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嫁接的方法
1. 如何用嫁接法繁殖花卉
花卉經過嫁接,生長旺盛,花期提前,花色也多富於變化,從而提高了觀賞價值。花卉的嫁接方法一般有枝接、芽接和根接等。嫁接時間,春季一般在植物開始生長前二三周內進行,夏季以7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宜。嫁接後的花卉應遵照以下幾方面管理。
(1)管理原則。
嫁接後的花卉植物應避免日光直射和風吹,防止水分大量蒸發,保持促成癒合組織形成的有利環境,以便成活。無論用什麼方法嫁接,成活後應把砧木葉片和枝芽去掉,以便使充足的養料集中供給接穗生長。
(2)嫁接注意事項。
砧木與接穗要有親合力。砧木和接穗是同屬不同種的,則親緣關系近,就有親合力,便能形成癒合組織,並能重新分化出輸導組織,接穗能正常生長、開花結實。不同屬的植物親緣關系遠,一般無親合力。
切口要平,切口處要密合,可減少水分蒸發促進癒合組織的形成,保證嫁接成活。
先削砧木,後削接穗。砧木有根系,削後水分雖然蒸發了一些但還會從根系吸收,後削接穗是為了縮短水分蒸發的時間。
形成層要對准,薄壁細胞要貼緊。因嫁接時形成層和薄壁細胞組織受到機械刺激,會進行分裂產生新的細胞,這樣嫁接容易成活。
砧木和接穗要綁緊。綁緊是使它們之間無空隙,能促進傷口的癒合。
工具和綁縛材料。由於嫁接方法和植株大小不同,可用線、線繩或塑料帶等綁縛。綁縛後用塑料袋罩上,則更有利於成活。用醫用橡皮膏作縛扎物更有防止切口水分蒸發及消毒的作用。
(3)嫁接後成活的跡象。
芽接時接穗下面葉片是否形成離層。接穗下面葉片的葉柄自然脫落或者用手輕輕觸動即脫落,這表示嫁接已成活。因嫁接成活後,葉柄基部形成離層,葉子很易脫落。如葉柄不脫落即沒有成活。
芽和芽片顏色是否變綠。芽和芽片頂部顏色變成新鮮綠色,並有明顯生長跡象即成活,否則沒有成活。
切口處是否產生癒合組織。切口的地方已產生癒合組織即成活,否則沒有成活。
2. 嫁接繁殖的方法有哪些
嫁接的時期和方法:嫁接時期取決於植物種類和所選用的嫁接方法。
①枝接。多在春季或秋季休眠期進行,而早春接穗的芽開始萌動時為最適期。近年來,由於採用接穗蠟封後低溫貯藏的方法,使嫁接的時期得以適當延長。枝接中的靠接,由於嫁接方法不同,可延長至生長季的前半期進行;而綠枝嫁接,根據植物生長特性不同,多在6~7月間進行。枝接的主要方法有:靠接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嫁接方法,其成活率高且成苗快,北方地區常用此法以小葉女貞為砧木嫁接桂花,用盆栽的辦法,使砧木和供做接穗的植株放在一起,調整至適宜的高度,將砧木從距盆面20~40厘米處剪斷,選光滑的一面削長5~7厘米的切口,深至略帶木質部;將接穗由下向上削一與砧木切口長度相當的切口,深達木質部,上端與接穗枝相連;使二者切口緊靠在一起,至少要有一側形成層密接;捆縛。按常規進行澆水等項管理。成活後,於生長後期,將接穗由介面下端剪斷,使與母株脫離。
靠接
切接是枝接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選粗1厘米左右的砧木,在距土面3~5厘米處剪斷,選光滑的一側,略帶木質垂直下切,深度為2~3厘米;接穗長5~10厘米,帶2~3個芽,在接穗下部自上向下削一長度與砧木切口相當的切口,深度達木質部,再在切口對側基部削一斜面;將接穗插入砧口切口內,使二者至少有一側的形成層相密接;捆縛,並埋土或套塑料袋。
切接
劈接將砧木在距土面5厘米左右處剪斷,由中間垂直向下切,深約2~3厘米;接穗基部由兩側削成楔形,切口長度與砧木的切口相當;將接穗插砧木切口內,使二者外側的形成層相密接;亦可在切口兩側各放入一個接穗,捆縛。
與切接、劈接相近似的方法尚有插皮接、腹接、舌接和根接(以根為砧木)等。
綠枝嫁接一般多在春梢停止生長且已半木質化後的6~7月間進行,通常採用劈接法,接穗可帶2~3枚葉片,接後套塑料袋,置陰處。此法成活率較高,梅花、紅楓等用此法嫁接,均獲成功。
枝接苗成活後,接穗上的兩個芽可同時萌發生長,待長5~10厘米高時,選留1個健壯者進行培養。
②芽接。是以一個芽為接穗的嫁接方法。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成活率也高。接穗選自發育成熟、腋(葉)芽飽滿的枝條,隨采隨用,剪下的枝條要立即去掉葉片,保留葉柄,以減少蒸騰;將枝條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濕布包裹短期貯存於乾冷涼的地方備用。砧木多選用1~2年生的實生苗。嫁接多在7~8月生長季進行。近年來,春季以帶木質部的芽為接穗進行芽接,接後套塑料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常用的芽接方法有:T形芽接法這是一種應用最普遍的方法。先在砧木北側,選距地面3~5厘米的光滑處橫切一刀,長1厘米左右,深達木質部,再切口中間向下劃一刀,使成T形;在接穗的枝條上,切取寬0.8厘米、長1.5厘米左右的盾形芽片,將芽片放入砧木切口內,使二者上切口對齊,捆縛。
T形芽接法
芽接苗成活後,於翌年早春芽萌動前,將砧木自接芽上方1厘米處剪斷。所有的嫁接苗,要隨時除去由砧木萌生的櫱芽,為接穗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③草本花卉的嫁接常用嫁接法繁殖的草本花卉主要有菊花和仙人掌科植物等。
嫁接的菊花,一株可以開出多色的花或多種花型的花,而且生長健壯、著花多、開花早,最適於培養大麗菊、塔菊等。砧木可選用黃蒿、青蒿、白蒿等。早春自野外選取健壯的幼苗上盆培養,施足基肥,精心管理,促其多生分枝。北京地區嫁接時間在6月前後,溫室內嫁接可適當提前,多採用劈接法。接穗選帶頂芽的梢部,長5~8厘米,上部可保留2~3個葉片或再將葉剪成半葉,下部的葉片全部去掉;從兩側各削一刀,使成楔形,切口長1.5~2.0厘米;砧木切斷處,以髓心微發白、莖皮黃綠色為適期。自切口向下縱切1.5~2.0厘米,立即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內,使形成層對齊,捆縛,或選用粗細與砧木相當的柳、木槿等枝的「皮圈」,先套在砧木上,待插入接穗後,再將「皮圈」向上移動套住介面,若松緊適度,效果最佳。接後置陰處,7~10天即可成活,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仙人掌類的嫁接多用於加速接穗生長、提高觀賞效果;或用來嫁接由於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獨立生存的紅色或黃色等栽培品種。常用的柱狀砧木如三棱箭、秘魯天輪柱等。嫁接方法多用平接(對口接)的劈接,整個生長季均可進行。平接用於柱狀或球形種,將砧木在選擇的高度橫切,切口的大小要考慮接穗的體量,使二者的切口大小相近;接穗也水平橫切,切口要平滑,將接穗放在砧木切口上,二者維管束要有部分密接。然後用細線縱捆縛,每次要繞過盆底,一周周往復纏繞,相鄰兩條線間距離要相等,用力要均勻,使砧、穗密接即可。
嫁接蟹爪、仙人指等多用劈接法,砧木可選用三棱箭、仙人掌或葉仙人掌,接穗選生長健壯的植株,可含1~3個莖節,將下面的一個莖節,兩側各削一刀,切口長約1厘米,然後,將接穗插入切口內,接穗可用仙人掌的硬刺固定,一般不必捆縛。
蟹爪的劈接
3. 花卉的嫁接時間主要有哪幾種
花卉的嫁接時間主要有休眠期嫁接和生長期嫁接兩種。
(1)休眠期嫁接:一般在春專季萌動前2~3星期,屬3月上、中旬,而有些萌動較早的種類在2月中、下旬。因此時砧木的根部及形成層已開始活動,而接穗的芽即將開始活動,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約在10月上旬~12月初,嫁接後使其先癒合,明春接穗再抽枝,故休眠期嫁接亦可分為春接和秋接。
(2)生長期嫁接:在生長期進行的主要為芽接。多在樹液流動旺盛之夏季進行,因此時枝條腋芽發育充實而飽滿,而砧木樹皮容易剝離,因此7~8月是芽接最佳時期。因夏秋之際均可進行,亦稱夏接。桃花、月季等多用芽接法。另外靠接因不切離母體,也在生長期進行。
4. 花卉有哪些嫁接方法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腹接和劈接。
(1)靠接:多選在早春至生長季前期進行,內砧木和接穗都生長在其自容身完整植株上,嫁接前將二者移植到能使選作砧木和接穗的枝條相互接觸的位置,將砧木、接穗各削一刀,切口的形成層對其後捆綁。
(2)腹接:多用與常綠植物,將接穗下端削成楔形,在砧木距地面5~10厘米處向斜下方切入深及砧木直徑1/4~1/5,將接穗插入,使二者一側的形成層相密接。
(3)劈接:將接穗下端兩側削成相似的切面,使成楔形,由中間切開砧木,插入接穗,二者的形成層有一側對齊。
5. 植物如何嫁接
1、春季嫁接:2月中旬至4月底,此時砧木水分已經上升,可在其距地面8-10厘米處剪斷,用切接法嫁接上品種接穗即可。此法成活率可達95%以上。
2、夏季嫁接:從5月中旬至8月上旬,此時樹液流動旺盛,桃樹發芽展葉,新生芽苞尚未飽滿,是芽接的好時期。可在生長枝或發芽枝的下端削取休眠芽作接穗,在砧木距地面10厘米左右的朝陽面光滑處進行芽接。兩周後介面部位明顯出現臃腫,並分泌出一些膠體,接芽眼呈碧綠狀,就表明已經接活。2-3天後,在介面上部0.5厘米處向外剪除砧干,剪口呈馬蹄形,以利傷口快速癒合。新梢長到6-8厘米時,在砧木貼邊插支撐柱,縛好新梢,引導向上方向生長。若發現沒有嫁接成活,可及時進行二次嫁接。
3、秋季嫁接: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時當年新生芽苞葉片已成,可削取帶有葉柄的接穗進行芽接。嫁接後七八天,如果保留的葉柄一觸即掉,則證明嫁接成活。接活後的植株,可在第二年春萌芽以前(2月底至3月中旬)在介面上部0.5-1厘米處剪去砧干。也可以半成苗方法直接栽種。
4、冬季嫁接:從11月初至翌年1月底,砧木樹液已經停止流動,此時可採用根莖嫁接法。即把根莖上端的砧干剪掉,扒去根莖周圍土壤進行嫁接,枝接後輕輕將濕潤的細土覆蓋在周圍並讓接穗露出少許,再蓋上地膜,起到保墒、保溫和防旱的作用,以利越冬。翌春,凡成活接穗會迅速發芽,於是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揭去地膜即可。但要按時觀察,對接穗發芽早的就早揭地膜,晚發芽的就遲揭地膜。總之,視發芽情況而定。
6. 花卉嫁接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嫁接繁殖是將優良品種的枝或芽作為接穗嫁接在生長強健、抗性強的砧木上,成為新的獨立植株。
目前栽培的許多花卉品種的優良性狀在遺傳上是不穩定的,不能用播種繁殖,而有些品種用扦插繁殖生根困難或扦插苗發育不良,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採用嫁接繁殖。
在多數情況下,嫁接苗比播種苗開花、結果早,這對於新品種的推廣和縮短育種年限有好處。另外,可以通過選擇砧木種類調節株形,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1)枝接
剪取一年生枝條或當年生新枝的1個芽或幾個芽作接穗進行嫁接。
①切接
廣泛用於多種木本花卉,是枝接中的主要方法,系嫁接的基本技術。
削接穗。切刀從剪下的接穗最下部芽的背後下方1~3厘米處切入,切進木質部1/3後即與枝條平行削去,不可過深,以免傷及髓部。削麵要平滑。再從同端另一面切入削成45°左右的銳角。削好的接穗留1~2個芽。
砧木的剪削。用枝剪將砧木的莖干從盆面向上4~8厘米處呈水平狀剪去上部,並用切接刀將砧木的剪口修平。選擇砧木光滑平整的側面,在橫斷面的上部斜削一刀,露出形成層,對准形成層的內側,用切接刀向下垂直切下數厘米。切面要平直,避免劈裂。
接穗和砧木的結合。看清接穗和砧木切口上形成層的位置,將接穗插入砧木中,使二者的形成層部位對准,並密切接觸。若砧木與接穗粗細不同,必須使二者有一側的形成層接合好。若從側面看,二者結合處有空隙,是砧木或接穗削得不平,必須重新切削。
介面的捆綁。捆綁必須細心,要求不碰動接穗的位置,不損傷組織,還要捆得牢固。使用塑料薄膜條操作方便,還可防止傷口水分蒸發。一般容易成活的種類,只需將介面部捆好就可以了。成活困難的種類,尤其在乾旱季節或乾旱地區,必須將切口和接穗,除空出芽眼外,全部用塑料條包紮起來。
嫁接後的管理。為了促進嫁接傷口的癒合,需注意適當提高局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可以在嫁接苗上加蓋塑料薄膜或在介面上套上塑料袋。
②綠枝接
這種方法在盆栽花卉中使用比較多。嫁接方法與劈接基本相同,只是砧木和接穗都是比較嫩綠的材料。綠枝接,大都在花木旺盛生長時期進行。時間越早,越有利於嫁接苗的生長成熟。
嫁接時先選好砧木,基部留2至數枚葉片,用枝剪將上部去掉,剪口要平滑。去掉各葉腋間的芽,從剪口斷面中央用刀片垂直下切。切口長度由苗的粗細決定,粗則長些,細可短些,一般為1.5~2.5厘米。接穗削成楔形,要求雙面直而平滑。插入砧木時形成層要對好。用塑料膜條捆綁。綠枝接最好能在小塑料棚(小木箱做成的)中進行,接後注意清除砧木葉腋間或其他部位萌生的櫱芽。綠枝接成活後一般都生長迅速,注意及時將介面松綁。
(2)芽接
芽接是切取優良品種植株的側芽作接穗,帶少量木質或不帶木質部,將砧木的皮切口剝開,把作為接穗的芽嵌入。這種方法比枝接技術簡單,省接穗,適於大規模生產應用。
芽接通常在植物生長旺盛時期進行。這時樹液流動,樹皮易剝開,操作十分方便。北方一般在7~8月,但各種花卉還有不同。
芽接法有幾種,最常用的是「丁」字形芽接。先在砧木基部選光滑的部位,用芽接刀割開一個「丁」字形切口,把樹皮輕輕剝起,再把接穗枝條葉片剪掉,留下葉柄,用芽接刀以芽為中心削出1.5~2厘米帶皮的盾形芽片,可帶一部分木質部,削下後用手輕輕將木質部去掉,將剝制好的芽片嵌入砧木的「丁」字形口中。芽片必須與砧木的木質部緊緊貼好,用塑料薄膜條將介面捆好,只露接穗的芽點和葉柄。
接後3~5天檢查,接穗未萎縮或葉柄一觸即落,說明已成活,否則可再補接。落葉樹種次年春樹液流動後,自介面上保留4~6厘米,將砧木上部剪去,接穗可很快萌發。常綠植物,只要芽成活後即可將砧木上部剪去。
(3)靠接
靠接效率比較低,接穗用量比較大,但由於接穗和砧木都是帶根的植株,成活率比較高。常用於其他方法繁殖比較困難的花卉。
先把砧木栽植在小花盆或其他容器中,靠接時把砧木吊在采接穗的母株上。選雙方粗細相近和枝幹平滑的側面,各削去枝粗的1/3~1/2,削麵長3~5厘米,要平滑。將雙方的形成層對好,用塑料條緊密捆好。待兩者介面癒合、長牢後,剪斷介面下部的接穗母株枝條,剪掉砧木的上部,即可成為一新獨立苗木。
7. 花木嫁接的方法有哪些
嫁接是花木無性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嫁接的種類很多,花卉中常用的有下列幾種:1.芽接:是一些花木中常用的方法。可分為盾形芽接、嵌芽接。盾形芽接,又稱「T」形芽接:此法應用最廣,操作簡便,成活率高。選一年生枝為接穗,將其自下而上削成盾形,稍帶木質部,使芽中部帶有葉柄。選砧木近地面光滑處切成「T」形,再用刀將切口兩邊的皮挑開。將削好的芽插入切口,使其密合,用塑料帶綁扎,注意使葉柄露出。接後10天左右,葉柄一觸即落,是成活的象徵。嵌芽接:嵌芽接的特點是不需在砧木離皮時進行。芽取自一年生枝條,取芽時自上而下削切,深達木質部,在芽的下方橫切一刀,將芽取下。砧木亦自上而下切成與接穗大小相同的切面,並於下方橫切,然後將芽嵌入其中,用塑料帶綁緊,葉柄露於外面。2.枝接:枝接可分為切接、劈接、靠接、根接。切接:將砧木在離地面5~6厘米處剪斷,然後從一側稍帶木質部垂直切開一裂口,長約3厘米,接穗的一面,向下削一深達木質部的垂直平面,與砧木裂口等長,對面削一小斜面,長1厘米左右。削好後立即將接穗大切面向內插入砧木切口,使二者形成層對齊,然後綁扎,並在介面處塗接蠟或培土。一般在休眠期進行。劈接:於適當高度將砧木切斷,並垂直向下劈一切口。將接穗下端削成契形,用劈刀撬開砧木切口,將接穗插入,使二者一側形成層對齊、綁扎。因砧木較粗,故可同時接上1~4個接穗,但接穗越多,傷口越大,則不易癒合。靠接:常用於其他嫁接不易成活的品種,如桂花、白蘭等。選砧、穗粗細相似的枝條分別削一等長切口(約削去莖粗的1/2),使二者密合,並予以綁扎(如二者粗細不一,則使一面形成層對齊)。癒合後剪去砧木上部和接穗下部。根接:以根為砧木,嫁接在休眠期進行,可用切接、劈接、舌接等。適用於牡丹、月季等。
嫁接的優點是:植株生長迅速,成形快,能保持品種優良特性。
8. 古人是怎麼嫁接花卉的
嫁接的技術性很強,並非人人會接。北宋的周師厚在《洛陽花木記》中指出,在接花法中,砧木與接穗皮須相對,使其津脈相通。北宋水利學家沈立《海棠記》提到當時洛陽的接花工以海棠接於梨樹可以提前開花。
清代有人以艾蒿為砧木,根接牡丹,使牡丹越接越佳,百種幻化,名冠一時。
對於花卉種子繁殖,宋時已注意到長期進行無性繁殖的花木要改用有性的種子繁殖,因為自然雜交所結的種子,後代容易產生變異,再從中選擇,便可獲得新的品種。南宋詩人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提到當時花戶大抵多種花子,以觀其變。
對種子繁殖的土壤肥料要求,正如《花鏡》所說:「地不厭高,土肥為上。鋤不厭數,土松為良。」下種的時間因花卉而異。下種的天氣宜晴,雨天下種不易出芽,但晴天下種後三五日內最好有雨,不雨要澆水。果核排種時必以尖朝上,肥土蓋之。細子下種,則要蓋灰。
宋時蘇州一帶花農已知道識別梅的果枝和徒長枝,採取整枝、摘心、疏蕾、剪除幼果等方法,使花朵開多開大。
《花鏡》認為,對整枝的修剪方法要看花木的長相:枝向下垂者,當剪去之。枝向里去者,當斷去之。有駢枝兩相交者,當留一去一。枯朽的枝條,最能引蛀,當速去之。冗雜的枝條,最能礙花,當擇細弱者去之。粗枝用鋸,細枝用剪,截痕向下,才能防雨水沁入木心等。這些修剪方法,俱切實用。
9. 如何嫁接普桑花卉
下面這個方法是嫁接的通用方法: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小芽嫁接,你可以選擇兩種同科的植物,根莖長得比較健壯,很少病蟲害的就作為砧木,開花比較旺盛、容易結果的品種就作為接穗。
在修剪接穗的時候也非常簡單,可以准備一把鋒利的刀片或刀子,可以在它生長旺期,切下來一片小芽,用小芽嫁接是最容易繁殖的一種嫁接方法。
從枝條上面直接切下來一段長約3~4厘米長的小芽,要均勻的把整塊樹皮連同裡面的形成層切下來,不要只將樹皮切下來,呈長方形。
這種方法和芽接繁殖是有一點區別的,接著就在砧木上割出一道長方形的開口,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切太大,要將接穗剛剛好貼緊砧木上的切口,確保接穗上樹皮的位置和砧木上樹皮的位置剛好接觸到,這一步是最關鍵的。
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在作為砧木的樹上面切下來一小塊,接穗就是從另外一棵樹上切下來一小塊,將接穗貼到砧木上的時候,兩者樹皮剛剛好完全貼合,這樣嫁接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之後就需要保護接穗,可以用一些嫁接帶捆綁也可以用透明的帶子綁緊,注意不要擠壓或覆蓋到小芽,否則就會影響小芽的生長,最後就會導致嫁接失敗。
擺放在通風遮陰的地方,保持光線明亮即可,養護期間要避免暴曬,大概一個月之後就可以將嫁接帶取下來,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松動或脫落,將嫁接帶取下來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如果小芽還能保持翠綠的狀態,那就證明嫁接成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將小芽頂部的枝條砍掉,這樣是為了保證砧木上的養分提供給接穗,有利於開花結果更好,大概是在嫁接小芽上方3厘米左右的地方進行斜剪。
下面介紹的這種方法適合用到砧木和接穗大小相同的情況下,也就是接穗和砧木的直徑差不多,大概都在3厘米左右。
這種嫁接的方法最好是在枝條進行休眠的時候進行,如果枝條正在長芽是很難成功的,因為長芽的時候,枝條會消耗非常多的養分和水分,很容易嫁接失敗,最好是選擇在霜凍准備結束的時候進行。
嫁接的時候接穗最好處於休眠狀態,枝條長約20~30厘米左右,接穗剪下來之後,要把頂部的枝條去掉,所有的小分枝和葉子都要切掉。
之後就准備砧木,可以選擇在分枝上斜切一個切口,呈斜z字形,保證接穗和砧木上的切口能完全貼合,這個也是很考究技術的,新手可以多嘗試幾次,這樣可以保證嫁接的成功率更高一些,讓接穗和砧木相互勾住。
接下來就用嫁接帶將它們綁起來,完全綁緊也要保證接穗和砧木的樹皮切口完全貼緊,貼歪了也容易造成失敗,至少要保證一邊的樹皮和形成層完全貼合。
一個月之後就可以將嫁接帶取下來,枕木上可以留一些葉子,這樣養分就會一直在樹上面流動,直到嫁接成功。如果你看到砧木上有新長出來的葉子,就可以將它們剪掉,讓更多的養分和水分流到接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