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版畫花卉

版畫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1-14 01:33:17

㈠ 美術繪畫有哪幾類畫法啊

有中西的區分
中國以水墨為主,稱為國畫,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界畫

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主要包括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戰國時代,我國就出現了成熟的人物繪畫,並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

山水畫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隋唐時期,我國山水畫已成為獨立的創作;至五代、北宋時期,山水畫日趨成熟。中國山水畫依技法和設色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淡彩等形式。

花鳥畫是以描寫花卉、瓜果、竹石、鳥獸、蟲魚等為主體的繪畫。花鳥畫的肇始很早,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殷周時代的青銅器上,就有許多花草、蟲魚和龍鳳之類的圖案紋飾。傳統花鳥畫依題材可分為花卉、瓜果、翎毛(禽鳥)、走獸、蟲魚等類型。

界畫是指以宮室、屋宇、亭台樓閣等建築物為題材,而用界筆直尺線的繪畫,也稱「宮室畫」、「台閣畫」或「屋木畫」。界畫創始於隋代,最早界於人物山水之間
另外,還有佛畫、版畫。
佛畫,總的說來,可分為兩大類:非情節性類和情節性類。非情節性類是指畫像類,可分為七類:佛像類、菩薩像類、羅漢像類、明王像類、高僧像、天龍八部或天尊類、曼陀羅類。
情節性的佛畫,多根據佛經構成的佛教故事畫,大約有六類:佛傳故事類、佛本生故事類、經變故事類、供養人類、水陸畫類、唐卡畫類。另外,還有山寺風景類,文僧、武僧傳奇故事,相當於連環畫之類。

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 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 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咸通」本早約百年。 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 內容題材以宗教經卷為主

西方
分為有色畫,無色畫
有色畫:水粉,油畫等
無色畫:素描,速寫等

版畫、插畫、

㈡ 版畫的特點有哪些

版畫是造型藝術中主要畫種之一,其特點是作者運用刀和筆或其他手段,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進行刻繪或通過一定的化學處理進行製作,並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

版畫與印刷是不可分離的,所謂的「版畫語言」就是繪畫利用某種印刷手段產生出來的藝術品種,而不是某種印刷手段去復制繪畫。傳統木刻只是版畫中的一種,據考我國為木刻版畫的故鄉。歷史上木刻多用於重製圖畫,繪、刻、印分工,稱為復製版畫,後來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由作者自畫、自刻。

版畫以它的種類之多樣、形式之豐富、面貌之多彩及其獨有的藝術特色為其他畫種所不能比擬,同時本身也有局限性,現代工藝、科技為版畫的發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天地。

(1)絲網版畫

版畫的一種,也稱絲漏版畫、絹印版畫,屬孔版畫類。利用絲網孔將油墨顏料直接漏印在紙上,原理同「油印機」印法,是現代工藝用於藝術創作的版畫品種,為20世紀的新型版畫,國際上早已流行,近幾年已開始在我國普及。

絲網版畫的特點是印刷原理和製版方法簡便易行,版面可大可小,同版能反復使用,水色、油色均可印刷,色彩豐富響亮,能隨意重疊變化,技法多樣,能表現各種肌理及色彩勻齊的渲染漸變效果,特別是版面上形象與印刷出的畫面形象一致,沒有正反差別,較容易掌握,操作。

(2)紙版畫

版畫的新品種之一,以紙為版,利用紙張的多層拼貼重疊、光滑粗糙之分,吸油吸水性能的不同來表現各種肌理、紙味以及內容,並通過手工或機器印刷,產生出其他版種無法替代的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畫面。

紙版畫的主要特點是材料簡單、製作簡便、易於推廣普及;製作方法隨意多樣,表現力豐富、多變;既能水印,也可油印,也可兩者相互套印。紙版畫以凹凸版為主,印刷原理基本同銅版畫,也可集凹、凸、平、孔版於一身結合印刷,具有「刀味紙感」的特色。

(3)銅版畫

版畫的一種。因所用的金屬材料以銅版為主,故名;現流行的鋅版畫、鉛版畫也屬此類。15世紀、16世紀時銅版畫開始在歐洲流行,1715年由義大利人郎世寧來北京傳教而傳入我國,銅版畫藝術在我國才有所發展。

製作方法主要有干刻法、腐蝕法、飛塵法等,故又有腐蝕版畫、鏤蝕版、雕刻銅版等名稱,現統稱為銅版畫。其中以腐蝕法較為普遍,先在金屬版面上塗一層防腐劑,用刀或針刻畫,再用酸性腐蝕液,刻去部分經腐蝕即成為凹線,故稱凹版,印刷時將油墨填處凹線中,並擦拭去版面上多餘的油墨,通過銅版機滾筒的壓力,使四線中的油墨印到紙上去,形成凸起的線條,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4)石版畫

版畫的一種。由舊世紀末遜納菲爾德發明的石印術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傳入中國在1876年,20世紀50年代石版畫藝術曾在我國得到充分的發展。

石版畫主要根據油與水不相容的原理構成印刷版面,先用含有油質的葯墨在石版或特製的鉛皮上作畫,然後在版面上塗一層酸性阿拉伯樹膠;因為版面上畫有葯墨部分只接受油墨而拒水,沒有畫過的部分相反只接受水而拒油墨,經調墨上版可復印多張,能完全保持原作的精神。石版畫受其材料,印刷機限制,在民間很難推廣普及。

(5)麻膠版畫

版畫的一種。在黃麻布的底子上塗上以樹脂乾燥油和軟木屑混合物壓制而成。原是作為鋪地板和牆壁用的建築材料。因版面沒有縱橫紋理,刻作版畫方便,其製作過程、方法與效果都和木版畫相似。

我國現有的塑料版畫也屬於此類,工業、建築上用的薄型板材均可用於刻畫,且質輕平薄,不用作底,易於任意截取,保管,其不足之處是幅面較小,易老化,較傷刀。

(6)獨門版畫

版畫都應是復數的,唯獨幅版畫只有一張原作,主要是這張原作通過拓印工序,同時畫面具有版畫味,故名。

製作方法是用油墨或油畫顏色直接在平滑的底版上面作畫,在顏料未乾時放上印刷紙用手工磨版或在印刷機上印刷,經過壓力,使底版上的畫印到紙上去即成。獨幅版畫有很大的隨意性,能利用各種版材、顏料、場合,包括作者的情緒,即興發揮、創作,常有意外的特殊效果。利用水油分離印出的肌理畫面也屬此類。因水油流動使任何肌理不能重復相同的畫面。

(7)版畫藏書票

藏書票是一種帶有藏書者名的小型美術作品,因多採用版畫形式製作,也稱版畫藏書票。藏書票與我國蓋在書上的藏書印章異曲同工,是書籍收藏者的一種藝術標記。

藏書票15世紀源於德國,20世紀30年代初傳入我國,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再度興起,有了很大發展,於1984年成立了中國藏書票研究會。藏書票表現的內容極其廣泛,飛禽走獸,花卉草木,山川河泉,古玩文物,人像屬相,歷史神話等均可入畫、寫意。寫實、具象、抽象、變形誇張、精雕細描各種藝術手法可各顯其巧。

藏書票的製作、印刷同各種版畫技法一樣,具體尺寸一般在0.080.1米左右,形式多樣,小型精美,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藏書票活動離不開書和書主,以及與之相關的讀書、愛書、藏書、求知、求美的聯系,所以說藏書票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㈢ 畫的種類

有中西的區分
中國以水墨為主,稱為國畫,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界畫

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主要包括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戰國時代,我國就出現了成熟的人物繪畫,並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

山水畫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隋唐時期,我國山水畫已成為獨立的創作;至五代、北宋時期,山水畫日趨成熟。中國山水畫依技法和設色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淡彩等形式。

花鳥畫是以描寫花卉、瓜果、竹石、鳥獸、蟲魚等為主體的繪畫。花鳥畫的肇始很早,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殷周時代的青銅器上,就有許多花草、蟲魚和龍鳳之類的圖案紋飾。傳統花鳥畫依題材可分為花卉、瓜果、翎毛(禽鳥)、走獸、蟲魚等類型。

界畫是指以宮室、屋宇、亭台樓閣等建築物為題材,而用界筆直尺線的繪畫,也稱「宮室畫」、「台閣畫」或「屋木畫」。界畫創始於隋代,最早界於人物山水之間
另外,還有佛畫、版畫。
佛畫,總的說來,可分為兩大類:非情節性類和情節性類。非情節性類是指畫像類,可分為七類:佛像類、菩薩像類、羅漢像類、明王像類、高僧像、天龍八部或天尊類、曼陀羅類。
情節性的佛畫,多根據佛經構成的佛教故事畫,大約有六類:佛傳故事類、佛本生故事類、經變故事類、供養人類、水陸畫類、唐卡畫類。另外,還有山寺風景類,文僧、武僧傳奇故事,相當於連環畫之類。

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 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 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咸通」本早約百年。 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 內容題材以宗教經卷為主

西方
分為有色畫,無色畫
有色畫:水粉,油畫等
無色畫:素描,速寫等

版畫、插畫、

㈣ 美術種類有哪些

美術種類有很多,下面具體講講:

這邊也給大家推薦下「輕微課」,這個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

一、水墨畫

1.水墨畫中又包含彩墨畫。水墨畫一般僅用水與墨即黑白兩色來創作,彩墨畫則屬於進階的水墨畫。

2.水墨人物。水墨人物與寫意人物類似,但筆法上有較為明顯的不同,水墨人物更多的用大手筆。

3.水墨山水。水墨山水與寫意山水相比,筆法上更加細膩,當然,顏色是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4.彩墨花鳥。彩墨畫與西式水彩畫有點類似,顏料是他們的最大不同,但退暈漸變的手法是比較類似的。


二十二、彩鉛畫

是一種介於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於色彩豐富且細膩,可以表現出較為輕盈、通透的質感。

㈤ 花卉怎麼畫

首先,我們先畫一個輪廓草圖,勾勒出玫瑰花蕾的大致形態。
1、畫一個簡單的輪廓,用中硬鉛筆(HB)。該圖形必須是橢圓形,像一個豎立的雞蛋。線條可以畫輕點,很快它們將不得不抹去。

㈥ 版畫創作用什麼題材好

◇人物畫
繪畫的一種。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於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歷代著名人物畫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採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現代徐悲鴻的《泰戈爾像》等。在現代,更強調「師法化」,還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發展。

◇山水畫
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花鳥畫
中國畫的一種。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雲:「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裡焉。」歷代花鳥畫家輩出,如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綿延不絕。參見「四君子」。

㈦ 畫的種類都有什麼

分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文人畫:

系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專稱,也稱「士大夫甲意畫」。用書卷氣作為一個評畫的標准,意指詩意畫或稱詩卷氣。其作品大都取材於山水、古木、竹石、花鳥等。表現手法以水墨或談設色寫意寫為多。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維、元倪雲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濤、吳昌碩等。他們的畫大多追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畫好畫後又大多在畫中題詩,或以詩作畫,故以表達畫意,亦以畫表達詩意。被人稱為詩情畫意。

宗教畫:

取材於宗教之教義,故事和傳說且服務於宗教宣傳的繪畫。如道教中表現神仙的畫像,佛教中表現佛本生故事的繪畫,中國道教題材的繪畫早在魏晉時代就有專門關於神仙和傳說中故事場面及神仙形象的繪畫。佛教繪畫興盛於中古時代的印度,後流傳入中國(隨佛教流傳)後,逐漸被中國古代畫家用中國繪畫的形式描繪而形成了中國特色佛教繪畫。

院體畫:

我國唐代已設徐詔、供奉等。五代時,西蜀、南唐設置畫院。宋代設翰林圖畫院,選優秀畫家,為皇室宮廷服務。歷代畫院里所畫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筆沒色,整細致、富麗堂皇,構圖嚴謹,色彩燦爛,有的有較強的裝飾性,稱之為院體畫。

民間畫:

在中國畫中指除專業畫家、文人畫家等之外的專以繪畫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習俗而從事繪畫的街頭藝人所作的種種畫作。其作品傾向艷麗甜俗細膩,不同於專業畫家、文人畫家,所作的畫作較為講究詩意,畫境等文化內涵。

而為一般文化層次的平民喜愛。民間畫又稱匠人畫,比起院體畫缺乏嚴格的技巧訓練;比起文人畫,缺乏文學和理論修養。但是,它有些又趨於朴實、熱烈某些優點也是文人畫與院體畫所不及的,也有時為文人畫和院體畫所吸收。

工筆畫:

中國畫傳統畫法之一。畫法比較工整嚴謹,以描繪被畫對象的准確形象為准則。相對於「寫意畫」。(以描繪被畫對象的大意為原則)而言。總的來講,工筆畫用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剛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

(7)版畫花卉擴展閱讀

畫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

解釋

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仿得越真實技術越高超,但是進入20世紀後,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

繪畫是一個捕捉、記錄及表現不同創意目的的形式,它及其參與者的數量同樣地為數眾多。繪畫的性質可以是自然及具像派的(如靜物畫(still life)或風景畫)、影像繪畫(photographic painting)、抽象畫、有敘事性質的、象徵主義、情感的或政治性質的。

繪畫,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二度空間)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

㈧ 著名版畫家張國琳創作的全面資料

張國琳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國家一級美術師
1951年生,祖籍寧波。1974年在北京裝甲兵創作組曾受教於畫家周思聰,1978年在寧夏自治區創作組曾受教於畫家蔡亮、梁玉龍、郭全忠等, 1984年至1986年就學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研修班。

作品曾獲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和安徽省美協大獎。1999年獲中國版協頒發的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2000年獲「安徽版畫功勞杯獎」。 其藝術成就編入《安徽網路全書》。 1985年版畫作品《高原秋爽》由中國美術館收藏。至今已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著名畫廊收藏。近年以來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天馬圖書分別出版了《大千世界》、《張國琳美術作品選》(六冊)、《張國琳美術作品集》、《張國琳版畫作品集》。

2000年先後應德國漢諾威市政府,丹麥奧爾堡市政府邀請兩次赴歐洲舉辦畫展和考察。2006年先後赴韓國原州、香港、伊朗德黑蘭舉辦畫展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007年應芬蘭美術家協會邀請赴赫爾辛基舉辦畫展和考察。

張國琳現在合肥市文聯文研所負責美術中心創作組織工作,先後策劃統籌了《2006合肥國際藏書票提名展》、《2006安徽.合肥工筆重彩畫晉京展》。2003年起發起並組織「合肥工筆重彩畫創作群體」和「合肥版畫創作群體」

創作的美術作品有:

1977年 油畫「永葆革命青春」入選《「雙慶」全國美展》,並選入天津人美出版的《工農兵形象選》之五

1978年 版畫「戈壁笛聲」入選《西北五省版畫聯展》

1982年 版畫「金駝姑娘」獲《陝西省美展》優秀作品獎

1983年 版畫「集市」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展》

1984年 版畫「西北紅軍在回區」組畫兩幅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

1985年 版畫「高原秋爽」入選《首屆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1985年 版畫「展」入選《首屆中國髓育美術作品展》

1987年 版畫「浩氣長存」入選《全軍美展》

1988年 在蘭州首次舉辦個人畫展,並出版個人畫集《大千世界》

1991年 轉業到合肥市群藝館從事美術工作,代表作:黑白版畫組畫「山海經變」,油畫「世紀之光」

1992年 版畫「花卉」入選《全國第十一屆版畫作品展》

1992-1994年 任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常務副館長,協助師松齡先生策劃並參於籌辦 「中國首屆山水畫大展」。此期間創作追求淡雅自如的東方繪畫風格,多以靜物為創作內容。兩年內創作五十餘幅絕版套色木版畫《花卉系列》

1994年 版畫「花卉系列一荷」獲《第十二屆全國版畫作品展》銅獎

1995年 版畫「花卉系列」五幅入選中國美協第十屆《新人新作展》

1995年 中國畫 「戲曲人物」、「飛天」在法國巴黎、里昂,比利時安特衛普等城市展出

1996年 版畫「紅椅」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

1998年 版畫 「夏加爾的花」、「獻給馬帝斯的花」被神州版畫博物館收藏

1999年 版畫「花系卉列」四幅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1999年 獲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

2000年 獲中國版協、安徵省美術家協會頒發的「安徵省版畫功勞杯獎」

2000年 版畫「飛禽」入選《中國百年版畫作品展覽》

2002年 版畫「光明頌」(合作)入選《第十六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並獲銀獎

2003年 版畫「生態」入選《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03年 中國畫「林散之像」入選《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

2003年 負責組織並創作了中國畫「安徽歷代文化名人圖」(

2004年 中國畫「安徽歷代文化名人圖」(合作)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壁畫展》

2005年 中國畫「安徽歷代文化名人圖」(合作)獲《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美術特展》金獎,

2005年 中國畫「江山萬年圖」獲《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美術特展》優秀獎。

2005年 中國畫作品「中國象棋」入選《第六屆全國體育美展》

2006年 中國畫作品「淮河花鼓燈」入選《第六屆全國工筆畫展》

2007年 版畫作品「瞬間的光芒」入選《心繫汶川.全國美術作品特展》

2007年 獲「合肥拔尖人才」稱號

2008年 推薦為北京奧運會合肥段奧運火炬手

2008年 獲「2008美術報年度人物.提名獎」

2006年至2009年 負責組織並創作了由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入圍作品中國畫「生死印--1978.安徽鳳陽」

2009年 版畫作品「生死印」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版畫展》

2009年 獲「2009美術報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0年1月在寧波美術館舉辦「張國琳版畫作品展」

㈨ 美術的分類有幾種

1、水墨畫

水墨畫(Chinese Brush Painting)是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

(9)版畫花卉擴展閱讀

中國的繪畫工藝十分古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有七千餘年的。最初的中國繪畫,是畫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漸而發展到畫在牆壁、絹、和紙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筆和墨,以及天然礦物質顏料。

在無數畫家不斷探索、創新的努力之下,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並有著自己獨立的繪畫美學體系。照這么說中國工藝也十分古老,也可稱之史前繪畫。

中國繪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岩畫,原始繪畫技巧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亦能抓住主要特徵,用以表達先民的信仰、願望以及對於生活的美化裝飾。

熱點內容
一朵小綠花 發布:2025-08-27 03:56:43 瀏覽:539
花卉採收 發布:2025-08-27 03:49:20 瀏覽:592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