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圖斯
① 奧運會是於幾幾年發展與什麼國家
我知道![編輯本段]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第一屆世博會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覽會在英國召開。
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沒有人懷疑英國的強大,因為強大而帶來的巨大召喚力使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認真刻板的英國人動用了全國的經濟力量,為一屆世界博覽會布展。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為龐大的石頭建築。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內建造以鋼和玻璃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水晶宮。水晶宮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噸鋼材,10公頃的玻璃。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佔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里,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鋼鑽,還有一頭標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像力。
這次世界博覽會不僅是一次「眼花繚亂,豐富多彩」的陳列,而且開創了今後數十年的自由貿易的先驅,向人類預示了工業化生產時代的到來,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無限想像力。因此倫敦博覽會被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水晶宮博覽會成為二十世紀科學與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它的成功使以後的世界博覽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成為全球規模的盛會,世界博覽會因此被譽為「經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哪一屆世博會首次確立主題?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後,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築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編輯本段]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斯先生。
[編輯本段]
截止2009年3月15日,有154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8個)
加拿大、美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編輯本段]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世園會
1.1999年昆明世園會;
2.2006年沈陽世園會;
3.2010年上海世博會;
4.2011年西安世園會
◆1999昆明世博會
級別:99世博會是由國際展覽局(BIE)和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批准並經正式注冊的A1類專業博覽會。
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主辦: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辦,中國雲南省人民政府承辦。
會址:會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北部距市區4公里處的昆明金殿名勝風景區,西起雲山村,東至六合石碾村,南接呼馬山。園區南低北高,佔地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120公頃為灌木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會址中茂密的植被,豐富的灌木叢及現有水面為博覽會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展期:99世博會於1999年5月1日至1999年10月31日召開,歷時184天。
參展單位:99世博會是中國政府自建國以來第一次主辦的高規格世界園藝博覽會。是展示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經濟、科技、文化方面建設成就的一次全球性盛會。參加此次世博會的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95個,其中亞洲26個,歐洲20個,美洲8個,非洲14個,大洋洲1個,國際組織26個,國內包括港澳台共34個省(區、市)參加此次盛會。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次。
展區構成:世博園展區構成包括5大室內展館,即中國館、國際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6個專題展園,即樹木園、葯草園、盆景園、竹園、茶園和蔬菜瓜果園;3大室外展區,即國際展區、中國展區和企業展區。另外還有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交通、海關等。
◆2006沈陽世博會
2004年9月1日,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第56屆大會正式批准沈陽舉辦「2006」世界園藝博覽會」,類別為A2+B1級專業國際展會,展會將於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舉辦,展期184天,主辦單位為遼寧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花卉協會、沈陽人民政府承辦,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與中國公園協會協辦,地點在中國沈陽棋盤山旅遊休閑度假區。「世園會」以沈陽植物園已建成的南區和正在開發建設的北區為核心區進行建設,並向東、南方向拓展,總規劃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是歷次「世園會」中佔地規模最大的。
「世園會」建設將分為兩大板塊,即園藝觀賞區和休閑娛樂區。具體由四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園藝展示。這是「世園會」的主體和核心,將在滿足AIPH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意和發揮。也建設內容包括園區主入口廣場、兩個室外國區(國際園區和國內園區)、兩個室內展館(綜合館和熱帶雨林館)、二十個專題園、特色花街和綠谷。
二是休閑娛樂。即在植物園東側拓展區內建設休閑娛樂區,用花草樹木打造休閑娛樂區的環境,使園林藝術與休閑娛樂有機結合,體現另一種類型的園林風格。其標志性建築是大型演出廣場,還包括不同國家風情的農業庄園、大型游樂場、兒童樂園、世界標志性建築微縮群、世界風情街和動感影城等休閑娛樂設施。
三是綜合服務。將與園林建築融為有機整體,建設內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車場、旅遊紀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廳和酒吧等。
四是展會活動。將通過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包括慶典活動、館日活動、文藝演出、展示交易、學術交流、競賽評獎和休閑娛樂活動等。
主題--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與自然,組成世界。人類、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動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為彼此的環境、和諧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來。
「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主張、是召喚、是姿態,是一種以生態文明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根本。
「世園會」選址
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位於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該區距市區20公里,沈棋公路(6車道)、馬宋公路、集錫調整公路、沈撫北道與沈撫鐵路線在此匯集,交通極為便利。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佔地190平方公里,風光秀美、景緻萬千、被中外遊人稱喻為「中國山水畫的原本」,「世園會」就建於開發區的幾何中心「沈陽植物園」原址之上,由2.46平方公里的核心園區和5平方公里背景區構成。
「世園會」背景區
背景區連接渾河水系與核心區,包括一座0.6平方公里的島嶼。背景區將建成為自然生態區,島嶼建成生態鳥島。
「世園會」核心區
「沈陽世園會」用地246公頃,目前在歷屆世園會中用地規模最大。
慢慢看吧- 。-
② 瑞士風景介紹~~~~急~~~~
日內瓦湖
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湖面面積約為224平方英里,在瑞士境內佔140平方英里,法國境內佔84平方英里。日內瓦湖是羅納冰川形成的。日內瓦湖海拔1230英尺,長46英里。湖面最寬處為8.5英里。湖水最深處1017英尺。湖畔和毗鄰地域,氣候溫和,溫差變化極小,建有許多游覽勝地。
花鍾
花鍾是日內瓦著名景點。瑞士號稱「花園之國」,同時又是「鍾表之鄉」,而更奇妙的是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鍾表的製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鍾」。
洛桑
洛桑是瑞士沃州(Vaud)的首府,是瑞士第二大講法語的城市,它位於日內瓦湖畔,依山傍水。有著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氛,有瑞士聯邦法院、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聯邦理工學院等組織機構和學院。洛桑是一座山城,層層疊疊的美麗房屋,沿著湖岸向上伸展,有點兒似香港的石板街,在日內瓦湖與阿爾卑斯山的烘托下,洛桑城充滿法國式的浪漫。
奧林匹克博物館
1993年6月落成開館。該館佔地2.3萬平方米,工程耗資1.18億瑞士法郎,其中84%來自企業、民間以及一些奧委會成員國的捐贈,剩餘的16%的資金由國際奧委會承擔。奧林匹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記錄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史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奧運資料最齊全的收藏所。
伯爾尼
伯爾尼位於瑞士中部,是歐洲最壯麗的中世紀古建築城市,自從1848年在這里設立了聯邦政府以來,一直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瑞士首都,更被譽為「表都」,是歐洲最壯麗的中世紀古建築城市,伯爾尼舊城區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伯爾尼州的面積,在瑞士是第二大的。人口約14萬,是瑞士第四大城市。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隻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一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
熊苑
熊為伯爾尼的象徵。從前,這個城市還沒有名字,於是人們就說,以我們捕獲的第一件獵物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城市。他們最初抓到的是Baren(熊),之後Baren訛化成了伯爾尼。在伯爾尼的州旗上,也是有熊的。熊苑是個小公園,在3.5米深的壕溝里只有熊。
大鍾樓
被當地人昵稱為Zytglogg。據說,這是這個城市裡最古老的建築物,13世紀建造這個城市的時候,它是作為連結城市和外界的一個出入口。也曾經作為監獄。自從1529~1530年,在塔上裝了鍾以後,一直為居民報時。現在,它也成了這個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旅遊景點。從整點前4分鍾開始,裡面設的機關就開始動力。
聯邦議會大廈
是瑞士政府和議會的所在地,始建於1848年,於1902年完工。由兩個會議廳和一個中央大廳組成,是幢厚重堅固的建築。
玫瑰園
是伯爾尼市內的古老建築園林,從這里可以看到舊城區的全貌。園內的著名景點並非盛開的玫瑰,而是歷史悠久的古老噴泉和典雅的建築風格。是伯爾尼有名的旅遊景點。
少女峰
位於瑞士中部的伯恩高地,是阿爾卑斯山脈的主體。少女峰,德文原意是「處女」的意思,以前居住在伯恩高地的居民,長期觀察氣候的變化,發現每年最早下雪的地方都是這個山頭,冬日山頭降臨的初雪,宛若處女般潔凈,故名之。海拔4,158米的少女峰是伯恩高地上最高峰。
盧塞恩
盧塞恩位於盧塞恩湖是個保留著中世紀樣子的幽靜美麗的城市。盧塞恩州的首府,使用語言為瑞士德語,人口6萬。清爽的羅伊河流經市區,從湖邊還能看見里吉山、皮拉圖斯山等阿爾卑斯前面的部分,因此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是絕佳的。這兩者結合起來,使得盧塞恩成為了一個無可挑剔的旅遊城市。
獅子紀念碑
從豪夫教堂出發,朝著與湖相反的方向走300米左右,在茂密的叢林中,有一頭生命垂危的獅子躺在那裡,當然這是一頭石像,是由丹麥的雕刻家特爾巴爾森設計的。為保護巴黎杜伊勒利王宮中的路易十六世家族的安全,而全部犧牲的786名瑞士雇傭兵而造的。
蘇黎世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蘇黎世是蘇黎世州首府,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這個地處蘇黎士湖畔的城市是瑞士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中心,其銀行業國際聞名。與其他繁華喧囂的商業城市不同,蘇黎世仍然保持著它傳統的一面: 古樸的老城區、鵝卵石鋪成的街道和兩旁林立著的各具特色的小商店。蘇黎世湖畔和利馬特河沿岸綠樹成蔭,被譽為「花園城市」。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
聖彼得教堂
這是蘇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在857年的歷史文獻中,已經可以查到它的名字。使這個教堂出名的是建於1534 年的鍾樓。鍾的盤面直徑有8.7米,時針長3米,分針長4米,是歐洲最大的。這個教堂塔,是用於監視火災的,曾經有看火人住在裡面。據說,一旦發生火災,看火人就把一面旗伸向發生火災的方向。
蘇黎世湖
長39公里,闊4公里,面積達88平公里,水深達143米。寧夫河從格拉魯斯流經華侖湖,繼續流往蘇黎世湖,從利馬特河再流進阿勒河。蘇黎世湖兩岸風景極美麗,乘船穿梭兩岸的美麗小鎮,是極寫意的享受。 蘇黎世湖有很多美麗的小鎮小村,東北岸有拉珀斯維爾、美倫、斯塔法、文尼多夫、古斯納特、南岸有塔爾維爾、賀根、晉費菲孔。
③ 世博會是啥與奧運會比如和
【世界博覽會之概述】
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塢博會都默然失色。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F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覽會是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
籌備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浩翰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個國家政府的重大行動,它不僅成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性事件的國際活動,而且可以展示和傳經濟、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籌備時間,一般都需要5~6年的時間。在本世紀以末前已經擬定的世博會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博覽會佔地55公頃,特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接待觀眾預計2000萬人次,這是一個專業性博覽會。
1999年我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1世紀第一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1851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53 紐約世界博覽會
1855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 費城世界博覽會
1878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9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93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00 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 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
1915 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
1926 費城世界博覽會
1930 列日產業科學世界博覽會
1933-34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 巴黎世界博覽會
1939-40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39 金門世界博覽會
1958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 西雅圖21世紀世界博覽會
1964-65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70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5 沖繩海洋博覽會
1985 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
1990 國際花與綠博覽會
2000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 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
2010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5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什麼是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英文名稱是:Internation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cers
國際展覽局(BIE)與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關系是什麼?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定,非會員國家若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首先必須取得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的批准認可,然後由該會推薦,報國際博覽局批准、注冊。1994年10月,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第46屆會員大會通過決議,同意接納中國為該協會成員。
更多詳細內容請您瀏覽詞條:國際展覽局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至1999的5月底,國際展覽局成員國名單共87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哈薩克、吉爾吉斯坦、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烏茲別克、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2)
加拿大、美國
中美洲地區(16個)
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截止2009年1月18日,有154個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政府何時第一次以國家身份參加世博會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中國赴會之物,計七百二十箱,值銀約二十萬兩。陳物之地,小於日本,頗不敷用。此非會內與地不均,蓋我原定僅八千正方尺,初不意來物若是之多也。
這是中國人睜眼看世界中的一個重要事件,泰西物產之豐,國力之強深深地打動第一批不再坐而論道,而是起而拯救的中國人。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73年的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中國的參加方式也是賽奇會本身的一奇。因為代表中國人的是一個叫包臘(EoCoBowra)的英國人。派他代表中國參加的,既不是朝廷,也不是某一個朝廷大員,而是當時清朝的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在1840年以後,中國的海關和外貿都交由外國人代辦了。赫德為了擴大中國和外國的商業聯系,以圖取更大的利潤,便派包臘代表中國參加賽奇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第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
▲1999昆明世博會:
級別:99世博會是由國際展覽局(BIE)和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批准並經正式注冊的A1類專業博覽會。
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主辦: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辦,中國雲南省人民政府承辦。
會址:會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北部距市區4公里處的昆明金殿名勝風景區,西起雲山村,東至六合石碾村,南接呼馬山。園區南低北高,佔地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120公頃為灌木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會址中茂密的植被,豐富的灌木叢及現有水面為博覽會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展期:99世博會於1999年5月1日至1999年10月31日召開,歷時184天。
參展單位:99世博會是中國政府自建國以來第一次主辦的高規格世界園藝博覽會。是展示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經濟、科技、文化方面建設成就的一次全球性盛會。參加此次世博會的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95個,其中亞洲26個,歐洲20個,美洲8個,非洲14個,大洋洲1個,國際組織26個,國內包括港澳台共34個省(區、市)參加此次盛會。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次。
展區構成:世博園展區構成包括5大室內展館,即中國館、國際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6個專題展園,即樹木園、葯草園、盆景園、竹園、茶園和蔬菜瓜果園;3大室外展區,即國際展區、中國展區和企業展區。另外還有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交通、海關等。
▲2006沈陽世博會
2004年9月1日,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第56屆大會正式批准沈陽舉辦「2006」世界園藝博覽會」,類別為A2+B1級專業國際展會,展會將於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舉辦,展期184天,主辦單位為遼寧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花卉協會、沈陽人民政府承辦,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與中國公園協會協辦,地點在中國沈陽棋盤山旅遊休閑度假區。「世園會」以沈陽植物園已建成的南區和正在開發建設的北區為核心區進行建設,並向東、南方向拓展,總規劃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是歷次「世園會」中佔地規模最大的。
「世園會」建設將分為兩大板塊,即園藝觀賞區和休閑娛樂區。具體由四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園藝展示。這是「世園會」的主體和核心,將在滿足AIPH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意和發揮。也建設內容包括園區主入口廣場、兩個室外國區(國際園區和國內園區)、兩個室內展館(綜合館和熱帶雨林館)、二十個專題園、特色花街和綠谷。
二是休閑娛樂。即在植物園東側拓展區內建設休閑娛樂區,用花草樹木打造休閑娛樂區的環境,使園林藝術與休閑娛樂有機結合,體現另一種類型的園林風格。其標志性建築是大型演出廣場,還包括不同國家風情的農業庄園、大型游樂場、兒童樂園、世界標志性建築微縮群、世界風情街和動感影城等休閑娛樂設施。
三是綜合服務。將與園林建築融為有機整體,建設內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車場、旅遊紀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廳和酒吧等。
四是展會活動。將通過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包括慶典活動、館日活動、文藝演出、展示交易、學術交流、競賽評獎和休閑娛樂活動等。
主題--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與自然,組成世界。人類、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動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為彼此的環境、和諧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來。
「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主張、是召喚、是姿態,是一種以生態文明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根本。
「世園會」選址
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位於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該區距市區20公里,沈棋公路(6車道)、馬宋公路、集錫調整公路、沈撫北道與沈撫鐵路線在此匯集,交通極為便利。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佔地190平方公里,風光秀美、景緻萬千、被中外遊人稱喻為「中國山水畫的原本」,「世園會」就建於開發區的幾何中心「沈陽植物園」原址之上,由2.46平方公里的核心園區和5平方公里背景區構成。
「世園會」背景區
背景區連接渾河水系與核心區,包括一座0.6平方公里的島嶼。背景區將建成為自然生態區,島嶼建成生態鳥島。
「世園會」核心區
「沈陽世園會」用地246公頃,目前在歷屆世園會中用地規模最大。
▲2010上海世博會
世博會將是上海城市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上海作為以城市為主題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有著特殊的意義。上海在籌備世博會的過程中,必然會建造更多的優秀建築,創建面向未來的住宅區,豐富城市發展的理念,完善並提升城市功能,創造城市未來發展的模式,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
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主要目標
1、提高公眾對「城市時代」中各種挑戰的憂患意識,並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2、促進對城市遺產的保護;使人們更加關注健康的城市發展;
3.推廣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理念、成功實踐和創新技術;尋求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
4、促進人類社會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吉祥物:海寶
海寶,以漢字「人」字為核心創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藍色。它的歡笑,展示著中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它挺胸抬頭的動作和雙手的配合,顯示著包容和熱情;它翹起的大拇指,是對來自世界各地朋友們發出的真誠邀請。
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創造的,它不斷地演進演化和成長為一個有機系統。人是這個有機系統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創新能力的細胞。人的生活與城市的形態和發展密切互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機系統與地球大生物圈和資源體系之間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擴大。人、城市和地球三個有機系統環環相扣,這種關系貫穿了城市發展的歷程,三者也將日益融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會徽意義:
在會徽的圖案中,你、我和他/她手拉著手,象徵著人類的大家庭。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於全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願望。世博會會徽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象徵。任何個人或組織都應愛護和尊重上海世博會會徽,並依照《世界博覽會標志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使用上海世博會會徽。使用人應維護上海世博會形象,正確使用上海世博會會徽。任何對上海世博會會徽的使用,均應遵守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確定的使用規范。
2011年西安世博會
2007年9月,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第59屆大會一致通過,由中國西安——這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這座在中國內陸崛起的現代化生態化新城,來舉辦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西安世博會是歷史上首個經過競選、投票而評選出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辦城市。
2011,華夏源脈、千年帝都、絲路起點、秦俑故鄉——中國西安將聚焦世界的目光,這是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之後,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來到中國,將在西安滻灞生態區盛大開幕。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總面積為26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83.3公頃,總投資20億元,會期184天,將有100多個國內外城市和機構參展,參觀人數1200萬人次。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以「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為主題,將營造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構建世界化的園林建築背景,彰顯西安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韻味,展示人類與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創意,探索人、城市、園林、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發展模式。
2011年4月至10月,人們將在這里觀賞並體會到由各參展單位所演繹和闡釋的精彩紛呈的多種園藝景觀、厚重朴實的中華歷史文化、尖端先進的生態環保科技和現代西安的綠色時尚。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是一屆跨越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多元化、綜合性、世界級的博覽盛會。
④ 艾菲斯的行程景點
艾菲斯原是愛琴海邊一座繁華的海港城市,由於海水慢慢退去,現在的艾菲斯已經遠遠的離開碧藍的愛琴海,成為了一座遠離海邊的城市。
追溯歷史,在這個地區最早的定居者是卡亞人(Carian)萊萊格人(Lelegian),但是真正成為城市,還是由來自希臘的愛奧尼亞在公元前9世紀建立。
艾菲斯(Efes)原來的名稱是艾菲索斯(Ephesus),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那托利亞高原西端的愛奧尼亞人(Ioniana)興建的。歷史上愛奧尼亞人對希臘文化有極大的貢獻,荷馬史詩直到現在仍然被世人傳誦。他們在哲學、地理、史學、建築方面的成就造就出了艾菲斯古城。至於如何選擇在了這塊地方建城,也有一些傳奇故事,據說他們請來了先哲,根據神喻選擇了「火、魚、山豬」的所在地。因為用火煎魚不慎失火,山豬為了逃避火災而現身(這是在一本旅遊手冊上看到的解釋)。
居住在希臘中部的愛奧尼亞人在首領安德洛克斯(Androkles)的率領下,跨越愛琴海來到了安那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定都艾菲索斯,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廣泛採用了柱式結構,並配有大量的雕塑和壁畫,愛奧亞式建築也因此而得名,成為古希臘5種建築風格之一。歷史上的艾菲索斯古城就像很多城市一樣,曾經經歷了很多帝王的統治。
邁入艾菲索斯的大門,迎面見到的是一座土耳其浴室,依然可見地上鋪設的在當時最先進的陶制上下水管道。路邊豎立的幾排石柱是當時的國家市場,又稱為上面的市場。那些石柱雖然排列整齊,但是所用的石料和雕刻出的花飾造型卻各成一體,就在這些石柱的後面,是一座縮小了的希臘式劇場歐登(Odeon)。 歐登建於公元2世紀,比起周圍其它建築顯得較為年輕,與它臨近的是政府辦公庭Pryaneiom,建於公元前3世紀,後來被改建成了基督教教堂。歐登是元老院議員們的聚會廳,也用來舉辦音樂會,最多可容納1,400人。市政廳真正建成是在奧古斯圖斯(Augustus)統治時期。當年,在一片多里安風格石柱豎立的聖地上,作為城市標記的聖火燃燒著,為了使聖火不會熄滅,名為庫瑞特(Curete)的牧師們到處尋找木柴,他們拖著木柴在街道上行走,所有的人都要為他們讓路,因此而出名的庫瑞特大道沿山坡蜿蜒而下,直到大理石街。道路下面是一條污水排出系統,減少了城市污染,然而這座城市最終還是因為瘟疫被人們放棄了。
艾菲斯現存的主要建築集中在庫瑞特大道附近,沒頭的曼米而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悲慘的屠城事件。進入大道時的赫丘力斯之門(GateofHercules)上的兩位門神就是大力士赫丘力斯。此門意寓保護市政府重地。 附近集中了艾菲斯的主要建築和藝術作品,無數座噴泉被修飾成精美的大型手工藝品,為現代人留下驚嘆和崇敬;無數座雕像屹立在大道四周,從遠古環視至如今,他們眼裡所看到,是滄桑和變遷。道路兩旁的廟宇更加富麗堂皇,精工細作成的花卉圖飾顯示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把生活布置無法確切細數這里到底有多少座華美的噴泉,站在那些殘破的,被時光掩埋了的,和現在保存下來的噴泉旁,想像著艾菲斯的姑娘小伙兒在那裡汲水調笑,增經居住在這么一個精美的地方,一定是幸福的吧。特拉前(trajanFountain)噴泉建於公元2世紀初期,兩層樓高的建築,高度大約12公尺,前面的噴泉池塘依然可辨。 Pollio噴泉顯然不如特拉前噴泉保護得那麼好。看上去有些破舊,但是仍可看出當年的氣勢。在噴泉的旁邊還有一處建築,說不出名字,保存尚好的兩根石柱上的雕像站立在那裡,似乎是在檢閱來往的遊客們,他們見過的世面比我要多,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洗刷,依然威風不減當年。
大道入口處的巨大石雕是蓋依烏斯.邁密烏斯(Gaius.Memmius)建築師的紀念碑,他設計了城市的水渠。
哈良德(公元76年——138年),自117年當上了羅馬皇帝。在位時是羅馬最繁榮的年代,也是羅馬帝國版圖最大的時代。哈良德神廟是科林斯式神廟的典型代表。內牆的廊柱上雕刻了不同的神話人物,一側是希臘時代的;另一側刻畫了亞馬遜女人國的人物。內牆正面的雕像是蛇發女妖美杜莎,取其強悍的特質作為神廟的守護神。
最想不到的是,在神廟旁邊有一條小巷,兩邊是白色的石牆,進入一道小門竟然是城市的公共廁所。這個廁所不像中國的那樣是蹲著的。靠牆一溜鋪著青石板的便池,是可以坐下方便的,下面接通了水道,便於清潔。但是這里只有男廁沒有女廁,也許女人方便的時候是在家裡。不知道這里是不是也像土耳其浴室那樣是社交的一部分。清早起來第一件事莫過於此事,正好藉此機會交流信息,溝通情感。逛街時走累了也好到此地休息片刻。只要經常有專人負責清洗,再加上裡面設計的非常敞亮,我想不會有太大的異味。 建於公元2世紀的圖書館是一位羅馬領事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修建的。這座圖書館是建立在其父的墓地上的,名塞而瑟斯(LidreryofCelsus)圖書館。上下共16根柱子,造型很有講究。柱子中間粗,兩邊細,以顯得壯闊。正面4座女神鵰像分別代表博學、智慧、科學、耐心。其規模在當時號稱是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圖書館經歷過地震和火災,1972年由奧地利人徹底修復,每一片石片都得到了復原,砌回到原來的位置上,裡面的文物保存在奧地利維也納國立博物館中。圖書館的對面卻是個妓院,所以傳出了很多與次相關的笑料。其一,當時有人想去妓院,就說:我去圖書館。其二,在大理石街上有一個標志,相傳下來的說法不一,但都與那座妓院有關。一說,是古代招妓的標志,有錢便可向此處前進,同女人談心;還有一說,因那腳印是成年人大小,意思是只有成年人才可進入。
在圖書館的旁邊就是集市入口處的紀念門。進去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四周聳立的石柱和一棟棟具有拱頂型結構的商店,從遺留下的布局就可以想見當年的繁榮。它和上面的市場的區別也許是這里更趨於貧民化,所以也被稱做低擋市場。可能更接近現代國內農貿市場的樣子,是倒爺們發家治富的場所。 大理石街和庫瑞特大道的交匯處還分布了一些不同的古跡,比如拜占廷時期的噴泉和八角型墓地。現在歐洲的每座城市都有一處廣場被用來進行這種集市貿易,只是各個城市開市的時間不同,有些類似於過去中國農村的集市,一到那天,城裡人就要去「趕集」,買回需要的東西。主要是水果、蔬菜什麼的。過去那裡出售的蔬菜、水果、肉類要比超級市場便宜,我們剛來歐洲時一周的菜、肉大部分是在那裡解決。現在情況不同,集市的菜、果類並不比超市便宜,有時反而更貴,所以我們就不太去了。
大理石路的盡頭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劇場之一。劇場坐落在山坡上,可容納2,4000名觀眾。入口是一座羅馬拱頂式建築,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裡面則是希臘式的,觀眾席沿山勢逐漸升高。樂隊在一塊敞開的呈馬蹄形平台上演出。劇場修建經歷了5個世紀,才建成現在這個樣子。每逢夏季都要舉辦大型音樂會,音響極好,僅限於演出古典音樂,據說現代流行音樂在這里的演出效果不好。 最後的日子是在艾菲斯的山裡度過的。 聖約翰在他生命結束前一直居住在艾菲斯,在那裡他撰寫了他的《福音》。耶酥在他臨終前,把自己的母親託付給了約翰。在艾菲斯附近的蔻熱蘇斯山(Koressos)山一間保存下來的地下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手工藝品和煤炭的碎片,經過炭14方法驗證,聖母瑪利亞在這里居住的真實性。現在這里是當地基督徒的聖地,經常舉行傳統的慶典活動,羅馬教皇保寶羅三世也曾來這里祭拜。
今天這里被開辟成為了一座小教堂,是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們朝聖的地方,同時也得到了伊斯蘭教信徒們的尊敬。路邊的牌子上記錄了這么一件事:德國的一個修女在夢中聽見一個聲音告訴她,聖母瑪利亞臨終前是居住在土耳其艾菲斯的山裡,後來根據她的回憶考古學家才發現了那座地下室。
⑤ 17世紀佛蘭德斯美術的形成和發展是怎樣的
16世紀發生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以北方聯省的勝利一荷蘭共和國的獨立而告終。南部的佛蘭德斯卻仍然處於西班牙封建專制與天主教會的控制之下。因此,17世紀佛蘭德斯的藝術受到追求奢華的宮廷貴族、貴族化的資產階級和教會團體審美要求的影響,又較多地受到同時期義大利藝術的影響,某些方面流於對後者的因襲模仿。於是在佛蘭德斯藝術中發展了一種光彩奪目。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與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藝術的純朴自然的傳統相比,表現出了相當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民族獨創性的喪失。與此同時,一些藝術家面對歷史條件的變化和觀眾欣賞趣味、欣賞要求的轉變,也在努力探索如何創造一種新的民族繪畫風格。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彼得·保爾·魯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1640)的藝術。魯本斯的父親原是安特衛普著名的法學家,因信奉新教、逃避宗教迫害而逃亡德國。魯本斯誕生於德國齊根,10歲時父親客死他鄉,後隨母親返回安特衛普,先入學校讀書,後任貴族侍從,不久,轉學繪畫。從學畫之初即從尼德蘭的民族藝術和義大利藝術兩方面吸取營養。1600年,魯本斯去義大利,任曼圖亞公爵的宮廷畫家,開始了為期8年的進修。他廣泛深入地研究了文藝復興盛期義大利大師的作品,威尼斯畫派對其影響尤甚。1608年魯本斯回到安特衛普,不久,成為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宮廷畫家,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他接受的訂件之多,以致難以完成,因而成立了類似手工工場的繪畫工作室,招收學生,還請了其他畫家與之合作。這期間,他還從事過政治與外交活動。
魯本斯的作品數量驚人,題材十分廣泛,有宗教畫、神話畫、歷史畫、風俗畫、肖像畫、風景畫、動物畫等等。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藝術風格與尼德蘭民族藝術傳統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獨特風格,使他成為佛蘭德斯巴洛克風格的代表畫家、譽滿歐洲的繪畫大師,對歐洲近代繪畫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作品形象生動,色彩明亮,裝飾性很強,並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動勢。他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大膽的創造精神,畫了許多顯示劇烈沖突的場面,如歷史畫《阿馬松之戰》體現了英雄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畫面上充滿強烈的動感,氣勢磅礴,情感奔放。
1635年左右,魯本斯結束了作為外交官、政治家的生涯,完全以一位畫家的身份退隱庄園,不用助手,親筆作畫。這一時期他所創作的風俗畫與風景畫,與以前的作品相比要純朴、自然得多。
那時,在安特衛普集中了許多頗有影響的藝術家,其中有老揚·勃魯蓋爾(Jan Bruegher.A,1568—1625),其父為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大師老彼得·勃魯蓋爾。老揚·勃魯蓋爾於1609年成為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宮廷畫家。他是佛蘭德斯著名的風景畫家與靜物畫家,風景畫方面前期受父親畫風的影響,1600年左右喜愛樣式主義的有幻想色彩的風景畫,1600年之後的風景畫作品中具有早期巴洛克的特點;在描繪靜物花卉、花環時用筆細膩,色彩鮮明。1615年至1625年的10年間曾與魯本斯合作。
佛蘭德斯的繪畫在17世紀迅速出現了生機勃勃的局面,除了以魯本斯為代表的、主要面向上流社會的、色彩鮮麗、充滿動感的巴洛克風格而外,還出現了面向普通人的生活、描繪下層人民形象的繪畫藝術,以雅各布·約丹斯和小達維特·泰尼爾為代表。
雅各布·約丹斯(Jaeob Jordaens,1593—1678)生於安特衛普,1615年加入安特衛普畫家公會,1621年成為畫家公會會長。他使用的色彩也是鮮明而熱烈的,喜用紅色烘托歡快的氣氛,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與魯本斯相類似之處:慓悍、健康、充滿生命力。但是他表現的人物形象與氣質都不是貴族的而是平民的,帶著質朴的鄉土氣息。約丹斯創作了許多反映民間生活和習俗的作品,人物保持著純朴的自然風貌,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徵。他傑出的代表作《薩提爾在農家作客》和《豆王宴飲》都有多幅變體,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農民的生活和情緒,具有現實主義風俗畫的意義。他也喜歡描繪群像,令人想起老彼得·勃魯蓋爾的繪畫藝術,在約丹斯筆下人物更加生動自然,他經常選取群像的近景特寫,使讀者極易受到畫中人物情緒的感染,引起強烈共鳴。畫面充滿生活情趣與樂觀本義精神。
約丹斯曾經接受魯本斯的邀請,與其合作完成過重要的創作任務。如在1634至1635年間,他曾受邀參加了裝飾布置佛蘭德斯繼任執政斐迪南主教親王人城式的工作。1637年至1638年間,他還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狩獵宮繪制了油畫。作為安特衛普的知名畫家,他完成過多項國王、王後的訂件,直至晚年仍然精力充沛,不過晚期作品逐漸趨向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
小達維特·泰尼爾(David Teniers d.J.1610—1690)出生於安特衛普,父親也是畫家,早年曾隨父學習,1633年人安特衛普聖路加公會,1637年與老揚·勃魯蓋爾的女兒結婚。萊奧波德·威廉大公於1647年任命他為宮廷畫家,1651年任命他擔任大公畫廊的館長。小泰尼爾於60年代還曾致力十建立安特衛普繪畫學院校。除了繪畫創作之外,他為美術教育和美術品的收藏都作了突出貢獻。他繪畫的題材十分廣泛,是一位著名的風俗畫家,除了喜歡表現農民生活之外,還描繪過醫生、化學家、巫師與女巫等。他擅長描繪靜物,在他畫作的前景中往往有用筆細膩的靜物,也喜畫風景、動物。在40年代還畫了許多團體肖像畫,從中可以感到荷蘭畫派的影響。代表作有《化學家》、《萊奧波德·威廉大公的畫廊》等。
安東尼斯·凡·代克(Anthonis,van Dyck,1599—1641)14歲時所繪的《自畫像》已表明他是一位早熟的天才16歲時就開始在自己的繪畫工作室獨立工作,1617年成為魯本斯的自由合作者與助手。1621年他去義大利達6年之久,訪問過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學習了提香的畫風,在義大利期間發展了自己獨特的肖像畫風格。1632年成為英王查理一世的宮廷畫家,直至逝世,他一直是英國宮廷與貴族的桂冠肖像畫家。雖然凡·代克畫過不少宗教畫,他的主要藝術成就還是表現在肖像畫方面。其平期肖像畫體現出16世紀尼德蘭肖像畫的傳統,比較朴實。後來到義大利、英國畫的大批肖像畫,因其主要對象為宮廷貴族,所以形成典雅華麗的風格。他筆下的人物都有一種沉靜文弱的氣質,翩翩優美的風度,甚至還有一些作者的主觀臆造,將對象加以美化的成分。他比較注意刻畫人物的身姿與手勢,突破了英國傳統肖像畫比較呆板的構圖,加之畫家精到嫻熟的繪畫技巧,對英國肖像畫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代表作有《查理一世像》、《詹姆土·斯達埃特像》等。
17世紀佛蘭德斯的繪畫領域可以說是呈現一派生機盎然、五彩斑斕的景象,而雕刻藝術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出現了一些優秀雕刻家,他們不只在本國,還在國外工作,對歐洲雕塑藝術產生了一定影響。
弗朗索瓦·杜蓋斯諾伊(Franscois Duquesnoy,1597—1643)出身於一個雕塑世家,父親為雕刻家老哲羅姆·杜蓋斯諾伊。弗朗索尼早年曾隨父親學習,自1618年起到羅馬工作直至辭世。在羅馬的初期以象牙雕刻列修復古代雕刻藝術品為生,他塑造的小天使尤其別具格。通過修復工作與理論研究使他對古典藝術有了深刻理解,也確定了自己的藝術方向,他的作品大多為十典式的大理石雕刻。代表作有《聖安德烈像》《聖蘇珊娜像》《聖安德烈像》是羅馬聖彼得人教堂圓頂的四人塊璧裝飾像之一,雕像體現了庄嚴感,同時聖徒痛苦的面部表情與兩臂張開的大幅度動作,也包含巴洛克藝術強調激情與運動的因素,具有震憾心靈的力量。
老阿爾圖斯·蓋利努斯(Anus,QueUinusd.A,1609—1668)是17世紀中葉佛蘭德斯著名的雕刻家。父親是安特衛普的雕刻家埃拉斯穆斯·蓋利努斯,阿爾圖斯自幼受到藝術熏陶,青年時代曾去羅馬學習,1639年回到安特衛普定居,後來他領導的雕刻作坊接受了裝飾阿姆斯特丹市政會的任務,為了主持這一工作,他於1650年移居阿姆斯特丹達15年之久。在創作實踐中他培養了眾多的學生,其中有他的兒子小阿爾圖斯·蓋利努斯、羅伯特·維爾赫斯特等人。
羅伯特·維爾赫斯特(Rombout Verhulst,1624—1698)生於梅謝恩,他雖然出生於佛蘭德斯,卻幾乎一直在荷蘭工作。大約於1650年去過義大利,受到巴洛克雕塑風格的影響,後來在老阿爾圖斯·蓋利努斯設於阿姆斯特丹的雕塑作坊里工作,獲得許多教益,也取得了突出成就,是門世紀一位頗有影響的藝術家,在許多大城市中作了一系列墓棺雕像。代表作有《瑪利亞·凡·蘇伊格斯貝格胸像》。
加布里爾·格魯佩洛(Gabriel Gmpello,1644—1730)早年曾在阿姆斯特丹受到專業訓練,1668年至1670年去巴黎游學,回國後在布魯塞爾工作,以後又去德國,1695年成為普法爾茨選帝侯約翰·威廉的宮廷雕塑家,設計選帝侯的騎馬像。他的多數作品是花園雕刻,散布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曼海曼及施韋青根各地。他的小型作品優美流暢,蘊含著溫馨的生活氣息,在德國頗有影響。代表作有《布魯塞爾海洋漁商同業公會會址噴泉》。
⑥ 鬱金香為什麼被荷蘭人定為國花急急急急急急急呀呀呀呀呀呀...
荷蘭的冬季更顯得漫來長難捱源,並非嚴寒冷冽的氣候,而是當時嚴重的飢荒。為了生存,許多人只得以鬱金香的球莖為食以度過此艱苦時期,所以現在荷蘭人非常珍愛鬱金香,並奉為國花。今日在荷蘭,色彩繽紛嬌艷的鬱金香,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⑦ 古代立陶宛多神教有哪些神
立陶宛神話(同時也為立陶宛地方宗教),指過去在立陶宛地區所信奉的一種多神教,經歷了原始斯拉夫信仰到基督化的階段。與印度神話、蘇美爾神話等相似,立陶宛神話有許多地方都與印歐神話的共性一致。
目錄 [隱藏]
1 神話演化
2 神明列表
2.1 大神
2.2 主神
2.3 與命運相關的神明
2.4 群星神
2.5 其他神明
2.6 精靈
2.7 黑暗的神
3 立陶宛神話與泛印歐神話的共性
3.1 雙子
3.2 女神
4 神話故事
4.1 太陽、月亮、星辰
4.2 雷神
5 與神話相關的民間習俗
[編輯] 神話演化立陶宛神話並沒有第一手的歷史資料可供考據。現在所見的關於立陶宛神話的文獻記錄,出自15世紀後的傳教士之手。跟阿茲台克神話一樣,記錄者出於「批判異教」的目的,而不是對神話進行系統整理。
立陶宛神話也藉助了民歌、詩篇、傳說,在民間得以艱難流傳。
許多立陶宛神明,如死神,在基督化時期演化成「惡魔」的角色。而最重要的天神「狄厄瓦斯」成為基督教使徒的別稱。
[編輯] 神明列表由於傳說眾多,現僅取多數人所認同者。
道索斯(Dausos/Dangus):善神居住的地方,在被兩條河流環繞的一座高山上。在道索斯的花園里種著金蘋果樹。花園里四季常春,但外面卻包裹著永遠的黑暗。管理這里的是眾風之王Vėjopatis,一個古老的神。他和東北風神奧施塔羅斯一樣是這里的守門神。奧施塔羅斯為善良的靈魂指路,而Vėjopatis就把沒有資格的靈魂吹散。
[編輯] 大神·狄厄瓦斯(Dievas):光與天空的神,與印度神話的「狄瓦(Devis)」近義。
[編輯] 主神·薩勒(Saulė):太陽女神,司生命與豐饒,同時也是孤兒的保護神。
·墨涅斯/墨努利斯(Meness):月亮神,司戰爭。曾經是太陽女神的丈夫,後離異。
·佩爾庫那斯(Perkūnas):雷神,司工藝、秩序、豐收、戰爭。
·澤米娜(Žemyna):大地女神,太陽與月亮的女兒。
·加比婭(Gabija):灶火(「聖火」)的女神,狄厄瓦斯之女,家庭的保護神,有時以貓或鳥的形態出現。
[編輯] 與命運相關的神明·達麗亞(Dalia):命運女神之一,也司紡織。象徵是紡錘。
·萊瑪(Laima):命運女神之一,司運氣與財富,也是出生、孕婦的保護神。象徵是布穀鳥。
·「調和女神們」(Deivės Valdytojos):一共有七姐妹,是兩位命運女神的屬下。Verpiančioji (拈成生命之線)、Metančioji (為生命的布料鑲邊)、Audėja (織出生命的布料)、Gadintoja (剪斷生命的線)、Sergėtoja (發動戰爭,並負責監工Gadintoja)、Nukirpėja (裁斷生命布料)、and Išskalbėja (漂洗布料)。
[編輯] 群星神群星神都是太陽女神所出。
·奧施麗涅/奧施拉(Aušrinė):太陽女神與雷神之女,晨星(金星)女神,晨曦,群星之女王。一說她同時也是司美、青春與健康的女神。負責點亮火把,照亮母親太陽女神出發的道路。
·瓦卡麗涅(Vakarinė):暮星(金星)女神,負責整理床鋪讓母親休息。
·因多雅(Indraja):木星女神。
·塞麗雅(Sėlija):土星女神。
·切爾茲德烈(Žiezdrė):火星女神。
·瓦伊沃拉(Vaivora)水星女神。
[編輯] 其他神明·阿施韋尼奈(Ašvieniai):狄厄瓦斯的雙胞胎兒子們,馬神,一黑一白,負責牽引太陽女神的車。他們也會現形為紅冠公雞。
·奧施塔羅斯(Auštaras):東北風神,月神和晨星女神之子,在天堂的大門為靈魂指路。
·邦普圖斯(Bangpūtys):海洋與風暴之神。留有長須,生有翅膀和兩張臉。左手持魚,右手執魚叉。他有四個兒子是風神——Rytys(東風)、Pietys(南風)、Šiaurys(西風)和Vakaris(北風)。
·雅維涅(Javinė):家神,守護谷倉。
·葉瓦羅斯(Jievaras):家神,守護作物,人們通常在收割時祭祀他。
·庫珀列(Kupolė):春神,司植物花卉。他的節日後來被作為聖徒St. John the Baptist (Joninės)的節日。他也是斯拉夫神話里常見的神。
[編輯] 精靈·葉舍里尼斯(Ežerinis):湖泊精靈。
·尤毗尼斯(Upinis):河流精靈。
·勞克齊(Laukų dvasios):田野精靈,有多位。包括Nuogalis、Kiškis (野兔)、 Meška (熊)、 Lapė (狐狸)、 Katinas (公貓)、 Bubis、 Bubas、 Bubė、 Baubas、 Babaužis、 Bobas、 Maumas (小妖精)、 Raudongalvis (「紅頭發的」)、 Raudongerklis (「喉頸紅色的」)、 Žaliaakis (「綠眼的」)、 Paplėštakis、 Guda、 Dizikas、 Smauglys (蟒蛇)、 Ruginis (稞麥精靈)、 Papiokė、 Pypalas、 Žebris、 Arklys (馬)、 Vilkas (狼)。
·考卡斯(Kaukas):侏儒地精。
·勞梅(Laumė):小仙女,白色或蔚藍色,是善良的精靈。
·努克施圖卡斯(Nykštukas):土地公公。
·維列斯(Vėlės):人死後的幽靈。
·埃特瓦羅斯(Aitvaras):存在於每個家庭的精靈,可能帶來好壞兩種運氣。
[編輯] 黑暗的神須注意,立陶宛神話里「黑暗的神」指象徵死亡、消亡、黑暗的神,並不與眾神同住,後來基督教將其解釋為與撒旦一樣的惡魔。
·吉特涅/吉爾汀(Giltinė):萊瑪的姐妹,死亡女神。聖鳥是貓頭鷹。
·拉賈娜(Ragana):住在森林深處的女神(更接近於女巫),形象為老婦人,擁有強大的魔力操控自然,精通植物草葯以及治療。
·維爾尼阿斯(Velnias):死神,管理人的幽靈「維列斯」(Vėlės)。
·什布里尼斯(Žiburinis):住在森林裡的神,形象是發著磷光的骷髏。
·「黑色的死亡女神們」(Maro deivės):多位,形象為騎著白馬的白衣女子。她們在山上燃點山火,當濃煙升起,便是黑死病降臨之時。其中一位是Diedievaitė。
[編輯] 立陶宛神話與泛印歐神話的共性[編輯] 雙子立陶宛神話里,雙子神阿施韋尼奈(Ašvieniai)是一對牽引太陽車的神馬。他們的形象與印度神話的雙馬童類似
他們共有的特徵是:
·是天空或太陽的神明之子。 ·作為隨從跟在太陽神身邊。 ·化身為馬,或以馬為象徵。
[編輯] 女神立陶宛神話中的幸運財富女神萊瑪(Laima),被某些學者認為是跟印度神話吉祥天女同樣的女神。兩者都司幸運與財富,並且讀音相似。
金星(晨星)的女神奧施麗涅/奧施拉(Aušrinė)是一位重要的女神,與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伊什塔爾相似。兩者是太陽之女,象徵青春與美麗。但奧施麗涅並沒有母神的特徵。
命運女神及其屬下調和女神們,將人的命運比作布料,這與北歐神話的諾倫三女神、希臘神話的命運三女神相似。
[編輯] 神話故事由於各種記載有出入,僅取多數意見者。
[編輯] 太陽、月亮、星辰關於他們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太陽女神薩勒與雷神佩爾庫納斯結合,然而太陽女神偷偷和月亮神墨涅斯偷情生下大地女神澤米娜,因此被雷神用劍劈開。
另一種說法是,太陽女神和月亮神結婚,但月亮神卻變心愛上了奧施麗涅,不同意他們婚姻的雷神把月亮神劈開。受到詛咒,月亮神慢慢由虧轉盈又由盈轉虧。而太陽女神和月亮神從此將一天分為兩半,為的是能隨時照看他們的女兒大地澤米娜。
晨星女神奧施麗涅有時是天空神狄厄瓦斯的女兒,有時是太陽女神與雷神的女兒,也有一說她和群星都是太陽與月亮的女兒。
[編輯] 雷神雷神佩爾庫納斯是一位重要的神明。關於他的故事在民歌和傳說中廣為流傳。他的象徵樹木是橡樹。因為其曾懲罰花心的月亮神,婦女們常向雷神祈禱以懲罰她們不忠的丈夫。
一個故事說,雷神與彩虹女神瓦伊娃(Vaiva)准備結婚,但她卻被死神維爾尼阿斯(Velnias)擄走,從此雷神與死神不共戴天。
某些傳說里,雷神有四個兒子,分管四季或四方;另一說法是七個兒子,象徵一周七天。
雷神發明了很多武器,如斧頭、鐵錘、劍、發光的閃電、弓箭、鐵刀。
[編輯] 與神話相關的民間習俗·立陶宛的傳統房屋屋頂有交叉的一對馬形或公雞形裝飾物,他們是馬神阿施韋尼奈(Ašvieniai)的化身,可以保護房屋免遭災禍侵襲。
·橡樹是被神化的樹木,人們在橡樹下獻祭取悅雷神。但橡樹的樹根也是死神潛伏的地方。傳說在立陶宛Stelmužė地方有一棵千年橡樹,是古代雷神的崇拜地。
·灶火女神加比婭(Gabija)是家庭的保護神。人們要保持灶台的清潔,不能用污水和污物弄臟她,否則會激怒女神。人們從祭火處取回火種。
⑧ 荷蘭鬱金香 文章
在我每天早晨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許多鬱金香。
鬱金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寬而長,花色有紅、白、黃版等許多種顏色,花心呈紫黑色,花瓣為倒卵狀,果實呈棒狀像蘆葦。在10月種上像蒜頭一樣的根,等到第二年3至6月就會開花,花期一般為兩個月。郁權金香像牽牛花一樣,白天它舒展著花瓣,迎風起舞,等到夜間就像害羞的姑娘收攏起了花瓣。
3月份左右的特隆赫姆還是白雪覆蓋大地的季節,而鬱金香卻不畏嚴寒,破土而出,是它最早把春的信息帶到人間。4月份鬱金香已含苞欲放,5月份幾乎所有的鬱金香都開放了,五顏六色、美麗嬌艷的花朵把大地裝扮得五彩繽紛。六七八月份其它的花開了,萬紫千紅,形態各異,十分美麗。這時人們很少能看見鬱金香了,它在哪?它已經凋謝了。鬱金香在把五顏六色的花帶領到世界後自己卻悄悄地退出了。
這幾天鬱金香已經十分稀少了,我愛路邊的鬱金香,更愛的是它無私的品質
⑨ Flower Tucci 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 誰有關於的一些資料
是人名,是位成人電影演員。
介紹如下:
Birthdate: January 2, 1981 (1981-01-02) (age 27)
Birth location: Burbank, California, U.S.
Measurements: 36B-28-38
Height: 5 ft 6 in (1.68 m)
Weight: 125 lb (57 kg/8.9 st)
Eye colour: Brown
Hair colour: Blonde
Natural breasts: Yes
Ethnicity: Italian, Irish, Swedish
Alias(es): Flower, Flower Tucci
Flower Tucci (born January 2, 1981 in Burbank, California) is an American nude model and a porn star.
She states that she competed in beauty pageants when she was young, placing in the top 10 in the Miss Pre-teen Los Angeles competition and going to Florida to compete in the nationals. She stopped competing at age 13, citing the cattiness of the other competitors.
Tucci was working as a cake decorator in a bakery when she answered an ad in the LA Weekly. Her first scene was with Lexington Steele in Balls Deep 6. She started working under the alias "Flower" e to her having tattoos of flowers and vines along her spine, but later added "Tucci" as a means to differentiate herself from an earlier Asian actress.
In addition to performing in pornographic films, Flower formerly hosted two radio shows on the now defunct alt radio station KSEX radio, called The Porn Hunnies Smut Top 20 and one called Tushy Talk. She is a spokesperson and model for the Los Angeles based clothing company Mofowear and has a recurring role on the Showtime series Family Business.
Flower was nominated for the X-Rated Critics Organization's (XRCO) 2005 Female Performer of the Year and in 2006 AVN awarded her Best Specialty Release – Squirting for Flower's Squirt Shower 2.
Note that there is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bout Tucci's birth date. Her listing at the IAFD and AFDB both say she was born on January 2, 1977. However, a MySpace page (presumably made by Tucci) states she was born on January 2, 1981 and she has said that is her birthdate as well in an interview with Porn Valley News.
She is openly bisexual in her personal life, and has been involved romantically with porn actress Olivia O'Lovely.
Tucci is currently represented by the alt talent agency Spiegler Girls.