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樹花卉
A. 杉樹能栽在房前屋後嗎
民間傳說,
前不栽杉,後不栽柳。
建議您在房前屋後種其他樹種或者花卉。
比如玫瑰,桂花樹等等。
既可以賞花,又有花香,
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B. 客廳適合擺杉樹盆栽嗎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客廳擺放上些許盆栽來裝點家居。擺放盆栽在家中固然有益,不僅清新空氣,又能舒心去煩惱。但是,在客廳中擺放盆栽的話可要注意了,不要破壞了客廳風水的忌諱哦!
一、尖狀葉盆栽植物
在選購植物時,要特別注意葉子的形狀。在客廳風水中,一般植物葉子成尖狀會產生尖角沖煞氣,不適合放在家宅之中;適宜選擇圓形莖葉較多的植物為好,其寓意是它們潛在能量是帶有好兆頭的。
二、冷顏色盆栽植物
在選擇植物顏色時,往往我們有很多選擇。一般從顏色調和及平衡的角度,帶有強烈陽氣的紅、黃都是幸運色,紅色一般是擺在南方的位置,黃色的最佳位置則是放在西南方與東北方。風水中說白色藍色是叫為陰冷的顏色,所以這種顏色的植物最好是採用色彩鮮艷的顏色作為搭配。
三、帶刺、有毒盆栽植物
在客廳擺放盆栽植物時,忌擺放帶刺的植物,星座,如仙人掌、樹葉下垂的植物小垂柳、吊蘭等,帶刺的植物會給家中則會出現口舌之分,可能會犯小人。
有些植物因為本身含有有毒汁液或有令人過敏的香味,也是不利風水的,要避免這些花卉植物的出現,如:夾竹桃、蔓陀羅、花葉萬年青、玉丁香、含羞草。
四、插花枯萎
客廳盆栽風水,如果要插花,則要講究話的造型、品質和藝術魅力以及花的生命力,忌插枯萎的花。即將枯萎的花,在客廳風水中的一種是說法是象徵著死亡與不幸。
提醒:客廳盆栽常擺放的植物有開運的富貴竹,旺財的金錢樹,吉祥的鴻運當頭、蓬萊松、常春藤等。不懂風水的朋友可根據盆栽植物來判斷某個位置的生氣,在這個位置擺放盆栽植物,不成活此位置風水神奇不足,如果植物繁茂,則表示此位置風水旺。
C. 這是什麼花
雞冠花
雞冠花,學名Celosia cristata L.。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基本資料
雞冠花圖集(38張)
雞冠花 (cockscomb)青葙屬(Celosia),普通庭園植物。
【名字】 雞冠花
【拉丁語學名】:Celosia Cristata
【英文名】 :Cockscomb Flower、COCKSCOMB
【中文別名】 :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筆雞冠、大頭雞冠、鳳尾雞冠,雞公花、雞角根、紅雞冠
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故稱雞冠花。
形態特徵
雞冠花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莖直立粗壯,葉互生,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肉穗狀花序頂生,呈扇形、腎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種子繁殖,生長期喜高溫,全光照且空氣乾燥的環境,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雞冠花[1],莖紅色或青白色;葉互生有柄,葉有深紅、翠綠、黃綠、紅綠等多種顏色;花聚生於頂部,形似雞冠,扁平而厚軟,長在植株上呈倒掃帚狀。花色亦豐富多彩,有紫色、橙黃、
雞冠花
白色、紅黃相雜等色。種子細小,呈紫黑色,藏於花冠絨毛內。雞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種,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達2米,2009年大連沙河口區市民王錦章種出2.4米高的。雞冠花的花期較長,可從7月開到12月。
本品為穗狀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雞冠狀。長8~25cm,寬5~20cm,最大直徑40cm。上緣寬,具皺褶,密生線狀鱗片,下端漸窄,常殘留扁平的莖。表面紅色、紫紅色或黃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數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果實蓋裂,種子扁圓腎形,黑色,有光澤。體輕,質柔韌。無臭,味淡。
雞冠花分紅、白兩種,雖為同屬,但因葯性不同,各有所供,市場上以紅雞冠花流通為主。以花大,顏色鮮艷、柄短為質佳。[2]
3生長習性
喜溫暖乾燥氣候,怕乾旱,喜陽光,不耐澇,但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種植,是當前發展庭院經濟的一種新途徑,有識之士不妨一試。[3]
雞冠花用播種繁殖,於4-5月進行,氣溫在20度-25度時為好。播種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餅肥或廄肥、堆肥作基肥。播種時應在種子中和入一些細土進行撒播,因雞冠花種子細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種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濕潤,播種後可用細眼噴壺稍許噴些水,再給苗床遮上蔭,兩周內不要澆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長出3-4片真葉時可間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過密苗,到苗高5-6厘米時即應帶根部土移栽定植。
1.種子繁殖法,清明時(因為在外面,最好是無霜凍以後)選好地塊,施足基肥,耕細耙勻,整平作畦,將種子均勻地撒於畦面,略用細土蓋嚴種子,踏實澆透水,保持土地的濕潤;一般在氣溫15-20度時,10-15天可出苗。
2.夏播於芒種後,按行距30厘米播種,苗高6厘米時,按株距20厘米間苗,間下的苗可移栽其它田塊,移載後一定要澆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鬆土,不太乾旱時,盡量少澆水。苗高30厘米,要施追肥一次。封壠後稍適當打去老葉,開花抽穗時,如果天氣乾旱,要適當澆水,雨季低窪處嚴防積水。抽穗後可將下部葉腑間的花芽抹除,以利養分集中於頂部主穗生長。
3.當然,在溫室里也可以培養,只要注意濕度和溫度就可以;但溫室里的種植到外面,必須在發芽長出四片葉子後,要在晚上拿到室外去堅苗,就是讓它學會適應寒冷的環境,否則會長得細長嬌弱很快會死去。
4地理分布
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世界各地廣為栽培,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國它主要分布在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黑龍江,河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陝西,山東,山西,四川,台灣,新疆,西藏,雲南,浙江。[4]
5相關品種
依花序形態分類
雞冠花的品種因花序形態不同,可分為掃帚雞冠、面雞冠、鴛鴦雞冠、纓絡雞冠等。
採制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
【主要品種】:Celosia argentea ;Celosia caracas ;Celosia cristata ;Celosia nitida, Celosia palmeri ; Celosia plumosa ;Celosia trigyna ;Celosia virgata
依據外形分類
一,球狀花型:花冠部分特別緊密而呈球狀的種類,即稱為「久留米雞冠花」,花壇及切花栽培均很普遍。
二,羽狀花型:花形呈羽毛狀,花冠似火焰般,色彩鮮明,無論是花壇栽培或做切花,都很討人喜歡。
三,矛狀花型:花冠類似杉樹形的圓錐狀,花穗短而緊縮,有特別適合切花的高性種和適於花壇的中興種。
6栽培技術
[5]1.栽植:春季幼苗長出2-4片時栽植上盆。栽時應略深植,僅留子葉在土面上,並使盆土稍微乾燥,誘使花序早日出現。在花序發生後,換16厘米盆。翻盆前應澆透水,如要得到特大花頭,可再換23厘米盆,同時注意花盆配套。小盆栽矮生種,大盆栽鳳尾雞冠等高生種。矮生多分枝的品種,在定植後應進行摘心,以促進分枝;而直立、可分枝品種不必摘心。
2.光照與溫度:喜溫暖,忌寒冷。生長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證有4小時光照。適宜生長溫度18 -28℃。溫度低時生長慢,入冬後植林死亡。
3.施肥與澆水:盆土宜肥沃,用肥沃壤土和熟廄肥各一半混合而成。在生長期間必須適當澆水,但盆土不宜過濕,以潮潤偏干為宜。防止徒長不開花或遲開花。生長後期加施磷肥,並多見陽光,可促使生長健壯和花序碩大。在種子成熟階段宜少澆肥水,以利種子成熟,並使較長時間保持花色濃艷。
人工栽培
【發芽適溫】:20-30℃ 播種期:秋、春
【生長適溫】:10-30℃ 開花期:全年
【育苗】:種子撒種於培養土,保持土壤濕潤,約6-8天發芽。經疏間苗後,待本葉4-5枚時移植,移植要小心,不可折斷直根。
【栽植】: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的培養土。此植物耐熱,需充分日照,花壇株距15CM。苗期、生育期均需施用營養肥料,如有機肥、復合肥或花實等皆宜。
【病害防治】:
幼苗期發生根腐病,可用生石灰大田撒播。生長期易發生小造橋蟲,用稀釋的洗滌劑,樂果或菊脂類農葯葉面噴灑,可起防治作用繁殖與栽培 。
(1)輪紋病:
主要症狀:葉片出現周邊呈褐色的大型圓病斑,病斑表面有明顯的同心輪紋,以後病斑中央灰褐色
雞冠花[6]
,散生黑色小粒點
(2)疫病
主要症狀:葉上初為暗綠色的小斑,後擴大,病斑在高濕時呈軟腐狀,低濕時呈淡褐色,乾燥狀。
(3)斑點病
主要症狀:葉上病斑多角形或圓形,直徑1~5毫米,周邊暗褐色,中間淡褐色。
(4)立枯病
主要症狀:病菌主要侵染根莖部。出苗前發病,種芽腐爛在土中,表現為地面缺苗,出苗後發病,受害根莖部表現為黑褐色,變軟,水漬狀,後期植株頂部萎焉,最後枯死。發病重時,接觸地面的葉片也易產生深綠色至褐色的水漬狀大斑,引起葉腐。
(5)莖腐病
主要症狀:此病多為害莖基部,初期受害處出現黃褐色的斑點,後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長條病斑,邊緣呈褐色,中央黃色或灰白色,最後病斑上產生黑色小粒點。
科學養護
①盆土:選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用腐葉土、園土、沙土以1:4:2的比例配製的混合介質。
②上盆:可在花期直接從地栽雞冠花中選擇上盆,上盆時注意不能散坨,栽種稍深一點,葉子盡量接近盆土面。
③澆水:種植後澆透水,以後適當澆水,澆水時盡量不要讓下部的葉片沾上污泥。
④施肥:花蕾形成後應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復合液肥。
怎樣使雞冠花色彩美麗
雞冠花的品種多,株型有高、中、矮3種;形狀有雞冠狀、火炬狀、絨球狀、羽毛狀、扇面狀等;花色有鮮紅色、橙黃色、暗紅色、紫色、白色、紅黃相雜色等;葉色有深紅色、翠綠色、黃綠色、紅綠色等極其好看,成為夏秋季常用的花壇用花。
在栽培中如果管理養護不當,往往開花稀少、花色暗淡,影響雞冠花的觀賞價值。
要使雞冠花花大色艷,栽培養護中需注意:
①種植在地勢高燥、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
②生長期澆水不能過多,開花後控制澆水,天氣乾旱時適當澆水,陰雨天及時排水。
③從苗期開始摘除全部腋芽。
④等到雞冠形成後,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復合液肥(2~3次)。
葯劑防治
1、發病初期及時噴葯防治,葯劑有1:1:200的波爾多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40%的菌毒清懸浮劑600~800倍液噴霧;或用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澆灌。
2.現代保護環境的去除蟲害的方法除了使用稀釋的洗滌劑外,還可以在周圍種植一些讓蟲子避而遠之的植物,或者放些吃那些害蟲的益蟲。
7主要作用
主要成分
1、每百克鮮
雞冠花
雞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質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纖維6.3克。
同時含豐富的鉀、鈉、鈣、鎂、鐵、磷、鋅、β-胡蘿卜素,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C和E等礦物質及維生素。
2、雞冠花[7]的嫩莖、葉和種子中蛋白質的含量亦很高,占鮮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天然輔酶、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具有良好的滋補強身作用。
雞冠花2
3、主要化學成分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莧菜紅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鉀。紅色花含莧菜紅素,黃色花含量微。
★雞冠花含氨基酸--理想食品
義大利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已在兩年前提出:「雞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體所特別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兒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導致失明。雞冠花籽的蛋白質含量達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著吃。籽粒混合小麥製成麵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雞冠花瓣,也有助於補充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
葯學價值
綜述
花序酷似雞冠的雞冠花,不但是夏秋季節一種妍麗可愛的常見花卉,還可製成良葯和佳餚,且有良好的強身健體功效。
雞冠花在《本草綱目》中載:雞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帶下」。
《辭海》載:雞冠花「清熱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種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腫痛,翳障等症;雞冠花性涼,味甘澀,具有清熱除濕、收斂澀腸、涼血止血、止瀉止帶之功效,適用於赤白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痔漏下血、吐血、咯血、衄血、血淋、白帶過多、崩漏、遺精、乳糜尿等病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雞冠花煎劑對治陰道毛
雞冠花-譚翃晶國畫作品
滴蟲有良好作用,蟲體與葯液接觸5~10分鍾後即趨消失。雞冠花,通過現代科學實驗分析確定:含有蛋白質、脂肪、葉酸、泛酸、維生素B1、B2、B4、B12、C、D、E、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山柰甙、莧菜紅甙、蒎立醇、松醇、硝酸鉀、21種氨基酸、13種微量元素和51種以上的天然和酶輔酶,其中種子中蛋白質含量高達73%,可以補充糧食含量之不足。其種子有涼血止血之功用,主治腸風便血、赤血、痢疾、崩漏、帶下、淋濁等症。而雞冠花其苗也有一定的葯用,可主治痔瘡、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蕁麻疹等病症。食用其花瓣和花籽,能為人體提供營養平衡物南。而美國已將其列為糧食作物大面積種植。
【性味與歸經】甘、澀,涼。歸肝、大腸經。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功能與主治
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用於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痢不止。[8]
①《滇南本草》:止腸風下血,婦人崩中帶下,赤痢。
②《綱目》:治痔漏下血,辦白下痢,崩中,亦白帶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葯解》:清風退熱,止衄斂營。治吐血,血崩,血淋諸失血證。
應用附方
①治五痔肛邊腫痛,或竄乳,或竄穴,或作瘡,久而不愈,變成漏瘡:雞冠花、風眼草各50克。上為粗末。每用粗末25克,水碗半,煎三、五沸,熱洗患處。(《衛生寶鑒》淋渫雞冠散)
②治赤白下痢:雞冠花煎酒服,赤用紅,白用白。(《瀕湖集簡方》)
③治下血脫肛:一雞冠花、防風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飲每服七十丸。二白雞冠花(炒)、椶櫚灰、羌活(各)50克。為末,每服10克,米飲下。(《永類鈐方》)
④治吐血不止:白雞冠花,醋浸煮七次,為末。每服10克,熱酒下。(《經驗方》)
⑤治咳血,吐血:鮮白雞冠花25~40克(干者10~25克),和豬肺(不可灌水)沖開水約燉一小時許,飯後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⑥治經水不止:紅雞冠花一味,干曬為末。每服10克,空心酒調下。忌魚腥豬肉。(《孫天仁集效方》)
⑦治產後血痛:白雞冠花酒煎服之。(《怪證奇方》)
⑧治白帶、砂淋:白雞冠花、苦壺蘆等分。燒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⑨治血淋:白雞冠花50克,燒炭,米湯送下。(《湖南葯物志》)
⑩治婦人白帶:白雞冠花,曬干為末。每旦空心酒服15克,赤帶用紅者。(《孫天仁集效方》)
⑾治風疹:白雞冠花、向日葵各15克,冰糖50克。開水燉服。(《閩東本草》)
⑿治青光眼:干雞冠花、干艾根、干牡荊根各25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⒀治額疽:鮮雞冠花、一點紅、紅蓮子草(莧科)各酌量,調紅糖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葯》)
葯用便方
1.治便血、痔血、痢疾-- 雞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
2.治細菌性痢疾 -- 雞冠花9克,馬齒莧30克,白頭翁15克,水煎服。
3.治經水不止 -- 紅雞冠花,曬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調下(忌魚腥豬肉)。
4.治咳血、吐血 -- 鮮白雞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豬肺1隻(不可灌水),沖開水燉約1小時,飯後分2~3次服。
5.治蕁麻疹 -- 雞冠花全草,水煎,內服外洗,治蕁麻疹。
6.治夜盲、目翳 -- 雞冠花籽15~20克,紅棗7枚,水煎服。
7.治療吐血--白雞冠花用醋浸泡後煮7次,研末,每服10g,用熱酒送下。
8.治療青光眼--雞冠花、艾根、杜荊根各15g,水煎服。
雞冠花除了用於食譜外,可用於治病症的方劑很多:
(1)治青光眼:用於雞冠花、龍膽草、黃苓各9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
(2)產後血痛:用白雞冠花15克,加水煎煮,濾汁放白酒半盅,混勻後飲用,日服1~2次。
(3)吐血:用雞冠花20克,加水適量,入白酒少許,煎煮三五沸,取汁飲用;紅痢用紅紅色花,白痢用白色花。
(4)蕁麻疹:用雞冠花全草水煎,內服外洗。
(5)子宮出血、白帶過多:用雞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平花6克,水煎服。
(6)風疹:用白雞冠花、向日葵各9克,冰糖30克,開水燉腹。
治療膳食
下面介紹五例葯食兩宜治療膳食:
雞冠花
1、龜膠冠花蛋湯:將雞蛋150克打和碗內,放上包膠20克攪均勻;雞冠花75克洗凈,改刀成片;炒鍋內放化雞油燒熟,下雞蛋糊炒泡,加豬肉湯、精鹽,煮沸2分鍾後,下雞冠花、胡椒粉,煮熟,起鍋入碗,放上香蔥花25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滋陰潤燥,補血養血,涼血止血之功。
2、燕窩冠花肺片湯:將高級燕窩18克加入清水上籠蒸制燕窩燉軟,再半高級清湯、精鹽、料酒、姜蔥汁、蒸軟的燕窩、焯水後的凈豬肺片300克放入凈鍋內,置旺火上燒沸後,下凈雞冠花片60克燒沸、煮熟而入味,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滋陰潤燥,益脾胃,清肺熱,止瀉止咳,治咳血、吐血之功。
3、冠花黃顙魚湯:將凈鍋內放高湯燒沸,下初加工好的黃顙魚750克煮沸,打
雞冠花3
凈浮沫,放生薑片、胡椒粉、精鹽,煮至入味,再放雞精和凈雞冠花片100克,煮熟,散止散止蔥花20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清濕熱,防止血病,補脾胃,消水種,利小便,防癌之功。
4、冠花蚌肉湯:將凈鍋內放豬肉湯、凈水發木耳片70克、凈蚌肉200克,燒沸後,打凈浮沫,放上胡椒粉、料酒、姜蔥汁煮至燉軟時,再下精鹽、凈雞冠花片100克、雞精,煮至熟,起鍋淋上香油10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滋陰潤燥之功。
5、冠花蓮草肥腸:將凈鍋內放鮮湯、焯水至斷生的凈肥腸節200克、蔥段15克、生薑片10克、旱蓮草汁水40克,煮至肥腸燉軟時,下精鹽、凈雞冠花150克,煮入味,即可。此湯具有涼血止血,養陰補肝腎,解熱毒之功。
雞冠花以花和種子入葯。花可涼血止血,有止帶、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 過多,痢疾等。是一味婦科良葯。種子有消炎、收斂、明目、降壓、強壯等作用,可治腸風便血,赤白痢疾,崩帶,淋濁,眼疾等。
8經濟價值
雞冠花[9]因其花序紅色、扁平狀,形似雞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譽。雞冠花是園林中著名的露地草本花卉之一,花序頂生、顯著,形狀色彩多樣,鮮艷明快,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花壇花卉。高型品種用於花境、花壇,還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d以上。也可制乾花,經久不凋。矮型品種盆栽或做邊緣種植。
雞冠花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綠化、美化和凈化環境的多重作用,適宜作廠、礦綠化用,稱得上是一種抗污染環境的大眾觀賞花卉。高莖種可用於花境、點綴樹叢外緣,作切花、乾花等。矮生種用於栽植花壇或盆栽觀賞。原產印度的鳳尾雞冠花(C.cristasta var, Pyramidalis),莖直立多分枝,穗狀花序。應用也較廣泛。
高型雞冠花適作花境及切花,布置花徑或裝飾建築物周圍。子母雞冠及風尾雞冠還可作切花或制乾花。矮型雞冠花則適於布置花壇或作觀賞盆花。花序和種子是收斂劑,可止血、止瀉等。[10]
【雞冠花食療作用】: 本品味甘、澀,性涼。歸肝、大腸經。質輕斂澀。
收斂止血、止瀉止帶。主治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血淋、赤白帶下、泄瀉,久痢不止,癰腫瘡癤。
【雞冠花食物相剋】:本品忌魚腥豬肉。
【雞冠花做法指導】:心腸風、痔疾,下血水止者,可與羌活、棕櫚炭等配伍;凡白帶過多者可與白術同用;與白雞冠花與苦葫蘆配伍,以降濕止滯。凡久瀉久痢者,可單用本品煎酒服;凡痔瘡肛邊腫痛,久而不愈,變成痔漏者,可配鳳眼草煎水洗。
雞冠花茶
【配方】雞冠花30克,茶葉5克。(民間驗方)
雞冠花
【用法】共煎,隨時飲用。
【功效】收澀止帶。適用於赤、白帶廠,對陰道滴蟲亦有殺滅作用。
【花名】:雞冠花
【學名】:Celosiacristata
【英文名】: Cockscomb Flower
【科名】: 雞冠花為莧科植物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的花序。
【摘取部位】:花序。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
【產地】: 雞冠花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作用功效
雞冠花茶性涼,味甘、澀。收澀止血,止帶,止痢。用於吐血、崩漏、便血、痔血 、赤白帶下、久痢不止。
注意事項
請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避免兒童自行拿取。
適宜搭配
不適宜搭配其它花茶。
泡法喝法:一茶匙雞冠花茶,用一杯滾燙開水沖泡,燜約十分鍾後即可;可酌加紅糖或蜂蜜飲用。
9雞冠花花語
愛美、情愛、奇妙、痴情、笨蛋、傻瓜
雞冠花花語:真摯的愛情。愛打扮、趾高氣昂。愛美、矯情。不死。我引頸等待 。
因為雞冠花 經風傲霜,花姿不減,花色不褪,被視為永不褪色的戀情或不變的愛的象徵。在歐美,第一次贈給戀人的花,就是火紅的雞冠花,寓意真摯的愛情。
花之星占:處女座的守護花,會提升你的愛好打扮的慾望,散發出整齊清潔的魅力。
10相關畫作
陳大羽雞冠花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陳大羽 題識:林檎雷霞兄嫂雙正,大羽。陳大羽(1912-2001),廣東省潮陽縣人,1935年畢業於上海美專,1945年至1947年向齊白石學畫。曾在中小學任美術教員,長期從事美術教學和國畫創作。1935年任上海美專副教授。拜師齊白石。1950年任上海美專副教授。1958年調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教授。中國美協會員,美協、書協江蘇分會副主席,中國書協常務理事。擅長大寫意花鳥、書法和篆刻。
11雞冠花詩文
古人吟詠嘆賞雞冠花,大多從色彩和形象入手。如
唐代羅鄴詩雲:「一枝濃艷對秋光,露滴風搖倚砌旁。曉景乍看何處似,謝家新染紫羅裳」。
宋代趙企詩雲:「秋光及物眼猶迷,著葉婆娑擬碧雞。精彩十分佯欲動,五更只欠一聲啼。」
宋人錢熙:「亭亭高出竹籬間,露滴風吹血未乾。學得京城梳洗樣,染羅包卻綠雲鬟。」
元人姚文奐:「何處一聲天下白,霜華晚拂絳雲冠。五陵斗罷歸來後,獨立秋亭血未乾。」
清人張邵 :「斗風有胄紅纓亂,啼月無聲翠羽垂。」
宋人王令:「如飛如舞對瑤台,一頂春雲若剪裁。誰教移根認莢畔,玉雞知應太平來。」
明代解縉:「雞冠本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淺淡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戴卻滿頭霜。」
宋人孔平仲 :「幽居裝景要多般,帶雨移花便得看。禁奈久長顏色好,繞階更使種雞冠」。
宋代無名氏詩 :「秋至天地閉,百芳變枯草。愛爾得雄名,宛然出陳寶。未甘階墀陋,肯與時節晚。……由來名實符,何必榮華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難自保。」
明人仲弘道 :「方其炎蒸甫歇,金風乍颶,群株炫采,爛焉盈枝。爾乃瘦梗寒條,較芙蓉而更寂;疏根朗葉,對籬菊其多思。似班姬退處夫長門,如判蘿幽閉乎西施。迨夫青霜降兮木落,白露漂兮草萎。眾卉兮凋謝,爾獨映乎條枚。涼飆凜凜兮,摧之不能摧;風霰飄零兮,欺之不可欺。爾於是強項獨發,傲骨生姿。朱紫奮采,黃白爭奇。」
《詠雞冠花三首》
鳳仙花圖(6張)
其一
紅紅發髻綠綠襖,昂立花間不會跑。
盛開長夏秋天裡,猶似雄雞欲報曉。
其二
綠綠羽葉冠紅紅,讀書學子最鍾情。
猶如三更報曉雞,此時無鳴勝有鳴。
其三
庭院廣栽美奇葩,學子最愛雞冠花。
喚醒學童早讀書,立志成才報國家。
——張志真
在這類隱喻性描寫中,已分明糅進了對君子處世不隨波逐流的人格品質的贊美,從而大大豐富了雞冠花的品賞內涵。
1
D. 家裡種什麼樹風水好
陽台
站在風水學的角度上,因為陽台也是氣運進入室內的場地之一。所以陽台上可以種植吊蘭,招財樹,文竹等。這類植物佔地面積不大,但也能阻擋煞氣進入室內,同時吸引氣運進入室內,調節室內的風水。
門前
門前可以種石榴、桃樹、栗子樹等。從風水學中講,大門是氣運進入住宅的必經之地,種這幾種樹,能夠吸引大量的氣運進入住宅,同時阻擋煞氣進入。但門前不能種桑樹,因為「桑」與「喪」同音,被視為不吉利。
室內
在室內種植橘樹寓意非常好,橘樹又名桔樹,桔和「吉」相近,代表著吉祥喜慶,而且橘子又呈金黃色和紅色,有著豐收的好兆頭,預示著家人大富大貴,賺得盆滿缽滿,門前種橘樹,能給家裡帶來財運。
E. 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有什麼特點
開花植物特點:有花朵、有兩對雄蕊、雄體縮小、有胚乳。不開花植物特點:孢子繁衍、時代交替、無花、無果實和種子。
開花植物
1、花朵:開花植物的花朵是其和其他種子植物間最顯著的不同。花朵讓開花植物能夠有更廣闊的演化關系,且延展了其生態上的利基,以致能使開花植物在陸地上的生態系中稱霸。
2、含有兩對花粉囊的雄蕊。
花植物的雄蕊比起和其相對應的裸子植物的器官要輕小的多,且隨著時間使花朵更具多樣性,因其對不同特定的授粉方式的適應能力,如某些特殊的授粉媒介。雄蕊亦隨著時間演化出了防止自體授粉的機制,更增加了其多樣性,讓開花植物有著更多的優勢。
3、縮小的雄體
開花植物雄體的縮小可能是演化來減少其由授粉(即花粉到達母株)至進入子房受精的時間縮短。在裸子植物中,受精的時間可能長達一年之久,而開花植物則可以在授粉後的很短時間內開始其受精的程序。這使得開花植物能夠比裸子植物以極快的速度來產生種子。
4、胚乳
胚乳約在受精後至受精卵第一期前開始成形,有很高的養分可提供胚胎發育之用,且有時亦可提供給幼苗。這些不同的特徵一齊使得被子植物為最多樣性且大量的陸生植物,並且也對人類最有經濟重要性。開花植物在陸地生態系中的優勢,有個重大的例外,即在針葉林里。
不開花植物
1、靠孢子繁衍後代。
2、世代交替:第一代為無性繁殖世代,而第二代成為有性繁殖世代。
3、蕨類植物沒有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
4、蕨類植物的地下莖年年能隨處長出葉子來,嫩葉上部捲曲著,外面被有白色的茸毛。
(5)杉樹花卉擴展閱讀:
不開花植物分類
藻類
藻類通常生活在水中,含有色素,例如光合作用所需的葉綠素,沒有根、莖或葉,沒有運輸食物和水的結構,沒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種類繁多--有些是細小的和單細胞的,有些則是十分巨大。
苔蘚類
苔蘚類植物是生活在陸地上最簡單的綠色植物,生活在十分潮濕的地方,沒有根,但有簡單的莖和葉,有些呈扁平狀,有些則是直立的和多葉的。沒有維管組織,孢蒴從植物的主體伸出,內含用來生殖的孢子,利用假根附基層(例如樹木和泥土)和吸收水分。
蕨類
蕨類植物十分適應陸地上的生活擁有根、莖或葉,擁有維管系統來運輸水分和食物至整株植物,維管系統是這類植物的一項重要特徵。通常生長在潮濕的和擁有充足陽光的地方,在這里它們與其他植物的競爭也較少,葉的背面有產生孢子的結構,孢子利用風力散播。
祼子類
祼子類植物是高大的陸生植物,擁有發育良好的根、莖或葉,擁有高效率的維管系統來運輸水分和食物,利用雄性和雌性毬果進行生殖作用。
F. 花卉對環境有哪些要求
任何花卉的生長和發育都與周圍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養好花卉,必須了解和掌握各類花卉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便在栽培過程中人為地調整環境因素,為其創造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使之茁壯生長。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主要有光照、溫度、空氣、水分、土壤、肥料等。
光照對花卉的影響及控制
光照是花卉植物生長發育的物質來源。沒有陽光,光合作用就不能進行,花卉的生育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1.光照強度
它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並進而影響到植物的觀賞壽命。例如綠寶石柱擺放在向陽窗檯和陽台上等光線充足處,可周年欣賞;擺放在光照強度1500~2000的地方,欣賞的時間約300天;而在光照較弱、光照強度幾乎等於0的環境下,欣賞時間只有20天左右。根據對光照度要求的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強陰性花卉、陰性花卉、中性花卉、陽性花卉。強陰性
花卉忌陽光直射,需庇陰,如果置於強光照射下會引起枝葉枯黃,生長不良。文竹、蘭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蕨類植物等屬此類植物。陰性
花卉如各種秋海棠、山茶、杜鵑、君子蘭、文竹、倒掛金鍾、萬年青、棕竹、蒲葵、竹芋類等,一般要求陰蔽度為50%左右。這類花卉在夏季大都處於半休眠狀態需濃陰養護,否則葉片易焦黃枯萎。中性
花卉也叫半陰性或半陽性花卉,如扶桑、白蘭、茉莉、紅背桂、八仙花、桂花、含笑、吊蘭、蟹爪蘭、觀音竹等屬此類植物。這類植物通常在冬季需陽光充足,在盛夏卻不能忍耐強烈的陽光直射,應適當庇蔭或放在室內有散射光的地方加以養護。陽性
花卉需充足的光照,不耐庇蔭,否則會造成枝葉徒長,葉色變暗、發黃,花小色淡或不開花,並易造成病蟲危害。露地一、兩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落葉花木類均屬於陽性花卉。大部分觀果、觀花植物如月季、石榴、梅花、玉蘭、菊花、一串紅、金魚草、一品紅、桃花、仙客來、瓜葉菊、萱草、大麗花等屬陽性花卉,一部分觀葉植物如蘇鐵、棕櫚、橡皮樹等也屬於陽性花卉。2.光照時間
在一定的光照強度下,光照時間短,植物光合作用的時間短,光合生產量較少,進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一般植物要求每天有8~12小時的光照,強度高於其光補償點。根據對光照時間長短的需求,可分為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和中日照花卉。長日照
花卉每天光照時數需要在12小時以上才能形成花芽,日照時數越長,開花越早。如果光照時間過短,則植物可能不開花。多數春、夏季開花的植物屬於長日照花卉,如鳶尾、翠菊、鳳仙花、唐菖蒲等。短日照
花卉每天的日照長度應少於12小時數才能開花的植物。多數早春和深秋開花的植物屬於短日照花卉。一品紅和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它們在夏季長日照的環境下只能生長,不能進行花芽分化;入秋之後,當光照減少到10~11小時以後才開始進行花芽分化。中日照
花卉對日照長度不敏感的花卉,只要溫度適宜,在任何季節均可開花,如馬蹄蓮、香石竹、矮牽牛、百日草、月季、扶桑、美人蕉等。3.光質
不同波長的光對花卉的影響是不同的,如日光中的紫光和紫外線有促進植物分櫱、抑制花卉枝條伸長的作用,同時可促進花卉色素形成;而紅光具有較高的光合效率,可促進種子萌發和花卉枝條伸長的作用。在室內養護的花卉,由於紫外線受玻璃阻擋進入室內的數量極有限,而紅外線進入較多,因而室內養護的植物經常會出現葉色較淡、花色不艷、枝條細長等現象。另外,室內如果光照不足,需要人工補光時,應盡量選擇那些與太陽光具有相似光譜的光源,以滿足植物對自然光照的需要。在室內,一般可選用熒光燈進行人工補光。
4.室內光照的特點
不同的室內和室內的不同區域,其光照強度相差很大:南窗和向南的陽台可直接透入陽光,窗內光照較強;北窗以散射光為主,光照較弱;東窗僅上午有3~4小時陽光直接射入,其他時間為散射光;西窗在下午有3~4小時陽光直接射入;高層建築不臨窗的走廊、過道及朝向天井開窗的室內,其光照強度較弱;同一室內臨窗的位置光照較強,偏離窗口越遠的位置,光照越弱。
根據光照強度的不同,可將室內或室內的不同區域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是光照好、通風好的高光區,主要是陽台、天井,可種一些觀花為主的月季、石榴、菊花,也可選種觀葉為主的松、柏、杉樹。
二是光照不夠好,但還能經常曬到太陽的中光區,如南窗、陽面的房間等。可選種一些喜陽耐陰的植物,如鐵樹、萬年青、黃楊、常春藤等。
三是很少有或沒有日照的低光區,如陰面、朝東的房間、廚房、衛生間等。應選種喜陰的植物,如龜背竹、棕竹、文竹、君子蘭等。
植物不放置在適宜的地方就會生長不良。如喜陽的花卉,長期置於室內蔭蔽處,會使枝條細長、稀疏,葉片大而薄,生長瘦弱,嚴重時不能開花。喜陰的花卉,若放在陽光充足處,葉片就會枯尖或焦邊。
5.光照的調節
首先要合理安排盆花的擺放位置,高大的喜陽花卉,如桂花、石榴、扶桑、夾竹桃、橡皮樹等,可放在敞亮見光的地方,以接受較強的光照。在這些喜光植物下面或後面可擺放些喜陰花卉,如龜背竹、文竹、八仙花和蕨類植物。一些矮小的喜陽花卉,如盆栽月季、茉莉、矮牽牛等,可以放在高大花卉的前面。
其次要注意對陰性花卉適當庇蔭,盛夏將喜陰花卉放在陰棚下或樹陰下庇蔭,避免強光直射。也可將耐陰花卉放在陰面陽台或門後及過道處度夏。如秋海棠類、蕨類、觀葉類。
再次要調節光照時間的長短。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增加光照;另一種是遮光。加光目前主要是用燈光,增加光照的強度和時間,可根據花卉種類不同有所區別,如冬季栽培長日性的唐菖浦,在滿足生長溫度的同時,必須增加光照才能不斷開花。縮短光照主要是進行遮光處理,少數花卉可用黑塑料布或其他黑色物做成不同形狀的罩子,將需遮光的花卉按一定的時間,不間斷地進行遮光處理。如要使菊花和一品紅在國慶節開花,需要在8月上旬開始遮光,每天日照時數為8~10小時,連續處理45~60天即可陸續開花。
G. 盆栽杉樹葉子發黃怎麼辦
盆栽杉樹葉子發黃怎麼辦
盆栽橘學名叫金橘,
又名金柑,為芸香科金橘屬常綠灌木,原產於我國南方的兩廣、閩浙一帶,在北方均做盆栽。金橘夏初開花,秋末果熟,是集觀花與賞果於一身的盆栽花卉。
金橘一般三年左右換一次盆,盆栽金橘換盆應該在開花以前,先將植株從盆中磕去,用剪刀將外層過密的根剪掉。新盆的大小要視植株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生長好的應選擇大盆,盆底也需用碎盆片做好排水層,墊一層土後放入幾片馬蹄片,再墊一層土,然後將植株放在土上,培養土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邊填土邊壓實,最後澆一次透水,放置於遮蔭處。
金橘換盆時最好給金橘施一次腐熟有機肥。入夏,應為金橘施二三次稀薄液肥。花謝後每隔半月施一次薄肥,果實形成後要施一些復合肥,並添加磷、硼肥,以促使果實發育充實。給金橘施肥,最好使用液肥,春季出室後到現蕾前(四月中旬至六月初)可每七天施用一次液肥,開花期則暫停施用,坐果後到果實生長期(七月初到九月底)每十天施用一次液肥。給金橘施用由芝麻醬渣和馬蹄片混合後加水浸水發酸後的液水,效果最好,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果實多、大,色澤鮮亮。
金橘喜濕潤,但又怕澇。給金橘澆水,春季出室後到夏初開花期每三四天澆一次透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幼果期後正值夏季高溫,可每天澆一次透水,缺水不僅導致葉片萎蔫,還易使果實脫落。雨天應避免淋雨,如遭雨淋應及時將盆內的水倒掉。秋季隨著氣溫的降低,植株蒸騰量也減小了,澆水的次數和量也應隨之減少,可四天左右澆一次透水,此時水大易導致植株爛根;冬季在室內可每七天澆一次透水。
金橘喜光,但怕強光,光照過強易灼傷葉片。夏季需在遮蔭棚下養,特別要避免中午的強光直射,可使其接受上午9點以前及下午5點以後的陽光照射,初秋也需遮去30%光照,秋末和冬季應擺放在室內向陽處,使其充分接受光照。秋末氣溫低於10℃時應及時搬入室內,冬季室溫最好能保持在6-12℃,溫度過低易遭受凍害,過高會影響植株休眠,不利於來年開花結果,春季清明後可適當開窗通風,使其逐步適應室外的氣溫,穀雨節後方可出室。
H. 城市綠化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1喬木類 1.1落葉類:銀杏、絲綿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銀白楊、新疆楊、毛白楊、河北楊、小葉楊、青楊、箭桿楊、旱柳、垂柳、沙柳、刺槐、核桃、楓楊、白榆、小葉朴、桑樹、海棠、櫻花、紅葉李、碧桃等; 1.2常綠類:雪松、油松、側柏、檜柏、白皮鬆、華山松、樟子松、青杄、白杄等; 灌木類 2.1落葉灌木:珍珠梅、黃刺枚、月季、榆葉梅、丁香、連翹、金銀木、接骨木、太平花、貼梗海棠、郁李、毛櫻桃、薔薇、綉線菊、木槿、小檗、寧夏枸杞、沙棘等;2.2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沙地柏等; 3地被類 地膚、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花、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醉蝶花、羽衣甘藍、紫羅蘭、三色堇、牽牛花、波斯菊、大麗花、小麗花、瓜葉菊、孔雀草、馬藺、美人蕉等。 植物屬性: 1. 銀杏: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是一種孑遺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 2. 絲綿木:衛矛科衛矛屬。絲綿木夏季開放淡黃綠色小花,為腋生聚傘花序。樹冠卵形或卵圓形,枝葉秀麗,入秋蒴果粉紅色,果實有突出的四稜角,開裂後露出桔紅色假種皮,在樹上懸掛長達2個月之久,引來鳥雀成群,很具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地的優美觀賞樹種。園林中無論孤植,還是栽於行道,皆有風韻。宜植於林緣、草坪、路旁、湖邊及溪畔,也可用做防護林或工廠綠化樹種。 3. 元寶楓: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高8~10m;樹皮縱裂。單葉;單葉對生;主脈5條;掌狀;葉柄長3~5cm。傘房花序頂生 ;花黃綠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 本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嫩葉紅色,秋季葉又變成黃色或紅色,為著名秋季觀紅葉樹種。弱陽性,耐半蔭,耐寒,較抗風,不耐乾熱和強烈日曬。 4. 文冠果:無患子科無患子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8m。樹皮灰褐色,粗糙條裂;小枝幼時紫褐色,有毛,後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花雜性,整齊,白色,基部有由黃變紅之斑暈;蒴果橢圓形,徑4-6cm,具有木質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原產我國北部乾旱寒冷地區。喜光,也耐半蔭;耐嚴寒和乾旱,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荒、石礫地、粘土及輕鹽鹼土上均能生長,但以肥沃、深厚、疏鬆、濕潤而同期良好的土壤生長好。深根性。主根發達,萌櫱力強。 5. 水杉:水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杉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已經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6. 小葉朴:榆科朴屬。落葉喬木。樹皮淺灰色,平滑。區域分布:原產中國 分布於東北南部、長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華北、西北、遼寧、山東、安徽等。喜光,稍耐陰,耐寒;喜深厚、濕潤的中性粘質土壤。深根性,萌櫱力強,生長較慢。對病蟲害、煙塵污染等抗性強。 7. 楓楊:胡桃科楓楊屬。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幼樹樹皮平滑,淺灰色,老時則深縱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黃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銹褐色盾狀著生的腺體。喜光性樹種,不耐庇蔭,但耐水濕、耐寒、耐旱。深根性,主、側根均發達,以深厚肥沃的河床兩岸生長良好。速生性,萌櫱能力強,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強,葉片有毒,魚池附近不宜栽植。 8. 雪松:松科雪松屬。是常綠喬木,該屬種類球果形狀相似,與杉樹最為接近。原產於喜瑪拉雅山脈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帶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帶。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雪松原產喜馬拉雅山,中國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 9. 油松:松科松屬。為針葉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塊,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樹平頂;小枝粗壯,黃褐色,有光澤,無白粉;冬芽長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針葉2針一束,暗綠色,較粗硬,長10-15(20)厘米,徑1.3-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均有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皮下細胞為間斷型兩層,樹脂道3-8(11),邊生,角部和背部偶有中生; 葉鞘初呈淡褐色,後為淡黑褐色。 10. 側柏:柏科側柏屬。為常綠喬木。扁柏、香柏。在中國分布極廣,北起內蒙古、吉林,南至廣東及廣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圍幾遍全國。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木質軟硬適中,細致,有香氣,耐腐力強,多用於建築、傢具、細木工等;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葯;用種子榨油,供製皂、食用或葯用。樹高一般可達20米。 11. 白皮鬆:松科松屬。是常綠喬木,枝輪生,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嫩枝上長有針葉,針葉是著生在枝葉交接處的節狀葉枕上,每根松針的外圍都有一層厚厚的角質層和一層臘質的外膜,這樣就減少了松樹身上水份的喪失,保證該物種可以在很乾燥的環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是中國特有樹種之一,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早已成為華北地區城市和庭園綠化的優良樹種。 12. 華山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達35m,胸徑1m;樹冠廣圓錐形。小枝平滑無形毛,冬芽小,圓柱形,栗褐色。幼樹樹皮灰綠色,老則裂成方形厚塊片固著樹上。葉5針一束,長8-15cm。質柔軟,邊有細鋸齒,樹脂道多為3,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葉鞘早落。球果圓錐狀長卵形,長10-20cm,柄長2-5cm,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種鱗與笣鱗完全分離,種鱗和笣鱗在幼時可區分開來,笣鱗在成熟過程中退化,最後所見到的為種鱗。種子無翅或近無翅,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13. 樟子松:松科松屬。為松科大喬木,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樹干通直,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解放後,人工林有很大發展。東北和西北等地區引進栽培的樟子松,長勢良好,而在遼寧省章古台沙地引進栽培的樟子松,已經是綠樹成蔭,防風固沙效果顯著。 14. 青杄:松科雲杉屬。常綠喬木,高達50m,胸徑1.3m;樹冠圓錐形,一年生小枝淡黃綠、淡黃或淡黃灰色,無毛,罕疏生短毛;以後變為灰色、暗灰色。 冬芽卵圓形,無樹脂,芽鱗排列緊密,小枝基部宿存的芽鱗不反卷(與同屬其它植物的重要區別)。葉較細,較短,長0.8~1.3(1.8)cm,橫斷面菱形或扁菱形,各有氣孔線4~6條。球果卵狀圓柱形或圓柱狀長卵形,成熟前綠色,熟時黃褐色或淡褐色,長4~8cm,徑2.5~4.0cm。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15. 白杄:松科雲杉屬。屬於針葉樹的一類,通常有線條分明的年輪,與季節性山地氣候保持一致。雲杉為中國特有樹種,以華北山地分布為廣,東北的小興安嶺等地也有分布。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米,樹冠廣圓錐形。我國有17種9個變種。多分布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和陝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16. 珍珠梅: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灌木,高2-3米。枝開展;小枝彎曲,無毛或微被短柔毛,幼時嫩綠色,老時暗黃褐色或暗紅褐色。冬芽卵形,稱端圓鈍,無毛或被疏柔毛,紫褐色,具數枚鱗片。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連葉柄長13-23厘米,葉軸微被短柔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 鋸齒或全緣,長8-13毫米,寬8毫米;小葉片對生,無梗或近無柄,相距2-2.5厘米,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17. 黃刺玫: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紅色,具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常7枚-13枚,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小,下部與葉柄連生,先端分裂成披針形裂片,邊緣有腺體,近全緣。花黃色,單瓣或蘭重瓣,無苞片。花期5月-6月。果球形,紅黃色。果期7月-8月。 18. 月季:薔薇科薔薇屬。月季為有刺灌木,或呈蔓狀與攀援狀。常綠或落葉灌木,直立,莖為棕色,具有鉤刺或無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小枝綠色,葉為墨綠色,多數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全緣或具腺齒,頂端分離為耳狀。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色澤各異,徑4-5厘米,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萼片尾狀長尖,邊緣有羽狀裂片;花柱分離,伸出萼筒口外,與雄蕊等長;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長1-2厘米,萼片脫落。花期4--10月。大多數是完全花,或者是兩性花。有花中皇後的美稱。 19. 榆葉梅:薔薇科梅屬。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春季園林中的重要觀花灌木。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北京園林中最宜大量應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欣欣向榮景象。宜植於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牆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於常綠樹前,或配植於山石處,則能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果。與邊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20. 丁香: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丁香還是人物名,某種調料和一部電視劇的名稱。 21. 連翹:木犀科連翹屬。連翹是清熱解毒的中葯,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等。連翹早春先葉開花,花開香氣淡艷,滿枝金黃,艷麗可愛,是早春優良觀花灌木。 22. 金銀木:忍冬科忍冬屬。為落葉性小喬木,常叢生成灌木狀;花是優良的蜜源,果是鳥的美食,並且全株可葯用。金銀木是園林綠化中最常見的樹種之一,常被叢植於草坪、山坡、林緣、路邊或建築周圍觀果,老樁可製作盆。金銀木與與金銀花不同,前者為木本,後者為草本植物。 23. 接骨木:忍冬科接骨木屬。薄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老枝有皮孔,賄民淡黃棕色。奇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2-3對,有時僅1對或多達5對,托葉狹帶形或退化成帶藍色的突起;側生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1.2-7cm,先端尖,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數枚腺齒,最下一對小葉有時具長0.5cm的柄,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長約2cm的柄,揉碎後有臭氣。 24. 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其枝稈叢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幹上,故名。為大家廣為熟悉源於明代《群芳譜》。其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既可在園林中單株栽植布置花境,亦可成行栽植作花籬,又可作盆栽觀賞,是理想的花果樹樁盆景材料。果實叫皺皮木瓜,作中葯材使用時簡稱木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25. 郁李: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高約2米;小枝纖細而柔,冬芽極小,灰褐色,幼時黃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剝裂,無毛。花瓣粉紅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比花瓣短;心皮1,無毛,花柱約與雄蕊等長或稍長。核果近球形,無溝,直徑約1厘米,暗紅色,光滑而有光澤。郁李原產我國南方,性喜陽,樹體健壯,耐寒、耐熱、耐旱、耐潮濕。 26. 毛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毛櫻桃又名山櫻桃。薔薇科、櫻桃屬植物,落葉灌木,原產我國華北,分布較廣,以河北、遼寧栽培較多,其它各地多做觀賞花木用。毛櫻桃果實成熟早,果形小,狀似珍珠,色澤艷麗,味鮮美,營養價值高,主要用於鮮食。毛櫻桃耐寒、抗旱、耐脊薄,田梗、果園周邊均可生長、充分利用耕地美化周邊環境,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果樹。 27. 木槿:錦葵科木槿屬。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 28. 綉線菊:薔薇科綉線菊屬。為落葉直立灌木,高可達2m,枝條密集,小枝有棱及短毛,單葉互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緣具細密銳鋸齒,兩面無毛,葉柄短,無毛,長圓形圓錐著生於當年生具葉長枝枝頂,長可6-13cm,被生毛,花密集,兩性花,花具短,花瓣粉紅色,雄蕊50枚伸出花瓣外,花有花盤、苞片、花萼和萼片,均被毛,蓇葖果直立,高約5mm,沿腹縫線有毛並具反折萼片,花期6-9月,果熟8-10月。 29. 寧夏枸杞:茄科枸杞屬。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葯。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以寧夏為主要產地,尤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是「寧夏五寶」之首的「紅寶」。 落葉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樹齡可達百年以上。由於其「棘如枸杞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得枸杞名。 30. 沙棘: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為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31. 衛矛:衛矛科衛矛屬。灌木,高約2—3米。小枝四棱形,有2—4排木栓質的闊翅。葉對生,葉片例卵形至橢圓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兩頭尖,很少鈍圓,邊緣有細尖鋸齒;早春初發時及初秋霜後變紫紅色。花黃綠色,徑約5—7毫米,常3朵集成聚傘花序。蒴果棕紫色,深裂成4裂片,有時為1—3裂片;種子褐色,有桔紅色的假種皮。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 32. 鋪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又稱鋪地松、鋪地龍、地柏、爬地柏,系柏科常綠匍匐小灌木,高達75cm,冠幅逾2m。枝幹貼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互輪生,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mm;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製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33. 沙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植株匍匐、直立或斜向生長;枝密集成片;幼樹上常為刺葉,壯齡樹多為鱗葉;球果呈倒三角狀球形或叉狀球形,成熟時呈褐色、紫藍色或黑色。在原產地多生於海拔1200m以上的沙地、荒山和林下,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澇窪。 34. 雞冠花:莧科青葙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35. 五彩石竹: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莖光滑多分枝,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花色豐富,有白、紅、黃、粉紅、紫紅、橙紅或具有斑紋,花期4月~10月,集中於4月~5月。適合花壇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原產中國,喜陽、耐寒,耐乾旱,忌澇,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質壤土。蒴果矩圓形,種子扁圓形,黑褐色。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可用於花壇、花境、花台或盆栽。 36. 虞美人:罌粟科罌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虞美人株高40~70cm,分枝細弱,被短硬毛。全株被開展的粗毛,有乳汁。葉片呈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單生,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花萼2片,橢圓形,外被粗毛。花冠4瓣,近圓形,具暗斑。雄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花柱極短,柱頭常具10或16個輻射狀分枝。花徑約5~6cm,花色豐富。蒴果杯形,成熟時頂孔開裂,種子腎形,多數,千粒重0.33克,壽命3~5年。 37. 醉蝶花:白花菜科醉蝶花屬。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被有粘質腺毛,枝葉具氣味。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枚,長橢圓狀披針形,有葉柄,兩枚托葉演變成鉤刺。總狀花序頂生,邊開花邊伸長,花多數,花瓣4枚,淡紫色,具長爪,雄蕊6枚,花絲長約7cm,超過花瓣一倍多,藍紫色,明顯伸出花外;雌蕊更長。花期7-10月。蒴果細圓柱形,內含種子多數。 38. 牽牛花: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莖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長4-15厘米,寬4.5-14厘米,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葉柄長2-15厘米,毛被同莖,花腋生。 39. 波斯菊:菊科秋英屬。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 約lOcm,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頭狀花序著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莖5一8cm。總包片2層,內層邊緣膜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申央部分均為黃色。瘦果有椽,種子壽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秋季。 40. 大麗花:菊科大麗花屬。大麗花多年生草木,顏色絢麗多彩,有紅、黃、橙、紫、白等色,十分誘人。植株高約1.5米,葉對生,是羽狀復葉。它的頭狀花序中央有無數黃色的管狀小花,邊緣是長而捲曲的舌狀花,有各種絢麗的色彩,花的嬌艷就是通過它顯示出來的。大麗花有膨大的塊根,其中貯藏著大量的養料,可作自身無性繁殖。它已成為世界著名花卉,遍布於各地的庭園中。大麗花還以抗污染植物著名。 41. 小麗花:菊科小麗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色絢爛,灼灼照人,花期又長,具有植株低矮,花期長,是優良的地被植物,也可布置花壇、花境等處,還可盆栽觀賞或做切花使用。花色五彩繽紛,盛花期正值國慶節,最適合家庭盆栽。 喜涼爽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低窪處也不宜種植。 42. 瓜葉菊:菊科瓜葉菊屬。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為高生種和矮生種,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葉片大形如瓜葉,綠色光亮。花頂生,頭狀花序多數聚合成傘房花序,花序密集覆蓋於枝頂,常呈一鍋底形,花色豐富,除黃色以外其他顏色均有,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花期1-4月。 43. 孔雀草:菊科萬壽菊屬。孔雀草的全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干。喜陽光,但在半蔭處栽植也能開花。它對土壤要求不嚴。既耐移栽,又生長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種子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中可自生自長,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南方,它的開花期為3至5月及8至12月。從播種到開花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內不加溫即可,晚霜後定植庭院、花壇或盆栽。 44. 馬藺: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產中國,中亞細亞、朝鮮亦有野生分布。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生長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叢、鹽鹼草甸中,可用於水土保持,鹽鹼地、工業廢棄地改造,園林綠化的地被、鑲邊或孤植等。全株入葯,有清熱、止血、解毒的作用。葉可作梆扎及草編材料。以草原區分布較為普遍。馬藺抗逆性強,尤其耐鹽鹼,是鹽化草甸的建群種。由於馬藺具有獨特的生態生物學特性和利用價值,正逐漸被用作水保護坡、園林綠化觀賞地被建設的優良材料。 45. 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性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後,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於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長江以南地區,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莖,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發出芽。
I. 路邊綠化花卉品種有哪些
路邊綠化花卉品種:
草本花卉:如天竺葵、球根秋海棠、風信子、鬱金香、菊仡、金盞菊、石竹、一 串紅、旱金蓮、鳳仙花、雞冠花、大麗花、全魚草、雛菊、羽衣甘藍、翠菊、千日紅、 含羞草、紫茉莉、虞美人、美人蕉、萱草、鳶尾、芍葯、蔥蘭等。
草坪與地被植物:常用的有天鵝絨草、酢漿草、虎耳草等。
灌木和小喬木:紅楓、小檗、南天竹、紫薇、木槿、貼梗海棠、臘梅、月季、玫瑰、山茶、桂花、牡丹、結香、平枝枸子、八角金盤、金鍾花、梔子、金絲桃、八仙花、迎春花、棣棠、拍杞、石榴、六月雪、莢迷等。
藤本植物:如洋常春藤、蔦蘿、牽牛花、紫藤、木香、凌霄、蔓薔薇、金銀花、常綠油麻藤等。
J. 杉木樹皮能制蘭花培養土嗎
杉木樹皮主要是稻穀殼、麥殼、草燒的灰,也稱為草木灰,富含鉀肥,可作為培養土配製材料,使之排水良好,土壤疏鬆,略偏鹼性。鋸木屑用鋸木屑堆制發酵後,與土壤配製,使培養土疏鬆,保水性能良好,是近些年來新發展的培養土材料。可用鋸木屑代替盆土。鋸木屑具備盆栽花卉土壤要求的全部條件,可單獨使用。但單獨使用時不能固定植物,因此多和其他材料混合使用,以增加其排水和透氣性能。普通鋸木屑呈中性,可種植君子蘭、蘇鐵、牡丹、月季;松木和杉木的木屑帶酸性,可種植含笑、米蘭、梔子、茉莉、杜鵑、蘭花等。經過發酵的木屑可製成培養土,辦法是將其裝入木桶或塑料袋中,澆足水,密閉置於高溫環境下,經過至天後將底部倒上來,再放一段時間,鋸木屑就會變成黑褐色的培養土。用這種培養土栽植花卉,保水、保肥、透氣性好,是代替盆土的好材料,使用時最好在已發酵的鋸木屑中加入其重量的人畜肥或餅肥,可成為很好的盆栽花卉培養土。此外,還有苔蘚、骨粉、河沙、塘泥、河泥、針葉土、草皮土、珍珠岩、蛭石等,均是配製培養土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