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舒城花卉

舒城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4-24 07:45:36

『壹』 誰知道合肥有那些有名的景點

一日游: 逍遙古津→教弩梵鍾(明教寺)→包河秀色→包公祠→蜀山春曉

合肥科教一日游: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島、合肥科技館、合肥氣象科技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名人館、合肥野生動物園、徽園等。

合肥名勝古跡一日游:包公祠、清風閣、包公墓園、明教寺�教弩台 、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逍遙津、瑤崗、劉銘傳故居等。

合肥城市生態一日游:生態公園、南淝河上游景區、苗圃、合肥林業高科技示範園、大房郢水庫、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等。

水鄉古鎮三河一日游:楊振寧舊居、孫仲德紀念館、劉同興隆庄、民俗館、小南河遊船、英王府、萬年台、鵲渚廊橋、三縣橋、古街、一人巷、慶禪寺等。

紫蓬山生態環保一日游:西廬寺、仙人洞、和尚井、野柿園、李典墓、佛園、龍頸古榆等。

岱山湖純情山水一日游:情人谷、天鵝島、跑馬場、軍體樂園、垂釣中心、觀光游湖等。

景點:
包河秀色
在城東南的舊城牆外側,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後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風景區內還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這一名勝古跡流芳百世,萬民敬仰。
明嘉靖年間,在包公幼年讀書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置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兩邊廂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祠東六角亭有井一口,傳說貪官污吏喝了井水頭痛難忍,故名「廉泉」。包河東南佔地3公頃的松柏叢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孫的墓園。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青天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景區庄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盪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游覽的好去處。
交 通 公交6、11、28、47、106、109、134路可達。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坐落在合肥環城南路東段風景優美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現有的祠堂建築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的,庄嚴古撲。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主建築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現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正氣。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東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清末舉人李國葦根據傳說寫了《井享記》,發出「抑或孝肅祠旁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未可知也」 的議論,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與包孝肅祠緊連的是包河南畔林區的包公墓。
交 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
門 票 25元

包公墓
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言: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誌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
交 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
門 票 20元

教弩梵鍾(明教寺)
梁武帝時又在台上建有鐵佛寺。唐大歷年間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現在的明教寺,聳立台上,雄偉壯觀,乃清光緒十一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雲游募化,按原樣重建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鐺,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鍾鼓齊鳴,梵音繚繞,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交 通 公交1、2、3、46、101、102、106、115、118、119、128、132、134、136、168路可達。
門 票 10元

逍遙古津
位於老城區東北角,古為肥水上的津渡,與教弩台僅一步之遙,以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而載入典籍。
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而合肥守將張遼只有七千人。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多謀善戰的張遼,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趁吳方立足未穩之際,於當天夜晚,親率勇士八百,突入吳營,打得吳軍丟盔棄甲,膽戰心驚。而後回城固守,孫權屢攻不下,只得撤軍。途中,又遭張遼的伏擊。孫權措手不及,狼狽逃竄,在部將的掩護下,縱馬躍過西津橋(後稱飛騎橋),奪路而逃。從此逍遙津因此戰役而名聲大振。
如今,這里已辟為公園。園內不僅完整地保存一座曹魏大將張遼的衣冠冢,還有一尊橫刀躍馬的張遼塑像;東吳孫權敗陣的飛騎橋也在園內恢復重建,更豐富了逍遙津的內涵意境。
交 通 公交2、102、118、132路可達。
門 票 5元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的故居位於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這里已成為了合肥市的商業步行街。李家的祖先由江西遷來合肥的肥東,自李鴻章這一代起開始發跡。李鴻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餘五人也身居高位,在當時非常地顯赫。他們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蓋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時稱「李府半條街」。
而如今,李宅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顯赫,1997年前,合肥僅存了2處李氏家宅。一處為李鴻章故居,另一處為李鴻章侄孫李國蔬(李鶴章孫)的住宅,皆為典型的江南清朝民居建築。1999年秋,李鴻章故居修竣,共五進,佔地2500平方米,有專室介紹李鴻章的生平,以較為翔實的資料、實物、圖片、模型,客觀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的風雲變幻的一生。
門 票 15元
* 真正的故居在肥東的長樂鄉金安村後面的一個村子,那裡有 他們家的祠堂和後人,還有族譜等。從合肥乘車的話可以從客運站坐到長樂或者湖濱的車,(可以在合肥隨便問一個人到客運站怎麼走)。告訴司機你到金安下車。是個村子的路口,司機會提醒你的。下車後向村子裡走,如果不確定的話就問村民到臨河集怎麼走,步行時間越30分鍾可以到達。那裡是個古村落,大青石條鋪就的路面上有歷史的車轍留下的痕跡。一路上可以看到農田,河流,小橋,還可以帶上釣具去小河垂釣。是個好地方。門票是免費的,你可以問那裡的村民,他們會帶你去李家祠堂。

三河鎮
位於合肥市肥西縣,距離合肥市區30多公里,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穿其間而得名,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小鎮已具雛形。歷史上此地曾發生過吳楚之戰,1858年,太平軍也在此發生過激戰,由此留下眾多歷史遺跡,如城牆、天王府四合院等。
三河鎮也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古鎮,其景觀情調不亞於蘇南周庄。同時,薈粹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
三河鎮的飲食文化發達,當地不論男女都能做幾個拿手好菜。於是三河鎮的土菜聲名遠播,在合肥市出現了很多冠以「三河」之名的飯店。然而要品嘗三河的美食,還是要去三河鎮。在那裡隨意找家稍有規模的飯店就可品嘗到正宗的土菜了,且回味無窮。

岱山湖
地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冬暖夏涼,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為20左右,達到優良標准。四面青山環繞,山水交融,水隨山轉,別有洞天,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46米。湖底為砂質,水清見底,四面山坡緩緩鋪入水中,坡度小於15度,形成幾處天然的沙灘,丘頂多呈渾圓狀態,一座山丘發育有多種岩石層,既有火成岩,也有水成岩,還有變質岩,大部分山丘的主體岩性多為花崗岩、片麻岩等。水面有寬有窄,湖邊有灣有港,自成體系,具有開展各類水上項目的理想環境,湖邊山區森林覆蓋率90%以上,有400多種植物,如馬尾松、洋槐、元竹等。
岱山湖以其獨特的湖光山色聞名遐爾,「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大而氣象萬千」,勾畫處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徵。湖中一孤島,名曰天鵝島,面積約170畝,島上植被繁茂,花草香溢四方,島上有一天池,大旱不涸,淫雨不溢,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碧水晶瑩,共長天一色。
有詩人雲:「平湖天上落岱山,流水稻花拂雲煙。」岱山湖湖中小島千姿百態,別有情趣。湖東北有翡翠島,上有一塘碧水,四周鬱郁蔥蔥。天鵝島宛如一隻展翅俯身在湖面引水的天鵝,呼之欲出,頗具神韻。出翡翠島過狹窄水道,眼前豁然開朗,撲面一島,彷彿一隻奮力擊水前行的巨大烏龜,憨態可鞠,名曰「龜行島」。

蜀山
坐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處,海拔284米。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鬱郁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引人入勝的奇花異草。乘觀光索道上到山頂的觀光旋轉餐廳,廬州美景盡收眼底。
在蜀山周圍先後建成了2萬余畝水面的蜀山湖(董鋪水庫),佔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及十二生肖園、匹特搏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
交通:18、21、29、34路到蜀山森林公園、觀光索道和野生動物園,108、114路到蜀山湖和植物園。

徽園
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安路以西,繁華大道以北,東面毗鄰明珠廣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西傍大學城,和少兒活動中心隔街相望。徽園佔地二十公頃,園區整體規劃以安徽行政區劃為基本框架,長江、淮河環繞其間,東部皖北園區採用皇家園林建築風格,西部皖南園區以徽派建築水口園林為主要思路。
徽園大門的五根花冠狀圓柱,象徵著建國五十周年,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取得豐碩成果,那五個大理石球,便是碩果累累之意。與大門相連的橋稱之世紀橋,造型像電話的聽筒,似乎讓人們傾聽著中國歷史的聲音,同時也預示著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通信極為發達,以世紀橋為分界點,東面的水域稱為淮河,西面的水域便是長江。世紀橋通往的廣場便是世紀廣場,廣場為橢圓形,面積一萬平方米,每逢節假日,這里都有大型的文藝演出,白色帳篷下的階梯是世紀廣場的看台,供遊客休息、觀看演出。
各地在相應的區位上均建有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築,既相對獨立成園,又與相鄰園和整個園區相得益彰。既有「黃山秀色、巢湖帆影、祗園風韻、九華佛光、李白吟月」等優美的人造景觀,又有展示安徽社會經濟發展巨大成就的各類現代化展館。徽園是了解安徽的窗口,也是理想的觀光、娛樂、休閑場所。

四頂山
在肥東縣南。山臨巢湖,四峰兀起,故名。海拔174米。又傳說古仙魏伯陽鑄鼎煉丹於此,故又稱為四鼎山,古有「廬陽一郡勝境」之說。唐代有人建寺,後方自勉建朝霞書院於此,皆毀。四頂山有「四頂朝霞」景觀。傳說魏伯陽煉丹聚集的仙氣不散,形同朝霞。山上有洞穴奇石、「煉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長約20米,東西寬15米,深 l米多,山泉終年不竭,清澈見底。「仙人洞」長3米,寬1.4米,高2米,可容數人。「伯陽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見底,水清味甘。另有「鸚鵡觀天」石、「老蚌含珠」石、「棋盤」石、「都御史座」石、「釣魚台」、「天將守門」等自然景觀。

巢湖
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處於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它東西綿延一百八十里,環湖四百餘里,占巢湖市,廬江,肥東,肥西和合肥四縣一市境地。四面環山,波光帆影,景色嫵媚。明代文人葉善守在《登牛山望焦湖》一詩中寫道:「風定湖水平,風生湖水活。波浪 撼天高,趁風峭帆出。遠疑天上來,還向天際沒。日暮凈如濯。」 流入巢湖的河汊溝渠縱橫交錯,其源遠至英,霍二山,水面面積達一百二十萬畝,水產資源豐富,尤以產銀魚、蝦米、螃蟹著稱。
巢湖風景優美。宋人劉某游巢湖詩雲:「天與水相通,舟行去不窮。何人能縮地,有術可分風? 宿露含深墨,朝曦浴嫩紅。四山千里遠,晴晦已難同。」巢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群峰羅列,參差相映,座座峰巒,姿態萬千。有「崎嶇萬山下,萬山高且崖」的萬家山,有「回首望諸峰,短雲飛片片」的大秀山,有「仰視天開闊,俯尋路一線」的芙蓉嶺。離城東北十餘里 的亞父山(既旗山),是楚霸王項羽謀事范增的故鄉,有亞父祠,亞父井,亞父冢等遺跡。東南的濡須山(今東關)和七寶山(既西關),形勢險要,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吳楚之爭,三國時魏吳之爭,都在此時進行過激戰。宋代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曾對巢山景色嘆到:「何曾蓄筆硯 ,景物自成詩。」這山水之勝,林壑之美,詩人們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

餐飲介紹
到合肥,葡萄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火腿、素烤鴨等是遊人必嘗的美味佳餚。
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烹飪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名菜曹操雞,俗稱「逍遙雞」,相傳是當年曹操鍾愛的葯膳雞,皮黃骨酥,肉白細嫩,別有風味,比之燒雞、扒雞之類,勝過百倍。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得主棗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鴻章大雜燴」。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時,廚師急中生智的發明。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合肥的點心小吃也頗有名氣,尤以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點著稱。麻餅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黃山菜館、長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劉鴻盛餃面館及綠楊村酒家,均頗有特色,是餐飲的好去處。

特色菜

到合肥,葡萄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火腿、素烤鴨等是遊人必嘗的美味佳餚。
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烹飪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名菜曹操雞,俗稱「逍遙雞」,相傳是當年曹操鍾愛的葯膳雞,皮黃骨酥,肉白細嫩,別有風味,比之燒雞、扒雞之類,勝過百倍。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得主棗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鴻章大雜燴」。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時,廚師急中生智的發明。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合肥的點心小吃也頗有名氣,尤以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點著稱。麻餅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黃山菜館、長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劉鴻盛餃面館及綠楊村酒家,均頗有特色,是餐飲的好去處。

特色菜
合肥四大名點
介紹: 合肥四大名點是合肥出產的麻餅、烘糕、寸金、白切的統稱。以配料豐富、風味獨特、包裝雅緻而名聞遐邇。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圓邊淺黃,表皮芝麻顆粒飽滿,分布均勻,食之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曹操雞
介紹: 曹操雞一稱「逍遙雞」。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葯.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其製作須選用1000克左右仔雞,宰後風干,上料油炸.放入20多味中葯和香料製成的鹵湯里鹵制,然後再入原汁鹵缸悶制而成。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

包公魚
介紹: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為毛主席做了紅酥包河鯽魚這道菜,深得贊賞。這道菜是冷盤,魚經醋等調味和小火長時間燒燜,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李鴻章大雜燴
介紹: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李即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余料混合下鍋,燒好上桌,外賓嘗後贊不絕口,並詢問菜名,李用合肥話說:「雜碎」(即雜燴諧音)。此後,「大雜燴」便在美國傳開,合肥城鄉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廬州烤鴨
介紹: 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該產品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1987年分別榮獲安徽省和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1983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購物介紹 特 產
合肥主要土特產品有:羽毛扇、巢湖銀魚、大閘蟹、虎皮金桔蛋、竹黃雕刻等。此外,作為省會,安徽各地的土特產、有名工藝品盡皆雲集於此,如涇縣的宣紙、宣筆,歙縣的徽墨、歙硯,蕪湖鐵畫、鳳陽畫、界首陶瓷、符離集燒雞、淮北口子酒、毫州古井貢酒、碭山酥梨、黃山毛峰茶、安徽祁紅茶、安徽屯綠茶、安徽猴魁茶等,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合肥商業中心區在長江中路及金寨路一帶。城隍廟小商品批零市場、中菜市綜合商場、壩上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安徽大市場、長江批發市場、東方商城、瑤海傢具世界,在省內外頗有影響;合肥百貨大樓、鼓樓商廈、商之都、樂普生商廈等一批大型現代化綜合商場,已構成了合肥商業網點的骨架。

火筆畫
介紹: 火筆畫源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用特製高溫鐵筆,借鑒國畫技法,運用遠近虛實、濃淡相間的方法,烙灼而成,很有特色。

竹簧雕刻
介紹: 竹簧雕刻,系在竹簧上刻畫花鳥、人物、山水而成。表面光滑細膩,呈象牙色,別有風格。

發綉
介紹: 發綉,系以人發或動物長毛代線,以針代筆,綉制而成的手工藝術品。綉製品黑白分明、深淺有度,畫面色澤素雅,堪稱藝術佳品。

包公祠的景色很不錯,適合散步。玩的話徽園,很大,強烈推薦,不過門票也不便宜。植物園,以前去的時候是免費,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逍遙津,杏花公園,都是不錯的公園。當然逍遙津也是要門票的,只要沒有什麼活動一般是5元,杏花免費。李府就沒什麼必要了,雖然說是一景,但實在沒什麼意思。記得在徽園那還有歡樂谷還是叫什麼的,去年新開的,好像也不錯,門票好像和徽園差不多。

『貳』 中國古代水墨畫畫家

朱耷(八大山人) 朱耷(1626~1705),真名朱統筌,中國明末清初畫家,僧人。江西南昌人,南昌寧王朱權之後,明亡後出家,因嘗持八大人覺經,故又號八大山人。

三國·晉·隋·唐

鍾 繇 151 - 230 三國·魏 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筆勢傳雲許昌人)。
顧愷之 346 - 407 晉 字長康,小名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
展子虔 約550 - 604 隋 渤海(今山東陽信)人。歷北齊、周、隋,善道釋、人物故實。
閻立本 ? - 673 唐 雍州萬年(今西安)人,一作榆林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人。
李思訓 651 - 718 唐 字建,一作建景。宗室,封彭國公。山水樹石筆格遒勁,草木鳥獸皆窮其態。
張 萱 長安(今西安)人。開元(713-741)年間可能任過宮廷畫職,善人物。
王 維 701 - 761 唐 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工草隸。尤工畫山水。
韓 干 ? - 780 唐 藍田(今陝西藍田)人,精寫貌人物,尤工鞍馬。
韓 滉 723 - 787 唐 字太沖,長安(今西安)人。休子,仕至德宗朝宰相,封晉國公。
荊 浩 五代·後梁 字浩然,隱於太行山之洪谷,因號洪穀子。
關 仝 約907 - 960 五代 畫山水,初師荊浩,刻意力學,寢食都廢。
董 源 ? - 962 五代·南唐 源又作無,字叔達,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人,有「山水魯班」之稱。
黃 筌 903 - 965 五代·後蜀 字要叔,成都人。幼有畫性,長負奇能。刁光胤入蜀,授之竹石花雀。
周文矩 約 917 - ? 五代·南唐,建康句容(今南京)人,能畫冕服車器,尤工人物士女。
顧閎中 五代·南唐 江南人,圖繪寶鑒入宋非是。事南唐元宗父子為待詔,善畫人物。
周 昉 唐 字仲朗,歷代名畫記作景玄,長安(今西安)人,善畫道釋、人物、士女,皆稱神品。

宋 代

巨 然 北宋,僧,江寧(今南京)人。攻畫山水,祖述董源,皆臻妙理。
李 成 919 - 967 字咸熙,世稱李營丘,系出長安,唐之宗室。
范 寬 ? - 1026 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
燕文貴 967 - 1044 北宋 圖畫見聞志作燕貴,畫繼作燕文季,吳興(今浙江吳興)人。
蔡 襄 1012 - 1067 字君謨,興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工於書,真、行、草、隸皆優入妙品。
文 同 1018 - 1079 北宋 字與可,號石室先生,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
蘇 軾 1036 - 1101 北宋 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李公麟 1049 - 1106 北宋 字伯時,自叫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
張擇端 北宋 字正道(按味水軒日記作字文友),東武(今山東武城)人,作《清明上河圖》。
米 芾 1051 - 1107 北宋 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黼。書畫自成一家,世稱米家山水,其為大米。
米友仁 1086 - 1165 南宋 字元暉,晚自稱懶拙老人,米芾之子,世稱大小米,其為小米。
趙 佶 1082 - 1135 宋徽宗。怠於政治,惟好書畫,山水人物、花鳥墨竹,無不精工極妍。
李 唐 約1083 - 1163 南宋 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三城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李 迪 1089 - 1161 宋 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山水小景不迨,畫犬貓亦佳。
王希孟 1094 - 約1121 宋 河北武原(今河南原陽)人。作青綠山水《千里江山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蘇漢臣 宋 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宣和(1119-1125)畫院待詔。師劉宗古,工畫道釋、人物臻妙。
趙伯駒 1119 - 1185 宋 字千里,太祖七世孫。善青綠山水及木石,兼工花卉翎毛,尤長於人物。
馬 遠 1164 - ? 字遙父,號欽山,原籍山西,後居錢塘(杭州)。「南宋四大家」之一。
劉松年 1190 - 1194 南宋 畫院待詔 錢塘(今杭州)人,俗呼為暗門劉。「南宋四大家」之一。
夏 圭 1195 - 1224 南宋 畫院待詔 字禹玉,錢塘(今杭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梁 楷 宋 1201畫院待詔 號曰梁風子,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師賈師古,描寫飄逸,青過於藍。
鄭思肖 1241 - 1318 南宋 字所南,一作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世家三山(今福州)。
馬 麟 南宋 所作《芳春雨霏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五代、北宋:荊浩、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的青綠山水。

『叄』 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是2005-06-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舒城縣張母橋街道。

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523774990765R,企業法人周保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花卉、苗木、盆景種植、銷售;收購;綠化施工、養護;物業管理服務;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垃圾清運;垃圾分類;市政道路清掃保潔服務;公廁管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依法須經營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3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金龍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安徽肥西中部花木城都有哪些樹苗

當然肥西的孫集如果你是外地來肥,再轉乘31路公交車直到底站肥西,那麼請直接上金寨路高架橋往南的肥西方向、防虎車可直達,路過的還有舒城方向的中長途客車。
往中部花木城要經過肥西縣城上派,然後繼續往南,最近一路上都有標牌提示、新倉、山南,有交警協助,再乘30路最近臨時直開的到達花木城的公交車。
如果你是自駕車;或者坐1路公交車到三孝口站下,北走一截到博物館坐30路公交車直達肥西中部花木城,大約5公里,那麼請在火車站或長途汽車站找1路公交車,到底站南門換乘中心

『伍』 有多少人知道安徽省舒城縣湯池鎮啊

舒城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東鄰廬江縣,南界桐城市、潛山縣,西接岳西縣、霍山縣,北毗六安市、肥西縣,距省會合肥市 54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縣地理概貌西高東低,人口分布西疏東密,經濟狀況西困東榮,自然格局呈現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園」,是一個山、丘、圩兼備,集山區、庫區、老區、貧困區為一體的縣份。西南為大別山余脈,山高嶺大,林木蔥蘢,最高點萬佛山峰海拔1539米。山地面積約佔全縣 52%。中部是丘陵崗區,崗嶺綿延,山丘起伏。丘陵面積約佔全縣20%。東部屬沖積平原,阡陌交錯,坦盪如砥,最低點舒三海拔7米。畈區面積約佔全縣28%。全縣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人口99萬(其中農業人口87萬),轄21個鄉鎮、2個街道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490個行政村。
全縣現有耕地67萬畝,人均耕地0.7畝。山場面積153萬畝,宜林面積127萬畝,森林覆蓋率43.8%。主要林區分布在西南山區。水面27萬畝,可養水面14萬畝。縣內主要河流有9條,其中杭埠河和豐樂河為兩大骨幹河流。大小水庫62座,其中有以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壩而名聞遐邇的龍河口水庫(萬佛湖)。

湯池鎮
廬江縣湯池鎮是巢湖市的西大門,距縣城23公里,與桐城、舒城接壤,面積80平方公里。省道軍(埠)二(壩)公路穿鎮東西,合安公路、合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均臨鎮而過。湯池鎮是2000年10月被批准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副縣級建制。
湯池鎮鎮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建成區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0公頃,總人口3.8萬人,非農人口5600人,轄20個行政村和一個街道會。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億元,財政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50元,集鎮居民純收入3100元。
湯池鎮是集旅遊、商貿於一體的小城鎮,「一杯蘭花茶,一把溫泉澡。」是湯池旅遊特產。湯池鎮以溫泉為主體,大力發展旅遊業,已形成了5大自然風景區,其旅遊景點別具特色,吸引了12家省、市、縣單位來湯池投資,建成了12處的休閑療養中心。在療養的同時,到風景名勝區去看一看,這既讓遊客得到了休閑療養,又讓他們領略了大自然豐富的內涵。在湯池的商業街上,小商品、小百貨琳琅滿目;茶葉市場、蔬菜綜合市場上具有鄉村特色的有機食品豐富。這里的「白雲春毫」及小蘭花品牌的茶葉香味濃郁,品嘗之後能養精提神。山區出產的百花菜、蕨菜等是湯池的特產,風味獨特,品質優良。
湯池鎮的農業正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逐漸形成生態旅遊農業,已建成了200畝的科技示範園,這是一座花園式的農業生產基地,既有花卉、苗木,又有新品種試種、新技術的推廣,既是旅遊場所,又是帶領全鎮發展農村經濟,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推廣示範的場所。湯池鎮具有372個鄉鎮企業,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6700萬元,稅收340萬元。全鎮基本形成了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旅遊經濟這個主導產業為支柱,兼運輸、商貿流通、農機修配、飲食服務、房產開發等為一體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一、概況:
享有「溫泉古鎮、名茶之鄉」稱譽的湯池,位於安徽省廬江縣西部,地處大別山東部余脈,與六安地區舒城、安慶市桐城接壤,屬丘陵地帶。全鎮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為46平方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名優茶和溫泉資源。全鎮轄20個行政和1個街道會,3.8萬人口,集鎮區人口為1.5萬人。
湯池鎮交通便利。省道軍(埠)二(壩)公路橫穿東西,國道合(肥)安(慶)公路(距離集鎮6公里)、合(肥)九(江)鐵路(7公里)、滬蓉高速公路(8公里)、合(肥)銅(陵)公路(18公里),均以一條軍二公路串聯,經鎮而過,是周邊城市合肥市 (66公里)、安慶市(120公里)銅陵市(100公里)、蕪湖市(110公里)以及合肥去九華山、黃山理想的中轉休閑地。
湯池鎮九六年被安徽省列為省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經過近年快速發展,已具有現代化旅遊城鎮的接待服務功能。通訊、金融、商貿服務先進齊全。擁有各類療養、培訓、康復院(所、中心)十餘家,中高檔床位500餘張。境內自然風光優美,湖光、山色、翠林、溫泉、人文景觀眾多,古有張良隱居地、王安石濯足賦詩;近有葉挺渡江留佳句,著名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坐落於此。九八年省政府批准湯池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使湯池成為皖中旅遊線上的重鎮。
二、資源:
稱曰:「湯池有三寶:名茶、山珍、溫泉澡」。
1、溫泉。湯池鎮繞泉而建,因泉而得名。據記載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始建廬江國,就有湯池的位置,古稱「東坑泉」後稱湯池,亦稱東湯池。據縣志記載,宋代王安石謫貶舒州途經此地,曾入池濯足並留有「詠東坑泉」詩一首,詩雲:「寒泉時所詠,獨此沸如蒸;一氣無冬夏,諸陽自發興。人游不附火,蟲出亦疑冰;更憶驪山下,欣然雪滿塍。」
湯池溫泉堪稱一絕,鎮南有多處泉眼,自然涌流。為開發利用和保護溫泉資源,一九七二年省水利勘探設計院在此鑽探了十個井眼,根據需要僅留1號井和7號井,一九九八年又打開了3號井。湯池溫泉具有涌量穩定、水溫穩定和化學成份穩定的三大特點,1號井日涌水量3584立方米,居華東六省一市之首,且不受旱澇影響,已達國際開發利用標准;水溫63.1℃,溫泉含有63種礦物成份,其中活性元素13種,微量元素14種。化學成份的多元素,有用成份的高含,更具有獨到之處。其化學特徵為SO4-Na型,偏硅酸(99.82毫克/升)含量高,對人體骨質起活化作用;鋰0.438毫克/升,能穩定人體的神經;還含有二氧化硅、硫化物等。陽離子以鈉(295.6毫克/升)、鈣、鉀、鎂等為主。陰離子以 SO42-(597.61毫克/升)HCO-3(21.06毫克/升),CI-(56.03毫克/升),F-(9.75毫克/升)等為主,尚有鍶、硼、溴、碘、礬、錳、鐵、鉬、銅等。PH值為8左右,屬中性偏鹼,礦化度為11.2克/升。因此溫泉對人體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作用,具有美容、護膚、消除疲勞等效用,對各種皮膚病、慢性風溫性疾病、礦山職業病、狐臭、婦科病、骨質增生等有顯著療效,尤其是水氡放射出的a、r射線,對皮膚癌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無病可以浴療健體,益壽延年。 2、名茶。湯池46平方公里的山區盛產茶葉。名茶「白雲春毫」是我國著名茶葉專家陳椽親自考察、登山採摘研製而成,先後獲省優、部優和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同時獲得省優的「小蘭花茶」也享有盛名,「小蘭花茶」是因茶地里生長許多蘭草花,香味吸附茶葉上,使茶葉純香無比而得名。此外,「春蘭」牌茶參袋泡茶在省內外也享有一定聲譽,也是各大賓館理想的待客茗品。湯池茶葉市場每到春季,牽動大江南北及全國各地茶商雲集於此,年成交額達三千餘萬元。
3、山珍:主要指山區的野菜:百花苗、蕨菜、香椿、野竹筍等,配以佐料,風味尤為獨特,是名符其實的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常食之使人延年益壽。
三、發展定位:
安徽省規劃設計院1996年為湯池鎮編制了發展規劃,給湯池鎮建設定位定性是:建成以溫泉為特色,融旅遊、娛樂、度假、會議接待為一體的現代化旅遊小城鎮,建成合肥市的後花園。旅遊線先接省線,逐步向外線擴展推進。
1、具備條件:有集鎮為依託。2.7平方公里的集鎮建成區內的供電、通訊、供水、金融、交通、商貿、接待設施等服務功能齊全方便。
有溫泉為特色。60平方公里的風景區內以溫泉為特色,周邊有湖光山色、奇松怪石、古樹奇花、佛陀香火、名人軼事、冷泉甘甜。
有周邊客源為基礎。①現有在鎮區的各干療所、培訓中心每年接待省級及全國各類會議均在1萬優質產品餘人。②周邊合肥、安慶、銅陵等城市均無溫泉,溫泉浴有吸引力,辦出特色浴更有吸引力,可接待合肥市的外資企業千餘家以及周邊的安慶、銅陵外企員工的度假、娛樂和雙休日休閑客流。③合肥市及周邊市、縣雙休日的休閑客流。④江北到黃山、九華山遊客中轉休閑的客流等。
有寬松政策為保障。廬江縣政府將湯池鎮定位為旅遊重點開發鎮,按旅遊有關政策放開放活,給予扶持,實行社會治安地方自治和稅收優惠政策,倡導各界人士到湯池投資開發,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陸』 舒城縣城裡有哪些旅遊景點

有萬城區里有飛霞公園、慈母宮、古塔三處可以遊玩的地方,附近賣小吃的也特別的多。城區外20公里外,有萬佛湖,很著名的,有機會一定要去!!! 佛湖、萬佛山、飛霞公園。還有春秋山、華蓋山,高峰山。有周瑜墓等。

『柒』 中國清朝之前的著名畫家有哪些人

三國·晉·隋·唐
鍾 繇 151 - 230 三國·魏 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筆勢傳雲許昌人)。
顧愷之 346 - 407 晉 字長康,小名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
展子虔 約550 - 604 隋 渤海(今山東陽信)人。歷北齊、周、隋,善道釋、人物故實。
閻立本 ? - 673 唐 雍州萬年(今西安)人,一作榆林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人。
李思訓 651 - 718 唐 字建,一作建景。宗室,封彭國公。山水樹石筆格遒勁,草木鳥獸皆窮其態。
張 萱 長安(今西安)人。開元(713-741)年間可能任過宮廷畫職,善人物。
王 維 701 - 761 唐 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工草隸。尤工畫山水。
韓 干 ? - 780 唐 藍田(今陝西藍田)人,精寫貌人物,尤工鞍馬。
韓 滉 723 - 787 唐 字太沖,長安(今西安)人。休子,仕至德宗朝宰相,封晉國公。
荊 浩 五代·後梁 字浩然,隱於太行山之洪谷,因號洪穀子。
關 仝 約907 - 960 五代 畫山水,初師荊浩,刻意力學,寢食都廢。
董 源 ? - 962 五代·南唐 源又作無,字叔達,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人,有「山水魯班」之稱。
黃 筌 903 - 965 五代·後蜀 字要叔,成都人。幼有畫性,長負奇能。刁光胤入蜀,授之竹石花雀。
周文矩 約 917 - ? 五代·南唐,建康句容(今南京)人,能畫冕服車器,尤工人物士女。
顧閎中 五代·南唐 江南人,圖繪寶鑒入宋非是。事南唐元宗父子為待詔,善畫人物。
周 昉 唐 字仲朗,歷代名畫記作景玄,長安(今西安)人,善畫道釋、人物、士女,皆稱神品。

宋 代
巨 然 北宋,僧,江寧(今南京)人。攻畫山水,祖述董源,皆臻妙理。
李 成 919 - 967 字咸熙,世稱李營丘,系出長安,唐之宗室。
范 寬 ? - 1026 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
燕文貴 967 - 1044 北宋 圖畫見聞志作燕貴,畫繼作燕文季,吳興(今浙江吳興)人。
蔡 襄 1012 - 1067 字君謨,興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工於書,真、行、草、隸皆優入妙品。
文 同 1018 - 1079 北宋 字與可,號石室先生,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
蘇 軾 1036 - 1101 北宋 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李公麟 1049 - 1106 北宋 字伯時,自叫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
張擇端 北宋 字正道(按味水軒日記作字文友),東武(今山東武城)人,作《清明上河圖》。
米 芾 1051 - 1107 北宋 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黼。書畫自成一家,世稱米家山水,其為大米。
米友仁 1086 - 1165 南宋 字元暉,晚自稱懶拙老人,米芾之子,世稱大小米,其為小米。
趙 佶 1082 - 1135 宋徽宗。怠於政治,惟好書畫,山水人物、花鳥墨竹,無不精工極妍。
李 唐 約1083 - 1163 南宋 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三城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李 迪 1089 - 1161 宋 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山水小景不迨,畫犬貓亦佳。
王希孟 1094 - 約1121 宋 河北武原(今河南原陽)人。作青綠山水《千里江山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蘇漢臣 宋 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宣和(1119-1125)畫院待詔。師劉宗古,工畫道釋、人物臻妙。
趙伯駒 1119 - 1185 宋 字千里,太祖七世孫。善青綠山水及木石,兼工花卉翎毛,尤長於人物。
馬 遠 1164 - ? 字遙父,號欽山,原籍山西,後居錢塘(杭州)。「南宋四大家」之一。
劉松年 1190 - 1194 南宋 畫院待詔 錢塘(今杭州)人,俗呼為暗門劉。「南宋四大家」之一。
夏 圭 1195 - 1224 南宋 畫院待詔 字禹玉,錢塘(今杭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梁 楷 宋 1201畫院待詔 號曰梁風子,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師賈師古,描寫飄逸,青過於藍。
鄭思肖 1241 - 1318 南宋 字所南,一作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世家三山(今福州)。
馬 麟 南宋 所作《芳春雨霏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元 代
錢 選 1239 - 1301 元 字舜舉,號玉潭,浙江吳興人,工詩,善書、畫。
高克恭 1248 - 1340 元 字彥敬,號房山老人。其先回鶻(今維吾爾族)人,一生學米有不及而無過。
趙孟頫 1254 - 1322 元 孟頫(俯)字子昂,扁其燕處曰松雪齋,自號松雪道人。
黃公望 1269 - 1355 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元「四大家」。
吳 鎮 1280 - 1354 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自署梅道人,又梅沙彌。元「四大家」。
柯九思 1290 - 1343 元 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雲閣吏,天台(今浙江天台)人。
倪 瓚 1301 - 1374 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又署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元「四大家」。
王 蒙 1301 - 1385 字叔明,一作叔銘,號黃鶴山樵,又署黃鶴山人、黃鶴樵者。元「四大家」。
方從義 約1302 - 1393 元 字無隅,號方壺。貴溪(今江西貴溪)人。上清宮道士,工詩文,善書畫。

明 代
王 紱 1362 - 1416 字孟端,後以字行,號友石生、又號九龍山人。
戴 進 1388 - 1462 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錢塘(今杭州)人。
沈 周 1427 - 1509 字啟南,號石田,自稱白石翁,清河書畫舫謂初號玉田翁。
吳 偉 1459 - 1508 字士英,一作世英,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唐 寅 1470 - 1523 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文徵明 1470 - 1559 名壁或作璧,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呂 紀 1477 - ? 明 字廷振,一作廷孫,號樂愚,一作樂漁,鄞(今浙江寧波)人。
陳 淳 1482 - 1544 明 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山人,蘇州(今江蘇蘇州)人。
仇 英 1493 - 1560 字實父,太倉(今江蘇太倉)人,移家吳縣(今江蘇蘇州)。
文 彭 1498 - 1573 字壽承,號三橋,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徐 渭 1521 - 1593 字文清,更字文長,號天池,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周 臣 - 1535作長江萬里圖 字舜卿,號東村,吳(今江蘇蘇州)人,山水師陳暹。
孫克弘 1533 - 1611 明
董其昌 1555 - 1636 明
藍 瑛 1585 - 約1664 明
陳洪綬 1598 - 1652 明
蔣 藹 1621-1644 明 字志和,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虞山(今江蘇常熟)人。
朱 耷 明末清初,既八大山人,明寧王朱權後裔,別號甚多,與清弘仁、髡殘、石濤並為「清四僧」。

『捌』 合肥最大的花卉苗木批發市場在哪裡

是裕豐花市。
裕豐市場佔地面積約抄4萬平方米,位於合肥市區〈一環路內〉,建有商網房400餘間,攤位600餘個,分成花、鳥、蟲、魚、蘭草、奇石、古玩、字畫等交易區以及文化、奇石、古玩、園林機械等四條各具特色的商業街,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花卉市場和華東地區功能最完善、環境最優美的專業市場。裕豐市場融購物、休閑、游樂、觀光、美食於一體,以其高雅別致的徽派園林建築,獨具匠心的文化氛圍,開創了華東地區文化市場建設之先河。2002年5月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全國重點花卉市場」,先後被合肥市委、市政府評為「合肥市文明單位」以及「合肥市建設系統先進單位」「合肥市瑤海區民營經濟20強」等。

地址:一環路(屯溪路)與合裕路交叉口
乘車:21路、149路、111路、302路都可以到。

聽說現在又在建一個合肥花卉苗木大市場。但現在還在招商。

『玖』 弱弱的問下,大好合肥有什麼景點可以溜達

名勝古跡
龍泉古寺 從安徽省省會合肥東行15公里,便是綿延數十里的大別山余脈―――龍泉山。龍泉山海拔二百八十一點五米,位於肥東縣橋頭集鎮,為當地群山之首。龍泉山所以得名龍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綿延千年而不絕。龍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古今圖書集成廬州山川>>載:山腰寺內有「龍泉,清澈縈流至山下,故曰龍泉山」。唐朝張又新著有<<煮茶水記>>,評價此泉為「廬州第一水」。 從龍泉寺中「龍嘴」汩汩而出的龍泉之水,涓涓成流,常年不斷,滋養著方圓數十里的農田村民。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於慶歷五年(1045年)任滁州太守時,慕名前來龍泉山,品嘗甘泉之後,立即將龍泉列為「天下第十三泉」,並立碑記事。龍泉古寺地處龍泉山腰,龍泉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勝。山上百年以上古松、銀杏比比皆是,滿眼碧翠,與從寺中流出的甘泉一起,讓人洗心革面,全心向佛。據現存寺中的<<龍泉碑記>>記載,龍泉古寺相傳始建於曹魏時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在佛教大受推崇的唐代,龍泉寺香火極盛,名聞天下。至明代再度興盛,成為皖中地區寺廟之冠。
來山路線
從長途汽車站 乘合肥至巢湖的大吧 中途到橋頭集鎮新街口下車 轉乘三輪車可到寺院門口 自然景觀
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雙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長豐縣雙墩鎮境內。合肥元一高爾夫球會是香港元一集團的全資機構,佔地面積2000多畝,由澳大利亞著名高爾夫設計師les watts精心設計。[6] 人文景觀
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館內收藏豐富,珍藏各類文物、標本、古籍21萬余件,是全國有名的博物館。
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遷安重建的墓園。佔地三公頃,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六角樓:六角樓,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鎮守月彎河風水的村口亭,配有鎖橋、鑰橋各1座,並有鐵鏈和石樁栓鎖。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於2006年9月28日對外開放,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於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稱曹操點將台,位於合肥老城區內、逍遙古津南面,與公園隔路遙望。
逍遙津: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
李鴻章故居(李府):李鴻章故居位於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兩扇高大厚實的朱漆大門和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
清風閣: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
吳王廟:吳王廟原名大聖庵。修復後的吳王塑像庄嚴,碑刻雋秀,青松肅立,粉牆黃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1985年7月,中共肥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又將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州府城隍廟:廬州府城隍廟位於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劉銘傳故居:劉銘傳故居——劉老圩,位於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
包公祠: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三面臨水,蓮荷盈盈,綠樹掩映。由於包拯是人們傳頌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聞名遐邇,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名勝古跡。
徽園:徽園是1999年為歡慶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而建設的大型安徽紀念園。
包公園: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庖河區蕪湖路。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簡稱「包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李鴻章享堂: 李鴻章享堂位於合肥市合裕路南側,建於公元1902年(清朝光緒二十八年)。[7] 社會景觀
淮河路文化商業步行街:淮河路位於合肥市中心地帶,是合肥歷史上有名的商業街,也是人文薈萃的老街。
瑤海公園:瑤海公園位於合肥東北郊的瑤海公園是合肥市四大公園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農民公園。
杏花公園:杏花公園是一座具有田園風貌和歷史人文特色的公園,園內樹木共130個品種。
花沖公園:花沖公園位於合肥市的東區,主要布局體現自然「沖坡」勢為骨架,以植物造景為主,突出花卉特色,保持四季有花的園林風格,建築形式以現代為主並結合地方特色。
逍遙津公園:逍遙津公園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北部,環境優美,是景色宜人的綜合性公園。
文化遺跡紀念碑:樹立在街頭的紀念碑向人們展示了合肥悠久的歷史。
明珠廣場:採用西方皇家園林樣式,體現歐式建築風格的明珠廣場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地段。
人民廣場:即市府廣場,在建築上充分體現了合肥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同時又是一座新興的科技、園林城這一特色。
和平廣場:和平廣場由主體雕塑所在的中心區、浮雕牆、小品雕塑「書」和音樂噴泉組成的次中心區、草坪區、休息區以及停車場組成,是以點、線、面的現代構圖手段將主景球體、雕塑牆、大面積草坪組合成一個具有科技、文化品位的廣場。
勝利廣場:勝利廣場是為紀念合肥解放而建的一個多功能綜合性建築群。
合肥野生動物園:合肥野生動物園坐落在合肥西郊風景區內,東以環山路為界,西與蜀山森林公園接壤。
環城公園:建環城公園是一個以原環城綠帶為基礎,採用開敞式布局,運用造園藝術,點綴園林建築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線帶狀敞開式公園。
蜀山烈士陵園:蜀山烈士陵園位於合肥西郊風景區大蜀山東麓,佔地約18萬平方米,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
花園街:花園街為南北向條狀開敞式公園。
合肥植物園:合肥植物園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集植物科研、科普、觀賞游覽和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綜合性植物園。
五里飛虹:五里墩立交橋位於合肥市區西部,在長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會合處,距離市中心2.6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准公路立交橋,為合肥市一環路上的壯麗景觀。

熱點內容
梨棗能盆栽嗎 發布:2025-09-30 01:18:19 瀏覽:174
秋海棠種植 發布:2025-09-30 01:05:49 瀏覽:981
樹樁小盆栽 發布:2025-09-30 00:42:40 瀏覽:267
紫霄花丁香 發布:2025-09-30 00:36:47 瀏覽:594
櫃門荷花圖 發布:2025-09-30 00:35:48 瀏覽:954
山楂煮百合 發布:2025-09-30 00:10:31 瀏覽:645
山金豆盆景 發布:2025-09-30 00:08:23 瀏覽:213
月丁香激情 發布:2025-09-29 23:56:50 瀏覽:614
手拉玫瑰 發布:2025-09-29 23:44:20 瀏覽:538
插花葉材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9-29 23:38:20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