要點:繩子一定要從珍珠的中間穿過,要用各種顏色的珠子串在一起會更漂亮。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發放作畫工具,幼兒作畫。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作畫:鼓勵平時不太願意動手和繪畫能力不是很好的孩子積極大膽動手作畫,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珍珠要畫得圓,塗色的時候不要塗到外面。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
1、集中展示幾幅總體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引導幼兒從顏色搭配、珍珠的圓潤和顏色飽滿、串接整齊、畫面整潔等放方面欣賞作品。
2、拓展幼兒經驗:除了珍珠項鏈,你們還看過什麼項鏈,它是怎麼樣子的?
五、祝福好媽媽
小朋友們畫的項鏈真漂亮呀!小朋友們回到家也可以為外婆和奶奶再畫一串漂亮的項鏈,祝願她們天天開心,永遠漂亮。現在一起來說出對她們的祝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在西瓜皮上聯想出多種物體,並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徵,激發想像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在想像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人手一張。
2、小動物卡片、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像。
1、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半個西瓜皮)
2、這半個西瓜皮看上去像什麼?(小船、小床、碗……)
3、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麼?(小傘、屋頂、台燈……)
二、對西瓜皮想像並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1、西瓜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麼?(鞦韆)
2、誰會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3、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鞦韆,松鼠盪來盪去真有趣!
4、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後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干什麼?
5、幼兒自由想像添畫並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6、請個別幼兒講述。
(1)西瓜皮,變帽子,小兔戴在頭頂上遮太陽。
(2)西瓜皮,變雨傘,下雨小貓用它來撐傘。
(3)西瓜皮,變木桶,小狗用它來舀水。
(4)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
7、請幼兒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賞。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西瓜皮展開想像,小組合作創編《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師出示背景圖,示範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現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麼呢?他們會怎麼說,又會怎麼做呢?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2、幼兒分組創編故事每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講述)
3、請個別小組講述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活動反思】
收獲一:要善於在活動中提供自由想像與創造的空間。本次活動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的機會,讓幼兒充分想像,大膽講述,因而活動中幼兒始終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造學習的樂趣。
收獲二:教師要善於控制課堂秩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課堂上把幼兒的情緒、積極性調動起來是教師所追求的,但過分活躍沒有秩序一定會影響教育效果。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在日後的工作中應逐步積累控制課堂秩序的經驗。
收獲三:在幼兒的創造性講述中,教師的指導與評價是激勵幼兒再次積極表現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動中多次讓幼兒進行想像描述、想像添畫,其中每一個環節,我都充分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創造,使幼兒更有積極性投入下一次創作中。
小網路:西瓜皮,別名西瓜翠衣。來源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外層果皮。採制 7~8月收集西瓜皮,削去內層柔軟部分,曬干;也有將外面青皮剝去僅取其中間部分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俯視的角度觀察魚的`不同形態。
2、嘗試用石頭、棉簽、橡皮泥等材料表現出俯視的魚。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運用輔助材料表現俯視下不同形態的魚。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一塊石頭,一盒沙,棉簽棒、各色顏料,橡皮泥若干。
教師:範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魚池。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魚的圖片,看看這些魚是從哪個角度看過去的?
2、幼兒觀察討論。
3、這些魚從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魚的什麼?
4、小結:從上往下看,我們看到了魚的頭、背、魚尾、魚鰭。
二、講解示範:
1、出示石頭:今天金老師還帶來了什麼?今天我們就要用這塊石頭來變一變,變成什麼呢?(自由猜測)
2、教師示範一:把石頭放入沙中。(我們把這塊石頭當成魚,把這些沙當成一盆水,讓石頭魚游到水裡去)
3、你會看到了魚的什麼?(幼兒說)
4、幼兒操作:
●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頭,請你選擇一塊石頭,讓石頭魚游到水裡去,並說一說從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魚身上的哪個部位?(可以互相交流)
●個別幼兒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
5、教師示範二:怎麼樣讓它更像呢?再來變一變(教師介紹材料、示範添加一條魚)。
6、欣賞範例:還可以怎麼變呢?
三、幼兒創作:
1、拓展幼兒思維:你會怎麼變?想一想。(幼兒交流)
2、鼓勵幼兒能大膽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俯視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魚。
四、作品展示: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統一放到教師准備的「魚池」中,一起看看、說說你喜歡的
【活動意圖】
1、通過圖片的欣賞,幼兒對俯視角度下魚不同形態的積累。
2、教師引導示範、幼兒操作、教師再次示範,使幼兒在聽聽、說說、動動、想想的過程中,逐步體驗創作的樂趣。
3、引導幼兒觀察輔助材料,為下一步創作做好鋪墊。
4、幼兒個體創作後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魚池」為載體,進行整體作品的欣賞,不斷培養幼兒多角度的審美能力。
【活動反思】
本節課因為對於本班幼兒是初次接觸,所以在設計目標時,放低了難度,以體驗游戲快樂為主,在一開始以繪本的形式的導入,讓幼兒很快的進入情景中來,並在接下來的猜猜環節中,一步一步的深入,打開幼兒的想像力,在反轉猜測中,由於幼兒思維定式,在我的指導下,才能逐步猜出是什麼和什麼撞在一起。最後導入本節課的主題--石頭魚,正好借跑跑鎮的魔法之名,進行了我的范畫,由於石頭上操作比較小,所以採用了投影的方式讓幼兒清楚的看到操作過程,之後的過程用了傳統的美術課流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魚進行碰撞,在過程中因為座位問題有的幼兒背朝屏幕,所以畫的時候自行創作了,需要下次注意。在點評環節幼兒注意力較為分散,應將大屏幕上弄乾凈後在進行投影,最後將小魚放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
小網路:石頭魚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玫瑰的樣子和特徵。
2、學會用皺紋紙製作出紅玫瑰。
活動准備 皺紋紙,膠水,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導入]
1、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玫瑰花。 - 我是一朵帶刺的花。
- 我有濃郁的香氣並被譽為百花之王。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玫瑰花。 - 你見過玫瑰花嗎?
- 你在哪兒見過玫瑰花?
- 看過玫瑰花後你有什麼感想?
2、說說玫瑰花的樣子和特徵。 - 玫瑰花長什麼樣?
(仔細地觀察玫瑰的葉子的話你會發現它的末端是鋸齒狀的,枝幹是綠色的,有尖銳的刺。玫瑰只要有白色,粉紅色,黃色,橙色,紅色等各種顏色。)
- 玫瑰花的刺有什麼作用?
(玫瑰枝乾的表皮變化成了刺,植物的刺是當遇到禽獸和昆蟲時起保護的作用。)
3、製作玫瑰花並研究製作材料。 - 製作玫瑰花需要哪些材料?
- 用皺紋紙怎樣製作出玫瑰花?
4、用活動紙中的皺紋紙製作出玫瑰花。 ① 把皺紋紙剪成長條,用手捻一捻。
② 把捻好的皺紋紙圈成玫瑰花的樣子。
③ 給剩餘的部分上色。
④ 用顏料給玫瑰塗上漂亮的顏色。
⑤ 把做好的玫瑰花粘在活動紙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做好的玫瑰花介紹給朋友們
2、活動
B. 中小班好玩的拼圖(花朵)美勞公開課教案
中小班好玩的拼圖(花朵)美勞公開課教案:
1、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
2、鼓勵幼兒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物品的形象
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1、感受花朵的形狀、色彩,學慣用剪刀剪出各種不同的花。
2、大膽剪貼、體驗剪貼的樂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3、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和廢物利用的意識。
活動准備:
1、一次性紙杯、剪刀、雙面膠、馬克筆、 2、花朵PPT教師范畫一副 3、幼兒操作紙兩張
活動重點:學慣用廢舊材料設計花朵和裝飾花園,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難點:大膽用剪刀剪出各種花的形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花的PPT圖片,請幼兒欣賞。
(一)提問:1、小朋友,你們平常都在哪裡見過花呀!
2、花朵漂亮么?
那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一些好看的花朵,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花朵的形狀,顏色
提問:1、當你看到這些花的時候你的心情怎麼樣呢? 2那它們的形狀和顏色一樣么?
二、出示花朵掛圖
今天老師這里有一幅不一樣的花朵圖,我們大家一起來開一看,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提問:1、我的花朵有什麼不一樣?
2、它是用什麼做的呢? 3、你喜歡這些花的什麼地方?
三、講述製作方法
1、先在紙杯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右手拿剪刀、左手拿紙杯,沿直線剪,不要剪到杯底。
3、講述剪各種形狀的方法。
四、出示PPT紙杯圖片請幼兒欣賞。
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廢舊物品,紙杯用過一次就被扔掉了,我們先來看一看紙杯花朵的圖片。 那今天你們也用紙杯來作花朵吧。
五、講述製作要求
六、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紙杯花朵PPT一直放,供家長參考。老師巡迴指導。 七、展示幼兒作品。
C.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花兒朵朵》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花兒朵朵》,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花兒朵朵》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並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活動准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隻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並移動。
3.背景音樂,「三隻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乾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經驗。
活動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萌發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麼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麼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麼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么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隻?你覺得它哪裡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於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後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層數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製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話劇《三隻蝴蝶》,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花呢?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麼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後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製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里,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約。
(幼兒製作並將作品布置在《三隻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布置作品並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裡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後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分析: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為小舞台表演《三隻蝴蝶》製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容、畫面布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麼是累加剪紙,並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熏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等等。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花兒朵朵》2
設計意圖:
隨著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大家談論著字跡喜歡的花,了解著花的特殊作用與有趣的寓意,我帶著孩子們一起認識各種各樣的花,觀察花的特徵,認識花蕊與花瓣,花枝和花葉。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的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嚮往,我設計了這節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美術教學活動。
活動中我利用音樂引起幼兒興趣,用PPT認識各種花,最後利用一張折紙的示意圖讓幼兒觀察學習,學會折向日葵的方法,最後利用大幅的卷畫呈現幼兒的作品,再讓幼兒通過合作進行添畫。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折、剪、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製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2、通過觀察討論等方法,學會觀察示意圖,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
3、體驗合作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折紙示意圖。
2、大幅卷畫背景。
3、人手一份操作紙,彩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觀看春景圖,了解春天的特徵
1.這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大地萬物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請你來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這么美的季節是什麼季節?
2.那你最喜歡春天裡的什麼?
二、觀看PPT,了解花的特徵
1.春天裡有很多小朋友喜歡的景色,而我卻最喜歡那爭奇斗艷,芬芳撲鼻的小花,他們姿態萬千,五彩繽紛,好像在對我們說:"我們漂亮嗎?我們美嗎?"
2.那你覺的他們漂亮嗎?美在哪?
3.教師:春天的花可真美,一朵朵五顏六色,奼紫嫣紅,你看,連小熊的花園里,也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向日葵,引得蝴蝶蜜蜂來做客。
三、出示示意圖,學習折疊的方法。
1.出示範圖小熊花園里的花是什麼花?怎麼做起來的?
2.出示示意圖,學習折法小熊把折花的秘密藏在這紙筒里,我們一看,跟著小熊學一學。
(1)圖一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2)做好圖一,圖二又是什麼意思?
(3)圖三上出現了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4)圖四的角落上有虛線是什麼意思?
(5)圖五中有把小剪刀,需要小朋友剪,你覺得應該剪在那裡?誰來試一試?
(6)最後誰來試一試把他變成一朵向日葵?
3.添加花蕊和背景小熊的花園可大了,我們把漂亮的向日葵送到花園里去吧?你覺得花園里的向日葵還應該添加什麼?花園里除了漂亮的花,還會有什麼?
四、幼兒操作,添畫春天的背景過渡:是呀,花園里應該有千姿百態的花朵,還會引來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還有假山,籬笆和流水,這才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可這里的花園只有小草,大樹,空盪盪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動手來創造出一個更美的花園。
1.幼兒觀察示意圖,折疊向日葵,並進行背景的添畫。
2.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品,展示春天的花園
1.你覺得現在的花園是什麼樣的?你能用一個成語來說說嘛?
2.音樂游戲《蝴蝶找花》
現在的花園可真美,每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你聽,連蝴蝶都飛到花叢中尋找最漂亮的那朵花了,我們也一起來找找吧?
D. 小班數學領域有趣的圖形美麗的花教案
小班數學《有趣的圖形》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發展創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准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製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么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游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形特徵。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並摸一摸,並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
師:正方形有四條邊,並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請用身體動作表現正方形的樣子。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你們真是善於觀察、善於表現的好寶寶。
三、通過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加深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體驗學習的樂趣。
小朋友喜歡捉迷藏嗎?(喜歡)圖形寶寶最愛捉迷藏了,它們藏到哪裡去了呢?(出示准備的物品)噢,原來它們藏在下面這些物品里,請你把它們找出來,放到和它們長得一樣的大圖形寶寶的家裡好嗎?(三張貼有大卡片桌子)
幼兒放好後,要讓幼兒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送錯的,如果有,幫忙送到正確的圖形寶寶家裡。
四、圖形寶寶變魔術——鞏固認知,提升目標。
1、圖形寶寶不僅喜歡捉迷藏,還會變魔術呢!請小眼睛看仔細,大家一起數123,奇跡就會出現!
2、教師分別出示自製圖形拼擺圖1(熱帶魚)、圖2(小房子),請幼兒仔細觀察並找出藏在圖中的圖形,並上前進行拆分、組合。
(1)這條魚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把小魚取下來分開看看說的對嗎?(根據情況幼兒回答)你想不想把小魚再變回去?(幼兒回答)
看到XX小朋友會變魔術,吳老師也想變魔術,看老師把小魚變成了什麼?(在孩子拼擺的小魚的基礎上,再拿一個三角形,變成一顆小松樹,拓展一下孩子的思維空間。)
(2)圖形寶寶繼續變魔術,數123,奇跡就會出現!(出示拼擺小房子)這座小房子是由哪幾個圖形寶寶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
你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想),現在就和後面桌子上的圖形寶寶們一起變魔術吧!魔術表演成功的小朋友老師會給你驚喜呦!
3、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拼擺、組合,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放輕音樂)
4、將幼兒拼擺圖形及時拍照,並在大屏幕上展示。
5、播放PPT,欣賞幾種圖形拼擺組合。
活動小結:
哇,圖形寶寶們能變出這么多神奇的造型,你們還想不想試一試呢?(幼:想)今天就帶圖形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變魔術,好嗎?(幼:好)祝你們表演成功!(鼓掌)
活動延伸:
游戲——魔術表演,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圖形拼擺,結束。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二、活動准備:
場地准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准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2、游戲:作客。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後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戲:娃娃請客教師創設游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游戲:送禮物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束活動。
E.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使用廢舊海報進行撕貼創作。
2、通過撕、貼等方法促進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然、朴實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幻燈片-水果
2、畫有大樹圖的畫紙(人手一份)、廢舊海報若干、膠水、小毛巾。
活動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水果
1、提問
(1)水果有許多,除了我們看到的之外,你還認識哪些水果?
(2)你最喜歡哪些水果?為什麼?
二、觀察范畫,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畫有大樹圖的范畫
提問:這是果園里的一棵果樹,可是它的果子被小猴子全摘走了,你們猜猜看它會是什麼水果呢?
2、幼兒討論:說說自己看法
3、:你們說的都很好,那我們來給大樹結出蘋果來吧。
三、示範撕貼過程
1、先拿出紙對折後,撕出水果的形狀,然後塗上膠水貼在樹上。
(注意貼好水果後把手在小毛巾上擦一擦)
2、教師:水果還可以貼在哪裡呢?
四、幼兒撕貼 幼兒撕貼、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品
1、幼兒互相欣賞。
2、布置「果樹園」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簡單的漢字組合和有目的地選色,塗畫自己想像中的房屋。
2、關注周圍的居民小區,體會大家友好地居住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供欣賞用的吳冠中的作品《人之家》。
2、觀察畫面:兩幢房屋、四幢房屋、有許多房屋的小區、添加紅色屋頂的小區、添加黑色屋頂的小區。
3、黃色、綠色、粉色色紙,勾線筆,各種彩棒。
活動過程:
一、欣賞討論
1、(演示人字)這是人字。
2、(演示口字)這是口字。
3、(演示兩條豎直線)這是兩條腿,這個人正唱著歌兒向前走,他是來造房的。
4、(演示屋頂)他把一根長長的木頭扛在肩膀上,哎呀,太重了,趕快找根結實點的木頭來頂住吧。他砌好了牆,不一會兒房子就造好了……數一數房子上的「口」,說一說住著幾口人。
5、(觀察兩幢房子的畫面)旁邊搬來了一戶新鄰居。找一找房子上有沒有「人」字,住了幾口人。新老鄰居互相打招呼:「歡迎歡迎!」「你好你好!」
6、(觀察四幢房子的畫面)又搬來一戶新鄰居,這幢房子的「人」在哪裡?和剛才兩幢房子有什麼不一樣?
7、(觀察完整畫面)小區里住滿了人,但是房頂沒刷顏色。幼兒討論給房頂刷什麼顏色,有的說用藍色,有的說用黃色,有的說用綠色。最後,經過討論,大家說:「還是用一種顏色比較好,其他好看的顏色留給別的小區吧。」
8、(觀察添加紅色屋頂的小區畫面)哇,屋頂都刷上了紅色,看上去又漂亮又整潔。紅色像什麼?為小區命名,比如「太陽小區」。
9、(觀察添加黑色屋頂的小區畫面)我們走到另外一個小區,找找這個小區的「人」字在哪裡。屋頂都是黑色的,就像我們的眼睛和頭發,這個小區可以叫什麼名字呢?(如黑珍珠、大熊貓等)
二、創作表現
1、我們也來做建築工人。走到工地上,「人」在哪裡?能把「人」字和「口」字變成房子嗎?
2、建築材料又多又重,這次是用這個肩膀扛木頭,下次換個肩膀扛,還可以當個大力士兩個肩膀一起扛。
3、房子造好了。房子里住的人有的多,有的少,你開窗,我開窗,大家說說話多好呀。
4、小區里的人一起商量選用什麼顏色刷屋頂,然後為屋頂刷上選定的顏色。
三、分享交流
1、將屋頂顏色相同的作品放在一起構成一個小區。
2、按顏色找一找今天建成了幾個小區。
3、按顏色為小區命名,如綠葉小區、藍天小區等。
活動延伸:
將幼兒創作的各色「小區」拼接起來,為「小區」增添綠化和其他設施等。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像,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志、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郁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麼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裡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游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准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游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後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游戲。
三、嘗試想像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塗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像。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大班美術:金燦燦的油菜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金燦燦的油菜花 (添畫)
作者:辛豐中心幼兒園 朱春華
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徵。
2、學習分工合作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春天油菜花金燦燦的美景。
准備:
1、油菜花實物若干,供幼兒實際觀察。
2、春遊時的照片,讓幼兒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黃色的美景。
3、教師畫好油菜花枝乾的畫紙若干(每桌一張),水彩筆、油畫棒
過程:
1、導入:
師:上次我們春遊時,在野外看到了一種金黃色的花,今天老師把它帶來了,你們來看看它叫什麼名字?(油菜花)
2、觀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觀察花的外形。
師:請你們來看看它有幾個花瓣?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油菜花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油菜花是怎麼排列在肢幹上的?像什麼?
你還見過什麼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樣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總結:油菜花是金黃色的,有四個花瓣,花瓣是橢圓形的。
2)觀察枝幹及菜葉。
師:油菜花的枝幹是一根還是有很多根?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油菜花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它們怎樣排列生長在枝幹上的?
幼兒觀察後回答。
3、幼兒合作繪畫。
師:今天我們就把油菜花畫出來,打扮我們的教室。
1)幼兒自主商量分工。
師:前些日子,我們畫過美麗的檯布,小朋友們回憶一下,檯布我們是怎樣畫的呀?
幼兒回憶上次合作繪畫的場景。
「今天我們也想畫檯布一樣畫油菜花,現在請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花瓣,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葉子。」
幼兒學習自己分工,分好後向大家作介紹,讓大家聽一聽合不合理。
2)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能力強的幼兒畫好後再添畫一些別的事物。
4、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1)請每桌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內容,並說說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問: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
5、教師小結。
表揚分工合理、繪畫有創意的繪畫小組(共坐一桌的幼兒)。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圓和小圓組合的方法表現雪娃娃,並大膽的為小雪人添畫五官。
2、體驗冬天明顯的季節特徵。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用大圓和小圓組合的方法表現雪娃娃,並大膽添畫五官。
活動准備:
1、冬季雪景、玩雪ppt、碎紙屑
2、幼兒繪畫用的藍色紙、各色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撒雪花(碎紙屑),感受冬天下雪的情景。
2、提問:下雪天,我們可以玩什麼游戲?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相應的ppt
4、教師小結:下雪天雖然很冷,但是我們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戲:堆雪人、打雪戰、滾雪球、坐雪橇等等,雪地里的游戲真好玩呀!
二、聯想創作
1、繼續欣賞PPT:小狗和大象也來堆雪人了,瞧!大象滾雪球,滾呀滾,滾出一個大雪球,小狗滾呀滾,滾出一個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
2、雪娃娃除了圓圓的身體和圓圓的頭,還有什麼呢?
3、教師小結:大雪球,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黑黑眼睛長鼻子,嘴巴彎彎笑哈哈,白白胖胖雪娃娃。
4、幼兒繪畫,教師觀察指導
重點關註:
1、大圓在下,小圓在上;給雪娃娃添畫五官。
2、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三、分享交流
1、看看誰的雪娃娃和別人的不同?
2、學一學雪人的形態,體驗樂趣。
雪人網路:雪人(拼音:xuě rén;英文:a snowman)指用自然雪或人造雪累積,堆砌而成的人形雪堆,在世界各國兒童中廣泛流行,是一種特別的娛樂方式。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湖州是太湖邊上有名的「魚米之鄉」,讓幼兒能夠了解家鄉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漁民伯伯是如何捕魚的?新鮮的魚兒是從何而來的?而且,平時在學校期間,我發現幼兒也很喜歡飼養一些小魚等水生動物,我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橫線、豎線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膽編制自己喜歡的
網,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疏密;
2、 能繪畫出幾種基本的網狀圖形;
活動准備:
自製圖片 宣紙 毛筆 顏料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做小魚游動作,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配樂)
二、 出示圖畫
1、 師:(1)從前有個捕魚人,他非常厲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魚。看!(出示圖片)他為什麼他能抓到這么多的魚呢?(捕魚人用網抓魚)這些魚能不能從網里跑出來?為什麼?他的網怎麼織的?怎麼樣的?(觀察網的特點,認識橫豎線交叉的編織方法)為什麼能牢牢網住魚不會跑掉呢?(注意觀察網眼的疏密)
2、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上,有沒有發現魚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條魚跑得出來,說明編織時注意控制網眼大小)
3、 教師補畫
三、 顏色匹配
1、 師:這個捕魚人很聰明,你們看看他是用什麼顏色的線織網的?那他捕到的魚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他要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顏色」,這樣魚不容易辨別)
2、 教師出示藍色魚示範
四、 創編魚網
1、 師:除了這樣的編織方法編網,還可以怎麼編?你還見過其他的網嗎?是怎麼樣的?
2、 嘗試讓若干幼兒講述、表現創編的魚網
3、 幼兒操作練習編網
師:現在請你們也做一個小小捕魚能手,去編織一張和別人不同的魚網,看誰捕的最多最能幹!出發!
五、 評價活動
1、 展示幼兒作品
師:捕魚人都很累了,我們現在來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豐收?有沒有都網住魚呢?(觀察幼兒編織的網有沒有注意疏密和顏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編織方法的網)你覺得誰的網編織的最好?
2、 戲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也大豐收了,抓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拿回去吃魚大餐吧~!好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生成:
突然間,地裂了,教室倒了,家沒了,只見瓦礫遍地,滿目瘡痍。5.12大地震後,餘震不斷,人們每天最多的話題就是有關來自災區的消息和同時開展的為預防餘震再次發生而進行的防震知識的學習和演練活動。特別是電視畫面中災區孩子們企盼、迷茫的眼神,彷彿在問:"地震了,我的家在哪裡?"由此,我生成了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家園》。通過這一活動,喚起幼兒對美麗家園的美好憧憬,用自己手中神奇的畫筆表現出心目中最理想的多功能綠色環保型家園。同時,喚醒幼兒對災區兒童的同情心及無限愛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想像力、創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充分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2、活用學過的或想像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3、教育幼兒要從小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關愛周圍的人。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看電視報道,讓幼兒了解地震後滿目瘡痍的家園,以激發幼兒強烈的創造慾望。
2、人手一份繪畫紙和油畫棒,多種彩紙。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課題:
1、師幼對話:
師:"孩子們,地震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我們大家都佷難過……''
幼A:"老師,災區的小朋友沒有了家,他們真可憐!"幼B:"我希望他們能住上更加漂亮的房子。"幼C:"老師,我想用我的彩筆給他們畫一個美麗的家。"(評析:通過談話,讓小朋友了解災區受災情況,同時喚起幼兒對災區小朋友的同情心,並將同情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對災區人們的無限愛心。)
2、觀看專題片--"神奇的九寨"。讓幼兒了解四川美麗的風光、淳樸的鄉土風情。
(評析:通過觀看,讓幼兒了解峨眉山、青城山、樂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溝,讓幼兒知道中國四川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
3、在中國地圖上找到四川--汶川、映秀。
(讓小朋友永遠記住這些地名、這些美麗的地方。)
4、結合常識教學活動和觀察圖片,讓幼兒對我們美好的中國(家鄉)有一個較全面較充分的了解,讓幼兒知道中國真大,中國真美,激發幼兒的愛國熱情。
5、以《夢中的家園》為題,幼兒展開討論。
幼A:老師,我夢中的家園在太空中,那裡遠離災害,沒有污染。
幼B:我夢中的家園沒有難聞的氣味,河水是清澈的,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
幼C:我夢中的家園空氣清新,藍天白雲,綠草地,還有許多小動物一起玩。
幼D:老師,太空幼兒園里更好玩,那裡的房屋不會坍塌。
幼E:我設計的美麗家園要像龍王的水晶宮一樣漂亮。
……(評析:通過討論《夢中的家園》,為幼兒展示一個神秘夢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兒的思路)。
6、自主性繪畫活動--"美麗的家園",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幼兒利用繪畫、粘貼等方法表現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環境,並通過這一活動激發了幼兒的想像力,幼兒用畫筆畫出了自己心中最美、最奇特的美麗家園。同時經過教師的精心指導,幼兒設計出的畫面內容豐富、新穎獨特。)
7、評價活動:展示幼兒作品,傾聽幼兒的構思。
(1)幼兒相互介紹,講述作品內容。
(2)請部分幼兒進行交流,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
(3)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總結,並對幼兒提出希望。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自然相扣,主線清晰,幼兒不僅對我們美麗的家鄉(中國)有了較全面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同時通過教師對災區情況的介紹,讓幼兒對災區小朋友的學習、生活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並激發了幼兒同情心及博大的愛心,記住在這次地震中遇難的親人和同胞,記住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叔叔、醫生護士、廣大的志願者,樹立長大後建設我們美麗家園的決心。
F. 小班課程教案花兒大變身
小班幼兒對色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會大膽地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在前期的美術活動中,幼兒有了用圓形表現泡泡,方形表現箱子的經驗,但是在用不同圖形表現同種物品還是第一次。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可以選擇孩子熟悉、喜歡的物品,來進行簡單的嘗試。正值春季,因此結合「小花園」的主題開展「花兒朵朵開」這個活動。
本次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花兒的形狀美、顏色美;第二環節激發幼兒想為花朵穿上漂亮衣服的願望;第三環節讓幼兒嘗試自己創作,在花園種上不同的花兒;第四環節讓幼兒展示打扮好的花朵,共同感受春天的氛圍。
活動目標:
1、願意嘗試用不同的圖形和線條大膽表現造型各異的小花。
2、在為花兒打扮的過程中感受春天的氣息,體驗種花的快樂。
活動准備:畫好背景的紙每人一張、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參觀花園真美麗
1、春天來啦!天氣越來越暖和了,花園里都開了哪些花?
2、引導幼兒觀察PPT畫面,說說:圖上有什麼?你看到了什麼顏色的花兒?
3、小結: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花兒,非常漂亮,
那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花呢?我們繼續跟著花仙子去看一看。
4、花兒有各種顏色,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藍的等等,很漂亮。
除了顏色美,還有什麼地方美?
5、這朵花它的花瓣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還有些什麼樣的花瓣?
6、小結:花兒的花瓣有圓圓的、長長的、還有的尖尖的等各種樣子的,也很美。
二、教師示範——我來當個小花匠
1、這里還有一個花園,漂亮嗎?
咦,這里邊還沒有花呢,我們一起來種些漂亮的花吧!拿什麼種呢?
2、教師模仿蠟筆的口吻,說:我來,我來,我來做小花匠。
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想給花朵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
3、我給花兒穿上圓圓/方方/…的花蕊,尖尖/長長/…的花瓣,真好看。
方形花朵的示範:「上面平平平,兩邊直直直,小門關關緊。」
螺旋形花朵的示範:「從中間開始緊緊地緊緊地往外繞一個越來越大的圈。」
4、綠色的蠟筆寶寶來幫忙,把花兒種在草坪上。
5、鼓勵幼兒模仿蠟筆的口吻說出自己的意願。
三、幼兒操作——大家一起來種花
1、鼓勵幼兒在花園空地上種造型各異的花。
2、嘗試用綠色的蠟筆表現莖和葉子:葉子和莖能提供營養使花開得更鮮艷。
3、及時發現幼兒創造的花卉符號,供其他幼兒欣賞學習。
4、種花過程中要更換不同顏色的蠟筆,讓花兒的顏色更加漂亮。
G. 美工春天的花教案怎麼寫手指點畫
大班繪畫教案:春天的花
活動目標:
1、欣賞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徵。
2、根據畫紙和實物的大小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繽紛、春意盎然和生機勃勃。
活動准備:
1、認識觀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顏料,範例畫一幅,吸管。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在春遊時找到的關於春天的經驗。
師:春姑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春天,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師小結: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小草長出了綠綠的嫩芽,樹枝上也長出了新芽,公園里美麗的花也開放了。
2、觀察畫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徵
師:小朋友說春天到了,許多美麗的花開了,你看到哪些花開了?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徵,學慣用圖形小結花瓣的外形。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些花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花?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花瓣是什麼形狀的?(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各種花)
教師小結:迎春花開在長長綠綠的枝條上,枝條長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黃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個,形狀是圓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麗。梅花也有五個花瓣,形狀和桃花差不多,不過梅花有各種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了解吹畫和毛筆點畫的作畫過程和步驟。
師:看,老師這里也有一幅畫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麼畫的?怎麼畫出來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范畫,了解吹畫的操作方法。)
師:我們先用毛筆蘸點咖啡色的顏料,點在畫紙的下面,然後用吸管吹出樹干,然後再用毛筆蘸上顏料點畫花瓣,畫的時候可以把毛筆轉著來畫。
教師示範後,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嘗試根據實物和畫紙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實物大小與畫紙大小之間的比例。
(2)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分布畫面和毛筆的運用。
H.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最近我在思考:美術是審美的藝術,這樣的藝術表現需要怎樣的技術支撐?創意美術要不要在保證幼兒創意的前提下,學習審美表現的技術?創意與技能之間的平衡度該如何把握?有美術專家曾說過:「聯系創意與技能的橋梁是審美。」審美教育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於平時的滲透和積累,所以幼兒園美術教學必須從浮躁的形式創新轉向審美的內涵挖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的活動。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廢舊材料、自然物開展活動,提高幼兒表現能力和創作審美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設計思路:
老師帶孩子欣賞各種圖案的瓶子―感知瓶子的特徵―選擇操作的色彩和形式―畫出自己心中的圖案―相互欣賞美麗的作品這幾個環節,這些彩繪後的瓶子不僅可以作裝飾品,同時它還會成為幼兒愛不釋手的體育玩具呢。
准備操作顏料:
水粉顏料,盆子,水粉筆,作畫的衣服、桌布等。
瓶子的准備是很重要的:要求表面光滑、色彩單一,形狀奇特,藍色的酒瓶,有的瓶身上面塗上統一的綠、紫等顏料,涼干後使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PPT課件。
1、各種圖案的瓶子
二、其次選擇瓶子,感受其形狀奇特,顏色的單一。
1、感知瓶子特徵。
(1)教師拿起一個瓶子:「我們要把漂亮的圖案畫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麼樣的?」(有瓶口(瓶蓋)、瓶頸、瓶身、瓶底)
「想想,在瓶子上畫畫和我們平時在紙上畫畫有什麼不同?」
(2) 把畫畫在瓶身上(瓶蓋瓶底可以不畫),瓶子可以轉著畫。
教學建議:教師轉動的手勢動作需誇張、放慢,暗示幼兒操作時也可這樣轉動瓶子畫畫,把畫畫在瓶身上,左手可以按住瓶口(瓶蓋),瓶底可靠著自己身體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畫飽滿。
(3)你選擇的瓶子是什麼顏色,在上面畫什麼樣的顏色才能讓圖案更加明顯?(冷暖色舉例說明)
(4)操作出現的問題:
用顏料畫畫。如果瓶子滾在桌上,或者手握著瓶身轉,都會把顏料弄「花」,怎樣讓瓶子上的畫保持乾乾凈凈呢?
三、選擇瓶子、創設圖案。
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瓶子設計圖案。
教學建議:巡迴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圖案的新思路,鼓勵他把想法表現出來;提醒反復使用對比不明顯顏色的幼兒,更換一種顏色試試。
建議完成作品的幼兒在保持瓶子外表干凈的前提下,自己把瓶子拿到展示台上。教師有意識地將展示台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四、集中欣賞。
師:「今天我們展示台上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真美啊。」
介紹一下你的作品名字《美麗的瓶》、《彩色的秋天》等。
「你最喜歡哪一個瓶子上的圖案,為什麼?」
教學建議: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著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畫面干凈、色彩對比明顯、圖案設計新穎、構圖飽滿等方面點評。
五、你有了這個瓶子,你想用它來干什麼?(插花、養金魚、種花、當儲蓄罐等)那我們就進行吧!(瓶子可以洗凈重復使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樹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形態,畫出不同的特徵。
2.培養幼兒保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彩色水筆,蠟筆,樹的一家。
活動過程:
1.出示範圖: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這是秋天的樹林)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叫樹林呢?(這有許多許多的樹)這就是樹寶寶的.家,找一找樹寶寶在哪裡?(樹寶寶就是畫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結:樹寶寶和爸爸、媽媽及許多叔叔、阿姨們住在一起,它們有著不同的樹枝、樹枝、樹冠和樹葉,就象人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紋一樣。在這片樹林里長得最高的是樹爸爸(請幼兒找出來)淡灰色樹乾的是樹媽媽,黑色樹乾的是樹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幾根樹枝。(均請幼兒從畫面上找出來)。
2.示範與思考
(1)請樹寶寶來和我們做朋友,老師畫一部分,請小朋友說出這是樹寶寶的哪一部分。
(2)A樹干--就象我們的身體。
B樹枝--就象我們的手。
C樹冠--就象我們身上的衣服。
D樹葉--就象我們衣服上的花紋。
3.創作要求大家都來種樹,種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樹林。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分辨樹根、樹干、樹枝和樹枝,各部分不遺漏。
(2)思考變化各種樹的形態,區分高矮、粗細、樹枝的多少,樹葉的形態。
(3)選配用深淺不同顏色塗樹葉、樹冠、樹干。
5.引導評價
(1)找一找有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體會樹和人一樣,沒有兩個完全一樣,否則就分不清了。)
(2)怎樣讓每棵樹都美麗?(每棵樹都選兩、三種顏色,把其他的顏色讓給別的樹。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麗,如果每棵樹都把所有的顏色穿在身上,又變成穿色彩一樣的衣服了。)
活動反思:
1、利用情景,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我讓孩子在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樹中,獲取樹的有關經驗。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律。
2、美術活動中想像創造需要一定的繪畫技能,先讓幼兒掌握樹的基本形態,然後讓幼兒進一步表現他們熟悉的部分組成的物體。
3、美術創作是個性化的,主觀的。其中有許多值得幼兒相互借簽的地方。因此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很重要。教師要把全體幼兒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引導幼兒善於發現他人的有點和評價他人的創造性、技能性,是幼兒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小網路:樹林,通常范圍比樹叢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長的許多樹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鉛筆、尺、橡皮、卷筆刀、墊板等文具,了解他們的用途。
2.學著准確的劃直線,提高手部小肌肉動作的協調能力。
【活動准備】
1.各種房屋的畫紙4張。
2.文具人手一份(包括文具盒、鉛筆、直尺、橡皮、卷筆刀、墊板等)。
3.應有電子的繪畫紙(可用電腦列印)。
4.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一、文具盒裡放什麼
1.觀察文具盒裡擺放的物品,說出他們的名稱。
2.嘗試使用這些工具,重點了解橡皮和卷筆刀的使用方法。
二、模擬工程師畫圖紙
1.觀察圖紙上的房屋,談論將圖紙畫的工整的理由
2.確定「工程質量」標准:(嘗試用支持)確定線條是否平直,觀察圖紙是否清晰。
3.教師將房屋圖分別放在活動室得四周,幼兒按自己的能力任選一張。
4.對照圖紙,用鉛筆和直尺在印有電子的繪圖紙上畫直線。
5.嘗試添加門和窗等細節,要求門窗的每根線條都能封口且沒有多餘。
三、誰的圖紙畫得好
1.展示作品,相互檢查是否符合質量標准。
2.為符合質量標準的房屋貼上小紅旗。
3.將貼有小紅旗的作品貼在教師的牆壁上。
小結:畫圖紙要符合標准,一是線要直,二是畫面要清晰。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作者:辛豐中心幼兒園 朱春華
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徵。
2、學習分工合作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春天油菜花金燦燦的美景。
准備:
1、油菜花實物若干,供幼兒實際觀察。
2、春遊時的照片,讓幼兒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黃色的美景。
3、教師畫好油菜花枝乾的畫紙若干(每桌一張),水彩筆、油畫棒
過程:
1、導入:
師:上次我們春遊時,在野外看到了一種金黃色的花,今天老師把它帶來了,你們來看看它叫什麼名字?(油菜花)
2、觀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觀察花的外形。
師:請你們來看看它有幾個花瓣?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油菜花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油菜花是怎麼排列在肢幹上的?像什麼?
你還見過什麼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樣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總結:油菜花是金黃色的,有四個花瓣,花瓣是橢圓形的。
2)觀察枝幹及菜葉。
師:油菜花的枝幹是一根還是有很多根?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油菜花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它們怎樣排列生長在枝幹上的?
幼兒觀察後回答。
3、幼兒合作繪畫。
師:今天我們就把油菜花畫出來,打扮我們的教室。
1)幼兒自主商量分工。
師:前些日子,我們畫過美麗的檯布,小朋友們回憶一下,檯布我們是怎樣畫的呀?
幼兒回憶上次合作繪畫的場景。
「今天我們也想畫檯布一樣畫油菜花,現在請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花瓣,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葉子。」
幼兒學習自己分工,分好後向大家作介紹,讓大家聽一聽合不合理。
2)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能力強的幼兒畫好後再添畫一些別的事物。
4、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1)請每桌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內容,並說說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問: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
5、教師小結。
表揚分工合理、繪畫有創意的繪畫小組(共坐一桌的幼兒)。
大班美術活動:我設計的花車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遊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准備:
收集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遊節的花車巡遊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麼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像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簡單的線條勾畫。
2。掌握簡單的構畫要求。
3。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小豬玩偶、色彩豐富的房子簡筆畫,彩筆、白紙
三、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幼兒做韻律活動
2、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主題:謎語(眼睛一條縫,肚子像水桶。吃又吃得多,吃了不勞動)
你們猜猜這是誰呀?
3、老師出示小豬的木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小豬不會蓋房子,下雨的時候,給雨淋,夏天,給太陽曬。冬天,冷得直打哆嗦。
你們說,小豬可不可憐。(可憐)
4、老師出示範畫一起與幼兒欣賞(今天,老師呀給小豬蓋了一棟房子,小豬覺得很漂亮,但小豬說它會更喜歡小朋友蓋的房子,那小朋友要不要給小豬蓋房子呀?)
5、老師示範講解繪畫過程及注意事項,讓幼兒認真觀察與傾聽。
6、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7、一起欣賞評價美術作品。
I. 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願意嘗試用不同的圖形和線條大膽表現造型各異的小花。
2、在為花兒打扮的過程中感受春天的氣息,體驗種花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准備:
畫好背景的紙每人一張、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參觀花園真美麗
1、春天來啦!天氣越來越暖和了,花園里都開了哪些花?
2、引導幼兒觀察PPT畫面,說說:圖上有什麼?你看到了什麼顏色的花兒?
3、小結: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花兒,非常漂亮,
那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花呢?我們繼續跟著花仙子去看一看。
4、花兒有各種顏色,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藍的等等,很漂亮。
除了顏色美,還有什麼地方美?
5、這朵花它的花瓣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還有些什麼樣的花瓣?
6、小結:花兒的花瓣有圓圓的、長長的、還有的尖尖的等各種樣子的,也很美。
二、教師示範——我來當個小花匠
1、這里還有一個花園,漂亮嗎?
咦,這里邊還沒有花呢,我們一起來種些漂亮的花吧!拿什麼種呢?
2、教師模仿蠟筆的口吻,說:我來,我來,我來做小花匠。
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想給花朵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
3、我給花兒穿上圓圓/方方/…的花蕊,尖尖/長長/…的花瓣,真好看。
方形花朵的示範:「上面平平平,兩邊直直直,小門關關緊。」
螺旋形花朵的示範:「從中間開始緊緊地緊緊地往外繞一個越來越大的圈。」
4、綠色的蠟筆寶寶來幫忙,把花兒種在草坪上。
5、鼓勵幼兒模仿蠟筆的口吻說出自己的意願。
三、幼兒操作——大家一起來種花
1、鼓勵幼兒在花園空地上種造型各異的花。
2、嘗試用綠色的蠟筆表現莖和葉子:葉子和莖能提供營養使花開得更鮮艷。
3、及時發現幼兒創造的花卉符號,供其他幼兒欣賞學習。
4、種花過程中要更換不同顏色的蠟筆,讓花兒的顏色更加漂亮。
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慣用灑、粘的方式表現出花朵的基本形態。
2、幼兒嘗試用不同顏色的毛線描繪花朵。
3、充分體驗製作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簡筆畫花朵的白紙人手一張、彩色毛線若干、固體膠水。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引題。
小蜜蜂來採花蜜了,可是我們的花兒還沒有長出漂亮的顏色和好吃的花蜜,怎麼辦呢?引導幼兒猜測今天作畫的工具是毛線,並讓幼兒說說毛線在生活中的用處,從而體現毛線作畫的特殊性和趣味性,引起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毛線作畫的方法,教師講解示範。
(1)請幼兒觀察紙上的三朵花兒,注意花兒的基本形態。有的花兒花瓣是尖的,有的是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2)教師示範先用固體膠水塗在花瓣上,並著重講解塗膠水時的要求:不能亂塗,要塗在花瓣裡面,在塗花瓣尖尖的部位時可以把膠水側過來塗。
(3)塗完膠水後,小心地捏一點黃色毛線,灑在花心部位,輕輕地壓一壓讓毛線更服帖,並展示給幼兒看,告訴幼兒這是花朵的花蕊。再捏一小把紅色毛線灑在花瓣上,輕輕壓一壓,讓毛線更服帖,直至毛線粘滿整個花瓣。
(4)粘完花瓣後,引導幼兒觀察花莖和葉子,並示範用固體膠水塗在花莖和葉子上,講解塗膠水的要求:花莖比較細,葉子尖尖的,塗的時候可以把膠水側過來塗。
(5)捏一點綠色的毛線小心地灑在花莖和葉子上,並輕輕壓一壓,讓毛線更服帖。
(6)請幼兒觀察製作完成後的花兒。
3、教師講解幼兒操作時要求。
(1)塗膠水時要小心仔細,每人都有一支膠水,不要搶別人的。
(2)每張桌子上都有好多顏色不同的毛線,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黏貼,抓毛線的時候要輕輕地不要爭搶。
(3)將三朵花兒都黏貼完成後,幼兒可以將下面的草坪也黏貼上。
4、幼兒操作。
(1)幼兒用膠水塗抹在花瓣上,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毛線灑在花瓣上,並輕輕壓一壓。
(2)教師來回巡視指導,提示幼兒如何正確塗膠水、撒毛線,如何讓毛線更服帖。
5、評價、分享、交流。
(1)請完成作品的幼兒將作品展示給其他幼兒欣賞,並說說自己的製作方法和心得。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並進行評價交流。
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3
【教材分析】
印染畫色彩豐富,具有神奇多變的藝術魅力。活動中我們結合紙的吸水性的特點,選用宣紙為印染載體,裁剪出各種花朵的輪廓,並引導幼兒將花朵形狀的宣紙進行反復折疊,並通過自主大膽探索印染的方法,發現在印染中的問題,然後帶著問題看教師進行示範點、蘸等印染的方法,能夠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印染方法的興趣。同時,通過在印染過程中感受色彩和圖案的變化,進一步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按花朵形狀紙的不同形狀有規律折疊,能用點、蘸等方法印染漂亮的花朵。
2.能大膽操作,嘗試在花朵形狀的紙上印染出不同的圖案。
3.感受印染畫的神奇與美妙,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印染藝術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提前收集具有印染工藝的裙子、手絹等。
2.提供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花朵形狀的宣紙若干,教師示範用的花朵宣紙。
3.每兩人一組的調好水的`彩色顏料、棉簽、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手絹、花裙等印染實物的圖片,初步了解印染畫,感受印染的神奇與美妙。
提問:看了這些手絹和花裙上的圖案是怎麼做出來的?這些物品上的色彩和花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這種手絹和裙子上的圖案是特殊的染色方法-----印染做成的。將容易吸水的布輕輕的蘸到顏料上或用工具把顏料點到布上變成的漂亮圖案就是印染畫。
二、出示印染材料,學習按花朵的不同形狀有規律折疊及點、蘸的印染方法。
1.出示用宣紙剪出的花朵輪廓圖,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印染的方法。
(1)提問:這是什麼紙?遇到水會怎麼樣?(知道印染畫要用吸水性強的紙)運用什麼方法印染才能讓花朵變漂亮?(引導幼兒說一說紙應該怎麼樣折疊、怎樣蘸顏料等)
(2)幼兒初步嘗試印染,探索印染的方法。
(3)個別幼兒交流印染的作品。
提問:你是怎樣印染花朵的?在印染的時候發現什麼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在印染的時候沾顏料的方法,邊和腳怎麼印染,沒有印染到的地方應該怎麼辦等問題。)
2.教師示範印染的方法,重點示範蘸、點的方法。
(1)教師邊朗誦兒歌邊示範印染的技能
花朵折一折,花邊對花邊;花邊、角兒輕輕蘸,空白的地方點一點,綻放美麗的小花朵。
(2)教師展示印染作品。激發幼兒探索印染的興趣。
提問:老師的作品好在哪裡?(提示幼兒說一說顏色的運用、蘸染的方法等)還可以怎樣折疊花朵輪廓圖?
小結:折疊的形狀不同、蘸染料的區域和多少不同,印染的花紋也不同。
三、幼兒印染作畫,嘗試印染出不同的圖案,探索印染的規律,體驗印染畫的樂趣。
1.提出要求:
(1)提醒幼兒印染時要把握好蘸顏料的量,不要將紙長時間浸在顏料里。
(2)燃料要及時的用抹布擦乾凈
(3)印染好的作品要打開晾乾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印染畫的神奇與美妙。
1.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大版面上,布置「花兒朵朵開」情景。
2.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同伴的印染作品。
幼兒園《花兒朵朵開》美術教案4
【教材分析】
春風婆婆吹一吹,到處一片春機盎然,各種各樣的花兒爭先開放。本次活動以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美麗事物出發,選擇幼兒喜愛的花兒為對象進行欣賞、製作、繪畫活動,同時結合小班幼兒喜歡玩紙的特點,讓幼兒在剪一剪,團一團、粘一粘的過程中掌握製作小花的方法, 滿足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剪直線、團圓、粘貼的方法製作花朵。
2.能運用不同顏色的紙製作,並大膽想像添畫。
3.體驗自己動手玩一玩、做一做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寬約 6-8 厘米的各色長條彩紙或皺紋紙;剪刀,畫有花園輪廓的紙,水彩筆,擦手巾等。
2.與家長聯系說明活動意圖,請家長帶領幼兒去大自然中發現感受花的各種色彩與形態;有時用剪刀的經驗。
【活動建議】
一、觀看花園里各種開放的小花,引起幼兒興趣
1.提問:花園里有什麼花開了?什麼顏色的?
二、引導幼兒探索嘗試,了解紙團花的製作方法
1.出示花園背景圖及材料,引導幼兒嘗試探索紙團花的製作方法。這么多漂亮的彩紙,你有什麼辦法讓你的小花園里開滿花?
2.幼兒了解紙團花的製作方法。你是怎麼作出美麗的小花的?這里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告訴你小花的製作過程我們來聽一聽。 「小剪刀,嚓嚓嚓,見下方塊一個個,團一團,捏一捏,變成花兒一朵朵。」將長條紙縱向剪成一塊一塊的小方塊,再把每張方形皺紋紙捏成團。
三、幼兒嘗試用剪直線、團圓、粘貼等方法製作花朵
1.製作紙團花,鼓勵幼兒運用不同顏色的紙製作。向幼兒提出要求:剪之前要目測好距離,剪直線;做紙團花時要團進緊一些,避免松開。
2.啟發幼兒添畫太陽、葉子和小花等。
四、欣賞評析作品,設置花兒朵朵展覽區「美麗的小花園」,體驗成功感幼兒大膽分享自己製作的花兒,互相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朵花? 為什麼喜歡。
J.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是在對比中發生的。
2、能大膽的作畫,充溢畫面,畫一條大魚。
3、培養同學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魚的課件、圖畫紙、水彩筆和油畫棒。
2、知識准備:魚類的知識。
活動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小朋友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並充溢畫面的大魚。
活動難點:
自然界中的魚與美術作品中的魚的區別,如何突出特徵把魚畫大。
活動方式: 集體個別
活動過程:
一、開始局部:
猜謎引入,激發興趣: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朋友,它是我們人類的好夥伴,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想)好,現在,就請你們仔細聽謎語,邊聽邊想,聽完了以後再回答問題。
從不離水,搖頭擺尾,鱗光閃閃,滿身珠翠
2、你真聰明!你怎麼猜出來是魚呢?
出示課題:《誰畫的魚最大》
3、欣賞:美麗的海洋世界
教師:小朋友們,就讓我們跟隨小魚胖胖一起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看到了什麼?看了以後有什麼感受?(放課件:欣賞海底世界)
看完了以後感覺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魚一樣玩一玩。
教師總結:大家說的非常好,魚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讓我們每個小朋友保護魚類的同時,也保護它的家。
4教師:魚之所以能在水裡自由自在的遊玩,就因為它有著特殊的身體,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1)小朋友說,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魚身體的各部位的特點。
(2)認識不同形狀的魚的特點。
教師小結:魚的形狀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魚身體的各部位的特點。)
(3)比較:認識大小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從大海的深處請來了兩條魚,你們看,它們是什麼形狀?有什麼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現在我將這兩條魚放在一樣大的紙上,你們仔細比較,哪條魚放在畫面上更合適?更好看?(出示兩條魚)
請你們舉起你們的小手,在你的紙上試著畫一條充溢畫面的大魚,並研究一下如何將魚畫大,最後將你的經驗介紹給大家。
體會如何將魚畫大:(小朋友進行畫大的感受)
小朋友回答教師小結:作畫時應有正確的作畫習慣,敢於充溢畫面並畫大。
欣賞藝術作品
指導說出魚的變、加、色三方面的變化,就把魚變得更美了。
5、幼兒作業,提出作業要求:
教師:今天每個小朋友畫一條又大、又美麗的魚,看那個小朋友給小魚設計的衣服最漂亮,先想一想,然後抓緊時間畫。
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束局部:
課後展評
1、各小組選出你最喜歡的魚。
2、師生互評
3、海底漫遊(師生一起進行)
教師帶領小朋友聽音樂到海底世界去遊玩,看誰的動作最像小魚,將你的小魚展示在珊瑚礁上,小朋友圍坐欣賞。
教師小結:
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朋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谷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准備
1、實地參觀:向日葵園地。
2、多幅梵谷的畫。
3、收集來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
教師: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梵谷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為什麼?
2、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師:畫面中什麼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線條的感受。
教師: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3)構圖的感受。
教師:數一數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為什麼有的低下了頭?(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圖。通過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圖有張馳有疏密才會漂亮。)
3、進行二次對比欣賞。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師出示更多的梵谷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5、教師小結,自由結束活動。
活動提示
1、梵谷簡介:文森特;梵谷,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的格魯宗戴爾的一個新教牧師之家。1890年逝於巴黎。梵谷是最令人懷念和感動的一位畫家,不只是他的悲劇性的生涯,更因為它純粹而真誠的藝術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世人。梵谷的藝術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卻留下了大約850件油畫作品和數目更多的素描。
2、創作《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梵谷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
2、學習包糖(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顏料塗抹、裝飾糖果。
3、知道不亂扔糖紙。
【活動准備】
1、幼兒從家中帶2-3種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樂罐、薯片罐,飾品盒、葯品盒等,足夠的廢報紙、顏料、畫筆、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1、糖果寶寶有個家,請你們剝開自己帶來的糖果的糖紙,為糖果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寶寶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樣的糖寶寶?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有各種各樣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軟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顏色的,有不同圖案的糖紙等等。
二、產生興趣。
小糖果們想要個糖果爸爸,這個糖果爸爸呀,比別的糖果都大,比別的糖果都甜,比別的糖果都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製作「糖果爸爸」。
1、教師演示用報紙卷包罐子:將「糖果」(罐子)包入「糖紙」(報紙),然後緊握中間,將兩頭擰緊。
2、幼兒自己嘗試把「糖果」包起來,盡量包的嚴實。
3、幼兒大膽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塗抹顏料,注意良好作畫習慣的培養。
4、建議幼兒把製作好的「糖果爸爸」晾乾,觀察周圍環境,想想放在哪兒比較容易干。
四、嘗嘗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來吃糖。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麼變化嗎?(變小了)
3、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
五、給糖果穿花衣裳。
1、請幼兒將吃完的糖紙貼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內。
2、幼兒與教師一同把糖果小屋「搬」進牆上大屋。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自己製作一顆「糖」。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中班美術教案:多彩的紙巾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
2.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願望。
3、學習浸染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桌布、顏料、調色盤、紙巾若干。
2.紙袋一個、三張信封、一張白色紙巾及一張浸染後的紙巾、一個U盤。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導入魔術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和客人老師們打聲招呼吧。」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李老師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幼兒回答。
2.教師出示紙袋
師「請問我的紙袋裡有東西嗎?」幼兒回答。
師:「好,魔術開始了,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看,我變出了什麼?」幼兒回答。
3.教師變出三封信
師:「小朋友們想知道這些信是寄給誰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認識字的嗎?信封上面寫了呼圖壁縣第三幼兒園中一班,哦,原來呀這些信是寄給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們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兒回答。
師「第一封,你們怎麼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來上面有數字呀。」
4.教師讓幼兒先猜測一下信裡面是什麼東西
師:「老師呀想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裝的是什麼?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答案。」
5.教師讓幼兒摸一摸信裡面的東西,然後讓幼兒猜是什麼。
6、教師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紙。
師:「原來是白色的餐巾紙,那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餐巾紙是干什麼用的?」幼兒回答。
7、師:「除了這些用處之外,紙巾還能幹什麼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和老師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裝的是什麼。」
師:「原來是彩色的紙巾,現在有誰能告訴老師,白色的紙巾為什麼會變成彩色的呢?」幼兒回答。
8、師:「小朋友們想知道答案嗎?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封信里裝的是什麼?原來是一個U盤,老師把U盤按上,請小朋友們仔細觀看。」
二、播放視頻,介紹紙巾浸染過程。
1.教師播放視頻。
師:「視頻中的張老師是不是把白色的紙巾對折了幾次,然後把每個角都染上了美麗的顏色?」幼兒回答。「小朋友們現在知道一張白色的紙巾是怎麼變成彩色的了吧?(先折疊,然後再染)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浸染。」
三、幼兒浸染
1.師:「老師說了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試一試。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顏料灑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臟,請完成浸染後的小朋友們將漂亮的紙巾打開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師要請表現好的小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的作品。」師:「現在小朋友們趕緊行動吧!」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評價小結
教師請完成好的小組帶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師:「小朋友們染好了嗎?現在請小朋友面向老師坐下。請個別小組進行展示。」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麼?」
師:「請紙巾的主人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把紙巾染那麼漂亮的。」
五、教師小結
師:「其實呀,用不同的折疊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圖案的,比如將紙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來顏色是和將紙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顏色是完全不一樣的。小朋友們如果感興趣,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過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別忘了告訴老師哦!」
師:「現在請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親手做的紙巾送給客人老師吧。」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篇二:中班美術活動教案
中班美術:美麗的熱帶魚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圖形組合出熱帶魚的基本形狀。
2、能用鮮艷的色彩裝飾熱帶魚,並注意色彩的搭配。活動准備:
1、視頻《美麗的熱帶魚》、ppt。
2、三角形紙、半圓形紙、橢圓形紙等大小各一張,熱帶魚的范畫一幅。
3、水彩筆、油畫棒、膠水。
4、展板、照相機、訂書機。
活動過程:
1、觀看視頻《美麗的熱帶魚》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視頻里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2)出示課件(ppt)
你看到的熱帶魚是什麼顏色的?我們來仔細的看看一條熱帶魚的身上有哪些顏色?它們都是什麼樣子的?(黑白相間的、顏色深淺的、漸變:顏色越來越深或顏色越來越淺的等)
2、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示範將兩張三角形紙擺成,添畫上眼睛、條紋、變成一條熱帶魚。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教師出示2張三角形的紙一大一小)看,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老師用一個大三角形和一個小三角形到底可以變出什麼呢?
(2)教師拼貼成熱帶魚,請幼兒說說變出了什麼?(熱帶魚)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把大三角形變成了什麼?(熱帶魚的身體)把小三角形變成了什麼?(熱帶魚的尾巴)
再添畫上熱帶魚的眼睛,以及身上的花紋,塗上美麗的色彩。
3、出示範畫,分析熱帶魚的特點。
(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
熱帶魚是由大小不同的兩個圖形組成的,身上有美麗的條紋,有漂亮的顏色,有的是間隔色,像彩虹;有的是漸變色;有的是黑白相間的;有的是淡色的底,深色的花紋等。)
4、游戲中探索不同動態熱帶魚的畫法。
(1)師:熱帶魚生活在哪裡?你們看,這里的大海洋里只有一條熱帶魚。它太孤單了,我們來幫它變一些熱帶魚朋友吧。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回魔術師呢?現在就請大家都來動動手,用這里的各種圖形變出美麗的熱帶魚來。小朋友可以請一些顏色朋友來幫忙,給熱帶魚打扮一下。
(2)幼兒作畫,教師巡視及指導。
①鼓勵幼兒用鮮艷的色塊塗色,並注意色彩的搭配。②請幼兒把作品張貼在展版上(海洋里)。
5、互相欣賞,簡單評價。
熱帶魚在它們美麗的家裡玩耍,真開心呀!
請你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你的熱帶魚。你請了哪些顏色朋友來幫忙的?
6、合影結束。
小小魔術師,你們可真厲害,竟然變出了這么多顏色鮮艷的熱帶魚,我們一起和這些熱帶魚合個影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綿羊冬天會長出又長又密的毛。
2、學慣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
重點難點
學慣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
活動准備
1、小綿羊圖畫。
2、棉花、膠水、棉簽、綿羊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今天,有一位朋友要來和你們玩一玩,它叫羊羊,讓我們用掌聲請它出來吧!
二、看一看:小綿羊長啥樣
1.(教師出示綿羊毛絨玩具)這就是你們的朋友羊羊,你們看看小綿羊長得什麼樣?
2.幼兒觀察綿羊的形象特徵,毛、角、眼、腿等。比如,圓形的身體,頭上長了兩個彎彎的角、有四條腿。
3.幼兒一邊說,老師一邊示範畫小綿羊,運用兒歌邊說邊畫,幫組幼兒理解記憶。「一條線呀轉呀轉,添上嘴巴和眼睛。羊角彎彎,小腳圈圈,變成綿羊叫得歡。」
4.幼兒邊欣賞觀察。
三、說一說:我們這樣過冬
1.秋天來了,冬天也准備到了,天氣會變得越來越冷。小朋友,如果天氣很冷的時候,你們會穿什麼衣服呢?為什麼要穿棉衣呢?
2.你們喜歡小綿羊嗎?那冬天那麼冷,小綿羊沒有棉衣穿,它會怎樣辦的呢?(小綿羊冬天的時候,長出又長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小棉襖一樣,一點兒 也不怕冷了)
3.(指老師畫的小綿羊)你們看,小綿羊穿小棉襖了嗎?那我們幫它穿上棉衣好嗎?
四、做一做:教師示範
1.我們准備了棉花,是給小綿羊做棉襖的。教師示範:先用棉簽蘸一下盤子里的膠水,膠水不能蘸太多,然後塗在小綿羊身體上長毛的地方,注意了,臉和腿,還有頭上彎彎的角是沒有毛的哦,再從桌子上拿起棉花貼在剛才塗了膠水的地方,用手指輕輕按一按,看,小綿羊的棉襖穿好了,這樣,冬天再冷,小綿羊也不怕了!
2.小朋友,現在你們也來做一做吧。
五、幼兒練習
1.幼兒製作綿羊小棉襖,教師巡迴指導。
2.幼兒展示交流,互相欣賞作品。
六、小朋友,讓我們帶上自己的綿羊朋友到外面玩吧,跟客人老師再見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花圍兜
班級:小班
指教: 上海市豐庄一幼陸向陽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撕紙粘貼的方法裝飾圍兜。
2、激發幼兒參加製作活動的興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 各種色紙、固體膠、棉簽、水彩顏料(紅、黃、綠各一盤)、調料盤、印章、玩具豬和白色圍兜(與幼兒人數相等)、範例(棉簽點畫、印章、撕紙粘貼)、多媒體製作。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引起幼兒裝飾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小豬寶寶呀?我們到小豬寶寶家去看看他們好嗎?
(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與小豬寶寶交流)
多媒體導入(一):小豬在哭的畫面。
教師:咦,是誰在哭啊?為什麼哭啊?(幼兒猜測)
教師: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誰願意問問小豬為什麼哭啊?(請個別幼兒問)
小豬沒聽見,我們一起問問小豬好嗎?(大家一起問:小豬你為什麼哭啊)
多媒體導入(二):小豬講述想要一個花圍兜的畫面。
教師:你們聽見小豬為什麼哭,他想要什麼呀?(他想要個花圍兜)
怎麼辦呢?(幼兒議論)
(出示範例,並示範)你們想了許多辦法,我也想了一個幫助小豬的辦法。
看,我幫小豬做了一個花圍兜。看看是用什麼做的?我們要請手工紙來幫忙。看,陸老師的'手像一把剪刀,把紙撕成一片一片的,然後再一片一片塗上糨糊貼在白圍兜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花圍兜送給豬寶寶啊?在桌子上有手工紙、固體膠、棉簽、印章、水彩顏料,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做一個漂亮的花圍兜好嗎?
2、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2)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3、分享活動
教師:我們把花圍兜送給小豬寶寶好嗎?
多媒體導入(三):小豬戴上了花圍兜,高興地笑了。
多媒體導入(四):小豬快樂地舞蹈。
幼兒抱著豬寶寶和著音樂一起舞蹈。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對色彩的變化感興趣。
2、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活動准備:
准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准備毛筆一支、調色盤一個,鉛畫紙、白紙、夾子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魔術師好不好?」
教師出示調色盤,引導幼兒認識一下顏色:「你們看,老師盤子里准備了一些顏料,這些顏料是什麼顏色的呢?」(紅、黃、藍)
2、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變色游戲。
(1) 師示範並講解:「今天我們就要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麼來變的好嗎?先拿一支毛筆蘸點水蘸上紅色,把它放在盤子里,然後呢再蘸點黃色,把紅色和黃色攪和在一起變變變,你們看變出了什麼顏色?(橘黃色)把變出來的顏色塗在這個鉛畫紙上。」師再選擇別的顏色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變色1-2次。
(2) 幼兒進行調色操作,教師觀察,並進行適當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變色。師:「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看看哪個小朋友變的顏色最多,變出來的顏色我們把它塗在鉛畫紙上,呆會有大用處。」(提出衛生要求——魔術師要小心啊,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
(3) 學習拓印的方法:(師出示一張白紙)「看王老師手裡有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按在剛才畫好的畫上,用夾子夾住,然後輕輕的在上面壓壓,再輕輕的提起來,你們看印出了什麼?」
3、添畫。
(1) 師示範給印出來的畫添畫。「王老師覺得有點象一隻螃蟹的殼,王老師把它變一變,變成一隻螃蟹行不行。」
(2)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添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畫。
4、分享活動的樂趣,積累經驗。
教師展現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揚一些作品富有創造力的幼兒。
中班美術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裡,天氣很熱,有什麼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並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製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製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隻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手錶的基本構造,知道手錶由表面、表帶以及時針、分針、刻度、表把組成。
2、嘗試在手臂上創作各種手錶形象。
3、感受到手錶的重要性,知道要抓緊時間。
活動准備
1、課件《手錶》。
2、水彩筆人手一份,濕毛巾。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
1、有一個叫小艷的小朋友,她可喜歡睡懶覺了,可是今天要開學了,猜猜看,她會不會遲到?
2、啞劇表演
教師:小艷她遲到了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艷的媽媽怎麼知道要叫醒小艷,送她去上學呢?
二、了解手錶的基本構造:表面,表帶,時針,分針,秒針,數字。
1、教師:是呀,手錶可以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
2、教師:那你見過手錶嗎?你見過的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啞劇表演後,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媽媽是因為鬧鍾響,看到鍾上的時間。」
後可以引導:「除了可以看鍾知道時間,還有什麼也能告訴我們時間呢?」。
3、教師的提問:「你見過手錶嗎?你的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選1―2位小朋友簡單的說一說就可以了,在這里可以強調一下:「你的手錶是什麼形狀的?」。)
4、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塊手錶(出示實物手錶),瞧一瞧,這塊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1)介紹手錶的表盤、表盤上面有什麼?
教師:如果我們想知道現在是幾點了?我們就要看錶盤上的?
除了數字刻度,表盤上還有什麼呢?(時針、分針、秒針)
教師:手錶上還有一個指揮部,就是這里――表把,要是你的手錶時間不準,就可以把表把拉出來,
轉一轉,時針、分針、秒針就會聽它的指揮,轉到正確的時間。
(2)介紹表帶:
教師:除了表盤、表把,手錶還由什麼組成呢?我的這塊手錶的表帶是什麼樣的?
三、欣賞各種藝術裝飾手錶。
1、教師:鍾表國的國王呀,最喜歡收藏手錶,尤其喜歡收藏名貴的藝術手錶,
他還辦了一個手錶展覽會,展示他最得意的手錶收藏,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師:這些手錶美不美?你最喜歡哪塊?哎呀,你真有眼光,這是迪士尼樂園發表的珍藏版藝術表,
你看,它的表帶上還有漂亮的花朵呢!
四、幼兒操作。
1、教師:國王說了,他想邀請你們為他設計手錶,而且還要舉辦一個T台秀,讓你們展示呢!
我也要和你們一起去,看,我的手錶已經設計好了,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是啊,待會也要請你們在自己的左手上畫手錶。
2、但在畫之前,先想一想,手錶由哪些組成?先畫什麼?
表盤要畫得大一些,表盤上要畫上指針和刻度。表帶你想設計成什麼樣的?
是鏈條的,還是皮質的,或者是有裝飾的。畫的時候要小心,如果畫臟了,可以用桌上的濕抹布擦一擦。
五、教師評價。
教師:馬上要進行手錶發布會了,讓我們走到T台上來展示設計好的手錶吧。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用紙工或泥工板繼續製作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