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

發布時間: 2022-05-23 16:46:12

❶ 明朝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特點及區別有哪些

永樂青花帶款的僅有一種,即壓手杯。此杯現在世界僅存有三件完整的,另有破碎的一件,均藏於故宮博物院。明谷應泰所著《博物要覽》記載的款心花紋有三種:雙獅款、鴛鴦款、葵花心款,現傳世三件不見鴛鴦款。雙獅款和葵花款皆在杯內心書「永樂年制」四字篆款。壓手杯為永樂青花絕品,後世多仿,明萬曆及清康熙、光緒時均有仿品,但仿品造型不對,尺寸大於真品,胎體厚重,畫風亦顯粗獷。只要見過真品,一望便知其為贗品。80年代初,故宮博物院曾攜真品到景德鎮仿製了數百件,其中精者有數十件,造型、紋飾及青花色調均絕類真品,是歷代仿古青花最成功的作晶。但當時僅仿了葵花心款的一種,故見到此種款識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宣德青花有款的比較多,款多為楷書,極個別的也有篆書款,其書款部位沒有定式。有寫在器底的,也有寫於器身的,其字體雖不一樣,但總體風格較為一致。楷書款的「德」字均在「心」上少一橫,這是鑒定時要注意的。另外,也有不具年號的,而以青花篆書「大德吉祥場」或楷書「壇」字的,也屬官窯所產。孫瀛洲先生積一生經驗總結宣德款識,作有歌訣:「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陽陰,橫豎花四雙單園,晉唐小楷最出群。」先生的經驗來源於細心的觀察和認真的總結。我們要想學會鑒定其款識的要訣,最好的方法還是看幾件真物的款識,熟記其書法風格,這樣自會融會貫通。後世仿宣德款的最多,從成化到今,從未間斷,但均具本朝特點,與真物不一樣。
永樂、宣德青花造型主要有壺、盤、碗、杯等類,受西亞影響很明顯。
壺類有執壺、三系竹節壺、僧帽壺等。執壺以玉壺春瓶為壺體,兩側各加一柄一流,在流與壺頸之間連一花形薄片,起支撐、固定作用,是為避免造型燒造過程中變形而設計的。另有一種執壺,長頸,壺身為圓筒式,雲形流附於頸部上端,流口為葫蘆形,柄為如意形曲柄。三系竹節壺僅北京故宮博物院存一件。僧帽壺元代始有,永宣繼續生產,因其上端類似僧帽,故得名僧帽壺。
瓶類造型變化豐富,有梅瓶、玉壺春瓶、雙系扁瓶、天球瓶等。梅瓶在宋、元時底端瘦,多配座,明代時不配座,故底端加寬,方能保持瓶的穩定性。玉壺春瓶在宋、元時瓶體瘦俏,明代時圓腹漸豐碩。雙系扁瓶有畫花草的,也有畫人物的。天球瓶為明永宣時流行的造型,直頸,腹體為圓球體形,紋飾多為海水龍紋,有青花龍和青花地白龍紋兩種。
盤類中除常見的日用器皿外,以直徑在30厘米~40厘米之間的大盤最有代表性。大盤口沿有圓口及菱花口兩種。與元代不同的是其畫面十分簡潔,如故宮博物院所藏宣德青花枇杷綬帶紋盤,為宣德典型傑出作品。該盤心繪三層花紋,邊緣繪卷枝紋,紋里又繪一層折枝花紋,中心繪枇杷綬帶紋,布局十分疏朗,畫面簡潔,估計畫稿當出自畫院。
碗類以一種廣口、厚胎的大碗最為常見,多繪花草紋。
此外,折沿盤、花澆、燭台、扁瓶、帶蓋瓷豆、筒形器座等,均是直接受西亞文化影響產生的新造型。
明永樂宣德官窯青花紋飾主要有花草、動物和人物等。花草紋有蓮花、牡丹、菊花、靈芝、瓜果、葡萄、松竹梅、山茶等,動物紋有龍、鳳、獅子、海獸等,人物紋有嬰戲、胡人樂舞、仕女等。除此之外,梵文、藏文也常出現於青花器上。
對永樂、宣德官窯青花,只要把握其造型和青花顏色的特徵,一般是不容易鑒定錯的。尤其是解放前的仿品,盡管造型逼真,但青花顏色始終未仿成功。比較困難的是區別永樂和宣德兩朝的瓷器,但景德鎮永樂、宣德官窯發現後,這個難點也基本解決。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以致思想觀念。作為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與當時制度的完備與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系,作品一直被後人推崇,為青花工藝的典範。
自明代成化朝開始到晚清民國均大量燒制,最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宮舊藏的宣德青花為藍本,去精心燒造,造型、尺寸、紋飾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韻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紋碗、纏枝花紋缽缸,折枝花果紋花口碗,纏枝花紋魚簍尊,海水異獸紋高足杯;
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葉紋玉壺春瓶、花果紋梅瓶、花卉紋書紋燈、團龍紋葵式洗、海水龍紋天球瓶、綬帶耳葫蘆瓶、牽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錦紋蓋罐、鳳穿花紋罐、松竹梅人物紋盤、把蓮盤、花果紋執壺等,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明朝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的區別
第一,從款識看,永樂青花僅見壓手杯一種四字篆款,其他均無款識;宣德青花多有款,常見者為六字楷書款。
第二,永樂胎體輕巧,紋飾纖細,釉面無橘皮紋;宣德胎體厚重,釉面有橘皮紋,紋飾粗放。同一種造型,永樂輕、宣德重。
第三,永樂青花紋飾帶有明顯的元代遺風,宣德青花則完全擺脫了元代遺風,自成風格。如永樂龍紋身體瘦長,但比元代略肥,常見者為直披發和豎披發兩種姿態,爪比之元代肥實。宣德龍紋身體變肥有披發、豎發及前首披發等數種姿態。永樂鳳紋較少,宣德則鳳紋多見,或龍鳳並用,或鳳紋與蕃蓮、雲紋相配。
第四,永樂官窯做工精細,瓶罐等立體造型接痕修整細致,不像元代及明初那麼明顯,而宣德時則少有接痕。永樂大盤底足多砂底,亦修整得十分細膩,僅泛出小塊的鐵紅斑,一般器物以釉底為主,釉底白釉勻凈,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白色,有一部分底釉開有細片紋。宣德亦如此,但砂底比永樂略欠細膩,且火石紅斑重於永樂。

❷ 中國收藏史上最貴的九件"瓷器",都在誰手裡

中國收藏史上最貴的九件"瓷器"其中4.6.7.8.9的主人不便透漏。

1、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
2、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

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穀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穀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該器物於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1400萬英鎊拍出,加傭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元,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該罐由世界著名收藏家、英國古董商埃斯肯納茲拍得。
3、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該碗繪有杏花盛開,春風吹綠柳,雙燕比翼飛。側面有乾隆御筆行楷題詩:「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碗底有藍楷書款《乾隆年制》。該碗造型秀美,白釉溫潤,工藝精湛,乃為乾隆琺琅彩瓷器傑作。這件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被香港收藏家張永珍博士以1.5123億港元拍得。
4、乾隆御制琺琅彩捶瓶

乾隆御制琺琅彩捶瓶,高18.4厘米,一對,《乾隆年制》款。瓶上開光窗內四季花卉紋飾繪畫,瓶頸的纏枝花卉圖案,兩瓶祥雲瑞蝠相映成趣,相輔相成。這一對清乾隆御制琺琅彩祥雲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搥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戴潤齋清宮御瓷珍藏」專場拍品會上,以1.4066億港元成交。
5、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延圖長頸葫蘆瓶

2010香港蘇富比拍賣會,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延圖長頸葫蘆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5266億港元被香港收藏家張永珍博士拍得。
6、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卉紋雙耳瓶

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戴福保舊藏的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卉紋雙耳瓶以1800.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809億元)成交。
7、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2011在香港蘇富比,「玫茵堂」珍藏的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以1.6866億港元成交;瓶高36.5厘米,修胎精細不見接痕,胎體輕薄,釉面光潤,傳世品少,十分珍貴。
8、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汝窯是中國瓷器的巔峰,全球遺存的79件汝窯幾乎全為世界大博物館所藏。2012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有900年歷史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天價2.0786億港元成交,較拍賣前估值底價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9、清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

2010年英國班布里奇(Bainbridges)拍賣行拍出清乾隆年間粉彩鏤空「轉心瓶」,以摺合人民幣5.5億元的高價一舉刷新了5年前由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創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品拍賣紀錄,這一成交價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中國藝術品交易的最高價格。

❸ 在哪裡能見到玫茵堂的藏品

國內的收藏家,對於「玫茵堂」的普遍認知,大多隻限於「玫茵堂在業界向來以收藏等級高而著稱,尤其收藏的中國瓷器,都是各年代的精品」。
憑借其上乘的品質和迷霧層層的身世,雖然極富盛名,「玫茵堂主人」所收藏的2000件藏品幾乎沒有全部展出過,僅在私人場合露過面。少部分藏品曾與1994年在大英博物館展出,2年後又在蒙特卡洛展出過。
2011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玫茵堂珍藏」專場第一部分因此備受矚目,挑選的77件藏品中,明代青花、單色釉等主角;粉彩瓷器大多出自康熙與雍正年代,至於道光和嘉慶年代的藏品,如果不是很特別,也不會被選中。
2011年10月份在香港舉行的秋拍將推出「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二」。亮點是明清兩代的「稀有而絕美」的作品。其中包括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估價8000萬~1億2千萬港元)——」蘇富比在近三四十年裡推出的最好的梅瓶之一。還有一件同時期的「青花雲龍紋扁壺」(估價5000~8000萬港元)。這樣的扁壺當世已知的僅有6件,有史以來只有兩三次上拍的紀錄。
除了明代珍品,還有一隻清朝乾隆年間的粉彩九桃天球瓶也很引人注目——這是清代流傳下來的體型最大的花瓶(估價8000萬~1億2千萬港元)。這只瓶也很罕見,是過去15到20年間第一次出現在市面上。表面的九桃圖案「傳達了吉祥長壽的寓意」。

❹ 青花瓷瓶價格和鑒別方法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古人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留下了很多的工藝品。青花瓷瓶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中國知名度很高的一個陶瓷作品。它一般都是在陶瓷的周圍點綴著青花的圖案,外觀非常美麗,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現在青花瓷瓶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所以很多人在購買的時候都會考慮青花瓷瓶真假的問題。下面介紹一下青花瓷瓶的鑒別方法。

一、青花瓷瓶價格

青花瓷瓶價格按照真品或仿品有較大的差異,一般大小的仿品價格從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古代真品價格就要高多了,至少也得上萬元,2014年某拍賣行拍出的元青花釉里紅螭虎耳方口扁瓶價格達到了6325萬港元,2011年,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要價到了1.6866億港元。


二、青花瓷瓶鑒別

1、看青料

看青料呈色大致可以推斷出時期。觀察青花瓷瓶的顏色,看鈷料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同時判斷產於元代還是明清代。例如明永樂、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瓶主要採用的是蘇泥麻青料,而明中期一般選用平等青料。

2、看紋飾

一個時期會有自己典型的紋飾特徵,通過觀察青花瓷瓶的紋飾也能判斷其時代。紋飾中的輔助紋飾有助於青花瓷瓶的鑒定,如大片雲的紋飾通常出現在空白期前後,括弧雲紋飾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


3、看胎釉

看青花瓷瓶的胎釉,鑒別是自然出現的釉色還是化學處理或人工糊泥過的。化學處理的釉發死,很不自然,上面的泥用手就能夠除掉,不過膠粘的也不容易摳掉。手摸青花瓷瓶,根據手感鑒別,重量要適中。

4、看造型

青花瓷瓶造型多樣,但是相對來說重復的可能性很大。拿青花瓷瓶與不同時期的典型造型對比,看看能不能對上,主要從造型、口沿、圈足等瓶的細節之處觀察,特別是底足部分,比較容易鑒定。


5、看款識

這部分的鑒別包括字體結構、筆畫安排、內容等,如果顯示了干支年號紀年款,就可以推斷出具體的時間以備考。

6、看工藝

每個時期的青花瓷瓶具有自己的工藝特色,要注意區別開來,像明代青花瓷瓶的露胎部位通常會有火石紅,沒有或者多了都不好。

7、聽聲音

作為一件好的瓷瓶,聲音清脆,否則聲音會啞,此法比較適用於鑒別德化青花瓷瓶和日本青花瓷瓶。


由於青花瓷瓶的收藏價值比較高,所以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假貨。我們在購買的時候需要好好的分辨。本文介紹了幾個方面的鑒別方法,大家可以詳細的研究一下。一般來說,假的青花瓷瓶的工藝是不一樣的。雖然說,青花瓷瓶可能是出現在不同時代的,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工藝特色。而這個特色就需要我們自己好好的分辨了。

❺ 明代永樂瓷器的特點有哪些

1、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某些特殊器形可視為始於或盛行於永樂朝,如瓢形扁壺、抱月壺、大天球瓶、單面扁壺、雙系(或三系、四系)蓋罐、花澆、壓手杯、尖底蓮子碗等。
2、盤、碗之類撇口器的口沿極薄,手撫之較尖而無圓渾感。不見稜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初區分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琢器胎體接痕微露,不及元代與明初時期明顯.
3、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膩而著稱,撫摸有極細膩如糯米粉的感覺。
4、永樂器的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邊與底角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處閃淺淡的霞?青色,琢器表、里的釉面,多均勻一致。器底的白釉,一般勻凈,少有厚薄不均現象。薄處泛黃,厚處呈漿白色,或稍閃青色。有些器底白釉開有細片紋。白瓷器底部聚釉處,呈水綠色特別明顯。細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紋。
5、常見器足有以下幾種:高深外撇式圈足、內牆外撇式圈足、里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微有突出的齊平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的內壁與底面先解除印弦紋一周;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梅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狀甜白器盤、碗的底部胎體稍厚,並不完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樂甜白半脫胎器,應屬後仿品。
6、青花器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釉色多數發青,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有不同深淺的筆觸感。
7、此時官窯與民窯常用的裝飾,有海水、卷草、纏枝蓮、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蓮瓣、洋蓮、暗龍等。青花紋飾線條纖細、清晰;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紅彩色鮮。多見纏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為主的裝飾紋飾圖案。
8、玉壺春瓶唇口內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層,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塊。
9、永樂款式只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字體自然,凡特別規矩而呆板者要注意其時代。
10、永樂瓷的氣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以30倍顯微鏡觀察,凡氣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別注意其時代。

❻ 清代的青花瓷器值多少錢清朝中晚期的青花瓷市

在古玩市場上,品相好的青花瓷也常常是買家追捧的對象,明清青花瓷身價近來更是成倍上漲,行情可謂始終不衰。如在2001年,曾以880萬元的價格拍出一件「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台」,4年後,當該燭台出現在上海翰海春拍中時,被藏家以2035萬元的價格買走;2005年,在倫敦佳士得拍賣場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曾以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拍出,而這筆錢當時足以在倫敦黃金市場購得兩噸黃金;2009年,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以2306萬元成交;2010年,上海匡時五周年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花觚」以6680萬元拍出;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以1.6866億港元的高價成交;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又以1.41億港元成交,成為又一件躋身億元榜的明代青花瓷器;2014年,三希堂國際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紅螭虎耳方口扁瓶」的成交價為6325萬港元,成為此次成交價的拍品。

清代民窯青花瓷器價格,明清青花瓷器一般包含洪武到永樂、宣德時期,其中永樂和宣德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創造了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釉料以花色濃艷的進口料"蘇泥勃青"為主,以靛青為基調,胎大多比較白凈,器型以碗、盤、杯、盞等日用品為多。圖案紋飾構圖奇巧,線條灑脫。永樂、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由於其製作的精美在拍賣市場上也獨占鰲頭,頻頻拍出高價。如2004年4月,《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棱口洗》在香港佳士得以4094.375萬港元高價成交。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明永樂青花折技花果紋墩?》以3036萬港元成交,這一部分的青花瓷器在市場上形成了整體價位高、高價作品多的特徵。

❼ 青花瓷有哪些代表作

中國最早的青花瓷器是從宋代的一種著名白瓷――影青瓷發展而來。當時的影青瓷胎薄而半透明,罩以一種呈淡青色的清澈釉。後來的青花瓷器也是,將青料在未燒成瓷的坯鷥胎上繪製成畫,然後罩以透明的釉,入窯燒成,出窯後會呈現出一種美麗而幽雅,沉靜卻清新的青藍色花紋,具有那種在一色中創造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的特徵。
青花瓷在元代開始成熟,當時主要用於外銷,大多銷往中亞地區,其器型豐富多樣,既有精巧的小件器,也有碩大厚重的大件器,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飽滿、厚重、氣質非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無青花瓷的裝飾,有細致繁密和粗放簡約兩大類。題材也各式各樣,如人物故事,纏技花卉,海水龍紋,蓮池魚藻等,多以紋飾簡約,氣勢雄放為主。
過渡到宣德時期,此時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被稱為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到明未時,民間青花瓷器的圖案裝飾題材更加多彩,完全突破了歷來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各種大小動物如虎、牛、貓、蝦、鸚鵡、鷺等全都入畫,寫意山水也較盛行,並且在畫上配詩。
直到清代,青花瓷也是主流產品。民窯青花風格上表現出紋飾自然、淳樸、流利、富於藝術氣質,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最能反映出當時的制瓷工藝水平,風格上表現為器形規整,裝飾技術極其細膩。
想到青花瓷,就會想到景德鎮,這個中國青花瓷的製造中心,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源源不斷的供應著優質原料――高嶺土,用它製成的胎體,燒出的是白色半透明的瓷器,著色施釉後,可以清楚的看到青花。最上乘的青花瓷,胎體表面質地平滑,光亮度極高,是陶瓷領域里的一朵奇葩。

青花海水龍紋盤 明弘治年制。高度4厘米,口徑20厘米,足徑12.5厘米。此盤撇口,淺式,圈足。盤心繪滿海水,中有一行龍。盤外也是海水龍紋。

青花嬰戲紋長頸瓶 明萬曆年制。高14.8厘米,江西新干縣出土。此瓶為直口,長頸,圓鼓腹。除繪纏枝葉紋外,還有一裸童作奔跑狀。

還有個說法 中新社成都二月十二日電:中國最早的能確認年款的青花瓷器在四川雅安出土十二年之後,日前其價值終於為人所識,經專家證實為元代至正七年(公元一三四七年)時生產,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這件青花瓷器的「鼻祖」現陳列於四川省博物館內。該瓷器為青瓷雙耳蓋罐,高約三十厘米,罐體最寬處直徑約為二十厘米,造型精美,色澤光潔透明,白里閃青,釉質細膩如玉,估計是用來盛酒的器皿。在罐體正面,有用藍色顏料書寫的「 至正七年置」字樣。經科學驗證,此顏料含有金屬鈷成分,正是青花顏料。而「至正」為元代晚期年號(至正七年為公元一三四七年),與史載的青花瓷器的誕生時期相當。

另從罐體腰部明顯凸現的接痕分析,因元代制瓷工藝水平所限,小口徑的罐體皆由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該罐的製作工藝為典型的元代產品。

據介紹,這件稀世珍品早在一九八七年就在四川雅安地區的一個窯藏中出土,但因研究人員的忽略,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使其長久被封存在雅安地區文管庫房中。直到去年下半年,由於四川省博物館要舉辦相關展覽,博物館人員在庫房中見到了這件珍品,才將之調到成都參展,使其能為世人所知。

❽ 明代永樂瓷器如何鑒定真偽鑒定方法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胎釉
永樂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講究修胎,器形十分規整。瓷胎由於注意淘煉,胎質純,含雜質少,胎質細膩,胎色潔白,胎體厚薄適度,靈巧凝重,較之洪武朝普遍輕薄一些。
永樂時期由於燒造溫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凈,絕無橘皮釉紋,有少部分器物釉面開片,以脫胎器名傳於世。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現潔白色,接近甜白釉,釉汁廢後處閃現蝦青色。口沿和底部釉薄處大多為白色或黃色,器物里外釉面較均勻。民窯器普遍有縮釉現象。
永樂青花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並用木柴燒,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因此釉面無此青白色。
大盤、瓶、罐等為細砂底,無釉,白色,有小塊鐵色斑;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勻凈,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白色,有些底釉開有細片紋。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紋;細瓷底足平切,足跟較窄。琢器器底足大多是邊棱狀,即削切痕明顯。圈足露胎處泛火石紅,足內牆多泛黃斑。盤、碗底心多是外凸內凹。
青料
永樂青花主要用「蘇麻離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由於蘇麻離青含錳量低、含鐵量高,降低了呈色中的紅、紫色調,在適當的火候下就能燒出濃艷的青藍色,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色彩雅緻凝重,鮮艷奪目,層次分明。不過由於青花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燒成部分留下黑疵斑點,一條紋理中常見的鈷鐵結合晶斑,濃重處凝聚為黑色錫光,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撫摸有凹凸不平感。也有將進口料和國產料相結合使用的,如以淡色國產料繪雲水,濃色進口料繪游龍,使色澤對比鮮明,凸現主題。在傳世品中,也有不帶鐵銹斑黑斑的,青花色澤極為幽雅美麗的瓷器,其實用的青花料還難以確定,估計是淘洗純度較高國產鈷料或進口國產混合料。
造型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造型圓潤、靈巧、清秀,不但繼承了前朝器形,還吸收了大量外來的元素,製作出了許多創新器物。
傳統器物有梅瓶、玉壺春瓶、貫耳瓶、竹節柄壺、執壺、僧帽壺、梨形壺、折沿盤、盞托、深腹洗、無擋尊、渣斗、香薰、筆盒、三足爐、大盤、大碗、碟、罐、缽、高足杯、各式碗等。
梅瓶線條更加流暢,底部較為豐滿。玉壺春瓶頸部較洪武時期變細,造型顯得更為清秀。僧帽壺比元代也有所變化,線條剛柔相間,勻稱端莊。碗的造型多樣,有撇口、斂口,大小多種式樣。其中一種墩式碗,口至下腹部線條較直,至近底略收,碗下部比較豐滿,足大而淺,為該時期較為常見的,後為宣德時期所仿效。各式大盤亦比洪武時期工藝精細,紋飾多樣,繪畫技法更加成熟。
永樂時期創新的器形有大型天球瓶、尖底蓮子碗以及雙系、三系或四系蓋罐或多系把壺、帶蓋瓷豆、高足盞托、雞心碗、卧足碗、卧足碗洗、筒形器座等。雙系小罐,線條圓潤,附蓋,並有雙圓形小系,造型亦很別致。壓手杯,是永樂時期的名品,杯小而胎厚,圈足較寬,置於手中,有厚重感,明清歷代有仿製。
受西亞地區金屬、陶器的影響,永樂時期還燒制具有域外風格的器形,如雙系扁壺、雙系扁瓶(抱月瓶)、如意耳扁瓶、雞心扁瓶、扁瓢形瓶、折壺、藏草壺、魚簍尊、水注、花澆、折沿盆、盤座、燭台等。這些器物中,有些完全仿自伊朗、敘利亞、埃及等國的金屬器皿,造型上變化不大,如折沿盆、盤座、雙耳扁瓶;有的在造型上略有變化;如花澆,伊朗十五世紀黃銅嵌銀龍柄花澆,口、肩各有凸起弦紋,龍柄捲曲輻度較大,扁圓腹,圈足。永樂青花花澆口、肩亦有凸弦棱,龍柄捲曲輻度變小,改圈足為內凹式卧足。燭台波斯與埃及十四至十五世紀的黃銅、銀燭台有圓形及八方形,分為上中下三段,圓形者上中段較短而直,永樂青花燭台造型仿其八方形,上、中段略為加高,下段中腰內束曲度變小,與其有所區別。再如波斯水注,流高出口部,無蓋,頸部較細,多飾凸棱,足為外撇的喇叭形足。
紋飾
永樂青花圖案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繪,均給人以清秀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畫面多留白地。圖畫花紋多為雙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筆塗抹的筆法,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圓器內外加花,並廣泛採用器心繪畫的裝飾手法。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
永樂時期青花紋飾既保留傳統圖案,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圖案,以花卉、瓜果等植物類為主,人物、蟲鳥、龍鳳圖案較少,另外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
傳統紋飾最常見到的是纏枝花卉、折枝花卉、花果。
纏枝花卉有牡丹、菊花、靈芝、梅花、苜蓿、寶相花、蓮托八寶等。纏枝花卉的花大葉小,葉片邊緣繪成細齒狀,枝蔓清秀,線條流暢,畫面生動。
折枝花果紋有石榴、枇杷、蓮花、茶花、碧桃、佛手、海棠、柿子、荔枝、葡萄、香椽、忍冬草、竹石、松石芭蕉等。這些紋飾經常出現在大盤、碗、梅瓶、執壺等器物上。特別是青花大盤,有折枝、纏枝蓮花、菊花、瓜果,花紋變化較多,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紋飾。
蕉葉紋繪畫時蕉葉中莖留白不上色,蕉葉主買不畫到葉尖,主葉呈等腰細瘦的三角形,葉緣繪成鋸齒狀,葉緣輪廓線以復筆渲染。
仰覆蓮瓣紋以兩瓣大花瓣間疊以一小花瓣,花瓣中部留白,很少上色,蓮瓣的邊框線由雙線勾繪。
龍鳳紋在該時期的碗盤洗上出現亦較多,有雲龍、雲鳳、海水龍、雙龍、五龍、團龍、荷塘龍等不同組合。龍紋繪得和前朝類似,依然是細頸蟒身,但有的龍身開始出現肥胖的身形,龍首有豎發和披發的,龍爪有三、四、五爪之分。
元代、洪武時期的蓮池紋仍然沿用。海獸紋亦有一定數量,主要見於高足杯等器物上。人物紋較元代有所減少,因青料繪制的紋飾多有暈散,故不宜繪人物紋,人物紋僅見胡人舞樂,嬰戲紋。花鳥、園景、竹石芭蕉紋融寫實與裝飾為一體,對後世青花紋飾影響較大。花鳥紋多繪於扁平的兩面或盤心、高足碗內,題材有綬帶鳥、綬鳥荔枝、喜雀梅花等。
民窯器主題紋樣有人物、走獸、禽鳥、松竹梅、蓮花束、芭蕉、海水浪潮、團花菊花、如意、花果、花卉、風景、結帶綉球等。其中結帶綉球紋在中心圓球內加藍點或錢文,纏枝花心作螺旋紋,此為永樂朝特有。還有文字裝飾,如「福」、「祿」、「壽」字,常飾於碗心。
永樂青花瓷的邊飾有回紋、卷枝紋、海水紋、蓮瓣紋、如意雲紋、靈芝紋、曲折紋、蕉葉紋、朵花紋、梅花紋、葉紋等。回紋一改洪武時期二個一組的畫法,大多連續不斷。有的器物如瓶、碗、盤足部僅飾一道弦紋,非常簡潔。
從總體上看,永樂青花瓷器紋飾布局大多比較疏朗,有少量紋飾布局較為繁密,花紋的繪制一般比較纖細。而摹仿西亞地區金屬、陶器的製品有的外域風格比較明顯,如錦紋、卷枝紋、阿拉伯文字,有些則與中國傳統紋飾融為一體或完全採用中國傳統紋飾。其中一種在如意耳扁瓶、扁平大壺,花澆上出現的纏枝花紋,其纏枝畫法仍保留中國傳統方法,但花朵與中國傳統畫法有別,特別是在纏枝上一側出現的麥粒狀紋或花瓣紋,是我國傳統畫法中所未見的。
永樂青花瓷器的裝飾紋樣除用青花繪制以外,還有少量用金彩描繪及刻劃方法表現的。
款識
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年款。只有官窯壓手杯中見有「永樂年制」的四字篆字款,寫在器裡面中心,圍以雙圈線、單圈線和花瓣飄帶。最寶貴的是青花雙獅綉球心款、花心款、鴛鴦圍款。民窯產品偶有「福、錄(祿)、壽」等款字。
明谷應泰《博物要覽》記載: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球內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永樂年制」四字,細若粒米者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目前傳世晶僅北京故宮博物院有獅球與花心兩種四字篆款,鴛鴦心者及「永樂大明年制」六字款者未見實物傳世。
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其後,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歷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體;字體和寫法也不一樣。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所以凡以四字楷書或六字款寫在器里、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後代仿品。
永樂時期青花器物書寫年款的雖然少,卻開啟了明清兩代官窯器物書寫朝代年款的先河。

❾ 古代青花瓷有哪些代表作

很多啦,從元青花開始,明永樂,宣德,成化都有很好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青花最好。器形有盤,缸,瓶等.你看一下下面這個,雖然價格不是衡量的唯一標准,但是可以作為文物價值的參考。

歷年青花瓷拍賣成交情況一覽表(部分)

序號 拍品名稱 成交價(元)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01 元 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 228,341,978 佳士得 2005-07-12
02 明洪武 青花纏枝菊花紋執壺 10,812,000 佳士得 2005-11-28
03 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 11,020,000 蘇富比 1998-10-30
04 明永樂 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棱口洗 40,943,750 佳士得 2004-04-26
05 明永樂 青花龍風呈祥紋棱口洗 26,383,750 佳士得 2004-11-01
06 明永樂 青華折枝花卉紋八方燭台 20,350,000 北京瀚海 2005-06-20
07 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葵口洗 29,807,200 蘇富比 2005-10-23
08 明成化 青花纏枝蓮花紋瓜棱瓶 15,950,000 北京瀚海 2005-12-12
09 明永樂 青花寶相花綬帶葫蘆扁瓶 15,400,000 北京瀚海 2006-06-26
10 清雍正 青花五蝠就桃紋橄欖瓶 11,045,000 佳士得 2000-10-31
11 清乾隆 青花穿花龍紋梅瓶 12,694,750 蘇富比 2001-10-29
12 清乾隆 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 10,702,400 蘇富比 2004-04-25

❿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今年能拍賣嗎

哪年都能拍賣。
只是藏品夠不夠好,能不能被收拍而已。
現在通過高估藏品價,按藏品估價的百分之幾收委託拍賣費用的騙子公司很多,要小心。

熱點內容
天素蘭花 發布:2025-10-08 06:52:01 瀏覽:661
波斯玫瑰花 發布:2025-10-08 06:51:23 瀏覽:612
溫室花卉園藝 發布:2025-10-08 06:44:05 瀏覽:298
藝術式插花 發布:2025-10-08 06:37:16 瀏覽:312
紫丁香酚 發布:2025-10-08 06:28:08 瀏覽:855
蘭花參燉雞 發布:2025-10-08 06:26:53 瀏覽:527
手捧玫瑰折紙 發布:2025-10-08 06:22:37 瀏覽:310
五月丁香乙 發布:2025-10-08 05:57:41 瀏覽:996
東方式插花風格 發布:2025-10-08 05:44:12 瀏覽:263
孝順竹插花 發布:2025-10-08 05:44:08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