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花卉圖片
Ⅰ 這是什麼植物啊
您好:>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幫助: 這可能不是毛地黃,而是風鈴草。你可以去仔細看他們的葉子,毛地黃的葉子邊緣是毛刺狀,且較直,而風鈴草的葉子雖然也是參差不齊,但有明顯的褶皺,就像波浪式那樣的,應該很明顯。而且毛地黃顯然要比你照片中的植物魁梧許多,而且葉紋葉脈也沒有那樣明顯。我專門找的這張照片就是能看出來區別的。 【基本信息】 學名:Campanula medium L. 英文名:Bellflower、Canterbury bell 別名:鍾花、瓦筒花,屬桔梗科、風鈴草屬。 科目:草本花卉 花(果)期:花期4月-6月 產地:南歐 風鈴草又名鍾花,原產南歐。株形粗壯,花朵鍾狀似風鈴,花色明麗素雅,在歐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園中常見的草本花卉,常以它表達健康、溫柔的愛。在我國尚處於引種階段,但在花卉商場和藝術拖花中可見到。 桔梗科(Campanulaceae)風鈴草屬(Campanula)植物,約300種,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鍾狀,通常藍色,主要原產於北溫帶、地中海地區和熱帶山區。有許多栽培觀賞種。 美洲風鈴草(C. americana)原產於北美潮濕林地,花穗可高達2公尺(6呎),花淺碟狀,花柱長而彎曲。仙女針(C. cochleariifolia)花鍾狀,花管深而下垂,藍色至白色,隨風搖擺,叢生於山地石堆。義大利風鈴草(C. isophylla)是一個蔓生種,常盆栽,花星狀,著生於小枝,紫堇色、藍色或白色。風鈴草(C. medium)產於歐洲南部,兩年生,花杯狀,粉紅、藍色或白色,花穗較大。桃葉風鈴草(C. persicifolia)產於歐亞大陸,見於林地和牧場,花穗梗細,高3090公分,鍾狀花具長柄,開口向外。匍匐風鈴草(C. rapunculoides)產歐洲,因其根狀莖延伸而得名,已在北美歸化。C. trachelium產歐亞大陸,在北美歸化,粗糙、直立、被毛,花淡紫色、漏斗狀、簇生。牧根草風鈴草(C. rapunculus)產於歐亞大陸和北非,二年生,栽培食用其蕪菁狀根及葉,味辛辣,常用做沙拉。花穗直立向上,鍾狀花具長柄,淡紫色;莖生葉窄,基生葉寬橢圓形。C. carpatica花淡紫色至白色,碗狀,具長柄,著生莖上。株高1525公分(610吋),產於歐洲東部,在林地和牧場叢生,有很多變型。其他歐洲產的栽培觀賞種有叢生風鈴草(C. glomerata)、乳白花風鈴草(C. lactiflora)、闊葉風鈴草(C. latifolia)等。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株高約1米,多毛。蓮座葉卵形至倒卵形,葉緣圓齒狀波形,粗糙。葉柄具翅。莖生葉小而無柄。總狀花序,小花1朵或2朵莖生。花冠鍾狀,有5淺裂,基部略膨大,花色有白、藍、紫及淡桃紅等。花期4月-6月。 風鈴草園藝品種有:矮生種、爽套種,其花萼的花冠同色同形,形成內外兩層。杯碟種,花萼呈瓣狀、與花瓣同色,張開的碟,直徑可達7.5厘米,花冠種狀如杯。 [編輯本段]【習性】 原產南歐。喜夏季涼爽、冬季溫和的氣候。喜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 【栽培技術】 繁殖:用播種繁殖。當種子成熟後立即播,次年植株可以開花。如秋涼再播,多數苗株要到第三年春末才開花。 管理:注意越冬預防涼寒,需要低溫溫室。長江流域需要冷床防護。小苗越夏時,應給予一定程度的遮蔭,避免強烈日照。 發芽期----准備階段 穴蠱:建議使用大穴盤,如,200號穴盤,用穴盤培養風鈴草可節省苗床空間,因為風鈴花發芽時間長,幼葉的生長緩慢。 基質PH值:5.5-6.0 發芽期----第1階段 胚根在10-12天內出現 外觀特徵:第1階段後期,胚根已經出現。 飽和水份:在基質中播種。水份必須保持在基質上部,不要覆蓋種子。 濕度:在胚根出現前應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 基質溫度: 60-65°F(15-18℃) 基質EC:<0.5 發芽期----第2階段 外觀特徵:第2階段後期,根長1.27-0.64厘米,子葉已經出現。 水份:基質應潤濕,但不應飽和,防止水分過少而萎蔫,如果有必要,應在新生幼苗上覆蓋一層粗粒蛭石來保濕。 基質溫度:見第1階段 施肥:風鈴草只需少量施肥,如要幼苗快速生長,可在施用30-50PPM鈣氮肥的基礎上再施鈣肥。 基質Ec值:0.5-0.75 光照:短光照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長。發芽不需光照。風鈴草屬(Campanula)的一種 發芽期----第3階段 外觀特徵:第3階段末,根系深入穴盤,出現幾片真葉。 水份:基質應稍稍潤濕,但不應浸透,防止種苗過分乾燥而萎蔫。 基質濕度:見第1階段 化肥:見第2階段 基質Ec值:見第2階段 光照:見第2階段 發芽期----第4階段 外觀特徵:第4階段末,根系 充滿盤穴。水份:在兩次澆水期間,保持基質稍微的乾燥,但不要使植株因缺水而萎蔫。 基質溫度:58-60°F(14-60℃)晚間,65-70°F(18-21℃)白天。 施肥:見第2階段 基質Ec值:見第2階段 光照:見第2階段 生長期 與海棠相似,風鈴草開始生長很慢,但在根系長成之前,就應該將植株移至最終生長的盆缽中。 基質:選擇排水性能良好的多孔基質,在秋冬季節,溫度和光照較低.基質慢慢變乾的條件下,這一點尤其重要。 基質PH值:5.5-6.0 水份:在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稍乾燥一點,但不要使植株因缺水而萎蔫。 溫度:夜間58-60°F(14-60℃)白天65一70°F(18-21℃),當活躍的根系生長出現時,夜間溫度可降至50-55°F(10-13℃),低溫度可持續至上市季節。 施肥:如要植株快速生長才需施肥,施用100-50PPM的氮肥。 基質Ec值:1.0.Stella系列對鹽敏感,如有需要,可不定時的降低Ec濃度。 光照:風鈴草喜長日照,每天14小時光照可以自然開花,如果要提早花期,需4小時間斷黑夜30天的處理。出現15片真葉時進行光處理。如果光照開始時,植株太小,只對初生長處理,次生長將處於生長力旺盛狀態。 生長調節和摘心:風鈴草不須生長調節和摘心。在生長早期,風鈴草外觀零亂,但在後期生長中植株會自然整齊緊湊。 常規害蟲: Thrips,Spidernites。 常見病害: TomatoSpotWiltwirus,lmpatiensNec-roticSpotVirus。 種植安排:風鈴草是喜涼植物,應在冬季生長數月,第二年春天完成生活史,光照時間至少每天14小時,觀賞期長,從現蕾至開花大約需30天,如果進行長日照處理,應在11月播種,在自然條件下,一,二月播種,夏季可長成。 【園藝品種】 矮生種、爽套種,其花萼的花冠同色同形,形成內外兩層。杯碟種,花萼呈瓣狀、與花瓣同色,張開的碟,直徑可達7.5厘米,花冠種狀如杯。常見品種有藍色的「藍鍾」,紫色的「紫晶」,白色的「鈴檔」,粉紅的「尖項」等。 【應用】 風鈴草主要用作盆花,也可露地用於花境。風鈴草適於配置小庭園作花壇、花境材料。若用風鈴草和觀賞向日葵為主材,配上常春藤、海金砂、絲石竹籃插、表現生機蓬勃、欣欣向榮的歡樂氣氛。如以紫色風鈴草為主花,配上白色百合、飛燕草、天門冬做花插,將顯得嫻靜柔美。 花壇表現:作為一年生花卉,風鈴草在冬季溫暖地區越冬,可用於花壇,岩竹園或園林中的邊境或邊緣種植。盆栽於可15-20厘米花盆中的風鈴草可放在半陰至全陽光下養護。 【花語】風鈴草(Canterbury Bell) 1.創造力。紀念西元五世紀義大利聖人坎特帕里的大主教-聖帕里努斯,他的藝術天份為人們創造了許多優美的詩歌。因此,這種花的花語是創造力。凡受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本身即具有非常優異的創造力,也因此具有一股吸引人的藝術氣質,個性獨立自主,不喜歡依賴別人. 2.來自遠方的祝福。 3.感謝。喜歡此花的你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別人給你的恩惠,你會銘記於心。 4.溫柔的愛。 【箴言】人沒有十全十美的,包括你自己。 【傳說】希臘神話中出現的風鈴草,被太陽神阿波羅熱愛。嫉妒的西風便將圓盤扔向風鈴草的頭,這時流出來的鮮血濺在地面上,便開出了風鈴草的花朵。
Ⅱ 花海花田,有哪些拍法
花海花田,有哪些拍法?花海伴隨著春風,翻滾著細柔的浪花,花海映襯著遠處秀麗的山峰、蜿蜒的小路、清澈的流水、粉牆黛瓦的房舍,皆融匯到花海,多麼燦爛美妙的畫卷!那麼,花海花田,有哪些拍法
1、把握拍攝時間
要想拍好花海,把握時間至關重要。如六月份薰衣草剛剛開放,可能並沒有大家在電視上或者圖片上看到的那種美感,應該說七八月份是去賞薰衣草的最好時候;再如油菜花的花期較長,一般都在一兩個月左右。初開的時候,淺黃和嫩綠交織在一起,很清新;盛開的時候,金黃一片,非常燦爛。
▲油菜花中間常常夾雜著具有徽派風格的民居
以上幾點便是給大家一些花海的拍攝參考,如果在拍攝中注意到這些思路,能靈活應用,相信實踐出真知。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想了解更多攝影技巧,歡迎關注【墨染印畫】
Ⅲ 家庭花卉按花卉的自然分布有哪些分類
1.熱帶花卉指自然生長在赤道兩側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的觀賞花卉資源,也包含一些亞熱帶(介於南回歸線23.5度~40度之間的地帶)花卉,如萬壽菊、非洲菊、唐菖蒲、鳳梨、山茶、映山紅、鳳仙花、蘇鐵、美人蕉等。
2.溫帶花卉生長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極圈至回歸線之間的觀賞花卉,如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牡丹、菊花、一串紅等。
3.寒帶花卉寒帶氣溫較低,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無明顯的四季變化。生長在寒帶地區(南北緯66.5的緯線圈內)的花卉稱為寒帶花卉,如金緣綠絨蒿、總狀綠絨蒿、雪蓮、山丹百合、點地梅、龍膽等。
4.高山花卉通常是指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花卉。高山中常生長有許多珍奇花卉,因它們大多分布在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而鮮為人知,著名的杜鵑、報春和龍膽中的大部分種類就是高山花卉的典型代表。
5.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泛指生長於水中或沼澤地的觀賞花卉,與其他花卉有著明顯不同的習性,即對水分的要求和依賴遠遠大於其他各類,因此也構成了其獨特的習性。水生花卉種類繁多,中國有150多個品種,是園林、庭院水景園林觀賞花卉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品種有阿芬椒草、阿根廷蜈蚣草、埃及莎草、矮皇冠草、巴戈草、白花睡蓮、百葉草、寶塔草、荸薺、波浪草、茶葉草、菖蒲、長艾克草、蒓菜、慈姑、粗梗水蕨、大噴泉、大水蘭等。
6.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強,適合在岩石緣、假山、水景盆中栽培的花卉。主要特點是植株低矮,生長緩慢,生長周期長,耐瘠薄和干早。其中以宿根和球根類花卉為主,能夠長期保持低矮和優美的葉叢。如銀蓮花、秋牡丹、接斗菜、風鈴草、石竹、金絲桃、各種鳶尾、亞麻、月見草、福祿考、白頭翁、虎耳草、景天、費菜等。
7.沙漠花卉在沙漠環境條件下能生存的花卉植物,主要特點為抗旱,一般的沙漠花卉葉子都比較小,以減少蒸騰作用帶來的水分流失。主要代表為仙人球、蘆薈、肉蓯蓉、百歲蘭、金琥、生石花、仙人掌、白刺、巨人柱、沙棘、長穗柳、沙蔥、白麻、沙漠玫瑰、羅布麻、海星花、棒槌樹、鹽生草、紅柳等。
Ⅳ 跪求花名,兩月前在花卉買的多肉,忘記叫什麼名了,跪求花名
女王花笠,又名扇貝石蓮花、女王花舞笠,是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多肉植物(內多漿植物)。由美國加利福容尼亞州的育種師Dick Wright於1964年培育。特徵是呈大波浪狀褶皺的紅色葉緣和氣質高貴的粉紫色調。拉丁名意為「子午線」。
Ⅳ 彼岸花有幾種顏色,有沒有橘黃色
彼岸花就是紅花石蒜,學名Lycoris radiata,沒有黃色的。 不過,在石蒜中,有一種黃花石蒜,也叫忽地笑,學名:Lycoris straminea. 與彼岸花基本一樣,就顏色不同。 可能有人就把它當作黃色的彼岸花了。 圖: http://www.hillkeep.ca/images/Lycoris_aurea.jpg http://www.cnhua.net/UpFiles/Picture/200601/2006010105252690586.JPG 彼岸花有白色品種: http://images.blogcn.com/2007/5/4/5/xinmu1984,20070504170821563.jpg
Ⅵ 關於彼岸花
【花卉名稱】曼珠沙華
【學名】Lycorisradiata
【科名】AMARYLLIDACEAE(石蒜科)
【其他標准名稱】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Shorttube Lycoris ,中文名紅花石蒜,日文:曼珠沙華 (紅色彼岸花)
【別名】彼岸花、蟑螂花、龍爪花、老鴉蒜、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紅花石蒜等
【原產地和主要分布】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宋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目前廣泛分布於東亞各地,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分布。日本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到北九州島的,
【科屬】石蒜科,石蒜屬。
曼珠沙華(manjusaka)——紅色彼岸花
曼陀羅華(mandarava)——白色彼岸花
【形態特徵】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
【生長習性】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
【栽培】一般在開花後分球栽培為宜,栽培時施以足夠基肥,以土蓋沒球莖,澆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極易養活,保持濕潤一年都不會死。
【主要應用】
紅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
石蒜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不可隨意食用,但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雖有毒性,但是球根經過處理可以食用,也作為葯材來使用。
從石蒜的根莖中提取「加蘭他敏」可用以治療小兒麻痹症,國外已開始利用,我國專家也在深入開展研究,開發葯物造福人類。
葯用鱗莖:含有多種生物鹼,如石蒜鹼、石蒜胺鹼、加蘭他敏等。具有祛風消腫、解毒抗癌作用。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肝
癌,並試治肺癌、卵巢癌、宮頸癌、淋巴癌。
由於石蒜往往盛開在墓地附近,色澤鮮紅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禮節日),加之石蒜葉落花開,花落葉發,永不相見,因此在日本傳說中,此花便帶上了死亡和分離的不祥色彩,較常用於喪禮。然而在中國並無此種說法,石蒜反因其鮮艷色彩而成為常見的喜慶用花。
【葯理學】
根據中醫典籍記載,紅花石蒜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葯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誤食,可能會導致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有生命危險。
根據葯理學研究,紅花石蒜鱗莖的主要葯用成分是各種石蒜鹼和加蘭他敏。石蒜鹼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並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對阿米巴痢疾亦有療效。加蘭他敏為可逆性膽鹼酯酶抑制劑,用於脊髓灰質炎等中樞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癱瘓、重症肌無力等。目前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業規模提取。
【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相關神話傳說】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華,紅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稱為Red Spider Lily。人稱「草莫見花莫見」。在日本被稱作マンジュシャゲ,發音是曼珠沙華,花語是「分離/ 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 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石蒜類的特性是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是說,葉掉光了,花才開始生長,雖是同根生,但兩者從不相遇,從沒見過對方。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回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在春分前後3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3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曼珠沙華開在春秋彼岸,非常准時,所以又叫彼岸花.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
花開開彼岸
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有葉子時看不到花
花葉兩不相見
生生相錯
1.傳說中,
彼岸花是開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樣絢爛鮮紅的花。
有花無葉。
當靈魂度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
曾經的一切留在了彼岸,
開成妖艷的花。
從前從前,一個長相奇醜無比的鬼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可正因為他丑,姑娘並不愛他,出於愛戀,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來,後來,來了一個武士,他救出了姑娘並與她相愛,而同時,武士用劍斬殺了鬼。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愛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為彼此愛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卻很多很多。於是,彼岸花成了來自黑暗的愛情使者,因為它見證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2. 另外的傳說: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開在陰歷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3. 彼岸花---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 也叫引魂花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
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4.傳說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由於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叢林,與埋葬死者的地方有所牽連,所以別名為死人花……春分前後三天稱為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稱為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但是,它卻有白色的,看上去非常的聖潔和美麗。
5.也有這樣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折磨著。 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蔓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這種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分開,在下一世再跌入詛咒的輪回。
在《布拉格紅人館》中,彼岸花被當作一種詛咒和懲罰,這種懲罰不會取對方的生命,也不會傷害肉體的任何一部分。凡是懲罰的人身體上都會出現一塊彼岸花的Tattoo,隨著時間漸漸變深。這塊Tattoo會詛咒被懲罰的人永遠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彼岸花的花與葉,花開時葉已落盡,葉長出時花已凋謝,即使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遠不能在一起。
【名字來源】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佛典中也說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別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於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日本在日高市巾著田盛開彼岸花,之前在 Yahoo Travel 有看過介紹 秋天賞紅葉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開的彼岸花 日經新聞也有報導過,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來北九州 由於「秋彼岸」之時開花,因而稱之「彼岸花」 彼岸花字面上看來,後來常常也被用為佛教的「彼岸」之意 有毒性的關系,有種在農地旁邊,防老鼠之類的小動物 為了小朋友的安全,也常被種植在遠離的墓地周邊 因此也稱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眾多別名 不難見出外型與特性給日本人很多想像空間,引申出現在這么多意思
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它美麗而憂傷的名字來自法華經<摩訶曼陀羅華蔓珠沙華>,為天界四華之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彼岸花開開彼岸,相傳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
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這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人們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顏色有如鮮血,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佛曰:
梵語波羅蜜
此雲到彼岸
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為此岸
離境無生滅
如水常流通
即名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謂之此岸
超脫生死的境界
謂之彼岸
是涅磐的彼岸
佛說彼岸
無生無死
無苦無悲
無欲無求
是個忘記一切悲苦的極樂世界
而有種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於弱水彼岸
無莖無葉
絢燦緋紅
佛說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時,
只一團火紅;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註: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傳說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
就像生與死只有輪回可以跨越一樣,渡過「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費的,沒有路費的靈魂將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會被船夫丟進「三途河」。那些無法渡河的靈魂在輪回慾望的驅使之下,會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沒有浮力,而且還具有能夠腐蝕靈魂的劇毒。那些下水的靈魂將永遠沒有上岸的機會了,只能變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遠無法轉生的痛苦和徹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對其它還有輪回希望的靈魂產生了妒忌。只要有靈魂落水,他們就會一擁而上,將其拉入河底也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水鬼。)
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法華經·卷一》
【花語】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Ⅶ 圖片中的彩色花草叫什麼
變葉木,亦稱變色月桂(variegated laurel)。大戟科(Euphorbi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Codiaeum variegatum。葉革質,色彩鮮豔內、光亮。常容盆栽,在熱帶為灌叢。原產馬來西亞及太平洋地區。可高達6公尺(20呎)。葉片含花青素,單色或綠、黃、白、橙、粉紅、紅、大紅及紫等,諸色相雜。葉長10~15公分(4~6吋),形態因品種不同而異,呈細長線形、披針形、卵形或有深裂。變葉木以其葉片形色而得名,其葉形有披針形、卵形、橢圓形,還有波浪起伏狀、扭曲狀等等。其葉色有亮綠色、白色、灰色、紅色、淡紅色、深紅色、紫色、黃色、黃紅色等。
Ⅷ 正面綠色背面紫色這是什麼花(圖片)
仙客來
球根花卉,塊莖花卉。仙客來塊莖扁圓球形或球形、肉質。葉片由塊莖頂部生出,心形、卵形或腎形,葉緣有細鋸齒,葉面綠色,具有白色或灰色暈斑,葉背綠色或暗紅色,葉柄較長,紅褐色,肉質。花單生於花莖頂部,花朵下垂,花瓣向上反卷,猶如兔耳;花有白、粉、玫紅、大紅、紫紅、雪青等色,基部常具深
紅色斑;花瓣邊緣多樣,有全緣、缺刻、皺褶和波浪等形。花瓣通常五瓣。[
Ⅸ 今天買了一株觀綠植物,叫旋轉美人鐵,想知道學名叫什麼
朱蕉,常綠灌木,百合科
Ⅹ 三色堇的資料、圖片、花語...
三色堇,又名三色堇菜。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地上莖較粗,直立或稍傾斜,有棱,單一或分枝。基生葉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具長柄;莖生葉葉片卵形、長圓狀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圓或鈍,基部圓,邊緣具稀疏的圓鋸齒或鈍鋸齒;上部葉葉柄較長,下部者較短;托葉大型,葉狀,羽狀深裂。花大,直徑約3.5-6cm,每個莖上有3-10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黃三色;花梗稍粗,單生葉腋;小苞片對生,極小,卵狀三角形;萼片長圓狀披針形,基部附屬物發達;上方花瓣紫堇色,側方及下方花瓣均為三色;距較細,長5-8mm。蒴果橢圓形,長8-12mm,無毛。花期4-7月,果期5-8月。
三色堇花語是快樂、沉思、思慕、快樂、請思念我。不過在不同國家,代表花語也不同,在法國代表的花語是愛情,在英國代表的花語是跳起來吻我,在義大利代表的花語是想念我吧。它的寓意也很好,藍色寓意著期待,紅色寓意著思念,白色寓意著純真,藍紫色則寓意著無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