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佛坐蓮花卉

佛坐蓮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4-26 03:11:07

① 觀音菩薩為什麼要坐在蓮花上

蓮花,一直被視為花中君子,是世間文人墨客共賞共愛的一種花。它與世間的其他花草相比,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優秀品質。而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此直喻人品性的高潔。荷花用以喻人之品性合情合理,可是,令人不大明的是,天下奇花異草千千萬萬,就連佛家代表之一的觀音菩薩為何都會選擇坐在蓮花上呢?

蓮花作為佛花 多有經典可考!
觀音菩薩為何會坐在蓮花上?其實,答案很明確,蓮花是佛花。表法。

蓮花被用作佛花,這不僅在佛教的發願文「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中明確提到,在不少經典也可尋其出處。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經》中也記載,「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有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另凈土思想代表經典《阿彌陀佛》中也記載,眾生若得善報,不再墮入胎生、卵生、濕生等輪回,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會有觀音手持蓮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蓮花里「化生」為極樂世界一員,視個人業障、福報,蓮花閉合時間長短不同,福報夠的人可以提早「出關」,享受凈土世界。看來,蓮花被作為佛花確實無二。

蓮花獨特的「生態」表「法」特質 別無代替
那麼,佛家為何會選擇蓮花作為佛花呢?《大正藏》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可能有人覺得,一香、二凈、三柔軟這些特質是不少花草都會具備的,何止荷花。那我們再來看它的「可愛」,那可真不是一般花草就可具備的獨特花質了。

蓮花有一種特殊的生態:

蓮花有一種特殊的生態
在春夏秋冬四季輪轉中,蓮花花開花落,花朵具有謝而又發的生命力。同時,世界的其他花卉往往都是先開花後結果實,而蓮花則不同,它是在開花的同時,蓮蓬就已經具備。明朝的《群芳譜》就特別強調了蓮花「華實齊生」的這一特質。蓮花因此被佛家視為是能同時示現「過去、未來、現在」禪境的花。佛說世界一切平等,不論過去現在未來,天地萬物時空,方位大小多少,人與人,如此如彼,窮富貴賤皆平等。在極樂凈土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具有超時空相貌的蓮花,因此成為凈土世界的花朵。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因此,觀音菩薩坐在蓮花上(坐在蓮花上的不止觀音菩薩一個),是因為蓮花可以表「法」,表佛法的高妙莫測,蓮花可以示現過去、現在、未來,而又無分別「心」。《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同時,美麗的蓮花出身象徵污濁惡世的淤泥,而卻不會「近墨者黑」,最終出淤泥而不染,高貴、清雅、脫俗。這不也正是世間修行人所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方才可證菩提嗎?

佛祖的蓮花坐台

② 為什麼佛祖坐的是蓮花

佛家有普度眾生的說法,蓮花浮於水面,出淤泥而不染,正如苦海中的「舟」,最具有象徵意義。
蓮花是印度國花,佛教源於印度,蓮花出現在佛教畫面中是很自然的。《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許多花都柔軟、乾凈、充滿香氣,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因此承擔了佛教的象徵使命。《阿彌陀經》中也記載,「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有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③ 蓮花與佛教有什麼聯系嗎

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廟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還表現在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教以蓮為喻的詞語,更是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台」;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凈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西方凈土,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凈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故又稱「蓮宗」。總之,蓮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

④ 佛祖為什麼坐蓮花台,蓮花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蓮出淤泥而不染,佛祖坐在蓮花台上體現了佛祖的聖潔,雖在凡世,卻仍不被世間的七情六慾所污染。

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

(4)佛坐蓮花卉擴展閱讀: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上。

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同樣,金剛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網路-蓮花

⑤ 為什麼佛教中佛都坐在蓮花中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於污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托生,凈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台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聖嚴法師著《學佛群疑》)

佛教用蓮花是什麼意思?

我國用梅花作國花,是象徵我們的民族精神,佛教用蓮華,藉以表示佛法的能量。因為法性平等,法力無邊,其救度眾生的功能,如水滋潤萬物。蓮華性習水,且有花則實,好比眾生受佛法的薰陶,即可離諸熱惱,圓成佛道,因此用之。若用別的花當然也可以,但有形不應名之過。如用蘭花玫瑰,你定會說,佛法淵博,猶如大海,應用蓮花較為合理。我想這是很可能的事。附帶的說明一點,我們眾生往生西方所坐的蓮花,是彌陀的願力和眾生的願力所成,好像我們利用各種交通工具一樣,如明此理,就不會感到奇怪。(知義法師著《初機學佛決疑》)

佛菩薩為什麼都坐蓮花,而不坐其它之花呢?

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表徵清凈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徵,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眾生輪回六道,沉迷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不知決覺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訴我們說:五欲六塵之欲樂,沾不得,染不得,應該體會五欲六塵空幻不實,如幻如化,要出離五欲六塵才能解脫自在,修學佛法者,要效法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蓮花在佛門中,為佛菩薩所常拿來作譬喻,表徵著清靜、無染、光明、自在、解脫之義。其它之花,佛陀就較少比喻,佛陀坐蓮花顯的很庄嚴,清凈自在,安詳無比。

在大雄寶殿里供奉的三尊佛像
過去佛 現在佛 未來佛

⑥ 佛與蓮花的關系,蓮花在佛教中寓意什麼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內悉達容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凈土)。

即從塵世到凈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拓展資料:

佛教四大吉花:

吉花是指曼陀羅花、蓮花、山玉蘭和優曇花,是佛教富有寓意的花,見花見吉祥。佛教四大吉花與佛教的關系密不可分,寺廟常常有種植山玉蘭,佛菩薩的持物也常常能看到蓮花,至於優曇婆羅、曼陀羅花在佛經中經常出現。

⑦ 佛為什麼坐在蓮花上

佛坐在蓮花上原因有:
1.蓮花在佛門中代表清靜、無染、光明、自在和解脫之意。
2.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著美德,佛陀坐在蓮花上顯的很庄嚴、清凈。
3.眾生在六道中輪回,沉迷於五欲六塵,不知道覺悟,而且越陷越深。大慈大悲的佛陀就告誡我們:五欲六塵之欲樂是空幻不實的,沾染不得,要出離三界才能解脫自在。
4.修行人應該像蓮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依照佛陀的教導去修行,發菩提心。

⑧ 佛教為什麼用蓮花

【蓮花】:代表佛的舌頭。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至清至純。藏傳佛教認為蓮花象徵著最終的目標,即修成正果。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

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從埃及到印度的眾多世界偉大文明都把蓮花視為神聖的象徵,並將其廣泛的融入它們自己的藝術和建築之中。蓮花隨太陽花開花落,在古埃及,人們認為黎明時太陽從東邊的蓮花中升起,日落時,它落入西邊的蓮花之中。

同樣,吠陀教太陽神 的每隻手都持有一朵蓮花,象徵著太陽掠過天際的路徑。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

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

同樣,金剛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8)佛坐蓮花卉擴展閱讀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經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在斯里蘭卡的鍾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

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

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蓮花

⑨ 花在佛教中比喻本心清凈

華=花,蓮華=蓮花,不是一般的花,多數指芬陀利華,
一般用來比喻菩薩與佛,並非喻本心清凈。
如果人人本心清凈,諸佛還用出來干什麼?

⑩ 佛教里有幾種花,與佛教有關的花

與佛教有關的花
一花一世界,花有花的姿態、花的精神,
有的花與佛相關相連,花開,如同見佛。
1、優曇婆羅花
傳說,優曇婆羅花是三千年才開一回,一般在夜裡盛開,芳香極美,翌晨即萎,如同曇一現,有瑞祥之氣。傳說,知轉輪王出世,此花才生,可見是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在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六佛曾經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經歷磨難後在優曇婆羅樹下成就正覺。優曇婆羅花是傳說中的仙界極品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艷」被尊為佛家花,西方極樂佛國中善見城之優曇,與備受推祟的阿修羅城的蓮、持國天城中的水仙和愛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屬極品,沾皇家的華貴氣息,三千年一開,花開時有瑞祥之氣繚繞,觀者受福。說到底,「優曇婆羅花」是傳說中的花,現實中並不存在。

2、蓮花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神靈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佛經稱為「蓮經」,把佛座稱為「蓮座」或「蓮台」,把佛寺稱為「蓮宇」。許多佛教故事都與蓮花有關,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

3、曼珠沙華
曼珠沙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相傳它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片大片地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去向幽冥之獄。

4、曼陀羅花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齊贊,天鼓齊鳴,發出妙音,天上落下曼陀羅等花。至此,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開始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諦。
所以,此花與佛門有緣。「曼陀羅」有多層含義,它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供品之一,也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眾神聚集居處的模型縮影。供奉曼陀羅的意思是用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盛滿三千世界奉獻給佛、法、僧三寶。在佛經中,曼陀羅花是適意的意思,就是說,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內心愉悅。它包含著洞察幽明、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就可以成為曼陀羅仙。
本資訊由http://www.yyhh.com/園藝花卉網整理編輯。

熱點內容
和豐花卉 發布:2025-09-30 09:19:47 瀏覽:153
諜戰玫瑰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5-09-30 09:15:37 瀏覽:313
花卉繪畫圖片大全簡單 發布:2025-09-30 09:15:27 瀏覽:550
花藝紙分類 發布:2025-09-30 09:07:23 瀏覽:173
頂樓種什麼綠植比較好 發布:2025-09-30 09:07:22 瀏覽:609
茱的玫瑰水 發布:2025-09-30 09:07:22 瀏覽:384
海棠popo 發布:2025-09-30 08:51:59 瀏覽:498
荷花葉樹 發布:2025-09-30 08:44:01 瀏覽:49
梅花小苑 發布:2025-09-30 08:40:51 瀏覽:261
霸氣攻百合 發布:2025-09-30 08:39:33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