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湖花卉
⑴ 我想收集一些名對聯
愛情經典對聯
上聯:情已欠費,愛已停機,緣份不在服務區
下聯:思無應答,想也占線,感情不能再充電
橫批:愛若移動,心無聯通
古代經典對聯
上聯:理想莫享醴。
下聯:前途弗圖錢。
上聯:暑鼠涼梁,提筆描貓驚暑鼠。
原對:飢雞盜稻,呼童拾石打飢雞。
古對:渴鶴汲漈,令奴響槍擊渴鶴。
此聯又作『暑鼠量梁』。
上聯:暑鼠涼梁,筆璧描貓暑鼠驚竟沿檐,撞樁斯死,耄貓食屍。
吾對:飢雞盜稻,同童拾石飢雞逸亦飛扉,碰棚彼斃,矢石落籮。
上聯:雞飢爭豆斗。
下聯:鼠暑上樑涼。
上聯:溪西犀喜戲。
下聯:囿右鼬悠遊。
上聯:今宵消夏。
下聯:明晌賞花。
上聯:士農工(宮)商角徴羽。
下聯:寒熱溫涼(良)恭儉讓。
上聯:游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乎錫壺。
古對: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吾聯:過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吾聯:過桐岩,射彤雁,彤雁斃桐岩,痛焉彤雁。
上聯:泥肥禾尚瘦。
下聯:晷短夜差長。
此聯諧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長』。
上聯:削發又犯法。
下聯:出家卻帶枷。
此聯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聯: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聯: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聯:畫廟廟畫妙化廟。
下聯:名園園名圓明園。
上聯:瑪瑙原非馬腦。
下聯:琅玕不是狼肝。
上聯:佛印水邊尋蚌吃。
下聯:東坡河上帶家來。
上聯:揚子江頭渡楊子。
下聯:焦山洞裡住椒山。
上聯:空中一朵白蓮花,風捧奉佛。
下聯:峽里幾枝黃栗樹,月遠怨猿。
上聯:玉瀾堂,玉蘭蕾茂方逾欄,欲攔余覽。
下聯:清宴舫,清艷荷香引輕燕,情湮晴煙。
上聯:寶塔六七層,中容大鶴。
原對:通書十二頁,里記春秋。
上聯:霜降降霜,誰憐孀婦雙腳冷。
下聯:穀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聯: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下聯: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聯:賈島醉來非假倒。
下聯:劉伶飲盡不留零。
上聯: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下聯:丫頭啃鴨頭,鴨頭咸,丫頭嫌。
古對: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上聯:樹上桐子,樹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原對:屋前園外,屋內員外,員外掃園外,園外凈員外靜。
吾聯:院後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
上聯:先生磨墨,墨濺先生兩脈墨。
原對:枚香燒煤,煤爆枚香雙眉煤。
古對:牧童伐木,木傷牧童二目木。
吾聯:鐵拐熬膠,膠粘鐵拐獨腳膠。
新聯:瞽者摸脂,脂糊瞽者十指脂。
上聯:峰上栽楓,風吹楓動峰不動。
原對:路邊宿鷺,露落鷺驚路難驚。
吾聯:檐前憩燕,煙迷燕飛檐難飛。
上聯:童子執桐木,撞銅鍾,同聲相應。
下聯:妃嬪著緋衣,叩扉戶,非禮勿言。
上聯:新婦負薪歸,滌新釜而煮新腐。
下聯:道官觀稻去,回道觀而戴道冠。
上聯:爹打弟,弟滾地,嫂嫂燒苕哄地弟。
下聯:姐呼雞,雞藏箕,叔叔嗉黍引箕雞。
上聯:媽媽騎馬,馬慢媽媽罵馬。
吾聯:妞妞溜牛,牛蹴妞妞拗牛。
上聯:何所長,何所長,何所長因何當所長。
吾聯:壽長老,壽長老,壽長老緣壽稱長老。
新聯:莫將騎,莫將騎,莫將騎切莫毀將騎。
上聯:和尚過河,手掣荷花何處插?
下聯:侍郎游市,眼前柿樹是誰栽?
吾聯:委員入闈,臉上威風為甚猥!
上聯:和尚法正,提湯上塔,大意失手,湯淌燙塔。
下聯:裁縫老徐,與妻下棋,不覺漏眼,妻起棄棋。
上聯:姑娘栽谷,谷秧掉姑娘腳前。
下聯:指揮燒紙,紙灰飛指揮頭上。
上聯:瞽者打鼓瞽打鼓。
原對:新婦負薪新負薪。
吾聯:禿子擒兔禿擒兔。
上聯: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撈酪。
原對:舅舅架鳩,鳩飛舅舅揪鳩。
吾聯:娃娃捉蛙,蛙藏娃娃挖蛙。
上聯:雨打沙灘,沉一渚陳一渚。
古對:雨築泥牆,搗一堵倒一堵。
下聯:風吹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自對:水中釘樁,進半寸浸半寸。
自對:霜過芭蕉,黃半邊荒半邊。
上聯:圍棋賭酒,一著一酌。
下聯:坐漏讀書,五更五經。
上聯:李打鯉歸岩,李沉鯉又出。
下聯:風吹蜂落地,風停蜂再飛。
上聯:黃黍地中走黃鼠,鼠拖黍穗。
下聯:白楊樹下卧白羊,羊啃楊枝。
吾聯:花棘叢內跳花雞,雞穿棘梢。
上聯:螞蟻樹下馬倚樹。
下聯:雞冠花前雞觀花。
上聯的螞蟻樹指被白蟻蛀空的枯樹。
上聯:老鴉踏斷老椏枝,鴉飛枝落。
下聯:仙鶴歸來仙壑澗,鶴唳澗鳴。
上聯:鷹立樹梢,月照影斜鷹不斜。
下聯:貓伏牆角,風吹毛動貓未動。
上聯:雞站箕沿上,雞壓箕,翻箕撲雞。
下聯:驢系梨樹下,驢挨梨,落梨打驢。
上聯:髻上杏花何有幸。
下聯:枝頭梅子豈無媒。
上聯:酒熱不須湯盞湯。
下聯:廳涼無用扇車扇。
此聯上聯後一『湯』讀『燙』,下聯後一『扇』讀『煽』。
上聯:朝官多戴朝冠。
下聯:宮婢常持宮被。
上聯:移椅倚桐同賞月。
下聯:點燈登閣各觀書。
上聯: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義各別。
原對:雲間雁,檐前燕,籬邊鷃,物類相同。
吾聯:園內猿,池裡鴛,海中黿,處物亦非。
上聯:九曲橋下湖空,空壺下橋取酒。
下聯:陶宅院前酣醉,醉漢前院摘桃。
上聯:鍾鼓樓中,終夜鍾聲撞不斷。
原對:金科場內,今日金榜才題名。
新聯:俚歌曲里,歷朝俚語續無窮。
新聯:候車台後,厚情候鳥去重來。
上聯:地脈默然生麥葉。
下聯:天河何不種荷花。
上聯:風送鍾聲花里過,又響又香。
下聯:月映螢燈竹下眠,越涼越亮。
上聯:雞蛋無鹽真淡蛋。
下聯:豬腸未切好長腸。
上聯:同人同過銅駝嶺。
下聯:今上今開金馬關。
上聯:港口撐船,因船錢而講口。
下聯:窯頭買瓦,為瓦價以搖頭。
此聯為蘇軾所作。『講』方言讀(gang)。
上聯:密雲不雨,通州無水不通舟。
下聯:鉅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麥。
此聯嵌密雲、通州、鉅野、即墨四縣市名,『麥』字古音(mo)。
上聯:老棗靠道倒。
下聯:矮槐捱階栽。
上聯:調琴調新調,調調調來調調新。
原對:種花種好種,種種種成種種香。
此聯為雙音聯,上聯調字中一、二、六讀(tiao);調整的調。三、四、五、七、八讀(diao);音調的調。原對種一、二、六種讀(zhong
);種花的種,後個讀(zhong )花種的種。
上聯:盛盛盛盛盛盛盛。
下聯:行行行行行行行。
此聯為浙江紹興一幅戲台聯,上聯二、四、七的盛讀(SHeng ),一、三、五、六讀(CHeng
);下聯的二四七的行讀(Xing),一、三、五、六讀( Han )。這樣上聯成了演戲的聲音,下聯成了台下人聲鼎沸的嘈雜聲。
上聯:朝朝朝朝朝朝汐。
下聯:長長長長長長消。
此聯為福州羅星塔聯。上聯讀為:朝朝潮,朝潮朝汐。下聯讀為:長長漲,長漲長消。
上聯:樂樂樂樂樂樂樂。
下聯:朝朝朝朝朝朝朝。
此聯為故宮太和殿聯。上聯讀為:樂曰,樂曰,樂樂曰。下聯讀為:召朝,召朝,召召朝。意為朝朝朝拜。
上聯:朝雲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下聯:長水長長長長長長長流。
此聯為四川朝雲廟聯。上聯讀為:朝雲潮,朝朝潮,朝潮朝退。下聯讀為:長水漲,長長漲,長漲長流。
上聯:著黃衫,把黃扇,遠上黃山吃黃鱔,且觀那雲長長長散。
吾聯:夾銀盒,持銀荷,飛往銀河擒銀鶴,自滌此浪朝朝朝合。
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聯:長長長長長長長。
橫披:長長長長。
此聯上聯讀為:長漲長漲長長漲;下聯讀為:漲長漲長漲漲長。橫批讀為:漲長長漲。
上聯:見見見見見見見。
下聯:齊齊齊齊齊齊齊。
此聯為台灣台北貢寮西靈岩聯。上聯讀為:見現見現見見現;下聯讀為:齊齋齊齋齊齊齋。
上聯:見見見見見見神主。
下聯:朝朝朝朝朝朝聖駕。
此聯上聯讀為:見現見現見現神主;下聯讀為:早朝早朝早朝聖駕。意為天天朝拜聖駕。
拆字同形聯
上聯:馬佇塞下雄關,望天山,懷張騫。
原對:車過臨河易水,入秦川,思荊軻。
吾聯:月偏南陽草廬,眺祈山,悵孔明。
新聯:人約金山斷橋,觀雷鋒,想許仙。
此聯為拆字帶典故。上聯中『馬佇塞下』指把『塞』字下面的『土』換成『馬』字,則成了『騫』字。原對『車過臨河易水』指『軻』字。第四個為楚山所對。
上聯:冰比冰水冰。
吾聯:木沒木呆木。
此聯為金庸先生所出,一直無人能對。我以本地方言里罵人為『木腦』,並且最後的『木』的意思也是『很傻的』意思,而對『木沒木腦木』。後來由碧影改為『木沒木呆木』則更好。
上聯:楸樹花,秋不開夏開。
吾聯:針木菇,金難生木生。
新聯:情花果,青不甜熟甜。
上聯:六木森森,桃梅松柏楊柳。
原對:四山出出,泰華嵩岳昆侖。
吾聯:八口囂囂,嗚哇唉嘆咒罵。
吾聯:八火燚燚,爆炸燃燒烯熒。
此聯難處在那數字,原對以泰華來對甚是奇思的,因『泰華』(特指泰山,非泰山和華山合稱。)在古人的觀念為萬山之尊,故無『山』旁亦當以山視之。所以不僅扣『四』而有名正言順。妙!而我的以咒罵分別為二口而湊成八口,哈哈哈哈!
上聯:棗棘為薪,截斷劈開捆成四束。
原對:閶門起屋,移多補少蓋作兩間。
吾聯:本末成樹,春生秋長崛起一林。
新聯:炎焱乃焰,炸飛爆散化為五火。
此聯為乾隆和劉墉所作,可謂奇極至巧。新聯為瀟寒所對。
上聯:思恩兩顆心,因田加稅。
下聯:河池一邊水,也可免糧。
廣西有二縣名思恩和河池,一次一布政使召見兩縣令,要求加收賦稅,兩縣令皆以當地窮困要求免稅,布政使便出上聯。上聯嵌『思恩』縣名,且拆的十分巧妙。不料河池縣令以河池應口對出下聯,且聯義相對,可謂捷才。布政使無奈,只好免去賦稅。
上聯:夫子天尊大士,頭上不同。
下聯:宮妃宦者官人,腰間各別。
吾聯:牛郎先哲生員,足下非類。
此聯尤其是『腰間各別』實在令人忍俊不住。
上聯:錢有二戈,傷壞多少人品。
下聯:窮之一穴,埋沒若許英雄。
上聯:東廟闞,西廟房,東西兩廟,門戶相當,方敢對坐。
下聯:南京河,北京城,南北二京,水土合流,可成霸業。
此聯為明時一地有兩廟,分別是【三國東吳】的闞澤和【唐】房玄齡的祠廟,故流傳出上聯。後有人以明設南北二京而對出此聯。
上聯:弓雖強,石更硬,若非李廣難沒羽。
吾聯:水其淇,心相想,不必屈子亦離騷。
此聯要對不難,但要工對的話,『雖』『更』的詞性實在難對上。
上聯:唯吾知足,西南東北,四方皆口。
下聯:汀圢釘燈,水土金木,五行缺木。
下聯:師引而望,左右上下,大道歸一。
上聯:鴻為江邊鳥。
原對:蠶是天下蟲。
新聯:岩乃山下石。
上聯:或在園中,拖出老袁還我國。
下聯:余行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
上聯:立足宜防岩下石。
下聯:安身須避利旁刀。
上聯: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
下聯: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上聯:古文故人做。
古聯:八刀分米粉。
古聯:千里重金鍾。
新聯:車過連水漣。
吾聯:二人從土坐。
上聯:巫山夾巫峽。
原對:春草化春花。
吾聯:灕水同漓洞。
趣味對聯
上黃昏下黃昏 黃昏時候渡黃昏
東文章西文章 文章橋上曬文章
半邊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虛
天下第一長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百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何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勁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⑵ 四季花城在哪個位置
1,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八里湖新區中心位置。廬山四季花城佔地400畝,水面400畝。四季花城是全九江最大,全省少有的花卉植物園區。
2,珍貴物種很多,有獲得福建花卉展的花王,在花卉主展廳可以一見芳容;有全省最大的萬棵珍貴茶梅園之一;有從國外進口珍稀盆栽,日本羅漢松,日本七彩杜鵑盆景、日本進口花桃等。
3,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八里湖新區中心位置。廬山四季花城佔地400畝,水面400畝。四季花城是全九江最大,全省少有的花卉植物園區。
4,珍貴物種很多,有獲得福建花卉展的花王,在花卉主展廳可以一見芳容;有全省最大的萬棵珍貴茶梅園之一;有從國外進口珍稀盆栽,日本羅漢松,日本七彩杜鵑盆景,日本進口花桃,日本蝴蝶蘭,千年巴西鐵樹,美國進口紫薇等。
5,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北枕滔滔長江,聳峙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
6,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美句。
⑶ 武漢好不好玩
龜山三國城: 位於漢陽區北,東臨長江,北帶漢水,與江南的蛇山隔江相峙,是三國時期的軍事要塞和著名游覽勝地。現可供憑吊瞻仰的有三國魯肅墓、鼎圓。在900米長的歸山脊道上建有120尊三國群英雕像,"三國計謀殿"和新增加的赤壁大戰全景畫館,再現了1800多年前的歷史畫卷。全景畫高18米,長35米,堪稱當今美術界的曠世傑作。全長888米的高空旅遊觀光索道橫跨漢江,險刺激的高台蹦極和飛天滑索等娛樂項目。為三國城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
武漢植物園:位於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園林面積約70公頃,隸屬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全園共建有珍稀植物區、觀賞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葯用植物區、獼猴桃園、松柏園、樹木園、竹園等十多個專類園區和園林景區,共引進各類植物近4000種,是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收藏中心和中國北亞熱帶植物研究保護基地。現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往來關系及多種研究交流項目。為休閑覽勝的四季遊人提供了一塊理想的植物王國。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88號。現在的主要陳列有四個:一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陳列》。展示的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發掘的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墓出土的精華文物。此墓葬距今2400多年,出土多種文物萬余件。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好,轟動海內外。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青銅鹿角立鶴、聯襟大壺、尊盤、鑒缶;迄今仍很鋒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劍形的殳;包容文字資料頗多、又系我國最早的竹簡;重達2156克的特大金盞;製作方式與風格迥異於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見的珍品。尤其是樂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銅編鍾,更是無價之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被譽為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二為《湖北古代音樂文物展覽》。展示的除曾侯乙墓樂器外,還有全省各地歷年來發掘和採集的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古老音樂文物40餘件。展品中,既有距今萬余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打擊樂器黃、黑陶響之類,也有別具特色的楚國彩繪石編磐、虎座鳥架鼓、律管以及唐代伎樂組合等,體現了中華古代燦爛音樂文化成就。三為《清宮工藝品展覽》。展示的是50年代北京故宮博物院撥交湖北省博物館的、原儲藏於故宮寶蘊摟及其它殿的80多件奇珍工藝品。代表著我國傳統工藝品瓷器、玉器、漆木、雕刻技藝的一流水平。四為《楚天風雲百年》專題陳列。以200餘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圖片,通過祖國腹地湖北這一側面,展示了中華眾多仁人志士,從鴉片戰爭至新中國建立百餘年間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該館現已收藏各類文物、標本9萬多件。這些藏品,絕大多數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具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
博物館中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矛與彩繪木雕鳥獸座屏,荊門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國"聘禮行迎圖"漆畫與楚國司法文書竹簡,雲夢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覆蓮花尊等,均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又如,隋大業四年(608年)的敦煌寫經,明清書繪大師江夏派吳偉,"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陳繼儒,"八大山人"朱耷,"揚州八怪"金農、鄭燮、黃慎及張裕釗、楊守敬等諸家的墨跡,都屬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時十八星軍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領袖惲代英、陳潭秋、施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人的遺物、紀念物,均異常稀珍。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公磯上,與黃鶴樓隔江相望,各領風騷。古晴川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紀念大禹治水、疏導江漢之功而建。取唐代崔灝「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之而命名。閣樓依山面水,景觀奇特,有"楚國晴川第一樓"之譽。
歸元寺:湖北首剎
湖北四大佛教禪寺之一,國家重點佛教寺院。歸元寺一名取自"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始建於1658年,有北、中、南三個院組成,佔地約兩萬平方米,富有園林特色。寺內現存有三大主要建築:大雄寶殿系清初古建築,重台列階,氣宇軒昂;藏經閣是收藏、 陳設佛教經典和藝術珍品及法器、法物的殿堂;羅漢堂是寺內最著名、最富特色的主要建築,堂內500尊金身羅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木蘭山:位於黃陂區城北30公里處,海撥約600米,方圓30平方公里。木蘭山初名"牛頭山"、"青獅嶺"、"建明山",南朝蕭齊時,土民以山中多木蘭樹而呼為"木蘭山"。唐時花木蘭替父軍,更為此山增添了迷人色彩,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正式定名為"木蘭山"。木蘭山山勢嵯峨,群峰攢簇,雲霧繚繞,古木參天,自然風景優美。現存人文景觀有"唐朱木蘭將軍之墓"碑、玉皇閣、金頂、祈嗣頂、朝聖門、南天門、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玄武殿、木蘭殿、朝天官、帝王宮等。木蘭山將按照其地貌和環境特點,規劃建設為古寨、古景、花苑、避暑四個游覽區,迎接四方遊客。
東湖風景區: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風光秀美的"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昌東湖邊,碧水青山,滿目秀色。煙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鳥出沒翻飛,遊船魚舟如織,群山環繞、蒼松疊翠。東湖又是武漢市著名的水上運動場所,也有人稱它為大城中的"海洋"。東湖湖面遼闊,水面達三十三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五倍多,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1950年開始在這里興建風景區,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個游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落雁區和吹笛區。
走進東湖大門是聽濤區。該區南是一狹長半島。島上有先月亭、可竹軒、多景台、露天劇場、溜冰場等。由此北去,則是聽濤軒。此軒四周蒼松翠竹環抱,外景清幽,軒的建築古雅別致。軒右下有"水雲鄉"可以品茗,左下的聽濤酒家有誘人的活魚風味菜餚。向北越過荷風橋,迎面便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行吟閣"相當於二三層樓高的行吟閣,古風朴朴,令人肅敬思古。再北行過落羽橋,便見瀕湖畫廊和屈原紀念館,這里經常舉辦美術、書法展覽。再往北過一橋,便到梨園。園內以果園(梨)為主,又有奇花異木輔之。穿過梨園向北,是紀念太平天國九女犧牲的九女墩。至此,沿湖風景已畢,但從九女墩折向東有一長堤,一直通到湖水中央的一個小島。島上建有湖心亭(湖光閣),恰似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邊的湖心小島。
聽濤區內,還有中國第一座雕塑寓言公園,按《盲人摸象》、《獵人爭雁》、《鷸蚌相爭》、《東郭先生》、《掩耳盜鈴》等寓言而雕塑的石質,銅質雕像,栩栩如生,游來別有一番情致。
鳥語林位於東湖風景區內,是湖北省唯一的大型鳥類觀賞、鳥藝表演樂園。佔地面積30畝,徵集珍稀鳥類l50餘個,品種5000多隻,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綠孔雀、丹頂鶴、紅腹錦雞等,還有國外的金剛鸚鵡、黑天鵝、鵜鶘、火烈鳥等珍稀鳥類。 鳥語林設有鳥藝劇場,孔雀東南飛表演場、大型人工瀑布、天鵝湖、鴛鴦溪等景點。漫步鳥語林,既可盡情觀賞珍奇異鳥,增長知識,還可以觀賞鳥藝劇場該諧的鳥藝表演,又能休驗親手喂鳥的樂趣。
磨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閑勝地。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里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珞洪區即珞珈山、洪山風景區。著名的武漢大學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校園建築錯錯落落散在櫻花、桂花等花木間,引來遊人無數。洪山也是林木蔥濃,古跡甚多的好去處。
在東湖風景區周圍還有楚王飲馬池、楚王墓、吳王廟、卓刀泉、關公橋、李北海故宅遺址、放鷹台等古跡。
註:有關東湖的典故
東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武漢長江南岸。自然環景優美是東湖的主要特徵,其名勝古跡眾多而見長。
東湖大門一帶叫黃鸝灣,門前一條路叫黃鸝路。此名取自唐朝詩人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湖"長天樓"翠瓦飛檐、氣勢雄偉,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但見那萬頃碧波盪漾、游魚成群、水鳥竟飛,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取自唐王勃《騰王閣序》)之感,長天樓因此得名。
磨山落雁風景區內有一鼓架山,相傳是戰國時楚莊王擊鼓督陣討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戰斗中,斗越椒向楚莊王猛射一箭,卻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稱為"鼓架山"。
落雁區的北面是"白馬風景區",區內有一白馬洲。相傳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戰後,魯肅轉回夏口騎馬過洲,戰馬陷泥而死,含淚葬馬於洲,故此地稱為"白馬洲"。
落雁區和磨山區的東面是"吹笛山",這里山巒起伏,群山爭秀。據傳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被封在武昌時,曾在此地吹過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武漢長江二橋: 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游6.8公里處,1995年6月18日建成通車。全橋總長4678米,正橋1877米,主跨400米,橋面寬度26。5米至33。5米,日通車能力為5萬輛機動車。橋下通航凈空為24米,系雙塔雙索麵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其主跨度和橋面寬度在亞洲及國內已建成的同類型橋梁中位居第一;作為斜拉橋的主跨跨度,在世界已建成的同類型橋梁中也名列前茅,是一座具有20世紀90年代水平和風格的橋梁。武漢長江二橋的建成,使武漢三鎮交通內環全線貫通,有力地促進了武漢經濟建設的發展。
⑷ 湖北省境內有名的河流湖泊的名稱位置特點
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1950年開始在這里興建風景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個游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落雁區和吹笛區。秀美的湖光山色:景觀別致,風光迷人。東湖風景區共分為五大景區,目前已對外開放的有聽濤、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區,景觀景點100多處。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個大小湖泊,120多個島渚星羅,112公里湖岸線曲折,環湖34座山峰綿延起伏,10000餘畝山林林木蔥郁,湖水鏡映,山體如屏,山色如畫。東湖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春季山青水綠、鳥語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紅葉滿山,丹桂飄香;冬季踏雪賞梅。
別致的園中之園:依山傍湖的東湖梅園,為江南四大梅園之首,1200畝園地上309種梅花爭芳斗艷。目前,登錄的世界梅花品種共262個,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52個,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聽濤區:該區南是一狹長半島。島上有先月亭、可竹軒、多景台、露天劇場、溜冰場等。由此北去,則是聽濤軒。此軒四周蒼松翠竹環抱,外景清幽,軒的建築古雅別致。軒右下有"水雲鄉"可以品茗,左下的聽濤酒家有誘人的活魚風味菜餚。向北越過荷風橋,迎面便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行吟閣」相當於二三層樓高的行吟閣,古風朴朴,令人肅敬思古。再北行過落羽橋,便見瀕湖畫廊和屈原紀念館,這里經常舉辦美術、書法展覽。再往北過一橋,便到梨園。園內以果園(梨)為主,又有奇花異木輔之。穿過梨園向北,是紀念太平天國九女犧牲的九女墩。至此,沿湖風景已畢,但從九女墩折向東有一長堤,一直通到湖水中央的一個小島。島上建有湖心亭(湖光閣),恰似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邊的湖心小島。還有中國第一座雕塑寓言公園,按《盲人摸象》、《獵人爭雁》、《鷸蚌相爭》、《東郭先生》、《掩耳盜鈴》等寓言而雕塑的石質,銅質雕像,栩栩如生,游來別有一番情致。
磨山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閑勝地。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里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珞洪區:即武漢大學,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校園建築錯錯落落散在櫻花、桂花等花木間,引來遊人無數。洪山也是林木蔥濃,古跡甚多的好去處。落雁區內有一鼓架山,相傳是戰國時楚莊王擊鼓督陣討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戰斗中,斗越椒向楚莊王猛射一箭,卻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稱為鼓架山。
白馬風景區:落雁區的北面是白馬風景區,區內有一白馬洲。相傳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戰後,魯肅轉回夏口騎馬過洲,戰馬陷泥而死,含淚葬馬於洲,故此地稱為白馬洲。落雁區和磨山區的東面是吹笛山,這里山巒起伏,群山爭秀。據傳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被封在武昌時,曾在此地吹過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飲馬池:湖北為古楚國之腹地,而武漢又位於湖北的中心。「楚水清若空」,東湖自古就與楚文化結緣。西周時期,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紅為鄂王。鄂王在現東湖蔡家嘴用青石築池飲馬,曰「飲馬池」。他死後,便葬在東湖西北岸的鳳麟嘴。
為了從更多層面反映楚文化的豐富多彩,從80年代末以來,在東湖磨山景區又相繼建成了楚城、楚市、風標、楚天台、祝融觀星、離騷碑、楚辭軒、唯楚有材等景點。除了這些景點之外,東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館中蘊藏有大量楚地出土文物,如曾侯乙編鍾等。
⑸ 古今著名對聯
以下所列「絕對」,有的雖說已經有「對」,如「一孤舟」、「月照紗窗」、「好女子己酉生」等,但「絕對」之所以成「絕」,就是要求這些對聯必須是工對,寬對則不能視為成對,因此仍列於此。
皮背心
一物品,人體三器官
冰汽水
一食品,水的三形態
香香兩兩
據說這是朱熹的一個征聯出句,至今無偶。前一個「香」字為形容詞,作定語;後一個「香」字是名詞,作中心語。「兩」字則是前者為數詞,義同「二」,後者為量詞,實即「二兩」之意。另在閩南話中香香和兩兩,因詞性不同,二組中的同形詞讀音均有區別
冰比冰水冰
「冰」字三嵌,句意暢達
古文故人做
雙重合字對聯。馬蕭蕭先生曾在《對聯·民間對聯故事》1988年第l期著文,對以「志言志士心」,變合字為拆字,亦堪稱妙,只是詞性與出句不符
李姐理解禮節
同音巧對
農行行,行行行
此聯系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懸聯
李白居,易安居
聯嵌三古人名字
切切不能一刀切
「切切」,務必之意,末字的「切」讀平聲,和前面的「切」讀音不同,「刀」系「切」的偏旁
知母乳香金不換
句由三味中草葯名組成
蓮青李白李青蓮
迴文巧對;嵌唐代大詩人李白名、號
緣因對句對姻緣
迴文巧對,「因」、「姻」同音相諧
子女好大人可倚
合字巧妙
煙沿檐沿湮燕眼
同音(不同調)字巧對
吾同子吃梧桐籽
同音片語巧聯,「吾同子」又分別為「梧桐籽」的聲旁
晃岩日光照山石
析字巧對
岑溪山水今奚在
拆廣西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寂寞寒窗空守寡
傳為古代一少女擇婿聯,因不得佳對憂忿而死。廣東余初立有一對:俊俏佳人伴伶仃
浦江清到清江浦
迴文妙對
田心見石思為硯
析字巧對
妙齡少女子好逑
析字巧對
歪山頭,山頭不正
「山頭」重詞,「歪」拆為「不正」。
花生,生花,落花生
「花生」,植物名;「生花」,是「花生」的顛倒,動賓片語;「落花生」即指花生的生長特性,又是花生之別名
中華文明聞名中外
「文明」與「聞名」,異形同音;又「中」字用兩次。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今、進、盡、近諧音,世、士、是、視同音
石獅市實施四十事
同音巧對
彈琴談情繪畫會話
同音巧對
賞中秋醉酒杏花村
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民國初年拆字巧對
書架架書,書架書架
一字多義
石萬石授石州離石縣令
宋庄綽《雞肋編》錄此單聯。石萬石於神宗元祜年間(公元1086—1094年)派任當時的石州離石縣(今屬山西省)縣令,時人作此單聯。其中姓氏為石,人名帶石,州名是石,縣名含石,是為絕妙之「四石」
好女子女家嫁生男為甥
內容系指男到女家落戶,生男孩女方家稱其為甥。全句離合好、嫁、甥三字,自然巧妙
太大犬十五夜張口吃月
妙少女原心願配己酉郎
析字妙聯
火車失火,救火車救火車
明月天心,老照四方八角
「明月」指明月池,「天心」指天心閣,「老照」指老照壁,「四方」指四方塘,「八角」指八亭。以上均是長沙勝跡地名
一而二,二而三,三人為眾
寫其由單身一人成婚而為二人,由夫妻二人生子而成三人之事。巧用頂針、析字手法
陋室提鐳,居里居然居這里
復字巧聯。「居里」為法國科學家居里夫婦,名詞;「居然」,副詞;「居這里」之「居」為動詞
孫行者過太行山,肩挑行李
同字異音另解巧聯
鍾鼓樓中,終夜鍾聲撞不斷
同音異字妙聯
鐵瓮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此聯相傳系王安石給蘇東坡出的三個上聯之一,蘇未能答出,成為歷史上遺留的絕對,鐵瓮城是古代的一城名,城西有金山、銀山、玉山,山上有廟宇勝跡。廣東余初立有一聯:華夏國中,孔孟墨子一聖人
炭去鹽歸,黑白分明山水貨
此聯系清代一賣炭翁所作,百年之後,雖有人曾以「竹橫麻豎,青黃交錯軟硬簾」為對,但欠工整,特別是炭出於山,鹽出於水要對仗甚工,確不容易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此聯相傳為紀曉嵐之妻所作。當時,紀曉嵐有「天下未有不可對之對」的誇口,其妻不服,遂出上聯,紀竟不能對,雖有「風送幽香,鬱郁畹華梅蘭芳」等對句,但均不工整
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清初某落魄文人,於霜落之日以「諧音」撰
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陽
載《堅瓠首集》卷二。據說是明孝宗於重陽節所出的一個單聯。句中「重九」、「重陽」有相同字眼,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陽節,「九重」則為「重九」的倒語,指帝王所居
書生書生問先生,先生先生
栽《堅瓠五集》,句中「書生」出現兩次,「先生」出現三次,含義不盡相同。全句意為:書生對經書不熟悉,就問老師,因為老師是先出生的,亦有先生也不熟之意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此聯出句寫當時江西南昌發生反抗天主教的事情,其知縣江某堅持正義,不幸被傳教士所殺,激憤了全國愛國志士,江亢虎在江亭(即北京陶然亭)悼江知縣時作此聯,曾有報紙懸賞下聯,但未有能對答者。廣東余初立有一對:沈老於沈庄接待沈陽沈處長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此為析字巧對
江鬲隔江,問巫馬期騎馬無
載宋庄綽《雞肋編》卷上。江鬲、巫馬期均是人名,隔江為江鬲的語音倒轉。鬲又是隔的聲旁。巫馬期、騎馬無,也是語音顛倒後相諧 七品衙門,五品官,四品服色
載於《堅瓠十集》卷一。明嘉靖庚寅年夏言任兵科都給事中,因議郊祀禮,加翰林學士銜,掌科事,又服四品服色,明代,給事中官七品,翰林學士五品,當時翰林檢討許誥用這一事作成出句
問門口何人可配己酉好女子
析字巧對
本庄欲滿清平,打出兩張一萬
雙關名聯。本庄,打麻將時當庄人自稱;清平,「門前清」與「平和」。全句意為:本當庄人意欲實現「門前清」和「平和」,連打出兩張「一萬」的牌。其另一層意思則是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的陰謀。本庄蕃,日本甲級戰犯,曾任駐華使館副武官。1931年任關東軍總司令,指揮侵佔東北。戰後自殺獄中。「滿清」,清王朝為滿族人所建,因習稱之,這里指溥儀傀儡政權統治下的「滿州國」。平,平靜,平服,沒有反抗者。「兩張一萬」指東北三省的三個軍閥:張作霖奉天督軍兼省長,東北三省巡閱使,由於沒有滿足日本人的需要,1928年6月被日本人炸死在沈陽皇姑屯。張作相,奉系主要骨幹,曾任吉林省長、政府主席,東北邊防軍副司令。「九·一八」事變後,退居天津。萬福麟,歷任奉軍旅、師、軍長,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黑龍江司令。東北淪陷,退至河北。是為「打出兩張一萬」。此聯通句雙關,表裡兩句皆通達清暢,結合巧妙,刁鑽詭怪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錫禹
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吳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請諸名士。席間有人以「諧音」出一上聯,舉座無人能對。聯意為:下大雨,恐中泥,雞蛋,豆腐,留女婿。同時,五個人名按朝代先後排列,有時間順序
沙千里楊萬里,楊載沙汀周而復
以當代五位文學藝術界名人組句,無一關聯詞,句意暢達
烽山峰栽楓樹,風吹楓葉落豐城
同音、復字巧對
傾心清水青茶,輕聲親熱請親人
同音、復字巧對
山水畫畫水山,水水山山如畫畫
疊字妙聯,又含頂針、復字等手法
水星觀觀水星,水星不動水星動
「水星觀」為一道教廟宇,建於河邊,可在觀看水中之星。句中兩「觀」字一為廟宇之「現」,音guàn,一為觀看之「觀」,音guān。四個「水星」依次為觀名、觀中水與星、天
上水星、河中水與星
一張琴上七條弦,彈出五音六律
見於《堅瓠五集》卷四。其妙在於雖詠一物,卻同時用上了「一、七、五、六」四個數目字,且前後照應,毫不牽強
何所長何所長,有何所長當所長
首「何所長」三字指姓何的所長,「所長」為職務。接下的「何所長」指有什麼特長。後七字意為有什麼特長配當所長。句中的「何」一作姓氏,一作疑問詞,「長」亦是同形異音詞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鍾山
「前中山」指明初名將徐達,死後追封中山王;「後中山」即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鍾山」即紫金山,在江蘇南京市區東。「中」與「鍾」同音
月下漁人,西江打魚,網碎西江月
先分別出現「月」和「西江」於句尾合成詞牌名《西江月》;另有「漁」、「魚」二同音字
清河、新河、香河,三河河間涉青龍
此聯由河北省七個縣名組成,涉,指涉縣
武松恩施救施恩,恩施施恩於恩施
同字異解巧對
石山岩下古木枯,此木為柴山山出
析字巧對
俊俏佳人偕伴侶,作佰代俍儔伉儷偶
全句字均含「人」字,佰通百;俍完美
涓涓溪流,淺淺深深澎澎湃湃匯江海
同旁巧對
白河流白水,白水戲黃龍,翹首邀丹鳳
白河、白水、黃龍、丹鳳為陝西四個縣名。句中含白、黃、丹三色
黃土高坡,青石頭,黑木炭,燒出白石灰
句中嵌「黃」、「青」、「黑」、「白」四種顏色
攜錫壺,游西湖,錫壺墜西湖,惜乎錫壺
此聯相傳系一秀才所作,後世無人能對。傳朱熹過南平買景泰藍瓶,有人成一對:過南平,
買藍瓶,藍瓶得南平,難逢藍瓶
蔡元培黃炎培培養出一代炎黃元元才子
姓名、復字巧對
福桔滿山紅,建蘭四季青,珍果名花福建富
福桔為水果名,建蘭為花卉名,均產於福建。滿山紅、四季青均中葯名,富與福的聲旁相同,語音相諧
峰上一株楓,楓上一窩蜂,風打楓,蜂飛逃四方
據《同安文史資料》第二輯介紹,這是南宋朱熹任同安主簿時的征聯出句。句中「峰、楓、蜂、風」四字系同音。閩南方言中「方」亦與前四字同音,另「峰、蜂」聲旁相同,「風」則是「楓」的聲旁
次女姿容,少女妙齡,伶俐出眾,眾人言謄好女子
析字巧對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況愈下
復字嵌名諷刺巧聯。分別指孫中山、袁世凱(河南項城人)、黎元洪(湖北黃陂人)、馮國璋(河北河間人)、徐世昌(江蘇東海人)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此聯有「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對句,另有一對:賽詩台,賽詩才,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
省曰黔省,江曰烏江,神曰黑神,緣何地近南天,卻佔北方正色
清嘉慶年間,禮部尚書李宗仿於貴州遵義城外烏江渡口撰一上聯,無人能對。上聯中黔字,烏字,兩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然而地處我國最南端的貴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這是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句上聯,要求工穩的答對非常不易
大涼山山山小,小涼山山山大,不論大山小山,都是錦綉河山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涼山、小涼山,大涼山佔地面積遠不如小涼山,當地人為此成一上聯
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比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已安百姓
句合六個「安」字,嵌地名「長安」、「東安」,嵌人名「潘安」、「謝安」;「修已……」二句出自《論語·憲問》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此聯相傳為嘉慶八年為一船工所作,求人對答,但無人能對。解放後,曾有以「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對答,但詞類和韻均不工整,嚴格講,仍屬絕對
峰上楓,楓上蜂,秀峰頂上生楓樹,楓樹結蜂巢,風吹楓葉封蜂戶,蜂歸無路
同音、復字巧對
駕一葉扁舟,盪兩支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到八里湖,離九江已剩十里
數字巧對
一樓名天下,兩字最關情,收三湘四水五湖六合風光,邀七步八仙騷客,頌巍峨九州十億堯舜
數字巧對 。
以下所列「絕對」,有的雖說已經有「對」,如「一孤舟」、「月照紗窗」、「好女子己酉生」等,但「絕對」之所以成「絕」,就是要求這些對聯必須是工對,寬對則不能視為成對,因此仍列於此。
皮背心
一物品,人體三器官
冰汽水
一食品,水的三形態
香香兩兩
據說這是朱熹的一個征聯出句,至今無偶。前一個「香」字為形容詞,作定語;後一個「香」字是名詞,作中心語。「兩」字則是前者為數詞,義同「二」,後者為量詞,實即「二兩」之意。另在閩南話中香香和兩兩,因詞性不同,二組中的同形詞讀音均有區別
冰比冰水冰
「冰」字三嵌,句意暢達
古文故人做
雙重合字對聯。馬蕭蕭先生曾在《對聯·民間對聯故事》1988年第l期著文,對以「志言志士心」,變合字為拆字,亦堪稱妙,只是詞性與出句不符
李姐理解禮節
同音巧對
農行行,行行行
此聯系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懸聯
李白居,易安居
聯嵌三古人名字
切切不能一刀切
「切切」,務必之意,末字的「切」讀平聲,和前面的「切」讀音不同,「刀」系「切」的偏旁
知母乳香金不換
句由三味中草葯名組成
蓮青李白李青蓮
迴文巧對;嵌唐代大詩人李白名、號
緣因對句對姻緣
迴文巧對,「因」、「姻」同音相諧
子女好大人可倚
合字巧妙
煙沿檐沿湮燕眼
同音(不同調)字巧對
吾同子吃梧桐籽
同音片語巧聯,「吾同子」又分別為「梧桐籽」的聲旁
晃岩日光照山石
析字巧對
岑溪山水今奚在
拆廣西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寂寞寒窗空守寡
傳為古代一少女擇婿聯,因不得佳對憂忿而死。廣東余初立有一對:俊俏佳人伴伶仃
浦江清到清江浦
迴文妙對
田心見石思為硯
析字巧對
妙齡少女子好逑
析字巧對
歪山頭,山頭不正
「山頭」重詞,「歪」拆為「不正」。
花生,生花,落花生
「花生」,植物名;「生花」,是「花生」的顛倒,動賓片語;「落花生」即指花生的生長特性,又是花生之別名
中華文明聞名中外
「文明」與「聞名」,異形同音;又「中」字用兩次。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今、進、盡、近諧音,世、士、是、視同音
石獅市實施四十事
同音巧對
彈琴談情繪畫會話
同音巧對
賞中秋醉酒杏花村
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民國初年拆字巧對
書架架書,書架書架
一字多義
石萬石授石州離石縣令
宋庄綽《雞肋編》錄此單聯。石萬石於神宗元祜年間(公元1086—1094年)派任當時的石州離石縣(今屬山西省)縣令,時人作此單聯。其中姓氏為石,人名帶石,州名是石,縣名含石,是為絕妙之「四石」
好女子女家嫁生男為甥
內容系指男到女家落戶,生男孩女方家稱其為甥。全句離合好、嫁、甥三字,自然巧妙
太大犬十五夜張口吃月
妙少女原心願配己酉郎
析字妙聯
火車失火,救火車救火車
明月天心,老照四方八角
「明月」指明月池,「天心」指天心閣,「老照」指老照壁,「四方」指四方塘,「八角」指八亭。以上均是長沙勝跡地名
一而二,二而三,三人為眾
寫其由單身一人成婚而為二人,由夫妻二人生子而成三人之事。巧用頂針、析字手法
陋室提鐳,居里居然居這里
復字巧聯。「居里」為法國科學家居里夫婦,名詞;「居然」,副詞;「居這里」之「居」為動詞
孫行者過太行山,肩挑行李
同字異音另解巧聯
鍾鼓樓中,終夜鍾聲撞不斷
同音異字妙聯
鐵瓮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此聯相傳系王安石給蘇東坡出的三個上聯之一,蘇未能答出,成為歷史上遺留的絕對,鐵瓮城是古代的一城名,城西有金山、銀山、玉山,山上有廟宇勝跡。廣東余初立有一聯:華夏國中,孔孟墨子一聖人
炭去鹽歸,黑白分明山水貨
此聯系清代一賣炭翁所作,百年之後,雖有人曾以「竹橫麻豎,青黃交錯軟硬簾」為對,但欠工整,特別是炭出於山,鹽出於水要對仗甚工,確不容易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此聯相傳為紀曉嵐之妻所作。當時,紀曉嵐有「天下未有不可對之對」的誇口,其妻不服,遂出上聯,紀竟不能對,雖有「風送幽香,鬱郁畹華梅蘭芳」等對句,但均不工整
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清初某落魄文人,於霜落之日以「諧音」撰
今朝重九,九重又遇一重陽
載《堅瓠首集》卷二。據說是明孝宗於重陽節所出的一個單聯。句中「重九」、「重陽」有相同字眼,二者均指九月九日重陽節,「九重」則為「重九」的倒語,指帝王所居
書生書生問先生,先生先生
栽《堅瓠五集》,句中「書生」出現兩次,「先生」出現三次,含義不盡相同。全句意為:書生對經書不熟悉,就問老師,因為老師是先出生的,亦有先生也不熟之意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此聯出句寫當時江西南昌發生反抗天主教的事情,其知縣江某堅持正義,不幸被傳教士所殺,激憤了全國愛國志士,江亢虎在江亭(即北京陶然亭)悼江知縣時作此聯,曾有報紙懸賞下聯,但未有能對答者。廣東余初立有一對:沈老於沈庄接待沈陽沈處長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此為析字巧對
江鬲隔江,問巫馬期騎馬無
載宋庄綽《雞肋編》卷上。江鬲、巫馬期均是人名,隔江為江鬲的語音倒轉。鬲又是隔的聲旁。巫馬期、騎馬無,也是語音顛倒後相諧 七品衙門,五品官,四品服色
載於《堅瓠十集》卷一。明嘉靖庚寅年夏言任兵科都給事中,因議郊祀禮,加翰林學士銜,掌科事,又服四品服色,明代,給事中官七品,翰林學士五品,當時翰林檢討許誥用這一事作成出句
問門口何人可配己酉好女子
析字巧對
本庄欲滿清平,打出兩張一萬
雙關名聯。本庄,打麻將時當庄人自稱;清平,「門前清」與「平和」。全句意為:本當庄人意欲實現「門前清」和「平和」,連打出兩張「一萬」的牌。其另一層意思則是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的陰謀。本庄蕃,日本甲級戰犯,曾任駐華使館副武官。1931年任關東軍總司令,指揮侵佔東北。戰後自殺獄中。「滿清」,清王朝為滿族人所建,因習稱之,這里指溥儀傀儡政權統治下的「滿州國」。平,平靜,平服,沒有反抗者。「兩張一萬」指東北三省的三個軍閥:張作霖奉天督軍兼省長,東北三省巡閱使,由於沒有滿足日本人的需要,1928年6月被日本人炸死在沈陽皇姑屯。張作相,奉系主要骨幹,曾任吉林省長、政府主席,東北邊防軍副司令。「九·一八」事變後,退居天津。萬福麟,歷任奉軍旅、師、軍長,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黑龍江司令。東北淪陷,退至河北。是為「打出兩張一萬」。此聯通句雙關,表裡兩句皆通達清暢,結合巧妙,刁鑽詭怪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錫禹
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吳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請諸名士。席間有人以「諧音」出一上聯,舉座無人能對。聯意為:下大雨,恐中泥,雞蛋,豆腐,留女婿。同時,五個人名按朝代先後排列,有時間順序
沙千里楊萬里,楊載沙汀周而復
以當代五位文學藝術界名人組句,無一關聯詞,句意暢達
烽山峰栽楓樹,風吹楓葉落豐城
同音、復字巧對
傾心清水青茶,輕聲親熱請親人
同音、復字巧對
山水畫畫水山,水水山山如畫畫
疊字妙聯,又含頂針、復字等手法
水星觀觀水星,水星不動水星動
「水星觀」為一道教廟宇,建於河邊,可在觀看水中之星。句中兩「觀」字一為廟宇之「現」,音guàn,一為觀看之「觀」,音guān。四個「水星」依次為觀名、觀中水與星、天
上水星、河中水與星
一張琴上七條弦,彈出五音六律
見於《堅瓠五集》卷四。其妙在於雖詠一物,卻同時用上了「一、七、五、六」四個數目字,且前後照應,毫不牽強
何所長何所長,有何所長當所長
首「何所長」三字指姓何的所長,「所長」為職務。接下的「何所長」指有什麼特長。後七字意為有什麼特長配當所長。句中的「何」一作姓氏,一作疑問詞,「長」亦是同形異音詞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鍾山
「前中山」指明初名將徐達,死後追封中山王;「後中山」即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鍾山」即紫金山,在江蘇南京市區東。「中」與「鍾」同音
月下漁人,西江打魚,網碎西江月
先分別出現「月」和「西江」於句尾合成詞牌名《西江月》;另有「漁」、「魚」二同音字
清河、新河、香河,三河河間涉青龍
此聯由河北省七個縣名組成,涉,指涉縣
武松恩施救施恩,恩施施恩於恩施
同字異解巧對
石山岩下古木枯,此木為柴山山出
析字巧對
俊俏佳人偕伴侶,作佰代俍儔伉儷偶
全句字均含「人」字,佰通百;俍完美
涓涓溪流,淺淺深深澎澎湃湃匯江海
同旁巧對
白河流白水,白水戲黃龍,翹首邀丹鳳
白河、白水、黃龍、丹鳳為陝西四個縣名。句中含白、黃、丹三色
黃土高坡,青石頭,黑木炭,燒出白石灰
句中嵌「黃」、「青」、「黑」、「白」四種顏色
攜錫壺,游西湖,錫壺墜西湖,惜乎錫壺
此聯相傳系一秀才所作,後世無人能對。傳朱熹過南平買景泰藍瓶,有人成一對:過南平,
買藍瓶,藍瓶得南平,難逢藍瓶
蔡元培黃炎培培養出一代炎黃元元才子
姓名、復字巧對
福桔滿山紅,建蘭四季青,珍果名花福建富
福桔為水果名,建蘭為花卉名,均產於福建。滿山紅、四季青均中葯名,富與福的聲旁相同,語音相諧
峰上一株楓,楓上一窩蜂,風打楓,蜂飛逃四方
據《同安文史資料》第二輯介紹,這是南宋朱熹任同安主簿時的征聯出句。句中「峰、楓、蜂、風」四字系同音。閩南方言中「方」亦與前四字同音,另「峰、蜂」聲旁相同,「風」則是「楓」的聲旁
次女姿容,少女妙齡,伶俐出眾,眾人言謄好女子
析字巧對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況愈下
復字嵌名諷刺巧聯。分別指孫中山、袁世凱(河南項城人)、黎元洪(湖北黃陂人)、馮國璋(河北河間人)、徐世昌(江蘇東海人)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此聯有「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對句,另有一對:賽詩台,賽詩才,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
省曰黔省,江曰烏江,神曰黑神,緣何地近南天,卻佔北方正色
清嘉慶年間,禮部尚書李宗仿於貴州遵義城外烏江渡口撰一上聯,無人能對。上聯中黔字,烏字,兩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然而地處我國最南端的貴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這是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句上聯,要求工穩的答對非常不易
大涼山山山小,小涼山山山大,不論大山小山,都是錦綉河山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涼山、小涼山,大涼山佔地面積遠不如小涼山,當地人為此成一上聯
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比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已安百姓
句合六個「安」字,嵌地名「長安」、「東安」,嵌人名「潘安」、「謝安」;「修已……」二句出自《論語·憲問》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此聯相傳為嘉慶八年為一船工所作,求人對答,但無人能對。解放後,曾有以「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對答,但詞類和韻均不工整,嚴格講,仍屬絕對
峰上楓,楓上蜂,秀峰頂上生楓樹,楓樹結蜂巢,風吹楓葉封蜂戶,蜂歸無路
同音、復字巧對
駕一葉扁舟,盪兩支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到八里湖,離九江已剩十里
數字巧對
一樓名天下,兩字最關情,收三湘四水五湖六合風光,邀七步八仙騷客,頌巍峨九州十億堯舜
數字巧對 。
⑹ 河南親子游景點排名
1、南陽西峽恐龍遺跡園——恐龍文化
西峽恐龍遺跡園是一個集科普、觀光、娛樂、休閑、科研於一體,將原始和現代緊密結合的大型恐龍主題公園,在這里,你可以帶孩子去地質科普廣場了解科普知識,也可以去恐龍蛋遺址看恐龍蛋是什麼樣的,模擬恐龍園給你真切的體驗環境,絕對會讓孩子尖叫連連。
2、許昌鄢陵花博園——花木文化
鄢陵花博園是鄢陵花卉發展的結晶,鄢陵歷史文化的濃縮,花卉成就的匯集。園區分為博覽會展區、蠟梅文化展示區、生態科普展示區等十三大功能區域。整個園區完善的設施、人文景觀與鄢陵歷史典故完美結合,構寫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美麗畫卷。
3、鶴壁淇水詩苑——詩經文化
淇水詩苑收集了自商代以來的3000餘首詩歌,是中國詩史時空長廊。淇水詩苑分為先秦篇、秦漢篇、明清篇等5個篇章,包括7個歷史分區,共34個景點。詩苑圍繞《詩經》中悠悠淇水的千古傳唱,將古典文化符號與現代標識相結合,充分展現了淇河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4、安陽殷墟——殷墟文化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在這里,你可以欣賞青銅器的斑駁庄嚴,可以感受王陵大墓的莊重肅穆,古老而悠遠的歷史傳說,三千年文明的歷史滄桑。站在殷墟,感受著那個朝代曾經的起落沉浮和興亡更迭。
5、開封清明上河園——北宋文化
清明上河園,是仿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建造,以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娛樂為題材的仿古文化主題公園,設驛站、民俗風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魚蟲、繁華京城、休閑購物和綜合服務等八個功能區。
⑺ 瑞昌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本人建議你去超市裡玩,有空調,又不用出錢。我是你表哥。
⑻ 武漢有什麼景點
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武漢植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等。周邊的著名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著名的寺廟有古卓刀泉寺。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佔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佔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里有雪松、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綠色寶庫,這里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里飄香;冬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台、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游、行、吃、住、娛、購一條龍的完善體系,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游覽區、磨山楚文化游覽區、落雁生態休閑游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距武漢港50公里,海拔582.1米,她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川、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是木蘭生態旅遊區的龍頭。
木蘭山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是木蘭將軍的故里。據史料記載,木蘭山始稱於南齊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歷代的騷人墨客慕名而來,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登臨木蘭山,拜謁木蘭廟,寫下了《題木蘭廟》等傳世佳作:"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木蘭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搖籃,"黃麻起義"後,李先念、徐向前、吳光浩等率部轉戰木蘭山,革命隊伍才不斷發展壯大。木蘭山也是千年香火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唐、盛於明清,佛道兩教共處一山,每年海內外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已被列為國家重要景點之一,進入全國假日旅遊信息預報系統。
山中原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總建築面積達三萬余平方米,為湖北道教名山之一,後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築先後被廢。現存主要建築有一天門、雷祖殿、講經堂、南天門、木蘭寨、二天門、木蘭將軍坊、木蘭殿、斗姆宮、報恩殿、帝王宮、三清殿、三天門、金殿、玉皇閣等;木蘭殿內供奉木蘭將軍塑像,金殿內祀披發跣足的真武大帝銅鑄鎏金造像,像高 1.8 米,金童玉女與水火二將列侍左右,其像亦為銅鑄鎏金。古今名勝有鷹 嘴石、烏龍泉、千險峰、捨身崖等。
這里的山、水、花、木、宮、殿、閣,幾乎都和千古流芳的木蘭將軍息息相關。山上那古樸別致的建築,千姿百態的石林,奼紫嫣紅的奇花,幽深靜謐的別墅,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木蘭山海拔約六百米,是大別山脈南麓的高峰之一。山勢峭拔嵯峨,翠峰壁立。北山突兀向天,南山迤邐渾圓,中間一塊山腰盆地。遠遠望去猶如一頭仰天長嘯的巨獅,在它騰空飛躍之時,猛地一抖神威,似乎一躍之間,就要飛上九天。據史書記載:木蘭山古稱建明山,因狀如吼獅,故又名青獅嶺。後來坡坡嶺嶺長遍木蘭樹,所以更名木蘭山。據說,古時有位姓朱名異,字壽甫,號天祿的千總,家住在山北十餘里的雙龍鎮,因年逾半百無後,常登山求嗣,歸而生一女,取名為木蘭,據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一五五)、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的《黃陂縣志》記載:「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今黃陂)人也。姓朱,父壽甫,母趙氏……兒時狀貌端凝,不雅修飾……會突厥入侵,軍書疊至。壽甫苦於羸弱不堪遠征,日夕憂慮。木蘭……乃市鞍馬,易戎服,為男子妝,代父從征。」一十二載,立功異域」朝廷封她為將軍。木蘭不受朝祿,乞歸故里,終年九十,葬於木蘭山的將軍廟下。《黃陂府志》、《湖北通志》、《萍蹤識小》、《名勝志》均有類似記載。鄉人為了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在暮前豎立「木蘭將軍之暮」的巨碑,並於明萬曆三十七年(一六0九年)在山上建立了木蘭殿、木蘭將軍坊。從此木蘭山名聲大震。正如明代詩人徐承頤所寫:「未有木蘭先有山,山名偏借木蘭補;木蘭與山名俱在,山並木蘭爭萬古。」
歷代文人墨客,尋幽探勝,絡繹不絕。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唐代大詩人杜牧游覽木蘭山時,曾寫下《題木蘭廟》,詩雲:「彎弓征戰作男女,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體現人民對木蘭將軍的景仰和懷念。
木蘭殿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明代,殿里的三尊大的塑像代表木蘭的三個階段,這是她當將軍時的形象,這是她從軍前的形象,這是她從軍時的形象。
相傳木蘭18歲那年,羌胡侵犯邊關,木蘭父親連接12道兵書,但老將軍年老體弱,木蘭削發女扮男裝。12年後,木蘭已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將軍了,唐太宗要封他為昭烈將軍,木蘭請求回到父母身邊,盡女兒的孝心,遠近的鄉親們為木蘭的事跡所感動,在木蘭山刻了木蘭將軍坊。
木蘭山的石雕都採用了本地的石料綠簾石鐫刻而成。「唐木蘭將軍坊」高5米、寬9米,下刻二龍戲珠的浮雕,雙鳳在上,雙龍在下真是寓意很深的佳作,也是尊重女子氣節的真實寫照。
坐落在海拔520米的千尺峰上的玉皇閣,始建於唐代,閣高10米,相傳是木蘭將軍凱旋歸朝後,朝廷賜冠的地方,整個建築沒用片瓦寸木,都用大小石塊交錯干徹而成。
棋盤石狀太極,凌空聳立在峭壁之顛,傳說木蘭將軍解甲歸鄉後,時常到這塊巨石上同道人下棋。
木蘭山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因山中多長木蘭樹,故名木蘭山。又因「木蘭將軍」的傳說,使山蒙上神秘色彩。山上現存「木蘭將軍之墓」碑。木蘭山以其山勢嵯峨、群峰攢族、雲霧繚繞、古木參天為遊客稱道。
明朝詩人朱臣頤寫了一道題為《木蘭山》的詩:「未有木蘭先有山,山名偏借木蘭補。木蘭與山名俱在,山並木蘭爭萬古。」明代詩人屠達曾說:「木蘭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
木蘭山道教叢林位於武漢市區東北郊58公里處,山熱峭拔,奇石嶙剛,松柏疊翠,寺廟林立,是歷代佛教、道教薈萃之勝地。整個風景區分為古寨區、石景區、花苑區、山莊區四區。
木蘭山廟宇,始於隋,興於唐,盛於明,先後曾出現過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古佛千餘尊的壯觀場景。木蘭山宗教建築的特點是:一是「佛中有道,道中有佛」,把佛教與道教建築融為一體;二是寺廟建築注重結構,用石塊交錯嵌壓而成,不用泥漿,即干砌石牆。
古寨區:蜿蜒起伏於主峰祈嗣頂,海拔582米處,全長5華里。始建於南宋開元年(1259年),最早為烽火台,清咸豐三年(1853年)為防太平軍加修炮樓,是一座名副其實用於軍事防禦性古寨。其後,隨著宗教活動盛行,寺廟逐年興建,形成不少有神奇色彩的景點建築。古寨區內有一天門、南天門、木蘭坊、二天門、三天門、金頂坊、玉皇坊、玉皇洞、靈霄街、獅鼻洞等主要景點。
石景區:此山奇石頗多,形態各異,加上民間古老的傳說,身在其中頗有形神兼備的韻味。整個石景區,通過步行1090個石階與各個石態各異的景觀相串連,令遊人一面登石梯,一面觀賞鎧甲面、人面石、鳳冠石、金蟾石、棋盤石、穿箭石、大佛石、白雲洞、太子洞等景點。
花苑區:有古好漢坡、水晶宮、九碑石、打兒窩、三眼井、下馬石等景點。
山莊區:有滴水崖、龍頭石、蟠龍竹與卧虎石、雙龍亭、劍壁石等景點,有近20處避暑山莊
歸元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陽城內翠微路。是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創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佔地4.67公頃,有殿舍200餘間。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初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又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在長寬不過6寸的紙面寫著由5424個字組成的「佛」字,寫著全部<<金剛經>>和<<心經>>原文;二是血書<<華嚴經>>和<<法華經>>。建築布局分為中院、南院、北院三組。中院有放生池。池兩側為鍾鼓樓,正中為韋馱殿,再進是大雄寶殿。其南北兩廂為客堂和齋堂,其後為禪堂。南院羅漢堂供奉有500尊以脫塑工藝製作的羅漢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傳統塑像藝術中的上品。北院有藏經閣、大士閣、翠微井等建築。藏經閣一層為陳列室,陳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觀音及歷代雕塑的其他佛像,以及各種珍貴法器、字畫等;二層收藏佛教經典7000多卷,其中有印度、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刻印的經卷和貝葉經。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開展宗教活動的重點寺廟。現任住持是隆印法師。
歸元寺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許多外國遊客包括各國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後來此觀賞,並分別向該寺贈送禮品。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內,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築,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的主要建築是藏經樓,是一座兩側五開間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大脊,魚角搬爪,飛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精巧壯觀,金碧輝煌。這里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他一尊1噸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這里。這種佛像在我國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別列供於北京和上海。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另外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毀於兵災,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園(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歸元(武漢)。是說這四個寺院的五百羅漢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華。中國漢地佛教供奉五百羅漢是從五代時開始的。當時,吳越王錢氏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五百羅漢的名號,最早見於五代的《復齋碑錄》,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將五百羅漢一一起名造姓。歸元寺的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築格局既巧妙又合理。這里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代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傳統,技藝嫻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漸沾巾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
走進羅漢堂,無不被它們的生動形象所感染。只見有的盤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驅邪除惡,有的勇武,有的溫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個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如第463尊羅漢是陀怒尊者,周圍有6個童子,為羅漢挖耳,掩嘴,遮眼等,稱「六戲彌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誡佛門弟子,不要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爛漫,嬌稚頑皮和羅漢的慈祥憨厚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數羅漢」是人們游羅漢堂的趣事。據說我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羅漢堂外側地藏殿內,供奉著地藏菩薩。殿內的木刻神龕為佳品,其間斗栱飛檐,魚度搬爪,雙鳳朝陽,飛龍滾柱,浮雕垂柱,花草人物,均極為精巧玲瓏,為國內少有的藝術珍品。
中院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該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後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像。釋迦偏袒左肩,結跏趺坐,庄嚴靜穆。佛像後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龍捧聖」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只見海島觀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著一龍女和童子,背後是一面高達八尺的泥塑懸崖峭壁,足下碧波萬頃,怒濤洶涌。整個塑像向前傾覆。人們仰視上去,只見觀音衣袖似在飄動,正在洶涌的波濤上迎面向你走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8尺,橫闊1丈2尺,深寬2.5尺,前嵌垂欄,寬1.5尺,高0.6尺,其間分為五格,深畫鏤空。圖案描繪的是唐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君民夾道歡迎的場面: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西遊記》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衛、庶民百姓;有亭院殿牆,車馬山水,幢幡寶蓋,香爐蠟台等一應俱全。綜觀全圖,繁復活潑,盛況空前。垂欄下沿為五龍雲彩,周圍匝繞,以四虎腿支地,生動有力。相傳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歷時一年才完成。
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表達了古印度神話中「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朝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開放時間
8:00 - 17:00
門票價格:
平時10元;五一(1-7號)、十一(1-7號),春節(正月初一-初七)20元;臘月三十(除夕)、正月初八、正月十五晚上開放40元。
歸元寺氣象信息
到武漢旅遊以春秋兩季為宜
歸元寺地理位置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
歸元寺交通方式
45路、707路、市內旅遊專線1路
歸元寺特色飲食
歸元寺里做的素齋很有名,到了那兒一定得嘗嘗。
歸元寺友情提示
歸元寺景區榮譽: AAAA級景區 特別推薦:位於漢陽區龜山腳下的晴川假日酒店不僅內部軟硬體不錯,周圍環境也很好,長江和漢水從該酒店旁邊流過,從那裡可以看見長江對岸的黃鶴樓。該酒店門口有旅遊專線車,可直達歸元寺、古琴台、東湖等武漢市著名的景點。 歸元寺玩法: 參觀、學習、旅遊
⑼ 武漢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武漢市的市花是梅花,除武漢外中國南京、無錫、蘇州、泰州、丹版江口、鄂州、權淮北、梅州、南投等10個城市,已將梅花定為市花。許多專家及民眾還積極推祟梅花為國花。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9)八里湖花卉擴展閱讀:
變種和品種極多,可分花梅及果梅兩類。花梅主要供觀賞。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葯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用青梅加工製成烏梅供葯用,為收斂劑,能治痢疾,並有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等功效。
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該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
未成熟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揮發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⑽ 漢中有那些值得玩的景點
漢台區漢中蓮花池公園
陝西省漢中市蓮花池公園位於漢中市區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漢中市區交通大動脈天漢大道約300米,市區公交車直達景點。蓮花池公園始建於1982年,其前身為明朝瑞王朱常浩王府後花園遺址。19956月經漢中市...
漢台區漢中東江神鹿苑
漢中東江神鹿苑漢中東江神鹿苑創建於2000年初,位於漢台區龍江鎮西鄭營村褒河岸邊,與108國道相連,距漢中城區12公里,佔地7000餘平米,場部現存欄梅花鹿100多隻,擁有成熟的養殖繁育技術及鹿產品加工技術,是目...
漢台區山河堰
山河堰位於山青水秀的褒轂口,是劉邦駐軍漢中時,由蕭何和曹參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原灌溉南鄭、褒城兩縣部分地區,現在使用的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舊線修築的。其堰頭有三處,可截住褒河水用於灌溉農田,在歷...
漢台區蘇景園
蘇景園坐落在古城漢中市的西部,佔地120畝,是由蘇州園林設計院精心設計建造的,供人們旅遊、休閑、園林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林。 園內匯集了奇花異草,珍稀古樹和奇石根雕,具有明清風格的建設及傢具陳設,...
漢台區漢中博物館
漢中博物館,也稱漢中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11月9日,是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陝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
漢台區漢中鳳家溝風景區
漢中鳳家溝風景區漢中鳳家溝風景區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武鄉鎮,距市區10公里,交通便捷,風景秀麗,湖面寬闊,碧波盪漾,千畝果園綠樹紅果,鳥語花香,湖心島風光旖旋,林木蒼翠,休閑重釣,餐飲、娛樂、遊人無...
漢台區興元湖公園
興元湖公園興元湖公園位於漢中市北4公里的寶漢公路東側,因唐中屬興元府而得名。是漢中市重點旅遊景區,漢台區環城市旅遊休閑度假帶定點景區。地處漢中市城市北郊,鄰漢寶公路,距漢中市3公里。1982年在八里橋水...
漢台區褒河森林公園
褒河森林公園陝西省褒河森林公園位於秦嶺南麓、褒河下游。316國道由北至南橫穿公園全境,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15公里,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陝西省林業廳1998年9月批准成立。近年來...
漢台區白楊寨狩獵場
白楊寨狩獵場漢中市白楊寨狩獵場位於漢中市漢台區徐家坡鄉邵家灣村。距武鄉鎮東3公里,距漢中市12公里,漢中至漢王、漢中至徐家坡兩條公路均可通達。狩獵場佔地15O0畝,在原白楊寨速生楊生態林基礎上建成,栽植白...
漢台區漢中牡丹園
漢中牡丹園漢中牡丹園建於2003年元月,位於漢中市經濟開發區萬畝花卉基地北邊,漢台區河南店鎮張寨村。有寶漢和西成公路,距市中心十公里,距褒斜棧道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佔地500畝,以國花牡丹為主體,並帶有...
洋縣開明寺塔
開明寺塔位於洋縣城內廣場中。塔在原開明寺北,故稱開明寺塔,寺早圮廢,僅余此塔。《洋縣志》載:「開明寺塔:與寺俱建於唐初」。《漢中府志》載:「開明寺:縣南二百步,0院也。唐開元中(公元713-714年)建,...
洋縣智果寺藏經樓
智果寺藏經樓智果寺藏經樓位於城西12公里處的謝村鎮智果村。建於明萬曆14年(公元1586年),古有「漢上名剎」之稱。樓長21.7米,寬18.3米,高12米,屬典型的宮殿式建築,現藏有明「慈聖宣明肅皇太後所賜」佛經300...
洋縣兩角山
兩角山兩角山,又名雙乳山,因山有兩峰遠觀形似少女雙乳而得名。距洋縣縣城30里,北靠秦嶺,面對漢水,海拔1000餘米,遠眺山林迤邐七八里,近看雙乳(峰)凸起,古樹參天,蒼翠欲滴,古建築群坐落在雙乳峰之間的坳...
洋縣良馬寺覺皇殿
良馬寺覺皇殿良馬寺覺皇殿位於城西17公里處的胥水鎮龐家店村。建於元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殿長18米,寬15米,高12米,面闊5間,雙層假昂斗拱,歇山頂,建築精良,雕刻別致,是漢中地區唯一的一座元代建築。
洋縣開元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