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上白色的
A. 花卉枝椏長滿白色病蟲是什麼
花卉的枝丫上面長滿了白色的蟲,有可能就是。劍客從可以用專用葯小白葯去噴灑。
B. 植物上長滿白色點,怎樣治療
花卉介殼蟲的防治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為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的辦法有:
①葉片不多時,可以用毛刷刷下來再用葯。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的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發亮。
③ 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株,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為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 ,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 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C. 花的葉子上都是白色的
這是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屬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我國各地均有發生,是菜地、田地、溫室、大棚內種植作物的重要害蟲。 寄主范圍廣,蔬菜中的黃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類、萵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蔥等都能受其為害,還能為害花卉、果樹、葯材、牧草、煙草等112個科653種植物。
沙粉虱沙粉虱
配方:苯氧威·高氯+呋蟲胺+粉虱趨避劑
特點:全國獨家配方,速效性好,殺蟲殺卵,持效期長達25天。可防治白粉虱、稻飛虱、煙粉虱等各類粉虱。綠色出口蔬菜、水稻、棉花用,無抗性。
若能認可回答請採納
D. 玫瑰花開起來花朵上怎麼會有一層白白的是怎麼回事
1. 發病症狀: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是花卉植物上普遍發生的病害,主要發生在植株葉片,嚴重時可侵染植株的嫩葉、幼芽、嫩梢和花蕾等部位,被害花卉品種主要有月季、薔薇、玫瑰、牡丹、芍葯、菊花等數十種。突出特點是發病時葉背面或兩面出現一層粉狀物,在發病初期,染病部位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白色粉斑,並略顯褪綠或呈畸形。在適宜的條件下,粉斑迅速擴大,並連接成片使得葉面布滿白色粉狀霉。在發病後期,病葉會出現皺縮不平,並向背捲曲,花期明顯縮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開。而嚴重時,植株矮小,花少而小,葉片萎縮乾枯,甚至整株死亡。
2.發病規律:白粉病的菌絲體在病芽、病枝或落葉上越冬,溫室中能周年發生。翌年春氣溫回升時,病菌借氣流或水珠飛濺傳播。露地春天溫度20℃左右,白粉病開始生長發育,並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對植株進行傳播和侵染。夏季高溫高濕時又會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擴大再侵染,分生孢子在葉片萌發,從葉片氣孔進入組織內吸取葉片的養分。。在栽培管理上,施氮肥過多,澆水過多,栽植過密,該病害的發生適宜條件主要是光照不足,通風不良,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氮肥施用過多,缺鈣或過乾的輕沙土,溫度變化劇烈以及花盆土壤過乾等,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3. 預防方法是要有允足的光照,通風,經常施肥,罹病植物噴布硫酸銅肥皂液或者粗製碳酸鈉溶液(4~5g溶解在1L水中)防治。對患病植物噴灑混合肥液。
防治植物病害還可以使用蒜汁(25g搗碎的蒜和1L水混合浸泡一晝夜),每6天洗刷植物一次。還可以噴霧1g水楊酸、3g食鹼、5mg變性酒精、10g肥皂和1L水組成的混合液,稀釋3倍後使用。
4. 防治方法對所用土壤及器皿經過嚴格消毒,選用不帶病原菌的材料種植。在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進行擴繁時,要剪取無病蟲插枝或根櫱作為無性繁殖材料。栽培品種如果可以盡量選擇抗病品種。對於及時剪除病枝、病芽、病葉,清理園內的腐枝爛葉,以減少侵染來源;加強栽培管理,栽培密度、盆花擺放密度不要過大;注意通風透光;增施磷鉀肥,氮肥要適量;在休眠期噴灑波美2~4度石硫合劑,在生長季節可噴70%甲基托不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 代森銨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硫磺粉對防白粉病很有效,常用於溫室中防治,可將硫磺粉在取暖設備上任其揮發,或用加熱器(如燈泡發出的熱量)使硫磺粉揮發。使用硫磺粉的適量溫度為15~30℃,最好在傍晚進行,以免白天使人受傷。發病後及時剪除發病枝葉燒毀,再噴灑50%多菌靈,施用間隔期10~15天。
在生產實踐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輪作與非寄主花木輪作2至3年,以減少病源。
(2)加強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間,徹底清潔苗圃,掃除枯枝落葉,剪去病蟲枝集中銷毀。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毀。不宜種植過密,棚室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及時排除田間和花盆積水,澆水不宜多,從盆邊澆水,不使莖葉淋水,減少病菌傳播和發病機會。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3)預防大棚內花木發病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葯物熏煙等手段嚴格消毒。嚴防病苗入室,棚內盡量種植單一花木品種,避免混植,以防交叉傳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徹底銷毀棚內病株後,才能開棚,以防病菌孢子傳播到棚外。
(4)葯劑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或塗枝幹。注意,瓜葉菊等易受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噴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滅越冬菌源。
(5)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葯的特性,間隔5至20天施葯一次,連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種內吸劑只能施1至2次。要經常更換農葯種類,避免病菌產生抗葯性。
(6)經常使用的保護劑有50%硫懸浮劑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 70%代森錳鋅400倍液。
(7)內吸劑有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
(8)抗菌素類有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寶麗安) 1000至1500倍液。
(9)其他葯物還有小蘇打500倍液,可在發病初期每3天噴1次,連噴3 至6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葯劑外,還可施熏煙劑和粉塵劑。種植前或結束後要進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勻混合,分成10堆,用燒紅的煤球或木炭點燃,不能用明火燃燒,關棚一晝夜。在熏蒸過程中要嚴防火災。花木生長期熏煙易發生葯害,應慎用。植物生長期在發病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噴5%百菌清粉塵劑每67平方米用100克。
E. 花卉上有白色會飛的蟲子怎麼辦
會飛的白色小蟲子叫做白粉虱,一受驚動就會飛,噴葯以為身上帶有白粉,葯液不易侵入,如果花卉棵數不多,可以找一個不透氣的塑料袋,把花連盆放進去,等蟲子落穩當了,迅速把口收起來,然後向裡面噴滅殺蚊蠅的滅害靈,密封0.5到1小時就可以殺滅,對於漏網的可以反復進行。
F. 植物上長白色絮狀物是什麼原因
植物葉子上長白毛,像棉絮一樣的是吹綿介殼蟲;
吹綿介殼蟲,一種很討厭的害蟲,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生活,是同翅目昆蟲,和知了,蚜蟲一個目。白色的棉毛里含有蠟質,是它分泌出來用以保護自己的,可以防止雨水浸濕。吹綿介殼蟲的排泄物含有很多糖分,常噴到葉子上,引起黴菌滋生。
吹綿介殼蟲幼蟲發育時,會分泌如白色棉絮般的蠟質物,4~7月比較常見,傳播迅速,會阻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造成葉片枯萎。
(6)花卉上白色的擴展閱讀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此蟲大多數成群集中,可在發生周期數量不多時,直接在枝葉上人工使用竹片壓殺蟲體。
(2)葯劑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蟲抗葯力弱的特點,把握施葯時 期。成蟲體有蠟質,防治效果較差。常用葯劑有用松香和燒鹼(苛性鈉)加水燒煮而成的松脂 合劑(松香∶燒鹼∶水=3∶2∶10),該葯液為黑褐色,主要含有過量的游離鹼和松香皂液,對 蚧殼蟲體外蠟質覆蓋物具有強烈腐蝕作用,為防治多種蚧殼蟲的有效葯劑。
(3)改善花卉的通風透光條件,經常清洗葉面,抑制蚧殼 蟲的生長和繁殖。
吹綿介殼蟲繁殖速度非常快,當發現吹綿介殼蟲開始繁殖時,應立即將它挑掉(可以使用竹簽或者牙刷)。平常維護保養盆栽時,應保持通風、並注意螞蟻的出沒(螞蟻是粉介殼蟲的司機,會載著它們到處跑並運送到植物身上)。
G. 花卉上長的白色的象白芝麻一樣的蟲是什麼蟲,如何殺滅
有蟲子的圖片嗎?可能是生了蚧殼蟲,外表覆蓋白色蠟質,可以手工捉除,用針或牙簽扎死,也可以用蚧必治或殺撲磷等農葯殺滅。
H. 家庭養殖花卉中開白色的花都有什麼花
你好!
家養的盆栽花卉中曇花、茉莉、梔子、晚香玉、蔥蘭、玉簪、盛花球內(草球)、還有蘭花容中的許多素心品種(如鐵骨素、鳳尾素、龍岩素、青山玉泉、張荷素、如意素、楊氏素荷等)都是開白花的,另外,菊花、令箭荷花、仙人指、蟹爪蘭、牡丹、桔梗、球蘭也都有白花的品種。
打字不易,採納哦!
I. 花盆上面的白色粉末是什麼
我們家裡養的很多花草,都喜歡酸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一旦土壤鹼化,就可能會生長不良、黃葉落葉,整盆枯死等。尤其像梔子花、茉莉花、杜鵑花、茶花這些對土壤酸鹼性比較敏感的花卉,土壤鹼化對生長的影響很大。輕則停止生長,葉色發黃不油亮。重則黃葉落葉,逐漸整盆枯死。
怎樣判斷栽種花草的土壤有沒有鹼化?普通養花人不可能都去買個土壤酸鹼性測量器,只能靠肉眼觀察判斷。有些花友一看到花盆盆邊或者盆土泛白,就以為是鹼化了,趕緊澆醋、澆硫酸亞鐵、換土等等。但花盆盆邊或者盆土泛白,並不一定就是土壤鹼化的象徵,判斷不準可能會把整盆花都折騰死。
導致花盆盆邊、盆面泛白的原因
1、土壤鹼化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是就地取材,當地土壤偏鹼性,又長期用自來水直接澆灌花草,當盆土表面泛白出現白色細小顆粒狀物質時,花草表現出新葉發黃,葉色暗淡沒有光澤,植株生長速度緩慢,有黃葉落葉等不良症狀時,就很可能是土壤已經鹼化。這個時候取一點盆土表面的白色物質嘗一下,就有發咸發澀的味道(要是有給花草施比較惡心的肥水或者肥料,就不要嘗了,影響胃口)。
2、珍珠岩粉末化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是購買的營養土,過一段時間以後,盆邊或者盆面出現細細的白色粉末狀物質,看起來很想是土壤鹼化,先不要急著澆灌白醋、硫酸亞鐵等,最好進一步判斷,看有無土壤鹼化的其他症狀。
要是這個時候的花草生長正常,枝繁葉茂,葉子翠綠油亮,就可以考慮盆面泛白不是土壤鹼化了,而是珍珠岩破碎,碎末漂浮到了盆面(珍珠岩不結實,質地較輕,時間一長就可能會破碎,澆水時浮到盆面來,看起來特別像土壤鹼化)。要是這個時候花草生長不正常,出現新葉發黃,生長緩慢,老葉發黃脫落等症狀,就可能是土壤鹼化導致的。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澆灌硫酸亞鐵、白醋溶液等對土壤進行酸化,或者直接翻盆換土。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要是用不含珍珠岩的土壤栽種花草,盆面泛白,出現白色顆粒、粉末狀物質,很可能就是土壤已經鹼化,應及時處理。要是用含有珍珠岩的土壤栽種花草,長時間沒有更換土壤,盆面泛白,出現白色顆粒、粉末狀物質時,可能是土壤鹼化,也可能是珍珠岩粉末。這個時候是否要對土壤進行酸化或者更換,需要根據花草的生長來判斷。花草生長健康,沒有任何異樣,就不用管。花草生長不健康,新葉發黃,長勢變差,就應酸化或者更換土壤。
養花的土壤已經鹼化怎樣處理
1、換土
當栽種花草的土壤已經鹼化,花草生長不良時,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更換上健康的酸性土壤,讓花草茁壯成長。
2、酸化土壤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已經鹼化,花草生長不良的症狀不是很明顯,環境溫度不適合翻盆換盆,可以用食用白醋或者硫酸亞鐵對土壤進行酸化處理。等環境溫度合適的時候,再更換土壤。這里要注意,要是花草新葉已經發黃發白,葉脈翠綠,就最好選擇10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對土壤進行酸化。要是花草新葉依舊翠綠,只是長勢不如之前,可以選擇500~800倍的食用白醋對土壤進行酸化。
怎樣預防栽種花草的土壤鹼化
當栽種花草的土壤肉眼能看得見鹼花時,往往對花草的生長已經產生了嚴重影響。為了讓花草能健康成長,在日常養護過程中,就應做好防止土壤見花的工作:
1、選擇酸性土壤栽種
在栽種喜酸性花草時,一開始栽種的土壤就最好選擇酸性的。要是當地土壤呈中性或者鹼性,可以先用硫酸亞鐵酸化,然後再使用。
2、合理使用有機肥
在養護盆栽花草時,最好不要單一的使用化肥,有機肥和化肥搭配使用,能有效預防盆土板結,還能為花草生長補充各種微量元素。長時間只使用化肥,又不注意翻盆換土,即便一開始栽種花草的土壤是酸性的,也會慢慢鹼化,容易板結,使花草生長不良。
3、個別花卉澆水時特別處理
對於一些對土壤酸鹼性比較敏感、適應性不強的花草,例如杜鵑花、茶花、梔子花等,每個月定期使用10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灌根,就能有效預防土壤鹼化,避免鹼化帶來的一系列生長不良問題。
J. 花草的葉片上長了許多白色的粉末怎麼辦
花草的葉片上長了許多白色的粉未應該得了白粉病。
白粉專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發病。屬主要為害小麥葉片,也為害莖和穗子。在葉片上開始產生黃色小點,而後擴大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狀霉層。一般情況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單獨分散,後聯合成一個大霉斑,甚至可以覆蓋全葉,嚴重影響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干擾,造成早衰,產量受到損失。
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1000至1500倍液。傳統葯物因反復使用產生使病菌產生抗體,效果銳減,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