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子脾

插花子脾

發布時間: 2022-04-24 11:30:28

① 中蜂的病蟲害怎麼防治。

中蜂主要病害有囊狀幼蟲病、歐洲幼蟲腐臭病。中蜂主要敵害有巢蟲、胡蜂、蟾蜍。

一、囊狀幼蟲病

囊狀幼蟲病是一種病毒性病害。急性型發病,來勢猛、傳染快,是一種毀滅性病害,一旦急性流行,可垮蜂70%。特別是氣溫低,溫差變化大,蜜源不足的季節,發病率高。湖南發病高峰期出現在3~4月和9~10月。

1、主要症狀

死亡幼蟲多為六日齡大幼蟲,30%死於封蓋前,70%死於封蓋後。發病初期出現嚴重的「花子」現象,得病的巢房蓋出現大的孔洞,封蓋幼蟲捲曲。得病幼蟲體色由白變黃,繼而變褐色變黑色,死蟲直卧巢房底,頭部翹起,身體末端呈囊狀物,形狀呈龍船狀,干後容易被工蜂消除。

2、防治方法

①預防:選育抗病品系、控制病群相互傳染、蜂箱巢脾消毒,換王等。

②治療:痹蜂康為純中葯內服劑,每小袋可治蜂20脾蜂。半枝蓮、五加皮、板藍根、金銀花各25克加水煮煎,濃縮後配糖水傍晚喂蜂,每劑葯可喂蜂40脾,喂至不見病蟲為止。

二、歐洲幼蟲腐臭病

中蜂常見病。此病春秋兩季容易發生,病原為蜂房鏈球菌,被污染的飼料和污水是傳播該病最大的來源。

1、主要症狀

歐洲幼蟲病一般只感染2日齡幼蟲,病蟲在4~5日死亡。患病幼蟲體色由白變黃,直至黑褐色,最後在巢房底腐爛乾枯,成為無黏性,易清除的鱗片。此病危害幼蟲嚴重時,蜂群中長期只見卵、幼蟲,看不見封蓋子。

2、防治方法

①預防:選育對病害敏感性低的品系、換王,打破群內育蟲周期、病箱嚴格消毒。

②治療:蜂潔為新型殺菌消毒劑,用蜂潔治歐幼病較好;亦可用鏈黴素糖漿喂病群,但易造成蜂蜜污染。

三、巢蟲

巢蟲是蠟螟的幼蟲。危害中蜂主要是大蠟螟和小蠟螟的幼蟲。一年發生3—4代,幼蟲期50天左右,每年6—7月巢蟲危害猖獗。

危害狀況:蠟螟白天躲在黑暗處,晚上潛入蜂箱,產卵在箱底蠟屑或箱縫等處。卵孵化成幼蟲,幼蟲爬上巢脾蛀食蠟質,在巢脾上打墜道,吐絲作繭,毀壞巢脾,傷害巢脾上的幼蟲和蛹,巢脾上出現「白頭翁」病。輕則群勢下落,重則全群逃亡。

防治方法:

l、經常清掃蜂箱,清除殘渣殘屑。

2、蜂多於脾或蜂脾對稱,使巢蟲無法爬上巢脾。

3、發現有白頭蛹時,提脾抖去蜜蜂,放在太陽下照射3-5分針,巢蟲見光即爬出,然後消滅之。

4、把無蜂的巢脾,放在空箱內,定期用硫磺熏殺。

四、胡蜂、蟾蜍

胡蜂又名大胡蜂、大黃蜂。是我國蜜蜂的一大敵害。胡蜂有14種,危害蜜蜂的主要有6~8種,南方山區胡蜂一年可發生5~6代,夏秋兩季危害最大。胡蜂性情暴烈兇猛、攻擊力強。可在空中任意捕捉蜜蜂;可在蜂箱巢門前圍攻蜜蜂;可咬破蜂箱,3~5成群進入蜂箱咬死蜜蜂,被危害的蜂群集體逃跑。留下的蟲蛹,胡蜂將其運回自己的巢穴,哺育後代。有資料報道:20~30隻大胡蜂,數小時內,可殺死5000~20000隻蜜蜂。胡蜂防治方法以捕殺為主,毒殺、火攻效益高。發現有胡蜂在蜂箱邊飛翔,即用木板捕殺,打得凶,胡蜂就不來。

蟾蜍(俗稱癩蛤蟆) 白天躲在蜂箱底或周邊雜草洞穴中,天熱的夜晚守在巢門邊捕食蜜蜂。一隻大蟾蜍一晚可食100~200隻蜜蜂。防治辦法是抬高蜂箱,清除雜草穴洞,早晚人工捕殺。

② 市面上有沒有避免蜜蜂幼蟲茶花中毒的輔助工具

在蜜蜂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貫徹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並按照生產無公害蜂產品要求進行。一、蜂病的預防 1、選育抗病蜂種 有兩條技術途徑,一是在同一品種內定向培育,二是利用雜種優勢,選育抗病蜂種。 2、飼養強群 ①保持蜂脾相稱,加強蜂群管理 早春蜂群應注意保溫,夏季應重視降溫。除了蜂巢外部人為保溫、降溫措施外,應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適當密度,並根據外界溫度高低,調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巢脾是蜜蜂繁育場所,也是儲蜜場所,同時是病源載體,及時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減少病源傳播。 3、預防蜜蜂病蟲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養 除引進良種除外,不從疫區購買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飼料應用自產的蜂蜜、花粉。從外地購進舊蜂箱應嚴格消毒後再使用,本蜂場發生蜂病,應立即隔離治療,不要將病群巢脾任意調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對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葯方法 改傳統的糖水拌葯為將蜂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農葯中毒 了解周圍農田噴灑農葯情況,採取應急措施,預防或減少蜜蜂的農葯中毒。二、常見蜂病的治療蜜蜂常見病蟲害有蜂蟎、爬蜂病、白堊病、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中蜂囊狀幼蟲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蟎 ①規律及症狀 夏、秋季,大蜂蟎寄生率高,小蜂蟎危害也開始嚴重。巢門前,有殘翅不全幼蜂爬出,經肉眼辨認有的蜂體上附有蜂蟎。在割除雄蜂脾時,能發現大幼蟲、蛹體上附有大蜂蟎,有時見蜂體上附有蜂蟎。將新出房子脾抖蜂後,能發現小蜂蟎在子脾上亂爬。 ②防治 經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內蜂蟎。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結束後,繼箱群可掛氰菊酯(蟎撲)治蟎。在小蜂蟎寄生率上升時,用升華硫均勻刷在封蓋子脾上,5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在椴樹、荊條大流蜜前期可關王或採用處女王交尾,造成斷子,讓蜂蟎暴露在蜂體或巢脾上,再掛氟氨氰菊酯條治蟎。大流蜜期不用葯,預防蜂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規律及症狀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後期、荊條花期易發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體、孢子蟲等病原綜合引起的青壯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動遲緩,不能飛翔,聚集在低窪地或草叢中。有的死蜂雙翅展開,吻伸出,但不同於農葯中毒。 ②防治 葯物防治可用檸檬酸。繼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葯物糖漿,內含2克檸檬酸。每天1次,連續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堊病 ①規律及症狀 一般發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氣溫19~30℃,空氣潮濕。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蟲死亡的真菌性傳染病。在巢門口可發現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狀硬質幼蟲體。患病巢房封蓋不齊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蟲呈乾枯狀,白色或灰黑色,無臭味,無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 此病發病後不易治癒。蜜蜂春繁時,不喂來歷不明的蜂花粉,箱內換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減少白堊病發生。發病輕時,可用葯物治療,用丙酸鈣加入糖漿喂蜂,繼箱每群喂糖漿0.5千克(含丙酸鈣0.5克)。嚴重時應該換脾,必須蜂多於脾,再喂糖漿。 4、美洲幼蟲腐臭病 ①規律及症狀 夏季弱群易發病,在大流蜜期,病情減輕,甚至自愈。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4~5日齡幼蟲易發病,封蓋後死亡。發病的封蓋房油亮發光,下陷,有穿孔。腐屍緊貼房壁,挑起有拉絲,褐色有魚腥味。 ②防治 發病初期,將病脾抽出淘汰,嚴重的換箱換脾再用葯物防治,用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漿(含200毫克純土黴素),隔4日1次,連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葯。 5、歐洲幼蟲腐臭病 ①規律及症狀 一般春季脾多於蜂的弱群易發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3日齡小幼蟲易感染,4~5日齡死亡,蟲體變淡黃色、黃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難聞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嚴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溫條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黴素治療,方法與治美洲幼蟲腐臭病相同。 6、中蜂囊狀幼蟲病 ①規律及症狀 南方2~4月與11~12月,北方5~6月,是發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見工蜂從巢內拖出病蟲屍體,散落在巢門前。子脾有插花子,房蓋有穿孔,房內有尖頭死幼蟲,褐色無臭,易從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換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產子後,蜂群康復快。在斷子間淘汰病脾,讓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葯華千斤藤(海南金不換)干塊根15~20g或半枝蓮的乾草50g,煎湯,可用於20~30框蜂的治療。 7、茶花與油茶花中毒 ①規律及症狀 發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開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輕;流蜜好,危害蜂群嚴重。蜜蜂在採茶花、油茶花後,引起大批幼蟲死亡,死亡幼蟲散發酸臭味。 ②防治 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間斷喂飼糖漿(蔗糖與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陰雨天不斷,結合分區管理效果更好。另外,山區放養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辦法要設法找到胡蜂蜂巢徹底毀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葯,放其回巢,毒殺蟲子。

③ 蜜蜂子脾出現花子是什麼原因

【很正常的現象】,那些幼蟲不要動。你飼養的是中蜂。下篇是有關飼養籠蜂的方法,可能對你飼養籠蜂(中蜂)有所幫助。
籠蜂飼養管理
籠蜂飼養管理包括:籠蜂的飼養方式,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蜂籠的構造,飼料的配製,籠蜂蜂王的培養,籠蜂的生產,裝籠工作,籠蜂的運輸,籠蜂飼養技術。
籠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帶巢脾和蜂箱,裝在紗籠中出售(或運輸)的蜂群。歐美養蜂發達國家的蜜蜂繁殖場出售的籠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計算的,所以過去稱為磅蜂。蜜蜂繁殖場和養王場大多設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給北方飼養。
在北方飼養籠蜂,大多採取飼養1個養蜂季節(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後將蜂群殺死。這樣既節約了蜂群越冬的飼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單產,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國南方春季有油菜、紫雲英、蠶豆等豐富的蜜粉源,氣候溫暖,有利於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產籠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時間長,飼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豐富,如飼養籠蜂,有利於奪取蜂產品的高產。
(一) 籠蜂的飼養方式
飼養籠蜂的方式有以下數種:
1.供北方養蜂場生產飼養
北方的養蜂場春季從南方購買籠蜂,過入蜂箱飼養,生產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等產品,秋季無蜜源時將蜂群殺死,還可以取得蜜蜂蟲蛹。將蜂箱、巢脾、養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後,妥善保存備用。這種飼養方法可以節約蜂群越冬飼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產量,還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籠蜂加強弱群和無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於飼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越冬以後,群勢削弱到難以獨立生存,或者喪失了蜂王,可以將籠蜂與它們合並,使它們在大流蜜期到來時能夠投入生產。
3.推廣良種
出售籠蜂的蜂場必須保證質量,必須是蜂蜜、蜂王漿高產的蜂種,以青年蜂為主,蜜蜂健康無病蟲害。南方的種蜂場將蜂蜜、蜂王漿高產良種或者將選育的抗病蟲蜂種以籠蜂的形式推廣。
4.輔助強群長途運輸
在炎熱季節,3~7日的長途運輸,蜂群容易受悶死亡。如果採取開巢門運蜂的辦法,會有部分蜜蜂飛失,使蜂群削弱,同時影響車站作業的安全。在起運蜂群以前,可以從強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個王台,裝籠運輸,到達目的地以後,除去處女王再與原群合並。這樣既可以保證蜂群長途運輸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飛出。
5.為農作物授粉
利用籠蜂給植物授粉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養蜂場互助合作或者聯營從事籠蜂飼養是理想的辦法。這樣可以減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損失和蜂蜜的消耗,並且節約非生產期的人工開支。
(二)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
生產籠蜂的蜂場除去在蜜源植物豐富的地方建立場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種繁育技術,不斷選育高產、抗病的蜂種;掌握人工育王技術,及時培育出大量的優質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術,使蜂群盡早、盡快地發展壯大,以便提早供、多供應籠蜂。
飼養籠蜂的地方,同樣需要具有1個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豐富的輔助蜜粉源。由於籠蜂是不帶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須預先准備好蜂箱、巢脾、巢礎框和飼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購入籠蜂以前,要掌握籠蜂的運輸、過箱和飼養技術。
(三) 蜂籠的構造
裝運蜜蜂的蜂籠,通常是用木板釘成長方形四框,兩面釘上鉛絲紗製成的。長度不超過440毫米,高度不超過240毫米,可以放人標准蜂箱內,便利於過箱操作。蜂籠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釘成的,頂板正中開一個直徑100毫米左右的圓洞,以供放飼料罐或者飼料罩,同時也是裝進蜜蜂的入口。如果採用蜂蜜等液體飼料,就在此處安裝飼料罐;採用煉糖等固體飼料時,在此處安裝飼料罩。飼料罩是用8~10目鉛絲紗製作,直徑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籠的大小根據裝蜂多少而定。裝1.5千克蜜蜂的蜂籠,外圍尺寸為長440毫米、高240毫米、寬160毫米。每增加或者減少0.5千克蜜蜂,蜂籠的長度和高度不變,寬度增加或者 減少20毫米。然後在四框的前後兩面釘上鉛絲紗,鉛絲紗要卷邊,用鞋釘釘嚴密,不能讓蜜蜂鑽出。在頂板的圓洞一側鋸一條長10毫米的鋸縫,旁邊釘一小釘。在這里用鉛絲吊著固定郵寄蜂王籠。
圓筒蜂籠是用瓦楞紙或者纖維板製造的,長350~400毫米,大頭口徑200毫米,小頭口徑180毫米。筒內安一個z字形鉛絲紗網,在其中部捆紮飼料罐和蜂王籠,讓蜜蜂攀附在鉛絲紗上。蜂筒兩頭安裝鉛絲紗網和由數根25毫米寬的通風鰭片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飛出和防止通風不暢。
(四)飼料的配製
空運籠蜂使用固體飼料,鐵路或卡車運輸使用液體飼料。
1.煉糖
籠蜂運輸期間的飼料與郵寄蜂王使用的煉糖相同。配製的煉糖軟硬度和含水量要適宜,以在15℃時不幹不硬,在37℃時不流動為宜。用優質的白砂糖和蜂蜜配製。普通粉狀白糖含有微量的礬,紅色原糖含雜質多,均不宜做煉糖,更不能用有鐵銹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製煉糖。
(1)加熱法
優質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熱,攪拌,使糖完全溶化,雙層紗布過濾。蜂蜜l份加熱到60℃,過濾。將清 潔的糖汁加熱到112℃,對入蜂蜜混合均勻,繼續加熱並且不停地攪拌,直到118℃時撤火,放溫到70℃左右,繼續攪拌到成為乳白色的糖團為止。調制好的煉糖裝入容器,密封,放於涼爽、乾燥處儲藏。
(2)研磨法
將優質白砂糖研磨成細粉,經80~100目細篩篩過,粗粉再研磨、過篩,直到全部成為細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經過加熱、過濾),然後來回進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樣,揉時逐漸加入剩餘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團,不軟不硬,不粘手,放置不變形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約為4比1。
1.5千克的籠蜂在運輸期間平均每天約消耗固體飼料100克,通常每籠加入煉糖500克。如果個別蜂群在運輸途中吃完了飼料,可以隨時添加。
可以採用轉化糖代替蜂蜜調制煉糖。轉化糖的製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鍾。
2.液體飼料
利用火車、卡車、輪船運輸籠蜂,使用液體飼料效果好。將蜂蜜裝入玻璃瓶或者馬口鐵聽內,蓋上鑽2~3個小孔,蓋朝下倒放於蜂籠頂板的圓洞里,固定好。空運籠蜂時不能使用液體飼料,因為飛機飛行時氣壓變化大,容易使瓶內的蜂蜜流出。
(五)籠蜂蜂王的培養
籠蜂使用的蜂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預先按需要數量作好計劃,按計劃培養,以便能夠及時地滿足供應。 保證蜂王是人工培育的當年的或者日齡不超過6個月的產卵王,符合種性要求,蜂王產卵力強,其後代蜜蜂採集力強,分蜂性弱,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力。為了在3月份能夠提早供應籠蜂,需提前1個月培育蜂王,提前1個半月培養雄蜂。這時由於氣溫低、蜜源少、蜂群還沒有進入發展強盛時期,人工育王有困難,需要在頭一年秋季培養一批蜂王,儲存起來,在供應第一批籠蜂時應用。4月份及以後供應的籠蜂,使用當年培育的蜂王。培育蜂王的數量,按提供籠蜂的多少有計劃地進行安排。培育蜂王時,移蟲的數量要比需要蜂王的數量多1倍左右,因為移蟲的接受率為80%~90%,處女王交尾成功率在50%~80%, 蜂王產卵以後還要淘汰一部分。
(六)籠蜂的生產
生產籠蜂的工作應在前一年的秋季開始,除去培養一批蜂王以外,還要徹底治蟎,培育健康的越冬蜂,作到強群越冬。在南方冬季氣溫比較高、有蜜粉源的地方,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才能促進和加速蜂群的發展。
根據當地的氣候蜂群和蜜源條件提出適宜的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法,可使蜂群盡快發展強壯。現有一種方法,其具體做法是:
在12月底或者1月初檢查蜂群,了解並詳細記錄蜂群的情況,將3框蜂以上的蜂群列為大群,3框蜂以下的列為小群。小群組成雙王群,採取雙群同箱的管理方法,可以兩群群勢相當,也可以一強一弱。提出巢內空脾使蜜蜂密集,即第一次「密」,3~4框蜂的單王群留2個脾,放於箱內中央,兩側加隔板和保溫物(保溫框或者草卷),蓋布上加蓋20張草紙,既保溫又吸潮。蜂箱巢門留10~15毫米寬,面朝南或者西南,背靠牆;各蜂箱之間間隔10~15厘米;箱底墊10厘米厚乾草,箱背後和各箱之間空隙填上千草;箱上蓋上草簾和塑料薄膜。晴天翻曬保溫物。雙王群的中間閘板要十分嚴密,兩群的蜜蜂不能在箱內互通;閘板兩側的兩個群各留2個脾,巢脾緊靠閘板和外側隔板,使蜜蜂集中在兩脾之間的一條蜂路內,箱內外保溫與上述相同。緊脾當天傍晚開始喂蜂,在3日內喂足,使每個脾上有500克以上的飼料儲備。在糖漿中加磺胺類葯物(每框蜂0.2片)或者抗生素(每框蜂5000單位)。以後每日進行獎勵飼喂牛乳糖漿。500克白砂糖和250克水加熱溶解,再加250克牛(羊)奶和1克食鹽,放溫後喂。獎勵飼喂不間斷,開始時小群每次喂50克牛乳糖漿,以後逐日增加10%。寒潮期可在早晚各喂1次。
8~10天以後,巢內有整框子脾時開始加脾。第一次加空脾時加在蜂巢中央。4~5天後第二次加脾,加在最外側巢脾的裡面,即邊2位置,以後再加脾時同樣加在邊2位置。同時將新封蓋子脾調到外側,把老封蓋子脾調到中間,新蜂出房後蜂王能在其中產卵。經過幾次加脾以後,每脾上的蜜蜂減少到七成蜂左右,但是子脾數量增加了,這是第一次「稀」。當蜂群發展到佔用8~9個脾時,暫緩加脾,這時採用割開子脾上的蜜房封蓋和調動巢脾的辦法擴大蜂王產卵面積。由於蜜蜂大量出房,蜜蜂數量增加,逐步達到蜂脾相稱(平均每個巢脾有 2000隻蜜蜂),或者蜂多於脾(每脾有2000隻以上蜜蜂),達到第二次「密」。當群勢發展到9框蜂以上時,加上繼箱,調到繼箱1個蜜脾和2個子脾,並補加2個空脾,巢箱也補加2個空脾。經過這樣處理,巢脾上的蜜蜂又稀了,即第二次「稀」。但是巢內有6~8個子脾,新蜂陸續出房,青幼年蜂多,哺育力強,同時氣溫已經升高,蜜粉源增多,可以進一步促進蜂王產卵,可為籠蜂培育提供大量的蜜蜂。
七)裝籠工作
根據交蜂日期,事先准備好用具、飼料,按步驟將蜜蜂裝入蜂籠。
1.用 具
使用的用具有蜂籠、蜂王郵寄籠、飼料罩或者飼料罐、台秤、漏斗、鐵釘、 鐵紗、釘錘、鉗子等。 抖蜂漏斗,上口直徑30厘米,下口直徑10厘米、上段長55厘米為圓筒形,下段長35厘米呈漏斗狀。用鍍鋅鐵皮製作,也可以用塑料薄膜製作。大量裝籠時,在一空繼箱下釘上一塊隔王板,箱下連接一個上口與繼箱同樣大的漏斗,既可提高抖蜂效率,又可避免將蜂王和雄蜂裝入蜂籠。
2.裝籠時間
在流蜜期裝籠,要在蜜蜂大量出巢採集以前進行,以免蜜蜂到達目的地以後失重太多。在蜜源缺乏時,容易發生盜蜂,裝籠工作困難,裝籠時間需安排在清晨或者黃昏蜜蜂很少飛翔時進行。一旦發生盜蜂,立刻停止,等蜜蜂安靜後再繼續。
3.裝蜂王
打開蜂王郵寄籠上的鐵紗,在飼料室內裝上煉糖,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煉糖乾燥或者潮解,再將鐵紗固定好。將蜂王和7~10隻蜜蜂從蜂王籠側面的圓孔裝入,用軟木塞或者蜂蠟把出入孔塞住,稱出重量。用鉛絲將蜂王籠從蜂籠的圓孔放人籠內,鉛絲卡在鋸縫里固定在頂板上,使飼料室位於下方。
4.抖蜂裝籠
將蜂籠放在台秤上,抖蜂,漏斗插在蜂籠上。打開蜂箱,找到有蜂王的巢脾放在一邊;提出其他青幼年蜂多的巢脾,將蜜蜂抖入漏斗,再將巢脾放回原箱。依次提脾抖蜂,直到籠內蜜蜂重量少許超過要求,立刻抽出漏斗,蓋好圓洞。紗蓋、隔板和邊脾上附著的蜜蜂大多是日齡較大的,不要將它們抖入籠內。更不要把蜜蜂抖入塑料帶內過秤以後再裝入蜂籠,因為蜜蜂在塑料帶內聚集在一起,氣溫高時只要幾分鍾就會傷熱而脫水,傷亡很大。在無蜜源時,不要將幾群蜜蜂混合裝入一籠,以免互相咬殺。
5.加飼料
將預定數量的籠蜂裝好以後,把附著在蜂籠外面的蜜蜂掃干凈,搬離蜂場,將飼料罩裝在圓洞內,罩口上沿每隔3~4厘米釘一圖釘或者鞋釘把它固定住。再將一定重量的煉糖或者液體飼料罐放入飼料罩內,然後用薄木板釘在頂板上把上口封住。將飼料重量記錄在登記卡上。把封裝好的籠蜂放在樹蔭下或者涼爽通風的室內,使蜜蜂保持安靜。
(八)籠蜂的運輸
可用卡車、火車或者飛機運輸籠蜂。注意做好蜂籠的固定和途中管理。
1.固定蜂籠
為了使籠蜂通風、散熱和便於搬運,將每3~4籠用4根木條或者竹板釘連在一起,各籠的紗窗與紗窗相對,間距70~80毫米,木條釘在蜂籠側壁的上下兩端,一面兩根。木條或者竹板的長度根據蜂籠的數量和寬度而定,兩頭還要長出30毫米。
2.途中管理
卡車或火車運輸,途中時間較長,必須有人押運,照看籠蜂和聯系有關事項。飛機運輸時間短,兩邊電報聯系,有人接送就可以。裝運或者途中停留時,將蜂籠疊放整齊,對齊空隙,使蜂籠保持空氣暢通;並且用繩子捆紮固定,防止互相碰撞。用噴氣式飛機運輸,將籠蜂裝在前艙,螺旋槳飛機則裝在後艙,以減少震動。火車要裝在棚車內通風良好的門窗附近。 押運人員應隨身帶面網、釘子、錘子、鉗子和煉糖飼料,沿途指導籠蜂的裝卸和安放等工作。不能將籠蜂倒放,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運輸途中,每天喂水2~3次,察看飼料消耗情況,及時給予補充。
(九)籠蜂的飼養技術
飼養籠蜂要預先做好計劃,與籠蜂生產場簽訂購銷合同,訂購所需數量的籠蜂,約定交蜂日期。籠蜂群過入蜂箱飼養,大約經過1個月才能恢復到原有的蜂數,經過2個月才能發展強壯。需根據當地的氣候和蜜源情況確定交蜂日期。籠蜂能夠在當地最早的蜜粉源植物開花時或者開花以前半個月運到最理想。
(4)中蜂標准箱
中蜂標准箱是專為科學飼養中蜂設計的蜂箱。它使用高135毫米的淺繼箱,繼箱外圍長420毫米,高125毫米。
(5)簡便轉運蜂箱
浙江農業大學設計的轉運蜂箱,特別適合轉地飼養,結構基本上和10框標准蜂箱相同。特殊結構是:
①前後箱壁內側承框槽60~100毫米處,裝設巢脾快速固定器;
②兩側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裝巢門翻板,其上釘上蓋板,關上巢門,翻板時,又可作為蜜蜂的棲息走廊;
③箱底距前緣120~220毫米處開一底氣窗,有滑板,可開閉;
2.蜂箱的巢門檔
在巢箱與箱底之間設有巢門,供飼養時蜜蜂出入。在不同季節蜜蜂出入口的大小不同,這就需要用巢門檔來更好地調節巢門的大小。對活動箱底的蜂箱,一般用方條木巢門檔,其長為380毫米,寬與高都是22毫米。在方條木的不同方向上,開有兩個大小不同的缺口,大缺口寬165毫米、高9毫米,小缺口寬50毫米、高8毫米,這樣可組成蜜蜂三種不同的出人口。盛花期需要大的出入口,可將整個巢門口成為出入口;在准盛花期酌情選擇巢門檔上的一大一小兩個缺口其中之一做為蜜蜂的出入口。對固定箱底,巢門檔一般用復式巢門檔,即長380毫米,厚10毫米,高30毫米的長方形木條。木條放在巢門踏板上,高度部分蓋住巢門的。木條上開有兩個大小不同的凹槽,凹槽高9毫米,寬度是60毫米和40毫米,使凹槽對著巢門踏板,凹槽之內各嵌人大小與凹槽一樣的小板條,小板條用釘子穿在木條的凹槽內,使小板條能活動自如。其巢門口大小的調節,一是調節整個巢門檔與巢門踏板的距離;二是固定好巢門檔,僅調節兩活動板條的高度來控制開口大小。
3.隔板與隔離板
用於隔離蜜蜂的為隔板,它可切斷蜂路。當在蜂箱中需要飼養兩群或兩群以上的獨立蜂群時,就要求在一個蜂箱內分割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空間,這時就應用隔離板,使其插入蜂箱中,作為「牆壁」。將空間隔開,切斷前、後、上、下的蜂路,使各群的蜜蜂不能來往。

④ 常見的蟲絲病是什麼病

蜜蜂主要病蟲害有:
蜜蜂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囊狀幼蟲病、孢子蟲病、白堊病、蜂蟎以及巢蟲等等。蜜蜂病蟲害依據「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通過採取常年飼養強群、蜂具消毒、蜂場清潔衛生、及時用葯、加強檢疫等綜合措施防治。
1.蜂蟎
夏、秋季,大蜂蟎寄生率高,小蜂蟎危害也開始嚴重。巢門前,有殘翅不全幼蜂爬出,經肉眼辨認有的蜂體上附有蜂蟎。在割除雄蜂脾時,能發現大幼蟲、蛹體上附有大蜂蟎,有時見蜂體上附有蜂蟎。將新出房子脾抖蜂後,能發現小蜂蟎在子脾上亂爬。
防治方法:經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內蜂蟎。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結束後,繼箱群可掛氰菊酯(蟎撲)治蟎。在小蜂蟎寄生率上升時,用升華硫均勻刷在封蓋子脾上,5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在椴樹、荊條大流蜜前期可關王或採用處女王交尾,造成斷子,讓蜂蟎暴露在蜂體或巢脾上,再掛氟氨氰菊酯條治蟎。大流蜜期不用葯,預防蜂葯污染蜂蜜。
2、白堊病
一般發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氣溫19~30℃,空氣潮濕。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蟲死亡的真菌性傳染病。在巢門口可發現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狀硬質幼蟲體。患病巢房封蓋不齊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蟲呈乾枯狀,白色或灰黑色,無臭味,無粘性,易被清除。
防治方法:此病發病後不易治癒。蜜蜂春繁時,不喂來歷不明的蜂花粉,箱內換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減少白堊病發生。發病輕時,可用葯物治療,用丙酸鈣加入糖漿喂蜂,繼箱每群喂糖漿0.5千克(含丙酸鈣0.5克)。嚴重時應該換脾,必須蜂多於脾,再喂糖漿。
3、爬蜂病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後期、荊條花期易發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體、孢子蟲等病原綜合引起的青壯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動遲緩,不能飛翔,聚集在低窪地或草叢中。有的死蜂雙翅展開,吻伸出,但不同於農葯中毒。
防治方法:葯物防治可用檸檬酸。繼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葯物糖漿,內含2克檸檬酸。每天1次,連續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4.美洲幼蟲腐臭病
夏季弱群易發病,在大流蜜期,病情減輕,甚至自愈。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4~5日齡幼蟲易發病,封蓋後死亡。發病的封蓋房油亮發光,下陷,有穿孔。腐屍緊貼房壁,挑起有拉絲,褐色有魚腥味。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將病脾抽出淘汰,嚴重的換箱換脾再用葯物防治,用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漿(含200毫克純土黴素),隔4日1次,連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葯。
5.中蜂囊狀幼蟲病
南方2~4月與11~12月,北方5~6月,是發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見工蜂從巢內拖出病蟲屍體,散落在巢門前。子脾有插花子,房蓋有穿孔,房內有尖頭死幼蟲,褐色無臭,易從巢房拖出。
防治方法:去除病群蜂王,換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產子後,蜂群康復快。在斷子間淘汰病脾,讓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葯華千斤藤(海南金不換)干塊根15~20g或半枝蓮的乾草50g,煎湯,可用於20~30框蜂的治療。
6、歐洲幼蟲腐臭病
一般春季脾多於蜂的弱群易發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3日齡小幼蟲易感染,4~5日齡死亡,蟲體變淡黃色、黃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難聞酸臭味。
防治方法:西方蜜蜂患此病不嚴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溫條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黴素治療,方法與治美洲幼蟲腐臭病相同。
7.囊狀幼蟲病
該病屬毀滅性病害之一,傳播快,流行迅速,染病率極強。西吉縣該病多發於春夏之交的5、6月份或秋冬之交的8、9月份。該病發生的季節性明顯,與氣候、蜜源以及群勢關系密切。一般氣溫較高、蜜源好或貯蜜足、群勢強大時不易發病。該病具有反復性,每3—5年就有一次發病高峰期。危害對象以中華蜜蜂為主,西方蜜蜂很少見有蜂群染病。該病發生時,群內秩序混亂,蜂群無採集、護衛能力,群內見子不見蜂,工蜂很少護脾,清巢能力差。如果防治不及時,常常全群覆沒,損失極大。
防治方法:(1)抗病選種。即從患有該病的蜂場中選出抗病力較強的蜂群做母群,移蟲育王、換王,經過幾代選育,可以使群體抗病力增強。(2)加強飼養管理。做到群勢密集,加強保溫,使蜂多於脾;斷子清巢,減少傳染源。(3)補喂蛋白質和多維素,增強蜜蜂機體體質。(4)堅持常年飼養強群,以增強抗病力。2、治療。以清熱解毒的中草葯(如半枝蓮、杜仲、刺五加、甘草、金不換等)為主,另外,如中國蜜蜂研究所生產的「抗病毒862」以及SM細菌核酸霉、病毒唑針劑等均有一定療效。尤以半枝蓮50克加多維素適量,配以病毒唑針劑治療效果較好(該劑量兌入1:1糖漿,喂蜂10足框)
8.蜜蜂孢子蟲病
發病季節及危害:該病多流行於春、夏季節,在越冬期較漫長的地區(如東北、西北)最為普遍,病情較嚴重。雖屬慢性傳染病,但可使蜜蜂壽命縮短,採集力下降,群勢削弱。入秋後,該病逐漸減少。
防治方法:預防主要通過蜂機具消毒(4%福爾馬林液)和加強飼養管理(如貯備優質越冬飼料等)以及預防性喂葯等。由於孢子蟲對酸敏感,因此,給蜂群飼喂酸性飼料也可達到預防的目的:1、檸檬酸1克或米醋50克加入1公斤1:1的糖漿中,喂蜂10框。2、烏洛托品(利尿劑,遇酸生成甲醛)1克,加入1公斤糖漿中,喂蜂10框。治療以煙麴黴素、巴龍黴素、滅滴靈(0.2-0.4%)、色黃素、「保蜂健」(中國蜜蜂研究所生產)等,均為有效。

⑤ 美洲幼蟲腐臭病的病原是什麼有何症狀是如何傳播的

發病原因:

對比來講。蜜蜂幼蟲腐臭病分為歐洲幼蟲腐臭病和美洲幼蟲腐臭病兩者都是細菌性傳染病。

症狀描述:

美病發病的病蟲大多蛹化前發病。偶爾會伴隨幾個白頭蛹。

歐洲幼蟲腐臭病發病蜂更小。

只要發病了,顏色就會變化,不再是健康的白色,有的能透過表皮看到身體內部結構。

蜜蜂幼蟲腐臭病

這張圖是混合感染,大的是美洲幼腐臭病,小的是歐洲幼蟲腐臭病。

傳播方式:

細菌其實到處都存在,如果喂花粉沒消毒,有可能引起發病,如果有生病的蜂脾,放到健康蜂群,健康蜂群可能會發病。蜜蜂外出也免不了接觸到細菌,少量的細菌不會引起發病的,溫度濕度衛生條件不好的時候,細菌會爆發性繁殖。也會導致蜂群發病。尤其是美洲幼蟲腐臭病的致病菌耐高溫,很難處理。

治療方法:

使用蜜蜂專用要,蜜蜂幼蟲菌康靈,專門針對這兩種病症,而且不傷蜂

⑥ 怎樣生產巢蜜

生產巢蜜必須先製作巢蜜格,也可到市場去購買相應的巢蜜格。在流蜜期到來之前,即應著手讓蜂群築造空蜜格,當造成半成品時,可提出備用。當大流蜜期開始後,把貯備的巢蜜格框插花封蓋子脾放入繼箱。 巢蜜格
當巢蜜格框貯一半蜂蜜或雖已貯滿但還未封蓋時,應將封蓋子脾撤回巢箱,把巢蜜格框集中放在巢蜜繼箱內,讓工蜂繼續貯蜜至封蓋。凡已全部封蓋的巢蜜格框,應及時取出,以防止蠟蓋上由於蜜蜂往來留下污漬而影響質量。已封蓋的巢蜜格框取出後應及時出售。
生產巢蜜,規格質量要求較高,又費工費時,但效益也高。中華蜜蜂不採樹膠,喀尼阿蘭蜂少採樹膠,有利於巢蜜生產的外觀質量,適宜生產巢蜜。

⑦ 養蜜蜂工具所以綠色通道

初養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種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環節,內容較多,篇幅有限,間單介紹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礎、搖蜜機、起刮刀、面網、噴煙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標准箱,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標准箱,又稱郎氏蜂箱,它是由10個巢框,箱身、箱底、巢門板,副蓋、箱蓋以及隔板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變形的紅白松、杉木、青楊等堅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於2公分。箱內圍長465毫米、寬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後壁外側各有一個扣手,便於搬運。前後壁內側上部各開一條寬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處釘上一鐵片引條,引條上沿距箱體上沿17毫米。2、箱蓋a、蜂箱大蓋b(副蓋)紗蓋。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飼養管理用具有多處,除蜂箱外還有巢礎、分蜜機、面網、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據蜂的規模選用,其他蜂具如生產蜂王漿、生產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據需要購置。
1.巢礎
巢礎是安裝在巢框內供蜜蜂築造巢脾的基礎,它是人工製造的蜂蠟片,經巢礎機壓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飼養歐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礎; 生產雄蜂蛹的雄蜂巢礎;飼養中蜂用的中蜂巢礎。使用巢礎築 造的巢脾整齊、平整、堅固,雄蜂房少。
2、面網
面網是管理蜂群時,保護操作者頭部和頸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動、刮、鏟東西。如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和巢框上的污物。
4、噴煙器
是鎮服或驅趕蜜蜂的工具。由發煙筒和網箱兩部分組成。使用時,把紙、乾草或麻布等點燃,置入發煙筒 內,蓋上蓋嘴,鼓動風箱,使其噴出濃煙,但不要噴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來掃除巢脾、箱體、養王框等蜂具上附著的蜜蜂,是長扇形的長毛刷。一般有兩排刷毛,刷毛長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馬鬃或馬尾毛製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記錄本。檢查蜂群時當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產卵和活動的柵板,把蜂群嚴格分隔為育蟲區和產蜜區,使幼蟲、蛹、花粉等不會與蜂蜜相混雜,工蜂可以自由通過。用14號鉛絲製成的鉛絲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變形;兩鉛絲之間的空隙約4.4毫米,蜂王不能通過,但價格較貴,用直徑7.5毫米竹絲製作的竹絲隔王板,在我國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較差,較易變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蟲巢和貯蜜繼箱分隔開,便於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質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內,可把蜂王控制在幾個脾上產卵。
8.飼喂用具補充飼喂蜜汁、糖漿或水的用具有多種,常用的有:
(1)巢門飼喂器,也稱瓶式飼喂器由一個廣口瓶和底座組成,瓶蓋用寸釘釘出若干個小孔,將裝滿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氣壓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間將巢門飼喂的底座口從巢門插入巢內,適合進行獎勵飼喂,能避免引起盜蜂。對於未滿箱的弱群,可將它放在蜂箱內的隔板外面飼喂。河北農業大學養蜂場研製的塑料杯飼喂器攜帶方便,灌人糖漿後,蓋上底蓋,翻轉底蓋朝下平放,從巢門插入巢內。
(2)框式飼喂器
為大小與標准巢框相似的長扁形飼喂槽。有木製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製造。器內,有薄木片浮條,飼喂時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飼喂器適合進行補助飼喂。此外在巢框上樑鑿成長方形的淺槽,也可作為少量飼喂蜜汁用。
(3)巢頂飼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飼喂器,大小類似淺繼箱的盤狀,適應緊急補充飼料和飼喂越冬飼料,一次可裝5~10升糖漿。
9.蜂王誘入器
常用的蜂王誘入器 有木套誘入器、安全誘入器和框式誘入器等數種。
(1)木套誘入器
木套誘入器是一個扁平的鐵紗籠,一端的木堵頭上開有小孔,裝有可抽拉鐵片,鐵紗籠的開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誘入器,又稱扣脾誘入器是一個長方形的銀絲紗籠,四壁的下部有鐵片制的齒牙,可以壓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鐵片。
(3)全框誘入器
用木板或鐵板為框架,兩個大側面裝備鉛絲紗,其內部寬度約43毫米,高度245毫米,剛好可裝入一個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籠
是用鉛絲紗製成的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鐵壁有一圓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圓孔上有滑動的鐵片蓋,下部裝有可開閉的木製飼料槽,槽內可裝入煉糖。可用來誘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來廣泛使用一種竹絲製作的蜂王籠,以四周鑽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兩端,用直徑2毫米的竹絲插入小孔,圍成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絲間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絲較長,是活動的,可以拉出,由此處放入蜂王。多用於晚秋或冬季,將蜂群的蜂王關入竹絲蜂王籠,使蜂王停產,便於防治蜂蟎。
三、蜂種
選擇蜜蜂了。現在飼養的主要蜂種是意蜂和黑蜂系的雜交蜂種。初養蜂的,早春最早的時候,一般買個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這個蜂就可以搞飼養了

補充:
蜜蜂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蜜蜂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貫徹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並按照生產無公害蜂產品要求進行。
一、蜂病的預防
1、選育抗病蜂種 有兩條技術途徑,一是在同一品種內定向培育,二是利用雜種優勢,選育抗病蜂種。
2、飼養強群
①保持蜂脾相稱,加強蜂群管理
早春蜂群應注意保溫,夏季應重視降溫。除了蜂巢外部人為保溫、降溫措施外,應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適當密度,並根據外界溫度高低,調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巢脾是蜜蜂繁育場所,也是儲蜜場所,同時是病源載體,及時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減少病源傳播。
3、預防蜜蜂病蟲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養
除引進良種除外,不從疫區購買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飼料應用自產的蜂蜜、花粉。從外地購進舊蜂箱應嚴格消毒後再使用,本蜂場發生蜂病,應立即隔離治療,不要將病群巢脾任意調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對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葯方法 改傳統的糖水拌葯為將蜂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農葯中毒 了解周圍農田噴灑農葯情況,採取應急措施,預防或減少蜜蜂的農葯中毒。
二、常見蜂病的治療
蜜蜂常見病蟲害有蜂蟎、爬蜂病、白堊病、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中蜂囊狀幼蟲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蟎
①規律及症狀
夏、秋季,大蜂蟎寄生率高,小蜂蟎危害也開始嚴重。巢門前,有殘翅不全幼蜂爬出,經肉眼辨認有的蜂體上附有蜂蟎。在割除雄蜂脾時,能發現大幼蟲、蛹體上附有大蜂蟎,有時見蜂體上附有蜂蟎。將新出房子脾抖蜂後,能發現小蜂蟎在子脾上亂爬。
②防治
經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內蜂蟎。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結束後,繼箱群可掛氰菊酯(蟎撲)治蟎。在小蜂蟎寄生率上升時,用升華硫均勻刷在封蓋子脾上,5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在椴樹、荊條大流蜜前期可關王或採用處女王交尾,造成斷子,讓蜂蟎暴露在蜂體或巢脾上,再掛氟氨氰菊酯條治蟎。大流蜜期不用葯,預防蜂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規律及症狀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後期、荊條花期易發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體、孢子蟲等病原綜合引起的青壯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動遲緩,不能飛翔,聚集在低窪地或草叢中。有的蜂雙翅展開,吻伸出,但不同於農葯中毒。
②防治
葯物防治可用檸檬酸。繼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葯物糖漿,內含2克檸檬酸。每天1次,連續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堊病
①規律及症狀
一般發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氣溫19~30℃,空氣潮濕。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蟲亡的真菌性傳染病。在巢門口可發現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狀硬質幼蟲體。患病巢房封蓋不齊有凹陷、穿孔。亡的幼蟲呈乾枯狀,白色或灰黑色,無臭味,無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
此病發病後不易治癒。蜜蜂春繁時,不喂來歷不明的蜂花粉,箱內換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減少白堊病發生。發病輕時,可用葯物治療,用丙酸鈣加入糖漿喂蜂,繼箱每群喂糖漿0.5千克(含丙酸鈣0.5克)。嚴重時應該換脾,必須蜂多於脾,再喂糖漿。
4、美洲幼蟲腐臭病
①規律及症狀
夏季弱群易發病,在大流蜜期,病情減輕,甚至自愈。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4~5日齡幼蟲易發病,封蓋後亡。發病的封蓋房油亮發光,下陷,有穿孔。腐屍緊貼房壁,挑起有拉絲,褐色有魚腥味。
②防治
發病初期,將病脾抽出淘汰,嚴重的換箱換脾再用葯物防治,用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漿(含200毫克純土黴素),隔4日1次,連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葯。
5、歐洲幼蟲腐臭病
①規律及症狀
一般春季脾多於蜂的弱群易發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3日齡小幼蟲易感染,4~5日齡亡,蟲體變淡黃色、黃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難聞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嚴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溫條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黴素治療,方法與治美洲幼蟲腐臭病相同。
6、中蜂囊狀幼蟲病
①規律及症狀
南方2~4月與11~12月,北方5~6月,是發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見工蜂從巢內拖出病蟲屍體,散落在巢門前。子脾有插花子,房蓋有穿孔,房內有尖頭幼蟲,褐色無臭,易從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換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產子後,蜂群康復快。在斷子間淘汰病脾,讓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葯華千斤藤(海南金不換)干塊根15~20g或半枝蓮的乾草50g,煎湯,可用於20~30框蜂的治療。
7、茶花與油茶花中毒
①規律及症狀
發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開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輕;流蜜好,危害蜂群嚴重。蜜蜂在採茶花、油茶花後,引起大批幼蟲亡,亡幼蟲散發酸臭味。
②防治
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間斷喂飼糖漿(蔗糖與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陰雨天不斷,結合分區管理效果更好。
另外,山區放養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辦法要設法找到胡蜂蜂巢徹底毀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葯,放其回巢,毒殺蟲子。
追問:
你是不是養蜂人?

⑧ 土養方法蜜蜂怎麼喂粉

蜂群在早春出室後的-段時間,由於外界尚無自然粉源,要人為加粉方可滿足其春繁之需。加粉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將常用的幾種加粉方法加以比較,供參考。
-、加自然粉脾。成本低.保存困難.
自然粉脾-般是上年從蜂群中提出的含有不同粉量的巢脾。在無粉時加這種巢脾幾乎是養蜂者的常規做法和首選,因它是自然花粉,營養豐富,對蜂群的發展極為有利。然而用這樣的粉脾必須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粉脾含粉量要足夠多。若是粉量不夠,用起來則弊多利少,主要是:多次加脾、撤脾,操作起來+分麻煩。加脾、撤脾的時間難以掌握,撤的脾往往已經被產了子、裝上蜜。氣溫低,多次開箱對蜜蜂干擾大,增加飼料消耗。有要撤的巢脾在巢中,不利於飼喂和保溫,易發生蟲蜂比例失調。主要是粉脾還不易保存..
ニ、露天放置飼料。需天氣好.蜂群強.
晴好天氣.將大豆粉、玉米粉等原料細粉放置於蜂場附近向陽的地方.把蜂群抖落粉上.讓蜜蜂自然採集,這種方式同採集的自然花粉-樣,蜜蜂願意利用。但缺點是:營養成分-般不如自然花粉。採集時因蜜蜂要吸蜜於蜜囊中用於調制粉團,因此要消耗-定量的巢中存蜜。採集時要不同程度地消耗蜜蜂體カ。抖落的如果是新蜂由於本身沒有認巢.將導致無法回巢..若附近有別的蜂場,易引來盜蜂。如果春季氣溫低,蜜蜂許多天不能出巢,巢內花粉接續不上,單用這種方法喂粉,則常有「間蟲」出現,也不能獲得較好的子脾。
三、花粉條或花粉餅。不受限制.簡單易操作.
將大豆粉加花粉+糖用熱水和好,成條狀或餅狀放於巢框之上,條狀的話可以較軟.不流淌為主.餅狀則硬一些.並且橫向的放幾個木條支撐.上面用保鮮膜覆蓋.讓蜜蜂自由採食。這種方法喂粉,優點是操作比較容易,可獲得-定的效果。但是,由於是放在框樑上面,與採食的蜜蜂接觸面過小,大多數蜜蜂吃不到。根據實踐觀察,用此法喂粉,子脾的面積和數量都不夠大,也有插花子脾出現。但是此方式很適合天氣極差時期.不需要頻繁的提脾.鋪好蓋好即可.
四、加人エ花粉脾。專業.效果好.操作復雜.
-般是選用適當的配方,如大豆酵母粉、蜂花粉等,加入適量的蜜水製成花粉狀顆粒,用來灌脾,製成人エ花粉脾。如果用含-定量自然花粉的脾來做人エ花粉脾,效果會更好。製作人エ花粉脾,粉量可多可少。蜂群群勢較弱,需粉量少,可用含蜜量較多的粉脾作,反之可取含蜜量較少的粉脾作。-般的群勢,在外界粉源到來之前,加-次粉脾即夠。加人エ粉脾,蜜蜂與粉接觸面大,加エ利用快,作用時間長,如能輔以足夠的群勢、適量的蜜水,也可獲得像蜜粉源充裕時-樣優良的子脾。
由於天氣不行.我准備採取第三種方式春繁.天天下雨.天天下雨.又冷.
做粉脾配方是1份純花粉.2份白糖.2份龍粉(龍粉是一種脫脂大豆粉和花粉和其他東西做成的蜂糧)..沒有龍粉的放2份脫脂大豆粉.

一般每斤料放5顆融化的乾酵母片.由於大豆粉不如花粉容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大肚子病.加入乾酵母片可以防治大肚子病

⑨ 蜂蛹變黑是什麼病症

你好,樓主:

蜜蜂蛹病又稱「死蛹病」,是危害我國養蜂生產的一種新的傳染病。

患病群常出現見子不見蜂,造成蜂蜜和王漿產量明顯降低,嚴重者全群死亡。

症狀

死亡的工蜂蛹和雄蜂蛹多呈乾枯狀,也有的呈濕潤狀,病毒在大幼蟲階段侵入,發病幼蟲失去自然光澤和正常飽滿度,體色呈灰白色,並逐漸變為淺褐色至深褐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色,屍體無臭味,無黏性,多數巢房蓋被工蜂咬破,露出死蛹,頭部呈「白頭蛹」狀。有的幼蜂雖然勉強出房,由於發育不健全,出房後不久即死亡。患病蜂群,工蜂行動疲軟,採集力明顯下降,分泌蜂王漿和哺育幼蟲能力降低,所以對蜂蜜和蜂王漿產量影響很大,病情嚴重的蜂群出現蜂王自然交替或飛逃。

診斷方法症狀診斷

(1)蜂箱外觀察患病蜂群工蜂表現疲軟,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場地上可見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發育不健全的幼蜂,可疑為患蜂蛹病。
(2)蜂群內檢查提取封蓋巢脾,抖落蜜蜂,若發現封蓋子脾不平整,出現有巢房蓋開啟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現象,即可初步診斷為患蜂蛹病。

鑒別診斷

蜜蜂蛹病的病狀常易與蜂蟎、巢蟲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狀幼蟲病、美洲幼蟲腐臭病病狀相混淆,可根據其特徵加以區分。受蜂蟎危害的蜂群常出現幼蜂翅殘缺或蜂蛹死亡,此種情況可在蜂體及巢房內的蜂蛹和幼蟲體上檢查到較多數量的大蜂蟎和小蜂蟎;受巢蟲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較重,常出現成片封蓋巢房被工蜂開啟,死蜂蛹頭部外露,呈」白頭蛹「狀,拉出死蛹後可見到巢蟲;囊狀幼蟲病多出現在大幼蟲階段,死亡幼蟲呈典型囊狀袋,頭部上翹,而蜂蛹病無此症狀;受美洲幼蟲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會出現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徵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無此病狀。
樣品送檢

如需確診,可將死亡蜂蛹寄送到蜂病診斷中心,做血清學診斷。

流行特點傳播途徑
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傳染源,患病蜂王是該病的又一重要傳染途徑。發病時間雲南、福建出現在12月份,四川在2月份~4月份,江西、浙江在3月份~4月份,陝西在4月份~6月份,甘肅6月份~8月份。

發病程度和危害情況各地區和各蜂場之間發病程度差異較大,輕則僅有個別蜂群少量蜂蛹死亡,如此時外界蜜粉源豐富,蜂群群勢較強,輔以更換蜂王措施,病情則可得到控制。嚴重病群,由於大量蜂蛹死亡,採集蜂數量減少,蜂群生產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漿的產量大幅度降低。若發病率高達30~50%,則蜂群完全失去生產能力,並且很難維持蜂群的生存,最終導致整群蜂死亡。

發病相關因素(1)與溫度的關系蜜蜂蛹病的發生與溫度關系密切。調查表明,蜜蜂蛹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10℃~21℃,早春寒潮過後,易發生蛹病。(2)與蜜源和飼料的關系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內有充足的優質飼料儲備,蜂群群勢較強的情況下,不易發生蛹病;當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質飼料喂蜂,蜜蜂處於飢餓狀態營養不良,遇陰雨或寒潮時易發生蜂蛹病。(3)與蜂種及蜂王年齡的關系意蜂發生較普遍,受害較重,喀蜂和東北黑蜂發病較輕,中蜂則很少發生,就蜂王年齡而論,一般說來,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輕蜂王群發病較少。綜合防治技術(1)選育抗病品種,更換蜂王蜜蜂品種之間抗病性有差異,同一品種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樣,在病害流行季節,有些蜂群發病嚴重,有些蜂群發病輕微,而有些蜂群卻不發病。在生產實踐中選擇無病蜂群作為種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換病群的蜂王,以增強對蜂蛹病的抵抗力。(2)加強飼養管理,創造適宜蜂群發展的環境條件保持蜂群內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蜂數密集,加強蜂巢內保溫,經常保持蜂群內有充足的蜜粉飼料,當外界蜜粉源缺乏時,須給蜂群喂以優質蜂蜜或白糖,並輔以適量的維生素、食鹽。此外,還應注意保持蜂場衛生,清掃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燒毀,以消滅傳染源,同時注意勿將病脾調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為傳染。消毒措施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場應對換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噴燈灼燒消毒。對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劑浸泡消毒,100片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鍾,用搖蜜機將葯液搖出,換清水2次,每次10分鍾,搖出清水後晾乾備用。葯物防治巢脾和蜂具經消毒處理並換以優質蜂王的蜂群,噴喂防治葯物蛹泰康,每包葯加水500毫升,每脾噴10毫升~20毫升葯液,每周2次,連續3周為一個療程,病情可得到治癒。 您好 朋友 我專長雖然不是這個 但我還是幫你找了下資料 希望能幫助你 謝謝如果答案對你有幫助 別忘了採納

⑩ 蜜蜂起王台沒有黑蜂子會分家么

中蜂最常見幼蟲病:預防辦法一樣,加強保溫、飼料充足。保溫也不能過頭。 歐洲幼蟲腐臭病 ①規律及症狀 一般春季脾多於蜂的弱群易發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蟲病。3日齡小幼蟲易感染,4~5日齡死亡,蟲體變淡黃色、黃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難聞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嚴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溫條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黴素治療,方法與治美洲幼蟲腐臭病相同。 中蜂囊狀幼蟲病 ①規律及症狀 南方2~4月與11~12月,北方5~6月,是發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見工蜂從巢內拖出病蟲屍體,散落在巢門前。子脾有插花子,房蓋有穿孔,房內有尖頭死幼蟲,褐色無臭,易從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換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產子後,蜂群康復快。在斷子間淘汰病脾,讓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葯華千斤藤(海南金不換)干塊根15~20g或半枝蓮的乾草50g,煎湯,可用於20~30框蜂的治療。

熱點內容
蘭花交易所 發布:2025-09-30 02:47:14 瀏覽:130
水仙茶茶花 發布:2025-09-30 02:39:19 瀏覽:712
精品栒子盆景 發布:2025-09-30 01:39:27 瀏覽:183
櫻花和榆葉梅的區別 發布:2025-09-30 01:33:58 瀏覽:955
小公子百合 發布:2025-09-30 01:32:30 瀏覽:862
花語貂蟬 發布:2025-09-30 01:31:46 瀏覽:80
梨棗能盆栽嗎 發布:2025-09-30 01:18:19 瀏覽:174
秋海棠種植 發布:2025-09-30 01:05:49 瀏覽:981
樹樁小盆栽 發布:2025-09-30 00:42:40 瀏覽:267
紫霄花丁香 發布:2025-09-30 00:36:47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