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花卉的資料
A. 我國的太空植物
我也不知道,以下是網路來的,不知道有用沒有我國的太空植物
①「神舟七號」遨遊太空,激起人們美好的航天夢。你可曾知道,「神七」升空還可能豐富我們的餐桌呢。精選的農作物種子由返回式衛星或飛船搭載到太空,在微重力、高真空、零磁空間等條件下,就會發生地球上罕見的遺傳變異,有可能呈現出一些新性狀,產生更多變異性狀優異的種予,這些種子再經科學家運用遺傳技術精心研究,就能培育出太空植物。目前,我國的太空植物已有芝麻、茄子等系列品種,並且栽遍大江南北。
②「航芝l號」是我國首個航天芝麻品種。l996年,「航芝1號」原種搭乘我國第l7顆返回式衛星上天,在太空特殊環境誘導下,形成了一些突變體。科學家利用這些突變體,歷經6年研究,培育出「航芝l號」。2005年,同樣利用返回式衛星搭栽芝麻種子,成功培育出「中芝13」。航天芝麻除了質優的特點外,與一般芝麻相比產量可增加l0%~20%,經濟價值很高。如今,「航芝1號」已遍布江淮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7個省,每年種植上百萬畝,占江淮主產區芝麻種植總面積的20%。
③除了太空芝麻,太空茄子也是一個優質的品種。它是成功選育培植並順利進入市場的第一種太空蔬菜。這種茄子成熟時呈紫紅色,放到鍋里一炒就又變成了綠色。2008年,太空茄子在山東、湖北兩省已種植了幾百畝。這種茄子產量很高,山東畝產接近1.5萬公斤,湖北也能達到1萬公斤。更特別的是,割掉茄子的主莖,對菜地追肥,茄子又會很快長出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太空茄子呈紫紅色,比普通茄子售價高,但由於其營養價值高,口感好,仍供不應求。2002年搭乘「神舟四號」的共有4份農業材料,存活兩份,分別被培育出了紫紅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黑色太空茄子有望於2009年通過項目驗收並推廣種植。
④1996年,食用菌種子也「飛」上了太空。由經過太空之旅的菌種培育出的食用茵,在培養性狀和形態特徵等方面都發生了變異。可是,由於在太空中,無法控制試驗條件,也無法進行測試,試驗的可重復性又非常有限,因此種子的變異就不可預知,這就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經過一年的努力,在沒有得到理想的菌種後,這一項目暫時宣告停止。
⑤另外,太空稻、太空椒、太空瓜果等的試驗也都在不斷探索中,它們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走上人們的餐桌。
⑥隨著航天熱的升溫,太空植物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成功進行了衛星或飛船搭載的「航天育種」研究。我國的「航天育種」研究已居世界先進水平,科研人員希望藉助太空的特殊環境選育出更多的優異作物,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服務。
(據相關文章改寫)
7.仔細閱讀第①段,概括培育太空植物的具體步驟。(3分)
精選種子→(用航天器搭載種子) →(選擇變異性狀優異的種子) →(科學家精心研究、培育) →培育出太空植物
評分標准:每空1分,計3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8.太空植物的哪些共同優點使它能夠迅速推廣,「栽遍大江南北」?(3分)
【答案】質優,產量高,經濟價值高。評分標准:每點1分,計3分。共3分。
9.文中②~④段大量列舉年份,是否表明該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請加以分析。(3分)
【答案】不能表明。因為這部分內容沒有按照培育各種太空植物的先後順序來安排。評分標准:第一問回答正確,得1分;能答出不是時間順序的理由,得2分。共3分。
10.下列表述與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 D)(3分)~
A.「中芝13」的產量與「航芝l號」以及其它芝麻的產量相比可增加l0%至20%。
B.已培育成功的紫紅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在烹飪時經翻炒就會變成綠色。
C.食用菌種子經過太空之旅後,在培養性狀和形態特徵等方面都發生了變異。
D.我國科研人員將利用航天技術和遺傳技術為我們培育出更多的太空植物。
B. 太空育種的資料
一、什麼是太空育種?
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高真空,宇宙高能離子輻射,宇宙磁場、高潔凈)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太空育種具有有益的變異多、變幅大、穩定快,以及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變異率較普通誘變育種高3-4倍,育種周期較雜交育種縮短約1倍,由8年左右縮短至4年左右。
太空育種是集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和農業育種技術於一體的農業育種新途徑。是當今世界農業領域中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課題之一,通過已進行的太空農業試驗,植物、動物等生物體的許多特性奧秘被揭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個國家擁有返回式衛星技術。在這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
二、太空育種成果
自1987年以來,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先後進行了10多次搭載,有1000多個品種的種子和生物材料上天。
由於植物種子體積小,攜帶方便,在選育新品種方面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已進行搭載的有糧食作物類:小麥、水稻、大豆、玉米、綠豆、豌豆、高粱等;蔬菜類:西紅柿、辣椒、黃瓜、甜菜、茄子、蘿卜等;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等;花卉有萬壽菊、雞冠花、三色槿、龍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葯材有黃芪、甘草;樹木種子有油松、白皮鬆及石刁柏,還有草坪種子。
通過太空育種,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變類型和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例如水稻種子經衛星搭載,獲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強、穗型大籽粒飽滿和生育期短的性狀變異。增產20%,單季畝產400--600千克,最高達750千克。蛋白質含量增加8%--20%,氨基酸總含量提高53%。 太空小麥培育出矮桿、早熟、抗倒伏、抗病害、蛋白質含量高的豐產類型。
太空青椒枝葉粗壯,果大肉厚,免疫力強。單果重350--600克,單季畝產3500--4000千克,最高可達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產20%--30%,經中科院遺傳研究所檢測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維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數減輕55%。
太空黃瓜,藤壯瓜多,瓜體奇大,單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強。特別是雌花開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雖然它的皮厚了點,但瓜肉非常清涼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長勢尤為喜人,株高莖粗,果穗增多,比常規番茄增產15%以上,最高可增產23.3%。黑龍江農科院園藝所選育的「宇番一號」,在全國推廣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太空櫻桃番茄」,含糖量高達13%,與柑桔含糖量相當,口感鮮甜,可當水果食用。
太空西瓜的顯著特點是含糖量達1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增多,纖維少,個頭大,吃起來沙甜可口。
太空玉米能結出6-7個「棒子」,可長出5種顏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搭載的雞冠花、麥稈菊、蜀葵、矮牽牛等,都表現出開花多、花色變異、花期長等特點。尤其是粉色的矮牽牛,花朵中出現了紅白相間的條紋。更令人驚奇的是萬壽菊的花期竟延長到6個月以上。
游過太空的大蒜能長到近半斤重,太空蘿卜的幼苗讓害蟲敬而遠之,本來無法雜交的秈稻和粳稻自從周遊過太空後也能雜交了。
太空育種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國、俄羅斯,保加利亞、菲律賓等國家,都希望與我國合作。上天「修煉」回到「塵世」的太空種子,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必將灑播廣袤的大地,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給人類帶來無限的福音!
三、太空植物敢吃嗎?
地面上普通的青椒、番茄、黃瓜,上天轉一遭回來,就搖身一變換了模樣。很多人都有些不放心,這些東西敢吃嗎?經科學家檢測分析,可以非常負責地告訴大家:經過太空育種的水稻依然是水稻,青椒依然是青椒,並無外來生物基因導入與整合,物種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這就比如DNA的基因排列是「1、2、3、4」,經太空育種後的基因排列是「1、3、4、2」,只是排序發生變化。而轉基因植物里則有「5」進來,所以就出現了"土豆吃出牛肉味","豬肉吃出菠菜"味之說。可見,太空育種與轉基因有著根本的區別。
明白了這個道理,當你看到經太空遨遊後的黃瓜像胳膊一樣粗,茄子如籃球一般大時,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美國曾對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載的番茄種子及果實進行化驗分析,結論是:「無毒,可以食用。」聯合國的國際糧農組織、國際衛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聯合認定:太空種子是安全種子,太空種子培育出的農作物是健康食品。
四、太空育種的意義
人類的生存、生產活動隨著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最初的陸地、海洋、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空間和外層空間,並且開始適應、研究、認識、利用和開發太空環境,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飛躍。
太空環境蘊藏著極其豐富和多種多樣的資源。太空育種這一選育良種新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太空育種也是利用太空資源的一次成功的嘗試。
先進的航天技術為快速培育優良品種及特異種質資源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為人類進入太空農業時代展示了美好前景。太空蔬菜培育的二代、三代已經表現出高產、抗病、維生素含量很高等特性;太空花卉普遍在花期、花型、株型、顏色等方面發生了變化。有的花期變長,有的縮短,原來紫色的花,能成為白色、紅色。
人類是要利用這些新品種帶來的特殊價值。一般來講,各地搭載的種子都是選擇當地增值效益高、有當地特色,並可以大面積種植的品種。獲得優良品種後,達到產業化就會對當地的農業經濟有直接而顯著的促進作用。
比如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在北京培育的紫花苜蓿、沙米、紅豆草、冰草匍匐,四種草有這樣的特點:特能抗寒抗旱。尤其是紫花苜蓿還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能像韭菜一樣,一茬一茬地割,與未經搭載的對照株相比,它的存活期變長了,而且不易枯萎。據介紹,專家們將繼續對呈現變異特徵的太空"草民"進行篩選和接種,一旦它們的變異特徵穩定下來,將被大面積種植在我國西部地區及北京周邊,用來防止草地荒漠化,堵截沙塵暴。
優質的品種就有可觀的市場價格,據悉美國的太空番茄比優質蘋果還貴。
太空育種可以縮短育種周期。據專家介紹,正常的農業育種一般需要8年時間,太空育種可以縮短一半的時間。但從太空搭載回來以後,在地面必須要種植四代,才可以選育出性能穩定的品種。
C. 有哪些太空植物他們的用途是什麼
據悉,農科集團獨有的、經宇航員帶上太空的珍稀太空育種材料及由此選育、產生優良變異的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太空產品將在展會精彩亮相。深圳市民有望在展會免費品嘗到深圳人自己研發生產的經專家鑒定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太空螺旋藻」、隨俄羅斯飛船遨遊過太空、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高出3倍的番茄等太空食品。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看到,許多花卉上了太空以後,回來繁衍的第二代、第三代發生明顯變異,顏色和條紋都與原來很大不同。
深圳農科太空作物園是這次巡展的分會場,是由農科集團公司打造的公益性主題公園。園區內栽種展示了利用太空技術改良的茄果、豆類、糧食、蔬菜、花卉和經濟作物等共計20科400多種的農作物,其中包括我國神舟系列飛船搭載過的單果重量超過2000克的大青茄,隨俄羅斯飛船遨遊過太空、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高出3倍的番茄等;還有神舟1號--6號飛船和多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搭載過的太空雞蛋茄、太空辣椒王、太空刀豆、太空水稻、太空甘薯、太空花生、太空黑芝麻、太空醉蝶花、太空一串紅等等。
農科集團自2004年進入太空農業領域以來,成功組織了4次太空搭載。在第20顆、第21顆返回式科學與試驗衛星、「神六」及航天育種衛星上4次共搭載了74種生物材料,目前已擁有太空育種材料100多種,獲得優良太空育種變異材料1000多個,用於生產有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種子種苗品種品系10多個。
相關鏈接: 農科太空螺旋藻:農科集團選育的太空螺旋藻是世界第一代太空螺旋藻新品種,經專家組評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4年9月27日,集團將普通的螺旋藻藻種搭載我國第20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上太空,經過18天的太空遨遊後返回地面。經過技術人員應用新技術經過兩年的精心篩選、培育,選育出了優質的、高產的太空螺旋藻新品種。與原有普通藻種相比,太空藻種的個體粗壯,螺旋個數由原來的3~5個增加到10個以上,有的甚至達到50~80個螺旋;太空螺旋藻的大規模養殖生產率提高了20%以上;主要內含營養物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蛋白質、β-胡蘿卜素、葉綠素、γ-亞麻酸、藻藍蛋白的含量分別達71.56%、0.18%、1.18%、0.71%、14.32%,比普通藻種分別提高了10.8%、38.5%、28.3%、16.4%和4.8%;蛋白質氨基酸評價達0.90。
農科太空花卉:農科集團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空花卉生產單位,已建立起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全方位、一體化太空花卉研發生產體系。集團擁有的太空花卉種質資源及生產規模都居世界首位。目前擁有近30個種類太空花卉,品種涵蓋草本及木本。集團搭載、選育的太空花卉變異多樣。這些新品系的太空花卉大多表現出開花早、花朵數多、花期長、帶有香味、花型、花色新穎等明顯變異。其中:太空矮牽牛變異出13種花色;太空仙客來皺邊,花邊的顏色深淺不同,花期長;太空石竹出現六種花色的變異,花朵數也增加;太空秋石斛變異後可全年開花,帶有香味,花期長;太空春石斛花色分離,花型變小,開花提早;太空蝴蝶蘭葉片邊緣出現皺折,葉子有金邊。也有部分太空花卉發生了功能性的變化,表現出抗病、抗寒和耐熱等特徵。其中:太空酢漿草已全變為色彩艷麗的純紅色,其生長勢好,且抗寒性增強,為北方冬季園林綠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品種;具有吸收有害氣體功能的太空醉蝶花也出現了多種花色,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可以發揮環保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農科太空蔬菜:通過航天育種,農科集團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變類型和具有優良性狀的蔬菜新品種。
太空青椒:呈枝葉粗壯,果大肉厚,免疫力強。單果重350——600克,單季畝產3500——4000千克,最高可達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產20%——30%,經中科院遺傳研究所檢測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維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數減輕55%。
太空黃瓜:藤壯瓜多,瓜體奇大,單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強。特別是雌花開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雖然它的皮厚了點,但瓜肉還是非常清涼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長勢尤為喜人,株高莖粗,果穗增多,比常規番茄增產15%以上,最高可增產23.3%。黑龍江農科院園藝所選育的「宇番一號」,在全國推廣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太空櫻桃番茄」,含糖量高達13%,與柑桔含糖量相當,口感鮮甜,可當水果食用。
深圳太空一號豇豆植株生長旺盛,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已推廣一萬多畝。該品種早熟,莢長約65厘米,肉厚,爽脆,品質好。
太空茄子:較常規茄子種子少含量少,品質好,口感香濃。
D. 什麼是太空花卉
是指普通種子經過太空處理之後,再到地面選育、試種,最終培育而成的花卉新品種。
E. 太空蔬菜和花卉資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太空葫蘆變苦了。。。
F. 關於太空蔬菜的資料
太空蔬菜主要特點 1、 種 子:太空蔬菜種子是將普通蔬菜種子搭載於航天衛星,經過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環境變化,內部結構發生激變,返回地面後,經農業專家多年培育而成。1999年11月21日我國成功發射的「神舟」號飛船亦搭載10多種植物種子飛越太空,中央電視台1套新聞聯播、七套農業新聞節目予以多次報道。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培育太空蔬菜種子。 2、 營 養:太空蔬菜的維生素含量高於普通蔬菜2倍以上,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鐵提高7.3%、鋅提高21.9%、銅提高26.5%、磷提高21.9%、錳提高13.1%、胡蘿卜素提高5.88%。太空番茄可溶性糖含量高於普通番茄25%。太空紫紅薯賴氨酸、銅、錳、鉀、鋅的含量高於一般紅薯3—8倍,尤其是抗癌物質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紅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 3、 口 感:比普通蔬菜更加美味可口,如太空甜椒可直接生吃,味道微甜,清脆爽口。太空紫紅薯生食味甜,水分足,如優質水果,熟食集香、軟、甜於一體,色、香、味俱佳,是城市居民、賓館、飯店的上等保健食品。
G. 太空花的形狀特徵
太空花的花卉種子或種植材料在太空中經過多種輻射線、微重力、磁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部分種子和材料體內發生基因突變。返回地面種植後與常規株系相比表型形狀發生較大變異,主要表現為:
1、提前開花,花期延長或縮短;
2、抗逆性增強,如抗病蟲害、耐寒、抗高溫、高濕、鹽鹼等能力增強;
3、植物長勢粗壯,速生、葉片加厚、葉色濃綠、出現黃綠相間的嵌合體,葉緣常出現不規則的波浪狀捲曲;
4、單一花色分離出多種花色,部分株系出現雄蕊退化和雄性敗育,花型花色呈多樣化變異分離;
5、第一代群體植株長勢較為一致,從第二代起會出現較大的分離現象,表現為植株生長不整齊,花型花色產生較大的分離,是篩選優良變異株系的最好時機。
H. 請問太空植物有哪些呢
自1987年以來,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先後進行了10多次搭載,有1000多個品種的種子和生物材料上天。
由於植物種子體積小,攜帶方便,在選育新品種方面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已進行搭載的有糧食作物類:小麥、水稻、大豆、玉米、綠豆、豌豆、高粱等;蔬菜類:西紅柿、辣椒、黃瓜、甜菜、茄子、蘿卜等;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等;花卉有萬壽菊、雞冠花、三色槿、龍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葯材有黃芪、甘草;樹木種子有油松、白皮鬆及石刁柏,還有草坪種子。
通過太空育種,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變類型和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例如水稻種子經衛星搭載,獲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強、穗型大籽粒飽滿和生育期短的性狀變異。增產20%,單季畝產400--600千克,最高達750千克。蛋白質含量增加8%--20%,氨基酸總含量提高53%。 太空小麥培育出矮桿、早熟、抗倒伏、抗病害、蛋白質含量高的豐產類型。
太空青椒枝葉粗壯,果大肉厚,免疫力強。單果重350--600克,單季畝產3500--4000千克,最高可達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產20%--30%,經中科院遺傳研究所檢測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維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數減輕55%。
太空黃瓜,藤壯瓜多,瓜體奇大,單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強。特別是雌花開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雖然它的皮厚了點,但瓜肉非常清涼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長勢尤為喜人,株高莖粗,果穗增多,比常規番茄增產15%以上,最高可增產23.3%。黑龍江農科院園藝所選育的「宇番一號」,在全國推廣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太空櫻桃番茄」,含糖量高達13%,與柑桔含糖量相當,口感鮮甜,可當水果食用。
太空西瓜的顯著特點是含糖量達1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增多,纖維少,個頭大,吃起來沙甜可口。
太空玉米能結出6-7個「棒子」,可長出5種顏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搭載的雞冠花、麥稈菊、蜀葵、矮牽牛等,都表現出開花多、花色變異、花期長等特點。尤其是粉色的矮牽牛,花朵中出現了紅白相間的條紋。更令人驚奇的是萬壽菊的花期竟延長到6個月以上。
游過太空的大蒜能長到近半斤重,太空蘿卜的幼苗讓害蟲敬而遠之,本來無法雜交的秈稻和粳稻自從周遊過太空後也能雜交了。
如有幫到你 請給好評哦
I. 太空花卉資料
據悉,農科集團獨有的、經宇航員帶上太空的珍稀太空育種材料及由此選育、產生優良變異的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太空產品將在展會精彩亮相。深圳市民有望在展會免費品嘗到深圳人自己研發生產的經專家鑒定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太空螺旋藻」、隨俄羅斯飛船遨遊過太空、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高出3倍的番茄等太空食品。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看到,許多花卉上了太空以後,回來繁衍的第二代、第三代發生明顯變異,顏色和條紋都與原來很大不同。
深圳農科太空作物園是這次巡展的分會場,是由農科集團公司打造的公益性主題公園。園區內栽種展示了利用太空技術改良的茄果、豆類、糧食、蔬菜、花卉和經濟作物等共計20科400多種的農作物,其中包括我國神舟系列飛船搭載過的單果重量超過2000克的大青茄,隨俄羅斯飛船遨遊過太空、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高出3倍的番茄等;還有神舟1號--6號飛船和多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搭載過的太空雞蛋茄、太空辣椒王、太空刀豆、太空水稻、太空甘薯、太空花生、太空黑芝麻、太空醉蝶花、太空一串紅等等。
農科集團自2004年進入太空農業領域以來,成功組織了4次太空搭載。在第20顆、第21顆返回式科學與試驗衛星、「神六」及航天育種衛星上4次共搭載了74種生物材料,目前已擁有太空育種材料100多種,獲得優良太空育種變異材料1000多個,用於生產有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種子種苗品種品系10多個。
相關鏈接: 農科太空螺旋藻:農科集團選育的太空螺旋藻是世界第一代太空螺旋藻新品種,經專家組評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4年9月27日,集團將普通的螺旋藻藻種搭載我國第20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上太空,經過18天的太空遨遊後返回地面。經過技術人員應用新技術經過兩年的精心篩選、培育,選育出了優質的、高產的太空螺旋藻新品種。與原有普通藻種相比,太空藻種的個體粗壯,螺旋個數由原來的3~5個增加到10個以上,有的甚至達到50~80個螺旋;太空螺旋藻的大規模養殖生產率提高了20%以上;主要內含營養物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蛋白質、β-胡蘿卜素、葉綠素、γ-亞麻酸、藻藍蛋白的含量分別達71.56%、0.18%、1.18%、0.71%、14.32%,比普通藻種分別提高了10.8%、38.5%、28.3%、16.4%和4.8%;蛋白質氨基酸評價達0.90。
農科太空花卉:農科集團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空花卉生產單位,已建立起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全方位、一體化太空花卉研發生產體系。集團擁有的太空花卉種質資源及生產規模都居世界首位。目前擁有近30個種類太空花卉,品種涵蓋草本及木本。集團搭載、選育的太空花卉變異多樣。這些新品系的太空花卉大多表現出開花早、花朵數多、花期長、帶有香味、花型、花色新穎等明顯變異。其中:太空矮牽牛變異出13種花色;太空仙客來皺邊,花邊的顏色深淺不同,花期長;太空石竹出現六種花色的變異,花朵數也增加;太空秋石斛變異後可全年開花,帶有香味,花期長;太空春石斛花色分離,花型變小,開花提早;太空蝴蝶蘭葉片邊緣出現皺折,葉子有金邊。也有部分太空花卉發生了功能性的變化,表現出抗病、抗寒和耐熱等特徵。其中:太空酢漿草已全變為色彩艷麗的純紅色,其生長勢好,且抗寒性增強,為北方冬季園林綠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品種;具有吸收有害氣體功能的太空醉蝶花也出現了多種花色,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可以發揮環保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農科太空蔬菜:通過航天育種,農科集團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變類型和具有優良性狀的蔬菜新品種。
太空青椒:呈枝葉粗壯,果大肉厚,免疫力強。單果重350——600克,單季畝產3500——4000千克,最高可達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產20%——30%,經中科院遺傳研究所檢測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維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數減輕55%。
太空黃瓜:藤壯瓜多,瓜體奇大,單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強。特別是雌花開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雖然它的皮厚了點,但瓜肉還是非常清涼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長勢尤為喜人,株高莖粗,果穗增多,比常規番茄增產15%以上,最高可增產23.3%。黑龍江農科院園藝所選育的「宇番一號」,在全國推廣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太空櫻桃番茄」,含糖量高達13%,與柑桔含糖量相當,口感鮮甜,可當水果食用。
深圳太空一號豇豆植株生長旺盛,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已推廣一萬多畝。該品種早熟,莢長約65厘米,肉厚,爽脆,品質好。
太空茄子:較常規茄子種子少含量少,品質好,口感香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