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天氣
『壹』 花卉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受害。通常按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可分成三類。
喜高溫花卉: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
喜低溫越冬花卉: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梔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
中溫花卉:介於前二類之間,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米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
多數溫室花卉的花期溫度要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開花需把室溫提高到28℃以上。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即可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休眠期的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溫度均不宜過高,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並可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貳』 預報天氣的花有哪些
花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有的花還能預報天氣。在我國西雙版納生長著一種奇妙的花,每當暴風雨將要來臨時,便會開放出大量美麗的花朵,紅色的花瓣染遍了深山老林,染紅了懸岸峭壁。人們根據這一特性,就可以預先知道天氣的變化,因此大家叫它風雨花。風雨花又叫紅玉簾、菖蒲蓮、韭蓮,是石蒜科蔥蘭屬草本花卉。它的葉子呈扁線形,很像韭菜的長葉,彎彎懸垂。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風雨花能預報風雨的奧秘是,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外界的大氣壓降低,天氣悶熱,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大,使它貯藏養料的鱗莖產生大量的激素,這種激素便促使它開放出許多花朵。
無獨有偶,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花,也能夠預的晴天和下雨,所以大家叫它報雨花。這種花和我國的菊花非常相似,花瓣也是長條形,並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所不同的是,它要比菊花大2倍至3倍。那麼,報雨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呢?
這是因為報雨花的花瓣對濕度很敏感。下雨前夕,空氣濕度會增加,當空氣濕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花瓣就會萎縮,把花蕊緊緊地包起來,這將預示著不久天就會下雨。而當空氣中濕度減少時,花瓣就會慢慢展開,這就預示著晴天。當地居民出門前,總要看一看報雨花,以便知道天氣的情況,因此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天氣預報員」。
我國勞動人民從小毛桃桃花的顏色變化中,可預知雨量的多少。因為在不同的年份,桃花的色澤不同,當桃樹開紫紅色花時,就預示著當年的雨量偏少。而當桃樹開粉紅色花時,就預示著當年雨水偏多。
『叄』 天氣對花朵有哪些影響
天氣對花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溫度對花朵的影響。溫度對花朵的發芽和開花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大多數原產溫帶的花卉,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刺激,才能轉入開花結果的生殖生長階段。花卉植物在溫度回升時才能正常開花,否則正常的生命就不能延續。這種低溫促進花芽形成和花器發育的過程叫做春化階段。通過春化階段,花卉原產地以及生態適應型差異,對低溫春化作用表現不一致。
『肆』 溫度對花卉的影響及控制方式是什麼
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重要環境因子,它主要是通過對植物體內各種生理活動的影響來實現的。花卉的種子發芽、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都有它的最適宜溫度、最高和最低極限,超過了這個界限,它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都要受到影響,甚至無法生存。一般地說,隨著溫度的升高,生長發育加快,但超過了極限,生長就會停止或者死亡。只有在最適宜的溫度下,才能迅速而健壯地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大多數花卉的生長發育最適宜溫度都在12.8~23.9℃。
1.溫度與品種
根據花卉對溫度的耐受程度,可將其分為以下三類:耐寒
花卉一般能耐-20℃左右的低溫。如萱草、薔薇、玫瑰、迎春、紫藤、金銀花等。半耐寒
花卉一般能耐-5℃的低溫,如菊花、芍葯、三色堇、金魚草、石竹、翠菊、鬱金香、月季、梅花、玉蘭、夾竹桃、五針松等。不耐寒
花卉有溫室花卉之稱,如文竹、一品紅、變葉木、龍吐珠、鶴望蘭、萬年青、馬蹄蓮、橡皮樹、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等。2.溫度與生長發育
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的溫度,不同種類花卉因原產地的氣候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瓜葉菊、仙客來、天竺葵等為7~13℃;月季、石榴、百合等為13~18℃;牡丹為20~25℃;茉莉花為25~35℃等。如果超過最高溫度或低於最低溫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損害,甚至導致死亡。例如原產於南方的花卉引種到北方栽培時,如果冬季溫度低於原產地就會出現冷害或凍害;相反,原產於北方喜歡冷涼氣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溫度過高,就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養分,從而會影響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
同一種花卉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在播種以後要求土溫偏高些,以利於種子吸水、萌發和出土。幼苗出土後溫度宜略低些,如果此時溫度過高,幼苗易徒長,致使植株細弱。當植株進入營養生長以後則需較高的溫度,高溫能促進營養生長,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多數花卉在開花階段又要求溫度略低一些,有利於生殖生長,伏天開花的花卉較少,大多數就是這個原因。
地溫也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夏季地溫比氣溫高得多。據測定,當氣溫34℃時,在8cm深處地溫達到40℃,12cm深處高達44℃,這樣的地溫就會影響花卉根部的生理機能,這時就需採取傍晚澆水和地面鋪草措施來抑制地溫上升。只有保持一定地溫,才能使土壤微生物活動順利進行。
3.溫度與開花
溫度對花卉的花芽分化和開花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大多數原產溫帶地區的花卉,在整個生長生育過程中,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刺激,才能轉入以開花結實為主的生殖生長階段。只有當外界溫度滿足了它們所需的低溫要求時,花卉植物在溫度回升時才能正常開花,否則正常的生命活動就不能延續。
4.室內溫度特點
居室內的溫度有兩個特點:一是室內的晝夜溫差小,室內白天較少受陽光直接照射而溫度較低,晚上則較室外暖和,因而,晝夜溫差較小;二是室內的最高溫度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最低溫度出現在供暖前後的12、1、2月三個月。因此,在此期間應特別注意室內的溫度管理,將植物擺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
5.溫度控制
在夏季高溫季節要加強遮陽措施,多淋水,減少地面的溫度;在冬季要及時入房越冬。
『伍』 溫度對花卉的影響有哪些
一切生命活動都要有一定的溫度作保障,花卉也不例外。溫度的高低,直接間接地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支配著花卉資源的分布、引種和栽培。
花卉對溫度的要求
各種花卉因產地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喜高溫的花卉,如果溫度低於原產地就會出現冷害或凍死現象;喜低溫的花卉,如果冬季溫度過高,不能充分休眠而一味消耗養分,就會影響第二年的生長和開花。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據習見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分成三類。
一類是喜高溫花卉,要求白天室溫20~22℃,夜間不低於10℃。例如,一品紅、仙客來、九重葛和大多數附生蘭花等。
第二類是喜低溫越冬花卉,要求越冬溫度不低於0~5℃即可。一般長江流域可以露地越冬,如月季、桂花、柑橘、山茶花、春蘭、蕙蘭、八仙花、杜鵑花、桅子花、蘇鐵等。北方室內種植。
最後一類是介於前二類之間的中溫花卉。北方種植冬季室內最低溫度應不低於7~10℃,經常保持在18℃左右最好。在廣東、廣西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如白蘭花、茉莉花、木蘭、扶桑、大部分仙人掌類植物、秋海棠類、仙客來、大岩桐、荷包花等。
除此之外,任何一種花卉在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種子發芽時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但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培育健壯的幼苗,通常在播種後需保持較高的溫度。若播種後長期處於低溫、泥土過濕的環境中,不但阻止種子發芽速度,而且容易使種子霉爛。
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花卉播種和扦插育苗均需在25℃以上,溫度過低,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原產高原及地中海地區的花卉,如大麗花、倒掛金鍾、各類報春花,在生長期間喜涼爽,不適應高溫、濕熱的條件。到了夏季,倒掛金鍾、報春花、仙客來便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
大多數溫室花卉在花期要求溫度較高,例如茉莉花、白蘭花等只在炎熱的夏季開放;冬季則需要室內溫度在28℃以上才可開花。但是,在花卉中也有許多例外,如墨蘭、寒蘭在春節開花;杜鵑花、山茶花的多數品種,花期也是在比較涼爽的春天。另外,多數花卉在開花期間對低溫是非常敏感的,往往短時間的低溫便可能造成大量花蕾受害。
一般情況下,花卉在休眠期不宜溫度過高,如球根、球莖、鱗莖花卉,如大岩桐、球根秋海棠、花葉芋、馬蹄蓮、仙客來、綉球百合等這些種類的花卉需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休眠及球根的發育,這樣可以降低在貯藏期間的養分消耗。
土壤溫度
土壤的主要熱量來源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所以土壤溫度也就有日變化和年變化。
對於土壤的表層,在一天中,清晨日出前溫度最低,日出後溫度升高,到午後1時左右,達到一天中的最高溫度,然後溫度逐漸下降,到第二天清晨日出前又達最低溫度。一年中,就月平均溫度來說,土壤表層的最高溫度在7~8月,最低溫度在1~2月。花卉生產主要根據年溫度變化來合理安排,採取有利的升溫降溫措施。
一年中,早春的土壤溫度低,此時,播種繁殖要掌握土溫的變化,如過低,種子便膨脹不發芽。塊根類的花卉催芽繁殖要通過提高土溫,使塊根萌發的芽快且量多。最適合根生長的溫度是比地上氣溫低3~5℃,所以在早春植物根活動早,樹液也流動早,對植物的嫁接、扦插、壓條提高成活率非常有利。根在適宜溫度中,能較好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若土溫過低,植物就會因吸收不足而出現生長不良現象。
夏季氣溫較高,土壤溫度自然也就隨之升高。此時一些不耐高溫花卉,如仙客來、倒掛金鍾等就要通過調整疏鬆的培養土或泥瓦盆的通透作用降底土溫,使根系呼吸及一切生理作用都近乎正常,才能安全度夏。
溫度的高低對花卉肥料的分解及養分的吸收都有一定的影響。通常,溫度低,肥料分解慢,花卉吸收養分少;隨著溫度上升,肥料分解加速,容易被花卉吸收。
花卉是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的,養分吸收多少與呼吸作用關系密切。通常情況下,溫度增加,花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也增加,同時施肥數量和次數也應該隨之增加。
低溫會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當基質溫度低於10℃時,桅子花的幼葉便會產生失綠的缺鐵症狀,如果把基質溫度提高到28~32℃,失綠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可見,低溫會阻止鐵的吸收,從而使幼葉失綠黃化。高溫時,雖然呼吸作用旺盛,但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較多,非但影響對養分吸收,還將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對喜愛夏季涼爽、濕潤的仙客來、倒掛金鍾、大岩相等花卉,在酷熱、乾燥的夏季應採取竹簾遮蔭、花盆附近地面多淋水、中午前後用水噴霧等措施進行降溫。
對於多數花卉來說,吸收尿素和鉸態氮肥中的氮之前,必須轉化為硝態氮,這種轉化依賴於基質中的微生物。通常,這種轉化是相當快的。但在仲冬季節(指陽歷12月份),金龜魚幼苗施用鉸態氮肥可能產生氨毒。因為在溫度為9~10℃時,由魚態氮轉化到硝態氮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在仲冬季節,氮肥應選用硝態氮為宜。溫度對有機化肥的分解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溫度低時,釋放的有效氮低;反之,在溫度高時,有效氮的釋放量則明顯增加。因此,有機肥料作為惟一氮源時,在冬季或基質溫度低於10℃時,香石竹常出現缺氮症狀,所以在低溫月份應選用硝態氮為--宜。
不要認為只有生長在高溫環境中的花卉需要施肥,而低溫下生長的花卉就不需要施肥。其實在低溫條件下催花的三色堇、金盞菊等花卉冬季也需施用肥水。一般情況下,冬季里的花卉生長迅速者如吊蘭、文竹、秋海棠、天竺葵、香石竹、仙客來等應多施肥,每周需澆1次肥水;生長緩慢的花卉如杜鵑、扶桑、含笑、菊花、茉莉、蘇鐵、山茶等應少施肥,可隔半月施1次肥水;生長停滯的花卉如枸杞、桂花、荷花、五針松、石榴、睡蓮等,則整個冬季都不用施肥。
溫度周期變化與花卉的適應
溫度的周期變化分為年周期和日周期變化。原產溫帶地區花卉,一般表現為春發芽,夏生長旺盛,秋季生長緩慢,冬季進入休眠。但也有些花卉在高溫季節進入半休眠狀態,如仙客來、香雪蘭、鬱金香、水仙等。這種休眠方式是植物生理功能在不利環境條件下的代謝平衡。經休眠後的花卉,在下一階段生長發育得更好。
春化現象也是花卉對溫度周期的適應,二年生花卉需在0~5℃的低溫環境中生長一段時間後才能有花芽分化;牡丹、芍葯的種子進行春播,必須解除上胚軸的休眠;碧桃、丁香若不經過冬季的低溫,春季的花芽便不能正常開放;為使百合、鬱金香、唐菖蒲、水仙在春節開花,必須首先進行冷處理。
日溫變化是非常普遍的。白天高溫,有利於光合作用及生理作用。夜間低溫有利於積累有機物。晝夜溫差越大,球根花卉生長發育得就越好。
『陸』 簡要論述花卉的氣候類型及各自的特點
1. 中國氣候型花卉
中國氣候型又稱為大陸東岸氣候型,包括地區有中國的華北及華東地區、曰本、北美洲東部、巴西南部以及大洋洲東南部等地區。該氣候型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年溫差較大。其中,中國和日本因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夏季雨較多。在該地區生長的花卉就稱為中國氣候型花卉。
這一氣候型因為冬季的氣溫高低不同,又分為溫暖型和冷涼型。
2. 歐洲氣候型花卉
歐洲氣候型又稱大陸西岸氣候型。歐洲大部分、北美洲西海岸中部、南美洲西南角及紐西蘭南部地區都屬於這種氣候類型。該氣候型的氣候特點是:冬季溫暖,夏季溫度不高,一般不超過15^-17^。四季雨水均有,但北美洲西海岸地區雨量較少。原產於這些地區的花卉就稱為歐洲氣候型花丼。
3. 地中海氣候型花卉
以地中海沿岸氣候為代表的氣候類型,與其相似的地區還有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東南和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亞等地區。這些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從秋季到第二年的春末是降雨期;夏季屬於乾燥期,極少降雨;冬季最低溫度6攝氏度~7攝氏度,夏季溫度20攝氏度~25攝氏度。原產於這些地區的花卉稱為地中海氣候型花丼。因為夏季氣候乾燥,球根花卉較多。
4. 墨西哥氣候型花卉
該氣候型又稱熱帶高原氣候型,見於熱帶和亞熱帶高山地區,包括墨西哥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非洲中部高山地區及中國雲南省等地區。全年溫度都在14攝氏度~17攝氏度,溫差小,降雨量因地區而異,有些地區雨量充沛均勻,也有些地區降雨集中在夏季。原產於該氣候型的花卉稱為墨西哥氣候型花丼。該氣候型花丼耐寒性較弱,喜夏季冷涼,多是一年生花丼、春植球根花卉及溫室花木類花卉。
5. 熱帶氣候型花卉
該氣候型的地區有亞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熱帶地區。全年高溫,溫差較小,雨量豐富,但不均勻。分雨季和旱季。該氣候類型的花丼多為一年生花丼、溫室宿根、春植球根及溫室木本花卉。在溫帶需要溫室內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無霜期時栽培。
6. 沙漠氣候型花卉
屬於這一氣候型的地區有非洲、阿拉伯、黑海東北部、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秘魯和阿根廷部分地區及我國海南島西南部地區。這些地區全年降雨量很少,氣候乾旱,一般只有多漿植物分布。
7. 寒帶氣候型花卉
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生存在這樣條件中的植物生長期只有2~3個月。植株低矮,生長緩慢,常成墊狀。
『柒』 關於天氣.花卉等的長諺語 百度知道
[植物物候] 受地形、氣溫、日照影響,植物物候在縣內西北山地和東南丘陵平原地區不同,西北山地農作物播種、開花、收獲期,樹木發芽吐翠,花卉開放,都要比東南丘陵平原地區晚幾天甚至半個月,而落葉喬木的凋落卻要早幾天。
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民間還積累了豐富的植物物候諺語。茲擇其要者輯錄於此:
1、「黃荊葉子包得過一粒谷,桐子樹葉子包得過一個蛋。」意為早稻該浸種了。
2、「桐子樹開花,該浸一季晚稻種啦。」
3、「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葉子的變化確定栽一季晚禾的時間。三白草,多年生草本,夏季開花,從花序下最下端一片葉起,有1-3片葉先後成白色。當白第一片葉子時,栽晚禾早了一點;當白第二片葉子時,正好栽晚禾;等到白第三片葉時,就太晚了,不栽為好。
4、「楓樹發芽,凈棍稱爺。」凈棍-苦漢。楓樹發了芽,天氣逐漸暖和,可以少穿衣服。
5、「楓樹落葉,凈棍落劫。」楓樹落葉了,天氣逐漸變冷,要挨凍了。
6、「桂花飄香,蛇蟲不安。」天氣漸漸冷起來了。
7、「毛粟開口,九月初頭;毛粟純黃,九月重陽。」意指毛粟黃熟,已到了農歷九月重陽節。
8、「苦櫧烏,十月初;苦櫧顫,十月半。」苦櫧成熟,已到農歷十月初;苦櫧落地時,則是十月中旬了。
[非生物物候] 縣內民間流傳的非生物物候諺語主要有:
1、枕頭回潮,雨在明朝
2、炊煙塞灶,大雨將至。
3、傢具發潮,有雨淋頭。
4、雲走東,雨不凶;雲走南,水滿塘;雲走西,水產陂;雲走北,曬死賊。
5、礎潤而雨,月暈而風。
6、霜重見晴天。
7、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8、雷公先唱歌,有雨冒幾多。
9、春霧晴,夏霧雨,秋霧曬死鬼,冬霧多雪雨。
10、朝霞有雨晚霞晴。
11、懶龍(虹)降東,有雨不凶;懶龍降雨,大水產陂;懶龍降南,落雨不長;懶龍降北,冒雨磨墨。
12、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十二個月氣象諺語:正月寒二月濕,正好時候春三月,暖四月,燥五月,熱六月,濕七月,不冷不熱是八月,九月涼,十月冷,冬臘兩月凍冰雪。
四季風氣象諺語:(1)五風十雨、五穀豐登;(2)久晴夜風雨,久雨夜風晴;(3)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飄飄晴;(4)南風吹暖北風寒,東風多濕西風干;(5)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當日轉;(6)西風腰裡粗,東風兩頭大;(7)一年三季東南風,獨有夏季東風晴;(8)一年四季西風晴,六月西風送人情。
四季雨氣象諺語:(1)一場春雨一場暖;(2)急雨易晴,慢雨難開;(3)快雨快晴,快雪快晴;(4)熱極生風,悶極生雨;(5)天熱人又悶,有雨不用問;(6)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一場霜;(7)黃梅天里無星光,不久來日雨更狂。
四季雲氣象諺語:(1)梭子雲定天晴;(2)雲往東,刮陣風;(3)雲往西,披蓑衣;(4)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5)北山亮,南山不敢強; (6)棉花雲,雨快臨;(7)清晨寶塔雲,下午雨傾盆;(8)山雲起,大雨臨;(9)西北開天鎖,明朝大太陽;(10)烏頭風,白頭雨,一塊烏雲在頭頂,再大風雨也不驚。
日月星辰氣象諺語:(1)星星眨眼,有雨不遠;(2)太陽笑,淋破廟;(3)日落射腳,三天內雨落;(4)大華晴,下華雨;(5)月亮胭脂紅,無雨即是風;(6)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7)夜裡星光明,明朝依舊晴;(8)東虹日頭西虹雨,南虹北虹氣象異;(9)上午火燒雲,下午雨漣漣。
雷鳴電閃氣象諺語:(1)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2)東閃日頭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3)立秋響雷,百日無霜;(4)雷打正月節,二月雨不歇;(5)雷聲大,雨點小;(6)一日春雷十日雨;(7)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8)六月一雷打九台,七月一雷風就來。
霜雪冰雹氣象諺語:(1)霜後南風連夜雨;(2)春霜不隔夜;(3)秋後北風緊,夜靜有白霜;(4)雨夾雪,不停歇;(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頭霧,旱得井枯;(7)露水重,天氣晴;(8)早晨地罩霧,盡管曬稻穀;(9)東南風生霧,西北風消霧;(10)悶雷帶橫閃,雹子大如碗。
http://www.wayabroad.com/p/052005/650.htm
『捌』 花兒對溫度要求多少
溫度是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花卉體內的同化、吸收、呼吸等生理活動版,都權必須在一定的溫度下正常進行。一般花卉在其生長適溫范圍內(15~25℃),溫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強,製造的有機物質越多,同時呼吸作用也越旺盛。在10~35℃,溫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就增加2~2.5倍。因此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能促進花卉細胞分裂和細胞伸長,花卉的生長就快。
溫度變化是引起花卉休眠的原因之一。不耐熱的花卉,如鬱金香、水仙、仙客來等在高溫季節暫停生長,處於休眠狀態。耐寒的落葉花卉,如月季、牡丹等,則於嚴寒的冬季暫停生長,處於休眠狀態。不同種類的花卉都有其最適溫度、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只有滿足其生長的最適溫度,才能健壯生長。如果超過其最高或最低溫度界限,花卉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死亡。
『玖』 花卉的七大氣候型
1.花壇花卉 指可以用於布置花壇的一、二年生露地花卉。比如春天開花的有三色堇、石竹;夏天花壇花卉常栽種鳳仙花、雛菊;秋天選用一串紅、萬壽菊、九月菊等;冬天花壇內可適當布置羽衣甘藍等。
2.盆栽花卉 是以盆栽形式裝飾室內及庭園的盆花。如木瓜海棠、扶桑、文竹、一品紅、金桔等。
3.室內花卉 指通過C4途徑來進行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的一類花卉。一般觀葉類植物都可作為室內觀賞花卉。如發財樹、巴西木、綠巨人、綠籮、五彩玉米等。
4.切花花卉 ⑴宿根類:如非洲菊、滿天星、鶴望蘭。 ⑵球根類:百合、鬱金香、馬蹄蓮、香雪蘭等。 ⑶木本類切花:如桃花、梅花、牡丹、月季、玫瑰等。月季經典代表品種 林肯先生
5.觀葉花卉 主要根據觀賞部位來定的。如綠巨人、鐵樹、蕨類植物等。
6.蔭棚花卉 在園林設計中,亭台樹蔭下生長的花卉。麥冬草、紅花草以及蕨類植物,皆可作為蔭棚花卉。
7.陽性花卉 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才能開花的花卉,叫做喜陽性花卉。喜陽性花卉適合在全光照、強光照下生長。如果光照不足,就會生長發育不良,開花晚或不能開花,且花色不鮮,香氣不濃。喜陽性花卉。
『拾』 花卉的氣候類型
又稱大陸東岸氣候型。這一氣候型又因冬季的氣溫高低不同,又分為溫暖型與冷涼型:
1.溫暖型(低緯度地區) 例如:中國水仙、中國石竹、山茶、杜鵑、百合等。
2.冷涼型(高緯度地區) 例如:菊花、芍葯、荷包牡丹、貼梗海棠。 原產熱帶的花卉,在溫帶需要溫室內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無霜期時栽培:
1.原產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熱帶著名花卉有:雞冠花、虎尾蘭、彩葉草、變葉木等。
2.原產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著名花卉有:花燭、長春花、美人蕉、牽牛等。 這類地區多為不毛之地的沙漠,主要是多漿類植物。
1.蘆薈 。沭陽農林局科技園種植的品種主要有庫拉索、斑紋、木立、元江、皂質等。
2.仙人掌。有普通觀賞仙人掌、食用仙人掌兩類。
3.光棍樹。又稱綠玉樹。原產南非熱帶,我國西南、華南可露地栽培。
4.龍舌蘭。常見綠化樹種的劍麻就是同屬植物。 主要分布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些地區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植物生長期只有2-3個月。由於這類氣候夏季白天天長、風大,因此,植物低矮,生長緩慢,常成墊狀。主要花卉有:細葉百合、龍膽、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