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㈠ 露地花卉有哪些播種方法
春季和秋季是露地花卉中的兩個播種期。一年生花卉耐寒力弱,通常在春季晚霜過後播回種。二年生答花卉中的播種期一般在炎夏過後秋涼時進行,約在9月~10月上旬之間。
播種地要選地勢高、乾燥、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播種前應將播種床整平,除掉一些雜質,如雜草、枯枝落葉和磚頭瓦等,若土壤太松,可鎮壓一次再整平床面。爾後按一定播種方式進行播種。
㈡ 花卉露地栽培的主要工作環節有哪些
卉露地栽培應用的方式最主要還是有當地的地理條件決定的。
所謂因地制宜就是這么來的。
一.平畦栽培:不起壟,苗木種植與地面相平一般要求栽培花卉對干濕要求不是很高。
二.壟式栽培:利用土壤整地起壟,做畦栽培花卉,畦的走向根據地塊和設施走向,為使植株受光均勻,一般採用南北走向。
三.低畦栽培:種植畦低於周圍土梗,這是北方傳統的栽培方式。優點是澆水方便,容易澆透,土埂佔用土地面積小,土地利用率高。
四.高畦栽培:取周圍的土做畦,畦面高於地面,適用於南方露地栽培,排水方便。
五.槽式栽培:用混凝土、紅磚、或用混凝土板立砌成高40~50cm的栽培槽,與土壤隔離,槽中填入營養土。土壤少,根系伸展范圍小,土壤通氣、保水和肥力要求更高。一般結合使用滴灌。
1.一、二年生花卉
株高一般為10-50cm,冠徑為15-35cm,分枝不少於3-4個,植株健壯,色澤明亮。
2.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根系完好發達,並有3-4個壯芽。無損傷、無病蟲害。
3.球根花卉
塊莖和球根花卉塊莖和球根必須完整無損,無腐爛和病蟲並有2個以上的芽眼或芽。
4.觀葉植物
葉片分布均勻,排列整齊,形狀完好,色澤正常
5.水生植物
1、水生植物根、莖、葉發育靚號,植株健壯。
草塊、草卷必須生長均勻,根系密布,無斑禿,無病蟲害;出圃前三天澆水,進行適度修剪。草卷厚度1.8-2.5cm,主要用於早熟喬、多年生黑麥草、高羊茅和結縷草。草塊厚度2-3cm,主要用語羊鬍子草。草塊、草卷長度適度,每塊規格一致,厚度一致。
2.野牛草主要用分株繁殖,原草覆蓋率應達90%以上,雜草不超過2%。
㈢ 露天花卉怎麼整地、做畦、移植
整地的目的是為了改良土壤的物理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通氣條件和透水條件,便於根系伸展,能促進土壤風化,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加速有機肥的分解,有利於花卉吸收。整地還可將土中的雜草、病蟲暴露於空氣中,通過紫外線、乾燥、低溫等殺滅它們。
整地的深度以花卉種類的土壤狀況而定。土壤貧瘠,耕作層淺,翻耕前必須施入有機肥,逐年增加深度,使土層不斷加深熟化。一、二年生的草花,生長周期短,根系淺,要求深耕20厘米左右。宿根、球根、木本花卉,生長周期較長,根系大,要求土壤肥沃、疏鬆、通氣,排水良好,深耕要達40~50厘米。
花卉栽培做畦的方法很多,可按花壇的設計、花卉種類、當地雨量及栽培目的進行。在長江以北,雨量較小,為了保墒,習慣做低畦種植,畦面一般寬度為1.2~1.5米,不宜過寬,過寬不宜操作間苗、移植等工作。長江以南,雨量較大,為了及時排出田內多餘的水,習慣做高畦。在北方,怕澇的花卉,如大麗花、美人蕉、唐菖蒲等栽培時打做高畦,畦面一般為南北方向,長10米左右,東西向排列,使苗木得到均勻的光照。
露地花卉除花壇直播外,都需進行移植。由於在移植時主根被切斷,可促進側根大量產生,並抑制苗期的生長,增加分櫱以擴大著花部位。從苗床把苗起出為起苗,由於花卉的種類及習性不同,可分為帶土團起苗和裸根起苗。草花一般帶土團,盡量保持根的完整,在根周圍帶有「護心土」,移植後易緩苗。木本花卉在休眠期移植可保根起苗,如月季花、黃刺玫、紅葉桃等。移植的株行距按栽培目的、種類、生長習性及生長時間而定。一、二年草花株行距為30厘米40厘米,宿根、球根花卉株行距為40厘米50厘米,木本花卉行距為60厘米80厘米。移植時要在傍晚或陰雨天進行,因為這時空氣濕度大,利於緩苗,可提高成活率。
㈣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包括哪些基本技術
1.土壤選擇、改良
2.整地作畦
3.移栽定植
4.灌溉排水
5.施肥
6.中耕除草
7.整形修剪
8.防寒降溫
㈤ 如何栽培管理露地花卉
如何栽培管理露地花卉
露地栽培花卉具有投入少、設備簡單、生產程序簡便等優點,是花卉栽培中常用的生產方式。
1
土壤管理
不同的花卉對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適用於大部分的花卉種類。有些花卉對土壤要求不高,而有些花卉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才能正常生長。通常我們將土壤分為沙土類、壤土類、黏土類三種。不同土壤種類的疏鬆程度、顆粒大小都不一樣。
土壤的性質與花卉栽培也是緊密相連的:
土壤結構影響著土壤熱、水、氣、肥的狀況,最理想的土壤結構是團粒結構,團粒結構越多的土壤,通氣、持水、保溫、保肥的能力也就越強。
土壤通氣性與土壤水分決定著根系的生長狀況,通氣差且水分多的土壤,容易引起花卉根系的窒息死亡,導致花卉壞死。
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土壤的酸鹼度要求不同。如多數花卉喜中性或微酸性土,適宜的pH值在5.5~6.8之間。而特別喜酸的花卉如杜鵑花、山茶花、蘭花、八仙花等,要求pH要在4.5~5.5之間。三色堇pH在5.8~6.2,大於6.5會導致根系發黑。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花卉品種去調節pH值。土壤過鹼可以澆灌硫酸亞鐵等水溶液,土壤過酸則可以使用生石灰中和酸度。
如果土壤本身性質不好,我們可以通過施有機水溶肥來改良,推薦使用英聯加一的季季高或根滿壯魚油型:含有有機營養、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高效助劑等,可以有效調節土壤的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的微生態環境,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2
水分管理
花卉種類不同,需水量也不同。一般來說宿根花卉根系強大,可深入地下,因此需水量少。一、二年生花卉多數容易乾旱,灌溉次數比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多。
同一花卉不同時期的需水量也是不同的,種子發芽時需要較多的水分,幼苗期必須經常保持濕潤,生長時期需要足夠的水分維持生長。開花結果時,水分要適當控制,防止枝葉徒長,影響開花。
3
施肥管理
花卉所必須的元素有十六種,其中碳素取自空氣,氧氫來自水分,氮在空氣中含量雖高,卻無法被植物所利用,土壤的可利用的氮素也比較少。所以我們要通過施肥去補充空氣、水分所不能獲取的必須營養元素。
不同品種的花卉對養分的要求不同,同一種花卉不同時期對不同元素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花卉品種以及它們所處的生長時期,按需求去施肥。
㈥ 露地花卉周年栽培管理技術
1.土壤選擇、改良
2.整地作畦
3.移栽定植
4.灌溉排水
5.施肥
6.中耕除草
7.整形修剪
8.防寒降溫
㈦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一、播種要選用發育充實,粒大飽滿,發芽率高,無病蟲害的種子。深翻苗床,耙平畦面,澆透水,待水完全滲下後播種。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倍,播後蓋浸濕的稻草或葦簾,以保持濕度。幼苗出土前若畦面乾燥,可向葦簾噴水,不可畦澆,以免沖散種子,影響出苗。待葉子出土時揭去覆蓋物。 二、間苗一般在子葉發出後進行。出苗後,將過密苗疏拔掉,擴大幼苗間距,使空氣流通,日照充足,防止病蟲害發生。
三、移植移植起苗應在苗床土壤不特別乾燥時進行,以防傷根。裸根移植的苗,起苗時將土壤成塊掘起,然後將根群從土塊中松動拉出,注意不要硬拉,以免傷根。帶土移植的苗,先用手鏟在苗四周將土鏟開,再在底部一鏟將苗鏟起,勿使土團碎開。無論帶土或裸根起出的苗,都應迅速移植,防止根部枯萎,影響成活。移植應選無風陰天,在降雨前後植移成活率更高。定植和移植方法一致,將起出的苗按一定株行距種植於花壇中,栽植時要使植株根系自然,不能彎曲,種植不宜過深,否則不發棵。
四、整形1.摘心除枝梢頂芽,稱為摘心。它能抑制枝條生長,促使植株矮化,延長花期。草本花卉一般摘心1至3次,有的需7至8次。適於摘心的花卉有:百日草、一串紅、翠菊、萬壽菊、大麗花等。2.除芽剝蕾除芽的目的在於除去過多的腋芽,限制枝條的花蕾數,提高開花品質。剝蕾通常是摘除側蕾,保留頂蕾或除去早發生的花蕾,例如菊花。3.立枝柱有的花卉植株高大易倒伏,應及時設立柱,用繩輕輕綁扎。大麗花、菊花等花卉的立柱工作最好在澆水前或中午前後進行。 五、修剪修剪是為了調節生長和發育,對花卉的局部或某一器官的具體剪理措施,可分為重剪、中剪和輕剪。天竺葵、扶桑開花1至2年後,生長勢減弱,可在側枝基部保留2至3芽,進行重剪,給足水分,令其重發新枝。中剪多半是剔除徒長枝和病蟲害枝以及畸形枝。輕剪用於剔除多餘的側枝和生長不整齊的枝條,以調整花卉的株形,常用於花壇、花叢的主體種植材料。
六、追肥追肥常用腐熟的人類尿、餅肥和液施,亦可施用尿素、過酸磷鈣等化學肥料,但濃度要求低,一般為1%至3%。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肥量應隨植株大小及土壤濕度等不同而有所區別,小苗更應注意。一般人類糞尿要稀釋5至10倍,餅肥則要稀釋100倍以上(即餅肥和10倍水漚制,使其充分發酵,使用時再稀釋10倍)。施肥後第二天清晨須再澆一次水,稱之「還水」,防止爛根。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才能施用。地栽花卉可追肥5至6次,以芽前、芽後、花前、花後及結果前後最為理想。現蕾時忌施肥,否則引起落花。有病蟲害的植株不宜施肥,殺滅之後再施薄肥,使之恢復生長。
㈧ 適合露天養殖的四季盆栽植物有哪些如何養呢
花卉植物是很多花友都喜歡的,尤其是適合露天四季盆栽的植物,種植一年以後,可以年年觀賞,管理起來相對簡單了很多,不需要年年種植,只要每年適當的養護,就可以長得很好。首先說這類植物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比較耐寒,能夠冬季抵禦寒冷。那適合露天四季盆栽植物有哪些呢?
適合露天四季盆栽植物有很多,今天蓉姐只說了其中的5種,其實還有梅花、迎春花、木質本海棠花等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歡迎花友們留言評論!
㈨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的十大措施
整地作畦、間苗、移植、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防寒越冬、病蟲害防治、輪作
㈩ 露地花卉栽培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卉露地栽培應用的方式最主要還是有當地的地理條件決定的。
所謂因地制宜就內是這么來的容。
一.平畦栽培:不起壟,苗木種植與地面相平一般要求栽培花卉對干濕要求不是很高。
二.壟式栽培:利用土壤整地起壟,做畦栽培花卉,畦的走向根據地塊和設施走向,為使植株受光均勻,一般採用南北走向。
三.低畦栽培:種植畦低於周圍土梗,這是北方傳統的栽培方式。優點是澆水方便,容易澆透,土埂佔用土地面積小,土地利用率高。
四.高畦栽培:取周圍的土做畦,畦面高於地面,適用於南方露地栽培,排水方便。
五.槽式栽培:用混凝土、紅磚、或用混凝土板立砌成高40~50cm的栽培槽,與土壤隔離,槽中填入營養土。土壤少,根系伸展范圍小,土壤通氣、保水和肥力要求更高。一般結合使用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