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林州插花事件

林州插花事件

發布時間: 2022-04-23 21:22:47

❶ 論插花藝術與盆景藝術是否有相通之處

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❷ 「唯君顏色不復見,精魄飄忽隨朝霞」這句話什麼意思

去年春雨開百花,與君相會歡無涯。
高歌長吟插花飲,醉倒不去眠君家。
今年慟哭來致奠,忍欲出送攀魂車。
春暉照眼一如昨,花已破蕾蘭生芽,
唯君顏色不復見,精魄飄忽隨朝霞。
歸來悲痛不能食,壁上遺墨如棲鴉。
嗚呼死生遂相隔,使我雙淚風中斜。

《哭曼卿》重點字詞解釋:
①曼卿:即石延年,作者好友,北宋詞人和書法家。②棲鴉:古人對整齊排列的字跡多用棲鴉形容。
《哭曼卿》賞析鑒賞:
石延年字曼卿,與蘇舜欽為詩友,友誼頗深。慶歷元年(1041)二月,曼卿卒於京師,舜欽寫下了這首輓詩,表現了詩人(蘇舜欽)對亡友深厚誠摯的友情。 石延年多才多藝,性格灑脫幽默,他的詩歌和書法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歲。石延年的早死,對他的好友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惟其突然,更加重了人們的悲痛感。
這首《哭曼卿》正是抓住了「突然」這一點來著筆。詩人(蘇舜欽)採用了對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春天與曼卿歡會的場景與一年後的春天為他送葬的場面互襯,使人們體會到,他的去世是多麼的出人意料,從而突出作者悲痛欲絕的心情。頭四句寫去年春天與石延年相會,細雨綿綿,百花盛開,其「歡無捱」。詩人(蘇舜欽)寫了兩個具有戲劇性的事件:插花與醉倒。插花時「高歌長吟」;醉倒後「眠君家」。既寫出了歡樂,更表現了二人的親密無間。緊接著,以「今年慟哭來致奠」承接上文,使氣氛陡然一變,增強了事變的突發感。「慟哭」表明悲哀之致;「忍」實際上是不忍、強忍。「欲」,將要。「輦魂車」即靈車。以下幾句寫今春的悲傷。「春暉」句與前文「春雨」、「百花」相照應:百花盛開,春光依舊,但故人不可復見。「花已破蕾」句則與「插花」相呼應;去年春天插的花已經破蕾發芽了,可是插花的主人已別花而去。
「顏色不復見」(「顏色」,就是面容)了。但是在詩人(蘇舜欽)的心中,他並沒有死,「精魄飄忽隨朝霞」,他的靈魂已億作美麗的朝霞。表現了詩人(蘇舜欽)對亡友的眷眷深情。 最後四甸寫詩人(蘇舜欽)送葬歸來後,目睹亡友遺物。再次勾起的內心波瀾,是全詩抒情高潮。詩人(蘇舜欽)送葬歸來後,因悲痛而不能進食,掛在壁上的亡友遺墨更激化了悲哀之情。石延年善書,宋人評論他的書法「氣象方嚴道勁,極可寶愛,真顏筋柳骨。」(《詩人(蘇舜欽)玉屑)卷十七)在這里詩人(蘇舜欽)用「棲鴉」來形容他的遺作,點出了石延年書法的神韻和骨力,也巧妙地暗示睹物恩人,不由黯然神傷。這一切使詩人(蘇舜欽)發出了無窮悲嘆:死生之隔,竟如此不可逾越;遺墨在即,而音容難再現了。於是極度悲痛的淚水又一次奪眶而出。此詩真摯奔放,構思精巧,《哭曼卿》確是一首很感人的輓詩。

❸ 有關插花藝術方面(追加100)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2005-2-23[來源] 園林在線 [作者] 陳平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花藝設計兼顧生意和風格--訪日本花藝師?本伸也
〔 作者:何小唐 來源:中國花卉園藝 瀏覽:341 時間:2005-3-29 錄入: 〕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次花藝活動中,日本花藝師?本伸也設計的居室花藝吸引了人們的視線。無論是小巧的電話托架,還是廢棄的可樂瓶、老舊的衣箱,在他的巧妙構思下,都與鮮花形成了默契的搭配,成為可愛的裝飾品。?本伸也,這位來自日本的花藝設計師帶著他那充滿自然靈趣的花藝走進了北京花藝界。

融會東西的花藝風格

?本伸也從事花藝工作有10多年了。起初他所學的專業是計算機,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愛上了插花藝術,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走進了花藝世界。他在日本花藝界學習、工作了差不多7年。但自然、活潑的性格使他對西方花藝更加情有獨鍾。於是,他離開家鄉去了德國、荷蘭、瑞士,在那裡邊學習邊工作了3年,掌握了歐式花藝的技巧。在德國期間,他和一位北京女孩喜結良緣。兩年前,他和妻子來到北京,創辦了植葉設計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花藝事業。

目前,?本伸也設計室的主要客戶是在京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但他認為,中國顧客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融會學習了東西方插花藝術的?本伸也,非常明白不同文化背景對花藝的不同審美需要。他說,中國插花喜歡比較熱烈的色彩,尤其是在節日的時候,紅色、黃色等是經常用到的顏色;而日本人則喜歡清淡的色彩,插花用色以淺色為主;德國等歐洲國家對花藝色彩的運用則介於中、日之間,由強漸弱的同色系變化感很強。崇尚自然的?本伸也,在花藝設計上更偏向歐式風格。

?本伸也認為,插花其實是一個人與花交流的過程。花也有不同的性格,例如,有的花能讓人體會到熱情,有的則展現出浪漫的風韻。花藝師就要通過自己的花藝作品,把花的性格展現給大家。?本伸也在插花時很尊重花的自然形態,他說,鬱金香的莖比花還要美,那麼插花時就可以通過對花莖的展示來襯托花的美麗。

商業與花藝完美結合

作為一名商業花藝師,?本伸也認為,除了追求作品之美,使消費者欣賞並願意購買也很重要。

?本伸也認為,作為花藝師,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喜好是一方面,但同時也需要對消費者進行引導。有些前衛的花藝作品擺放在花店里,短時間內可能無法被消費者接受,但消費者每次來到店裡時,花藝師都可以向他們介紹、推薦。時間長了,這些作品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花店裡的花藝師需要堅持不懈地插些自己喜歡的作品。不能怕浪費花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讓消費者接受自己的設計風格和作品。

經常有客人打電話到設計室來訂花。一般來說,客人會有些基本的想法,如:想用什麼顏色的花,大致需要什麼樣子等等。?本伸也總要問得很仔細,在了解客人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這樣一來,盡管在插花過程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但當花送到客人手中時,客人還是會很滿意。在這個過程中,客人還逐漸接受了設計師的風格。如此一來,生意和花藝師的個人風格就不再是一對矛盾,而是可以兼顧的。

啟發思想是一種學習

植葉設計室有時也開設插花課程。?本伸也說,雖然是在講授插花技術,但對於那些有插花基礎的學員,他其實更希望和他們進行一些設計想法上的交流。?本伸也認為,花店的花藝設計人員應該具備基本的插花技術,如果想插一件和別人相同的作品,那隻是簡單的模仿。作為花店的花藝師,其主要任務是設計出新穎的作品,而不是簡單地學習、重復技術。因此,他更願意和花藝師們交流設計上的想法和思路。在他的插花課上,?本伸也不讓學生模仿他的作品,而是讓學生動腦筋、自己想,創作自己的作品。有不少學生的作品很出色,對身為老師的他也有不少啟發。

?本伸也說,花店店員如果想學插花技術,平時在店裡多看師傅們插花就可以,但設計想法是要通過和師傅們交流、學習才能明白的。他在德國學習時,老師經常准備很多種花,讓學生隨自己的喜好來插,然後由老師點評,這樣學生的進步會比較快。但是在中國或日本的插花課上,老師講得多,學生動手少,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想像力。「每一朵玫瑰花都是不一樣的,即使學生模仿,也不可能插出和老師一樣的作品。啟發思路,才是更好的學習方法。」這就是他的觀點。

圖為?本伸也設計的家庭居室花。看得出來嗎?粉色的花瓶外飾其實是用毛巾做成的。

❹ 祖父·後園.我(節選)祖父後面的符號是什麼意思

《祖父·後園·我》描繪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北方偏僻的一個小鎮——呼蘭的風土人情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祖父·後園·我》備課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祖父·後園·我》備課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中描寫了關於「祖父、後園和我」的哪些內容。

2.結合作者幼年生活的時代背景,理解課文描寫的祖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生活場景,體會他們之間的親密情感。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留意課文題目的特點,學習文章細膩的筆法,學習把事情寫具體。

教學重點

後園很大、很繁華、很有生機的部分,和「草帽插花」事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哪些事情?

3.搜集蕭紅的資料。

一、創設情景,課題猜想

1.童年如一首詩,似一支歌,是回憶時甜美的微笑,這節課我們就走進作家蕭紅最美好的童年記憶。(揭示課題)

2.介紹蕭紅的資料。

3.課題猜想:你發現這個課題與以前學過的課文有什麼不同嗎?中間有兩個間隔號連接,猜想一下:編者為什麼要用間隔號連接呢?作者可能在這篇文章中寫些什麼?

二、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交流預習情況:課文寫了哪些事情?

2.指名說。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祖父」、「後園」和「我」彼此之間密不可分,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看看他們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祖父」、「後園」和「我」彼此之間密不可分,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看看他們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在感受深的地方用關鍵詞寫一寫批註。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預設點:

(1)祖父慈祥可愛、幽默風趣、有一顆童心。

「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歡開個玩笑,說:「你看天空飛個家雀。」「祖父常常這樣做,也總是把帽子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孩子每次都能在他衣襟下或袖口下把帽子找出來。」「每當祖父這樣做一次的時候,祖父和孩子們都一齊地笑得不得了,好像這戲還是第一次演似的。

「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起來,笑了十多分鍾還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來,又笑了。」

(2)後園有花有果有瓜,很有生機,是「我」和祖父的樂園。

「一到了後園里,立刻就是另一個世界了。這個世界……休息好了又跑。」

(3)我很頑皮、快樂。

「他越招呼我越不聽話。」

「櫻桃樹上,明明沒有結櫻桃,偏跑到樹上去找櫻桃……為什麼不結櫻桃?」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我把他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紅彤彤的二三十朵。」

4.文章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笑」,字里行間洋溢著祖父和「我」之間一種濃濃的親情。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麼「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成了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組織小組交流和全班的交流。讓學生認識到:慈祥和藹的祖父是「我」童年的夥伴,後園是「我」和祖父的樂園,「我」和祖父在這里自由快樂地享受著親情的溫馨和美好。

四、讀中學寫,拓展延伸

1.用間隔號連接以表示他們之間密切關聯。你的童年有與你密不可分的人物和地點嗎?說一說。

2.下課後寫一寫。

小學五年級語文《祖父·後園·我》備課教案二

教學目標:體味文章中作者描寫的童年趣事所帶來的感受,結合自己的童年,反復朗讀文章,體會至情至性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教學重點:濃濃親情在文中的體現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和描寫景物的多種手法

教學方法:講讀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濃濃親情,動人心弦,親情是人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描寫親情的詩文往往最能打動人,在本單元這幾篇課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寫出了親情的豐富,引起我們的共鳴。而《祖父、後園和我》一文,作者以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記敘了自己與祖父之間那種濃濃的爺孫情。一個頑皮可愛的孩子,一位慈祥敦厚的祖父和一個充滿樂趣的後園,共同編織了一段自由快樂的童年時光,讓我們一起走進後園,共同感受兒童自由的天性和人間濃郁的親情。

二、作品、作家介紹

《祖父、後園和我》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代表作,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蕭紅幼年喪母,父親冷酷暴戾,再婚後基本上對蕭紅不聞不問。蕭紅自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在寂寞的童年裡,只有年邁的祖父給她疼愛和溫暖,讓她感到一些人間的溫情。她和祖父之間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他們互相依戀,互相安慰,度過了很美好的一段時光。蕭紅能進學校讀書,也得力祖父的支持。

蕭紅的祖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慈愛、寬容、仁厚,由於有了祖父的關愛,蕭紅童年雖然寂寞,卻依然有溫情有快樂,以至於蕭紅「覺得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夠了,還怕什麼呢?」祖父一天到晚都在後花園里勞作,於是蕭紅也跟著祖父總在後花園里玩樂,鋤草,吃黃瓜,捉蜻蜓,採花,捉蚱螞,澆菜,玩累了用草帽遮一遮,睡一覺,一切對她來說非常美好。

1929年祖父去世後,蕭紅十分悲痛。祖父的去世,斷絕了她和家庭的最後聯系,加上祖父去世後,父親立刻對她冷酷逼迫,使她對家庭已沒有感情和留戀。

《祖父、後園和我》的作者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為了逃婚出走,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蕭紅完成長篇《生死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的地位。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

教學過程

(一) 學生自讀,整體感知課文,注意文中重點字詞:

谷穗 衣襟 嘴饞 玫瑰 玩膩了 明晃晃 毛嘟嘟 藍悠悠

(二) 引導討論,理清課文的情節

課文以一個充滿樂趣的後園為中心展開情節,敘述了我和祖父在後園的快樂時光,其中又以幾件趣事串聯:

(1)種小白菜

(2)鏟地,重點寫「狗尾草」事件

(3)「我」在後園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揚水「下雨」

(4)「我」和祖父討論「櫻桃樹為什麼不結櫻桃」,「為什麼櫻桃樹不開花」等問題

(5)插花事件

四、布置作業

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比較到位的認識和感受到了「我」和祖父在後園度過的自由快樂時光,但是作者是怎樣將童年的美好記憶生動地表達出來讓我們感同身受的呢?本課我們將就這一點展開深一層的探討。

二、課文分析(教師引導、學生邊閱讀邊討論)

後園:課文所描寫的典型環境。

依次提出以下四個問題,待同學(可以是小組發言人)充分發表意見後,分別給予提示,最後由教師作結。

1. 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提問:作者的觀察是否很細致?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A:作者的觀察很細致,從「金」「綠」「嗡嗡地飛」「滿身絨毛」以及「胖圓圓」等詞語中可以看出。

2. 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

提問:「嘯」「冒煙」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由發光的葉子想到沙灘上的蚌殼?

A:「嘯」是「呼嘯」之意。表示發出聲響。「冒煙」表示下雨時,密集的雨點打在大榆樹樹冠上飛濺起來,加上大榆樹上下雨水迷漫,風一吹形成水霧,遠望猶如「冒煙」。

因為榆樹葉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而沙灘上的蚌殼多而密,在太陽的照射下,也會閃閃發光,所以作者由葉子想到了蚌殼。

3.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提問:上面的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一切都活了」,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為什麼?

A:句子使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一切都活了」在孩子的眼中,一切充滿了生命,都有人情味。這是合理的想像,也是基本的事實。

4. 颳了風,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樣,在我卻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沒有去處,玩沒有玩的,覺得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麼長。

提問:類似的經歷你有過嗎?和同學討論一下。

❺ 林州安陽有手工插花外放嗎

摘要 林州安陽目前沒有手工插花外放哦

❻ 山西長治的太行山大峽谷和河南林州的太行山大峽谷哪個更好玩

推薦去山西長治市壺關縣太行山大峽谷,以下為詳細介紹。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 ( 國家森林公園 ) ,位於山西省壺關縣東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河南省鄭州市 28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莊市 300 公里,旅遊區佔地面積 93 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達 74.9% 。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叼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谷最為奇異的自然風光。

太行山大峽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國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寶庄,是植物生長的園地,是動物生棲的天堂。風景區風光旖旎,景色奇異,匯集太行風采於奇峰澗壑之中,林海懸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廟宇、傳說,有虛有實,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巧奪天工,共有景觀 400 余處,景點 44 個。
太行山大峽谷不僅自然風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觀也光彩照人。這里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孔子回車、二仙真人的故事源遠流長,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流芳百世,史跡猶存,特別是坐落在紫團山西南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真澤宮,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築,始建於唐代,佔地 6900 平方米,有牌坊戲樓、三進院大殿、梳妝樓、鍾鼓樓、插花樓、望河樓等,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工藝精美,殿內壁畫、彩繪內容翔實,故事性強,雕石畫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貴的歷史和藝尤欣賞價值。是接受古建築風格和藝術教育的理想之地。

❼ 外婆的後園中五件小事都是什麼

1 種小白菜.

2 鏟地,重點寫「狗尾草」事件.

3 我在後園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揚水「下雨」.

4 我和祖父討論「櫻桃樹為什麼不結櫻桃」,「為什麼櫻桃樹不開花」.

5 草帽插花事件.

❽ 介紹一下范跑跑事件

就是地震的時候,這個姓范的老師不顧孩子,自己先跑了出去,所以大家送他外號范跑跑。

熱點內容
茶花樹葉病 發布:2025-09-29 22:55:13 瀏覽:270
林清玄的插花讀後感 發布:2025-09-29 22:44:49 瀏覽:526
肺炎海棠 發布:2025-09-29 22:28:13 瀏覽:290
孕婦夢到綠色盆栽 發布:2025-09-29 22:27:15 瀏覽:62
掃墓買綠植 發布:2025-09-29 22:19:16 瀏覽:264
涼拌玫瑰頭 發布:2025-09-29 22:10:21 瀏覽:505
太原綠植裝飾 發布:2025-09-29 22:07:00 瀏覽:906
s8玫瑰粉 發布:2025-09-29 22:05:57 瀏覽:334
五彩盆景 發布:2025-09-29 21:53:25 瀏覽:999
櫻花灶官網 發布:2025-09-29 21:47:3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