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花卉
⑴ 臨滄 五老山 名字的由來
傳說因為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論道而得名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臨滄縣城東約15公里處,系臨滄大雪山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域。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間有部分雲南松。植物種類喬木樹種100多種30多科,生長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水青樹、野茶樹、青果樹等10餘種。野生花卉有雲南山茶、杜鵑、蘭花,野生葯材有杜仲、厚朴、黃芩、龍膽草、雪山一枝篙等百餘種。珍稀動物有貓頭鷹、猴面鷹、茶花雞、啄木鳥、杜鵑鳥、太陽鳥、白腹錦雞、紅嘴相思鳥、野豬、豪豬、野貓、野兔、獼猴、黑眉錦蛇等,被譽為動植物繁衍棲息的自由王國。山中自然景觀山勢峻拔,溝谷縱橫,林中遍布流泉飛瀑,山崖藤羅密布。陽春三月,山野杜鵑如火如荼。夏秋陰雲凝聚時山間白霧翻騰,山峰如雲海仙島。宿雨初晴,碧空如洗,山色蒼翠欲滴,山腰白雲如天然玉帶。夕陽西下,餘光返照,層林生輝。山中金竹林大疊水從懸崖峭壁飛流而下,形成高30米寬3米多的巨大水簾,身臨其境使人驚心動魄。
⑵ 出來雲南旅遊,雲南有些什麼特產
雲南的特產多了去了,看你是喜歡實用方面的還是吃方面的了!
騰沖宣內紙,騰沖玉容器,藤編,小粒咖啡,圍棋子,白族「三道茶」,蠟染,特產梁河回龍茶,冬,蟲夏草,耗牛肉,奶渣, 建水紫陶,昆明牙雕
如果你到了當地最好再吃下雲南的過橋米線還有涼拌米線。
⑶ 臨滄信息網站有哪些臨滄瓏玲花卉
有臨滄123,秘境臨滄,臨滄信息網
⑷ 秋榜墨蘭是什麼蘭花
在所有的蘭花當中,墨蘭屬於比較好養的品種。墨蘭的植株比較高大,葉片比較寬,顏色比較濃綠,花開量很大,而且香味撲鼻。
相對於其它蘭花來說,墨蘭的養護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新手養蘭花,可以從墨蘭開始養起。在秋冬季節正是養墨蘭的好時機,注意這幾點才可能越養越好它。
家裡養蘭花澆水是必須要做好的,特別是墨蘭,如果澆水的頻率很少,會影響它的生長,會影響它的孕育花芽。但是澆水多了也是不行的,就容易爛根,所以養蘭花最難掌握的就是澆水。在秋天蘭花長勢旺盛,我們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保證盆土幹下去兩三厘米,再澆透,很快就會滲透出去。那反復的澆幾次都讓它吸飽了水這樣才可以。千萬不要因為澆水的問題造成蘭花的根系受損,那麼冬天肯定長不好。
⑸ 雲南的概況
雲南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這里有奇異的山川風貌、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里是植物、動物、有色金屬、花卉的王國。這里有眾多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之冠」。
地理、行政區劃與資源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邊睡,簡稱「滇」。位於北緯21.8』32」—29.15』8」,東經97.31』39」—l06.11』4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南部。全省處於北緯300以南的低緯度地帶。雲南屬內陸省分,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全省東西橫跨864.9千米,南北縱跨990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1%,排列在新、藏、青、黑、川、甘和內蒙7省區之後,為全國第8位。
雲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是我國通向東南亞、南亞及這一地區各國進入我國最主要的陸路通道。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相連。雲南與鄰國的邊界線長達4060千米,佔全國內陸國境線總長的1/5;全省有8個地州、25個縣(市)分別與上述三個鄰國接壤。
雲南是中國從陸上通向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是中華民族和上述地區人民友好交往和開展經濟貿易的主要通道。雲南作為中國的西南門戶,地位極為重要。雲南與東南亞、南亞這種山水相連的地緣狀況,形成極大的區位優勢。這一優勢,為雲南與東南亞人民之間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旅遊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雲南已成為我國聯系東南亞、南亞的橋梁和紐帶。
至1999年雲南省共設有16個地區級單位。其中3個地級市: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8個民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5個地區:昭通、思茅、保山、麗江、臨滄。
雲南地處中國三大階梯地形的第一級至第二級階梯地帶。地勢西南東低、北高南低,呈階梯狀下降,地形復雜多樣,多山、多峽谷、多江河、多湖泊。高原山地佔了全省總面積的94%,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
雲南地勢起伏很大,最高點是滇西北德欽縣境內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最低點是滇南河口的南溪河與元江交匯處,海拔僅76.4米。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最短距離約900千米,高差競達6000多米。
雲南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東部有波狀起伏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岩溶地貌。例如:石林、宜良、九鄉溶洞、丘北普者黑、瀘西阿廬古洞、建水燕子洞等。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區,高山與峽谷相間,地勢雄奇險峻,其中以三江並流最為壯觀。
在全省起伏縱橫的高原山地之中,斷陷盆地星羅棋布。全省面積在l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有1442個,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有49個,最大的壩子是陸良壩子,面積為771.99千米。雲南是「山的王國」,有眾多的山脈,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就有30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太子雪山、玉龍雪山、哈巴雪山、碧羅雪山等。
由於雲南地形以雲貴高原和橫斷山縱谷為基礎,形成了西部以山高谷深、風景奇險為特徵,東部以高原湖光山色、喀斯特景觀廣泛分布為特色,構成了對照鮮明、獨具一格、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優勢。
在雲南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流600多條。江河縱橫,水系十分復雜。主要的河流有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南盤江等。雲南還有眾多的高原淡水湖泊,是我國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大小湖泊共計40多個。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37個,湖泊總面積為1066平方千米,集水面積9000平方千米,總蓄水量約300億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滇池、撫仙湖、陽宗海、洱海、瀘沽湖、納帕海、碧塔海、程海、異龍湖等。
由於雲南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低緯度高海拔,又處於青藏高原東南側的地理條件和錯綜復雜的地貌綜合影響下形成了雲南獨特的氣候——高原季風氣候。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有的地區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有的地區終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區則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省會昆明就因「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而被贊譽為「春城」,享譽海內外。
雲南受低緯、季風、高原影響形成的氣候有四個特徵:一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三是氣候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四是無霜期長。
總的說來,雲南類型豐富、復雜多樣的氣候給社會經濟發展及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好的影響。一是雲南大部分地區四季如春、冬暖夏涼,冬日可避寒、夏日可避暑;二是熱帶、溫帶、寒帶的氣候類型都有,使人們可以領略各種類型的自然風光;三是特殊的氣候條件,使雲南境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優越的氣候條件給雲南旅遊業提供了氣候資源優勢,使雲南成為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雲南是我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擁有1.8萬多種,佔60%還多,為全國之冠。
全省森林面積1.43億畝,覆蓋率為24.2%,高於全國覆蓋率約1倍,活立木總儲量為13.7億立方米,列全國第3位,國家級保護樹種就有59種。此外竹類資源在雲南省也十分豐富,面積達10多萬公頃,有200多個竹種。經濟林木、林副產品、山林特產資源也十分豐目。
雲南又有「葯物寶庫」、「香料之鄉」的美稱。全省有中草葯約2000多種。三七、天麻、雲木香、雲黃連、雲茯苓、蟲草等在傳統中葯材中享有很高聲譽。雲南還有1250多種民族葯,居全國首位。雲南香料植物種類也很多,計69科約400種,在全國名列前茅。雲南還有「天然花園」的盛譽。全省有2100多種觀賞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種以上,堪稱「花卉王國」。茶花、杜鵑、報春、百合、玉蘭、蘭花、龍膽、綠絨惹是雲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種就有100多個,杜鵑品種更多達300個。雲南花木資源之豐富,舉世矚目。現在雲南花卉生產已初步形成產業規模,花卉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1994年。雲南鮮切花產量已名列全國第一。
雲南經濟作物也很豐富,主要有煙葉、茶葉、甘蔗、橡膠、咖啡、漆樹、金雞納、樟屬植物、紫膠寄樹、黑節草等。其中橡膠園有120餘萬畝,是我國第二大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樟腦年產量佔全國的第二位;紫膠產量,居全國首位。雲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蘆子、香果、賀得木等除外,還有87種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國有香料植物500多種,雲南就有365種,佔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萊莉、龍腦香、香英蘭等;調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還有依蘭香、枝葉油、香葉油、松節油、樹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經濟價值的香料。
此外,雲南食用菌植物十分豐富,如竹蘇、雞縱、木耳、松茸、乾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雲南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寒、溫、熱三帶動物共處一域,種類繁多,分布廣,列全國之冠。素有「動物王國」之稱。在雲南僅脊椎動物物種數就有1737種,佔全國種數的58。9%。國內見於名錄的昆蟲有2.5萬種,雲南就有1.3萬種。許多動物為雲南所特有,如魚類中就有5科40屬249種為雲南所獨有,還有不少古老的孑遺物種,如小熊貓、羚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多,如亞洲象、滇金絲猴、野牛、孟加拉虎、長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獅猴、小熊貓、林麝等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還有大斑靈貓、眼鏡蛇等33種為省級保護動物。
雲南是我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寶地。到1994年底全國已發現的礦產共168種,在雲南已發現142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92種。雲南礦產資源儲量大;伴生礦多、經濟價值高;分布廣。有色金屬是雲南最大的優勢礦產,鉛、鋅、錫居全國第一位,銅、鎳居第3位,因此雲南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黑色金屬中富鐵礦和富錳礦居全國之首。貴金屬中銦、鉈、鎘居全國第一位,銀、鍺、鉑等居全國第二位,在非金屬礦中,儲量最豐富的是磷礦,居全國第一位。鹽類遠景儲量也十分可觀。
除豐富的礦產資源外,雲南還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地熱資源、煤炭資源、太陽能資源。雲南江河縱橫、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資源總量為2222億立方米,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4%,居全國第3位;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l0364萬千瓦,佔全國總蘊藏量的15.3%,居全國第三位;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為90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為3944.5億度,佔全國可開發裝機容量的20.5%,居全國第二位。在雲南幾乎縣縣有溫泉,各類溫泉有700多處,地熱資源十分豐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熱水約3.6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有著名的「熱水城」——洱源、「溫泉城」——昆明、「地熱之鄉」——騰沖。雲南煤礦資源也很豐富,品種齊全,儲量居全國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國首位。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雲南成為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和類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已達l12個。保護面積為220多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5.5%,居全國首位。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西雙版納、高黎貢山、哀牢山、白馬雪山、蒼山洱海、南滾河、大圍山、分水嶺等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51個,地(州、市)、縣級55個。此外,雲南還建有一批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森林公園。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2個,省級森林公園5個,如金殿國家森林公園、魯布革國家森林公園、畹町國家森林公園、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象鼻溫泉省級森林公園、雞冠山省級森林公園、羅漢山省級森林公園、南安省級森林公園、銅鑼壩省級森林公園等。
悠久的歷史 雲南是人類的重要發樣地之一。1965年發現的元謀猿人化石(距今170萬年),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人類化石,中國歷史的第一頁就是從這里翻開的。到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類的簡單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並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
公元前三世紀,庄矯人滇,建立了滇國。庄嬌等將較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帶進了雲南,促進了雲南的發展,這標志著雲南從政治上與內地聯系的開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雲南設置郡縣,修築從四川宜賓到雲南昭通的「五尺道」。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之兵臨滇,設益州郡。益州郡轄24縣,其中有雲南縣(地在今祥雲),這是「雲南」一詞的最早出現。關於「雲南」的來歷,史載,當時有人報告「彩雲現於南中」,於是漢武帝派使臣尋找,「雲南之名始此」。所以說雲南是「彩雲的故鄉」。與此同時,漢武帝還封滇王並賜滇王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統三路大軍平定南中,使雲南成為蜀漢鞏固的後方。
東晉初年,由內地遷至雲南的璺氏勢力逐漸強大,並成為雲南的主宰者。璺氏歷代統治雲南約500年。當時的滇池地區稱作昆川。
唐初,洱海周圍六詔倔起,其中南詔不斷發展壯大,逐漸統一了其他五詔。唐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標志著南詔國建立。南詔歷傳13王,統治200餘年。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國,共傳22世300多年。南詔國、大理國是雲南歷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理是雲南的政治中心。在大理國統治期間,鄯闡城(今昆明)逐漸成為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軍滅大理國。而後元朝設立雲南行省,作為全國11個行省之一。從此雲南正式成為省級行政區名稱,治所從大理遷到昆明。元代在賽典赤等人的治理下,雲南在經濟等方面得到迅速發展。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漳用兵雲南,攻克昆明,滅元朝梁王,在雲南建立明朝政權,統治278年。明王朝在雲南實行大規模的移民屯墾,大量漢族進入雲南,從此漢族人口在雲南佔了多數,而非漢民族成為少數民族。明代雲南的礦冶鑄造業發展迅速,銀、銅產量居全國首位。
1644年,明朝滅亡,一些反清力量和明朝遺臣在南方擁立明宗室親王為帝,史稱「南明」。其中後期永曆帝入滇,以昆明為根據地抗擊清軍。清平西王吳三桂絞殺永曆帝後統治雲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平定吳三桂等藩王叛亂,使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結束。清末雲南的錫產量躍居全國第一。
鴉片戰爭之後,雲南被英、法帝國主義劃分為其勢力范圍。雲南人民為此與帝國主義展開了一系列的英勇斗爭。1911年辛亥革命中,騰越起義、昆明「重九」起義和臨安起義推翻了清王朝在雲南的250多年的統治,建立了大中華民國雲南軍都督府。1915年,當袁世凱復辟帝制時,雲南又首舉義旗,發動了武裝討袁的護國運動。
抗日戰爭期間,雲南成為大後方,內地沿海大批工廠遷入,形成海口、馬街、茨壩、安寧四個工業區,生產出中國第一台望遠鏡、第一根電線等,許多「中國第一」在這里誕生。昆明也成了戰時中國重要工業區和文教中心。由北大、清華、南開三大學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有「內樹學術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馳譽世界。雲南人民積極配合和支持全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數十萬滇軍健兒出省抗戰,在著名的台兒庄和中條山兩大戰役中打出了威名。1942年5月日寇侵入滇西,雲南又成為前線。經過兩年的滇西保衛戰,收復了失地,雲南又成為全國最早將日寇逐出國土的省份。
抗戰勝利後,昆明學生在全國率先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一」運動,在中國青年運動史上樹起了第三個里程碑。1949年12月9日,盧漢舉行起義,雲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從此雲南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雲南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物古跡。據統計,全省經各級政府審定公布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344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級233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五座(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六座(威信、騰沖、會澤、保山、石屏、廣南),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四座(會澤縣娜姑鎮、大姚縣石羊鎮、祿豐縣黑井鎮、石屏縣寶秀鎮)。
眾多的民族,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數據,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除漢族外,少數民族有25個。
全省總人口約4235.9萬人(2000年),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3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3。在2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萬;人口最少的是獨龍族,僅5500多人。在雲南少數民族中,有15個民族是雲南所特有的;有16個民族跨境而居,是我國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雲南還是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全國共有30個民族自治州,雲南就有8個,全國有民族自治縣122個,雲南就有29個,數量居全國第一。
雲南民族眾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為:雲南地處高原,祟山峻嶺,交通阻隔,各地居民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之中,久而久之,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統治民族進入雲南,也帶來了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時期因避難、逃荒或其他緣故,先後從內地遷人雲南。由於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雲南成為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
雲南25個少數民族分布比較復雜,但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交錯分布、大雜居、小聚居。全省沒有一個單一的民族縣(市),也沒有一個民族只住一個縣(市)。總的說來,邊疆地區分布居多;二是立體分布,與雲南立體地形、立體氣候相聯系,總的看來,傣、壯兩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區,回、滿、白、納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壩區,哈尼、拉枯、佰、景頗、基諾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區,苗、僳僳、怒、獨龍、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區。
雲南少數民族民居建築各具特色,各式各樣。總的說來,有傣、壯、景頗、德昂、拉枯、哈尼等民族的干欄式建築;彝、哈尼等民族的土掌房;白族、納西族的「三坊一照壁」;普米族、摩梭人的井乾式建築等。
雲南少數民族的服飾絢麗多彩,各具特色。
總的來看,各民族的服飾與所分布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密切相連,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炎熱地區輕薄短緊型,這主要是居住在滇西南、滇東南等河谷濕熱地區的傣、壯、哈尼、佤、布朗、阿昌等民族,上衣、裙子都較短、質地輕薄。二是輕便型,這主要是居住在滇中壩區的各少數民族,衣著一般都很輕便實用,如回、白等民族。三是寬大厚重型,滇西北的藏、納西、普米、僳僳等民族的服飾均屬此類。此外,雲南少數民族服裝還帶有濃郁宗教文化色彩,如彝族對虎崇拜,其服飾上就有各種虎圖案,還有虎頭帽、虎頭鞋等。
雲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主要分四種類型,一是基本只使用本民族語言,如傣、景頗、佤、僳僳、拉枯等民族。二是除使用本民族語言外,同時也使用漢語,如白、壯、納西等民族和部分彝族、哈尼族。三是除使用本民族語言外,也兼用本地區另一種少數民族語言,如德宏州的阿昌、德昂、布朗等,西雙版納州、臨滄地區的布朗、佤等民族都有一部分人兼通傣語。四是轉用漢語或鄰近的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如回、滿使用漢語,通海的蒙古族則使用彝語或漢語。此外,一些少數民族內部的語言也存在不同方言,如彝族就有6種方言,景頗族則使用景頗語和載佤語兩種不同的語言,傣語也有傣偽、傣那和傣綳等方言。
雲南少數民族原有文字22種。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對彝、哈尼、傣、壯、苗、僳僳、拉祜、佤、納西、景頗等民族文字進行了改進,並創制了14種民族文字。加上藏文,現在雲南省有少數民族文字共15種。
雲南民族眾多,民族節日也是豐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則是許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為宗教祭祀性節日,生產活動性節日,紀念慶祝性節日,社交娛樂性節日。較著名的節日有: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納西族的三朵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僳僳族的刀桿節等。
雲南是全國宗教類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原始宗教在雲南均有,堪稱中國的「宗教王國」。
多樣的宗教 雲南宗教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宗教類型齊全;二是宗教與民族特色相結合;三是各種宗教相互滲透、融合。
佛教:流傳於雲南的佛教,包括南傳上座部、漢傳、藏傳三大部派。其中南傳上座部佛教在中國唯有雲南獨有。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現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德宏、思茅、臨滄和保山等地州,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眾所信仰。
漢傳佛教唐代傳入雲南,現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紅河、楚雄、曲靖、臨滄、昭通等地,為部分漢族、白族、納西族、彝族、拉枯族群眾所信仰。
藏傳佛教於大理國中期(11世紀末)傳人雲南的德欽、中甸、納西、麗江、永寧、寧蒗等地,現主要分布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及麗江地區寧蒗等縣,為藏族和部分納西族、普米族群眾所信仰。
道教:道教形成於東漢末年,創立時即傳入雲南。現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臨滄、大理、昭通等地州市,為部分漢族群眾所信仰。
伊斯蘭教:元代傳人雲南。現全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紅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思茅等地州布。為回族群眾所信仰。
基督教:雲南基督教主要有兩大教派,新教和天主教。新教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傳入雲南,現在全省16個地州市均有分布。為漢、苗、僳僳、景頗、彝、佤、怒、獨龍、拉祜、傣等族的部分群眾所信仰。天主教傳人雲南是在明末清初。現在主要分布在昆明、昭通、紅河、文山、大理、麗江、曲靖、迪慶、德宏等地州市,為漢、彝、苗、僳僳、景頗等族的部分群眾所信仰。
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以多種崇拜和巫術控制為主要特徵。雲南少數民族普遍崇拜原始宗教。雲南少數民族原始宗教內容豐富、形態多樣、基本上囊括了原始宗教所有的內容和形態,包括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在雲南民族地區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對外開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雲南對外開放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特別是近幾年,雲南大力加強與省內外、國內外在經貿、旅遊、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交流。復通和開辟了;批口岸;開放了一些邊境城市和縣市;建立了一批開發區、旅遊度假區;舉辦了一系列上規模、上檔次的對外開放活動。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地州所在城市為依託,沿線(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線和邊境線)沿江展開的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現在,雲南省有國家級口岸10個,省級口岸10個,86個邊境通道或邊民互市點。這些國家級和省級口岸成為國家的窗口,聯系東南亞和南亞的橋梁、紐帶。至1997年8月,國務院批准雲南省最後18個縣對外國人開放。至此,雲南省全部縣市都對外國人開放。
從80年代起,雲南省和昆明市就與國外一些地區或城市締結了友好關系。如雲南省與馬里錫卡索大區、美國得克薩斯州結為友好省區州;昆明與日本藤澤市、瑞土蘇黎世、澳大利瓦加瓦加市等7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自1992年以來,為適應雲南對外開放以及雲南經濟發展的需要,雲南省逐步設立了25個不同類型的開發區、旅遊度假區,總面積約220平方千米。其中經濟開發、合作區15個、旅遊度假區10個(國家級1個,省級9個)。
10個旅遊度假區是: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西雙版納旅遊度假區、麗江玉龍雪山旅遊區、大理旅遊度假區、陽宗海旅遊度假區、撫仙湖旅遊度假區、騰沖旅遊度假區、迪慶藏族自治州省級旅遊區、瀘沽湖省級旅遊區、丘北普者黑旅遊區。
為了讓世界了解雲南,讓雲南走向世界,自80年代初以來,雲南省開展了一系列對外交流活動,先後舉辦了八屆中國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首屆雲南民族藝術節、第三屆中國藝術節、首屆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首屆中國民族服飾博覽會等。這些活動的舉辦大大促進了雲南經濟的發展,加快了雲南對外開放的步伐。
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雲南旅遊業在經歷了1978。1988年的起步階段後,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將雲南建設成為旅遊大省。1995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確提出要把雲南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培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指導下,近幾年雲南的旅遊業迅猛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旅遊接待人數及創匯逐年遞增,1999年,雲南接待海外旅遊者達104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3637萬人次,旅遊創匯3.33億美元,旅遊總收入達204億元,產業綜合發展指標名列全國第七位。與此同時,雲南省赴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出境旅遊人數增長十分明顯。
1993年雲南出境旅遊人數僅居全國第八位,而從1994年起連年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廣東省。
雲南發展旅遊業有良好的條件。首先是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在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上,旅遊資源遍布全省各地,現已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0個(石林風景名勝區、大理風景名勝區、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騰沖火山地熱風景名勝區、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建水風景名勝區、九鄉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48個(例如:轎子山風景名勝區、黃連河風景名勝區、珠江源風景名勝區、獅子山風景名勝區、撫仙湖一星雲湖風景名勝區、河口南溪河風景名勝區、丘北普者黑風景名勝區、蘭坪羅古管風景名勝區等)。風景名勝區數佔全國已列級風景區總數的12%,為全國之冠。此外雲南悠久的歷史產生了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加之雲南優越的區位、氣候條件、濃郁的民族風情、眾多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使得雲南成為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兼具的旅遊勝地。
隨著雲南經濟的發展,各項基礎設施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和改善。為雲南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由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組成的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為雲南旅遊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至1999年末,雲南省公路通車里程為10.24萬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列全國第十位。
雲南是中國惟一的准軌、米軌和寸軌三種鐵路並存的省份。現有貴昆、成昆、南昆、昆河等4條鐵路干線,可以從昆明直達貴陽、成都、南寧、河口、北京、上海、西安、重慶、廣州、北海、越南河內等城市。此外還有昆明至玉溪、廣通、大理等線路已通車;內(江)昆(明)線正在建設之中,近年還推出了昆明至石林的高級豪華專列。
雲南目前內河通航里程為1324公里。重點是金沙江、瀾滄江兩江航運。主要港口有水富港、思茅港、景洪港。從水富港出發,可達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
雲南有豐富的旅遊產品,旅遊商品生產已具一定規模。主要旅遊名特產品有:大理石製品、雲子、建水紫陶、斑銅、扎染、雲煙、普洱茶、宣威火腿。主要風味小吃有:過橋米線、汽鍋雞、宜良烤鴨、松茸、雞縱、呈貢寶珠梨等。主要葯材葯品有:三七、蟲草、天麻、當歸、雲南白葯。
⑹ 臨滄可以種植什麼花卉
很多花卉都可以種植,你們那裡光照強
不管是倒掛金鍾,還是三角梅,我感覺你們那裡種植的,特別鮮艷
石榴樹,開花也是很漂亮的,白蘭花,茉莉花,玉蘭花,紫荊花,
還有大花萱草,百合花,鳶尾花,八仙花,朱頂紅,雞冠花,鳳仙花
山茶花,紫薇花,木芙蓉,木槿花,茶梅,臘梅花,梅花,櫻花都是可以的
⑺ 雲南省共有幾個州市縣
雲南省有八個州,九個市,五個縣。
八個州分別為:楚雄州、紅河州、迪慶州、文山州、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
九個市分別為:昆明市 、 盤龍區、 五華區 、官渡區 、西山區 、東川區、 呈貢縣 、晉寧縣 、安寧市。
五個縣分別為:富民縣、 宜良縣、 嵩明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是截至2013年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
(7)臨滄花卉擴展閱讀:
雲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33.11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84%;高原面積3.9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盆地面積2.4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0%。地形以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
雲南最大的支柱產業為煙草產業,糖產業和茶產業是雲南除煙以外的傳統骨幹產業,橡膠種植業是雲南傳統重要產業,花卉產業是雲南新興產業,是全國重點產糖、茶葉、橡膠省份之一,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出口基地。
雲南全省運營民用運輸機場14個,其中1個樞紐機場、13個干支線機場,完成運輸起降46.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5896.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1.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8%、12.6%和8.4%,有昆明、麗江、西雙版納、芒市、大理5個旅客吞吐量百萬級以上機場,位居全國第一。
雲南第一條鐵路-滇越鐵路,是當時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雲南省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准米軌並存的省份。
雲南的漢族語言屬北方語系,其他各民族的語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語言使用主要有:母語型、雙語型、多語型和母語轉用型四種類型。雲南各個民族除回族、滿族、水族通用漢語外,其餘都有自己的語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種。
其中,傣族文字語言與泰國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歷史悠久,東巴文字是迄今還在傳承的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