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觀賞草
1. 觀賞植物可分為哪四類
具體如下:
1、觀花類其主要觀賞部位為花朵,以觀賞其花色、花形、花香為主的花卉。如菊花、牡丹、月季、虞美人、香石竹、大麗花、鬱金香、唐菖蒲、杜鵑、山茶等,是觀賞植物的主要類別。
2、觀葉類以觀賞葉形、葉色為主的花卉。花卉的葉形、葉色多種多樣,色澤艷麗並富於變化,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國際上也風行各種觀葉植物,特別是室內布置用得較多,特點是觀賞不限季節,只要植株成活就能作為觀賞布置用。
3、觀果類以觀賞果實為主的花卉。其特點是果實色彩鮮艷,且能豐富秋冬季節觀賞植物的種類。要求掛果時間長,果實鮮艷、干凈、光潔,如石榴、代代、金橘、五色椒、冬珊瑚、佛手、金銀茄、火棘等。
4、觀莖類以觀賞莖枝為主的花卉。這類花卉的莖、分枝形態奇特,婀娜多姿,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如仙人掌、佛肚竹、竹節蓼、光棍樹等。此外,還有觀賞其他部位或器官的花卉,如銀芽柳主要觀賞冬芽。
2. 東北地區比較適合培養什麼苗木,花卉,觀賞草等
東北呀,太冷啦,
一般都是柏樹類的,
還有什麼五角楓這類的。
3. 豬籠草是觀賞植物嗎
資料:
豬籠草,豬籠草科豬籠草屬,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舊大陸熱帶地區。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豬籠草葉的構造復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須。卷須尾部擴大並反卷形成瓶狀,可捕食昆蟲。豬籠草具有總狀花序,開綠色或紫色小花,葉頂的瓶狀體是捕食昆蟲的工具。瓶狀體的瓶蓋復面能分秘香味,引誘昆蟲。瓶口光滑,昆蟲會被滑落瓶內,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並分解蟲體營養物質,逐漸消化吸收。豬籠草屬植物全世界有野生種約170種,我國廣東地區僅產一種,另外有園藝種超過1000種。豬籠草雖然在廣東的三嶺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應用。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引進我國的豬籠草的優良品種才主要用於花卉展覽。
結論:
資料表明,引進我國的豬籠草的優良品種才主要用於花卉展覽。所以,豬籠草是觀賞植物。
4. 列舉五種中國特有的觀賞植物 急急急~懸賞50分
中文名:梅花 科屬分類 域:真核域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亞科:梅亞科 屬:李屬 種:梅 形態特徵 株高約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干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著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著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 產地分布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 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品種分類 (一)梅花品系分為四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櫻李梅系、4山桃梅系 (二)六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龍游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6山桃梅類 ( 前三類屬真梅系其餘各類分屬各系) (三)19個型別:1直枝梅類分品字梅型、小細梅型、江梅型、宮粉型、綠萼型、玉蝶型、硃砂型、黃香型、灑金型 2垂枝梅類分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 3龍游梅類分玉蝶龍游型 4杏梅類分單瓣杏梅型和春後型 5櫻李梅類分美人梅型 6山桃梅類分山桃梅型 植物名稱:桂花樹(杭州市市花) 【中文別名】木樨、月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七里香 【科屬分類】木犀科,木犀屬, 【桂花之鄉】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 桂花 又名「月桂」、「木犀」。種葉對生,多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樹葉葉面光滑,革質,葉邊緣有鋸齒。樹冠圓球形。樹干粗糙、灰白色。花簇生,3一5朵生於葉腋,花期9--10月,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特濃。 桂花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 漢中的漢桂,是桂花中的佼佼者,馳名中外,享譽九州。 產區分布 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和中部,現廣泛栽種於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中國西南部、四川、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北等省區均有野生,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甚耐寒,為亞熱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中國有20多個城市以桂花為市花。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 形態特性 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對生,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葉革質,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3一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花簇生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樹皮光滑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對生,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葉革質,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3一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花簇生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樹皮光滑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品種分類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近年來,全國各主要城市對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考慮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金桂 金桂 Osmam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金桂花朵金黃,氣味較濃,葉片較厚。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金球桂」等品種。 銀桂 銀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latifolius,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氣味較濃,葉片較薄。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淺黃色,有「籽銀桂」(結籽),「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等品種。 丹桂 丹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適中,葉片 厚,色深。 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 四季桂 四季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四季桂別稱月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葉片薄。長年開花。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各品種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品種,例如:四季桂品種群中的「日香桂」、「大葉佛頂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黃色,同一枝條各節先後開花,幾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現四川蒼溪有大量母株。「大葉佛頂珠」花乳白至純白色,花序密集,頂生花序獨特,花期自春到秋連續不斷。它們觀賞價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各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種或品種進行繁殖。例如以採花為目的宜選用花繁而密的豐產型,如開花、落花整齊的「潢川金桂」、「金桂」、「籽銀桂」,「大花丹桂」、「橙紅丹桂」等。以觀花聞香為目的,宜選用「大花丹桂」,「籽丹桂」,「硃砂丹桂」,「大花金桂」,「圓瓣金桂」等。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選用「日香桂」、「大葉佛頂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龍桂」、「柳葉桂」等,用作喬木或作庭園主景宜選「大葉黃銀桂」、「金桂」、「大葉丹桂」、「大丹金桂」、「橙紅丹桂」。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千餘種。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菊花-形態特徵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屬植物的栽培種,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又稱鮑菊。品種已達千餘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家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厘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厘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厘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艷,無病蟲為害,葉濃綠,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制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物種分類】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九月菊、日精、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鞠、金蕊、甘菊。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 分類:菊科,菊屬 有時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 菊科是種子植物最大科,總數25000~30000種,而其花卉種類也很多,僅次於蘭花。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形態特徵】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家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厘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厘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厘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編輯本段]【產地與習性】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菊花品種繁多,頭狀花序皆可入葯,味甘苦,微寒,散風,清熱解毒。這就是葯菊。按頭狀花序乾燥後形狀大小,舌狀花的長度,可把葯菊分成 4 大類,即白花菊、滁菊花、貢菊花和杭菊花四類。在每一類里則根據原產地取名。在白菊花類里,以產安徽亳縣的亳菊品質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懷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國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由於菊花栽培歷史悠久,中國歷代都相繼有關於菊花品種的大體記錄和分類——菊譜的出現。 1967 年湯忠皓對菊花品種提出過一個較為完整的分類法,他根據花徑的大小分為滿天星和大花兩個大區,然後再根據頭狀花序中舌狀花與管狀花數量之比,在每個區里分舌狀花系與管狀花系,最後依據瓣型及瓣化程度分成類與型。在滿天星區里,舌狀花系有3 類4 型:平瓣類:①平瓣小菊型;匙瓣類:②匙瓣小菊型,③蜂窩小菊型;管瓣類:④管瓣小菊型。在盤狀花系裡有 1 類 2 型:托柱類:⑤平柱小菊型,⑥管柱小菊型。在大花區里,舌狀花系有 4 類 21 型:平瓣類:⑦寬瓣型,⑧芍葯型,⑨翻卷型;匙瓣類:⑩蓮座型, (11) 卷散型, (12) 舞蓮型, (13) 圓球型, (14) 舞球型;管瓣類: (15) 圓盤型, (16) 疏管型, (17) 管球型, (18) 翎管型, (19) 枯針型, (20) 紐絲型, (21) 散發型, (22) 大勾環型, (23) 小勾環型, (24) 垂珠型, (25) 飛舞型, (26) 龍爪型;毛刺類: (27) 毛刺型。盤花系裡有 3 類 3 型:平瓣托柱類: (28) 平瓣托柱型;匙瓣托柱類: (29) 匙瓣托柱型;管瓣托柱類; (30) 管瓣托柱型。 分類學家對菊花的原祖有一些不同看法,或認為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是菊花的祖先,或認為小紅菊( Dendranthema chanetii )、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laefolium )是原祖。可以肯定的是菊花不是單元起源的,不能用簡單的種系發生方法來概括。 荷花 科屬:睡蓮科蓮屬 學名:Nelumbo nucifera 英名:Lotus flower(Hin Lotus)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澤芝、水華、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水芙蓉、 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等 【形態與分布】 荷花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荷花原產於中國,從越南到阿富汗都有,一般分布在中亞,西亞、北美,印度、中國、日本等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即有栽培,現今在遼寧及浙江均發現過碳化的古蓮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而台灣地區則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進,目前在台南白河鎮、嘉義一帶,培植面積已近350公頃,規模之廣大,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觀光地區之一。亞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還有野蓮,但大多數的蓮都是人工種植,以作為風景點綴和食用,例如在中國荷花被作為經濟作物種植。許多人曾誤以為荷花產於埃及和地中海一帶。公元前約500年,荷花傳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帶去的。古埃及人裝飾廟宇柱頂的「蓮苞」,仿自睡蓮,而荷馬史詩「奧蓮賽」(Odyssey)其實是喝了用落柘棗(與蓮沒有關系)釀制的飲料而進入逸然忘卻煩惱的境地。希臘作家希羅多托斯描述埃及植物的時候寫道:「河中生長著一些像玫瑰的百合,果實生長在像黃蜂窩的莢里。有很多像橄欖核大小的果實可以食用,可以吃鮮的,也可以吃乾的。」他所說的顯然是荷花。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荷花栽培品種很多, 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根據《中國荷花品種圖志》的分類標准共分為3系、50群、23類及28組。 即: ●中國蓮系 I.大中花群: a.單瓣類:1.單瓣紅蓮組 2.單瓣粉蓮組 3.單瓣白蓮組 b.復瓣類:4.復瓣粉蓮組 c.重瓣類:5.重瓣紅蓮組 6.重瓣粉蓮組 7.重瓣白蓮組 8.重瓣灑錦組 d.重台類:9.紅台蓮組 e.千瓣類:10.千瓣蓮組 II. 小花群: f.單瓣類:11.單瓣紅碗蓮組 12.單瓣粉碗蓮組 13.單瓣白碗蓮組 g.復瓣類:14.復瓣紅碗蓮組 15.復瓣粉碗蓮組 16.復瓣白碗蓮組 h.重瓣類:17.重瓣紅碗蓮組 18.重瓣粉碗蓮組 19.重瓣白碗蓮組。 ●美國蓮系 III.大中花群: i.單瓣類: 20.單瓣黃蓮組 C.中美雜種蓮系 IV.大中花群: j.單瓣類: 21.雜種單瓣紅蓮組 22.雜種單瓣粉蓮組 23.雜種單瓣黃蓮組 24.雜種單瓣復色蓮組 k.復瓣類: 25.雜種復瓣白蓮組 26.雜種復瓣黃蓮組 V.小花群: l.單瓣類: 27.雜種單瓣黃碗蓮組 m.復瓣類: 28.雜種復瓣白碗蓮組 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植物牡丹 名字 拉丁語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文名字 :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 中文別名 :百花王、鹿韭、木芍葯、洛陽王、富貴花,穀雨花、洛陽花 在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牡丹和芍葯是同一個詞----peony 或者 paeony (Paeonia) 科屬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芍葯屬 Paeonia 種:牡丹 P. suffruticosa (其他的分類系統有將芍葯科作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葯屬(Paeonia)的。) [編輯本段]產地習性 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光,亦稍耐陰。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葯同屬芍葯屬,又多選用芍葯作為砧木。 形態特徵 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可達2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藍、黑和復色(實際上並無純正的藍與黑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程式為:♂*K5C∞G2~5:1:2~5,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國內主要產地 1。河南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作為中國歷史上人工栽培牡丹歷史最悠久的古都,素有「牡丹之都」之美譽。洛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牡丹資源,是中國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也是國家牡丹品種的主要科研基地。目前,洛陽共有960個牡丹品種,佔全國牡丹品種總量的67.25%,是中國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2。山東菏澤,古稱曹州,現有全國最大的牡丹種植基地,今有「牡丹之鄉」之譽.。 3。甘肅紫斑牡丹 4。安徽銅陵 5。河北柏山,有株千年牡丹 6。陝西漢中,有牡丹園 7。安徽巢湖銀屏山有一株千年牡丹。 8。四川彭州。彭州市丹景山為我國天彭牡丹的發源地。宋代尤其南宋時期,花特盛,以「天嬌尋丈,倒葉垂華,絢麗山谷」的獨特風格同洛陽牡丹齊名天下。陸游《天彭牡丹譜》雲:「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並一度取代洛陽而成為「中國牡丹的栽培中心」。改革開放以來,牡丹花被定為彭州市市花、天彭牡丹得到迅速恢復發展,並以丹景山為發展傳統名花的基地,建設以牡丹觀賞為特色的風景區,被稱為「中國西部花山」,全山共有牡丹300餘萬株,260多個品種,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山上山下的各色牡丹次第開放,讓人驚艷。
5. 觀賞植物有哪些
觀賞植物有萬年青、蘆薈、仙人掌、吊蘭、常青藤等等。其中萬年青是四季常綠植物,其葉片翠綠且富有光澤,蘆薈較為耐寒,極易於養殖,仙人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宜在疏鬆透氣的土壤中生長,吊蘭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對我們的健康和心情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下面來具體看看這些觀賞植物對我們生活中的幫助有哪些。
吊蘭是良好的凈化空氣的植物,它可以吸收環境中甲醛等有害物質,養殖吊蘭時,需要每天早晚打開室內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讓吊蘭葉片更為翠綠,也需要在天氣過於寒冷的時候,將室內溫度調節到25度左右,促進吊蘭健康生長。
仙人掌適宜生長在疏鬆透氣且排水性較為良好的土壤中,養殖仙人掌時,需要使用沙土、腐葉土以及珍珠岩混合配製成的土壤,也需要在花盆底部鋪上一層碎石,增加土壤的透氣能力,維持仙人掌正常生長。
蘆薈較為耐寒,也較為耐旱,是十分容易養殖的觀賞植物,養護蘆薈時,需要控制澆水頻次,可以等到土壤完全乾透了後再澆水,以免使得蘆薈漬水腐爛,還需要將蘆薈放置在光線明亮的地方,讓其接受全天候的自然光照。蘆薈是可以美容的。
萬年青是良好的觀賞植物,其品種繁多,是四季常綠植物,可以美化室內環境,養殖萬年青時,需要為其提供營養均衡的氮磷鉀復合肥料,可以每隔一個月施加一次,也需要將萬年青放置在室內能夠照射到散射光的地方。
6. 宿根花卉和觀賞草一起種植,觀賞草會不會影響宿根花卉生長會不會出現觀賞草漸漸取代宿根花卉的情況
不會,取代不是不可能的,只有養分被奪走,漸漸黃焉的可能。而且觀賞草類類目上達千萬種,有的不比宿根種球可以吸收營養和水分,是要看屬科來定的
7. 觀賞植物配置是什麼
觀賞植物,專門培植來供觀賞的植物,一般都有美麗的花或形態比較奇異,中國的觀賞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僅高等植物就有3萬多種、木本植物有7000多種,還有在世界上只有中國特有的許多珍貴植物,銀杉、銀杏、金錢松、
【釋義】:專門培植來供觀賞的植物,一般都有美麗的花或形態比較奇異。
菊花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
觀賞植物
西番蓮
大部分的室內觀賞植物,原產南美洲低緯度區、非洲南部和南東亞的熱帶叢林地區,適應於溫暖濕潤的半蔭或蔭蔽的環境下生長,部分植物生長於高原地區,多數植物對抗寒和耐高溫的性能比較差。當然,象適應於熱帶沙漠環境的仙人掌類,有極強的耐乾旱性。不同的植物品類,對光照、溫濕度均有差別。清代陳子所著《花鏡》一書,早已提出植物有:宜陰、宜陽、喜濕、當瘠、當肥」之分。一般說來,生長適宜溫度為15-34℃,理想生長溫度為22-28℃,在日間溫度約29.4℃,夜間約15.5℃,對大多數植物最為合適。夏季室內溫度不宜超34℃,冬季不宜低於6℃。室內植物,特別是氣生性的附生植物、蒴類等對空氣的濕度要求更高。控制室內濕度是最困難的問題,一般採取在植物葉上噴水霧的辦法來增加濕度,並應控制使不致形成水滴滴在土上。噴霧時間最好是在早上和午前,因午後和晚間噴霧易使植物產生黴菌而生病害。此外,也可以把植物花盆放在滿鋪卵石並盛滿水的盤中,但不應使水接觸花盆盆底。
8. 常見的觀賞植物有哪些,常見的觀賞植物40種
1、玉蘭
原產北美洲東南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城市有栽培。蘭州及北京公園也有栽培。該種廣泛栽培,超過150個栽培品系。花大,白色,狀如荷花,芳香,為美麗的庭園綠化觀賞樹種。
2、海棠
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雖然其中不乏果實有很高食用價值的品種)。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
3、桂花。
常綠喬木,喜光,耐高溫,葉有柄,對生,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深綠色,花黃白或淡黃,花香四溢。樹性強健,樹齡長。中國各地普遍種植。
4、梔子。
常綠灌木,小喬木,喜光,喜溫濕,不耐寒,吸硫,凈化大氣,葉對生或三枚輪生,花白香濃郁。宜置室內光線充足、空氣新鮮處。中國中部、南部、長江流域均有分部。
5、中山杉。
是優秀的耐鹽鹼樹種,具有耐水濕、抗風性強、速生、病蟲害少、景觀效果好等諸多優點,是園林綠化、生態建設、沿海灘塗綠化建設的重要樹種之一。
9. 象紅花草子花的觀賞草是什麼花草
你說的這種植物應該是一種叫做三角梅的植物,那麼它的種子也是這個樣子的,非常漂亮。
10. 中國園林觀賞植物
一月:大岩桐、文竹、君子蘭、球根海棠、仙客來、冬珊瑚、非洲菊等。月季(伊麗莎白)、南天竹、富貴籽、冬青、火棘、棕櫚、石楠、 欏木石楠、無患子、女貞、紫藤、烏桕、欒樹
二月:金盞菊、仙客來、矮向日葵、文竹、大岩桐、球根海棠、紅藍花、矢車菊、天人菊、麥稈菊、一串紅、萬壽菊、孔雀菊、矮牽牛、花菱草、福祿考、蒲包花、蛾蝶花、金魚草、金蓮花、三色堇
三月:白玉蘭、銀杏、桂花、紫玉蘭、含笑、二喬玉蘭、木瓜、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瓊花、雪球、柿子、木芙蓉、馬褂木、梅花、月季、無花果、山茶、紫薇、牡丹、石榴、紫藤、櫻花、葡萄、碧桃、天竹、紅楓、紫荊、木槿、加拿利海棗
四月:醉蝶花、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太陽花、小麗花、千日紅、一串紅、鳳仙花、牽牛、雨葉蔦蘿、圓葉蔦蘿、紅花煙草、矮牽牛、翠菊、金雞菊、蛇目菊、萬壽菊、紅黃菊、百日紅、文竹、四季報春、旱金蓮、地膚、槭葵、猩猩草、羅勒、天門冬、波斯菊、沙參、含羞草
五月:一串紅(粉、紫、白)、千日紅(白)、萬壽菊、孔雀草、龍口花、何氏鳳仙、彩葉草、秋海棠類、硫磺菊、月季、杜鵑、大麗花、吊鍾海棠、珊瑚花、一品紅、天竺葵、葉子花、扶桑、刺桐、金蓮花、毛茉莉、茉莉、珠蘭、紅桑、溲疏、八仙花、棣棠、石榴、木槿、醉魚草、凌霄、梔子、曇花、麒麟葉、令箭荷花、玉樹、寶石花、天女花、辛夷、貼梗海棠、旱傘草、五色梅、紅背桂、蝦衣花、金苞花、龍吐珠、廣東萬年青、朱蕉、綠蘿、鵝掌柴、夾竹桃類、火棘、十大功勞
六月:桂花、山茶、含笑、枸骨、冬青、丁香、紫玉蘭、貼梗海棠、雪球、瓊花、珊瑚樹、刺桐、比利時杜鵑、佛肚竹(帶氣生根)、橡皮樹、水杉、池杉、落羽杉等;另一類則為比較容易生根的種類,如黃楊類、月季、火棘、金鍾、迎春、素馨、六月雪、石榴、木槿、金雀、茉莉、珠蘭、龍葉珠、五色梅、棣棠、葉子花、佛手、檸檬、羅漢松、南天竹、凌霄、紅背桂、金銀花、扶桑、朱蕉、金絲桃、金絲梅、金絲柳、龍爪柳、榕樹、巴西鐵、硃砂根、結香、變葉木、溲疏、山梅花、紫薇、海仙花、錦帶花、麻葉綉球、桃樹珊瑚類、鵝掌柴類、十大功勞類、八角金盤、噴雪花、八仙花、一品紅
七月:紅背桂、南天竹、一品紅、虎刺梅、金絲桃、金絲梅、海仙花、八仙花、錦帶花、麻葉綉球、噴雪花、瑞香、梔子花、結香、天女花、三角梅、米蘭、茉莉、珠蘭、鵝掌柴、十大功勞、石榴、紫薇、木槿、火棘、朱蕉、扶桑、六月雪、含笑、珊瑚樹、橡皮樹、瓊花、天目瓊花、黃楊類、元花果、紫玉蘭、桂花、杜鵑類、茶花、茶梅、龍爪柳、金絲柳
八月:南洋杉、黑松、錦松、五針松、金錢松、日本金松、白皮鬆、日本冷杉、華山松、羅漢松、圓柏、蘇鐵、加拿利海棗、華灰莉木、蘭嶼肉桂、米蘭、石榴、橡皮樹、花葉榕、扶桑、五色梅、象牙紅(刺桐)、荷蘭鐵、變葉木、巴西木、棕竹、發財樹、大葉傘、緬梔子、四季桂、夾竹桃、華盛頓棕櫚、棕櫚、酒瓶椰子、闊葉十大功勞、八角金盤、灑金桃葉珊瑚、銀杏、紫薇、茉莉、福建茶、榕樹、月季等。草本花卉則有:鳳仙花、大花美人蕉、花葉艷山姜、一串紅、大麗花、翠菊、竹節海棠、龍口花、萬壽菊、孔雀菊、福祿考、五色椒、花菱草、雞冠花、金盞菊、石蒜、長春花、千日紅、硫磺菊、紫茉莉、百日紅等。此外還有一葉蘭、廣東萬年青、春羽、龜背竹、綠蘿、銀後亮絲草
九月:南洋杉、五針松、金錢松、日本金松、白皮鬆、日本冷杉、羅漢松、竹柏、蘇鐵、加拿利海棗、澳洲鐵、華灰莉木、肉桂類、桂花、石榴、橡皮樹、花葉榕、扶桑、木芙蓉、荷蘭鐵、變葉木、巴西木、發財樹、大葉傘、棕竹、緬梔子、酒瓶椰子、闊葉十大功勞、八角金盤、灑金桃葉珊瑚、銀杏、紫薇、茉莉、棕樹、月季、魚尾葵、散尾葵、國王椰子、朱蕉、美麗針葵、琴葉榕、紅楓、南美鐵樹、雲杉類、鵝掌柴、福木(藤黃科)、大佛肚竹、銀樺、米蘭、白蘭、九里香、露蔸樹、南天竹等。草本花卉則有:大花美人蕉、一串紅、早菊、竹節海棠、萬壽菊、五色椒、石蒜、長春花、千日紅、大麗花、龍口花
十月:牡丹、紅花油茶、含笑類、木蘭類、木蓮類、七葉樹類、夏蠟梅、富貴子、無患子、苦丁茶、羅漢松、竹柏、法國冬青、杜英、美麗針葵、紅豆杉、蒲葵、女貞、小葉女貞、香樟、海仙花、棕櫚、池杉
十一月:紅葉李、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枸骨、冬青、凌霄、榔榆、六月雪 金蓮花、大岩桐、球根海棠、仙客來、非洲菊、君子蘭、文竹、玉簪
十二月:大岩桐、文竹、君子蘭、球根海棠、仙客來、冬珊瑚、非洲菊月季(如伊麗莎白)、天竹、富貴籽、冬青類、火棘、棕櫚、女貞、香樟、小葉女貞、無患子、石楠、欏木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