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水培花卉的論文

水培花卉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4-30 03:44:21

⑴ 我想詳細了解水培花卉 小天使 瑪麗安 紅寶石 水仙的 資料

水培花卉
開放分類: 科學、植物、花卉

水培花卉

水培花卉是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手段,對普通的植物、花卉進行馴化,使其能在水中長期生長,而形成的新一代高科技農業項目。水培花卉,上面花香滿室,下面魚兒暢游,衛生、環保、省事,所以水培花卉又被稱為「懶人花卉」。

它通過實施具有獨創性的工廠化現代生物改良技術,使原先適應陸生環境生長的花卉通過短期科學馴化、改良、培育,使其快速適應水生環境生長。再配以款式多樣、晶瑩剔透的玻璃花瓶為容器載體,使人們不僅可以欣賞以往花的地面部分的正常生長,還可以通過瓶體看到植物世界獨具觀賞價值的根系生長過程。而且還可以在透明的花瓶內養上幾條小魚,形成水中根系錯綜盤雜,魚兒悠閑游暢的獨特韻味,其景美不勝收……。

一、 水培花卉的技術要求

從植物生長過程的周期來看,水培花卉技術有兩個技術階段需要引起重視;一是幼苗的培育階段,即水繁工序的進行;二是植物成品的護理階段,即用戶進行個人操作的水培工序。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工作,遵循正確的栽培規則並留意養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看到漂亮、清潔、高雅、健康的水培花卉走進千家萬戶了。

1、水繁培植苗床的建立及方法

水繁的苗床必須不漏水,多用混凝土做成或用磚作沿砌成用薄膜鋪上即可,寬1.2-1.5米,長度視規模而定,最好建成階梯式的苗床,有利於水的流動,增加水中氧氣含量。在床底鋪設給水加溫的電熱線,使水溫穩定在21-25℃的最佳生根溫度。水繁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水溫通過控制儀器控制在25℃左右,過高或過低對生根都不利。水繁時植物苗木應淺插,水或營養液在床中5-8厘米。但為了使植物苗木保持穩定,可在底部放入潔凈的沙,這種方法也可叫做沙水繁。或在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上鑽孔,或在水面上架設網格皆可,將植物苗木插在板上,放入水中。在生根過程中每天用水泵定時抽水循環,以保持水中氧氣充足。

2、 水繁育苗常用營養液的配製

水繁以水作為介質,介質不含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因此必須配製必要營養液,供植物生根、移植前幼苗生長所需。對不同植物營養液配方的選擇是水繁成功的關鍵。不同的植物其營養液的配方有所不同。這里介紹一個廣泛應用的營養液配方。

凡爾賽營養液配方(各種化合物在1 L水中的克數)

大量元素

硝酸鉀 0.568
硝酸鈣 0.710
磷酸銨 0.142
硫酸鎂 0.284
氯化鐵 0.112

總計 1.816

微量元素
碘化鉀 0.002 84
硼 酸 0.000 56
硫酸鋅 0.000 56
硫酸錳 0.000 56

總計 0.004 52

(先配置一定濃度的濃縮液,使用時加水稀釋)

2) 樣調整營養液的酸鹼度

營養液的酸鹼度直接影響營養液中養分存在的狀態、轉化和有效性。如磷酸鹽在鹼性時易發生沉澱,影響利用;錳、鐵等在鹼性溶液中由於溶解度降低也會發生缺乏症。所以營養液中酸鹼度(即PH值)的調整是不可忽略的。

PH值的測定可採用混合指示劑比色法,根據指示劑在不同Ph值的營養液中顯示不同顏色的特性,以確定營養液的PH值。營養液一般用井水或自來水配製。如果水源的PH值為中性或微鹼性,則配製成的營養液PH值與水源相近,如果不符要進行調整。在調整PH值時,應先把強酸、強鹼加水稀釋,營養液偏鹼時多用磷酸或硫酸來中和,偏酸時用氫氧化鈉來中和,然後逐滴加入到營養液中,同時不斷用PH試紙測定,至中性為止。

3、 水培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配製營養液時,忌用金屬容器,更不能用它來存放營養液,最好使用玻璃、搪瓷、陶瓷器皿。

(2)、在配製營養液時如果使用自來水,則要對自來水進行處理,因為自來水中大多含有氯化物和硫化物,它們對植物均有害,還有一些重碳酸鹽也會妨礙根系對鐵的吸收。因此,在使用自來水配製營養液時,應加入少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鈉或腐殖酸鹽化合物來處理水中氯化物和硫化物。如果水培花卉技術的基質採用泥炭,就可以消除上述缺點。如果地下水的水質不良,可以採用無污染的河水或湖水配製。

(3)、一般情況下,盆中的栽培水過一兩個月要更換一次,用自來水即可,但注意要將自來水放置一段時間再用,以保持根系溫度平穩。

(4)、水培花卉大都是適合於室內栽培的陰性和中性花卉,對光線有各自的要求。陰性花卉如蕨類、蘭科,天南星科植物,應適度遮蔭;中型花卉如龜背竹,鵝掌柴,一品紅等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嚴格,一般喜歡陽光充足,在遮蔭下也能正常生長。保證花卉正常生長的溫度很重要,花卉根系在15-30度范圍內生長良好。

(5)應注意辨別花卉的根色以判斷是否生長良好。光線、溫度營養液濃度恰當的全根或根嘴是白色。請注意嚴禁營養液過量,嚴禁縮短加營養液的時間間隔。

(6)、水培花卉生長過程中,如果發現葉尖有水珠滲出,需要適當降低水面高度,讓更多的根系暴露在空氣中,減少水中的浸泡比例。

4、 水培技術與花卉品種

香石竹、文竹、非洲菊、鬱金香、風信子、菊花、馬蹄蓮、大岩桐、仙客來、月季、唐菖蒲、蘭花、萬年青、曼麗榕、巴西木、綠巨人、鵝掌柴以及盆景花卉(如福建茶、九里香)等花卉水培的效果都很好。

一般可進行水培的還有龜背竹、米蘭、君子蘭、茶花、月季、茉莉、杜鵑、金梧、萬年青、紫羅蘭、蝴蝶蘭、倒掛金鍾、五針松、喜樹蕉、橡膠榕、巴西鐵、秋海棠類、蕨類植物、棕櫚科植物等。還有各種觀葉植物。如天南星科的叢生春芋、銀包芋、火鶴花、廣東吊蘭、銀邊萬年青;景天種類的蓮花掌、芙蓉掌及其他類的君子蘭、兜蘭、蟹爪蘭、富貴竹、吊鳳梨、銀葉菊、巴西木、常春藤,彩葉草等百餘種。

二、 如何將土栽花卉轉變為水培花卉

為了降低成本,滿足市場的供應,直接採用一般的土培苗,移植到水培盆中的做法,不失為一種上策。具體做法如下:

1、 大苗定植

脫盆:用手輕敲花盆的四周,待土松動後可將整株植物從盆中脫出。去土,先用手輕輕把過多的泥土去除(可以用水直接沖洗干凈為止)。水洗:將粘在根上的泥土或基質用水沖洗。剪定植籃:如果植株頭部太大,而定植籃的孔徑太小則需將定植籃的孔加大,方便種植。加營養液:將配製好的營養液加入容器。大苗定植:將植物的根系從定植籃中插入,小心傷根。固定:用海綿、麻石或雨花石固定(其他固物也可以)。成品:檢查成品是否固定好。

2、 小苗定植

小苗定植相對於大苗定植簡易的多,主要步驟如下:盆苗:小苗一般不超過8厘米。小苗洗根:將小苗從盆中直接取出,根系在水中清洗一下,注意不可傷根。小苗定植:將根系從定植籃孔中直接插入,用石頭固定即可。

3、營養液的勾兌

用戶可以根據本文所提供的配方到化學試劑商店購買配製。同時也可以根據當地的肥源情況使用尿素等肥料進行配製研究,在取得經驗後再在生產中使用,其它肥料的配製原則是總濃度控制在0.1-0.2%。

4、移植花卉的要點

水培花卉一定要控制好水位,宜低不宜高。根在水中即可,甚至可以更少一些(保持一個月的適應期,以後再增加水量)。在水培過程中,當花卉葉尖出現水珠,需要適當降低水位,並且開始時要避免陽光直射。

5、營養液缺乏症的判斷

花卉植物的水培花卉技術中,如果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就會產生生理障礙,影響生長、發育和開花,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因此要及時對營養液進行養分調整。

缺氮:植株生長緩慢,葉色發黃,嚴重葉片脫落。

缺磷:常呈不正常的暗綠色,有時出現灰斑或紫斑,延遲成熟。

缺鉀:雙子葉植物葉片開始有點缺綠,以後出現分散的深色壞死斑;單子葉植物,葉片頂端和邊緣細胞先壞死,以後向下擴展。

缺鈣:顯著的抑制芽的發育,並引起根尖壞死,植株矮小,有暗色皺葉。

缺鎂:先在老葉的葉脈間發生缺綠病,開花遲,成淺斑,以後變白,最後成棕色。

缺鐵:葉脈間產生明顯的缺綠症狀,嚴重時變為灼燒狀,與缺鎂相似,不同處是通常較嫩的葉片上發生。

缺氯:葉片先萎蔫,而後變成缺氯或壞死,最後變成青銅色。

缺硼:會造成生理紊亂,表現出各種症狀,但多為莖和根的頂端分生組織的死亡。

出現上述營養缺乏症時,也應仔細查清。因為有的也不一定是營養缺乏所造成的,有可能是由於酸鹼度不適當,也有的是因同時缺乏幾種元素引起的。一定要弄清情況,對症下葯。

⑵ 無土栽培的水培法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 謝謝了

無土栽培種類介紹
無土栽培法又稱營養栽培法、水耕法。它是在栽種作物時不用土壤,不施糞肥,一般僅用化學肥料或化學試劑配成的營養液供給作物所需養分的特殊栽培方法。它既是實驗室里進行作物栽培的方法,也是實驗室進行作物培養實驗的一種研究手段。它一般在較封閉的室內環境進行,因此受病蟲害感染的機會很小,很少施用農葯,所以可種植出無污染、無公害作物。
一:無土栽培的優點
1.不受土地條件限制。 無土栽培改變了「萬物土中生」的依賴土地生存的傳統觀念和土壤耕種方式,在不宜耕種的地方如沙石,不毛之地,甚至宇宙飛船上都可以栽培作物。在家庭、辦公室可利用窗檯、陽台、走廊、屋頂及其它空閑地栽種植物,這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還可以凈化空氣、節約用水,清潔衛生,既不污染環境,也不為環境所污染。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在勝利油田廢棄場地、山東壽光市鹽鹼地上生產高產優質蔬菜已獲得成功。
2.勞動強度小,水肥用量降低。 無土栽培無需傳統耕作中的耕種、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繁瑣環節,單位勞動力管理的規模可大大增加,勞動強度明顯下降。營養液栽培的水肥供應一般採用微管道灌溉系統,較易實行定點、局部化,可明顯降低水肥的浪費。試驗證明可比土壤栽培節水3~7倍,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
3.病蟲害明顯減少。 無土栽培可防止因土傳病原傳播的多種惡性病害的發生,切斷了一個較重要的病蟲害傳播渠道;另外,由於人為改善了根際微環境,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了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了土壤栽培中因多年鹽分積累和連作導致的土壤鹽漬化及重茬減產現象。同時,基質的消毒同土壤消毒相比更經濟、方便。
4.優質高產。 無土栽培,目前主要作為設施栽培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有通過設施而達到的適於作物生長的光、溫、氣等條件,還具有基質和專門的水肥供給系統,提供了適於根部發育的最佳小環境。且各種環境因子均能人為地較好控制。因而能夠更好地協調植株的地上與地下、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等的關系,容易發揮高產的潛能。無土栽培技術較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單位面積產量可比土壤栽培提高0.4~20倍(因作物而異,一般在2~4倍之間),我國試驗示範結果也多在30%以上。例如,一般農田種植的西紅柿, 畝產約800~1200公斤,而水培法畝產可達3萬公斤,高的在5萬公斤以上。生產及試驗證明,無土栽培不僅提高了產量,同時也明顯促進了作物的生長速度,產品的外觀品質和理化性狀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無土栽培的番茄形狀端正、顏色鮮艷、著色均勻、味道較好、營養價值(Vc、糖等)比土壤栽培均有改善;葉菜、瓜果中的硝酸鹽含量可得到理想控制;無土栽培的花卉花期早、長,顏色艷,香味濃,部分在土壤栽培條件下不易開花的品種,在無土栽培條件下也能較容易地達到目標。
5.便於工廠化生產。 無土栽培充分顯示出農業可以像工業生產一樣,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作物,完全由人工控制植物生長。現在世界上已有全自動化無土栽培設施和立體化無土栽培工廠。
二:無土栽培的種類
土栽培法可以分為5種,即水溶液培養法、砂培養法、培養基培養法、混合培養法和營養膜培養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培法和培養基法。
水培法:
栽培介質為水。在生長過程中並不需加營養液,這大多是一些具有膨大鱗莖的植物和一些水生植物。幾種常見的水培植物如下: 水仙:石蒜科植物,鱗莖肥大,蓄有充足的養分,基部叢生白色肉質根,在秋冬時節放入容器中,以美麗的鵝卵石或彩石護住根部,或盡量讓根須生長。一般在室內培育45—60天就能開花。 冬季置一盆於室內,清潔雅緻,香氣四溢,被作為傳統的年節花卉。水仙的培育不需加任何營養劑,就能生長很好,一般為防止徒長,白天讓其接受陽光照射,晚上將容器的水倒掉,以濕紗布護住根部,這樣可以控制徒長且健壯美觀。 風信子:百合科植物,也是球根花卉。水培方法也較簡單。選購一瓶口能卡住球莖的容器,最好是上小下大的葫蘆形容器,以透明玻璃質地 較好,水溫不宜高,在15℃以下較好,把球根放瓶頸上,待發根後,可將水位降低至根部剛能 觸及水面為好,這樣可使根部充分吸收氧氣,促進根須的生長。當根部發育後,用黑布將培養 容器遮住,讓球根進一步發育。冬季要將容器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促使植物花大、花壯,風信子花序豐滿,顏色多樣,根須潔白。也可將數株風信子植於魚缸內,基質用砂,輔以陰生的蕨類植物,構成一幅饒有野趣的小景,也很別致。水養植物的容器宜造型美觀、別致,有時一些生活用器如高腳酒杯、酒瓶都能選用,也能選用大口容器。桌頭、案幾放上一盆水養植物,水清花艷,令人耳目一新,神明氣爽。
砂培法:
沙培方法也是省錢省力的養花措施。基質用清潔的河沙,排水性能良好,盆底的小孔須用瓦片填住,以防河沙下泄。河沙需經常保護濕潤,每周用清水灌透1次,培養液肥是花寶,夏季至少每天施用1次,冬季可隔日1次。適於沙培的花卉種類很多,如天竺葵、紫羅蘭、常春藤、石蒜、仙客來、仙人掌類、洋水仙等。 仙人掌類為多肉植物,體內含大量水分,種類繁多,體形多樣,耐乾燥,易於栽培管理。栽培基質可用純沙或純沙加少量腐葉土。仙人掌雖然耐土旱,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不澆水,如果長期不澆水,植物體就易產生萎縮、凹陷的現象。沙培的仙人掌,生長良好,清潔美觀。

⑶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發展前景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研究進展
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水平和應用程度已經成為世界各
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無土栽培技術自
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1
世紀是花卉產業高度發展的時代,無土栽培技術在花卉方面
的應用將會進一步促進花卉工廠化生產的實現。
無土栽培( soilless culture) 指的是不用天然土壤,而是
用基質或營養液進行栽培,其代替土壤的基質是砂、陶粒、泥
炭土、蛭石、岩棉等,肥料為已配製好的、營養豐富的無機肥
料,也可施用腐熟、無臭無味,不傳染疾病的有機肥料。花卉
無土栽培則是利用無土栽培技術進行花卉的種植。隨著無
土栽培技術的不斷成熟,加上科技人員的不斷創新,最近幾
年花卉無土栽培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
1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的優點
花卉生長健壯、葉色濃綠、花多且大、色澤鮮艷、花期長;
節約養分、水分和勞力;清潔、無雜草、病蟲害少,可以避免土
壤連作障礙;不受土地條件的限制,極大地拓展農業生產空
間;便於工廠化生產等。
2 花卉無土栽培的類型
花卉無土栽培目前生產上採用較多的栽培形式主要有
水培和基質培。水培主要用於鮮切花的生產,多採用營養液
膜技術(NFT) 栽培,而大多數花卉則以基質栽培為主,栽培
形式有槽栽、袋栽、盆栽、立柱式栽培等。
2. 1 營養液膜技術(NFT)
它是指將花卉種植在淺層流動的營養液中進行栽培的
較簡易水培方法。該技術的設施主要由種植槽、貯液池、營
養液循環流動裝置三部分組成。該技術最大的優點是花卉
根系一部分浸在淺層營養液中,另一部分暴露於空氣中,可
以較好地解決根系的氧氣供應問題。
無土栽培花卉需要的營養液,配製時所用的各種元素及
其用量,應根據所栽培花卉的品種及其不同生育期、不同地
區來決定。從我國實際出發,北方養花的配方:1L 水中加磷
酸銨0. 22g、硝酸鉀1. 05g、硫酸銨和硝酸銨各0. 16g、硫酸
亞鐵0. 01g。南方養花的配方1L 水中加硝酸鈣0. 94g、硝酸
鉀0. 58g、磷酸二氫鉀0. 36g、硫酸鎂0. 49g、硫酸亞鐵0. 01g。
將以上兩方的各種元素混合在一起,各加上所列的水,即成
為營養液。
2. 2 固體基質栽培技術
常用的固體基質類型有:有機基質(腐葉、泥炭、鋸末、泡
沫塑料、樹皮、礱糠等) 和無機基質(礫石、砂子、陶粒、岩棉、
珍珠岩、蛭石等) 。
2. 2. 1 槽式基質栽培 它是指將栽培用的固體基質裝入一
定種植槽中以栽培花卉的方法,基質常採用有機基質和容重
較大的基質,種植槽常用磚塊或水泥來建造。
2. 2. 2 袋式基質培 它是指把栽培用的固體基質裝入塑料
袋中,排列放置於地面上以種植花卉的方法。
2. 2. 3 立柱式基質培 它是指將固體基質裝入長形袋狀或
柱狀的立體容器中,豎立排列於溫室或大棚之中,容器四周
螺旋狀開孔,以種植小株型花卉的方法。基質常採用容重較
小的基質。上述三種類型的固體基質栽培和營養液結合起
來可以適用於鮮切花和盆花的無土栽培。
2. 2. 4 有機生態型基質培 它是利用發酵消毒後的動物糞
便和植物莖桿或餅肥按比例混合,製成全有機、營養元素齊
全的生物復合肥,混入固體基質中,然後採用軟滴灌帶直接
滴灌清水,替代傳統的營養液滴灌法。該系統是我國最簡易
節能高效的固體基質培無土栽培方式。
3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的應用
3. 1 屋頂綠化
3. 1. 1 屋頂綠化的意義 保證特定范圍內居住環境的生態
平衡和良好生活環境;對建築構造層的保護;屋頂綠化可以
通過儲水,減少屋面泄水,減輕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綠化屋
頂具有儲水功能;屋頂綠化可以使自然降水滲入地下;歸還
大自然有效的生態面積,完善生態系統;屋頂綠化是人類可
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3. 1. 2 屋頂綠化的實施 為減輕屋頂的承重選擇輕型基質
(當然要根據不同植物的需要配製養分充足、理化性質適宜
的基質) ;過濾層的設置(為防止澆灌水、雨水或營養液而流
失,並導致排水管道的堵塞,應在基質的底部設置一道過濾
層,常採用特製的玻璃纖維布) ;排水層的設置(為及時排掉
過多水分,改善種植層的通氣狀況,並可適當蓄存部分多餘
的水分;選用珍珠岩、泡沫塑料等) 。
3. 2 水培花卉
花卉是21 世紀的朝陽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室內養花及花卉環境裝飾需求量逐年遞增。水培花卉用水
晶玻璃瓶等無底漏的精美容器培養,水上養花、水裡生根且在水中養魚,形成水中根系錯落有秩,魚兒悠閑暢游的獨特
韻味,其景美不勝收。由於水培花卉獨特的觀賞性、潔凈性
以及養護方便性,深受人們的喜愛並引發新一輪花卉消費革
命。更可以提供套裝給各中小學校作為學生的生物教材的
輔助材料,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長發育現象。
水培花卉打破了傳統養花帶來的種種限制。可以選擇
各種材質、各種造型的工藝器皿作為花盆。不僅清潔衛生、
管理簡單,同時大大提高了盆花的觀賞效果和藝術價值,實
現了植物、容器、環境的完美結合。
由於徹底摒棄了土壤,使花卉從污泥濁水中解放出來,
所以不光減少了花卉的病蟲害,而且清潔無污染,易管理。
可根據花卉的不同種類,靈活施肥,人為地平衡營養,不
受地區性水質、土質限制,營養液還可以回收利用。
3. 3 易拉罐寵物花卉
這種易拉罐寵物花卉外形看上去就是一個易拉罐,罐上
印著可愛的花形圖案,拿在手裡輕飄飄的,頂部和底部各有
一個拉環。買回家後,拉開上面的蓋子和底部的排水孔,里
面可見特製的花土(水晶泥等) ,加水後10d 左右就可發芽,
此後每隔一兩天澆水一次,並保證充足的日照即可。目前寵
物花卉有向日葵、西洋文竹、觀賞番茄、五彩辣椒、康乃馨、郁
金香、百合等十餘個品種。罐體側面的標簽上寫著各種花卉
的象徵意義,如觀賞番茄是「愛情蘋果」、香石竹被人喻為「花
中林黛玉」等。這種寵物花卉在商場里的銷量與日俱增。還
可以選擇小型透明玻璃瓶中加入特製花泥種植花卉作為手
機掛鏈以及其它一些裝飾物。
總之,隨著最近幾年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蔬菜無土栽培技
術的進一步完善,無土栽培技術在花卉生產中有了更廣闊的
應用范圍。相信未來幾年中市場中會出現更多的水培花卉
銷售店以及無土栽培花卉基地。
參考文獻:
[ 1 ] 韋三立. 花卉無土栽培[M] .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 2 ] 郭世榮. 無土栽培學[M] .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 3 ] 王明啟.花卉無土栽培技術[M].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4 ] 鄭光華. 十年來中國無土栽培的進展[J ] . 農業工程學報,1990 ,
6 (2) :26~30.

第一作者簡介: 張燕, 女, 1979 年生, 碩
士,2004 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
院,現在河南省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園
藝林學系任教,主要從事園藝植物組織培
養技術等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06 - 02 - 05

⑷ 請問如何寫一篇生物型 植物小論文拜託各位大神

生物科技小論文——草莓的無土栽培 摘要:1、利用學校的生物園地,通過配製合理的營養液,完全 可以進行草莓的無土栽培。 2、無土栽培的草莓具有生長速度快、長勢好、花芽分化 早、開花結果早、產量高的特點。 關鍵詞:培養基、營養液、無土栽培、簡單易行 將作物栽培在除土壤以外的培養基上,叫無土栽培。無土栽培具有不佔地或少佔地、換茬快、環境清潔、產品無污染和生長好、品質優、色鮮味美等優點,為花卉蔬菜、糧食以及水果生產的工業化、自動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草莓的無土栽培實踐活動,使我們初步掌握無土栽培的技術,懂得利用水培法來確定植物必須礦質元素的原理和礦質元素對植物的生理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二、實踐原理 植物根從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土壤顆粒主要起著固著作用。根據這一原理,將植物生活所需的無機鹽按一定比例配成營養液進行作物的無土栽培。 三、實踐方法 採用與泥土盆栽草莓相對照試驗,盆栽草莓使用一般的菜園土作固著物,施用化肥和農家肥,進行水肥管理。 四、實踐器材 無土花盆(雙層塑料套盆或採用罐頭瓶、硬泡沫塑料做定植板也行)、草莓苗、營養液原液、天平、洗凈的碎石或蛭石、溫度計等。 五、 試驗與管理 1、試驗時間:1997年9月-1998年5月;1998年9月-1999年5月 2、試驗地址:校生物園 3、營養液原液:經試驗得知,表1為最佳配方。 4、栽培方法:選擇無病蟲害、植株矮壯、具4-5片葉、頂芽飽滿的壯苗,洗凈根上泥土後,定植在無土花盆的上盆中,用碎石子或蛭石作固著物,下盆中盛清水,待長出新根後(1周左右)將清水倒掉,換上培養液。 表1 無土栽培草莓營養液原液配方 成分名稱 含量(MG/L) 硝酸鈣 236 硝酸鉀 303 磷酸銨 57 硫酸鎂 123 三氯化鐵 500 硼酸 1.2 氯化錳 0.72 5、管理: (1)及時添加營養液。每周補液1-2次。每次50-100ml。進入4月份以後,氣溫升高、蒸發快,同時正當開花、結果盛期,需肥量大,每2-3天補液1次,並要增加營養液的濃度。一般開花前培養液濃度是 原液∶水=1∶9 開花後培養液濃度為 原液∶水=1.7∶8.3 (2)隔天上午噴水1次,4月開始每天噴水1次,保持相對濕度70-80%。 (3)光照為生物園里的自然光照(注意不要放在直射太陽光下,以免培養液溫度升得過高造成根壞死)。 (4)注意及時摘除老葉、匍匐莖。當發現植株下部的葉片呈水平著生,開始發黃、葉柄基部也開始變色時,應立即摘除。匍匐莖消耗養分大,為保證果大質優,發現生在葉片基部的幼嫩線狀物——匍匐莖,要及時摘除。 (5)注意病蟲害防治。草莓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內吸殺蟲劑防治,如甲胺磷、樂果等。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病毒病等,可用波爾多液、托布津等殺菌劑防治。 (6)注意及時疏蕾墊果。 六、觀察記錄情況 1、根系在2℃時開始活動,在7℃時開始長新根,最適生長溫度為15-20℃,高於30℃時停止生長,並有根部變色受害情況,在-8℃時根系受到凍害。 2、地上莖、葉氣溫在5℃時開始生長,生長最適氣溫為15-25℃氣溫過高過低生長都較緩慢,氣溫高於30℃以上有老葉焦邊現象。 3、氣溫在5℃以上開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最適氣溫在5-15℃之間,開花在10℃以上,開花盛期在15℃左右。 4、培養液pH值在6.5-7最為適宜。 5、開花結果情況見下表 表2 無土栽培草莓開花結果記錄統計表 盆數 盆栽時間 第一花序 第二花序 總果實/株 月/日 葉片數 開花 月/日 小花朵數 果實成熟月/日 開花月/日 小花朵數 果實成熟月/日 數量 重(克) 20 9/23 9/26 4-5 3/23 4/6 11-17 4/12 4/27 4/10 4/21 5-9 4/20 5/18 9-171 53-257 七、結果與體會 1、無土栽培的草莓比盆栽草莓生長速度快、長勢好、花芽分化早、開花結果早,從定植到第一花序開花和果實成熟都比盆栽提前一周左右,並極少有病蟲害。 2、試驗證明,室內無土栽培草莓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在家庭中推廣種植可充分利用室內空間,既可以觀賞、美化環境,又能品嘗到氣味芳香、營養豐富的春季水果珍品,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深受群眾歡迎。通過實踐,既幫助我們理解了教材,又培養了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並促進了無土栽培技術在本地的推廣。 說下幾個別的題材: (比較好寫點的) 1、可以寫寫物體為什麼會有重量?(如果覺得簡單可以寫寫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覺得難就講講重量和質量的區別) 2、恐龍和烏龜都是爬行動物,為什麼一個長得這么快一個長得這么慢? 3、都說鳥類是恐龍進化來的,有什麼證據? 4、現在溫室效應這么嚴重,是什麼引起的?有什麼解決方案? 5、可以找一種常見或者著名的病症,說一下它的原因或解決方法或治療前景。

麻煩採納,謝謝!

⑸ 關於研究水培植物的營養需求的社會實踐的開題報告

初學這些議論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從模仿開始。以一篇文章為例。最典型的是吳晗的《談骨氣》 :
1.引論部分:開篇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接著,用孟子的話解釋論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論部分:用三個事例分別證明論點:文天祥的富貴不能淫;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貧賤不能移,聞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結論部分:解釋當今無產階級的骨氣並發出號召。
三個部分之間都有過渡:在引論和本論之間有「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他積極的教育意義。」引出下面三個事例的敘述。本論和結論之間有「孟子的這些話,雖然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他積極的意義。」進行過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間,有「另一個故事」「還有個例子」進行過渡。這些過渡句,使文章渾然一體。
三個部分分別回答了三個問題:引論部分解答 「是什麼」的問題;本論部分解答「為什麼(有骨氣)」的問題;結論部分回答「我們怎麼辦」的問題。

⑹ 學士學位畢業設計(論文)幾種多肉植物水培條

一般都是選擇土培,水培的話,理論上是可以到,但是需要營養液水等按比例配,不能單純水,因為水培多肉很少見,所以具體也不是很清楚呢

⑺ 關於花卉的論文,可以寫些什麼,急急急,幫忙下,謝謝!

可寫的很多
主題可有

花卉語 寵物花卉
花卉育種 球根花卉
花卉魚鳥 觀果花卉
觀葉花卉 庭院花卉
花卉之鄉 花卉種業
旱生花卉 花卉現蕾
花卉蔬菜 花卉企業
花卉品種 水生花卉
夏眠花卉 小花卉紋

題名可有(摘錄於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中國花卉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

21 政府、協會、企業聯袂共商花卉發展大計——首屆全國花卉主產區縣(市)長論壇暨首屆全國花卉企業峰會在成都舉行 譙德惠 中國花卉園藝 2004/13
22 花卉拍賣:怎一個拍字了得——訪萊太花卉拍賣部經理葉松 溫亮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04/20
23 世界花卉在北京約會——第六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 游根傑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04/16
24 構建花卉產業平台 推進雲南花卉產業全面升級 焦鋼 經濟問題探索 2004/05
25 食用花卉中微量元素Fe的可溶性有機態和無機態研究 黃國清 食品工業科技 2004/02
26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 打造花卉第一大省——雲南省花卉業發展調查 張曉靜 林業經濟 2003/03
27 突顯個性化的含蓄與張揚——國際花卉造型及花卉包裝設計掃描 雅筱 中國花卉園藝 2003/24
28 我國花卉產業的工作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花卉產業展望(三) 趙梁軍 中國花卉園藝 2003/24
29 北部邊陲花卉興——內蒙古自治區花卉業發展現狀 劉俊 中國花卉園藝 2003/23
30 花卉園藝與各國產業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花卉產業展望(二) 趙梁軍 中國花卉園藝 2003/23
31 花卉業與經濟文化之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花卉產業展望(一) 趙梁軍 中國花卉園藝 2003/22
32 田頭搭建世界花卉展台——金山區現代農業園區花卉種苗基地見聞 沈永昌 上海農村經濟 2003/06
33 何學葵「花卉女王」的花卉人生 龔建平 生態經濟 2003/02
34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 打造花卉第一大省——雲南省花卉業發展調查 張曉靜 林業經濟 2003/03
35 花卉進出口指南系列:花卉分級標准 張健如 園林 2002/11
36 花卉開發大有可為(上)——來自第二屆全國花卉科技信息交流會的信息 高俊平 中國民兵 2002/02
37 發揮區位優勢 做強做大花卉業——加入WTO後河北省花卉業發展對策 曲憲忠 中國花卉園藝 2002/21
38 美國和加拿大花卉市場研究系列(一)——美加花卉市場概覽 胡軍民 中國花卉園藝 2002/16
39 數字里的花卉業——1998—2001年全國花卉業統計資料分析 朱留華 中國花卉園藝 2002/14
40 外商眼裡的中國花卉業——荷蘭對中國花卉業的調查
41 規模化專業化創一流花卉園藝展——2002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籌備情況介紹 胡軍民 中國花卉園藝 2002/06
42 花卉開發大有可為(下)——來自第二屆全國花卉科技信息交流會的信息 高俊平 中國民兵 2002/03
43 第三屆山東省花卉博覽會暨山東青州花卉交易會隆重舉行 王金英 農業知識 2002/21
44 從中北鎮花卉業的發展看入世後天津花卉產業化發展趨向 趙國防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02/02
45 第三屆山東省花卉博覽會暨青州花卉交易會隆重舉行 王金英 山東農業(農村經濟版) 2002/11
46 花卉與花卉語 蔣棟元 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3
47 花卉標準是花卉行業發展的基礎 黎雲昆 中國花卉園藝 2001/05
48 花卉業成熟了——從海峽兩岸花博會看花卉業發展變化 子琪 農村科技開發 2001/04
49 世界花卉業發展趨勢與浙江花卉業發展對策 林夏珍 林業經濟問題 2001/05
50 從花卉消費特點

⑻ 水培植物和土培植物的葉片結構上的差異有哪些

葉片上你是不可能看出什麼的,得通過顯微鏡。水培植物氣孔會大一點,他們主要是根的差異,水培是水生根,土培一般會是儲藏根、支持根、氣生根

⑼ 求關於水培花卉的外文文獻

吊蘭又稱垂盆草、桂蘭、鉤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為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觀葉植物。

吊蘭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l一2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厘米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生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目前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心吊蘭和金邊吊蘭三種。前兩者的葉緣綠色,而葉的中間為黃白色;金邊吊蘭則相反,綠葉的邊緣兩側鑲有黃白色的條紋。其中大葉吊蘭的株型較大,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吊蘭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吊蘭不僅是居室內極佳的懸垂觀葉植物,而且也是—種良好的室內空氣凈化花卉。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一般房間養l一2盆弔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吊蘭又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

吊蘭的水培技術:

其水培方法有多種,現介紹常用的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標准生產方式,選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植株,脫盆——洗根——剪根(將肥大須根全部剪除)——消毒——涼干——珍珠岩催根苗床催根——水生誘變苗床誘根——上瓶。第二種方法就是用培植桶來誘導出水生根,其步驟是先選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植株,脫盆——洗根——剪根——消毒——涼干——培植桶誘根——上瓶。

⑽ 誰能夠告訴我無土栽培的論文怎麼寫我急需!

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是在植物礦質營養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技術.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學溶液(營養液)栽培植物。
一、無土栽培的發展簡史
人類對植物礦質營養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亞里斯多德的時代,但是目前比較公認的,有關植物礦質營養研究的最早科學報告是1600年Belgion Jan Van Helmant發表的著名的柳樹實驗。19世紀中葉(1842) Wiegmen 和 Polsloff第一次用重蒸餾水和鹽類成功地培養植物,並證明了水中溶解的鹽類是植物生長的必需物質。但這一時期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應當認為是 Van Liebig(1803-1873),他證明了植物體中的碳來自空氣中的CO2,H和O來自NH3、NO3-,其它一些礦質元素均來自土壤環境。他的工作徹底否定了當時流行的腐殖質營養理論,建立了礦質營養理論的雛型,他的理論也是現代」營養耕作」理論的先導。
1838年德國科學家斯魯蘭格爾,鑒定出來植物生長發育需要15種營養元素。1859年德國著名科學家Sachs和Knop,建立了直到今天還沿用的、用溶液培養來植物礦質營養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步演變和發展而成為今天的無土栽培實用科學技術。
1920營養液的制備達到標准化,但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試驗,尚未應用於生產。192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W.F.Gericke 教授,利用營養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7.5米的番茄,採收果實14公斤,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被認為是無土栽培技術由試驗轉向實用化的開端。
1935年一些蔬菜和花卉種植者,在Gericke的指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產實踐。首次把無土栽培發展到商業規模,面積最大的有0.8公頃。同時美國中西部發展了一些砂培和礫培的技術,水培技術也很快傳到歐洲、印度和日本等地。Gericke教授並把無土栽培定義為」Hydroponics 」(hydor是」水」的意思,ponics意為」放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水培在生產上起了相當作用。在Gericke教授指導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太平洋中部荒蕪的威克島上種植蔬菜,用無土栽培技術,解決了航班乘客和部隊服務人員吃新鮮蔬菜問題。以後英國農業部也對水培發生興趣,1945年倫敦英國空軍部隊在伊拉克的哈巴尼亞和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開始進行無土栽培,解決了吃菜靠飛機由巴勒斯坦空運的問題。以後在蓋亞那、西印度群島、中亞的不毛沙地上,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單位,都運用無土栽培為他們的雇員生產新鮮蔬菜。
由於無土栽培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發展,1955年9月,在荷蘭成立了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當時只有一個工作組、成員12人。而到了1980年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無土栽培會議時,會員人數已發展到45個國家的300人。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目前關於無土栽培的研究機構,大約在130個以上。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在紐西蘭,50%的番茄靠無土栽培生產。在義大利的園藝生產中,無土栽培佔有20%的比重。在日本無土栽培生產的草莓占總產量的66%、青椒佔52%、黃瓜佔37%、番茄佔27%、總面積已達500公頃。荷蘭是無土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1986年統計已有2500公頃。目前無土栽培技術,已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應用發展。
我國無土栽培技術在研究應用起步較晚,但較原始的無土栽培技術卻有悠久歷史。生豆芽、種水仙早有記載(至晚在宋代就有),但較正規的科學研究和生產試驗,則是近十幾年的事。山東農業大學於1975年開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黃瓜、番茄等,均獲成功,1987年在勝利油田推廣面積達6000平方米。無土育苗技術已在我國廣泛運用,北京市朝陽區1987年,無土育苗的數量,已佔總育苗數量的33.5%。1985年在河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召開了全國會議,成立了中國的無土栽培學組,並於1986、1987、召開了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出席者多達百人。1988年5月,中國首次出席了在荷蘭召開的第七屆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重視。

二、無土栽培的優點
無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是因為這種新的栽培技術與常規土壤比較有許多優點。
(一)產量高、品質好
無土栽培能充分發揮作物的生產潛力,與土壤栽培相比,產量可以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如4-4-1所示。

上表說明土壤栽培不僅產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在北京地區秋季進行大棚黃瓜無土栽培試驗,自7月30日播種至9月14日,共計46天,澆水(營養液)共21.7立方米。若進行土培,46天中至少澆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統計結果,節水率為50-66.7%。節水效果非常明顯,是發展節水型農業的有效措施之一。
無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統計認為土栽培養分損失比率約50%左右,我國農村由於科學施肥技術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僅30-40%,一半多的養分都損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過程很復雜,不僅有很多損失,而且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間很難維持平衡。而無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配製成營養液施用的,不僅不會損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所以作物生長發育健壯,生長勢強,增產潛力可充分發揮出來。
(三)清潔衛生
無土栽培施用的是無機肥料,沒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場地。土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污染環境,還會使很多害蟲的卵孳生,危害作物,無土栽培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尤其室內種花,更要求清潔衛生,一些高級旅館或賓館,過去施用有機花肥,污染環境,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土養花便迎刃而解。
(四)省力省工、易於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澆水時,要一個個地開和堵畦口,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些發達國家,已進入微電腦控制時代,供液及營養液成分的調控,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幾乎與工業生產的方式相似。
(五)避免土壤連作障礙
設施栽培中,土壤極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養分運動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使土壤中的礦質元素由土壤下層移向表層,常年累月、年復一年,土壤表層積聚了很多鹽分,對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設施栽培中的溫室栽培,一經建設好,就不易搬動,土壤鹽分積聚後,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養分平衡,發生連作障礙,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只能用耗工費力的」客土」方法解決。而應用無土栽培後,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土傳病害也是設施栽培的難點,土壤消毒,不僅困難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觀,且難以消毒徹底。若用葯劑消毒既缺乏高效葯品,同時葯劑有害成分的殘留還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無土栽培則是避免或從根本上杜絕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
(六)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最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義。無土栽培進入生領域後,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東和墨西哥,人們在海濱沙灘上建立起了很多塑料溫室,與海水淡化系統相結合,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新鮮蔬菜,成為沙漠中的綠洲,這為解決地球上許多貧瘠地區人民生活的困難,帶來了福音。
此外,無土栽培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樓房的平面屋頂種菜種花,無形中擴大了栽培面積。據1986年的衛星測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頂16000多畝,如果充分利用起來,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七)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目前在奧地利、荷蘭、蘇聯、美國、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廠」,是現代化農業的標志。我國航空工業進出口公司,曾在1986年引進了日本的無土栽培設備,也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水增工廠,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反映出人們對這一新技術的興趣。
三、無土栽培的類型和方式
無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於科學技術發達水平不同,當地資源條件不同,自然環境也千差萬別,所以採用的無土栽培類型和方式方法各異。
目前比較普遍的分類方法,是根據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以分為無基質(也稱介質)栽培和有基質栽培兩大類(表4-4-3)。

(一)水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不用基質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將植物根系浸入營養液中生長,這種方式會出現缺O2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嚴重時造成料根死亡。為了解決供O2 問題,英國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營養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簡稱」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層很薄的營養液(0.5-1厘米)層,不斷循環流經作物根系,既保證不斷供給作物水分和養分,又不斷供給根系新鮮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術大大簡化,不必每天計算作物需水量,營養元素均衡供給。根系與土壤隔離,可避免各種土傳病害,也無需進行土壤消毒。
(二)霧(氣)培
又稱氣增或霧氣培。它是將營養液壓縮成氣霧狀而直接噴到作物的根繫上,根系懸掛於容器的空間內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離鑽孔,於孔中栽培作物。兩塊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間,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間內通過,向懸垂下來的根繫上噴霧。一般每間隔2-3分鍾噴霧幾秒鍾,營養液循環利用,同時保證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氣。但此方法設備費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且不能停電,沒有緩沖的餘地,目前還只限於科學研究應用,未進行大面積生產。
(三)基質栽培
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中推廣面積最大的一種方式。它是將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機或無機的基質中,通過滴灌或細流灌溉的方法,供給作物營養液。栽培基質可以裝入塑料袋內,或鋪於栽培溝或槽內。基質栽培的營養液是不循環的,稱為開路系統,這可以避免病害通過營養液的循環而傳播。
基質栽培緩沖能力強,不存在水分、養分與供O2之間的矛盾,且設備較水增和霧培簡單,甚至可不需要動力,所以投資少、成本低,生產中普遍採用。從我國現狀出發,基質栽培是最有現實意義的一種方式。
歐洲許多國家目前應用較多的基質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輝綠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後,在1600℃的高溫下煅燒熔化,再噴成直徑為0.005毫米的纖維,而後冷卻壓成板塊或各種形狀。岩棉的優點是可形成系列產品(岩棉栓、塊、板等),使用搬運方便,並可進行消毒後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幾年後就不能再利用,廢岩棉的處理比較困難,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積最大的荷蘭,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人主張開發利用有機基質,使用後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環境。
四、無土栽培技術要點
不論採用何種類型的無土栽培,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必須掌握,無土栽培時營養液必須溶解在水中,然後供給植物根系。基質栽培時,營養液澆在基質中,而後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對水質、營養液和所用的基質的理化性狀,必須有所了解。
(一)水質
水質與營養液的配製有密切關系。水質標準的主要指標是電導度(EC),pH值和有害物質含量是否超標。
電導度(EC)是溶液含鹽濃度的指標,通常用毫西門子(mS)表示。各種作物耐鹽性不同,耐鹽性強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藍類。耐鹽中等(EC=4mS),如黃瓜、菜豆、甜椒等。無土栽培對水質要求嚴格,尤其是水培,因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緩沖能力,所以許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許的濃度標准低,否則就會發生毒害,一些農田用水不一定適合無土栽培,收集雨水做無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無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為一般作物對營養液pH值的要求從中性為好,如果水質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鹼進行調整,既浪費葯品又費時費工。
(二)營養液
營養液是無土栽培的關鍵,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營養液配方。目前世界上發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異,因為最初的配方本源於對土壤浸提液的化學成分分析。營養液配方中,差別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鉀的比例。表4-4-4介紹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科學家所採用的配方,可供參考。

配製營養液要考慮到化學試劑的純度和成本,生產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製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進行稀釋,可以節省容器便於保存。需將含鈣的物質單獨盛在一容器內,使用時將母液稀釋後再與含鈣物質的稀釋液相混合,盡量避免形成沉澱。營養液的pH值要經過測定,必須調整到適於作物生育的PH值范圍,水增時尤其要注意pH值的調整,以免發生毒害。
(三)基質的理化性狀
用於無土栽培的基質種類很多,已在表4-4-3中列舉,可供參考。可根據當地基質來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盡量選用原料豐富易得、價格低廉、理化性狀好的材料做為無土栽培的基質。無土栽培對基質的要求是:
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質。這會影響基質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基質顆粒大小會影響容量。孔隙度、空氣和水的含量。按著粒徑大小可分為五級、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據栽培作物種類、根系生長特點、當地資狀況加以選擇。
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基質必須疏鬆,保水保肥又透氣。南京農業大學吳志行等研究認為,對蔬菜作物比較理想的基質,其粒徑最好以0.5-10毫米,總孔隙度>55%,容重為0.1-0.8克•厘米-3,空氣容積為25-30%,基質的水氣比為1:4。
3.具有穩定的化學性狀,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營養液發生變化。基質的化學性狀主要指以下幾方面:
PH值:反應基質的酸鹼度,非常重要。它會影響營養液的pH值及成分變化。PH=6-7被認為是理想的基質。
電導度(EC):反映已經電離的鹽類溶液濃度,直接影響營養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
緩沖能力:反映基對肥料迅速改變pH值的緩沖能力,要求緩沖能力越強越好。
鹽基代換量:是指在pH=7時測定的可替換的陽離子含量。一般有機機質如樹皮、鋸未、草炭等可代換的物質多;無機基質中蛭石可代換物質較多,而其它惰性基質則可代換物質就很少。
4.要求基質取材方便,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浙江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選用南方農村廣 為存在的礱糠灰(農村家庭飯用的燃料廢渣),做無土栽培基質,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在無土栽培中,基質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營養液;增強根系的透氣性。基質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關系栽培的成敗。基質栽培時,一定要按上述幾個方面嚴格選擇。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通過1986-1987年的試驗研究,在黃瓜基質栽培時,營養液與基質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互為影響又互相補充。所以水培時的營養液配方,在基質栽培時,特別是使用有機基質時,會受基質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換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發生變化,這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問題,不能生搬硬套。
(四)供液系統
無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營養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雙壁管式灌溉系統、滴灌系統、虹吸法、噴霧法和人工澆灌等。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循環水(閉路系統)和非循環水(開路系統)兩大類。目前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營養液膜法和滴灌法。
1. 營養液膜法(NET)
(1)備三個母液貯液灌(槽)。一個盛硝酸鈣母液,一個盛其它營養元素的母液,另一個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調節營養液的pH。
(2)貯液槽。貯存稀釋後的營養液,用泵將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迴流。液槽大小與栽培面積有關,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貯液槽容量為4-5噸。貯液槽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回收由迴流管路流回的營養液。
(3)過濾裝置。在營養液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裝過濾器,以保證營養液清潔,不會造成供液系統堵塞。
2. 滴灌系統的灌溉方法
(1)備兩個濃縮的營養液罐,存放母液。一個液罐中含有鈣元素,另一個是不含鈣的其它元素。
(2)濃酸罐。用業調節營養液的PH。
(3)貯液槽。用來盛按要求稀釋好的營養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積,貯液槽的容積1-1.5噸即可。貯液槽的高度與供液距離有關,只要高於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離。如果用泵抽,則貯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設置。
(4)管路系統。用各種直徑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類的孳生。
(5)滴頭。固定在作物根際附近的供液裝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頭和線性發絲管。孔口式滴頭在低壓供液系統中流量不太均勻,發絲管比較均勻。但共同的問題是易堵塞,所以在貯液槽的進出口處,也必須安裝過濾器,濾出雜質。
五、無土栽培前景展望
從歷史上來看,農業文明標志,就是人類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干預和控製程度。實踐證明,對作物地上部分的環境條件的控制,比較容易做到,但對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規土培條件下很困難的。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包括無機營養條件在內的,對作物生長全部環境條件進行精密控制的能力,從而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完全按照人的願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這將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得以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長。
從資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種極為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由於無土栽培可以將許多不可耕地加以開發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資源得到了擴展和補充,這對於緩和及解決地球上日益嚴重的耕地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無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許多荒漠變成綠洲,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海洋、太空也將成為新的開發利用領域。美國已將無土栽培列為國該國本世紀要發展的十大高技術交流會上,就是關於宇宙空間植物栽培的研究報告,那隻能是無土栽培。因而無土栽培技術在日本,已被許多科學家做為研究」宇宙農場」的有力手段,人們稱為太空時代的農業,已經不再是不可思議的問題。
水資源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日益嚴重地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在乾旱地區,就是在發達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資源緊缺也越來越突出。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水資源被超量開采,某些地區已近枯竭。所以控制農業用水是節水的措施之一,而無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滲漏和流失,使得難以再生的水資源得到補償。它必將成為節水型農業、旱區農業的必由之路。
誠然,無土栽培技術在走向實用化的進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問題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資大;同時還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
從理論上講,進一步研究礦質營養狀況的生理指標,減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無土栽培中的病蟲防治,基質和營養液的消毒,廢棄基質的處理等等,也需進一步研究解決。
無土栽培在我國剛剛起步,還未廣泛用於生產,特別是設施條件,供液系統工程本身,還未形成專門生產行業。由於種種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術與農業工程技術還不能協調同步,致使無土栽培技術在我國發展的速度,不如發達國家那樣迅速。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這項新技術本身固有的種種優越性,已向人們顯示了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熱點內容
5月花語錄 發布:2025-10-01 13:34:54 瀏覽:386
五柳插花 發布:2025-10-01 13:33:12 瀏覽:836
茶花桿很高 發布:2025-10-01 13:31:41 瀏覽:632
花藝的插染 發布:2025-10-01 13:00:46 瀏覽:614
球蘭花期6 發布:2025-10-01 13:00:08 瀏覽:670
古梅花樁 發布:2025-10-01 12:55:44 瀏覽:725
壽山石花卉 發布:2025-10-01 12:45:37 瀏覽:652
圓形魚缸插花 發布:2025-10-01 12:14:53 瀏覽:141
綠植紡真花木 發布:2025-10-01 12:13:22 瀏覽:721
荷花不染境 發布:2025-10-01 12:10:05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