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節主題
⑴ 花朝節是什麼時候花朝節有哪些習俗
花會又稱“採摘蔬菜節”。漢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在農歷二月初二,也有元宵節在10月12日和15日。節日期間,人們一起下鄉賞花,稱為“郊遊”,姑娘們剪下五彩紙粘在花上,稱為“紅色賞花”。還有“獅子花”、“花仙燈”等習俗。加答:花朝節,簡稱花朝,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在中原和西南地區,農歷二月初二是花朝。在中國的南部和東北部,農歷二月十五日是花朝。
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這一傳統習俗的起源,其實是晦澀難懂,讓人摸不著頭腦。據《廣群芳譜》引述的《漢末集》和《秦中隋史集》記載,唐代長安、洛陽等地已盛行過花會習俗。《伯夷記》和《鎮陽縣志》也為它的起源提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唐代天寶年間,有一個叫崔宣偉的花扇,遠近聞名。一個二月的夜晚,一群花兒的精華美女走進了它的花園,對他說,這是為了迎接春天的盛開,能不能讓馮鳳峰的神頭離開,所以請他幫忙解決問題。
⑵ 想知道長沙省植物園11月有沒有什麼花展。。向日葵已經過了。。
七大花展各現魅力
今年的「春之歌」最美的春季花園系列花展將舉辦櫻花、風信子、鬱金香、珙桐花、杜鵑、牡丹、百種草花等七大特色主題花卉展覽。3月至5月間,植物園每個月都有鮮花盛開。據湖南省林業廳總工程師文振軍介紹,此次名花生態文化節品種多,規模大。其中鬱金香展是目前國內展出株數最多、種品最齊、面積最大的鬱金香展,展出200多個品種150萬株,面積達500多畝,盛開的成片五顏六色的鬱金香將組成「HAPPY2011」字樣,而展出的一些最新品種,為荷蘭鬱金香公司最新培育。可以說,長沙人看鬱金香不用去荷蘭了。經過多年精心培植,植物園目前擁有國內最好最美景觀的櫻花園區,園區內有櫻花樹20多個品種共計5000多棵,樹種中除了染井吉野櫻、日本晚櫻和綠櫻外,今年還引進了雲南櫻花、昆明早櫻、垂枝櫻、紅葉櫻等數個新品,品種和花色內容將超過武漢大學櫻花園,長沙人看櫻花也不用去日本了。牡丹花展將展出9大系列44個品種的各色牡丹花4000多株。另外,風信子花展、杜鵑花展、珙桐花(又名鴿子花)展、世界時令草花展也將各具特色,各展迷人魅力。
東西方花爭奇斗艷
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管理處黨委書記王明旭介紹,此次系列花展,本土的、外來的特色植物花卉大集合,展現出植物文化多樣性的特點。而在此次花卉生態節中,一些與花有關的活動,如2011國際森林年科普活動、我的童「畫」世界兼攝影比賽以及多場風格各異的音樂會,將自然生態與藝術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另外,中國的牡丹、杜鵑、珙桐與鬱金香、風信子等西方特色花同場展出,西域風情與東方特色可謂爭奇斗艷,屆時,一定會讓湖南遊客大飽眼福。
由於植物園周邊停車位不足,組委會在協調相關部門做好交通協調疏導工作的同時,提倡廣大遊客盡可能地乘公交車低碳出行。
⑶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六館分別是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六館分別是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百花館、花藝館、花棲館。中國花卉博覽會(簡稱「花博會」)始辦於1987年,是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被稱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
現如今全國各地也有很多的特色花木博覽會,如中國(夏溪)花木節、中國花卉交易大會、鄭州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蕭山花木節,沭陽花木節等等。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於2021年5月在上海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地區舉行。
首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於1987年4月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前兩屆為兩年一屆,從第三屆開始改為四年一屆,從第五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開始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申辦的方式確定花博會的舉辦地點。
⑷ 中國花卉博覽會幾年舉行一次
首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於1987年4月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前兩屆為兩年一屆,從第三屆開始改為四年一屆,從第五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開始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申辦的方式確定花博會的舉辦地點。
⑸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會花是什麼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會花是牡丹。
中國花卉博覽會簡介:
中國花卉博覽會(簡稱「花博會」)始辦於1987年,是中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被稱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現如今全國各地也有很多的特色花木博覽會,如中國(夏溪)花木節、中國花卉交易大會、鄭州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蕭山花木節,沭陽花木節等等。
2021年6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城市評定會議上了解到,鄭州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權,2025年,花博會將第一次在中部地區舉辦。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花卉博覽會_網路
⑹ 常州花博會的基本信息
主展區內建設6萬平方米的綜合館、1萬平方米的未來館、50萬平方米室外展區。同時還配套建設花藝廣場、觀光塔、慶典湖廣場、鮮花酒店、江南水鄉庭園景區和濕地公園。屆時將舉辦包括開閉幕式、慶典晚會在內的20多場活動,參觀人數預計超過200萬人次。
花博會地址設在「花都水城」武進區,「花博新城」坐落在風光秀麗的西太湖畔,展館設計兼備江南水鄉韻律和現代時尚品位,具有濃鬱江南詩情畫意的隆重慶典,將在西太湖水景廣場上演,屆時將生動再現大文豪蘇東坡客居常州時筆下描繪的「半壕春水一城花」的江南美景。
展會結束後,綜合館將成為國際會展中心,未來館將成為花卉科普館,室外展區將改建成花卉主題公園,確保場館永續利用;以後,將每年舉辦各類花卉展;依託「花木之鄉」的優勢,每年舉辦一屆「花木節」,經常性舉辦各類花卉展銷、文化活動和產業論壇,給花卉產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為了做好花博會籌辦、會期運營工作,常州市政府從常州市、武進區以及嘉澤鎮等各級政府部門中抽調精幹力量,組成花博會事務協調局。同時充分藉助「外腦」,聘請上咨市場咨詢公司等外部智囊機構,為花博會編制設施規劃方案、商業運作方案、接待方案、場館運營方案等,協助花博會事務協調局做好第八屆中國花博會的籌劃工作。 舉辦時間
2013年9月28日—10月27日
舉辦地點
武進西太湖畔,緊鄰花木之鄉——嘉澤鎮(夏溪鎮、夏溪花木市場、夏溪江南花都產業園),距武進中心城區10公里。
本屆主題
幸福像花兒一樣
會花
月季花
會徽
會徽「蝶戀花」
會徽作品設計將月季花朵與彩蝶的造型完美結合,取「蝶戀花」的寓意,契合了花博會美麗浪漫的展會特質,點明了本屆花博會「幸福像花兒一樣」的主題,同時也表明江蘇各級精心籌備,「羽化成蝶」,舉辦一屆最為成功的花博會的決心。
會徽造型中,花蕊部分是數字「8」的變形,巧妙、准確地傳達了本屆花博會為第八屆的信息,同時暗喻中國花卉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造型中,層疊的花瓣猶如舞動飄逸的綵綢,喜慶、吉祥、浪漫,符合中國傳統美學,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和美好寓意。
仔細端詳會徽作品,元素十分豐富,融合了常州市花——月季、武進春秋淹城「三城三河」、花博會蝶形主展館等地方元素,有強烈的常州地域特色。整件作品簡潔、大氣、優雅,整體靈動兼具美感,標識的儀式感較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
吉祥物
吉祥物「和和」、「美美」
吉祥物是以常州市花月季為元素設計的一對精靈寶寶,充滿江南人文氣息和地域特色。一男一女的造型組合,不僅具有清新浪漫元素和幸福美滿特質,還迎合了中國文化中講究「和合成對、好事成雙」的傳統理念。
吉祥物取名「和和」、「美美」。「和和」代表和諧社會、和睦關系,「美美」代表美好生活、美滿人生。「和和」、「美美」既緊扣了第八屆中國花博會「幸福像花兒一樣」的主題理念,也是打造幸福城市、實現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第八屆花博會概況
中國花卉博覽會始辦於1987年,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旨在集中展示中國花卉產業的豐碩成果,促進中外花卉產業交流與合作,被譽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從規模、影響上都已大大加深,正在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幸福像花兒一樣』是我們申辦『第八屆花博會』的主題,我們希望鮮花和幸福生活緊密相連,花卉走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王偉成莊重承諾,如果第八屆花博會能「花」開常州,我們將奉獻一屆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花博會;奉獻一屆江南特色、最為美麗的花博會;奉獻一屆市場最廣、產業最旺的花博會;奉獻一屆合作共贏、走向世界的花博會;奉獻一屆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的花博會;奉獻一屆持續發展、永不落幕的花博會,將本屆花博會辦成最精彩、最圓滿、最成功、最難忘、最和諧的一屆花事盛會。 主展區
建設面積1.8平方公里,主要由「一區兩館」(室外展區、綜合館、未來館)及配套景區組成。
主要建築和景觀包括:
室外展區:面積50萬平方米,是各展團室外布展的主要區域。
綜合館:6萬平方米,外觀形態宛若花瓣疊加的波浪,是各展團室內布展的主展館。
未來館: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整體是按樹葉造型設計的展覽溫室,設有動漫屋和創意展示廳,主要展示國內外新奇花卉精品、最新栽培模式和花卉生物技術,並通過動漫和多媒體等全新創意科技,開展夢幻互動體驗活動。
濕地景區:西太湖濕地生態保護區和水生資源景觀區,是水生花卉展區。
江南水鄉庭園景區:展示江南水鄉風貌和庭園花境的景觀區。
五彩花田:多種花卉連片種植的景觀區。
鮮花小街:花卉點綴的江南街景,是休閑、購物、餐飲服務區和花藝文化展演區。
花藝廣場:主展區的中心廣場。
慶典湖廣場:連通西太湖的水景表演廣場,承擔開幕式及大型主題活動。
觀光塔:高度88米,內外通透挺拔,頂層為旋轉餐廳和觀光平台,可以俯瞰整個展區。
輔展區
為緊鄰主展區的「一場五園」。「一場」即中國花卉交易會會場——夏溪花木市場,「五園」即江南花都產業園、紫薇園、玫瑰園、藝林園、盆景園。
夏溪花木市場:擴建至800畝,中國花卉交易會會場。花木市場南擴工程總投資4億元,規劃面積329畝,新市場的整體規劃突破交易功能,在家居園藝、園林創意、花卉會展、科研信息、物流配套、商務金融等方面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完善,引入先進管理模式,打造集展示、觀光、生態休閑、商務以一體綜合性現代化花木市場。
江南花都產業園:產業園規劃面積3000畝,由花卉生產、花卉交易、綜合服務和新農村安居四大功能區組成。
紫薇園:作為花博會重要的輔展區之一,紫薇園規劃以「花都水城--花都之核」為理念,把嘉澤鎮紫薇主題園建成以紫薇為主題,集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科研、人防疏散基地為一體的國家4A級風景旅遊勝地,世界上首個現代化的紫薇集散地,長三角最美最先進的「紫薇主題公園」,獨具蘇南特色的農業生態園,休閑旅遊觀光的勝地。紫薇園一期佔地155.1畝,主要包括紫薇會所、紫薇苑、溫泉小鎮等。
玫瑰園:面積500畝,珍稀玫瑰品種種植園。
藝林園:藝林園總投資2億元,佔地總面積160畝,園內綠水環繞、古樹參天,是大規格苗木快速生根、觀賞竹類快速繁育、觀賞植物造景研究基地。
盆景園:面積600畝,由盆景生產基地改擴建成的精品盆景展示園。
⑺ 世界各國「花的節日」有哪些
日本櫻花節 櫻花節是日本最富有群眾性的民間節日。節日里,五顏六色的綵球、彩燈被高高懸掛在風景區或神社寺廟里,與粉妝玉琢、燦若雲霞的櫻花交相輝映。入夜,燈火齊明,人們雲集在櫻花樹下,對花暢飲,饒有情趣。 保加利亞玫瑰節 每年的第一個星期天,「玫瑰之國」保加利亞都要在位於巴爾干山「玫瑰谷」中的村鎮上舉行盛大的玫瑰節活動。人們用歡歌載舞驅散耕耘的辛苦,迎接玫瑰豐收年。 斐濟紅花節 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的紅花節於每年八月份舉行,為時一周。紅花學名木槿,是一種常年開花的熱帶灌木,深受斐濟人喜愛,常用它來作為頭飾與裝點居室。紅花節期間,首都蘇瓦市擠滿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全城彩旗飛舞,熱鬧非凡。 奧地利水仙花節 每年五月下旬,奧地利的巴特奧塞要舉行一屆水仙花節,花節期間選出當年的「水仙皇後」和「水仙公主」,氣氛十分熱烈。巴特奧塞的水仙花節是奧地利規模最大的花節,每年吸引大批遊客甚至有些外國遊客專程前來觀賞。 墨西哥仙人掌節 墨西哥素有「仙人掌之國」的別稱,每年八月中旬,都要在米爾帕阿爾塔地區舉辦仙人掌節。節日期間,張燈結綵,四周搭起餐館,專做仙人掌食品出售;同時,展出各種仙人掌製品,如蜜餞、果醬、糕點以及以仙人掌為原料製成的洗滌劑等生活用品。 荷蘭鬱金香節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每到暮春時節的五月十五日、鬱金香盛開之時,便舉辦鬱金香節。節日里人們用五顏六色的鮮花紮成花車。歡樂的人們頭戴花環,揮舞花束,簇擁著「鬱金香花王」,浩浩盪盪地穿街過市,形成鮮花的海洋。每年節日,全世界幾十萬人慕名而觀光,盡興而歸。 南斯拉夫含羞花節 含羞花是南斯拉夫的報春花,當各地還是嚴寒的冰雪,二月的黑山共和國亞得里亞海濱,漫山遍野金黃色的含羞花已透露春的氣息。從一九七○年起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含羞花節活動。節日期間的海濱到處是人流花海。姑娘們向客人贈酒和乾無花果,婦女們用油煎小魚迎賓客。晚上舞會是花節的高潮。 美國杜鵑花節 在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莫比爾,每年三月一到,為期兩個月的杜鵑花節就開幕了。花節的高潮在三月三十一日,這一天城裡要舉行盛大花車遊行,隊伍長達三十多英里,全城到處都裝飾著鮮花,處處充滿節日氣氛。在花節期間還有各種音樂、園藝、體育比賽和其他表演項目。 美國山茶花節 美國薩克拉門托,到處都有山茶花,享有「世界山茶花都」的盛譽。每年三月二日到十一日,是傳統的山茶花節。屆時,全城男女老幼,無不簪花掛朵,大街小巷,處處花團錦簇,清香四溢。 日本菊花節 日本除盛行櫻花節外,在每年農歷九月初,還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菊花節。節日里,人們到處擺滿菊花,並舉行菊花酒會,一邊品嘗著菊花酒,一邊欣賞著五彩紛呈的菊花。各地還舉辦菊花展覽,其中以本州福島摹婦棧ㄈ伺肌棺釵???U庵鍾鎂棧ㄗ笆蔚募偃恕⒂心杏信?⒂欣嫌猩佟⒂寫?等宋錚?燦欣??⑿邸? 泰國花車節 清邁是泰國花卉出口的重要基地。素有泰國「花城」之稱。二月的清邁,花香處處,在這美好的季節,清邁人民每年都舉辦花車節,為時三天。節日的高潮以鮮花裝飾(一輛花車一個主題並坐著「花卉小姐」)的花車遊行。最後由評委選出最佳「花卉小姐」。 此外,還有印度的茉莉花節,加拿大的楓糖節,阿根廷的花市節,義大利的鮮花節等;在我國,花卉節就更多了,如蘭花節、荷花節、牡丹花節等
⑻ 舉例簡述世界各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和現狀
(1)義大利。義大利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在義大利的旅遊業中,農業旅遊屬於新興的生力軍,是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的旅遊產業。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形成了早期的農業旅遊。經過了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為止,義大利全國20個行政區,已全部開展農業旅遊活動,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區最為突出,每年接待國內外農業旅遊者高達20萬人次。
(2)法國。法國既是歐洲第一農業大國,也是世界旅遊業大國,這為法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20世紀70年代,法國國內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風潮,並開辟人工菜園活動。各地農民積極響應,紛紛推出了農庄旅遊,並組建了全國性質的聯合經營組織。近年,法國人又推出了全新的「農庄旅遊」業,將農業旅遊徹底產業化,全國有1.6萬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以供遊客體驗農家生活樂趣。1988年,法國設立了農業及旅遊接待服務處,並結合此後法國農業經營者工會聯盟、國家青年農民中心和法國農會與互助聯盟等專門農業組織,聯合成立了「歡迎您到農庄來」的聯合經營組織,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旅遊。現在,這種農業旅遊能夠為法國農民帶來每年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全國旅遊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歐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國家,發展鄉村旅遊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在1986年前後開始起步,1992年以後快速發展,目前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海濱旅遊,成為西班牙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視鄉村旅遊,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個鄉村旅遊點度過的。鄉村旅遊使西班牙的農村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也使農村的設施和環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農民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但農業產值卻很高。過去5年裡,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增長了93%,其中89%的遊客是西班牙本地人。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年有超過200萬的西班牙人遠離城市到內地的農村旅遊。
(4)美國。在美國,農業旅遊業被稱為是「鄉村旅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之後,旅遊業逐漸成為了世界上發展勢頭最強勁並且持久不衰的產業。而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鄉村旅遊就開始在美國長盛不衰。
這是由於一方面,美國政府發現鄉村旅遊與傳統的工業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卻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壞環境,甚至有助於環境的保護;對於員工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低。美國農村一直地多人少,開展鄉村旅遊不僅彌補了農業勞動力的短缺,還能幫助農場主就近推銷農副產品。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對於鄉村生活的獵奇、回歸大自然的心理,越來越多的遊客不滿足於對美國幾個窗口城市的走馬觀花式的游覽,他們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國內部地區的文化、歷史、風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齡化,使得鄉村旅遊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美國的農業旅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振興農業地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農場主在鄉村旅遊的內容和項目上不斷推陳出新,以吸引更多的遊客。除了採摘果品、飼養小動物、垂釣比賽、露營野炊等傳統活動,還新增了綠色食品展、珍稀動物展覽、農場博物館、鄉村音樂會等活動,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
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美農業地區經濟普遍下滑,但農業旅遊成了唯一有所增長的領域。根據美國旅遊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46%的美國成年人在2005—2007年間曾參加過鄉村旅遊。在美國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農場從事鄉村旅遊,其產值達到3500多萬美元,其中38%左右來自農產品的直接銷售。
(5)馬來西亞。1985年,馬來西亞根據農業部的計劃,建立了一處農林旅遊區,作為農林示範、農林生態保護,開展農業旅遊參觀。從1992年起,將7月2~9日定為一年一度的「花卉節」,以花卉為主題,發展農業旅遊。隨著花卉生產的興起,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實現了花卉的基地化、產業化,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更多的遊客,使馬來西亞旅遊業連年創下佳績。1994年旅遊業外匯收入達到90億馬幣,成為排名第三的產業。1995年,馬來西亞成功舉辦了國際花卉展銷會,成為東南亞地區權威性的國際花卉展。
(6)日本。相對於歐洲,亞洲的農家生態旅遊起步較晚。其中,日本的農業旅遊發展相對較早。其特點在於各地的農場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點,營造富有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設立貼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務設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日本的農家旅遊活動豐富多彩,旅行社組織遊客參與春天下農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魚撈蝦、草原放牧、牛棚擠奶等一系列體驗性極強的務農活動。參加的人員有研究人員、學生、職員、公司白領等。
在日本的岩手縣有一座具有百餘年悠久歷史的民間綜合性大農場,名為小井農場。自1962年以來,農場先後開辟觀光農田40公頃。農場中分立了多個主題的區域,動物農場專門用來飼養各種家禽家畜以供人們觀賞逗玩,同時也可以學習到一定的飼養知識;遊客在欣賞完牧場館擠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過程後,還能購買到新鮮出爐的奶製品;別具特色的農具館,展示了各種各樣新奇古怪的農業用具,從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現代化的機器工具都一一陳列於其中,遊客們能夠在這里了解到日本農業發展的歷史。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展,在日本也興起了很多的觀光型農庄。人們只需要購買一張門票便能夠在農庄內自由的觀賞各種瓜果蔬菜、花草樹木,同時也有一些農庄提供了採摘樂趣的體驗活動,欣賞之餘還能夠帶走自己採到的新鮮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銳意創新,培養人才」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運動,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興了大分縣的農村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項運動中,很多村莊都將自己的傳統風俗文化作為特色品牌大力宣傳和弘揚,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慕名而來。
近年來,務農旅遊在日本也逐漸升溫。東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為中心,組織遊客去農村體驗農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區的旅遊團還可以參加捕撈虹鱒魚和採集、加工海帶等活動。
(7)韓國。韓國的鄉村旅遊起步比較晚。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周邊的漁村出現了很多「觀光農園」和「度假鄉村」。這些農園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閑、體驗、收獲的活動,滿足了城市人放鬆身心的需求,農民也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漁村中有規定20人以上的團體遊客在村內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遊客則會被分配到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戶家中去享受農村式的聚餐,讓遊客吃得開心、吃得健康。這些觀光農園最初多是農民自發組建的。隨著韓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輕人都進入城市尋找工作,農村勞動人口下降,僅依靠種植糧食獲得的收入也不斷減少,而很多農戶的一些房屋被閑置。於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一些農村居民搞起了農家樂一類的鄉村旅遊,讓城裡人來農村吃吃飯、參與勞動,之後收取客人一定的費用。沒想到,這樣的農家旅遊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熱烈歡迎,周末或節假日來農村進行這樣休閑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由於生意的紅火,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效仿這種形式的農家旅遊,經營著自己的農庄。不久之後,韓國的農業部門也發現了這種旅遊模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道路,於是大力提倡和推動鄉村旅遊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政策。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提供的資料表明,韓國農村觀光和民俗市場的規模,2001年約為28400億韓元,到2005年達到了51100億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