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地膜
A. 農膜和地膜的區別是什麼
80年代以來,農用塑料得以快速發展和普及,為高效農業和集約化農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農用塑料包括農、林、牧、副、漁業用塑料。農用塑料製品種類繁多,本文將介紹農用塑料薄膜與網袋的應用技術。
1.農地膜
塑料地膜能起到增溫護根、防凍、保墒、調節光照、節水、除草以及控制土壤鹽鹼度的作用,進而促進作物早熟,提高作物質量與產量。地膜品種較多,主要有普通無色透明膜、無滴膜、黑色膜、白色膜、紫色膜、綠色膜、藍色膜、紅色膜、紅外膜、轉光膜、雙色膜、銀灰色膜、鋁箔膜、有孔膜、出苗膜、除草膜、保溫膜、可降解膜及耐老化地膜等。地膜已應用於各類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栽培及早稻育秧的地面覆蓋。
1.1各類地膜的特點及使用
無色透明地膜透光性好,膜內溫度高,適用於春秋兩季使用。由於膜內溫度高,用於水稻育秧及茄子、甜椒、西瓜等喜溫作物較好,對於有些作物易導致發病。缺點是膜內形成霧滴會影響透光,故也稱為有滴膜。
無滴膜中含有親水物質,覆蓋後膜內表面水滴連接成水膜而沿膜流下,故稱為流滴膜。此膜透光率高,膜內外溫差大,使用效果較普通無色透明地膜好,膜內濕度也相對較小。
有色地膜以及紅外膜、轉光膜統稱為光效膜。光效膜通過選擇性透過波長及能級的光線而起作用,針對性較強,對不同作物有不同效果。
黑色地膜能防治雜草,但提高地溫較少(僅2~3℃),適用於白菜、萵苣、蘑菇、茶葉、煙草等。
白色地膜可將光反射作物葉子及果實上,有利於光合及催熟作用。綠色膜阻擋紅橙光和藍紫光,可抑制雜草生長和提高某些作物的產量,但因抑制雜草能力不強而使用不多,綠色膜多用於茄子、草莓、瓜類等作物。
雙色膜通過減少透光抑制雜草及得到適宜的地溫,用於西紅柿、草莓、甜椒等作物。
紫色膜能透過紅、藍光並吸收綠光,有利作物生長,如用於菠菜,可提高產量,延長上市期。藍色膜在弱光光照條件下,透光率高,強光照條件下透光率低,故保溫性好,用於水稻育秧、蔬菜、花生、棉花、草莓、馬鈴薯等作物可提高產量與質量。
紅色膜能透過紅光與藍光,能促進黃瓜等作物生長。紅外膜中加有透紅外線助劑,增溫幅度提高20%。
轉光膜中含有轉換劑,將太陽光中的高能短波轉換成低能量級長波及中長波,為作物提供適宜光照條件,促進作物生長及提高產量,由於成本原因,目前在我國轉光膜還未用於地膜,只用作棚膜。
銀灰色膜與鋁箔膜具有較強的光反射作用,能驅翅蚜,能提高地溫,能補充作物及果實背面光照的不足,進而減少病毒危害、提高作物產量,促進果實著色及提高果實糖份。
銀灰色膜適用於黃瓜、西紅柿、西瓜、芹菜、結球萵苣、菠菜、煙草等作物。
鋁箔膜適合高溫季節種蔬菜用,也適用於桃、蘋果、櫻桃等果樹。由於鋁箔膜成本高目前使用較少。
有孔膜上按作物栽培行距排列打有一定直徑的孔,孔徑2~10mm,試驗表明,不同的作物要求的孔徑和孔密度不同。有孔膜一方面能保證供氧,另一方面能促進胚根下伸,此外大孔可增大水份蒸發、降低溫度。出苗膜上按作物行距開出條狀縫,與播種位置一致,苗出土後從縫中鑽出,適用於大蒜、水稻的栽培。
除草膜除黑色地膜外,尚可將除草劑添加於膜中或塗於膜表面,除草劑緩釋到土壤中起除草作用,除草膜目前廣泛應用於甘蔗、玉米、栽培,也可用於花生、甜椒、西紅柿,在煙草、黃瓜上不能用,炎熱天也不能用。
可降解地膜的產生源於消除土壤中地膜殘片造成的「白色污染」。降解地膜有生物降解型、光降解型和光/生物雙降解型三大類,目前降解地膜在各地、各類作物栽培中都有一定數量的應用,但應用不夠普及。降解地膜推廣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價格,二是現有技術水平制約及各地土壤、氣候、光照等條件的不同導致地膜降解時間不能准確控制,而降解地膜技術的成熟與完善仍需經歷相當長的時期。
保溫地膜通過減少長波紅外線透過量而起到保溫效果,在北方及冬季使用較多。
此外尚有可收集透過雨水的滲水地膜,滲水地膜有兩種,一種是具有一定孔密度(打孔)的小孔膜,另一種是具有透過選擇性的微孔膜,微孔膜可通過致孔劑或拉伸致孔,微孔膜有親水性,可透水但不透水蒸氣,微孔膜使用效果較好。使用滲水地膜可減少作物灌溉次數,具有節水效果。
1.2地膜材料與產品
1.2.1地膜材料
近年來我國地膜材料以聚乙烯為主,另有部分聚氯乙烯及乙烯-醋酸乙烯樹脂(EVA)。聚乙烯中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地膜中均有應用,三者由於分子結構不同,材料特性與加工性能及產品性能有較大差異。HDPE分子量高,密度大,結晶度高,因而透光性差,但力學性能好,強度高,加工性較好,易製成微薄膜,使用溫度-30~100℃;HDPE受紫外線影響最明顯,地膜初始強度雖較高,但老化較快,特別是老化後橫向強度很低,無法回收,所以一般不用HDPE做地膜,特別是耐老化地膜不可以使用HDPE。LDPE分子量分布寬,結晶度低,因而透光性好,加工性能好,但力學強度相對較低,使用溫度-40~80℃。LLDPE分子鏈上僅帶有短支鏈,分子量分布窄,結晶度介於LDPE和HDPE之間,力學性能好,透光性較差,加工性能比LDPE差,拉伸性較好,易制備微薄膜,抗刺穿性較好。PE地膜用樹脂的基本要求見表1,不同PE地膜耐老化性比較見表2。依據不同PE的性能及地膜使用情況對比,因地膜對透光性要求比大棚膜低,且地膜從降低成本考慮厚度一般較薄,所以LLDPE最適宜做地膜材料。LDPE也可作為地膜材料,但因耐老化性遠不及LLDPE,如增加厚度則有成本問題,因LDPE有透光性好的優點,故作為在棚膜材料較合適。有的地膜生產企業結合HDPE、LDPE和LLDPE的特點,將LDPE和LLDPE共混或將三者共混生產地膜。HDPE雖不宜用於生產地膜,但由於HDPE易加工成微膜,且膜初始強度較高,一些企業也用來加工地膜,導致地膜殘片無法清除,使「白色污染」加劇,並且常因老化快未能達到某些地區某些作物要求的覆蓋期限導致一些糾紛。表3列出了部分地膜用PE樹脂推薦牌號。
表1PE地膜用樹脂基本要求
表2PE地膜耐老化性比較
表3部分地膜用PE推薦牌號
與PE相比,PVC具有強度高、抗紫外性能好,耐老化、透明性好、保溫性好的優點,是最早的地膜用主要樹脂。由於近年來PVC價格高於PE,且PVC密度大、膜厚,用於地膜已不具備優勢而被淘汰,但由回收PVC製得的黑色和灰色地膜仍有應用。表4為地膜農膜用PVC樹脂主要指標。
EVA薄膜耐沖擊、耐老化、透光性好於PE,保溫性能良好,與無滴劑有較好的相容性,拉伸性好,易制備微膜,但因產量少價格高而使用較少。近年來,EVA作為非PE耐老化地膜的可選材料,預計EVA地膜用量將會逐步增加,但增加速度不會太快,其中主要制約因素是EVA樹脂的價格,而EVA價格的大幅下降主要依賴於EVA生產規模的擴大。EVA地膜用樹脂性能見表5。
聚丙烯(PP)比PE強度高,其加工性能較好,易製得微膜,但結晶度高透光性差,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及螺旋狀晶體導致其分子鏈易氧化斷裂即易老化,故一直未能在地膜上得到應用。最近出於非PE地膜的考慮及PP易老化降解的特點使PP受到重視,PP可降解地膜在國外已有少量研究和試用,在國內華北工學院正在進行此項研究。
表4PVC農膜用樹脂主要指標
表5EVA農膜用樹脂主要指標
1.2.2地膜產品
在各類地膜中,除鋁箔反光膜及黑白雙面地膜為復合膜外,其餘普通地膜及功能地膜均為單層膜.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國內外地膜都在向薄型化方向發展,在我國由於用戶承受能力方面壓力較大,國產地膜厚度較國外的薄.地膜產品標准規范目前只有地膜或農膜等通用標准及近年來形成的可降解地膜試驗標准,其它專用及功能地膜尚未形成統一的標准規范,只在參照普通地膜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特徵項目作為企業地膜產品技術指標。表6為GB4455-84農業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中的主要指標,該標准中膜厚度較厚,主要適用於育秧膜及棚膜,表7GB1375-92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此標准適用於以LDPE、LLDPE、LDPE/LLDPE、LDPE/LLDPE/HDPE為主要樹脂,加少量各類助劑,用吹塑法加工而形成的PE地膜,此標准通用性較強,可用於PE黑白雙面地膜及其它普通地膜和功能地膜.PE地膜尚有標准SG369-84(LDPE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可作為參照。表8給出了軟PVC吹塑農用薄膜(QB1257-91)的主要技術指標,該標准適用於吹塑PVC地膜,棚膜及其它用途的農膜,PVC吹塑地膜,PVC吹塑地膜尚有SG81-75可參照。
表6農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4455-84)
表7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13735-92)
我國的耐老化地膜多以70%的LLDPE(MI=1)與LDPE共混,添加0.2%的復合光穩定劑(含受阻胺類紫外線吸收劑和猝滅劑),地膜厚8μm,初始拉伸力1.3N,使用2個月後拉伸力降為50%,碎片在1m長度以上,可清除性大於80%,易於撿拾回收。地膜老化評價有塑料氙燈光源曝露試驗方法(GB9344)、塑料自然氣候曝露試驗方法及農田曝曬試驗等級評定考核法。
除草地膜對除草劑釋放濃度和釋放期有一定要求,正確的配方應能保證釋放濃度在傷害農作物限值以下,在釋放期間大部分時間內釋放濃度在除草有效濃度之上。顯然內添加式除草地膜易滿足上述要求,從提高相容性延長釋放期考慮,地膜材料以EVA較好,也在PE中添加接枝改性的PE作為相容劑。除草劑常用阿特拉津、除草醚、殺草酚、撲草凈等。
表8軟PVC吹塑農用薄膜(GB1257-91)
有色地膜材料多用PE,也有少量PVC膜,各色顏料一般以色母粒的方式加入。黑白雙面(雙層)地膜經共擠復合吹塑而成。雙色相間帶條膜由兩台擠出機共擠吹塑而成。轉光膜目前產量不大,膜材料均為聚乙烯,轉光劑以轉光劑母料的方式加入,轉光母料用量一般小於5%。
2.棚膜
棚膜覆蓋栽培技術早在50年代末期就已開始應用。棚膜覆蓋栽培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早熟、增產、提高果蔬質量,同時實現了果蔬作物在寒冷季節與地區的種植,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得以普及應用。近年來利用大棚冬季栽培栽培果樹技術正在逐步推廣。此外,棚膜覆蓋用於某些作物栽培,還可起到推遲成熟的作用,如玫瑰類花卉、沙漠地帶的葡萄。
塑料薄膜溫室按其面積大小及高度可分為大棚、中棚、小棚。大棚面積通常為600~1300m2,寬10~15m,長40~60m;中棚面積在600m2以內,長15~30m,寬5~8m;小棚結構通常為扣畦或扣壟式,類似低隧道式,高約0.5m,寬1~1.5m,長15~20m。塑料薄膜溫室按薄膜覆蓋結構形式可分為單層結構式、雙層結構式、雙層膜間充氣式等多種,此外尚有介於地膜與溫室之間的浮膜式及兩邊薄膜保護式溫棚。
單層結構式採用單層薄膜覆蓋,棚膜厚0.08~0.2mm,單層結構式薄膜溫室結構簡單,建造費用低,我國目前大棚中棚多採用此結構。雙層膜棚採用雙層薄膜覆蓋,兩層膜距離一般30~50mm,因而棚內外溫差更大,保溫性更好;薄膜常採用雙層PE膜,也可其中一層採用鍍鋁膜,採用鍍鋁膜可比雙層PE透明膜的熱損失減少65%左右,當需要嗇光照時可捲起上層薄膜。
雙層膜間充氣式大棚採用雙層薄膜,膜間距30~50mm,膜間用鼓風機不停地鼓入空氣,形成動態空氣隔熱層,使大棚保溫效果更好,進一步減少水份凝滴。雙層膜充氣大棚由於需要不間斷充氣,維持費較高,目前在我國較少使用。但由於單層大棚在北方冬季普遍採用草簾苫蓋保溫,存在一些問題,相比之下雙層大棚及雙層充氣大棚在這方面優勢突出,已引起重視。
浮膜覆蓋是一種低成本簡易覆蓋方法,膜不用支架直接覆蓋於作物上,也能起到保溫、防風雨霜凍、防鳥蟲危害、催長早熟、延長種植期的作用。浮膜一般使用一期作物,屬一次性使用,故厚度及性能要求比大棚膜低。膜厚一般0.03~0.05mm,膜材料為降低成本一般用聚乙烯,PE浮膜寬5~10m,長度不限,分為有孔膜和開縫膜。有孔膜孔徑7~8mm,孔密度500、700、1000孔/m2,孔密度視不同作物和氣候條件而定,500孔/m2相當於4%通風;有孔膜開孔目的除通風外,還有消除霧滴和透過雨水的作用。開縫膜覆蓋於作物上,待作物生長到一定高度時,縫隙被撐大張開,作物上部鑽出縫隙,這種膜對土豆等作物有良好的效果,但葉片與膜接觸處會出現焦燒現象。另一類浮膜為無紡布,原料可為PE、PP、PET、PP/PA等,無紡布一般採用厚度0.025~0.12mm(17~20g/m2)規格,幅寬1.5~10m,長度不限;無紡布強度高壽命長,可多次反復使用,在我國使用較少,但近年應用增長較快。
2.1各種功能棚膜的特點與使用
在普通透明棚膜的基礎上,人們開發了許多功能棚膜,進而還有一些功能組合的多功能棚膜,現將單一功能棚膜介紹如下:
長壽棚膜:通過優化通用基礎樹脂、穩定劑等,延長了棚膜的使用壽命。日本的PVC長壽膜可使用2~3年,PET膜可使用10年;法國CdF公司PE膜可使用1~2年;我國PE長壽膜厚度0.05mm(用於中小棚)和0.08mm(用於大棚)膜使用壽命可達1~2年。
無滴膜:比無滴地膜要求高,無滴膜主要依靠親水的無滴劑起作用,無滴劑可內添加於膜材料中,也可外塗於膜表面。另有一類多層共擠出復合棚膜,依靠中間樹脂的低導熱系數起到熱阻作用,使棚膜內外表面能保持較大溫差從而減少棚膜內表面霧滴的形成,此類膜有些也稱為無滴膜。近年來一些無滴膜增加了防霧功能,可有效減少或消除大棚內霧氣,增強作物採光效果。
保溫膜:白天太陽光主要以波長0.3~0.7μm的波長射入薄膜內,使棚內溫度升高,土壤吸收大量熱量,空氣夜間溫度低土壤以長波紅外線(5~10μm)將熱量散發出去,保溫膜的作用就是阻止夜晚遠紅外輻射的透過,以保持棚內溫度。保溫膜有利用紅外熱阻或低導熱系數型(單層或多層共擠復合)以及添加紅外吸收劑型,後者成本低保溫效果好。為提高保溫性能,薄膜應控制在一定厚度。
轉光膜能將紫外光和510~560nm的可見光轉變成作物所需的光如藍光、綠光、紅光等,或能提高棚溫3~5℃,從而加速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質量。各種有色膜可選擇性透過光線,適應於不同作物。選光膜可選擇性地透過某一波段的紫外光,其餘阻隔掉,這樣既不影響棚膜耐老化性能,又可為不同作物提供所需的紫外光段,有利於作物生長和提高品質,此外還可防止病蟲害。
漫散射棚膜適於低緯度地區、氣溫較高季節覆蓋大棚。特點是早晚光照弱時透光率較高,棚內溫度也較高;中午光照強時透光率降低,棚內溫度也較低。此膜能防止高溫季節及中午棚溫過高,有利於棚內溫度穩定,但膜增溫效果較差,不適於覆蓋北方越冬大棚。
反光膜為雙層鍍鋁BOPET膜,幅寬500~1000mm,厚度0.02~0.03mm,對入射光具有鏡面反射效果,在日光溫室冬春果蔬生產及蔬菜育苗時將膜懸掛於栽培畦或苗床北側,反光膜的反光效果可在一定距離內增加光照強度40%,從而提高秧苗素質和提高果蔬前期產量。
2.2棚膜材料與產品
2.2.1PVC棚膜
我國PVC棚膜應用始於60年代,產品有吹塑膜(標准見GB1257-91)和壓延膜(見表9GB/T3830-94)。由於PVC棚膜保溫性好,初始強度高及透光性優於PE膜,過去國內棚膜一直以PVC膜為主。近年來由於考慮PE膜成本低生產方便,加之PVC膜配方工藝復雜、增塑劑毒性及增塑劑遷移吸塵等問題,用量大幅減少,目前國內棚膜以PE膜為主。PVC棚膜國內目前主要在北方地區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世界PVC棚膜占棚膜總量的50%,日本最高達70%以上。日本棚膜均為長壽、高透光、高保溫、無霧滴、無塵、無毒多功能膜,壽命一般在3年以上,有的5~8年,無霧滴期可長達4年。
表9PVC壓延農用薄膜(GB/T3830-94)
我國的PVC棚膜也應向上述方向繼續發展,因PVC膜與PE膜相比尚有耐紫外光老化、極性助劑易加入、功能助劑加入持持效期長等優點,比PE膜易於實現長壽和長效。
PVC棚膜應使用SG2或SG3型PVC樹脂,其它助劑可選用例如主增塑劑DOP,輔增塑劑DOA和環氧大豆油等,紫外線吸收劑UV-9、抗氧劑雙酚A和亞磷酸三苯酯等等。需注意棚膜中不得使用DIBP增塑劑,因已證明DIBP的毒性對農作物有害。無滴劑主要選用聚甘油硬脂酸酯、S-60、S-40等復配。PVC棚膜的減霧需添加特殊減霧劑,防塵功能目前主要靠表面塗防塵層實現,此外添加少量超細無機粉末填料起吸附緩釋作用,可延長無滴持效期及減少增塑劑的遷移量。
2.2.2PE棚膜
國內棚膜近年來以PE膜為主,PE棚膜標准參見表6,部分推薦棚膜料牌號見表10。棚膜可用LDPE、LLDPE或兩者按比例共混後吹塑製得。
表10部分PE棚膜料推薦牌號
依據最佳溫室效應的要求和栽培效益需要,對透明棚膜透光性有如下要求:對波長0.35~3.0μm的太陽光輻射具有高透過性,對波長<0.35μm的紫外線具有高吸收或高阻隔性,對>3μm波長特別是7~11μm波長的遠紅外線具有強阻隔性,以達到促進作物生長、抑製作物徒長和夜間保溫作用。超細高嶺土、滑石粉、硅藻土、絹雲母可作為阻隔遠紅外線的保溫劑,膜中用量1%左右。
由於PE耐老化性較PVC差,故高效穩定劑對PE棚膜的耐老化性尤為重要。應選用聚合型受阻胺光穩定劑,牌號有瑞士產Chimassorb944、492、494,美國氰特公司的3529、3346,Tinuvin622LD、N-30,北京產6921、6922、BW-10LD、GW-540等。添加0.4%BW-10LD和0.1%PL-10的PE棚膜使用壽命可達22個月。主抗氧劑選用受阻胺酚類如Cyanox1970、Irganox245、MarkAO-80等,輔抗氧劑選用用硫代酯類。受阻胺類光穩定劑應避免與抗氧劑264並用。
目前國內外判斷聚合物耐候性優劣的依據是斷裂伸長率保留率和羰基指數,企業選擇農膜用樹脂的主要依據是熔體指數。實踐表明,滿足熔體指數要求的棚膜有時也會出現爆棚,原因是分子量與熔體指數並不是簡單的比例關系,老化性能還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支鏈長短、支鏈數目、結晶度、金屬離子含量等因素有關。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則老化性能較好;長支鏈主要對樹脂的熔體流變性能和熱力學性能產生影響,短支鏈數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樹脂的機械性能和光熱穩定性,支鏈數目越大,分子鏈結構的弱點就越多,高聚物穩定性就越差;金屬離子含量高則樹脂穩定性差。此外農膜中添加滑爽劑、開口劑等低分子助劑對耐候性有一定負作用。
防霧滴劑主要選用硬脂酸多元醇酯、聚氧乙烯類和有機胺類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進行復配,減霧劑選用含氟、硅、硼的表面活性劑如日本理研(株)AF-18(用量0.1%)。由於PE非極性,與防霧滴劑相容性差,造成PE無滴膜持效期短,並且防霧滴劑的添加量一般不超過1~1.7%,用量太多膜透光性下降,為提高持效期可同時添加超細高嶺土和滑石粉作為吸附劑和緩釋劑。此外不同樹脂的流滴不同,LDPE流滴性好於LLDPE。
保溫劑、轉光劑在各種棚膜中通用。轉光劑主要有無機和有機配位體兩類;無機轉光劑可使溫室蔬菜產量提高,使蔬菜早熟5~20天;有機轉光劑與樹脂相容性好,發射強度高,比無機轉光劑效果好。
2.2.3EVA棚膜
EVA棚膜集中了PVC膜與PVC膜的優點,因而近年來發展很快。EVA棚膜發展重點是多功能三層復合棚膜,由共擠吹塑工藝製得。EVA膜所用各類功能助劑與PE棚膜完全相同。由於EVA結晶度低且極性較強,與防霧滴劑相容性好;與PE無滴膜相比,EVA無滴膜中可添加更多的防霧滴劑(3~3.5%),且流滴持效期長可達6個月。我國EVA無滴膜研究應用時間不長,但技術水平與國外相當,國外EVA無滴棚膜流滴持效期為1~2年,這只是因其膜厚且棚內採用微滴灌技術。
共擠三層復合多功能棚膜的生產須注意幾個要點:為延長流滴持效期,中內層或三層均應添加防霧劑,添加量以中層>內層>外層為宜;無機物保溫-緩釋劑在三層中均應添加,添加量以中層>內層>外層為宜;抗老化劑外層用量最大,以外層=內層>中層或外層>中層>內層。例如LDPE(外)/EVA(中)/EVA(內)三層膜,以外、中、內順序,抗老化劑用量為0.5、0.45、0.40%,防霧滴劑用量為0.8、1.9、1.7%,保溫-緩釋劑用量0.6、1.3、1.4%。
2.2.4茂金屬聚乙烯(m-PE)棚膜
m-PE有很多優點,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窄,短支鏈且支鏈少,低密度、高純度、高透光、耐沖擊、耐刺穿,近年來已用於農膜。國內目前正開始研製m-PE棚膜。由於m-PE分子量分布窄加工困難,可加入10%左右LDPE與之共混,以改善加工性。m-PE還可添加於LDPE中以改善LDPE棚膜抗沖擊抗刺穿及透光性能。
2.2.5其它棚膜
PET棚膜與上述棚膜相比強度更高、透光性更好、壽命更長、流滴持效期更長。日本PET多功能棚膜使用壽命長達10年,10年無霧滴。PET棚膜在美國和日本發展較快應用較多,在我國目前還未應用,但PET膜的優越性能已受到關注,今後幾年會有一定發展。
PC棚膜和PTFE棚膜比PET膜壽命更長,但因成本問題目前在國外用量也較少。
由PE扁絲編織後復合(單面或雙面)PE膜而成的PE編織復合棚膜是近年來開發出的新產品,該膜強度高,壽命比普通PE棚膜高一倍。由於該膜透光性相對較差,故此類膜的功能應向無滴、保溫、反光等方向發展。
在溫室大棚中飼養禽畜及進行水產養殖在國內外已有許多應用,甚至可在大棚中養蠶,大棚養殖對於促進禽畜水產品生長(特別是冬春季)增加產出效果顯著。棚膜一般可用PE無滴膜,也可用長壽膜。
3.農網
採用HDPE、PP、PA、PVDC等單絲經定向拉伸獲得高強度絲,紡織成網。也可直接由旋轉機頭擠出成網。農網已應用於農業包裝、蔬菜運輸、漁網、水產養殖、牲畜飼養、植物保護和作物的收集等方面,以下介紹一些主要品種。
3.1防蟲網
HDPE網或抗紫外線的PP網,加有防老化劑,是一種新型農用覆蓋材料。採用防蟲網全封閉栽培,可有效防止害蟲入侵,從而實現蔬菜生產基本不用農葯,防蟲網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防蟲網的網眼密度以22目為宜,網眼密度太小防蟲效果降低,太大則通風不暢易造成爛菜。防蟲網幅寬一般3~4m。
3.2遮陽網
HDPE網,加有光穩定劑等助劑,有黑色網和銀灰色網兩種。遮陽網可為作物提供遮蔽陽光的生長條件,使用後透光率可降至25~40%,可起到調溫、增濕、防暴雨、防冰雹及鳥害的作用。銀灰色網增溫效果略好於黑色網。網寬度一般2~4m,長50~100m,2mm網格可濾除50%的直射陽光。目前國內年用網量1.6億平方米,售價0.5~1.0元/平方米。為適應浮動覆蓋的要求,應開發寬幅遮陽網。
3.3遮蔭網
遮蔭網用於控制日照時間而不形成膜下熱量的積累和室內溫度的上升,作為具有反光、遮蔭、保溫功能的覆蓋材料或溫室內保溫幕使用。遮蔭網通常為鋁塑編織網,其中鋁絲條起反光作用。國外產品多數為鋁箔條與透明PE扁絲混編網,由於鋁的反光作用,在夏天可減少溫室內溫度及地表溫度的上升,冬天和夜間可減少溫室內熱量散失,此網使用壽命可達10年,但此網成本太高,我國還沒有此產品。目前國內上海長征塑料編織廠生產出PE鍍鋁膜條與PE條編織網,成本較低,力學性能與耐老化性能達到國外Al/PE編織網產品性能。
3.4風障
風障可為網片或柵條狀或條狀薄膜,一般用PE,顏色多為黑色或綠色,寬度2m以內,長度不限,網片孔徑可為φ4、φ6mm,孔徑4mm時開孔面積35%,孔徑6mm時開孔面積50%,網孔也可為其它多邊形。風障可為作物及大棚提供減弱強風的保護作用。
3.5漁網
依據漁網種類不同,魚網材料可用PE、PP、PVDC、PET、PVDC、PA和EVA。PVC是我國拖網用主要材料,因PE網耐低溫性、抗磨性和抗撕裂性優良,適應拖網使用要求,PE網單絲生產時在270~290℃下拉伸,拉絲後於90~100℃熱水槽中進行8~10倍的拉伸。圍網採用PVDC網,因其密度大可下沉。刺網採用PA網可滿足強度和彈性要求。PP網密度小可浮於水中,適用於定置網和刺網。
3.6其它
在各類水產品的網箱養殖及禽畜養殖中,塑料網已被廣泛使用,養殖網通常為編織網,材料一般為PE,也有採用PET和PA。
近年來在蔬菜運輸過程中,塑料網袋用量很大,網袋材料為PE、PP或PVC,因網袋強度要求高,故均為扁絲編織網。出於成本考慮,這些網用原料多數為回收廢塑料。
用直徑3mm的PP繩編織成30×30mm網眼的網片作為網壩,可起到保護河道邊灘、沖刷航槽及泄洪效果,在我國水利工程中早有採用。
近年來在大棚中立體種植西瓜,採用塑料網袋吊掛西瓜。採用防蟲網袋保護葡萄免受蟲害。
B. 地膜覆蓋對土壤中養分狀態具有哪些影響
防養分流失,地膜覆蓋後,土壤溫濕度適宜,通透性好,土壤最高溫度可達30℃以上,因此,土壤微生物增加,活性增強,可加速有機質分解和轉化,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土壤中有效養分增加,一般可節省肥料用量1/3左右。由於地膜的阻隔,可防止土壤中氮素的揮發,防止雨水沖刷而造成的淋溶流失,起到保肥作用。增產增收 地面蓋膜後,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得到改善,為蔬菜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能加速作物生長發育過程和根系發達,如可使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比露地提早5~10天採收;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收獲。覆蓋地膜雖然增加了購地膜的成本和人工,但由於覆蓋地膜後減少了追肥,不需要中耕和除草,減少田間管理用工,提早上市佔有價格優勢,早期平均比露地栽培的產量增加50%以上,所以地膜覆蓋所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購地膜的投入。
C. 花草養殖
現在給你一個綜合性的養花技能知識:(由於答案字數較多,可分兩次回答) 種 植 種植包括移植與定植。其方法是一樣的,定植是種後不再移動,而移植則是在定植前的一種栽培措施,為植物改變種植距離,以適應其生長需要。 1.移槽 移植是為了擴大各類規格的苗株的株行距,使幼苗獲得足夠的營養、光照與空氣,同時在移植時切斷了幼苗的主根,可使苗株產生更多的側根,形成發達的根系,有利其生長。 移植之前,播種的幼苗一般要間枝疏苗,除去過密、瘦弱或有病的小苗。也可將疏下來的幼苗,另行栽植。地栽苗在4~5片真時時作第一次移植。盆播的幼苗,常在出現1~2片真葉時就開始移植。移植的株行距視苗的大小、苗的生長速度及移植後的留床期而定。助苗移植苗床的准備與播種苗床基本相同。移植時的土壤要干濕得當,一般要在土干時移植,但土壤過分乾燥時,易使幼苗萎蔫,應在種植的前一天在畦頭上澆水,待上粒吸水漲於後不粘手時移檀。土濕時,不僅不便操作,且在種桓後土壤板結,不利幼苗生長。移植時不要壓上過緊,以免恨部受傷,待澆水時土粒隨水下沉,就可和根系密接。移植以無風陰天為好,如果天氣晴朗、光強、炎熱,宜在傍晚移植。移植前,要分清品種,避免混雜。挖苗時切斷主根,不傷根須,盡可能帶護根上移植。挖苗與種植要配合,隨挖隨種。如果風大,蒸發強烈,挖起幼茁要覆蓋遮蔭。移植穴要稍大,使根舒暢伸展。種植深度要與原種植深度一致,或再深1 ~2公分。過淺易倒伏;過深則發育不好,種植後要立即充分澆水,並復澆一次,保證足量。天旱時,要邊種邊澆水。夏季移植初期要遮蔭,以減低蒸發避免萎蔫。 2. 定植 定植包括將移植後的大苗、盆栽苗、經過貯藏的球根以及宿根花卉、本本花卉,種植於不再移動的地方。定植前,要根據植物的需要,改良土壤結構,調整酸鹼度,改良排水條件,一般植物都需要肥沃、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肥料可在整地時拌入或在挖穴後施入穴底。定植時所採用的株間距離,應根據花卉植株成年時的大小,或配植要求而定。挖苗,一般應帶護根土,土壤太濕或太幹部不宜挖苗,帶土多少視根系大小而定。落時樹種在休眠期種植不必帶土。常綠花木及移栽不易的種類一定要帶完整的泥團,並要用草繩把泥團紮好。定植時要開穴,穴應較侍種苗的根系或泥團較大較深,將苗莖基提近土面,扶正入穴。然後將穴周土壤鏟入穴內約2/3時, 抖動苗株使土粒和根系密接,然後在根系外圍壓緊土壤,最後用鬆土填平土穴使其與地面相平而略凹。種後立即澆水2次。草花苗種植後,次日要復澆水。球根花卉種植初期一般不需澆水,如果過於乾旱,則應澆一次透水。大株的宿根花卉和本本花卉定植時要結合進行恨部修剪,傷根、爛根和枯根都要剪去。大樹苗定植後,還要設立支柱,或在三對角設置繩索牽引,防止傾倒。 盆栽 盆栽花卉可以視庭院綠化和室內需要而隨意移動。但因生長受到花盆的制約,需要比較精細的養護管理。 1.盆內移植 幼小的盆播苗,有時要在播種盆里進行第一次移植,直徑30厘米的播種盆,可移苗60株左右。介質和播種培養土相似。如播種苗過於擁擠,一般在出現:片真葉時移植,或在子葉展開後即行移植。苗間距離1~2公分。用尖頭的竹筷挖苗,再用它插穴,植苗於穴中。種植深度應適當,以不埋沒子葉和生長點為度,然後用細噴霧器噴水,或用盆底吸水法,直至花盆內的土壤全部濕透後取出,放半陰處。用吸水法前,應將盆底孔墊好,介質壓緊,否則浸水時,介質會松動,自盆孔中溢出。 2.上盆 (1)准備工作室 工作室內要有操作台,有一定存放培養土和花盆的架子, 有運輸盆花的車子,這樣 可以提高工效。還要事先准備好墊盆底排水孔的碎盆片。 (2)操作 ①墊盆:把碎盆片(至少3片)覆蓋在排水孔上,使凹面向下,要求既擋住排水孔,又使泥土不致堵塞排水孔,盆內水分能緩緩排出。在使用吸水邊或類似的盆底吸水灌溉法時,盆底了、不用墊沒,而只要在盆底先放一層既能吸水,又能防止土溢出的材料,如水苔等。 ②上盆過程:在墊好瓦片的盆中,先加入粗粒介質,以保證排水通暢,然後一千持苗,扶正植株,立於盆的中央並掌握種植深度;另一手加培養介質,填滿根周圍的空隙,直至滿盆。種植的深度應適合幼苗的大小。然後振動花盆,並用手指壓緊介質,使介質面低於盆邊1~2公分。上盆後,要立即澆足水,使達到水從底孔排出的程度,侍水被吸干後,再澆水一次。初上盆的苗要遮蔭,一般需3~7大後,方可恢復生長。 3、翻盆 翻盆是將盆花由小盆換大盆,但也有隻換土而不換盆的。換盆方法與上盆相同。 (1)盆栽植物需要翻盆的情況 ①花苗長大,須根已穿出排水孔。 ②植株經過休眠,在恢復生長前要翻盆,更換新土,清理腐根。 ③苗已過於長大,需要分株。 ④盆栽已有2~3年,需要更換培養土。 (2)倒盆 倒盆是把花苗由原來花盆中倒出來。倒盆之前不要澆水,使盆土適當乾燥,這樣泥團容易完整倒出。倒時,一手托盆,一手握拳,輕敲盆邊,使泥團自行脫出。如系大盆,可將盆側倒放在木塊上,輕敲花盆邊部,使泥團松動後,用手托住泥團,再行脫出。如系大缸,則需兩人操作,先用竹簽將盆邊泥土挖出,然後再倒盆;倒盆時要扶好植株,免遭泥團壓壞。 (3)泥團處理 將植株泥團剝去一些上面、周邊的土壤以及盆底的碎盆片,剪去過長的及傷病的根,再上盆。如果盆邊充滿新生的白根,可以完整地換入大花盆。多年盆栽的大苗,根系錯綜盤結,常需用竹簽將根系間的泥土剔除,然後換土上盆。某些珍貴的具肉質根的種類,如蘭花、牡丹、君子蘭等,倒盆後應先將根清洗、陰干,再行上盆。擺盆的地方如在露地苗床,應鋪上黑色塑料薄膜,可防雜草滋生、蚯蚓鑽入排水孔和排水孔被地面泥土堵塞。 中耕與除草 中耕是在花卉生長期間疏鬆植株根際土壤的工作。通過中耕可切斷土壤表面的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可使表土中孔隙增加,多含空氣;並可促進土壤中養分分解,有利於根對水分、養分的利用。在陣雨或大量灌水後以及土壤板結時,應予中耕。在苗株基部應淺耕,株行距中可略深。香石竹等淺根植物為避免中耕時切斷根系,一般不中耕;植株長大被覆土面後也不中耕。對不中耕的土面可以覆蓋被覆物,如樹皮、碎稻麥草等,也可起中耕的作用。除草的目的是除去田間雜草,不使與種苗爭奪水分、養分和陽光。雜草往往還是病蟲害的寄主。因此一定要徹底清除,以保證花卉的健康。除草要除早除凈,不要等到成災時再動手,特別要在結子前除清,以免造成草荒,除草方式有多種,可用手鋤和機械耕等。近年多施用化學除草劑,如使用得當,可省工、省時。但要注意安全,根據作物的種類正確使用適合的除草劑,對使用的濃度、方法和用葯量,要根據說明書。 1.除草劑的類型: 大致分四類: (1)滅生性的: 對所有植物不加區別,全部殺死。如五氯酚鈉、百草枯。 (2)選擇性的: 對雜草作有選擇的殺死,對作物的影響則也不盡相同,如2,4一D 脂。 (3)內吸性的: 這種除草劑可通過草的莖、葉或通過根部吸收到植物體內,起到破壞內部結構、破壞生理平衡的作用,從而使植物死亡。由莖、葉吸收的,如草甘磷。通過根部吸收的,如西馬津。 (4)觸殺性的: 除草劑只殺死直接接觸的植物部分,對未接觸的部分無效。如除草醚。 2.常見的化學除草劑 (1)除草醚: 可濕性粉劑。滅生性觸殺除草劑,在有陽光、溫度高、土壤濕潤的條件下,效果顯著;在20C以下的溫度中,葯效差。殺死種子繁殖的幼草效果好,對長大成苗的草,葯效很小。殘效期20~40天。 (2)草枯醚: 20%乳劑,滅生性觸殺除草劑。在陽光下,葯效反應迅速,受溫度影響小。可殺死多種初萌發雜草,但對長大的雜草葯效差,常在雜草萌發前或萌發期作土壤處理,殘效期20~30天。 (3)五氯酚鈉: 分粉劑與顆粒劑。滅生性觸殺除草劑。殺死初萌發的雜草效果大,對宿根性和已長大的雜草效果差。殘效期3~7天。 (4)撲草凈: 50%可濕性粉劑。高效內吸除草劑。殺草范圍廣,葯效持續期長。常在種植前作土壤處理,在幼苗出土期使用也可以。春季盆栽地區在擺盆前使用,有效期長達60大以上。 (5)滅草隆: 25%可濕性粉劑。滅生性內吸除草劑,也有一定的觸殺作用,殺草范圍廣,除一年生草外,對多年生深根性草也有效,一般作土壤處理。 (6)敵草隆: 25%可濕性粉劑。根部內吸除草劑。莖時吸收少,殺草范圍廣,在雜草萌發期作上壤處理。殘效期50~70天。 (7)綠麥隆: 25%可濕性粉劑。根部內吸除草劑,也有時面觸殺作用,用葯後不影響發芽,但雜草長到一定的時候,因光合作用被破壞而死亡。 (8)2,4 一D: 右高度選擇性的內吸除草劑。在雜草萌發時做土壤處理,效果最好,做莖葉噴射理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殺死雙子葉植物的作用強,對單子葉植物無效。適於在種植 單子時植物的草坪上使用。 (9)草甘膦,又名鎮草寧: 為10~16%的黑渴色液體,滅生性內吸廣譜除草劑,可殺死多年生雜草。使用時噴射莖葉。 (10)百草枯: 5- 20%水溶液劑。滅生性觸殺除草劑。對殺死一年生植物的效果好,對多年生深根性的雜草,只能殺死其綠色部分,抑制其生長。 (11)茅草枯,又名達拉朋: 87%可濕性粉劑。內吸性除草劑,可作土壤處理,也可作莖、葉噴霧。對單於時植物效果好,對雙於葉植物效果差。與撲草凈、除草醚等混合使用,可擴大殺草范圍,提高殺草效果,延長葯效持續時間。 (12)西瑪津: 50%可濕性粉劑。高度選擇性的內吸除草劑。宜作土壤處理。葯效反應慢,殺草范圍廣。對殺一年生雜草效果好,對多年生深根性雜草效果差,但使用葯劑量大時,也能使之死亡。殘效朗很長。 整 形 1.摘心 摘心是指摘除正在生長中的嫩枝頂端。可促使側枝萌發,增加開花枝數,使植株矮化,株形圓整,開花整齊;也有抑制生長、推遲開花的作用。 2.修剪 枝條堅硬的木本花卉,需要用工具把枝條剪除或截短的叫修剪。分疏刪修剪與短截修剪兩種。疏刪修剪只剪除病枝、蟲枝、重疊枝、過密枝、細弱枝、徒長枝,以使植株內部通風透光,枝條分布均勻,養分集中使用在有效枝條上,促進生長與開花。短截修剪是剪短大部分枝條,保持一定樹姿,並促使新枝發生。對當年新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可於休眠期中臨近枝條基部處短截,以降低次年新枝的起點,使植株矮化;這種修剪也叫回頭。對二年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因其花芽在前一年形成,故修剪應緊接開花之後進行,以使其及早萌發新枝,為次年開花作準備。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如在花謝後立即修剪,可能再次開花。修剪時,要注意留芽的方向,當需要新枝向上生長時,留內側芽;要新枝向外開展時,留外側芽。剪口為一斜面,要平滑,留下的芽應在剪口對方,剪口高於所留芽1公分,不宜過高或過低。如剪去整根枝條,應貼近分叉處,勿留殘樁。 3.摘時、摘花與摘果 摘葉是摘除生長已老化、徒耗養分的時片,及影響花芽光照的葉片。有的花卉經過休眠後,葉片雜亂無章,葉的大小不整齊,葉柄長短也很懸殊,因此需要整理,摘除不相稱的時片。 摘花一是摘除殘花。如杜鵑開花之後,殘花久存不落,而影響嫩芽及嫩枝的生長,需要摘除;二是摘除生長過多以及殘缺僵化等不美的花朵。 摘果是摘除不需要的小果。 4.剝芽與剝蕾 剝芽是將枝條上部發生的幼小側芽於基部剝除。其目的是減少過多的側枝,以免阻礙通風透光,養分分散;使留下的枝條生長茁壯,提高開花的質量。剝蕾是在花蕾形成後,為保證主蕾開花的營養,而剝除測蕾,以提高開花質量,有時為了調整開花速度,使全株花朵整齊開放,就分幾次剝蕾,花蕾小的枝條早剝側蕾,花 蕾大的晚剝蕾,最後使每枝枝條上的花蕾大小相似,開花大小也近似。 5.支縛 某些盆花或地栽切花花卉莖干柔軟,易於彎曲或倒伏;或莖干細長質脆,容易被風吹折;因此在生長期間需要給予支撐,即進行支縛。支撐的材料用細竹、竹簽或硬塑料棒,結扎材料用棕線、棕絲或尼龍絲。支縛的方法有三: (1 )每枝設立一個支柱,將枝條縛於支往上,為避免支柱磨損花枝,要將植株莖桿與支柱分開綁扎。 (2)用3~4根支柱,分插在植株周圍,然後用綁扎材料在植株外圍將每根支柱連 紮成一圈,使植株居於中央。 (3)在栽培畦的兩頭安支住,畦的兩邊設立縱向竹竿,然後用梆扎材料組成縱橫網路,網孔約10~15公分,使植物枝條在自然生長中伸出網孔;待網上校長25~30公分時,再增加一層,一般需3層。多用於切花栽培。 也可用預制的尼龍網代替,隨其生長增至4~5層。此法工作時更為省工。 6.造型 根據花卉特性,運用各種手法,利用框架,使植株按預期設想形成各種幾何形圖案或人獸形態等。多用於盆栽花卉,或常綠小時木本植物。 植物的生長調節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分植物內部產生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類似激素活性的化學物質。只要有微量的這種物質存在,就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到促進或抑制的作用,但用量過大也會引起傷害作用,這種物質的發現,給園藝工作者提供了一種控制植物生長發育的新方法。 1 .種類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大致可分為六類,即: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和生長延緩劑等。 (1 )注長素 生長素是最早發現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廣,比較集中在生長旺盛的組織中,花卉上常用的是類似生長素的化合物,有蔡乙酸、吼跺乙酸、吼噪丁酸、2,4-D2、4、5一T等。它對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刺激形成層活動,新根的形成,誘導單性結果及果實發育等。 (2)赤黴素 赤黴素存在於植物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種於、胚等幼嫩組織中。從種類很多,現在已經能通過發酵人工生產。使用最多的為赤霉酸GA3。赤黴素的作用是促進植物的節間伸長,解除種子、塊莖、芽的休眠。可部分代替低溫與長日照的作用,促進長日照植物和二年生植物開花,能誘導單性結果及抑制衰老等。對新梢生長影響大,對根的作用緩慢。 (3)細胞分裂素 細胞分裂素,包括天然的激動素和多種人工合成的同類物質。天然的激動素存在於芋尖、根尖、未成熟的種子、萌發中的種子和生長的果實中。花卉常用的細胞分裂素有6苄氨基嘌呤、、玉米素、激動素等,其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細胞體擴大,使芽分化,解除頂端優勢,促進側芽生長,抑制衰老等,對種子和芽,有打破休眠、促使萌發的作用。 (4)脫落酸 脫落酸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體中。各種幼嫩的和老的器官及組織中都含有脫落酸,但不同器官和不同發育階段含量不同,在將要脫落或進入休眠的器官或組織中含量較高。脫落酸的作用與短日照近似,可刺激一些短日照植物物開花,抑制或停止一些長日照植物開花,影響塊莖形成,促進葉子衰老和休眠。 (5)乙烯 乙烯廣T2#在於多種植物組織中,正在成熟的果實中含量最高。其他器官如花、葉、莖、根、種子都產生乙烯。燃燒也產生乙烯。乙烯能促進果實變色成熟,能促使落葉和衰老,抑制器官伸長,促進某些植物開花,促使某些植物性別轉化,多分化雌花,也能抑制某些花不分化。乙烯在常溫中是一種氣體,應用受到限制。60年代製成了乙烯利,它為酸性液體,噴灑後在酸性降低時,釋放乙烯氣體。它的產生推進了乙烯在植物生長發育上的應用,可用它灌注株心,土壤澆灌,葉面噴灑。 (6)生長延緩劑 生長延緩劑有限制莖的伸仇抑制植株頂端生長優勢,促生分生側枝的作用。花卉使用的種類有季銨(AmO一1618)、矮壯素(ccc)、琥珀酚胺酸(B9)、馬來醚(MH)等。 2.應用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花卉上的應用研究進展很快,但它有兩重性,用得適當,可提高花卉質量、節約成本,快速地起到一般養護措施所起不至棚作用,促進花卉生產的發展:但若用得不適當,貝燴起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時對採用的種類、膿度、植物品種、在植株上的應用部位、使用量以及當時的環境條件(如溫度、光照等)都要嚴加註意。它多作粉劑或溶液使用,粉劑可噴、撒、蘸、塗。液體可根部澆灌、局部浸漬、點塗以及莖、葉噴霧等。 植物生長物質在花卉上的應用: (1)促進扦插生根 吲哚丁酸的效果明顯,低濃度的2,4-D也有作用。在使用後能促進杜鵑、茶花、茶梅、桂花、含笑、米蘭、玉蘭、葉子花、紫蔽與香石竹生根,對壓條也有同樣效果。葯劑的使用方法有三:①浸漬法:容易生根的種類使用較低的濃度,不易生根的種類使用濃度略高的。一般用50一100PPm浸漬插條基部, 時間約12-24小時。②快浸法:吲哚丁酸為500一1000ppm,浸漬插條基部5~7秒鍾。③粉劑使用:將化合物加入滑石粉,葯量為0.1~0.3%。用時先潤濕插枝基部,然後蘸粉或噴粉。 (2)促進種子發芽 假檳榔種子用100ppm的赤黴素浸泡24小時,可提前發芽。仙客來(兔子花)、黃蘭花、矮牽牛、報春花在上述葯液中處理也能提早發芽。鳶尾在於燥貯藏前用乙烯利浸種,可使發芽整齊。 (3)促進主長,增強空長勢,防止衰老 橡皮樹經100ppm萘乙酸處埋促使生根後,再用500ppm萘乙酸調成泥漿,蘸塗在根上,然後上盆,生長會顯著加速。倒掛金鍾在扦插生根後,用赤黴素噴灑也會加速長大。 (4)使檀株矮化,增加分枝,花朵密集,株形美觀。可使菊花、一品紅、木英蓉、木槿、瓜葉菊、天竺葵的植株矮化,增加側枝,產生一個密集、圓整的形體,其用量fb1000~3000PPmO非洲紫羅蘭在KT激動素一浸24小時,其葉柄可生大量不定芽;用1 %BA塗蘭花根,可促使生不定芽,用在秋海棠小塊時片扦插上,可使葉邊生出很多不定芽。一品紅用500ppm噴灑,其分枝增多,效果和摘心一樣。此外,在經過三C處理後,莖明顯縮短的尚有攣菊、雞冠、彩葉草、香石竹、千日紅、綉球、玻璃翠等。使用B9後植株明顯縮短的有波斯菊、萬壽菊、百日草、菊花等。 (5)控制休眠 20ppm的脫落酸可使本本植物落葉休眠並提高抗寒力。500~1000ppm赤黴素塗在牡丹、芍葯的休眠芽上,幾天就萌發生長。100~200叩m赤黴素浸晚香玉的休眠球根,可促使發芽。 (6)降低呼吸、延長花的壽命 用6BA浸菊花、石竹、天門冬,可降低植物呼吸率,起保鮮作用。用10ppm赤黴素在天竺葵幼小時噴灑,可增加開花時間2周。紅鶴芋在一定溫度下浸在含有細胞分裂素的溶液中,可降低運輸中的損害,增強抗寒性。 (7) 花卉組織牆養中的作用 這些化學物質在組培器官形成中起著重要的調整作用。影響最大的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器官形成受兩者比例的控制,生長素濃度大時,有利根的形成;細胞分裂素較離時,可促進芽的形成。 (8)其他 調節花的分化發育,控制花期及促進花梗伸長,促進開花等方面,已在「花期控制」中敘述。化學除草,見「中耕除草」部分。 環境調節 根據各種花卉的不同需要,為之創造適合其生長的環境,非常重要。 1.溫度的調節 植物不僅需要一定的氣溫,栽培床的地溫和繁殖床的底溫,對根部的影響往往更為重要。一般地溫應高於氣溫,日溫應高於夜溫,否則植物生長不良。溫度調節分加溫和降溫。 (1 )加溫 ①田問擋寒,在種植地的北面或西北面設風障防寒。風障的高低,前檐多為2.5~3.5米高,視所保護植物的高度而異,前後檐為60·角,使日光可以射人。②覆蓋:使用較多的是地膜覆蓋。地膜膜薄,成本低,直接平鋪在種苗的地面上,苗可穿出薄膜生長。在冬季,晴天可增加7℃,陰天5℃,雨天4℃。另一種是搭一個1 米多高的拱形棚,用竹條或鋼筋作支架,上面用塑料薄膜覆蓋。為增加防寒及防風,在薄膜之上也有增加草簾或蘆簾覆蓋的。③大棚或溫室防寒:覆蓋薄膜的大棚,規模較大,人可在室內操作,在不用時可以拆卸。溫室有覆蓋塑料的,也有覆蓋玻璃的,它固定不動,全年使用。④溫室加溫:溫室的溫度在不符應用時,常用覆蓋與加溫方法提高室內溫度。覆蓋塑料薄膜或保溫毯,可保存室內溫度。加溫的方法有煙道方。溫、熱水力。溫、蒸氣加溫、電熱加溫、紅外線加溫等。 (2)降溫 冬季加溫防寒固然重要,但夏季的降溫措施也是不可少的。仙客來、球根海棠、倒掛金鍾在上海生長不好,都是因為夏季溫度太高所致。簡便的辦法是在室外空氣流通處設蔭棚,上面遮蔭,地面噴水。溫室內較好的降溫方法是利用水牆,蒸發降溫。 2、光線的調節 人工調節光照的方法有補光和遮蔭兩種: (1)補光 光照的最低限度要在光的補償點以上,否則花卉就不能生存。增加光照的辦法是用燈光。1400瓦的電燈在距離植物2米處產生的照度與日光相同。如果把照射距離縮短,則使用的光照強度可按其與植物距離平方的反比規律來降低。為節約起見,也可用100~300瓦的白色熒光燈,同樣能達到一定的光照條件,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這種光源接近植物時,不會燒傷植物。白熾光只有10~12%是作為光能使用的,餘下的是熱能;距離植物近的時候,植物有可能被燒傷。近年製成的植物生物燈更適於給植物補加光照。增加日照長度要用白熾燈,在半夜開燈,用來阻止植物在過長的黑暗期中形成花芽。白熾光具有長波的紅光,在中斷黑暗期上最為有效。一般從夜間20~2時加光,它能破壞植物在暗期刺激開花物質的積累。熒光燈沒有長波的紅光去阻止花芽形成,不能使用。 (2)遮光 遮光用蘆簾、遮蔭紗,或在陰處置放。種植遮蔭樹,也有效果。為縮短日照長度而遮光,可用黑布、黑紙、黑塑料膜等材料,造成密不透光的環境。遮光材料及遮光時間的選擇要考慮當時的氣溫,如在遮光時溫度過高,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遮光時間要和黑夜連接,即在日出之前或日沒之前開始,以使花卉在長夜中分 化花芽。
D. 花卉土壤溫度的調節方法是什麼
春季為了在宅旁早定植花卉增加觀賞效果,可先做好定植畦,或起壟,然後覆蓋塑料地膜,能有效地提高地溫,又能促進花卉的生長發育。如果春季在宅旁育苗,可用電熱加溫線鋪設電熱溫床。
室內育苗時,為了提高花盆裡的土壤溫度,可把花盆放在暖氣上或旁邊。
擺放在窗檯上的花盆,當外界氣溫很低時,窗檯涼,直接影響花盆裡的土壤溫度,可在花盆下面墊上聚苯板,聚苯板隔涼效果非常好,您可收集各種家電包裝用的聚苯板。
E. 種花卉的用透明膜容易灼傷,現在都說用散射光薄膜,哪種散射光薄膜比較好啊
灼傷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高溫導致花卉受害。可以用遮陽網來解決這個問題。
散射光膜,能達到光照充分的好處,有利於植物生長和花色均勻一些的效果。
F. 地膜為什麼會變脆
地膜變脆是因為經過了長時間日照的關系,長時間的被太陽照射,容易把地膜中的結構組織破壞,很容易造成破裂的。
G. 為什麼花卉大棚多用透明塑料薄膜,而不是玻璃
花卉大棚多用透明塑料薄膜,而不是玻璃的原因如下:
1、塑料薄膜成本版較低權,玻璃溫室成本太高。
塑料溫室大棚經濟實用,造價低,可以根據生產種植的需要進行選擇。用塑料薄膜可更好追求利潤最大化。
玻璃溫室骨架一般是由鍍鋅鋼管,或者鋁合金輕型鋼材構成的,在設施栽培種的過程中,其使用壽命是最長的,但成本卻很昂貴。一般花卉如果不是特殊的名貴花卉,是不會用到玻璃溫室的。
2、對於玻璃溫室,我國的氣候適應性差。從我國的發展整體情況來看,我國的氣候適應性是比較差的,一般在晚秋或者冬春季的時候才會進行使用。
3、玻璃溫室安裝與後期維護不方便。玻璃溫室安裝維護的時候是十分不便的,經濟效益因此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塑料大棚安裝簡便,拆除也比較簡單。由於塑料大棚的光照強度是比較弱的,因此空氣濕度也會有所提高,它的使用大多是利用在季節性栽培設施而被充分利用。
H. 花卉大棚冬天如何保溫
1、大棚外加保溫材料覆蓋,防止夜間熱量散失。
2、大棚內套一個簡易棚,兩層塑料薄膜間距以內10厘米左容右為宜,這樣保溫效果較好。
3、增加棚膜通透性。採用高透光無滴膜,及時清掃棚膜上的灰塵、積雪等,可增強光照提高棚溫。
4、提高草簾保溫性。為防止雨雪弄濕草簾,可在草簾上加蓋一層普通農膜或舊薄膜。
5、增加後牆保溫性。建後牆時,可在土牆上貼一層磚,或建空心保溫牆,牆內充填秸稈或聚苯泡沫板,效果好;嚴寒地區可直接建築成火牆,便於提溫。
(8)花卉地膜擴展閱讀:
溫室花卉保溫重要性
南北方因為季節性差異,溫室栽培的品種也是有差異的。
多數花卉在30℃以上表現生長不良,因此蔭棚不花卉僅是陰性或半陰性花卉所必需的,陽性花卉在夏季同樣有花卉必要適當遮蔭。
特別是近年來陰性花卉發展很快,大量進花卉入千家萬戶,其主要優勢在於耐蔭、室內擺放時間長。
所以,要從事花卉生產,蔭棚必不可少,而且要選擇交通便花卉利、水源充足、空氣濕度大的地方來搭建蔭棚。
I. 花卉如何安全越冬
十二月花事12月的天氣特點:本月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天,天氣趨冷。我國由北向南降雪增多,江淮和江南地區氣溫相繼降至零下,枯霜頻頻。本月花木養護應重視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進入溫室、大棚、居室內畏寒花木的保溫防凍工作;二是做好露地花木的修剪清理和翻地施肥工作;三是做好堆漚有機肥和配製培養土的准備工作。
一、花卉繁殖
1、播種。12月份可在溫室內播種的花卉種類有:大岩桐、文竹、君子蘭、球根海棠、仙客來、冬珊瑚、非洲菊等;可在室外隨采隨播或沙藏催芽的花木種類有:月季(如伊麗莎白)、天竹、富貴籽、冬青類、火棘、棕櫚、女貞、香樟、小葉女貞、無患子、石楠、欏木石楠等。
2、扦插。12月份可露地扦插的木本觀賞花木種類有:梅花(主要為宮粉、綠萼等品種);月季(主要為伊麗莎白、豐花月季、微型月季等易生根品種);紅葉李、蠟梅(帶踵扦插)、綉線菊、黃楊類等。其中梅花、紅葉李扦插宜用黃心土,月季扦插宜用礱糠灰與細沙21的混合基質,其他種類則可用一般的沙壤,加蓋地膜保溫保濕。
在溫室內,可葉插繁殖非洲紫羅蘭;結合修剪,可扦插扶桑、天竺葵、令箭荷花、曇花、寶石花、石蓮花、馬齒莧樹、落地生根、長壽花、金苞花、蝦衣花、四季海棠、竹節海棠、麗格海棠、珠蘭、茉莉、龍吐珠、五色梅、鵝掌柴、瑞香、綠蘿、朱蕉等。利用冷室苗床,還可扦插繁殖梔子、金心(金邊)黃楊、十大功勞、金絲桃、金鍾、迎春、羅漢松、羅漢柏、六月雪、火棘、銀芽柳、三椏等。此外,還可剪取凌霄、丁香、葡萄等枝條進行沙藏,待來年春天再行扦插。
3、嫁接。梅花優良品種,如骨紅、硃砂等,可於12月利用當年播種的杏、果梅、桃等的實生苗,掘起砧木後進行劈接或切接,然後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於苗床上,埋土至嫁接部位以上,甚至掩沒嫁穗之大部分,注意澆水時不要滲入接合部,覆蓋地膜保溫保濕,翌春待接穗萌芽後再揭去覆蓋的地膜。利用挖掘的野生薔薇植株,芽接優良品種的月季;或用伊麗莎白月季品種的健壯枝段(長10至12厘米),上端切接或劈接優良品種的月季接穗,再將嫁接過的伊麗莎白穗段播入疏鬆的苗床上。可將嫁接部位一並埋入沙土中,澆水時不要滲入介面內,加蓋地膜保濕保溫,次年春天接穗發芽後再揭去覆蓋的地膜,待其完全成活後方可用刀片切割開接合部的綁扎帶。此外,還可於室內套袋保濕腹接紅楓。
4、壓條。12月份可行壓條繁殖的花木種類有:羅漢松、梅花、茶花、桂花、含笑、貼梗海棠、紫玉蘭、雪球、錦帶花、梔子、迎春、金鍾、八仙花、麻葉綉球、瓊花、噴雪花、石榴等。
5、分株。12月份可行分株繁殖的草本花卉種類有:蔥蘭、麥冬、吉祥草、玉簪、紫萼、紅花酢漿草、一葉蘭、建蘭、春蘭、蕙蘭、腎蕨、射干、鳶尾、大葉麥冬、沿階草、萬年青、落地生根、廣東萬年青。從彩葉鳳梨大株上切割分株基部的子株,必須是在母株上已長有三、四個月的小植株,否則切分下來的子株彩色條帶容易消失,應特別引起注意。
12月份可行分株繁殖的木本觀賞植物種類則有:南天竹、金絲桃、十大功勞、貼梗海棠、棕竹、紅花綉線菊、金雀、金鍾、迎春、素馨、茉莉、珠蘭、紫玉蘭、梔子、劍麻、鳳尾竹、菲白竹等。
6、採收種子。12月份可採收的草花種子,一般為移放於溫室或冷室內的草花種類,如一串紅類、千日紅類、萬壽菊、孔雀草、仙客來、君子蘭等。君子蘭種子宜隨采隨播。
12月可採收種子的木本觀賞植物主要有:月季、紫藤、女貞、小葉女貞、火棘、富貴籽、冬青類、香樟、石楠類,這些種子經過處理後,基本上都要進行沙藏催芽,到了來年種子裂口露白後才能下地播種,干藏情況下容易喪失生命力,導致來年播種育苗失敗。
7、移栽定植。12月份可進行花壇、花壇定植的草本花卉種類有:石竹類、羽衣甘藍、大花三色堇、金魚草、金盞菊、雛菊等。還可將某些草花上盆後放在大棚內,如雛菊、金盞菊、金魚草、羽衣甘藍、石竹、三色堇等,來年春天即可用來做街頭陳列。
12月份大部分落葉綠化樹木和花灌木均可進行移栽定植,如木槿、石榴、紫荊、海棠類、蠟梅、梅花、白玉蘭、紫玉蘭、無患子、欒樹、合歡、七葉樹、紅葉李、櫻花、木瓜、二喬玉蘭、紫薇、紫藤、凌霄、椴樹、馬褂木、紅楓、碧桃、國槐、垂槐等。而對常綠類樹木和花灌木的移栽則應謹慎一些,冬季可移栽的常綠樹種有:女貞、桂花、棕櫚、廣玉蘭、香樟、杜鵑、冬青等,移栽時,先要對主梢和大枝進行強度縮剪,並刪去大部分葉片,同時還要帶大土球,主幹捆綁草繩包縛地膜,主幹、大枝剪口封蠟或包薄膜,減少水分蒸騰;移栽後還要經常給葉片、樹干噴水,方可確保其正常成活。
12月份可上盆的樹樁和花木有:梅花、蠟梅樁、茶花、茶梅、貼梗海棠、垂絲海棠。將其擱放於大棚內,進行催花處理,可望在春節期間開花。
12月對盆栽的風信子、鬱金香、紅口水仙等,繼續放在棚內催花,可促成其於春節前後開花。
4、修剪。對11月份尚未完成修剪的綠籬、綠牆、球類造型進行修剪,綠籬、綠牆類如女貞、小葉女貞、法青、大葉黃楊、蜀檜、四季桂、欏木石楠等;球類如枸骨、楊梅、石楠、黃楊類、海桐、金鍾、火棘、龍柏、刺柏等,在完成修剪的同時,可給予施肥。對11月份尚未完成修剪的地栽花木,如月季、紫薇、棕櫚、紅葉李、石楠、法桐、梅花、蠟梅等進行整形修剪,待修剪結束後,可於根系四周埋施肥料。對以剪為主的盆景植物種類,如榔榆、雀梅、枸骨、福建茶、三角楓、柞木、對節白臘、火棘、六月雪、羅漢松、翠柏、圓柏、海棠、木瓜等,12月繼續進行修剪,為明年的生長打好骨架;對多年未換盆的植株,可結合修剪進行換盆。
5、病蟲害防治。對葡萄、海棠類、玫瑰、月季、山茶、紫薇等葉片易發生病蟲害的花木,將其植株下的枯枝落葉收集起來燒毀,可減少明年病害的發生。同時,噴灑石硫合劑進行殺菌消毒。對盆栽瓜葉菊的白粉病、報春花的灰霉病,前者及時用三唑酮或甲基硫菌靈防治,後者用甲基硫菌靈防治。對溫室大棚中花木易出現蚧殼蟲的種類,如玳玳、佛手、蘇鐵、山茶、一葉蘭等,可先用抹布擦拭一遍,再用速撲殺等農葯防治。對通風不良時,盆栽植株上常出現蚜蟲的花木種類,如白蘭、米蘭、玳玳、月季、福建茶等,可用煙草水進行防治。對露地栽培的海桐、桂花、法桐、山茶、小葉女貞、火棘、夾竹桃、海棠、白玉蘭、紫荊、梔子、雪松、石楠、紫薇、蠟梅等花木樹干、大枝上,經常出現的多種蚧殼蟲,如角蠟蚧、日本龜蠟蚧、紅蠟蚧、盾蚧、矢尖蚧、粉蚧、絨蚧等,這時用較高濃度的速撲殺、喹硫靈、撲虱靈等農葯噴殺,很少產生葯害。
6、堆漚肥料。為了明年育苗、配製培養土的需要,可利用冬閑時間,將菜籽餅、豆餅、茶籽餅等,倒入水缸、水池中,加水進行密封浸漚發酵。將乾燥的枯草、落葉、灌木、樹枝等,與園土隔層堆積,點火焚燒,形成火燒土,是明年播種育苗的上好覆蓋用土。將廄肥、塘泥、雞屎鴿糞等與園土混合堆漚,密封發酵,可用於來年的苗木追肥和配製培養土。
7、配製培養土。利用冬季空閑時間,找一塊空地或在樹蔭下,盡可能多地堆制一些培養土,以備來年春天換盆和上盆草花的需要。一般為園土4份、腐葉土2份(或高山腐殖土2份)、細沙1份、堆漚過的鋸末、煙末或襲糠灰各1份,外加約5%的漚制過的餅肥,2%至3%的復合肥,其中園土和腐葉土要過篩,篩去石子、樹根等雜物,將其充分拌勻後,加蓋塑料薄膜,也可將其堆放於室內,經過3至4個月,即可用於換盆或上盆草花。
8、翻地凍垡。對於明年用於播種、扦插、定植苗木的園地,可於12月進行翻耕;播種和定植苗木的園地,可於翻種前施入餅肥、廄肥、塘泥等;暫不作床,經過越冬凍垡,到了來年早春再行抽溝作床,可大大減少育苗管理的費用,還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適於12月進行盆景造型的觀賞植物種類有:羅漢松、羅漢柏、園柏、翠柏、絨柏、側柏、鋪地柏、真柏、黑松、五針松、赤松、水楊梅、枸骨、冬青、垂絲衛矛、銀杏、六月雪、金雀、榔榆、雀梅、三角楓、蠟瓣花、檉柳、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瓜子黃楊、珍珠黃楊、紫藤、紫薇、榕樹、福建茶、對節白蠟、柞木等。對用棕絲(繩)或金屬絲進行蟠扎造型固定的盆景植物,若固定時間已有一年,或發現干、枝上有明顯的縊縮痕,應將原來的綁扎物解去,重新用金屬絲或棕繩作吊扎牽引。對地栽已做造型的梅樁、羅漢松、海棠、銀杏、圓柏、紫薇等,在進行一些必要的修剪整形後,選擇合體的盆缽栽種好,加強管理,以便來年用於公共場所或居室進行陳列。
冬季對一些淺盆的山水盆景、樹樁盆景,一定要細心管理,一是要防止盆土凍傷植株根系,二是要防止冰凍使人為膠結的山石解體,三是要防止假山上栽種的植物被凍死或乾死。可將其擺放於不結冰的場所,並定期給予澆水噴水,使其能安全越冬。
一月花事此月進入小寒、大寒,是一年最寒冷的月份。
1、加強對室內畏寒盆花的防凍保暖工作,室溫應控制在5-10。並保持空氣流通,防止煤煙侵入。在開啟門窗時,要防止冷風直接吹著花木。天氣晴和陽光充足時,也不可輕易搬出室外曬太陽。
2、對正在孕蕾的冬季盆花,要注意肥水管理和光照、溫度的控制。對正在盛放的早茶和茶梅、蠟梅、水仙、報春花、仙客來、一品紅等,以及觀果的金柑、四季桔、南天竹、火棘、佛手、代代等,要放在室內。注意室內通風,溫度不能太高,日照時間不能太長,盆土也不能過干,以延長開花期。
3、室外繼續堆制培養土。
二月花事2月份的天氣特點:本月為冬季的最後一個月,也是一年中僅次於1月的寒冷時間段。到了2月底,天氣開始逐漸變暖向春季過渡,相當一部分花卉也開始從冬季休眠狀態轉入復甦階段。本月花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做好保護設施內盆栽花卉的防寒保溫工作;二是搞好部分木本花卉開花後的修剪和換盆工作;三是做好一部分花卉種類的扦插、嫁接育苗和播種育苗的前期准備工作。
1、播種。2月份在溫室或大棚內可播種的花卉種類有:金盞菊、仙客來、矮向日葵、文竹、大岩桐、球根海棠、紅藍花、矢車菊、天人菊、麥稈菊、一串紅、萬壽菊、孔雀菊、矮牽牛、花菱草、福祿考、蒲包花、蛾蝶花、金魚草、金蓮花、三色堇等。2月底可在室外露地播種的有:經沙藏處理已經裂口露白的木蘭類、含笑類、石楠類、槭類、海棠類(薔薇科)種子,還有香樟、馬褂木、女貞、富貴籽、火棘、棕櫚、欒樹、無患子、七葉樹、丁香等;蠟梅、夏蠟梅、紫藤等種子要浸泡24至48小時,待種子吸足水分後再行播種。晚香玉種球、朱頂紅種球,也可於2月份在溫室或大棚內上盆栽種。
2、扦插。2月份可露地扦插或加蓋地膜保濕扦插繁殖的木本觀賞植物種類有:梅花(宮粉、綠萼等品種開花後剪取一年生枝)、南天竹、木芙蓉(南方地區)、紫薇、瑞香(南方地區)、結香、石榴、金鍾、迎春、素馨、六月雪、木槿、金絲桃(梅)、綉線菊、十大功勞、黃楊類、油麻稈等。經沙藏的丁香、凌霄枝條,也可於此時扦插。2月上旬,還可繼續剪取海仙花、溲疏、八仙花、檉柳、法桐、葡萄、無花果等枝條進行貯藏處理,以便3月底扦插。
2月份可在室內扦插的觀賞植物種類有:扶桑、三角花、非洲紫羅蘭(葉插)、竹節海棠、紅背桂、一串紅、天竺葵、茉莉、珠蘭、佛手、玉樹、玉葉、石蓮花、寶石花、曇花、令箭荷花、冷水花、落地生根、長壽花、麗格海棠、龍吐珠、鵝掌柴、廣東萬年青、朱蕉等。
3、嫁接。室內以黑松一年生粗壯實生苗為砧木,嫁接日本五針松、錦松、白皮鬆等,然後地栽加蓋薄膜保溫保濕。以杏、毛桃等一年生實生苗為砧,切接繁殖紅葉李、梅花、碧桃、壽桃、紫葉桃等。在長江以南地區,當蠟梅枝條上的葉芽長至麥粒大時,以直徑約0.8至1.2厘米的蠟梅實生苗為砧,切接繁殖「素心」、「馨口」「虎蹄」等優良品種蠟梅,採用套袋充氣保濕措施,成活率較高。以月季「伊麗莎白」品種的粗壯枝條為砧穗,切接或劈接優良品種月季接穗,採取先嫁接後扦插再加蓋地膜保濕防寒的措施,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4、壓條。2月份可行壓條繁殖的觀賞植物種類有:梅花、蠟梅、貼梗海棠、桂花、紫玉蘭、梔子花、錦帶花、羅漢松、翠柏、雪球、瓊花、迎春、金鍾、金絲桃、八仙花、麻葉綉球、噴雪花、紅楓、含笑等。
5、分株。2月份可行分株繁殖的草本花卉種類有:鳶尾、射干、蔥蘭、麥冬、大葉麥冬、銀邊麥冬、吉祥草、萬年青、荷包牡丹、玉簪、紫萼、小塔蘭、鳳梨類、紫背萬年青、建蘭、春蘭、蕙蘭、腎蕨、吊蘭類、落地生根、美人蕉、竹芋、龜背竹、合果芋、鶴望蘭、君子蘭、蘆薈等。2月份可行分株繁殖的木本花卉種類有:南天竹、木芙蓉、金絲桃、十大功勞、八仙花、貼梗海棠、結香、迎春、金鍾、金雀、噴雪花、紅花綉線菊、茉莉、珠蘭、虎刺、紫玉蘭、四季桂、鳳尾竹、菲白竹等。
二、花卉越冬
1、防寒。在溫度不低於0的簡易塑料大棚內,可擱放下列觀賞植物而不受凍害,如蓬萊松、天門冬、一葉蘭、八角金盤、撒金桃葉珊瑚、蒲葵、腎蕨、棕竹、南天竹、含笑、富貴籽、火棘、茶花、春蘭、蕙蘭、鳳尾竹、菲白竹、蘇鐵等。對越冬溫度要求不低於5的觀賞植物種類,如南洋杉、鵝掌柴、橡皮樹、茉莉、白蘭、珠蘭、袖珍椰子、馬蹄蓮、春羽、龜背竹、建蘭、墨蘭、比利時杜鵑、三角花、仙客來、報春花、五色梅、金橘、玳玳、檸檬、散尾葵、天竺葵、扶桑、佛肚竹等,可在雙層塑料大棚中越冬。對要求越冬溫度不低於10的種類,如變葉木、花葉芋、椒草、竹芋、富貴竹、魚尾葵、巴西鐵、發財樹、網紋草,鳳梨類、粉黛葉、一品紅、大花蕙蘭、龍吐珠、金苞花、米蘭、蝴蝶蘭、卡特蘭、蔸蘭、南美鐵樹、紅(綠)寶石、文心蘭、虎頭蘭等,在密封性能較好的雙層大棚內,還要適當予以加溫,在特別寒冷的時間段,於下午4點至次日9點,在大棚頂上加蓋草簾,待到氣溫轉暖後再揭去。對那些比較耐寒的盆栽、盆景植物種類,如蠟梅、梅花、海棠類、映山紅、石榴、榔榆、雀梅、柞木、紫薇、紫藤、黃楊類、羅漢松、三角楓、翠柏、園柏、紅柏、水楊梅、枸骨、對節白臘等,在不低於-10時,一般不會受凍;遇到特別寒冷的天氣,再加蓋地膜或軟草防寒。
不論是放大棚里、溫室內,還是擺在居室中的盆景、盆花和觀葉、觀果植物,除必須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室內溫度外,還應注意通風透氣,可於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正午前後開門窗給予通風換氣,以防落葉、落花、落果的發生。在通風換氣時,還必須注意不要讓冷風直接吹襲植株,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2、澆水。對擱放於溫室中,大棚內和居室里的大部分盆花、盆景,均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若氣溫偏低澆水過多,極易引起植株爛根。氣溫升高時,可增加澆水量和給予適當的葉面噴水。對盆栽花卉中那些春節前後開花的植物種類,如山茶、茶梅、比利時杜鵑、梅花、蠟梅、瓜葉菊、報春花、長壽花、風信子、歐洲水仙等,觀果類如玳玳、檸檬、佛手、四季橘、金豆、冬珊瑚、富貴籽、南天竹等,不僅要保持盆土濕潤,而且必須給予葉面噴水,以利於花芽的膨大,也可增加花朵、果實的鮮艷程度。對於擱放室內的大部分觀葉植物,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要給予葉面噴水,始終保持植株葉面清潔;對不甚耐寒的觀葉植物種類,如粉黛葉、合果芋、竹芋、變葉木、銀皇後等,當室溫已接近其能耐受的最低溫度限度時,應特別注意控制澆水量,方可保證其能安全越冬。12月份的澆水時間,以正午前後的3至4個小時為好,並且要保持水溫與氣溫、土溫的基本一致,避免盆花因水溫過低引起不良反應。
對室外新移栽的花木,要經常檢查,及時給予補充澆水;對移植的常綠樹木,可在中午前後適當給予葉面噴水,防止葉片干縮脫落。
3、施肥。對大部分擱放於一般大棚內的盆栽花木、觀葉植物、盆景等,應停止施肥,否則很容易造成植株爛根枯死。
對地栽的大部分綠化樹木和花木,如海棠類、廣玉蘭、白玉蘭、紫玉蘭、木蓮、含笑類、紅楓、梔子、七葉樹、香樟、桂花、蠟梅、梅花、櫻花、紅葉李、無患子、合歡、欒樹、棕櫚、芍葯、牡丹、金鍾、金絲桃、葡萄、月季、綉線菊、馬褂木、山梅花、溲疏、石榴、紫薇、紫藤、火棘、南天竹、丁香、凌霄、木香、金絲桃、垂柳、柳杉、雪松、柏類、龍爪槐、榆葉梅、郁李、白絹梅、石楠、紫荊、木槿等,12月份在給予園田翻地的同時,可在植株根系的外圍埋施肥料,種類如餅肥、豬牛糞、塘泥、化糞池殘渣等,為明年的生長與開花打好物質基礎。對擺放於10至15的室內的盆栽花卉種類,如山茶、茶梅、杜鵑、梅花、蠟梅、金苞花、蝦衣花、鳳梨類、瑞香、瓜葉菊、報春花、仙客來、貼梗海棠、風信子、君子蘭、鬱金香、小蒼蘭等,可繼續追施1.2%的磷酸二氫鉀液,促進植株的孕蕾和開花。
J. 什麼叫做地膜覆蓋技術
地膜覆蓋栽培是一種最簡單的設施栽培形式。這種栽培形式不需要其他的保護設施,只是比露地栽培多覆蓋了一層塑料薄膜。地膜覆蓋下的草莓植株能安全越冬,保苗率和保青率達100%,同時由於地膜的增溫作用,使草莓各生育期相應提前,萌芽能提早7~8天,開花期提早11天,果實成熟期提早10~15天,採收期可延長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