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容器播種
根據用花的需要,盆栽花卉播種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期。根據播種所用的容器不同,有淺盤播種法、盆缽播種法以及苗床播種法等。
播種介質可以選擇細蛇木屑、細沙、蛭石、泥炭苔或者消過毒的培養土均可。無論是播種在淺盤還是盆缽或是苗床,在播種前都要把介質消毒,以清除介質中可能攜帶的微生物,保證種子不受介質中真菌或細菌的侵害。介質要濕潤、均勻,表面保持平整。用細眼噴壺均勻噴灑托布津或其他殺菌劑,以防止種子或幼苗感染病害。
大粒種子採用點播方法,每粒種子間的距離4~5厘米。上面覆蓋篩過的細粒介質。如果是細小的種子,則可與細沙混合,採取撒播的方法,上面可以不用覆蓋介質。
播種後,上面要噴些水,如果是淺盤播種,在上面覆蓋玻璃或塑料板。如果是發芽不需要光的種子,則需要在上面蓋上報紙等擋光。如果是使用盆缽,則可用塑料袋包住花盆,並在塑料袋上扎些小孔,用以透氣。如是苗床上播種,則播種後將苗床表面壓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
播種後,要插上標示牌,標明品種、播種時間等。要定期檢查發芽情況,尤其介質是否保持濕潤,種子是否有發霉腐爛情況等。
待種子發芽後,將覆蓋物去除,使其逐漸見光。
除以上幾點,還需注意如果育苗量比較大,應先對種子進行發芽率檢測,以便確定正確的播種量。
⑵ 花卉播種常用哪幾種方法
播種一般分為露地播種和溫室播種兩種。其方法有撤播、條播和點播。
(1)撒播法常用於較細小的種子,如翠菊、金魚草、瓜葉菊、蒲包花等。播種前,先將土壤整細壓平,澆透水後1~2小時,再將種子均勻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後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極細小的種子,如蒲包花、四季櫻草、大岩桐、杜鵑花等時,為了防止撒播不勻,可將種子拌少量細土後撒播,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不用覆土。畦播的,春季最好蓋上塑料薄膜或葦簾,以保持床土濕潤。盆播的,蓋上玻璃和報紙保濕、保溫,必要時浸盆洇水,盡量不直接從上面澆水。待幼苗出土後,逐漸撤去覆蓋物。
(2)條播法將畦地或盆土間隔一定距離開出淺溝,將種子播入溝中壓平,其他管理與撤播相同。條播多用於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牽牛花、花菱草、鳳仙花、蔦蘿、麥稈菊等。
(3)點播法大粒種子可一粒粒點播,以節約種子,如紫茉莉、旱金蓮、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當於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
不論採用哪種播種方法,播後均應保持適當濕度、溫度和新鮮空氣。種子發芽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逐漸增加光照,過密的應及時間苗,保持通氣透光。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分植,耐移植的花可再移1~2次,如翠菊、風仙花、一串紅等,然後定植在花盆或花壇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採用直播法或營養缽育苗。
⑶ 花卉播種繁殖的方法是什麼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萌發,可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常用的有下述幾種方法:
第一,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水膨脹後播種。
第二,對種皮堅硬的種子,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或超聲波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鋼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便可破裂,很快發芽。
第三,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沙藏)的方法處理。沙藏種子的具體作法:入冬前將河沙用水拌濕,再將需處理的種子均勻地拌在潮濕的河沙中,或一層河沙、一層種子用花盆或其他容器裝好放在冷室內,次年春季天暖後取出播種。
第四,播種期。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播種。但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如瓜葉菊、荷包花、仙客來、香雪蘭、秋海棠等,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播種期可根據用花的時間推算出來,如矮生雜種瓜葉菊的生育期大約120~150天,若元旦至春節用花,則可在8月中下旬播種,若五一用花,則在12月初播種。
第五,播種、移苗和盆栽。室內花卉一般用高10厘米、直徑30厘米的「淺子」盆。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播種用土,盆中裝上8分滿,刮平壓實並浸水濕透待用。
細小的種子,如秋海棠類、荷包花、大岩桐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播撒均勻,小粒種子一般不覆土,若蓋土也只能是極薄的一層,以看不到種子為度。覆土要把土放入細篩中,用手輕拍篩子邊沿,細土即可均勻在盆土表面蓋上薄薄的一層。播種後,盆口蓋上一層玻璃,以保持水分,防止土面乾燥。若發現盆土變干,不可從上面澆水或噴水,只能浸入水中,使水從盆孔滲入土中。
種子萌發後,逐步將盆上蓋的玻璃去掉,並逐漸增加陽光的照曬。
較大粒的種子盆播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2~3倍,不用覆蓋玻璃片,當盆土乾燥時澆水。
小粒種子出苗後,通常在兩片子葉完全展開或有一片真葉時進行。分苗時先將播種盆的土用水浸透,用竹簽或鑷子尖將小苗連帶根部的少量盆土輕輕移至預備好的盆中。並應按一定距離栽苗,間距2~3厘米。分苗早恢復快,越晚恢復越慢。分苗用的盆土應加有機肥。移苗後2~3天,小苗可恢復生長。以後每2~3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和澆水同時施用。待其新生葉片能接到一起時,改用最小的盆(牛眼盆)栽植。盆栽用土需加施基肥。以後每當葉子長至盆沿時,就應換入大一號的盆,直至定植。
⑷ 花卉播種常用哪幾種方法
(1)撒播法 常用於較細小的種子,如翠菊、金魚草、瓜葉菊、蒲包花等。播種前,先將土壤整細壓平,澆透水後1~2小時,再將種子均勻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後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極細小的種子,如蒲包花、四季櫻草、大岩桐、杜鵑花等,為了防止撒播不勻,可將種子拌少量細土後撒播,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不用覆蓋。畦播的,春季最好蓋上塑料薄膜或葦簾,以保持苗床濕潤。盆播的蓋玻璃和報紙保濕、保溫,必要時浸盆泅水,盡量不直接從上面澆水。待幼苗出土後,逐漸撤去覆蓋物。這種方法,稱為小粒種子播種法。
(2)條播法 將苗床或盆土間隔一定距離開出淺溝,將種子播入溝中壓平,其他管理與撒播相同。條播多用於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牽牛花、花菱草、鳳仙花、蔦蘿、麥稈菊等。
(3)點播法 大粒種子可一粒粒點播,以節約種子,如紫茉莉、旱金蓮、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當於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
此外,機械化生產常用穴盤播種,播種時一穴一粒,成苗時一室一株。可分種子處理,苗盤選擇、裝盤及播種4道工序。
不論採用哪種播種方法,播後均應保持適當濕度、溫度和新鮮空氣。種子發芽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逐漸增加光照,過密的應及時間苗,保持通氣透光。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分植,耐移植的花可移1~2次,如翠菊、鳳仙花、一串紅等,然後定植在花盆或花壇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採用直播法或營養缽育苗。
⑸ 盆花播種有哪些方法
一、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1、一般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脹後播種,如牽牛、旱金蓮等。細小的種子不用浸種。
2、種皮堅硬的種子,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氣,不透水,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剛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可自然破裂,很快發芽。
3、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砂藏)的方法處理。
二、播種期
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氣已經變暖時播種。但室內花卉種類比較多,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
三、播種
室內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種用土;也可用腐葉土或細砂土作播種用土;現在還可以用買來的培養土直接播種。盆中裝上8分滿的土,刮平並浸水,使盆土濕透待用。細小的種子,如矮牽牛、翠蝶花(六倍利)、風鈴草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
⑹ 花卉容器要怎樣育苗
花卉容器的育苗:就是利用水泥袋、牛皮紙或稻草、黏泥漿或塑料薄膜等版作原料,製成一定規格權和大小的容器,在容器內裝入用蛭石、泥炭土、沙等配製的培養土,進行播種、扦插育苗。
用此法育苗,具有許多優點,主要是材料來源廣、成本低、節約種子、方法簡單、便於管理,同時成苗快、質量好。因為所用的培養土養料全面、保溫保濕、通透性能好、適合幼苗生長,加上精心管理,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繁殖大量優質花苗。
⑺ 種植花卉的播種方式有哪些
根據花卉種類和種子大小,可採用點播條播或撒播點播也稱為穴播,用於版大粒種子,以一權定的株行距開穴將種子播下,每穴2~4粒,發芽後留生長強健者,其餘可移植他處;條播用於一般的種類,在苗床上按一定行距播種;撒播適用於種子細小播種量大而且較粗放的情況,將種子均勻撒於床面條播的方式管理方便,通風透光好,有利於小苗生長;撒播出苗量大,佔地面積小,但在除草時費勞力較多
播種量依種子的發芽率氣候土質及幼苗的生長速度而定如氣候溫暖土質肥沃種子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快,宜稀播播種深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對於十分細小的種子,播後不必覆蓋細土
⑻ 用容器進行花卉育苗應注意哪些
使用容器育苗具有很好的護根效果,在起苗、運苗和定植過程中根系很少受損,定植後緩苗快,甚至不用緩苗。在育苗的過程中可隨意移動到低溫或高溫處,管理方便。在花卉整個育苗過程中或育苗的某一階段都可以使用容器。花卉採用容器育苗的愈來愈多了,現在除了使用穴盤外,播種多用育苗盤,成苗多用塑料育苗缽,在使用容器育苗時應注意以下。
(1)容器的大小。容器大小對花苗的生長量和發育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容器大,花苗之間的距離大,光照條件明顯改善,在密集育苗時二氧化碳相對充足;容器內的土壤量增加,可供的礦質營養增加,水分相對充足,從而促進了花苗的生長。容器大小的選定取決於培育花苗的生長量的大小和花卉種類。一般說來,如果培育已經出現大蕾的秧苗,大多數種類花卉用上口直徑8~9厘米的比較合適。如果培育一串紅的第1個花序已充分盛開,萬壽菊的第1朵花的直徑4厘米以上,矮牽牛有6~8個分枝並且已經開了多朵花,容器的上口直徑應在12~15厘米。大麗花、美人蕉提前育苗,定植時株高達到30厘米左右一般當用直徑12~15厘米的容器。但培育小苗時不宜用大的容器,不僅是浪費,而且在早春育苗時反而不如適當的小容器生長的快。
(2)高度。容器的高度是指各種容器的垂直高度。用高度10厘米以下的容器培育大苗時,從育苗效果看應選比較高的,尤其根系多向下生長的。一般說來,高度低於10厘米是不足取的。原因是容器高的在上口直徑相同的情況下多裝營養土,使礦質營養和水分供應相對充足,從而促進花苗生長。
(3)營養土。用容器育苗比在苗床開溝分苗的對營養土的要求嚴格,這是因為容器限制了根的生長,容器里的營養土對水分的緩沖能力差,從地下很少得到水分,澆水次數多,容易使容器里的土壤板結。因此用容器育苗時要用特別疏鬆的營養土。
(4)水分和溫度的控制。由於育苗早或其他原因不能出售或定植,而花苗已經很大時,需控制它們的生長。可提前降低溫度,白天和晚上都讓花苗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以抑制花苗的生長發育,不能過分控制水分,否則用容器培育的花苗容易老化,對以後的生長非常不利。
⑼ 種植植物花卉一般用哪種容器
除金屬之外的任何不漏水的容器,只要能與植株搭配協調,都可以用來水培多漿花卉。但是為了讓人們一覽無餘地觀賞到多漿花卉的根系舒展在清水中的魅力,最好選擇透明的容器來水培多漿花卉。玻璃器皿以其製作精美、種類繁多、透明度高等優點成為水培容器的首選。如果您不想去精品店購買那些奢華昂貴的玻璃花瓶的話,相信在自己家裡也能翻找出一些值得一用的透明容器來使用。1.玻璃花瓶玻璃花瓶清澈透亮,高貴典雅。要是能為姿韻獨具的多漿花卉選配琳琅滿目的玻璃花瓶,即可起到相互襯托的作用,既突出水培多漿花卉的質感,又展現花器之雅,從而提升整體觀賞品味,是最理想的水培容器。2.各種玻璃杯玻璃酒杯、茶杯,輕盈小巧,既經濟實惠,也容易獲取,用它們作為中、小型多漿花卉的水栽培容器,同樣能起到彼此映襯、相得益彰的觀賞效果。3.醬菜瓶及其他玻璃瓶作為包裝醬、菜及其他食雜品騰出來的各式各樣的玻璃瓶,清晰度高,款式多樣,如果能變廢為寶加以利用,同樣會是些與水培多漿花卉互相般配的理想容器。4.飲料瓶、礦泉水瓶及其他透明塑料瓶這類透明塑料瓶通常是只能當廢棄物扔掉的東西,如果用來水培多漿花卉,往往也能取得不同尋常的觀賞效果。不但其規格多樣,而且既輕巧又不易摔破,還可以根據需要,用剪刀修剪後使用。
⑽ 花卉的容器栽培技術
容器包括很多:如水培容器、塑料和陶瓷容器等。
水培容器栽植有些品種直接栽植就可以,如綠蘿、紅掌、金虎等,有些必須要馴化。塑料容器,一般先在盆底墊上栽植介質,約20~30cm厚;然後將所栽植花卉移過去,盡量不要損傷土球;緊跟著用木棍把土球周圍的介質夯實,可用手按盆壁,無空洞即可。陶瓷盆,如果漏水孔太大,要用瓦片墊起來,但要注意不要封死,留一點空隙;栽植同塑料容器一樣。
養護上,栽植好後,立即澆一次透水。每天可向頁面噴施4、5次頁面水。以後一般熱天5~7天澆一次水,陽台上採光好的2~3天一次;冬天7~15天澆一次水。分品種而言,如發財樹、仙人掌科需水量相當少。澆則澆透!施肥上,可用淘米水,一般不用豆渣餅類。也可以用花卉專用肥,生長季節每月1~2次即可;休眠季節不施肥。
請注意,其實栽植在室內的基本不可能管上幾年!能夠在半年及以上保持觀賞價值的就基本算是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